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 教 版 数 学 八 年 级 上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择支,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0(5)0-=B. 235x x x +=C. 2325()ab a b =D. 22a ·12a a -= 2. 要使分式5x 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3.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123a b a b+=+ B.212a b a b =++ C. 2ab a ab b a b =-- D. a a a b a b =--++ 4. 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 ,其中AB=AD ,BC=DC ,将仪器上的点A 与∠PRQ 的顶点R 重合,调整AB 和AD ,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 ,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PR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 ≌△ADC ,这样就有∠QAE=∠PAE .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来( )A. SASB. ASAC. AASD. SSS 5.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1m x -=-的解为非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 C. m >-1且m ≠1 D. m ≥-1且m ≠1 6. 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它的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 7. 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亮亮画图的依据是( )A. SSSB. SASC. ASAD. AAS8. 如图,地面上有三个洞口A、B、C,老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跑出,猫为能同时最省力地顾及到三个洞口(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尽快抓到老鼠,应该蹲守在()A. △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B. △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 △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 △ABC三条中线的交点9. 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A. a=2,b=3B. a=-2,b=-3C. a=-2,b=3D. a=2,b=-310. 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的是()A. AC=BDB. ∠CAB=∠DBAC. ∠C=∠DD. BC=AD二、精心填一填(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1. 某种细胞的直径是0.00000095米,将0.0000009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12. 分解因式234x x--=________________.13. 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若AD=6,则点P 到BC的距离是_______.14. a ,b 互为倒数,代数式22211()a ab b a b a b++÷++的值为__. 15. 若分式方程211x m x x -=--有增根,则m =________. 16. 若()22316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_____.17. 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图案,则∠AEB=_____度.18. 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BD 为中线,延长BC 至点E ,使CE=CD=1 ,连接DE ,则BE=________.19.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________条对角线. 20. 如图,在△ABC 中,∠A=50°,O 是△ABC 内一点,且∠ABO=20°,∠ACO=30°.∠BOC 的度数是_________.三、耐心做一做(本大题共9个小题,满分60分)21. 化简:(1)2()()()2a b a b a b ab ++-+-;(2)2232(2)()a b ab b b a b --÷--.22. 因式分解:(1)22mx my -;(2)(1)(3)1x x --+.23. 先化简:222122(1)1211x x x x x x x x ++-+÷+--+-,然后从22x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为x 的值代入求值.24. 如图,为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某地要在三条公路围成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一个度假村P ,使这个度假村P 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P 点.25. (1)已知6x y +=,7xy =,求33x y xy +的值;(2)已知3m x =,2n x =,求32m n x +的值. 26. 已知△ABC ,AB=AC ,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CE .(1)如图(1),连接AE ,BD ,求证:AE=BD ;(2)如图(2),点M 为AB 边上一点,过点M 作BC 的平行线MN 分别交边AC ,DC ,DE 于点G ,H ,N ,连接BH ,GE .求证:BH =GE .27. 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AC=BC ,△BDC 和△CAE 分别为等边三角形,AE 与BD 相交于点F ,连接CF 并延长,交AB 于点G .求证:∠ACG=∠BCG .28. 已知:△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DCE =90°,连接AE ,BD 交于点O ,AE 与DC 交于点M ,BD 与AC 交于点N .(1)如图1,求证:A E=BD;(2)如图2,若AC=DC,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29. 某工程队修建一条长1200m的道路,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工效提升了5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1)求这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多少米?(2)在这项工程中,如果要求工程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么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答案与解析一.细心选一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择支,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0(5)0-=B. 235x x x +=C. 2325()ab a b =D. 22a ·12a a -=【答案】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除、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分别化简进而得出答案.【详解】A 、0(5)1-=,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 、23x x +不能合并,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2362()ab a b =,错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22a ·12a a -=,正确,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同底数幂的乘除,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零指数幂,正确应用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 要使分式5x 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B. x 1>C. x 1<D. x 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进行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x-1≠0,解得:x ≠1,故选A.3.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123a b a b +=+B. 212a b a b =++C. 2ab a ab b a b =--D. a a a b a b =--++ 【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分式的运算,分别对各选项进行运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详解】A 、221b b a aba +=+,故A 错误; B 、22a b+,分子分母具有相同的因式才可以约分,故B 错误; C 、2()ab ab a ab b b a b a b ==---,故C 正确; D 、a a a b a b=--+-,故D 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式的运算,熟悉分式的通分以及约分的重要法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 如图,小敏做了一个角平分仪ABCD ,其中AB=AD ,BC=DC ,将仪器上的点A 与∠PRQ 的顶点R 重合,调整AB 和AD ,使它们分别落在角的两边上,过点A ,C 画一条射线AE ,AE 就是∠PRQ 的平分线.此角平分仪的画图原理是:根据仪器结构,可得△ABC≌△ADC,这样就有∠QAE=∠PAE.则说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来( )A. SASB. ASAC. AASD. SSS【答案】D【解析】 试题解析:在△ADC 和△ABC 中,AD AB DC BC AC AC ⎧⎪⎨⎪⎩===,∴△ADC ≌△ABC (SSS ),∴∠DAC=∠BAC ,即∠QAE=∠PAE .故选D .5.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121m x -=-的解为非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B. m ≥-1C. m >-1且m ≠1D. m ≥-1且m ≠1 【答案】D【解析】【分析】先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求得x 的值,然后再依据“解是非负数”建立不等式求m 的取值范围.【详解】去分母得,()121m x -=-, ∴12m x +=, ∵方程的解是非负数,∴10m +≥即1m ≥-,又因为10x -≠,∴1x ≠, ∴112m +≠, ∴1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1m ≥-且1m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解答本题时,易漏掉1m ≠,这是因为忽略了10x -≠这个隐含的条件而造成的,这应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6. 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它的内角和相等,则这个多边形是(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 【答案】B【解析】【分析】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 .