编导专业影视常识文学常识
编导考试知识点总结

编导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编导的基本概念编导是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之外的又一主创专业。
编导职能概念是指用于电视剧、电影等影视节目从表演样本中挑选定员,制订排练计划及排练表,指导演员排练表演、并对表演进行改进等工作的一门专业。
二、编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1.播音嘶业基础知识1)音乐美学2)音乐剧理基础3)影视音乐赏析4)编导基础技能5)广播电视节目结构设计6)影视物镜艺术2.导演基础知识1)导演基础理论2)导演人物塑造3)导演历史4)导演抱负5)导演基本功3.表演基础知识1)表演基础理论2)表演史3)表演学基础4)舞台表演5)影视表演4.纪录片摄制知识1)纪录片理论2)影视摄影基础3)录音基础技能4)微电影摄制5)传媒创作基础5.动画制作知识1)动画制作基础理论 2)影视特效制作3)影视动画理论4)动画导演基础5)影视后期制作6.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节目理论基础 2)电视节目创作3)电视剧制作4)广告片制作5)电视综艺节目制作7.编导艺术表达技能1)创意设计2)导演造型3)影视导演4)编导语言5)影片棚内外导演8.戏剧写作1)戏剧美学2)戏剧导演3)影视写作4)纪实文学5)影视美学三、编导的主要作用1.编导与编剧的关系在影视制作过程中,编导与编剧是密切相关的。
编导负责根据编剧的剧本进行排练,指导演员表演,对表演进行改进等工作。
而编剧则是负责提供剧本,构思故事情节,创作角色对白等内容。
编导与编剧的良好配合,才能够使得影视作品更加完美。
2.编导与导演的关系编导和导演都是电影电视作品创作中的重要角色。
编导负责排练指导、表演指导等工作,而导演则是负责影视作品的全面指导,包括剧本拍摄等工作。
编导与导演之间需要良好的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够使得影视作品取得成功。
3.编导与演员的关系编导需要负责对演员进行表演指导,并协助演员进行角色塑造。
与演员之间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才能够使得演员的表演更加出彩。
四、编导的工作流程1.剧本阅读剧本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编导需要根据剧本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故事情节、角色性格等内容。
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常识

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常识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常识《礼物》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它为养料。
这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辆公车上,公车沿着南方偏僻公路蹒跚而行。
车子里的乘客,有位瘦弱的老人,手里握着一束鲜花,车过教堂时,上来一个少女,目不转睛地看着老人的鲜花。
到了老人快要下车时,他忽然冲动地将自己手中的鲜花推向少女的怀中。
他赶忙解释说:“我看得出来你很喜欢这束花,我想我太太也会很高兴你拥有这束花的。
我会告诉她我把花送给你了。
”那女孩接受那束花后,目送老人下车,看着他慢慢走到一座小公墓的门口。
1.“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和( D )。
A琴 B棋C画 D砚2.我国的四大发明有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 B )。
A地动仪B印刷术C火箭D冶铁术3.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 B )。
A《聊斋志异》B《水浒传》C 《金瓶梅词话》D《封神演义》4.小篆是在( A )统一的。
A秦朝B西周C汉朝D唐朝5.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B ),中岳嵩山。
A黄山B恒山C峨眉山 D昆仑山6.屈原是战国时期( C )的爱国政治家和伟大的诗人。
A魏国B赵国C楚国D齐国7.(D )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被后代尊为“书圣”。
A钟繇 B 颜真卿C柳公权D王羲之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 C )。
A《归去来兮辞》B〈桃花源记》C《饮酒》D归园田居》9.被人们称为诗史的是( B )。
A 李白B 杜甫 C杜牧 D白居易10.唐代大画家( C )所画的《步辇图》,它描绘的是贞观15年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的使者和亲的场面。
A吴道子 B顾恺之C阎立本D张旭11.唐初文坛四杰有:王勃,杨炯,骆宾王和( C)。
A王维B李商隐C卢昭邻D欧阳修12.苏洵,苏轼,苏辙,翰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和(C )为唐宋八大家。
A杜枚B李清照C曾巩D 陆游13.《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唐朝的( C )。
03513影视编导知识点

1、影视节目的特性:综合性、逼真性(或称直观性)、蒙太奇电影综合了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
