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空调系统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讲解

二、组成
(一)系统构成
二、组成
(二)设备组成
1、隧道通风系统
(1)作用:为隧道区间提供通风、排烟等作用。 (2)主要设备:轨道排风机、电动风阀及防火
阀等; (3)分类: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区间隧道通风
系统
•(1) 新风:新风为车站抽取的外界自然空气。
•(2) 送风:送风分为送全新风、混风(新风+回风)、全回风。
•(3) 回排风:全回风、全排风及有回排风;排风又分为固定 排风和间歇排风;回排风为来自站厅、站台及设备房的回风; 当回排风温度低于外界大气温度时可起到节能作用。紧急情况 下可将车站的烟气、毒气等排掉。
•(4) 固定排风:固定排风是将车站的设备房、卫生间、卫生 器具间、储物间、生活污水间、列车冷却及隧道内的废气(废 气、热气、湿气、烟气、毒气)全部排掉不回风。
(二)列车阻塞模式:由于延误或运行故障等原因 导致列车阻塞在隧道或车站。
(三)紧急情况运行模式:通常是由于运行车辆失 灵而引起隧道内一列行驶的列车发生火灾,或者 车站发生火灾,交通运输中断,要求乘客撤离。
(一)正常运行模式
• 正常运行模式设有空调季节小新风、空调季节全新 风和非空调季节全通模式,
• (1)空调运行在夏季,站台、站厅的温湿度大于设 定值时,启动空调系统,向站台和站厅送冷风。通 过送、回风温湿度变化调节新风与回风的比例及进 入空调器的冷水量,保证站台、站厅的温湿度要求。
• (2)全新风运行主要是在春秋两季,当室外空气的 焓低于站内空气的焓时,启动全新风风机将室外新 风送至车站。
(二)列车阻塞模式
(三)紧急情况运行模式
站台火灾送风图
相关概念
•(5) 间歇排风:列车停站时开始排风,将列车产生的废气 和热量排走,没有必要再循环冷却使用,列车出站时停止排 风,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隧道排风也属于间歇排风方式。 • (6) 自然换风:车站自然换风是通过车站进出口通道和通 风井的敞开,利用列车运动时产生的隧道活塞风进行自然换 气、自然冷却。 •(7) 隧道通风:分为送风、排风、自然换气等。送风为送 新风;排风为排除隧道内废气、热气、湿气、烟气、毒气等。 利用列车运行时产生的隧道活塞风自然换气。 •
轨道交通供风系统

轨道交通供风系统轨道交通供风系统是确保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和乘客乘坐舒适的重要设施。
它主要是通过对车辆进行通风,并控制车厢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新风量,从而保证车辆内的空气质量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下面将详细介绍轨道交通供风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应用。
一、轨道交通供风系统的组成1.车站通风系统:车站通风系统主要由车站站厅和站台上的通风设备组成。
这些设备包括通风风机、风柜、风管等。
通风风机通过送风管将新风吹入车站,再通过排风口将车站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
风柜和风管则负责将风机送来的新风均匀分布到车站各个角落,确保车站内的空气质量。
2.车辆通风系统:车辆通风系统主要由车辆上的通风设备组成。
这些设备包括车厢内的通风装置、新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等。
通风装置主要是通过向车厢内部吹入新鲜空气,将污浊空气排出去。
新风系统负责向车厢内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
排风系统则将车厢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避免积聚和滞留。
二、轨道交通供风系统的原理1.通风原理:通风原理是通过通风装置吹送空气,形成空气流动,并将车辆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
它主要是利用风机的机械功来产生气流,将新鲜空气吹入车辆内部,同时将污浊空气排除出去,以达到空气质量的调节和提升。
2.新风调节原理:新风调节原理是通过新风系统控制新鲜空气的供应,保持车厢内的空气质量。
通过控制新风量、温度和湿度,使车厢内的空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3.排风原理:排风原理是通过排风系统将车厢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避免积聚和滞留。
排风系统利用排风风机产生负压,在车厢内形成气流流动,将污浊空气引至排风口并排出去,确保车厢内空气的清新。
三、轨道交通供风系统的应用1.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轨道交通供风系统通过控制车厢内的温度、湿度和新风量,创造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在炎热夏季,通风系统能够及时送来新风,降低车厢内的温度,使乘客感到凉爽;在寒冷冬季,则能够供应温暖的空气,增加车厢的舒适度。
城市轨道空调大系统的概念

城市轨道空调大系统的概念
城市轨道空调大系统是一种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应用的空调系统,旨在为列车车厢提供舒适的环境温度。
它是在轨道交通列车和车站之间建立起的一个整体系统,以满足乘客对空调的需求。
该系统通常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空调装置、空气循环系统、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
空调装置负责冷却或加热空气,并将其输送到列车车厢中,以提供舒适的温度。
空气循环系统负责将车厢内的空气循环,以确保温度均匀分布,并将使用过的空气排出。
