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知识点总结

编导文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编导的定义编导,即编导演,是一种综合性职业,是对某种文艺形式或某类艺术表演、演出进行编排、控制、指导的工作。
编导作为文艺工作者的一种,是在文艺表演过程中起到组织与协调作用的人员。
编导包括舞蹈编导、戏剧编导、影视编导等。
在表演艺术中,编导的工作起到连接演员、舞蹈演员以及乐队、灯光和音响等各方面的作用,以保证整个演出画面和声音的协调一致。
在影视制作中,编导则负责对影视剧情的策划和设计,对演员和技术人员的协调统一,在制作过程中,一直担负在拍摄现场对项目的详细把握和精心把控。
二、编导的职责1. 负责文艺节目的艺术构思和演出方案的设计。
2. 组织和指导演员、舞蹈演员与技术人员进行排练,掌握整个演出的细节,确保演出效果。
3. 协助导演或制作人员,制定影视剧的拍摄计划,负责制片阶段对现场的把控和指导。
4. 在演出或拍摄现场负责指挥和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保证演出或影视拍摄的顺利进行。
5. 在影视剧后期制作阶段进行作品的整体把控,配合剪辑和音效等工作,确保最终的影视作品质量。
三、编导的技能1. 创作能力:编导需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能够根据作品的内容和题材,构思出适合的表演形式和演出方案。
2. 组织协调能力:编导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统筹安排演出或拍摄现场的各项工作,让整个团队协调配合,顺利完成演出或影视拍摄。
3. 沟通能力:编导需要与演员、舞蹈演员、技术人员等多方面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图,协调各方的工作。
4. 视觉感知能力:对于舞台或影视画面的整体构思和把握,编导需要具备较强的视觉感知能力,能够在大局中注意到细节,指导演员和技术人员呈现出最佳的视听效果。
5. 对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的认知与理解,以及对现代影视技术的掌握。
四、编导的发展和现状编导作为一个专业设计方向,并非独立的一个专业,比较具体众多的专业细分可以进一步到戏剧、电影、电视、文化艺术、动画、广播、演员等多个方向。
编导文艺常识-文艺基础知识

编导文艺常识-文艺基础知识肖像构图指人物特写或近景镜头的画面形式构成。
肖像这一名词是从传统造型艺术中借鉴而来,绘画和雕塑中肖像的概念,从形式上讲,是指人物头像半身像甚至全身像,而电影中是指人物头部特写和近景镜头。
电影肖像构图,立足于人物动态特征的表达,形式上的对称均衡与和谐是在一系列的镜头中完成的。
人物眼神及视线的方向是构图注意的中心。
影调、色彩的明暗配置以及气氛的处理应符合该场景的总体光效和真实感。
有限的背景空间如溪水闪烁、云层变幻或者一片晶莹的黄叶,都是烘托情绪的重要因素。
人物特写、近景镜头并不是“电影肖像”的全部概念,但它是构成“电影肖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具有典型的涵义,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情绪的重要表现手段。
多景别同一镜头中,不间断的画面景别变化称为多景别。
固定镜头中被摄体自身的运动会形成画面景别变化,运动镜头中由于摄影机单向或复合运动而使被摄体在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别交替变化完成其戏剧动作。
多景别是场面调度的重要手段,它能在自然流畅的运动中构成镜头内部节奏的起伏变化,成为影片蒙太奇的组成部分。
多景别交替变化与画面构成的相对完整,必须服从于被摄体动作的自然、真切、尤其要注意不断变化的环境空间构成及光影、色彩的气氛渲染以达到表现剧情内容的目的。
饱和度色的基本特征之一。
某一种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即黑、百、灰色)差别的程度,也称色纯度,指某一颜色的鲜艳程度。
一种颜色所含彩色成分与消色成分比例越小,该色越不饱和越不鲜艳;含彩色成分的比例越大,则颜色越饱和越鲜艳。
最饱和的色为光谱色。
在拍摄电影中凡遇阴天的景物或表面结构粗糙的物质表面,以及电影漫射光照明和漫反射的情况,影像颜色的饱和度便会降低;雨过天晴和晴空万里的情况下拍摄的景物,则色彩鲜艳、颜色饱和。
电影美术为电影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的艺术创作,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创作的基础之一。
由于片种和影片题材的不同,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地位、作用、表现形式也就不同。
影视编导艺考之戏曲文艺常识

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影视编导艺考之戏曲文艺常识影视编导专业比较注重文化知识,所以需要的文化知识比较广泛,比如中外电影史、中外著名导演、演员、作家等。
今天小编就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戏曲文艺常识,帮助大家在艺考的时候遇到中国戏曲时不至于大脑空白,你多学一点,就是比别人强一点!一、京剧、地方戏曲的兴盛和发展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和春、春台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进京献艺,徽调进入京城,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进京,徽、汉皮黄京城合流,1840年前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后,形成一种独具北方特色的皮黄腔—京剧。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形成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个繁盛期。
“同光十三绝”是指光绪年间的画师沈容圃所画的十三位京昆艺人,他们是:老生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张胜奎;小生徐小香;武生谭鑫培;旦行梅巧玲、余紫云、时小福、朱莲芬;老旦郝兰田;丑行刘赶三、杨鸣玉。
京剧的第二个繁盛期在20世纪初,具体表现在1、优秀的演员层出不穷;2、产生了许多流派:旦行的梅(兰芳)派、荀(慧生)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生行的余(叔岩)派、马(连良)派、麒(麟童)派;净行的金(少山)派、郝(寿辰)派、侯(喜瑞)派;丑行的萧(长华)派。