根据题意得:(n-2)×180°=360°,解得:n=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掌握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和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他根据所学的知识很快就画了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亮亮画图的依据是()A. SSSB. SASC. ASAD. AAS【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详解】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实际运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8. 如图,地面上有三个洞口A、B、C,老鼠可以从任意一个洞口跑出,猫为能同时最省力地顾及到三个洞口(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尽快抓到老鼠,应该蹲守在()A. △ABC三边垂直平分线交点B. △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C. △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D. △ABC三条中线的交点【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知猫应该到三个洞口的距离相等,则此点就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详解】解:∵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猫应该蹲守在△ABC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本题的解题关键.9. 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A. a=2,b=3B. a=-2,b=-3C. a=-2,b=3D. a=2,b=-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b即可.详解:(x+1)(x-3)=x2-3x+x-3=x2-2x-3所以a=2,b=-3,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10. 如图,已知∠ABC=∠BAD,添加下列条件还不能判定△ABC≌△BAD的是()A. AC=BDB. ∠CAB=∠DBAC. ∠C=∠DD. BC=A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AAS,ASA,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ABC=∠BAD,AB=BA,A、∠ABC=∠BAD,AB=BA,AC=BD,(SSA)三角形不全等,故A错误;B 、在△ABC 与△BAD 中,ABC BAD AB BA CAB DBA ∠=∠⎧⎪=⎨⎪∠=∠⎩,△ABC ≌△BAD (ASA ),故B 正确;C 、在△ABC 与△BAD 中,C D ABC BAD AB BA ∠=∠⎧⎪∠=∠⎨⎪=⎩,△ABC ≌△BAD (AAS ),故C 正确;D 、在△ABC 与△BAD 中,BC AD ABC BAD AB BA =⎧⎪∠=∠⎨⎪=⎩,△ABC ≌△BAD (SAS ),故D 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 、SAS 、ASA 、AAS 、HL .注意:AAA 、SSA 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二、精心填一填(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1. 某种细胞的直径是0.00000095米,将0.0000009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答案】9.5×10-7 【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将0.0000009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9.5×10-7, 故答案为9.5×10-7.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 ,其中1≤|a|<10,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2. 分解因式234x x --=________________.【答案】(4)(1)x x -+【解析】【分析】把-4写成-4×1,又-4+1=-3,所以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即可.【详解】∵-4=-4×1,又-4+1=-3∴234(4)(1)x x x x --=-+.故答案为:(4)(1)x x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 如图,AB ∥CD ,BP 和CP 分别平分∠ABC 和∠DCB ,AD 过点P ,且与AB 垂直.若AD=6,则点P 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过点P 作PE ⊥BC 于E ,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PA=PE ,PD=PE ,那么PE=PA=PD ,又AD=6,进而求出PE=3.详解:如图,过点P 作PE ⊥BC 于E ,∵AB ∥CD ,PA ⊥AB ,∴PD ⊥CD ,∵BP 和CP 分别平分∠ABC 和∠DCB ,∴PA=PE ,PD=PE ,∴PE=PA=PD ,∵PA+PD=AD=6,∴PA=PD=3,∴PE=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14. a ,b 互为倒数,代数式22211()a ab b a b a b++÷++的值为__. 【答案】1【解析】对待求值的代数式进行化简,得22211a ab b a b a b ++⎛⎫÷+ ⎪+⎝⎭()2a b a b a b ab ++⎛⎫=÷ ⎪+⎝⎭()ab a b a b =+⋅+ ab =∵a ,b 互为倒数,∴ab =1.∴原式=1.故本题应填写:1.15. 若分式方程211x m x x-=--有增根,则m =________. 【答案】-1【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分式方程的解法求出x 的值,然后根据增根求出m 的值.【详解】解:解方程可得:x=m+2,根据方程有增根,则x=1,即m+2=1,解得:m=-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增根,掌握增根的概念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6. 若()22316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等于_____. 【答案】7或1-【解析】【分析】由222)2(a ab b a b ±+=±,观察积的2倍项的系数特点得2(3)8,2(3)8m m -=-=-可得答案.【详解】解:因为:222)2(a ab b a b ±+=±,所以2(3)8,2(3)8m m -=-=-解得:7m =或1m =-故答案为:7或1-【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式的特点,熟练掌握两个完全平方式是解题关键.17. 如图是一副三角尺拼成图案,则∠AEB=_____度.【答案】75º【解析】【分析】根据三角板的特殊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求解即可.【详解】由图知, ∠A=60°, ∠ABE=∠ABC-∠DBC=90°-45°=45°,∴∠AEB=180°-(∠A+∠ABE)= 180°-(60°+45°)=75° .故答案为:7518. 如图,已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BD 为中线,延长BC 至点E ,使CE=CD=1 ,连接DE ,则BE=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求出BC=AC=2CD=2,即可求得BE 的长.【详解】∵△ABC为等边三角形,∴AB=BC=AC,∵BD为中线,∴AD=CD,∵CD=CE=1,∴BC=AC=2CD=2,∴BE=BC+CE=2+1=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BC=AC=2CD=2.19.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那么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共有________条对角线.【答案】6【解析】【分析】设此多边形的边数为x,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求出x的值,再计算对角线的条数即可.【详解】设此多边形的边数为x,由题意得:(x-2)×180=1260,解得;x=9,从这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所画的对角线条数:9-3=6,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多边形的对角线,关键是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n边形的一个顶点有(n-3)条对角线.20. 如图,在△ABC中,∠A=50°,O是△ABC内一点,且∠ABO=20°,∠ACO=30°.∠BOC的度数是_________.【答案】100°【解析】【分析】延长BO 交AC 于E ,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得∠1=∠A+∠ABO ,∠BOC=∠ACO+∠1,再代入相应数值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延长BO 交AC 于E ,∵∠A=50°,∠ABO=20°,∴∠1=∠A+∠ABO =50°+20°=70°,∵∠ACO=30°,∴∠BOC=∠1+∠ACO=70°+30°=100°故答案为:1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定理. 三、耐心做一做(本大题共9个小题,满分60分)21. 化简:(1)2()()()2a b a b a b ab ++-+-;(2)2232(2)()a b ab b b a b --÷--.【答案】(1)22a ;(2)22b -【解析】【分析】(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展开,合并同类项即可;(2)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进行运算,同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2()()()2a b a b a b ab ++-+- 2222(2)()2a ab b a b ab =+++--22a =;(2)2232(2)()a b ab b b a b --÷--22222(2)a ab b a ab b =----+222222a ab b a ab b =---+-22b =-.【点睛】本题是整式的混合运算,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熟练掌握整式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2. 因式分解:(1)22mx my -;(2)(1)(3)1x x --+.【答案】(1)()()m x y x y +-;(2)2(2)x - 【解析】【分析】(1)提公因式m 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即可;(2)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展开,合并后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即可.【详解】(1)22mx my - 22()m x y =-()()m x y x y =+-;(2)(1)(3)1x x --+2431x x =-++2(2)x =-.【点睛】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23. 先化简:222122(1)1211x x x x x x x x ++-+÷+--+-,然后从22x -<≤的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为x 的值代入求值. 【答案】241x x -+,当2x =时,原式=0. 