供电系统提供能源给空调装置和其他相关设备,而控制系统则监测和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以实现恰当的温度控制。
城市轨道空调大系统的设计考虑到了列车运行的特殊性和乘客的需求。
通过将空调装置和其他设备集成到轨道交通系统中,可以提供持续的温度控制,减少列车和车站内的温度波动,改善乘客的出行体验。
总的来说,城市轨道空调大系统旨在通过提供舒适的车厢温度,改善乘客在轨道交通系统中的旅行体验,使其更加便利和舒适。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简介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简介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由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和区间隧道通风系统组成。
1、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1)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简称大系统)
(2)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简称小系统)
(3)制冷空调循环水系统(简称水系统)
(4)平时、战时人防通风转换设计
(5)消防防排烟系统
2、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1)区间隧道活塞风与机械通风系统(简称区间隧道通风系统)(2)车站范围内屏蔽门站台下排热和行车道顶部排热系统(简称UPE/OTE系统)
(3)列车出入段线、存车线、停车线、折返线和渡线等配线射流通风系统
3、华强北路地下商业空间通风系统
(1)商业空间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2)制冷空调循环水系统(简称水系统)
(3)消防防排烟系统。
轨道检查车空调系统概况

保养要点 1.冷凝器的清扫 冷凝器的散热片上落上灰尘异物时会影响换热效率,使高压侧的压 力升高,所以请定期进行清扫或清洗。 2.蒸发器的清扫 蒸发器弄脏,会使车内通风机风量减小,冷量不足,甚至会导致蒸 发器表面的凝结水被通风机吹入风道内,并通过出风口滴入车内, 所以视灰尘的附着情况应定期清扫或清洗。 3.排水口的清扫 请将排水口清扫干净,使之不被垃圾或异物等堵塞。 4.电加热器的清理 电加热器上落上尘垢,请用风吹掉。若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发热管退 火处理后,因不锈钢里含有铁的成分,所以表面有时会生锈。但如 果锈面不扩大,则视为正常现象。 5.风机球轴承的更换 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的电机轴承全部采用进口全封闭轴承,可以在 不供油的条件下长期运转。 当确认球轴承有异音、异味或振动大时,应更换球轴承。拆卸球轴 承时,不允许用锤子砸或撬轴承,以防止发生轴弯曲等事故。为了 使球轴承顺利地装配到轴上,必须将结合部清理干净。
轨道检查车项目
空调系统讲座
南车集团浦镇车辆工厂客设部----王浩 南车集团浦镇车辆工厂客设部 王浩
轨道检查车辆空调系统 一、简述
轨道检查车空调系统由组成: 轨道检查车空调系统由组成: 1、制冷系统(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KLD35HC) 、制冷系统(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2、通风系统 (由通风机组、空气过滤器、新风口、 由通风机组、 、 由通风机组 空气过滤器、新风口、 送风道、 风口、 送风道、回 风口、回风道以及排废气口 等组成) 等组成 3、供热系统 (由空气预热器和空气加热器组成 、 由空气预热器和空气加热器组成) 由空气预热器和空气加热器组成 4、自动控制系统(车电介绍) 、自动控制系统(车电介绍)
空调机组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1. 运转前的检查 a.在风机运转下进行淋雨检查,雨水不得漏入车内。 b.配线用连接器是否确实接好。 c.绝缘电阻、电路、控制电路是否正常。 d.对于装有防雪盖的空调机组,制冷运转前,是否已将防雪盖拆下。 e.风机叶轮是否碰风机壳内壁。 f.地线是否已接好。 2. 运转确认 2.1 蒸发通风机的运转 蒸发通风机运转时,请确认一下车内是否有风吹出,风量极小时,可认为是风机反转, 请将电源相序调整正确,即将三相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注意:空调机组出厂时各电机的 相序已调好,请不要随意调换),请确认一下是否有异常振动和异常噪音。 2.2 送风均匀性的调整 车内各出风口的送风量必须均匀,否则将影响制冷效果及乘车舒适性。可通过对车内出 风口的调整,保证车内送风均匀。 2.3 冷凝风机的运转 请确认冷凝轴流风机的运转是否正常,机组为轴流式,空气由风机从正上方吸入。 2.4 制冷运转 全冷状态时,吸入和吹出空调机组的空气温差约为8~10℃时为正常。请确认是否有异常 振动、异常噪音,同时注意运行电流。 2.5 加热运转 必须确保空调机组有热风吹出,否则应立即停止电源。
武汉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介绍(-)知识分享

地下三层标准岛式
地下三层标准侧式
地下三层非标准岛式 (街道口)
地下三层叠岛式(钟家村)
地下多层岛式
地下多层侧式
地下二层(多层)侧—岛式
(武汉地下线多为岛式)
(武汉1号线多为侧式)
*一般讲标准车站是指不带配线的车站。
1 地铁车 站概述
1.1 车站岛/侧式分类 1)地下二层端进式车站
2 系统组 成
3车站通风 空调系统
冷水机房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冷水机房
位于通风空调系统的负荷中心,一 般设在设备管理用房较多的一端,靠 近风道与环控机房。
内部设施: 冷水机组、水泵、集水器与分水器
等,注意设备基础、换热器清洗空间、 水槽、排水沟等,当采用开式冷水机 组时,还需注意机组的通风排热。
接管要求:冷冻水系统水管与末端设 备(位于环控机房)连接,冷却水系 统水管与室外设备连接(通过风道)。
4 隧道通 风系统