京剧三大贤: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
“前四大须生”(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和马连良;“后四大须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和奚啸伯。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二、戏曲常识中国高端艺考教育品牌1、戏曲基本功为“四功五法”。
四功指唱、做、念、打;五法指手(手势)、眼(眼神)、身(身段)、法(技法)、步(台步)。
2、脸谱:红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关羽;黑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张飞、李逵;白脸:表现奸诈多疑,如曹操;蓝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窦尔墩、马武;紫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徐延昭;金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如来佛、二郎神;黄脸:一般表现性格猛烈,如廉颇。
广播电视编导艺考之文艺常识训练

一、选择题1.晚清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是()。
冯梦龙 B.吴敬梓 C.刘鹗 D.蒲松龄2.文艺复兴的起源地是()。
A.英国B.德国C.意大利D.法国3.《三毛流浪记》是()的漫画作品。
A.华君武B.朱德庸C. 张乐平D.丰子恺4.电视剧设置中的最高负责人称为()。
A.监制B. 导演C. 制片D. 剧务5.下列影片中不属于“样板戏”电影的是()。
A.《智取威虎山》B. 《红灯记》C.《奇袭白虎团》D.《小兵张嘎》6.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成为“新文化运动”住阵地的刊物是()A.《新青年》B.《红旗杂志》C.《创造月刊》D.《共产党人》7.《诗学》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B.柴可夫斯基C.莱辛D.亚里士多德8.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的集大成者,起代表作是()。
A.《伊万的童年》B. 《一个国家的诞生》C. 《战舰波将金号》D.《母亲》9.最早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 美国D. 苏联10.中国第一幅山水画是()。
A.《游春图》B.《溪山行旅图》C.《兰竹图》D.《秋山图》11、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根据()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A.法捷耶夫B.肖洛霍夫C. 奥斯特洛夫斯基D.鲍.瓦西里耶夫12、《黑天鹅》的导演是()。
A.达伦.阿伦诺夫斯基B.波兰斯基C.基耶斯洛夫斯基D.沃卓斯基13、1958年,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建立,其名称是()。
A.中国人民电视台B.新华电视台C.东北电视台D.北京电视台14、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创作的。
A.陈刚B. 冼星海C.华彦钧D.马克15、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
A.《罪与罚》B.《万卡》C.《母亲》D.《猎人笔记》二、填空题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的作者是中国当代作家。
2.鲁迅唯一一部中篇小说的名称是。
3.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明代戏剧大师是。
4.中唐时期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和。
5.《辛德勒的名单》的导演是。
6.美国电影《教父》的导演是。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是指编导员,即制作电视、电影、话剧等文艺作品的指导人员。
编导需要具备扎实的文艺常识,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以下是编导需要掌握的文艺常识:
一、文学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文学,了解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流派,掌握文学创作技巧,才能够将文学作品转化为影视作品。
此外,编导还需要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底蕴等,以保证影视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化内涵。
二、音乐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音乐,了解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掌握音乐创作技巧,才能够将音乐作品融入到影视作品中,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三、美术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美术,了解各种美术风格和流派,掌握美术创作技巧,才能够将美术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中,提升作品的画面感和艺术价值。
四、戏剧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戏剧,了解各种戏剧类型和表演技巧,掌握戏剧创作技巧,才能够将戏剧元素融入到影视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表演感和艺术价值。
五、电影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电影,了解电影制作流程和技术,掌握电影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技能,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
六、电视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电视,了解电视制作流程和技术,掌握电视拍摄技巧和后期制作技能,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作品。