【解析】【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根据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将适合的x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详解】原式=211(1)2(1)1(1)(1)(1)x x x x x x x x x ++---⋅+-++- =22(1)21(1)1x x x x x x -⋅--++ =2(1)211x x x --++ =241x x -+, ∵满足22x -≤≤的整数有±2,±1,0,而x=±1,0时,原式无意义,∴x=±2,当x=2时,原式=224021⨯-=+,当x=-2时,原式=2(2)4821⨯--=-+. 24. 如图,为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某地要在三条公路围成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一个度假村P ,使这个度假村P 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请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P 点.【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度假村的修建位置在∠ABC 和∠BCA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处.【详解】如图所示:点P 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的应用,关键是掌握角平分线交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5. (1)已知6x y +=,7xy =,求33x y xy +的值;(2)已知3m x =,2n x =,求32m n x +的值.【答案】(1)154;(2)108【解析】【分析】(1)原式先提取公因式xy ,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然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2)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33x y xy +22()xy x y =+2[()2]xy x y xy =+-,当6x y +=,7xy =时,原式=()27627⨯-⨯=154;(2)32m n x +32()()m n x x =⋅当3m x =,2n x =时,原式32()()m n x x =⋅108=.【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因式分解的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6. 已知△ABC ,AB=AC ,将△ABC 沿BC 方向平移到△DCE .(1)如图(1),连接AE ,BD ,求证:AE=BD ;(2)如图(2),点M 为AB 边上一点,过点M 作BC 的平行线MN 分别交边AC ,DC ,DE 于点G ,H ,N ,连接BH ,GE .求证:BH =GE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平移的性质,可得∠ABC=∠ACB=∠DCE=∠DEC,AB=AC=DC=D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证得CG=CH,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详解】(1)由平移,知△ABC≌△DCE,∵AB=AC=DC=DE,∴∠ABC=∠ACB=∠DCE=∠DEC,∴∠BCD=∠ECA,∴△ACE≌DCB(SAS),∴AE=BD;(2)∵GH∥BE,∴∠CHG=∠HCE=∠ACB=∠CGH,∴CG=CH,∵∠BCH=∠ECG,BC=CE,∴△BCH≌△ECG(SAS),∴BH=GE.【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7. 如图,△ABC为等腰三角形,AC=BC,△BDC和△CAE分别为等边三角形,AE与BD相交于点F,连接CF并延长,交AB于点G.求证:∠ACG=∠BCG.【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AG=∠FBG,得到FA=FB,推出FC为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等腰三角形底边三线合一即可解题.【详解】∵△BDC和△ACE分别为等边三角形,∴∠CAE=∠CBD=60°,∵AC=BC,∴∠CAB=∠CBA,∴∠FAG=∠FBG,∴FA=FB,又∵CA=CB,∴FC为AB的垂直平分线,∴∠ACG=∠BCG.【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底边三线合一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8. 已知:△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连接AE,BD交于点O,AE与DC 交于点M,BD与AC交于点N.(1)如图1,求证:A E=BD;(2)如图2,若AC=DC,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直接写出图2中四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ACB≌△DCE,△EMC≌△BCN,△AON≌△DOM,△AOB≌△DOE.【解析】【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证△ACE≌△BCD,从而可知AE=BD;(2)根据条件即可判断图中的全等直角三角形.【详解】(1)∵△ACB和△DC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AC=BC,DC=EC,∴∠ACB+∠ACD=∠DCE+∠ACD,∴∠BCD=∠ACE,在△ACE与△BCD中,∵AC=BC,∠ACE=∠BCD,CE=CD,∴△ACE≌△BCD(SAS),∴AE=BD;(2)∵AC=DC,∴AC=CD=EC=CB,△ACB≌△DCE(SAS);由(1)可知:∠AEC=∠BDC,∠EAC=∠DBC,∴∠DOM=90°,∵∠AEC=∠CAE=∠CBD,∴△EMC≌△BCN(ASA),∴CM=CN,∴DM=AN,△AON≌△DOM(AAS),∵DE=AB,AO=DO,∴△AOB≌△DOE(HL).29. 某工程队修建一条长1200m的道路,采用新的施工方式,工效提升了5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1)求这个工程队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多少米?(2)在这项工程中,如果要求工程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那么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答案】(1)100;(2)二十.【解析】试题分析:(1)设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x米,则实际每天修建道路1.5x米,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即可;(2)由(1)的结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试题解析:解:(1)设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x米,可得:1200120041.5x x=+,解得:x=100,经检验x=100是原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天修建道路100米;(2)设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y%,可得:120012002 100100100%y=++,解得:y=20,经检验y=20是原方程的解.答:实际平均每天修建道路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二十.。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精挑细选,火眼金睛(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在式子、、、、、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2.(3分)当x=()时,分式﹣2与互为相反数.A.B.C.D.3.(3分)一组数据3,4,x,6,7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A.4和2 B.5和2 C.5和4 D.4和44.(3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C.直线经过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两边及一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5.(3分)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6.(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每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A.110°B.30°C.50°D.70°8.(3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且a≠﹣4 D.a<2且a≠﹣4二、认真填写,试一试自己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0.(3分)当x=时,分式的值为零.11.(3分)如图,已知AB∥CD,BC∥DE.若∠A=20°,∠C=120°,则∠AED的度数是.12.(3分)已知y﹣x=3xy,则代数式的值为.13.(3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3﹣1,2x4﹣1,2x5﹣1的平均数是.14.(3分)已知=+,则整式A﹣B=.15.(3分)如图,▱ABCD的周长为16cm,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 于E,则△DCE的周长为cm.16.(3分)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4,△ABC的面积是.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在答案卷上要写出解答过程)17.(10分)解下列分式方程.(1)+1=(2)+=18.(8分)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AB,垂足为F.(1)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1=∠2,且∠3=115°,求∠ACB的度数.19.(6分)若关于x的方程+2=有增根,求增根和k的值.20.(8分)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8,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1)求出a,b的值;(2)求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21.(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为AB上一点,E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BD,连接DE交BC于点P.(1)求证:PE=PD;(2)若CE:AC=1:5,BC=10,求BP的长.22.(8分)张家界市为了治理城市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米后,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作量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了27天完成了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多少米?23.(8分)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两点,AF=CE,DF=BE,DF∥BE.求证:(1)△AFD≌△CEB;(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4.(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25.(8分)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一点,PE⊥BC,垂足为E,PF ⊥CD,垂足为F,求证:EF=AP.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挑细选,火眼金睛(每小题3分,共24分)1.