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裂缝论文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及解决对策论文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及解决对策【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控制与处理措施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分析;控制;处理、解决对策1 收缩裂缝类型1.1 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刮风天气易出现,其形状类似干燥泥浆面,裂缝多为中间宽,两端渐细,且长短不一,全不连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砼在塑性状态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了急剧的体积收缩。
1.2 沉降收缩裂缝:多数是沿主筋通长方向上在砼表面断续出现,或在相邻断面显著变化部位出现,裂缝较浅较宽,呈棱形、并常在砼浇灌后发生,硬化后停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砼浇捣后骨料颗粒沉落,水分上升,受到钢筋或埋件或大的粗骨料阻隔,而使砼互相分离,或砼本身材料沉落至构造成开裂。
1.3 干燥收缩裂缝:多在砼养护完毕后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为表面性的,较浅较细,多沿短方向分布,裂缝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变化,由表及里,由小到大逐渐发展。
产生的原因是砼养护方法不当,表面水份散失过快,而内部温度变化小,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砼的约束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2 裂缝的原因2.1设计方面的原因2.1.1 设计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
2.1.2 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
2.1.3 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
2.1.4 设计中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
2.2 材料质量影响的裂缝2.2.1 水泥质量的影响,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存放期过长,则材料的活性大为降低,使浇筑的混凝土构件表面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2.2.2 砂石质量的影响。
由于砂石级配差,砂粒太细或砂石中含泥量太大,在混凝土硬化,干缩后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2.2.3 不适当地使用反应性骨料或风化岩:当混凝土处于水中或潮湿状态时,反应骨料能与水泥中的碱分子起作用,产生碱—骨料体积膨胀反应,使混凝土发生裂缝,这对经常暴露在大气中的结构,应须更加重视。
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混凝土裂缝是一种在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常常会导致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降低,甚至造成结构的严重破坏。
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分类、预防和修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对混凝土裂缝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和膨胀、变形不均匀、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外部载荷和环境温度等。
混凝土在硬化早期会发生收缩,而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时,混凝土会发生变形,当这些变形不均匀引起内部的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混凝土就会发生裂缝。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质在不同方向上存在差异,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可分为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两种。
结构性裂缝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由于内应力产生而导致的裂缝,通常为水平、竖向或斜向裂缝,会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非结构性裂缝是指由于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膨胀等原因而产生的裂缝,一般为细小、密集的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美观度。
为了有效地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在混凝土施工中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水灰比,避免混凝土过于湿润或过于干燥;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保养,保证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挥;对于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可以设置预制节裂缝,以减少混凝土内应力的积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考虑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构造,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应力。
当混凝土裂缝已经产生时,需要及时进行修补以防止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常用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包括:注浆、粘贴法、喷浆法等。
注浆法是将特定的注浆剂注入裂缝内,填满裂缝并增加混凝土的整体强度;粘贴法是在裂缝面上粘贴特定的材料,以增加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和耐久性;喷浆法是将特定的喷浆材料喷涂在裂缝面上,使裂缝得到有效的封闭和修补。
混凝土裂缝作为混凝土结构中的常见问题,其产生原因复杂,预防和修补手段繁多。
毕业论文-浅谈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混凝土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与处理措施内容摘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但抗拉强度很低,在桥梁这样的大型建筑物中,混凝土产生裂缝是不可避免的。
裂缝是钢筋混凝土桥梁的重大病害之一,从桥梁的养护管理角度出发,必须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设计、施工、养护各环节入手,尽量改善裂缝,减轻桥梁病害。
本文阐述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分析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桥梁;裂缝;分类;成因;措施内容摘要 (I)引言 (1)1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分类及产生原因 (2)1.1荷载引起的裂缝 (2)1.2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2)1.3收缩裂缝 (3)1.4 地基变形裂缝 (3)1.5钢筋锈蚀裂缝 (3)1.6冻胀裂缝 (4)1.7施工裂缝 (4)1.8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4)2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控制措施 (6)2.1控制混凝土温度 (6)2.2增配构造钢筋 (6)2.3合理选择混凝土配合比 (6)2.4现场操作方面 (7)3 混凝土桥梁裂缝的处理措施 (8)3.1表面处理法 (8)3.2 灌浆、嵌逢封堵法 (8)3.3结构加固法 (8)3.4混凝土置换法 (8)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混凝土最主要的缺点是抗拉强度差,容易开裂。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兴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桥梁。