文学是叙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是造型艺术,具有空间的可见性。
能够如实的反映客观世界的逼真性,是科学概念,是电影本身所固有的天然属性。
蒙太奇是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段。
2、怎样认识电影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的综合体3、如何理解电影的逼真性与真实性的关系?4、导演的特点:灵性、悟性、韧性(导演应具备的素质)5、导演应具有以下能力:(一)清晰的口头表达和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三)独立判断的能力(四)艺术的感受能力(五)细致的生活观察能力(六)形象思维的能力6、导演的工作流程:(导演的工作主要有哪些内容)A、筹备阶段⑴研究剧本:画面式、小说式、场景式①读懂文字;②找主题。
⑵遴选演员演员的外貌和形体是否接近剧中的人物的形象和特征。
演员的气质是否符合剧中的人物的气质和性格。
演员的演技。
选演员时应做的事首先,对角色作必要的描述。
例:年龄,文化背景,故事中的大概经历,社会背景,性别,形象,特殊的爱好,性格其次,安排演员试镜。
试镜,从中可以看出:演员是习惯用表情演戏,还是整个身体,演技如何,节奏感如何,声音怎样,他所表演的情感范围,有无自信心。
试镜头可选用演生活小品,即兴表演,或剧本中的一段。
由此判断其气质、形象、演技是否适合影视作品。
时间问题,收集演员的信息(观察,聊天)多人表演,以观察演员的反应能力,投入性,是否具有创造力,对角色与剧情提出新颖,又有建设性的问题注意类型演员(如反面角色最终抉择,考虑一下几个因素演员的影响力,语言和动作的节奏,敏捷的思维,模仿的能力,对电影的责任心,许诺遵守演出纪律,对拍片进程的缓慢和不连续要有耐心,和其他演员的融洽度,和导演的和谐关系⑶写作导演阐述,导演阐述一般包扩一下几点:对戏剧的立意,主题思想,时代背景对戏中主要人物的分析对剧中矛盾的分析对未来影片风格样式的定位对节奏的处理对表演、摄影、美术、化妆、服装、道具等创作的构想和造型设计的要求,对音乐、录音、剪辑等创作部门的提示对剧中需要特技处理的部分提出要求,以便与特技部门协商⑷选景⑸创作分镜头剧本B、拍摄阶段在拍摄现场将各部门的创作人员,如摄影、演员、美工、化妆、服装、道具,以及照明、剧务等协调在一起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影视文学知识点范文

影视文学知识点范文影视文学是指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融合了文学的艺术表达和电影的视觉呈现,通过影像、声音、表演等多种元素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影视文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故事结构与剧情发展:影视文学的故事结构包括起始点、增长点、高潮点和结尾点等。
它们按照时间顺序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
剧情发展则是指随着故事的推进,角色的境遇和情感经历发生变化,从而构建起整个剧情。
2.人物塑造与角色分析:影视文学中的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动态等,可以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目标和心理变化。
3.对白与语言表达:对白是影视文学中人物之间交流的方式,也是演员展示角色表演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对白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到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和思想。
4.意象与隐喻:影视文学中的意象是通过影像、声音等视听元素来呈现的,隐喻则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来传递深层次的意义。
它们使得作品更具有艺术感和哲理性。
5.拍摄技巧与视听效果:拍摄技巧是指导演和摄影师运用各种手法和技术来实现影像的创造和表现。
而视听效果则是指声音和图像对观众感官的刺激和冲击。
在影视文学中,拍摄技巧和视听效果的运用对于传达故事和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6.寓意与主题:影视文学中的作品往往寓意深远,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主题。
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和解读,可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哲理和观点。
8.影视文学与原著小说之间的关系: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基于原著小说改编而来的。
影视文学与原著小说之间既有沿用原著中的情节和人物的改编,也有根据电影需要进行创作和改动。
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影视文学与原著之间的异同。
总之,影视文学是一门涉及故事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表达、意象隐喻等多个方面的学科。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视作品,并提高对影视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编导的文学常识