七、话剧常识
编导需要熟悉话剧,了解话剧创作流程和技巧,掌握话剧表演技巧和导演技能,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话剧作品。
总之,编导需要具备扎实的文艺常识,才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提升作品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影视编导文艺常识

<一>电视节目编导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
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二>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一、创作前期的任务前期编导工作包括几项基本内容:1、选题:作为编导,题材选择正确是成功的一半。
一般选题主要基于这几点:第一,时代要求;第二,观众兴趣;第三,本电视机构的经济技术条件;第四,如在栏目中播出,要考虑栏目定位、对象性和栏目基调。
2、构思、确定拍摄方案:在对所选题材进行了解或前期采访的基础上,编导要对选题作深入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确定主题、表现方式及基本结构,制定拍摄提纲。
3、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拍摄能否顺利进行。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筹建电视摄制组,进行合理而严密的分工;(2)对拍摄对象及场地、环境等的了解、勘察。
(3)拍摄设备、器材的准备。
二、拍摄采访中的任务拍摄采访是电视创作中获取影像和声音材料的最重要环节。
编导在此期间一要对外联系,落实拍摄地点、时间等具体事项;二要对内统筹安排拍摄进程、采访事宜;三要在拍摄现场进行场面调度、安排或指挥拍摄、指导现场采访。
发现问题,及时决断、处理;四,有时编导身兼摄像、切换导演或主持人,这时要注意兼顾全局。
三、编辑制作后期的任务后期编制是编导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此期间编导的主要工作是:(1)对文字稿的审查、定夺;(2)向剪辑人员阐明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要求;(3)指导电视片的剪辑工作,把握作品画面和声音的表情达意、节奏、风格;(4)特技、字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5)认真全面地把关、检查。
<三>广播电视编导业务课程英文名称:Broadcasting and TV Editor & Director Business1.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概论(编导的含义、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编导的地位与作用、编导的具体任务)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广播节目编导每种类型节目的中不同的编导意识以及编导要求。
文学文艺常识编导电影部分

文学文艺常识编导电影部分
编导电影,指的是把剧本按照指定的方式改编、安排拍摄并最终
制作出影片的过程。
导演是编导电影的核心,他们要兼具艺术思考力
和创新能力,结合剧本故事脉络来编辑影片,运用镜头、光线、音乐
等影像手法为电影增色减细,最终打造出精彩的影片。
要把剧本改编成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把握好其结构的技巧,必须
要具备一定的文艺修养和素养,并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
例如,导演必须能够牢记编剧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在电影上体现出来;
必须始终以故事为中心,把整部电影分为几个主要部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必须有良好的概念、场景描写、节奏感、人物刻画手法、故事叙述方式,等等。
另外,导演还要更加注重对表现手法、技巧及其效果的把握,比如,能够根据不同情景运用镜头和框架,运用不同类型的镜头:远景
镜头、特写镜头,来营造不同的感受张力,并且把握光线的运用;运
用不同的色彩,比如,黄色象征着乐观,蓝色象征着凄凉;运用音乐
和配乐来传达深刻的感情,采用剪接技术使画面快速穿插变化,就能
够为影片塑造出多种色彩和情感。
总之,编导电影就是要根据电影创意,把剧本变现成独具特色,
精彩绝伦的电影。
要想编导出优秀的电影,导演要具有丰富的文学文
艺常识才行,而这些常识就决定了导演如何运用表现手法、运用镜头、光线、音乐、剪接等来为影片增色减细,以及将故事情节发展方式,
打造一部电影的精彩绝伦。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文艺常识
编导是一项需要综合素质的工作,需要有扎实的文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下是编导工作中常用的文艺常识:
1.文艺形式:编导需要熟悉各种文艺形式,如音乐、戏剧、舞蹈、电影等。
了解它们的特点、发展历程、流派风格,有助于编导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好地进行创作。
2.文艺创作:编导需要了解文艺创作的基本流程,如选题、构思、创作、排练等。
同时也需要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如形式美、思想性、表现力等。
3.文艺理论:编导需要熟悉文艺理论,如美学、文艺学、审美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为编导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有助于提高编导的文艺素养和理论水平。
4.文艺史:编导需要了解文艺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如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这些历史可以帮助编导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更好地进行创作。
5.文艺评论:编导需要了解文艺评论的基本知识,如评论的基本方法、评论的基本原则等,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编导更好地理解文艺作品的优缺点,更好地进行创作。