但混凝土桥梁的开裂可以说是“常发病”和“多发病”,经常困扰着桥梁工程技术人员。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新建桥梁工程越来越多,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因混凝土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致桥梁垮塌的事件屡见不鲜,可见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和处理工作是何等重要!如果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克服和控制的。
为了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浅谈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产生原因作较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方便设计、施工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性办法,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混凝土裂缝文献综述

混凝土裂缝文献综述混凝土裂缝是指混凝土结构中出现的裂缝现象。
这种现象在混凝土结构中是常见的,但它对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混凝土是一种非均匀的材料,内部存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骨料,而且混凝土的收缩性和膨胀性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进而引发裂缝的形成。
其次,外界环境因素也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重要原因。
例如,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膨胀和收缩,进而产生应力;水分的进出也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变化,进而破坏混凝土的结构,引起裂缝的产生。
为了解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和裂缝对结构的影响,许多学者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以下是对其中几篇代表性文献的综述。
首先,Lee等人在论文"Crack Formation in Concrete by Hydration Heat and Shrinkage"中研究了混凝土中裂缝的形成机理。
该研究通过模拟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发现水化产生的热量和混凝土的收缩会引起内部应力的积聚,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该研究对裂缝形成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预防混凝土裂缝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其次,Li等人在论文"Effect of Aggregate Properties on the Cracking Behavior of Concrete"中研究了骨料性质对混凝土裂缝行为的影响。
他们通过实验发现,不同骨料的形状和尺寸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有显著影响。
其中,砂石的形状和尺寸与混凝土的裂缝形成和扩展密切相关。
该研究对选择合适的骨料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再次,Wong等人在论文"Effect of Cracks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中研究了裂缝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腐蚀行为的影响。
怎样预防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论文

试论如何预防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摘要】裂缝是现代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在建筑工程中,出现裂缝问题,不仅给建筑的外在形象造成了影响,更严重的时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能够对其承载能力、强度以及稳定性、整体性都会造成影响,甚至于裂缝可能是使建筑工程倒塌的诱因。
因此在现代工程中,对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进行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合理的预防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有效节约了大量的维护资金,甚至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的深入分析,并且就如何预防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提出了个人看法,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0.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因此,在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各种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备层出不穷,这为确保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就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而言,还不可避免存在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其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就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混凝土结构裂缝,可以说是现代建筑工程的一个通病,在现代各中建筑工程中,几乎都会伴随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
在建筑工程中出现裂缝,不仅影响了建筑的美观,而且会直接造成建筑的渗水漏水,导致建筑物的内在结构被腐蚀破坏,使建筑工程出现更为严重的质量问题。
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对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势在必行。
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呢?本文从混凝土结构材料出发,就如何预防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制定了具体方案,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预防混凝结构常见裂缝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混凝土施工材料选用1.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为了有效的预防裂缝的产生,应该原则合适的水泥,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都与水泥的水化热有关,因此在选用水泥时,通常应该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从而有效的提高混凝土防止裂缝产生的能力。
【《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问题研究7500字》(论文)】