一、文学基础知识:影视艺术专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广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人员,要运用文学创作的原理,指导创意、制作以及方案的设计。
学习广播影视艺术专业主要掌握下列文学常识:1、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散文创作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朝《史记》和赋,唐朝“古文运动”和唐宋八大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发展;诗词创作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渊明、唐宋近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的发展;小说创作经历了先秦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和谴责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的发展;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再如外国文学有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伊索寓言》;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但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薄伽丘和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17世纪有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莱、德国的歌德、席勒;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的海涅、法国的雨果19世纪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英国的狄更斯、肖伯纳,挪威的易卜生,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惠特曼、马克·吐温,俄国的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影视编导文艺常识

<一>电视节目编导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
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二>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一、创作前期的任务前期编导工作包括几项基本内容:1、选题:作为编导,题材选择正确是成功的一半。
一般选题主要基于这几点:第一,时代要求;第二,观众兴趣;第三,本电视机构的经济技术条件;第四,如在栏目中播出,要考虑栏目定位、对象性和栏目基调。
2、构思、确定拍摄方案:在对所选题材进行了解或前期采访的基础上,编导要对选题作深入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确定主题、表现方式及基本结构,制定拍摄提纲。
3、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拍摄能否顺利进行。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筹建电视摄制组,进行合理而严密的分工;(2)对拍摄对象及场地、环境等的了解、勘察。
(3)拍摄设备、器材的准备。
二、拍摄采访中的任务拍摄采访是电视创作中获取影像和声音材料的最重要环节。
编导在此期间一要对外联系,落实拍摄地点、时间等具体事项;二要对内统筹安排拍摄进程、采访事宜;三要在拍摄现场进行场面调度、安排或指挥拍摄、指导现场采访。
发现问题,及时决断、处理;四,有时编导身兼摄像、切换导演或主持人,这时要注意兼顾全局。
三、编辑制作后期的任务后期编制是编导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此期间编导的主要工作是:(1)对文字稿的审查、定夺;(2)向剪辑人员阐明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要求;(3)指导电视片的剪辑工作,把握作品画面和声音的表情达意、节奏、风格;(4)特技、字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5)认真全面地把关、检查。
<三>广播电视编导业务课程英文名称:Broadcasting and TV Editor & Director Business1.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概论(编导的含义、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编导的地位与作用、编导的具体任务)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广播节目编导每种类型节目的中不同的编导意识以及编导要求。
文学文艺常识编导电影部分

文学文艺常识编导电影部分
编导电影,指的是把剧本按照指定的方式改编、安排拍摄并最终
制作出影片的过程。
导演是编导电影的核心,他们要兼具艺术思考力
和创新能力,结合剧本故事脉络来编辑影片,运用镜头、光线、音乐
等影像手法为电影增色减细,最终打造出精彩的影片。
要把剧本改编成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把握好其结构的技巧,必须
要具备一定的文艺修养和素养,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