(3分)在式子、、、、、中,分式的个数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解答】解:、、9x+这3个式子的分母中含有字母,因此是分式.其它式子分母中均不含有字母,是整式,而不是分式.故选:B.2.(3分)当x=()时,分式﹣2与互为相反数.A.B.C.D.【解答】解:由题意可知:﹣2+=0x2﹣2x(x﹣5)+(x﹣5)(x+1)=0x2﹣2x2+10x+x2﹣4x﹣5=06x=5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3.(3分)一组数据3,4,x,6,7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方差分别是()A.4和2 B.5和2 C.5和4 D.4和4【解答】解:∵数据3,4,x,6,7的平均数是5,∴3+4+x+6+7=5×5解得:x=5,∴中位数为5,方差为s2= [(3﹣5)2+(4﹣5)2+(5﹣5)2+(6﹣5)2+(7﹣5)2]=2.故选:B.4.(3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C.直线经过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两边及一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解答】解:A、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正确;B、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正确;C、直线经过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正确;D、两边及一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错误;故选:D.5.(3分)如图,直线l∥m∥n,等边△ABC的顶点B、C分别在直线n和m上,边BC与直线n所夹的角为25°,则∠α的度数为()A.25°B.45°C.35°D.30°【解答】解:如图,∵m∥n,∴∠1=25°,∵△ABC是等边三角形,∴∠ACB=60°,∴∠2=60°﹣25°=35°,∵l∥m,∴∠α=∠2=35°.故选:C.6.(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每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解答】解;A、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首先由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及等角的补角相等得出另一组对角相等,然后根据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知是个真命题,正确,不合题意;B、每组邻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正确,不合题意;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7.(3分)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110°,延长AD至F,延长CD至E,连接EF,则∠E+∠F=()A.110°B.30°C.50°D.70°【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ADE=180°﹣∠B=70°∵∠E+∠F=∠ADE∴∠E+∠F=70°故选:D.8.(3分)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A.a≤2 B.a<2 C.a≤2且a≠﹣4 D.a<2且a≠﹣4【解答】解:分式方程去分母得:2x+a=﹣x+2,移项合并得:3x=2﹣a,解得:x=,∵分式方程的解为非负数,∴≥0,且≠2,解得:a≤2,且a≠﹣4.故选:C.二、认真填写,试一试自己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9.(3分)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答】解:根据命题的特点,可以改写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10.(3分)当x=3时,分式的值为零.【解答】解:分式的值为零,即x2﹣9=0,∵x≠﹣3,∴x=3.故当x=3时,分式的值为零.故答案为3.11.(3分)如图,已知AB∥CD,BC∥DE.若∠A=20°,∠C=120°,则∠AED的度数是80°.【解答】解:延长DE交AB于F,∵AB∥CD,BC∥DE,∴∠AFE=∠B,∠B+∠C=180°,∴∠AFE=∠B=60°,∴∠AED=∠A+∠AFE=80°,故答案为:80°.12.(3分)已知y﹣x=3xy,则代数式的值为4.【解答】解:∵y﹣x=3xy,∴x﹣y=﹣3xy,则原式====4.故答案是:4.13.(3分)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3﹣1,2x4﹣1,2x5﹣1的平均数是3.【解答】解: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有(x1+x2+x3+x4+x5)=2,那么另一组数据2x1﹣1,2x2﹣1,2x3﹣1,2x4﹣1,2x5﹣1的平均数是(2x1﹣1+2x2﹣1+2x3﹣1+2x4﹣1+2x5﹣1)=3.故答案为:3.14.(3分)已知=+,则整式A﹣B=﹣1.【解答】解:∵=+=,∴3x﹣4=A(x﹣2)+B(x﹣1),整理得出:3x﹣4=(A+B)x﹣2A﹣B,∴,解得:,则整式A﹣B=1﹣2=﹣1,故答案为:﹣1.15.(3分)如图,▱ABCD的周长为16cm,AC、BD相交于点O,OE⊥AC交AD 于E,则△DCE的周长为8cm.【解答】解:∵平行四边形ABCD,∴AD=BC,AB=CD,OA=OC,∵EO⊥AC,∴AE=EC,∵AB+BC+CD+AD=16,∴AD+DC=8,∴△DCE 的周长是:CD +DE +CE=AE +DE +CD=AD +CD=8,故答案为:8.16.(3分)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是21,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D ,且OD=4,△ABC 的面积是 42 .【解答】解:过O 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连接OA ,∵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OE=OD ,OD=OF ,即OE=OF=OD=4,∴△ABC 的面积是:S △AOB +S △AOC +S △OBC =×AB ×OE +×AC ×OF +×BC ×OD=×4×(AB +AC +BC )=×4×21=42,故答案为:42.三、认真解答,一定要细心!(本大题共9小题,共72分,在答案卷上要写出解答过程)17.(10分)解下列分式方程.(1)+1= (2)+=【解答】解:(1)方程两边都乘以2(x+3),得:4x+2(x+3)=7,解得:x=,当x=时,2(x+3)=≠0,所以分式方程的解为x=;(2)方程两边都乘以(1﹣3x)(1+3x),得:(1﹣3x)2﹣(1+3x)2=12,解得:x=﹣1,当x=﹣1时,(1﹣3x)(1+3x)=﹣8≠0,所以分式方程的解为x=﹣1.18.(8分)如图,在△ABC中,CD⊥AB,垂足为D,点E在BC上,EF⊥AB,垂足为F.(1)CD与EF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1=∠2,且∠3=115°,求∠ACB的度数.【解答】解:(1)CD与EF平行.理由如下:∵CD⊥AB,EF⊥AB,∵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互相平行,∴CD∥EF;(2)∵CD∥EF,∴∠2=∠BCD,∵∠1=∠2,∴∠1=∠BCD,∴DG∥BC,∴∠ACB=∠3=115°.19.(6分)若关于x的方程+2=有增根,求增根和k的值.【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3),得k+2(x﹣3)=﹣x+4∵原方程有增根,∴最简公分母(x﹣3)=0,解得x=3,当x=3时,k=1.20.(8分)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8,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为一组数据.(1)求出a,b的值;(2)求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解答】解:(1)∵两组数据:3,a,2b,5与a,6,b的平均数都是8,∴,解得:;(2)若将这两组数据合并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3,5,6,6,12,12,12,一共7个数,第四个数是6,所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12出现了3次,最多,即众数为12.21.(8分)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D为AB上一点,E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BD,连接DE交BC于点P.(1)求证:PE=PD;(2)若CE:AC=1:5,BC=10,求BP的长.【解答】(1)证明:过点D作DF∥AC交BC于点F,∴∠ACB=∠DFB,∠FDP=∠E,∵AB=AC(已知),∴∠ACB=∠ABC,∴∠ABC=∠DFB,∴DF=DB;又∵CE=BD(已知),∴CE=DF;又∵∠DPF=∠CPE,∴△ECP≌△DFP,∴PE=PD;(2)解:∵CE=BD,AC=AB,CE:AC=1:5(已知),∴BD:AB=1:5,∵DF∥AC,∴△BDF∽△BAC,∴==;∵BC=10,∴BF=2,FC=8,∵△DFP≌△ECP,∴FP=PC,∴PF=4,则BP=BF+FP=6.22.(8分)张家界市为了治理城市污水,需要铺设一段全长为3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铺设120米后,为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后来每天的工作量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共用了27天完成了这一任务,求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多少米?【解答】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x米,依题意得:,解得x=10,经检验,x=1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每天铺设管道10米.23.(8分)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两点,AF=CE,DF=BE,DF∥BE.求证:(1)△AFD≌△CEB;(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解答】证明:(1)∵DF∥BE,∴∠DFA=∠BEC,在△ADF和△CBE中,∴△AFD≌△CEB(SAS);(2)∵△AFD≌△CEB,∴AD=BC,∠DAF=∠BCE,∴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4.(8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BA,AD=CD,BD平分∠ABC,求证:∠A+∠C=180°.【解答】证明:在线段BC上截取BE=BA,连接DE,如图所示.∵BD平分∠ABC,∴∠ABD=∠EBD.在△ABD和△EBD中,,∴△ABD≌△EBD(SAS),∴AD=ED,∠A=∠BED.∵AD=CD,∴ED=CD,∴∠DEC=∠C.∵∠BED+∠DEC=180°,∴∠A+∠C=180°.25.(8分)在正方形ABCD中,P为对角线BD上一点,PE⊥BC,垂足为E,PF⊥CD,垂足为F,求证:EF=AP.【解答】证明:连接P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D=90°,∠ABD=∠CBD=45°,BA=BC,∵PE⊥BC,PF⊥CD,∠BCD=90°,∴四边形PECF是矩形,∴PC=EF,在△ABP和△CBP中,,∴△ABP≌△CBP,∴PA=PC,∴AP=EF.。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答案]50
[解析]
[分析]
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又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180-80=100”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再用“100÷2”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
[详解]底角:(180°−80°)÷2=100°÷2=50°
它的底角为50度
故答案为50.
