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科技城规划设计
南京麒麟生态科技园详细规划

二,用花草图形模仿衣服和刺绣花边, 三,把花园当作一个整体,按图案来布 置刺绣花坛。
法国园 地位置
景点设计篇——意大利园
采用规则式布局,园林分两部分:紧挨 着主要建筑物的部分是花园,花园之外 是林园。 台地上按中轴线对称布置几何形的水池 和用黄杨或柏树组成花纹图案的剪树植 坛。 跌水和喷泉是花园里很活跃的景观。 外围的林园是天然景色,树木茂密。
景点设计篇——休闲活动
公园西部以静态观赏景观为主, 而东部休闲活动区以动态的景观为主 穿插人们活动的故事,分别设置了休 息活动区、草地活动区、林中散步道、 露天剧场等四大区域。
休闲活动区
1、入口景观 2、花圃景观 3、休息活动区 4、林中步道 5、开敞草地 6、露天剧场
1 3
3
6 5 4
2
2 1
景点设计篇——滨水湿地
该区域以湿地植物和水生植物构成一个湿地生态园用一段木栈道浮于水上并设置几 个观景台。湿地生态园种植了各类挺水、浮水、湿生及沼生植物。主要种植了荷花 、睡莲、野茭白、花菖蒲、芦苇、水葱、花叶芦竹、鸢尾类、苋实、慈姑等湿生植 物,并在岸边配置水杉、池杉、木芙蓉、花叶美人蕉等耐水湿植物。形成丰富的岸 线景观。
世界名园区:该区选择具有影响力的世界名园,分别为法国园林、意大利园林、 中国园林、日本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以此来展示世界名园风光。
滨水区:该区以中心水系为中心,设置滨水景观步道。局部种植水生植物,营造 湿地景观,净化水质。同时利用水系开展水上游览活动。
科技文化区:区域毗邻中心水系,为主要人流集中点,布置科技文化展览馆和科 技文化广场。
日本园位置
苏州中新生态科技城生态规划报告 第四章 能源规划

第三章空间环境建设3.1城市设计3.l.1生态科技城城市设计总体形象再现苏州水网密布连通勾连的江南水乡风貌,保护并提升生态科技城的自然环境质量,确保场地自然-人工符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营造生态结构安全、景观优美、自净能力良好的水环境,提高生物多样化,结合公交导向发展,集约使用土地建设功能混合、从早到晚生机勃勃的生态科技新城。
3.1.2 生态科技城城市设计原则生态优先、绿色交通、功能混合、尺度宜人、情趣盎然的不夜科技城。
3.1.3 居住空间意向在北部居住与研发区设置场地水系与周边阳澄湖、青剑湖等水系相通,场地水系集合景观、生态、雨水收集、排涝、行洪等功能,既方便场地排水(防水灾),又可结合景观做微地形,或做成人工湿地,净化场地排水,增加生物多样性,挖出的土方可就地平衡,堆成优美的绿化屏障,遮蔽北边高速铁路的噪声。
1)通过场地水系将各地块划分为大小适宜,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组团,围绕水系设置公共绿地公园。
2)场地水系:场地水系总宽度包含两侧绿化以及步行道共9m。
分图图册已按中轴线定位水系在场地的出入口位置,水系在场地中的流向与形态应结合建筑组团灵活布置。
3)场地水系应采用T形断面,综合考虑平时游览及暴雨行洪的需要。
如图3-1多样化的水系驳岸设置,可供适宜人们步行、骑车游览,水系两侧可结合住区公共绿地设置小型广场、锻炼场地、观演等设施。
图3-2水系剖面可见两层亲水界面,第一层围紧水面得步道,第二层为绿化两侧的步行和骑车路。
图3-3和图3-4可见水系两侧也可结合会所等住区服务设施,提供优雅,静谧的高档住区环境,适用于A1—01、Al—02、A1一05、A2—0l、A3一l1等低密度高档住区。
4)地块A1-02、A1—03、BI一02、B4—01、B6.01、B6—02应利用水系及建筑挖方在沿高铁一侧设置人工高起地形,密植乔术,形成有效的声屏障。
图3-1水系剖面(多样化的水系与驳岸设置)图3-3水系剖面3(可结合会所等住区服务设施) 图3-4水系小透视图3.1.4研发区空间意向研发区结合中央绿色生态轴两侧设置商业、文化娱乐、研发、居住混合区,设置影院、酒吧、商业街等服务设施,积聚人气,变目城为不夜城,提供高质量、经济的公共服务和设施以及从早至晚丰富的生活体验,吸引高素质创造型人才在此工作和居住。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