浅谈土木工程混凝土楼板裂缝技术目录1结论 (1)1.1 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2)2相关概念综述 (3)2.1 混凝土的特性 (3)2.2 楼板裂缝的基本概念 (3)3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分析 (3)3.1 设计时的影响 (3)3.2 混凝土的混合配比 (4)3.3 变形 (5)3.4 生产原因 (5)3.5 高层建筑的结构方面 (6)3.6 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纹 (6)3.7 施工环节 (6)4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的预防措施 (1)4.1 加固周边材料 (1)4.2 控制温度 (1)4.3 选择合适的拆除时间 (2)4.4 做好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2)5混凝土楼板裂缝控制技术的处理措施 (1)5.1 表面处理法 (1)5.2 灌浆加固法 (1)5.3 结构加固法 (I)5.4 开槽填补法 (2)6结论与展望 (2)6.1 结论 (2)6.2 展望 (2)参考文献: (3)1结论ι.ι论文的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建设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前几年的住宅建设中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构件由于其本身在构造上存在着一些缺陷,即整体性及抗震性较差,不能满足现阶段安全性要求,因此在近几年的住宅建设中它逐渐被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所代替,但是,随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施工中应尽量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裂缝产生,是结构尽可能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尤其要尽量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在很多的混凝土工程的垮塌事故中,裂缝质量问题都起了主要的作用,由于裂缝的存在,建筑构件的耐久性就无法得到保障,不仅仅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而且还造成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论文

浅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摘要:文章主要从混凝土结构本身、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施工方面、环境气候的因素等方面对混凝土的裂缝成因进行分类,并就材料的选用、施工阶段的裂缝控制措施、混凝土养护等控制裂缝措施方面进行探讨,以求综合运用各项防治措施,从而确保整个工程质量的安全、稳定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77-001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一种耐久性较好的结构体系,但是由于混凝土的匀质性较差,抗拉强度较低,又有膨胀、收缩、徐变等特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由于设计不周、施工粗糙、使用不当等原因,致使混凝土构件与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给结构造成一定的损伤,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有些裂缝则危及结构的安全,甚至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和倒塌,因此为了防止和减轻混凝土结构裂缝对建筑物的损害,正确判断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一、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1.混凝土结构本身的原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或浇筑成型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由于混凝土拌合物的骨料在自重作用下,会缓慢下沉,形成塑性塌落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因水泥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在浇筑振捣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水化热聚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引起急剧升温。
由于结构物在一个自然散热条件中,实际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的最初3-5d。
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愈来愈大,以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应力时,开始出现温度裂缝。
2.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收缩,也是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
实际所需拌合水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要多得多。
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是水泥水化所必需的,其余的都要被蒸发掉。
水分蒸发之后,引起混凝土收缩,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则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则裂缝随之产生。
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监控措施论文

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及监控措施【摘要】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但因裂缝问题影响了使用,本文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控制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监督控制措施1 前言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因其取材广泛,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可浇注成各种形状,耐火性好,不易风化,养护费用低,成为建筑界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但是,混凝土是一种抗拉能力极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当发生温度、湿度变化,轧机震动、地基不均匀沉降时,极容易产生裂缝。
因此对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精心的施工,使结构工程质量耐久和可靠。
2 产生裂缝的原因由于混凝土是非均质脆性材料,由骨料、水泥以及存留在其中的气体和水组成,在湿度和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并产生体积变化,由于各种材料变化不一致,相互约束而产生的初始应力(拉应力和剪应力)造成肉眼看不见的裂缝。
这种微裂缝的分布是不规则的,且不贯通,但在荷载作用下或进一步产生温差干缩的情况下,裂缝开始扩展并逐渐相互串通。
当裂缝宽度超过0.05毫米后,即成为肉眼可见的裂缝。
2.1 荷载作用下引起混凝土变形产生的裂缝在一般的受弯构件中,由于存在着受拉区和受压区,裂缝一般呈楔形,在受拉区侧较宽,而中止于受压区,因此并非贯通裂缝。
受力裂缝的产生、发展及裂缝宽度往往是钢筋应力水平及构件受力状态的反映,而且与结构的破坏形态及安全有关,应该引起重视。
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裂缝控制的三个等级,并且将裂缝宽度限制为0.2—0.3(0.4)毫米。
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受力裂缝只占可见裂缝总量的极少数。
2.2 非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温度变化、沉陷位移等非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这类裂缝一般为平行裂缝,往往贯穿截面,引起渗漏等影响使用功能的后果,加之其宽度往往较大,更令用户感到构件已经“断裂”,造成不安全感和巨大的心理压力。
实际上这种裂缝对混凝土的承载力影响力不大,一般情况下也不表明结构将产生安全问题,更不能作为结构进入危险状态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混凝土结构裂缝