例如,导演必须能够牢记编剧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在电影上体现出来;
必须始终以故事为中心,把整部电影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必须有良好的概念、场景描写、节奏感、人物刻画手法、故事叙述方式,等等。
另外,导演还要更加注重对表现手法、技巧及其效果的把握,比如,能够根据不同情景运用镜头和框架,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远景
镜头、特写镜头,来营造不同的感受张力,并且把握光线的运用;运
用不同的色彩,比如,黄色象征着乐观,蓝色象征着凄凉;运用音乐
和配乐来传达深刻的感情,采用剪接技术使画面快速穿插变化,就能
够为影片塑造出多种色彩和情感。
总之,编导电影就是要根据电影创意,把剧本变现成独具特色,
精彩绝伦的电影。
要想编导出优秀的电影,导演要具有丰富的文学文
艺常识才行,而这些常识就决定了导演如何运用表现手法、运用镜头、光线、音乐、剪接等来为影片增色减细,以及将故事情节发展方式,
打造一部电影的精彩绝伦。
影视编导知识点总结

影视编导知识点总结影视编导是指导演员表演和控制拍摄内容的过程,是影视创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影视编导需要具备丰富的创作理念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剧本创作、导演技巧、摄影构图和剪辑等。
下面将从剧本创作、导演技巧、摄影构图和剪辑等方面,对影视编导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剧本创作1. 剧本结构影视编导需要了解剧本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冲突、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在创作剧本时,影视编导需要合理安排和处理这些部分,使故事有条不紊地展开,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 人物塑造影视编导需要通过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包括内心世界、性格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
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剧本的质量和故事的吸引力。
3. 叙事技巧在创作剧本时,影视编导需要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包括递进式叙事、内心独白、镜头交错等,以增加剧本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二、导演技巧1. 演员指导影视编导需善于指导演员的表演,包括情感的把握、动作的设计和台词的表达等。
通过与演员的沟通和引导,使表演更加自然和生动。
2. 演员配合影视编导需要与演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促使演员更好地理解角色和故事,提高表演的质量。
3. 镜头运用影视编导需要掌握不同镜头的运用技巧,包括特写镜头、中景镜头和远景镜头等,以及镜头的切换和运动方式。
4. 光影处理在影视拍摄中,光影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影视编导需要了解光影的原理和运用技巧,使影像更具艺术感和观赏性。
5. 图像构图影视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构图能力,包括画面的布局、角度的选择和背景的处理等,以使影像更富有层次感和美感。
6. 音乐运用在影视创作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影视编导需要善于运用音乐来增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使影片更生动和感人。
三、摄影构图1. 镜头角度影视编导需要掌握不同的镜头角度,包括高角度、低角度和侧面角度等,以及鸟瞰镜头和蛙瞰镜头等,用以展现不同的视角和场景。
2. 镜头移动在影视拍摄中,镜头的移动方式对画面的表现力有很大的影响,影视编导需要了解不同的镜头移动方式,包括平移、推进、追焦等,以达到艺术的表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导专业----影视常识、文学常识一、电影的诞生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诞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
电影的发明人是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他们拍摄了世界上第一批电影《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于1895年12月28日首次在巴黎一家叫“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公开放映。
虽然这些电影都很短,都没有声音、没有情节,但解决了电影的基本技术——让图片变活,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此后,他们还拍了许多生活记录片,其中《水浇园丁》是最早有情节的电影。
二、电影艺术的形成电影发明后,很快传遍欧美,各国出现了一批电影人,各有贡献。
英国的斯密士打破摄影机不能动的框框,大胆变动摄影机的位置、远近、角度,使电影有了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