6.文艺活动:编导需要了解文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如文艺节、文艺晚会、文艺比赛等,这些活动可以为编导提供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编导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总之,编导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艺常识,这些常识可以帮助编导更
好地理解和把握文艺作品,更好地进行文艺创作和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视节目编导是指电视纪实作品的最主要的创作核心工作,具体是指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
也指从事这项工作的人。
<二>电视编导的具体任务:一、创作前期的任务前期编导工作包括几项基本内容:1、选题:作为编导,题材选择正确是成功的一半。
一般选题主要基于这几点:第一,时代要求;第二,观众兴趣;第三,本电视机构的经济技术条件;第四,如在栏目中播出,要考虑栏目定位、对象性和栏目基调。
2、构思、确定拍摄方案:在对所选题材进行了解或前期采访的基础上,编导要对选题作深入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确定主题、表现方式及基本结构,制定拍摄提纲。
3、拍摄前的准备:拍摄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拍摄能否顺利进行。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1)筹建电视摄制组,进行合理而严密的分工;(2)对拍摄对象及场地、环境等的了解、勘察。
(3)拍摄设备、器材的准备。
二、拍摄采访中的任务拍摄采访是电视创作中获取影像和声音材料的最重要环节。
编导在此期间一要对外联系,落实拍摄地点、时间等具体事项;二要对内统筹安排拍摄进程、采访事宜;三要在拍摄现场进行场面调度、安排或指挥拍摄、指导现场采访。
发现问题,及时决断、处理;四,有时编导身兼摄像、切换导演或主持人,这时要注意兼顾全局。
三、编辑制作后期的任务后期编制是编导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在此期间编导的主要工作是:(1)对文字稿的审查、定夺;(2)向剪辑人员阐明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要求;(3)指导电视片的剪辑工作,把握作品画面和声音的表情达意、节奏、风格;(4)特技、字幕等技术手段的使用;(5)认真全面地把关、检查。
<三>广播电视编导业务课程英文名称:Broadcasting and TV Editor & Director Business1.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概论(编导的含义、编导的职业特征及素质要求、编导的地位与作用、编导的具体任务)2.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电视社教类节目编导谈话类电视节目编导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编导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编导广播节目编导每种类型节目的中不同的编导意识以及编导要求。
业务要求: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敏锐的观察生活和捕捉社会发展走向的能力,以及用广播电视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3.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的技术发展的动态;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
广播电视编导课程简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熟练掌握影视基本理论及先进的影视数字化制作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和宣传文化部门、网络营运公司、高等学校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创意策划、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影视创作与制作、艺术摄影、音响设计与音响导演、文艺作品撰稿、新闻、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编导文艺常识考试大纲一、文学基础知识:影视艺术专业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文学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作为广播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人员,要运用文学创作的原理,指导创意、制作以及方案的设计。
学习广播影视艺术专业主要掌握下列文学常识:1、了解中外文学史常识,包括各种文学体载的发展演变的历史,主要文学创作理论和流派;具有初步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1)文学体裁知识,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各种文学体裁的定义、特性、属性、构成、分类等要素。
(2)文学史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发展的大体过程及其流派、作家、作品等。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史散文创作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朝《史记》和赋,唐朝“古文运动”和唐宋八大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发展;诗词创作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渊明、唐宋近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的发展;小说创作经历了先秦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和谴责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的发展;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再如外国文学有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三大悲剧诗