[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内角和定理进行解答.
12.已知一次函数 与 的图像交点坐标为(−1,2),则方程组 的解为____.
[答案] .
[解析]
[分析]
直接根据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求解.
[详解]解:∵一次函数 与 的图象的交点的坐标为(−1,2),
∴方程组 的解是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要准确的将一次函数问题的条件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要符合实际意义.
A. 甲和乙B. 甲和丙C. 乙和丙D. 只有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SSS、SAS、AAS、ASA、HL逐个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甲三角形有两条边及夹角与△ABC对应相等,根据SAS可以判断甲三角形与△ABC全等;
乙三角形只有一条边及对角与△ABC对应相等,不满足全等判定条件,故乙三角形与△ABC不能判定全等;
丙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夹边与△ABC对应相等,根据ASA可以判定丙三角形与△ABC全等;
所以与△ABC全等的有甲和丙,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并充分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注意对应二字的理解很重要.
6.下列图形中,表示一次函数 与正比例函数 ( 、 为常数,且 )的图象的是()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CAE=∠CBD,
∵∠EBD=65°,
∴65∘−∠EBC=60°−∠BAE,
∴65°−(60°−∠ABE)=60°−∠BAE,
∴∠ABE+∠BAE=55°,
∴∠AEB=180°−(∠ABE+∠BAE)=125°.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 判定与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得出AC=BC,CE=CD,∠BAC=60°,∠ACB=∠ECD=60°,求出∠ACE=∠BCD,证△ACE≌△BC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AE=∠CBD,求出∠ABE+∠BAE=5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
若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行驶1200km的路程,提速后比提速前少用多长时间?
(2)若v=50,行驶1200km的路程,提速后所用时间是提速前的 ,求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
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km,则提速前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24.已知:BE⊥CD于E,BE=DE,BC=DA,
(3)如图2,若点P(x,-2x+6)为直线AB在x轴下方 一点,点E是y轴的正半轴上一动点,以E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PEF,使点F在第一象限,且F点的横、纵坐标始终相等,求点P的坐标.
答案与解析
一、选一选(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ab3)•(﹣4ab)=2a2b4B. ,
(2)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A′(),B′(),C′()
(3)计算△ABC的面积.
22.如图,△ABC中,∠BAC=∠ADB,BE平分∠ABC交AD于点E,交AC于点F,过点E作EG//BC交AC于点G.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5.因式分解:
(1) ;(2) .
16.(1)解分式方程: .
(2)如图, 与 中,AC与BD交于点E,且 , ,求证: .
四、解答题(共32分,每题8分)
17.(1)已知 ,求 的值.
(2)化简: ,并从±2,±1,±3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求代数式的值.
18.为厉行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我市推行“共享单车”公益活动.某公司在小区分别投放A、B两种不同款型 共享单车,其中A型车的投放量是B型车的投放量的 倍,B型车的成本单价比A型车高20元,A型、B型单车投放总成本分别为30000元和26400元,求A型共享单车的成本单价是多少元?
例如:
利用这种分组的思想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分解因式 ;
(2) 三边a,b,c满足 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五、解答题(本题共18分,其中每9分)
21.如图,在 中, ,点 在 内, , ,点 在 外, , .
(1)求 的度数;
(2)判断 形状并加以证明;
(3)连接 ,若 , ,求 的长.
22.阅读下面材料:
①AD是∠BAC 平分线
②∠ADC=60°
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④若AD=2d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1dm
⑤S△DAC:S△DAB=1:2
A.2B.3C.4D.5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根据作图的过程可以判定AD是∠BAC的角平分线;
②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以推知∠CAD=30°,则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求∠ADC的度数;
(1) ;(2) .
[答案](1) ;(2)
[解析]
[分析]
(1)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即可;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A. B. C. D.
6.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作图痕迹如图所示,则作图的依据是( )
A.SSSB.SASC.ASAD.AAS
7. 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a+5)(a﹣5)=a2﹣25
Ba2﹣b2=(a+b)(a﹣b)
C.(a+b)2﹣1=a2+2ab+b2﹣1
Da2﹣4a﹣5=a(a﹣4)﹣5
C. 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D.∠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10.一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和是1440°,则该正多边形是()
A.正六边形B.正七边形C.正八边形D.正九边形
11.若x2﹣2(k﹣1)x+9是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为()
A.±1B.±3C. ﹣1或3D.4或﹣2
12. 如图,直线l外不重合的两点A、B,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C,使得AC+BC的长度最短,作法为:①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②连接AB′与直线l相交于点C,则点C为所求作的点.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没有运用到的知识或方法是()
A. 个B. 个C. 个D. 个
二、填空题
17.(1)当x=_____时,分式 的值为0.