主要设备: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分水集、空调末端(3种)、集水器/冷却水泵、 冷却塔/定压排气补水装置、电子水处理仪
1 地铁车 站概述
2 通风空 调系统组 成
3 车站通 风空调系 统
3.5 车站设备布置要求
1)风系统-风道
风道
4 隧道通 风系统
风道:包括进风道与排风道
内部设施: a)人防门(胶管活门、隔断门等) b)过滤装置(滤尘器、滤毒罐等); c)消声器(L=2~3m,可竖向布置) d)小新风机
1)大系统一(全空气系统)
4 隧道通 风系统
运行工况:小新风空调、全新风空调、全通风
1 地铁车 站概述
2 通风空 调系统组 成
3 车站通 风空调系 统
3.3 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分析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分析地铁作为大城市中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舒适性和安全性一直是广大乘客所关注的问题。
其中,通风空调系统技术是地铁车厢内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直接关系到车厢的通风换气和温度控制,是保障乘客舒适度和健康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作原理和优化方案。
一、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概述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主要由空调设备、通风设备、控制系统和输送管道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在车厢内外隔离的前提下,将外界新鲜空气通过换气设备引入车厢,利用空调设备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循环大气条件下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通风系统是地铁车厢内的主要设备之一,它的作用是通过排风和引风系统,使车厢内外的气体进行交换和对流,保证车厢内空气的新鲜度和舒适度。
其中,排风设备主要是通过车厢顶部的排风口将车厢内的废气排出,而引风设备则是通过车厢底部的进风口将外界新鲜空气引入车厢。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需要根据地铁车厢的不同特点和所处环境进行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通风效果。
空调系统是地铁车厢内的另一个重要设备,它的作用是通过冷热源和送风系统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温度控制和循环处理。
其中,冷热源负责提供制冷或制热的能源,送风系统则是将处理好的空气通过送风口喷入车厢内,形成一定的气流环境。
与通风系统相比,空调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更为复杂,需要运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技术手段,以确保车厢内温度和湿度稳定。
控制系统是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核心,它的作用是对通风和空调设备进行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通过各种传感器对车厢内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将数据传送至中央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析,最后通过执行器对各个设备进行控制。
控制系统的优化和运行稳定性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输送管道是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传输通道,它的作用是将新鲜空气和处理好的空气分别输送至通风和空调设备。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介绍

对方案进行细化,包括 设备选型、系统布局等。
完成施工图纸设计,为 施工提供依据。
设计要点
气流组织
合理设计气流组织形式,确保地铁内部空气 流通顺畅。
设备选型
根据设计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 空调设备。
负荷计算
准确计算地铁内部的热湿负荷,为系统设计 提供依据。
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对通风空调系 统的远程监控和自动调节。
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进行日常保养,包括清洁、 润滑、检查等,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定期保养
按照规定周期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进行全面保养, 包括更换磨损部件、清洗水路等。
维修保养计划
制定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确保地铁通风空调系 统得到及时、全面的维护保养。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诊断
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出现的故障 进行诊断,确定故障原因。
新型制冷技术
研发和应用新型制冷技术,如磁制冷、热声制冷等,以替代传统的 机械制冷方式,提高制冷效果和节能性。
节能环保设计
自然能源利用
01
利用自然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为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提供