法国的梅里爱则大搞电影特技。
他从偶然中发现了电影的一些特技,如停机再拍、透视合成、升降格等,于是运用特技拍了许多“电影魔术片”。
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利用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做文章,创造了全新的镜头语言——蒙太奇。
20年代,苏联一批电影艺术家如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库里肖夫等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了蒙太奇。
如库里肖夫作过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
他采用某著名演员平常表情的一个镜头,分别放在一盘馅饼、一个熟睡的婴儿和一具女尸的镜头之后,分别让三组观众来看,并问这演员是什么表情。
结果三组观众却分别回答为“贪馋”、“慈爱”和“恐惧”(其实是同一表情)。
这说明,镜头之间不同的组接方式,会使同一镜头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是电影的语言。
蒙太奇理论的总结,标志着电影艺术的形成。
它使电影有了自己的独特手法,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并给后来的电视和原有的艺术门类以巨大的影响。
三、电影技术的进步无声片:早期电影都没有声音,被称为“默片”、“伟大的哑巴”,对话和情节只能用字幕交代。
这带来早期电影的一些特点:情节简单,动作性强,表情夸张,如卓别林的早期喜剧片。
有声片:1926年,美国人德雷斯特解决了一个难题:把声音转化成光信号,同步录在胶片的画面旁,有声片发明了。
次年,华纳兄弟公司拍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
从此,电影变成视听兼备的艺术。
彩色片:1932年,彩色胶片试制成功。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导演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型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
50年代以后,电影技术有了新的进步,先后出现了宽银幕电影(高宽比为3:5以上,普通银幕为3:4),立体电影(声音从不同方向传来),立体电影(带偏光眼镜可看出立体效果)等,还有全景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和动感电影等。
四、电影的分类美术片:角色不由演员扮演,而用人工绘制、制作,再由人工配音,包括动画片(卡通片)、木偶片、剪纸片等。
它们都采取“逐格拍摄”法,即拍一格画面停一下,再换另一幅画,或将木偶、剪纸稍作移动。
由于它的角色和动作完全由人工绘制、操纵,所以能随心所欲的创造出各种神奇场面,最善于拍摄动物、神话题材,深受儿童喜爱,在广告片、科教片中也大显身手。
电脑和三维动画技术的出现,使美术片的技术手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记录片:狭义的记录片只指新闻记录片、文献片,广义记录片还包括风光片、专题片、舞台记录片。
科教片:指利用各种电影特技,讲解某些科学常识的影片。
教学片也属这一大类,记录专家、教授、教练教课示范的内容,如教外语、教体育、教文艺,以及医学谈话等。
故事片:是电影的主体,被称为“正片”,它影响最大,种类最多。
根据风格、题材内容,可分为喜剧片、悲剧片、历史片、古装片、神(童)话片、儿童片、战斗片、武打(功夫)片、动作片、枪战片、侦破片、推理片、科幻片、生活片、伦理片、言情片、青春片、恐怖片、灾难片、音乐片等等。
艺术片:介于故事片和舞台记录片之间,它用电影手法把舞台剧搬上银幕,使之电影化,如歌剧片、舞剧片、戏曲片等。
五、外国电影好莱坞在美国西海岸名城洛杉矶的郊外,是美国电影制作的中心,世界最著名的电影拍摄基地,被誉为“世界影都”。
从20世纪初起,这里逐渐成为拍片基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家电影公司。
最著名的有八大公司,即福克斯、米高梅、派拉蒙、华纳、联美、环球、哥伦比亚、雷电华。
他们各有自己的制片厂、洗印厂、电影机械厂、科研机构等,形成庞大的电影城,号称“电影王国”。
好莱坞为美国和世界的电影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一二十年代,格里菲斯在这里拍摄了《党同伐异》等片,为蒙太奇理论提供了实例。
华纳公司在这里拍摄了《爵士歌王》等世界上首批有声电影。
三四年代是好莱坞的全盛时期,年产影片七百多部。
五六十年代,由于经济危机和电视的挑战,好莱坞步入困境,色情片、暴力片泛滥,但仍有大量经典名片问世。
七八十年代,好莱坞为重振影坛霸主地位,作了两方面的改革。
一是技术改革,引入高科技,以宽银幕电影、环幕电影、立体电影、动感电影来招徕观众。
二是内容改革,扬长避短,拍摄许多大场面的“大片”,如史诗片、战争片、科幻片、灾难片,都获得了成功。
好莱坞在美国西部。
它早期的影片中,有许多描写美国当年开发西部题材的故事,如印地安部落探险、英雄救美人之类,充满了西部风情和猎奇、惊险色彩,被称为“西部片”。
六、外国著名电影导演格里菲斯:是美国早期电影导演,1915年导演了《一个国家的诞生》,1916年在影片《党同伐异》中,他设计了著名的“最后一秒中营救”:丈夫被绑缚刑场,而妻子拿着赦免令赶来营救。
通过剪辑和组接,让这两种场面反复交替出现,营造紧张气氛,戏剧效果强烈,是最早运用平行蒙太奇的成功范例。
普多夫金:是苏联早期电影导演,改编导演了影片《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苏挝洛夫》等。
他还著有《论电影编导和电影导演》、《电影演员艺术》等书。
爱森斯坦:是苏联早期电影导演。