(2)已知(x+y)2=30,(x﹣y)2=18,则xy=_____.
18.点P(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P′______.
19.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1,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D,且OD=4,△ABC的面积是_____.
[答案]B
[解析]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答案]1.682×1011
[解析]
科学记数法 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1682=1.682×1011,
故答案为1.682×1011.
基本运用:
(2)请你利用第(1)题的解答思想方法,解答下面问题:
如图③,△ABC中,∠CAB=90°,AB=AC,E,F为BC上的点,且∠EAF=45°,判断BE,EF,F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能力提升:
(3)如图④,在Rt△ABC中,∠C=90°,AC=1,∠ABC=30°,点P为Rt△ABC的费马点,
( )观察图像,当 时,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将直线 平移后经过点 ,求平移后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
2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 ,交y轴于点B.
(1)求m的值与点B的坐标;
(2)若点C在y轴上,且使得△ABC 面积为12,请求出点C的坐标.
(3)若点P在x轴上,且△ABP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
(1)请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平面内,作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2)请作出 关于 轴对称的 ;
(3)写出点 的坐标为_____;
(4)△ABC的面积为___.
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90°,BC=BD,CE⊥BD,垂足为E,
(1)求证:△ABD≌△ECB;
(2)若∠DBC=50°,求∠DCE的度数.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1)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 =180°-∠ADE=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角度求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三角形的外角定理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1.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题目:“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题目大意是: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刚好分完,大和尚1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个馒头,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若大和尚有 人,小和尚有 人,则下列方程或方程组中: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较能力,题目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A. B. C. D.0.101001000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
9.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如果 ,那么
B.0的平方根是0
C.如果 与 是内错角,那么
D.三角形 一个外角等于它的两个内角之和
10.如图,在△ 中, 为 边上一点,以点 为圆心, 为半径画弧,交 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 .若 , ,则 的度数为()
A. B. C. D.
11.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所著的《算法统宗》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题目:“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题目大意是: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刚好分完,大和尚1人分3个馒头,小和尚3人分一个馒头,问大、小和尚各有多少人?若大和尚有 人,小和尚有 人,则下列方程或方程组中: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几个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数是( )A. 4B. 38-C. 0.101001D. 22.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 1,2,3B. 2,3,4C. 4,5,6D. 1,2,33.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A 8或10 B. 8 C. 10 D. 6或12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的条件是()A. BD CD= B. AB AC= C. B C∠=∠ D. BAD CAD∠=∠5.下列多项式① x²+xy-y² ② -x²+2xy-y² ③ xy+x²+y² ④1-x+14x其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6.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型血的人数是()组别A型B型C型O型频率0.40.35010.15A. 16人B. 14人C. 4人D. 6人7.已知2021201920102010201020092011x-=⨯⨯,那么x的值为()A 2018 B. 2019 C. 2020 D. 2021.8.如图,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若∠BAC=110°,则∠EAF为()A. 35°B. 40°C. 45D. 50°9.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EB平分∠AED.一定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10.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A. 3B. 4C. 5D. 6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已知a m=4,a n=3,则a2m+n=________.12.一组数据4,1-,2-,4,3-,4,4-,4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4,其频率是__________.13.分解因式2221218-+=__________.a ab b14.如图,已知△ABC的周长是20,OB,OC分别平分∠ABC和∠ACB,OD⊥BC于点D,且OD=2,△ABC 的面积是_____.15.如图,△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O 作EF ∥BC 交AB 、AC 于E 、F ,若△ABC 的周长比△AEF 的周长大12cm ,O 到AB 的距离为4cm ,△OBC 的面积_____cm 2.三.解答题(共8小题)16.(1)计算:()035 3.1644-+π--+;(2)化简求值:()()()22244x y x y x y y +--+÷⎡⎤⎣⎦,其中3x =,2y =-.17.已知 2x a x x c +-+()() 的积不含 2x 项与 x 项,求 2x a x x c +-+()()的值是多少? 18.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对课改实验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作问卷调查:用“A ”表示“很满意“,“B ”表示“满意”,“C ”表示“比较满意”,“D ”表示“不满意”.工作人员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中的B 等级补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D 等级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19.如图,△ABC 和△ADE 都等腰直角三角形,CE 与BD 相交于点M ,BD 交AC 于点N. (1)证明:BD =CE ; (2)证明:BD ⊥CE .20.对于二次三项式222x ax a ++,可以直接用公式法分解为()2x a +的形式,但对于二次三项式2223x ax a +-,就不能直接用公式法了,我们可以在二次三项式2223x ax a +-中先加上一项2a ,使2223x ax a +-中的前两项与2a 构成完全平方式,再减去2a 这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最后再用平方差公式进步分解.于是()()()()22222222232323x ax a x ax a a a x a a x a x a +-=++--=+-=+-.像上面这样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请用配方法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412x x +-; (2)224125x xy y -+.21.如图,点O 是△ABC 边AC 上一个动点,过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E ,交∠ACB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 (Ⅰ)求证:OE=OF ;(Ⅱ)若CE=8,CF=6,求OC 的长;2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点C 与点A 重合,点D 落在点G 处.若长方形的长BC 为16,宽AB 为8,求:(1)AE 和DE 的长;(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 于E,连接PQ交AB于D.(1)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D是线段PQ的中点;(2)当∠BQD=30°时,求AP的长;(3)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几个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数是( )A.B.C. 0.101001D.【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或者开不尽方的数,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2是有理数,不合题意; 是有理数,不合题意;C.0.101001是有理数,不合题意; 是无理数,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或者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 2.