青山湖科技城概念性规划及城市设计杭城西郊,吴越故里,宁静的青山湖畔正孕育着一座崭新的科技城。
在长三角战略转型、浙江省探究创新开展形式的历史机遇下,青山湖科技城以其较好的产业根底,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突出的政策主导优势,有条件建立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新城。
一、概念性规划目的定位规划突出科技与品质两大主题,聚焦科技创新建立“科技新区〞,围绕青山湖打造“品质新城〞。
新的产业体系规划重点强化研发,突出创业孵化;强化效劳,突出成果转化;强化引领,突出制造联动。
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物联网〕和生命安康产业,建构研发、转化、制造三者联动的产业体系,形成“三区多谷〞的产业空间布局。
新的生活方式为吸引高端人才,会聚高端产业,规划〔1〕多元居住提供多元化的居住选择,满足不同层次的居住需求。
〔2〕低碳生活建立快速公交、城市公交和旅游公交互相配合的公共交通体系,搭建步行与自行车两套慢行交通系统,表达低碳安康的出行理念。
〔3〕个性消费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元的效劳体系,提供个性化的消费场所,满足不同层级的消费需求。
〔4〕和谐共生建立环境友好的生态平安格局和魅力多彩的景观体系,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
规划构造规划形成“一心三城、四廊多园〞的区域空间构造。
一心:环湖筑心,突出青山湖滨湖现代效劳区集聚总部经济、创意产业和现代效劳等综合功能,滨湖高尚低密度居住区表达高品质居住。
环湖运动休闲区打造面向区域的生命科学谷和都市康体疗养胜地。
滨湖生态山林区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构成科技城的生态屏障。
同时,通过环湖道路的建立、环湖景观的塑造,将青山湖打造成为科技城品质生活之心。
三城:倚水兴城,突出科技城规划通过空间与功能上的整合,打造高新产业城、宜居生活城和创新科技城,实现研发-产业-效劳的功能互动,科技城为产业城提供智力支持,产业城为科技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产业环境并反哺科技城的成长,生活城那么为科技城和产业城的开展提供效劳。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未来科技城规划图未来科技城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城市,旨在吸引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人才,打造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以下是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图:整体规划:未来科技城占地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按照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交通规划:未来科技城将严格控制机动车辆数量,主要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
城市内设置自动驾驶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减少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
产业布局:未来科技城将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
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和科技孵化器,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入驻,促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
公共设施:未来科技城将建设完善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
建设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建设现代化医疗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建设文化娱乐中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绿色生态:未来科技城注重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内设立大片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建设智能化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中心,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低碳出行和节能减排,打造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
居住环境:未来科技城将建设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和服务设施。
住宅区规划合理,采用现代化建筑设计,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商业区有多样化的商业设施,满足居民的购物和娱乐需求;服务设施包括银行、邮局、医院等,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安全保障:未来科技城注重安全保障,设置智能化监控系统和消防设施,确保城市的安全;建设警察局和消防局,加强城市的治安和火灾防控。
未来科技城规划图中展示了一个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绿色生态、智能化、宜居宜业的城市。
这座城市将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为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中心。
未来科技城建设发展规划

未来科技城建设发展规划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世界将会迎来一场科技革命,一个全新的城市形态——未来科技城将崭露头角。
这座城市将集结最先进的科技,为人类打造一个舒适、便捷、环保的生活环境。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未来科技城的建设发展规划。
一、未来科技城概述未来科技城是一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城市,旨在通过科技的力量,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提高生活质量。
这座城市将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新能源等尖端科技,打造一个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二、建设发展规划1.智能交通系统未来科技城将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路况实时监测、智能调度和自动驾驶等功能。
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预测交通流量,优化出行路线,减少拥堵现象。
同时,自动驾驶技术将广泛应用,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1.绿色能源利用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科技城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城市将建设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站和风能发电站,满足市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此外,城市还将推广电动汽车,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
1.智能建筑与家居未来科技城的建筑将采用智能化的设计,实现能源的自动调节和优化。
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和设备,建筑能够实时监测能耗情况,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家居也将实现智能化,方便居民的生活。
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在未来科技城得到广泛应用。
城市将建立数据中心,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人工智能将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如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生态保护与修复未来科技城将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城市将加强对水体、土壤和空气质量的监测与治理。
同时,城市将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1.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未来科技城将聚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政府将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规划