辅助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环保材料
02
选用环保材料和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和危害。
能效标准
03
制定和实施更加严格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能效标准,推动系统
的节能减排。
智能化管理
1 2 3
数据监测与诊断
通过实时监测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数据,进 行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问 题。
预测性维护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地铁通风空调 系统的寿命和故障风险,制定预测性维护计划, 减少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一般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和屏蔽门式系统。
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标准不同又分为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1、开式系统
开式系统是应用机械或"活塞效应"的方法使地铁内部与外界
交换空气,利用外界空气冷却车站和隧道。
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25℃且运量较少的地铁系统。
1)活塞通风
当列车的正面与隧道断面面积之比(称为阻塞比)大于0.4时,由于列车在隧道中高速行驶,如同活塞作用,使列车正面的空气受压,形成正压,列车后面的空气稀薄,形成负压,由此产生空气流动。
利用这种原理通风,称之为活塞效应通风。
活塞风量的大小与列车在隧道内的阻塞比、列车行驶速度、列车行驶空气阻力系数、空气流经隧道的阻力等因素有关。
利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需要与外界有效交换空气,因此对于全部应用活塞风来冷却隧道的系统来说,应计算活塞风井的间距及风赶时井断面授尺寸,使有效换气量达到设计要求。
实验表明:当风井间距小于300m、风道的长度在25m以内、风道面积大于10m2时,有效换气量较大。
在隧道顶上设风口效果更好。
由于设置许多活塞风井对大多数城市来说都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全"活塞通风系统"只有早期地铁应用,
现今建设的地铁多设置活塞通风与机械通风的联合系统。
暖通-空调-在线
2)机械通风
当活塞式通风不能满足地铁除余热与余湿的要求时,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根据地铁系统的实际情况,可在车站与区间隧道分别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
车站通风一般为横向的送排风系统;区间隧道一般为纵向的送排风系统。
这些系统应同时具备排烟功能。
区间隧道较长时,宜在区间隧道中部设中间风井。
对于当地气温不高,运量不大的地铁系统,可设置车站与区间连成一起的纵向通风系统,一般在区间隧道中部设中间风井,但应通过计算确定。
2、闭式系统
闭式系统使地铁内部基本上与外界大气隔断,仅供给满足乘客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车站一般采用空调系统,而区间隧道的冷却是借助于列车运行的"活塞效应"携带一部分车站空调冷风来实现。
这种系统多用于当地最热月的月平均温度高于25℃、且运量较大、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列车运行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大于180的地铁系统。
暖通空调在线
3、屏蔽门系统
在车站的站台与行车隧道间安装屏蔽门,将其分隔开,车站安装空调系统,隧道用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或活塞通风,或两者兼用)。
若通风系统不能将区间隧道的温度控制在允许值以内时,应采用空
调或其他有效的降温方法。
安装屏蔽门后,车站成为单一的建筑物,它不受区间隧道行车时活塞风的影响。
车站的空调冷负荷只需计算车站本身设备、乘客、广告、照明等发热体的散热,及区间隧道与车站间通过屏蔽门的传热和屏蔽门开启时的对流换热。
此时屏蔽门系统的车站空调冷负荷仅为闭式系统的22%~28%,且由于车站与行车隧道隔开,减少了运行噪声对车站的干扰,不仅使车站环境较安静、舒适,也使旅客更为安全。
地铁环控系统一般采用屏蔽门制式环控系统或闭式环控系统。
屏蔽门制式系统即:站台和轨行区分开,车站为独立的制冷、除湿区、因此有安全、节能和美观等优点。
由于屏蔽门的隔断,屏蔽门制式环控系统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车站空调通风系统和隧道
通风系统。
摘要:本文介绍了地铁设计规范对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要求。
对地铁空调系统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的确定、冷负荷构成、冷负荷计算方法及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的构成进行了阐述,供设计参考。
关键词: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冷负荷,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铁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要求地铁地下线路是一座狭长的地下建筑,除各站出入口和通风道口与大气沟通以外,可以认为地铁基本上是与大气隔绝的。