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 1,2,3B. 2,3,4C. 4,5,6D. 1【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222123+≠,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B .222234+≠,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C .222456+≠,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D .2221+=,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D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8或10B. 8C. 10D. 6或1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2是腰长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2、4,∵2+2=4,∴不能组成三角形, ②2是底边时,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4,能组成三角形,周长=2+4+4=10, 综上所述,它的周长是10.故选C .考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三角形三边关系;3.分类讨论. 4.如图,已知12∠=∠,则不一定能使ABD ACD △≌△的条件是( )A. BD CD =B. AB AC =C. B C ∠=∠D. BAD CA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AS 、SAS 、ASA 、SSS 、HL ,即可进行判断,需要注意SSA 是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详解】解:当BD=CD 时,结合题目条件用SAS 即可判断出两三角形全等,故A 选项错误; 当AB=AC 时,SSA 是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故B 选项正确; 当B C ∠=∠时,AAS 能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C 选项错误; 当BAD CAD ∠=∠时,ASA 能用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D 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下列多项式① x²+xy -y² ② -x²+2xy-y² ③ xy+x²+y² ④1-x+14x 其中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答案】D 【解析】①③均不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②-x 2+2xy -y 2=-(x 2-2xy +y 2)=-(x -y )2,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正确;④1-x +24x =14(x 2-4x +4)=14(x -2)2,能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 故选D.6.王老师对本班40名学生的血型作了统计,列出如下的统计表,则本班A 型血的人数是()A. 16人B. 14人C. 4人D. 6人【答案】A 【解析】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频数=总量×频率,得本班A 型血的人数是: 40×0.4 =16(人).故选A .7.已知2021201920102010201020092011x -=⨯⨯,那么x 的值为( ) A. 2018 B. 2019C. 2020D. 2021.【答案】B 【解析】 【分析】将2021201920102010-进行因式分解为2019201020092011⨯⨯,因为左右两边相等,故可以求出x 得值. 【详解】解:2021201920102010-()()()2019220192019220192019=201020102010=20102010120102010120101201020092011⨯-⨯-=⨯-⨯+=⨯⨯∴2019201020092011201020092011x ⨯⨯=⨯⨯ ∴x=2019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因式分解中提取公因式和平方差公式,正确的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于点E、F,若∠BAC=110°,则∠EAF为()A. 35°B. 40°C. 45D. 5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B=7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C=EA,FB=F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AC=∠C,∠FAB=∠B,计算即可.解:∵∠BAC=110°,∴∠C+∠B=70°,∵EG、FH分别为AC、AB的垂直平分线,∴EC=EA,FB=FA,∴∠EAC=∠C,∠FAB=∠B,∴∠EAC+∠FAB=70°,∴∠EAF=40°,故选B.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9.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是BC边的中点,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线段BC长度一半的长为半径画圆弧.两弧在直线BC上方的交点为P,直线PD交AC于点E,连接BE,则下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EB平分∠AED.一定正确的是()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则DE垂直平分BC,所以EB=E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EBC=∠C,利用基本作图得到DE BC然后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A=∠EBA.【详解】由作法得DE BC ⊥,而D 为BC 的中点,所以DE 垂直平分BC ,则EB =EC , 所以∠EBC =∠C , 而90ABC ∠︒=, 所以∠A =∠EBA , 所以①②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已知AD =8,折叠纸片使AB 边与对角线AC 重合,点B 落在点F 处,折痕为AE ,且EF =3,则AB 的长为( )A. 3B. 4C. 5D. 6【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矩形的特点求出BC 的长,再由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EF 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CF 的长,再在△ABC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 的长. 解:∵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8, ∴BC=8,∵△AEF 是△AEB 翻折而成,∴BE=EF=3,AB=AF ,△CEF 是直角三角形, ∴CE=8﹣3=5, 在Rt △CEF 中,CF===4,设AB=x ,在Rt △ABC 中,AC 2=AB 2+BC 2,即(x+4)2=x 2+82,解得x=6, 故选D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已知a m =4,a n =3,则a 2m+n =________.【答案】48【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得出a 2m •a n ,根据幂的乘方得出(a m )2•a n ,代入求出即可.解:∵a m =4,a n =3,∴a 2m+n =a 2m •a n =(a m )2•a n =42×3=48,故答案为48.12.一组数据4,1-,2-,4,3-,4,4-,4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4,其频率是__________.【答案】0.5【解析】【分析】根据频率=某数出现的次数÷数字总数,4在这组数据中出现了4次,这组数据总共有8个数字,代入公式即可求解.【详解】解:4÷8=0.5故答案为: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频率的计算,正确的掌握频率的计算公式,将相应的数据代入是解本题的关键. 13.分解因式2221218a ab b -+=__________.【答案】()223a b -【解析】【分析】先提取公因式得到()22269a ab b-+,再利用完全平方差公式:()2222a b a ab b -=-+,将括号里的进行因式分解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2222221218269=23a ab b a ab ba b -+=-+-故答案为:()223a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因式分解中的提取公因式和公式法,正确的使用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14.如图,已知△ABC 的周长是20,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D ⊥BC 于点D ,且OD =2,△ABC的面积是_____.【答案】20.【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点O 到AB 、AC 、BC 的距离都相等(即OE =OD =OF ),从而可得到ABC ∆的面积等于周长的一半乘以2,代入求出即可.【详解】如下图,连接OA ,过O 作OE ⊥AB 于E ,OF ⊥AC 于F ,∵OB 、OC 分别平分∠ABC 和∠ACB ,∴OE =OF =OD =2,∵ABC ∆的周长是20,OD ⊥BC 于D ,且OD =2, ∴111222ABC S AB OE BC OD AC OF ∆⨯⨯+⨯⨯+⨯⨯= 1()22AB BC AC ++⨯= 12022⨯⨯= =20,故答案为: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如图,△ABC 中,∠B 与∠C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过O 作EF ∥BC 交AB 、AC 于E 、F ,若△ABC 的周长比△AEF 的周长大12cm ,O 到AB 的距离为4cm ,△OBC 的面积_____cm 2.【答案】242cm .【解析】【分析】由BE=EO 可证得EF ∥BC ,从而可得∠FOC=∠OCF ,即得OF=CF ;可知△AEF 等于AB+AC ,所以根据题中的条件可得出BC 及O 到BC 的距离,从而能求出△OBC 的面积.【详解】∵BE=EO ,∴∠EBO=∠EOB=∠OBC ,∴EF ∥BC ,∴∠FOC=∠OCB=∠OCF ,∴OF=CF ;△AEF 等于AB+AC ,又∵△ABC 的周长比△AEF 的周长大12cm ,∴可得BC=12cm ,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O 到BC 的距离为4cm ,∴S △OBC =12×12×4=24cm 2. 考点:1.三角形的面积;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解答题(共8小题)16.