摘要: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材料特性,其是绝对的,没有裂缝是相对的,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浅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一般概念、成因、预防及处理办法。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修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cracks of concrete structure is a kind of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is absolute, no crack is relative, the author in the practice, the author of the concrete crack general idea, ca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keywords: concrete crack; cause; prevent; repair measures
混凝土和裂缝的一般概念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材用水拌合硬化后形成的人工石材,是多相复合材料。
浇筑混凝土时的泌水作用会引起收缩,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浆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干缩受到骨料的限制,会在不同层次的界面引起破坏。
故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的一种材料特性,其是绝对的,没有裂缝是相对的。
裂缝初期称为微型裂缝,其对混凝土结构不产生危害,但是在受到外力及温度的作用下,微型裂缝会不断的扩展、连通,最终形成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危害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裂缝。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构件产生的裂缝的原因很多,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养护不当、超载等,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合理的方案,解决问题。
下面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温度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时,其环境温度急剧变化,而其内部温度仍处于原状态,故热胀冷缩使混凝土产生收缩和膨胀,在其他约束的影响下,其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一般出现于混凝土浇筑后的5至20天。
干缩裂缝
混凝土置于饱和空气中因失水而引起体积收缩而产生变形,其表面产生干缩,而内部混凝土干缩引起约束,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
在这种作用大于混凝土自身抗拉强度时就会产生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一般出现于混凝土浇筑后的1至3天。
塑性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等环境影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强度较低,从而产生塑性裂缝。
一般出现在浇筑后4至6小时。
外力作用
构件在超出其设计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产生垂直于构
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的剪应力作用下会产生斜裂缝,并上、下延伸。
混凝土常见裂缝的预防
温度裂缝
太阳辐射或天气温度变化使构件各部位温度变化不同,从而产生温度应力,构件越大,温度变化越大,产生的变形就越大,就越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构件体积越大时,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等因素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而混凝土早期的强度较低,故容易出现裂缝
故预防温度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加强对构件周围环境的控制措施,避免构件温度变化激烈;(2)改善混凝土性能,比如选取低热或中热水泥,常用有粉煤灰水泥和矿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一般控制在0.6以下;(3)改善混凝土拌合工艺,采用新工艺,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4)设置适当的伸缩缝、沉降缝,在温度影响较大的位置适当增加配筋(5)采用分块,分层浇筑等施工工艺,以利于散热,减少约束。
干缩裂缝
主要是由于构件内外水分的蒸发程度不同引起的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
而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有:(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制成的混凝土收缩越大;(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收缩小;(4)养护的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温、湿度越
大,收缩越小;(5)混凝土的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故预防干缩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选取低等级水泥,降低混凝土收缩,常使用粉煤灰水泥和低热水泥;(2)在制作混凝土时选用合适的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同时可以添加合适的减水剂;(3)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延长养护时间;(4)设置合适的收缩缝。
塑性裂缝
塑性裂缝发生在混凝土凝结前,由失水较快而引起的,多呈中间宽、两端细、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
故预防塑性裂缝的主要措施有:(1)严格控制水灰比,减少水泥的用量;(2)严格控制施工流程。
在浇筑前,将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浇筑后,及时覆盖草垫或塑料薄膜等,并常浇水,保持混凝土凝结前表面湿润。
裂缝的修补措施
1、低压灌浆法,其主要适用于裂缝宽度在0.2mm至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入裂缝中,使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常用的胶结材料有环氧树脂、水泥砂浆、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等。
2、表面覆盖法,在裂缝表面涂抹弹性防水材料,如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等,以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
其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承载力没有影响的细微裂缝。
是一种常见的修补办法。
3、结构加固法,采用粘帖钢板、增设预应力及支点加固等措施而起到构件的加固。
其常适用于裂缝使构件不能按设计要求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结论
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几乎无处不在,然而裂缝在混凝土结构中却是绝对存在的,它不仅会降低结构物的使用功能,还对我国的资源造成浪费,影响经济的发展,故此我们要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分析与研究,抓其根本,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办法,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在保证结构物的安全、稳定的同时,促进国家技术、经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