由于列车运行、设备运转和乘客等会散发出大量热量,使得地铁环境具有如下特点:列车运行时产生活塞效应,易干扰车站的气流组织,若不能合理利用,影响车站的负荷;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
大量的热被带入车站;地层具有蓄热作用,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地铁系统内部的温度会逐年升高;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将导致环境恶化,不易救援。
2 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 2.1室外计算参数普通地面建筑室外计算参数对空调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确定室外计算参数时,既不应选择多年不遇的极端值,也不应任意降低空调系统对服务对象的保证率。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选择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作为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此干球温度一般出现在12:00—14:00,与地面建筑空调最大负荷出现的时段基本一致。
在进行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时,要掌握当地最高月平均温度、列车编组和运行间隔以及乘客流量对地铁空调系统室外计算参数的影响。
随日客流量的变化,地铁运行形成早晚两个高峰期,在晚高峰期地铁内散热达到最大。
因此,采用近20年夏季地铁晚高峰负荷时平均每年不保证30h的干球温度。
若采用普通地面建筑的计算温度,则不能满足地铁晚高峰负荷要求。
2.2室内计算参数地铁车站的空调系统属于舒适性空调系统,一般情况下,乘客在车站站厅层、站台层只作短暂停留,约3 ~ 5min,下车出站约3min。
而在地面上,多数人约80%以上的时间停留在一定的建筑环境内。
因此,地铁车站的空调设计标准与地面建筑舒适性空调不同。
在确定地铁车站环境设计标准时,考虑到乘客在地铁车站只是通过或短暂停留,为了节约能源,地铁车站仅为乘客提供一个过渡性的热舒适环境。
因此,应合理确定各个环节的温差范围。
较大的温差会使人体的调节机能不能很快适应,产生不舒适感,并增大了空
调负荷;而太小的温差又不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失去了环境控制的本来意义。
3 空调冷负荷构成及计算 3.1空调冷负荷构成普通地面建筑内空调冷负荷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形成冷负荷、人体散热湿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地铁环境空调负荷与普通地面建筑不同,地铁列车运行时消耗的能量最终都以热的形式分布在地铁环境中,成为影响地铁环境的动态负荷。
另外,地铁处于地下,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除了计算冷负荷时必须考虑室外新风的影响之外,在计算地铁车站自身的空调冷负荷时基本可忽略室外环境的影响。
地铁车站的空调冷负荷主要考虑以下几部分:列车运行散热负荷、列车风负荷、乘客负荷、送入的室外空气负荷、车站照明负荷、空调等设备负荷及由壁面吸放热所增减的负荷。
3.2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3.2.1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时要求对建筑物空调冷负荷进行预先估算,以便估算设备容量及系统造价。
地面建筑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根据建筑类型而异,一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为100 ~ 200W / m2;对于大型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室内游泳馆等为250 ~350W / m2。
地铁系统还没有统一的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地铁热环境受列车运动影响,列车进站时带入的活塞风对站台空调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找出不同地区的地铁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
3.2.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目前,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地面建筑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算的
一种简化计算方法。
现行设计中,多采用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进行估算或采用暖通空调设计软件进行计算。
4 通风及空调系统地铁的环境控制系统分为隧道通风系统与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隧道通风系统分为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分为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车站空调水系统。
4.1隧道通风系统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消耗的能量转变为热量散发在隧道中,当行车密度很大时可使隧道内的温度很高。
列车辅助设备及隧道内设备的运行等都会使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升高。
为保持隧道内正常的卫生条件,需要对隧道进行通风以降低隧道内温度,并向隧道内送入新鲜空气以满足隧道工作人员及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