1925年,他导演了无声片《战舰波将金号》,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中的黑海水兵起义。
在“敖得萨台阶请愿”一场戏中,他运用典型的细节、丰富的镜头语言反映了沙皇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
他导演的电影还有《十月》、《涅夫斯基》、《伊万雷帝》等,他还写有专著《电影艺术四讲》等。
以上几人对电影蒙太奇理论作出过卓越的贡献。
1958年10月,在布鲁塞尔的国际优秀电影节上,评出了当时的十大导演,即卓别林(美),爱森斯坦(苏),雷内·克莱尔(法),德·西卡(意),格里菲斯(美),约翰·福特(美),让·雷诺阿(法),卡尔·德莱叶(法),冯·斯特劳亨(美),普多夫金(苏)。
迪斯尼:是美国动画片大师,号称“卡通片之父”、“动画王国国王”。
他从30年代起,编导制作的大批动画片,如《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小红帽》等,风靡了全世界,成为世界上拥有最多观众的电影。
他利用丰厚的收入,在洛杉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座童话游乐园——迪斯尼乐园,后来还在巴黎、东京创办了迪斯尼乐园。
希区柯克: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号称“悬念片大师”。
他善于用悬念手法编导电影,作品十分引人入胜。
代表作有《三十九级台阶》、《狂乱》、《蝴蝶梦》等。
美国其他著名的导演还有,弗拉明、霍克斯、金·维多、维廉·惠勒、乔治·顾柯、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
其他国家的著名导演还有,苏联的杜甫仁科,日本的黑泽明,意大利的罗西里尼、柴法迪尼,法国的戈达尔、特吕弗等。
七、外国电影明星世界著名的电影演员,首推查理·卓别林。
他1889年生于伦敦贫民窟,后入美籍。
他十岁起到滑稽团当演员,二十四岁起到美国巡回演出。
后被启斯东制片公司的麦塞纳特看中而走上银幕,拍了几十部“启斯东喜剧短片”,成为喜剧明星。
1919年起,他创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一人身兼制片人编导导演作曲和主演,先后拍摄了八十多部喜剧片,如《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凡尔杜先生》等。
许多影片以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出现。
它们以笑为武器,嘲笑社会的种种弊端,同情底层的小人物。
他以鲜明的爱憎、深刻的内容、独特的构思、精湛的演技为世人称道,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大师。
卓别林晚年定居瑞士,并拍了《舞台生涯》、《一个国王在纽约》、《香港女伯爵》等,1977年病逝。
美国好莱坞电影明星除卓别林以外:克拉克·盖博、罗伯特·泰勒、马龙·白兰度、霍普金斯、劳伦斯·奥立弗、史泰龙、施瓦辛格、汉克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美国好莱坞电影女明星:费雯丽、英格丽·褒曼、嘉宝、秀兰·邓波儿、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赫本。
法国著名影星有:钱拉·菲力浦、阿兰·德隆。
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三浦友和、田中娟代、乙羽信子、栗原小卷、中野良子。
苏联著名影星:史楚金、邦达尔丘克、斯特里席诺夫、玛列茨卡娅、拉丽奥洛娃八、美国的电影评奖奥斯卡金像奖,又称“奥斯卡奖”、“美国电影金像奖”,是美国最主要的电影奖。
美国是世界电影大国,该奖又设在世界影都好莱坞,加之它历史悠久,后又对外国开放,增设“最佳外语片奖”,所以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奖。
许多人视它为电影界的最高荣誉,如同科学界的诺贝尔奖、体育界的奥运会金牌一样。
192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成立,其领导人梅耶提议创办金像奖,以奖励优秀影片及创作人员。
1929年5月16日,在洛杉矶举行了首届颁奖礼。
奖品是一尊合金雕像,为一个男子拿着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盒上。
1931年评奖时,一位评委惊呼那尊雕像:“他多像我的叔叔奥斯卡啊!”之后,便戏称这尊雕像为“奥斯卡”,以后相沿成习。
最初为两年评一届,1934年后为每年一届,至2000年为第72届。
评奖程序,先由学院成员提出侯选名单,经初选后公布提名(也是很重要的荣誉),再由四千多评委秘密投票,直到颁奖大会打开信封时,结果才揭晓。
金球奖,是美国好莱坞外国新闻记者协会创办的电影奖,1944年设立,每年一届,到2000年为第57届。
每年颁奖时间在奥斯卡之前,影响到奥斯卡奖的评选意向,故有“小奥斯卡奖”之称。
九、外国的电影节及其评奖维尼斯电影节:1932年在意大利水城维尼斯举行,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每年一届,2000年为第56届。
大奖为“金狮奖”,次为“银幕奖”。
戛纳电影节:1947年起在法国东南海滨旅游小镇戛纳举行,是一盛大的电影观摩、评奖和交易活动,每年一届,2000年为第53届。
大奖为“金棕榈奖”。
柏林电影节:1951年起在德国的(西)柏林举行,每年一届,2000年为第50届。
大奖为“金熊奖”。
以上三项号称欧洲(西方)三大电影节和三大奖。
除奥斯卡和三大奖外,世界许多国家先后创办了各种电影节,或颁布各种奖项。
如捷克有“卡罗维·发利电影节”(1946年起),印度有新德里国际电影节(1952年起,不定期),西班牙有“圣·塞瓦斯蒂安国际电影节”(1953年起),苏联有莫斯科国际电影节(1935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