(1)计算:()035 3.1644-+π-(2)化简求值:()()()22244x y x y x y y +--+÷⎡⎤⎣⎦,其中3x =,2y =-.【答案】(1)4;(2)25x y --,4【解析】【分析】(1)利用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任何一个数的零指数幂等于1(0除外)以及二次根式和三次根式的运算即可求出答案;(2)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将括号里的展开后再合并同类项,最后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化简,将具体的值代入即可.【详解】解:(1)原式51424=+-+=;(2)原式()()2222248164820425x y x xy yy xy y y x y =----÷=--÷=--. 当3x =,2y =-时原式()2352610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数的混合运算以及整式的乘除,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已知 2x a x x c +-+()() 的积不含 2x 项与 x 项,求 2x a x x c +-+()()的值是多少? 【答案】x 3+1【解析】试题分析:先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计算,再让x 2项和x 项的系数为0,求得a ,c 的值,代入求解. 解:∵(x+a )(x 2﹣x+c ),=x 3﹣x 2+cx+ax 2﹣ax+ac ,=x 3+(a ﹣1)x 2+(c ﹣a )x+ac ,又∵积中不含x 2项和x 项,∴a ﹣1=0,c ﹣a=0,解得a=1,c=1.又∵a=c=1.∴(x+a )(x 2﹣x+c )=x 3+1.考点:多项式乘多项式.18.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对课改实验的满意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作问卷调查:用“A ”表示“很满意“,“B ”表示“满意”,“C ”表示“比较满意”,“D ”表示“不满意”.工作人员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绘制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将条形统计图中的B 等级补完整;(3)求出扇形统计图中,D 等级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答案】(1)共调查了200名学生.(2)作图见解析; (3) D 等级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8°.【解析】【分析】(1)A 类学生除以A 所占百分比;(2)求出B组人数绘图即可;(3)求出D所占百分率,乘以360度即可.【详解】(1)40÷20%=200(人);答:共调查了200名学生.(2)B人数为200×50%=100人,B等级的条形图如图所示:(3)360°×5%=18°.答:D等级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18°.【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计算.19.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E与BD相交于点M,BD交AC于点N.(1)证明:BD=CE;(2)证明:BD⊥CE.【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要证明BD=CE,只要证明△ABD≌△ACE即可,两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AD=AE,AB=AC,那么只要再得出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三角形全等的结论.我们发现∠BAD和∠EAC都是90°加上一个∠CAD,因此∠CAE=∠BA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中的(SAS)因此两三角形全等.(2)要证BD⊥CE,只要证明∠BMC是个直角就行了.由(1)得出的全等三角形我们可知:∠ABN=∠ACE,三角形ABC中,∠ABN+∠CBN+∠BCN=90°,根据上面的相等角,我们可得出∠ACE+∠CBN+∠BCN=90°,即∠ABN+∠ACE=90°,因此∠BMC就是直角.【详解】证明:(1)∵∠BAC=∠DAE=90°∴∠BAC+∠CAD=∠DAE+∠CAD即∠CAE =∠BAD在△ABD 和△ACE 中AB AC CAE BAD AD AE =⎧⎪∠=∠⎨⎪=⎩∴△ABD ≌△ACE (SAS )∴BD =CE(2)∵△ABD ≌△ACE∴∠ABN =∠ACE∵∠ANB =∠CND∴∠ABN+∠ANB =∠CND+∠NCE =90°∴∠CMN =90°即BD ⊥CE.【点睛】此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全等三角形得出线段相等和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0.对于二次三项式222x ax a ++,可以直接用公式法分解为()2x a +的形式,但对于二次三项式2223x ax a +-,就不能直接用公式法了,我们可以在二次三项式2223x ax a +-中先加上一项2a ,使2223x ax a +-中的前两项与2a 构成完全平方式,再减去2a 这项,使整个式子的值不变,最后再用平方差公式进步分解.于是()()()()22222222232323x ax a x ax a a a x a a x a x a +-=++--=+-=+-.像上面这样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请用配方法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412x x +-;(2)224125x xy y -+.【答案】(1)()()62x x +-;(2)()()225x y x y --【解析】【分析】(1)先将24x x +进行配方,将其配成完全平方,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即可;(2)先将2412x xy -进行配方,配成完全平方,在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详解】解:(1)2412x x +-244412x x =++--()2216x =+- ()()2424x x =+++-()()62x x =+-(2)224125x xy y -+2222412995x xy y y y =-+-+()22234x y y =-- ()()232232x y y x y y =-+--()()225x y x y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因式分解,正确的理解清楚题目意思,掌握题目给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如图,点O 是△ABC 边AC 上一个动点,过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E ,交∠ACB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Ⅰ)求证:OE=OF ;(Ⅱ)若CE=8,CF=6,求OC 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5.【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1=∠2,∠3=∠4,进而得出答案; (2)根据已知得出∠2+∠4=∠5+∠6=90°,进而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长,即可得出CO 的长.试题解析:(1)证明:∵MN 交∠ACB 的平分线于点E ,交∠ACB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2=∠5,4=∠6,∵MN ∥BC ,∴∠1=∠5,3=∠6,∴∠1=∠2,∠3=∠4,∴EO =CO ,FO =CO ,∴OE =OF ;(2)∵∠2=∠5,∠4=∠6,∴∠2+∠4=∠5+∠6=90°, ∵CE =8,CF =6,∴EF =228610+=∴OC =EF =5;22.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 沿EF 折叠,点C 与点A 重合,点D 落在点G 处.若长方形的长BC 为16,宽AB 为8,求:(1)AE 和DE 的长;(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答案】(1)DE =6,AE =10;(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725. 【解析】【分析】 (1)设DE GE x ==,则16AE x -=,依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得到AE 和DE 的长;(2)过G 作GM AD ⊥于M ,依据面积法即可得到GM 的长,进而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1)由折叠可得DE GE =,8AG CD ==,设DE GE x ==,则16AE x -=,∵在Rt AEG ∆中,222AG GE AE +=,∴2228(16)+=-x x ,解得x=6,∴DE=6,AE=10;(2)如下图所示,过G作GM⊥AD于M,∵GE=DE=6,AE=10,AG=8,且1122AG GE AE GM ⨯⨯⨯⨯=,∴245 GM=,∴17225 GEDS DE GM∆⨯⨯==,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7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的求法,熟练掌握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B=6,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 于E,连接PQ交AB于D.(1)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D是线段PQ的中点;(2)当∠BQD=30°时,求AP的长;(3)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AP=2;(3)DE的长不变,定值为3.【解析】【分析】(1)过P作PF∥QC交AB于F,则AFP∆是等边三角形,根据AAS证明三角形全等即可;(2)想办法证明BD=DF=AF即可解决问题;(3)想办法证明12 DE AB=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证明:过P作PF∥QC交AB于F,则AFP∆是等边三角形,∵P、Q同时出发,速度相同,即BQ=AP,∴BQ=PF,在DBQ∆和DFP∆中,DQB DPFQDB PDFBQ PF∠=∠⎧⎪∠=∠⎨⎪=⎩,∴()DBQ DFP AAS∆∆≌,∴DQ=DP;(2)解:∵DBQ DFP∆∆≌,∴BD=DF,∵60DBC BQD BDQ∠∠+∠︒==,30BQD∠︒=∴30BQD BDQ FDP FPD∠∠∠∠︒====,∴123BD DF PF FA AB=====,∴AP=2;(3)解:由(2)知BD=DF,∵AFP∆是等边三角形,PE⊥AB,∴AE=EF,∴DE=DF+EF1122BF FA+=12AB==3,为定值,即DE的长不变.【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以及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熟练掌握相关几何综合的解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