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伊索寓言》;中世纪欧洲文学中的但丁;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薄伽丘和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的莎士比亚;17世纪有法国古典主义喜剧作家莫里哀;18世纪启蒙主义作家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莱、德国的歌德、席勒;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有英国的拜伦和雪莱、德国的的海涅、法国的雨果;19世纪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罗曼·罗兰,英国的狄更斯、肖伯纳,挪威的易卜生,丹麦的安徒生,美国的惠特曼、马克·吐温,俄国的普希金、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
(3)文艺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文学批评的标准和文学鉴赏等。
例如,创作方法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内容和形式的诸要素有题材、主题、情节和结构、文学语言、表现手法(描写、叙述、抒情和议论)等。
二、文艺基础知识:考生要了解艺术创作的常识,懂得各种姐妹文艺形式对广播电视艺术创作能产生的影响和能提供的借鉴。
广播影视艺术是综合艺术,除了文学因素以外,还吸收了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摄影、电影、电视、广播等表现手段。
因此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基本常识要有所了解。
具体而言有:(1)音乐。
包括音乐艺术的性质:它是声音的艺术,由乐音按不同的节奏有机构旋律,创建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人们的感情,反映社会;音乐表现手段: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音乐曲式:一部曲、二部曲、三部曲、变奏曲、变奏曲、回旋曲等;声乐作品体裁: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舞性歌曲、组歌和大合唱等;器乐作品体裁:轻音乐的特点、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及表现特点、交响乐队的组成及表现特点等;著名歌曲和乐曲、著名音乐家。
(2)舞蹈。
包括舞蹈艺术的特性:它是用人体及其动作表述的艺术,其人体及其动作区别于雕塑、绘画、电影电视;舞蹈的三大要素;动作的节奏、造型和表情性;舞蹈的样式:民间舞蹈、古典舞蹈、舞会舞蹈和舞剧;著名舞蹈家、著名舞蹈作品。
(3)绘画。
包括绘画艺术的性质:它是利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以具体化、个性化的图像来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艺术,它是一种视觉的艺术;绘画的表现方法:透视、色彩、光影、比例等;绘画的类型:中国画、油画、壁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漫画、年画、宣传画、连环画等;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中外名画家和名画。
(4)雕塑。
包括雕塑艺术的特性:它是以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塑造可视可触的立体造型,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理想的艺术,是空间造型的艺术;雕和塑的区别:使用坚硬的材料直接加工谓之雕刻,用软且易成的材料操作加工谓之塑;雕塑和种类:雕有石雕、木雕、牙雕、浮雕,塑有泥塑、石膏塑、面塑等等;中外雕塑名作。
(5)戏剧。
包括戏剧艺术的特性:它是通过象征性、虚拟性、假定性的动作表演来展示生活的艺术,它是一种舞台艺术;戏剧的类型:中国戏曲、话剧、哑剧、滑稽戏、木偶戏等,按风格样式分为正剧、悲剧、喜剧等;戏剧表演三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休系、梅兰芳体系;中国戏曲的主要剧种;国剧京剧的形式(清道光年间,四大徽班进京)、角色行当(生、旦、净、末、丑)、表现方法(唱念做打)、(化妆造型(脸谱);中外著名戏剧作品、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
(6)摄影。
包括摄影艺术的特性:它是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反映社会生活内容,表现创作者对真善假恶丑的认识和主张的艺术,它是一种大众化的造型艺术;摄影的类型:人像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等;摄影的表现手段:画面构图、光线和色调;中外著名摄影名作、著名摄影艺术家。
(7)电影。
包括电影艺术的特性:它是时空综合、视听综合的艺术,是最具大众化的艺术;电影的基本构成元素:影像、声音、色彩;蒙太奇和长镜头;电影的制作流程: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电影片种与样式:故事片、记录片(含戏曲片)、科教片、美术片、故事片有惊险片、喜剧片、少儿片、历史传纪片、科幻片等;举例说明中外名片。
(8)电视。
包括电视的传媒特性:电子传输、广阔的兼容度、巨量的信息载体、迅疾的传输效应;电视艺术的接受特性;庞大的观众层面、随意的鉴赏条件、独特的受众心理、自由的视听体验等;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画面、音响、音乐、解说、字幕等。
(9)广播。
包括广播的传媒特性:同于电视的传媒特性;广播艺术的特性:它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作为传输的媒介,以声音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作用于人们听觉的艺术;广播的优势:听觉上有独特优势、欣赏音乐的最佳媒介之一,非专注性接收、机动性比较高等;广播艺术的构成要素:音响、音乐、解说、人物语言等。
三、文化基础知识:(1)文化的概念、特性;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2)流行文化的概念、特性,流行文化的分析方法。
(3)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各种文化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