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规划
今年北京首批供地刚刚落幕,昌平区2022年第二批供地计划已然准备就绪,本次拟供应的两宗住宅地块:平坊村土地一级开发项目PF-09、10地块和平西府土地一级开发项目B-02地块,位于未来科学城生态绿心范围内,周边生态环境优良,配套设施成熟。
平坊村土地一级开发项目
PF-09、10地块
地块位于未来科学城规划生态绿心范围内,东距未来科学城仅5公里,东侧临TBD云集中心,配套设施齐全。
临立汤路及北清路两条城市主干道,距离地铁天通苑站约2.5公里,交通条件便利。
已建成8所公立学校,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未来科学城第一幼儿园、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未来科学城学校、北师大二附中未来科学城学校、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小学)、北京十一未来城学校(初中)、黄城根小学昌平学校、中关村第二小学昌平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
用地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地块总用地面积6.47公顷,规划建筑规模9.67万平方米,容积率0.8-1.6,建筑控制高度12米-18米。
地块位于未来科学城规划生态绿心范围内,紧邻北清路主干道,距离地铁平西府站约800米。
周边住宅区聚集,距离回龙观居住社区距离近,生活配套成熟。
用地性质为R2二类居住用地,总用地面积5.01公顷,规划建筑规模12.53万平方米,容积率2.5,建筑控制高度60米。
未来科学城是以汇聚央企、高校、院所优势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为特色的北京国际科创中心枢纽型平台,地处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连接点上,成果承接转化优势明显,战略位置突出。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生态城市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为了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是一种能够在城市化过程中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城市。
下面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例,进行生态城市案例分析。
杭州未来科技城是为了实现杭州与互联网产业相互融合、互动发展而打造的生态城市。
它打破传统城市的布局,结合现代科技和生态理念,倡导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设计上,科技城采用环湖式布局,即中心有一个人工湖,四周环绕着不同的功能区块,如商务办公区、人文生活区、科技创新区等。
这种规划方式使城市更加具有景观性和可持续性。
在交通方面,科技城采用了多式联运的交通模式。
除了传统的公交系统和道路网络外,还引入了自行车、电动车及其他非机动交通方式,并建设了便捷的步行通道和人行天桥。
这不仅减少了高污染的机动车辆使用,促进了人们更多地使用环保交通方式,还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科技城还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和景观水体的补给。
此外,科技城还建设了雨水湿地和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和净化,使水体更清澈、湿地更生态。
在建筑设计方面,科技城注重建筑能源的节约和利用。
各个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技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外墙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效。
此外,科技城还注重绿地的建设和植物的保护。
在城市各个角落都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草坪,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
科技城还建设了生态园区,保护了一些濒危植物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总体来说,杭州未来科技城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平衡,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自然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希望未来还能有更多的城市能够以杭州未来科技城为榜样,积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园区规划案例

3. 案例研究
研 发 区
行政和科技区
3.1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居住和风景区
仓储保税区
成功经验——规划层面
• 科学化、学院化、国际化的建区方针 • 具有战略意义和发展前景的产业,包括集 成电路、电脑及外围设备、通信、光电、 精密机械、生物技术六大主导产业 • 产业群聚和网络型的产业体系 • 选址充分考虑地缘、人缘优势,园区和周 边区域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智力资 源丰富 • 完善便捷的生活工作配套服务设施 • 学院化、社区化、公园化的园区环境 工 业 区
弹性
Flexibility
充满活力
Vibrancy
使开发用地具有最大弹性,迎合不同企业的 科学合理规划地块和路网 要求,并顺应开发趋势与企业/市场的变化 采用灵活的布局 提出合理的分期实施计划 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环境 保障便捷并有品质有活力的生活 完善商业配套设施 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 提供不同于其他园区的互动公 共空间
4. 规划理念
4.2战略定位
辽宁省具有独特优秀环境资源的高品质生态高新示范园;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带重要节点;
新旅顺不可替代的产业功能组团;
社代化综合高新产业园区。
4. 规划理念
4.3规划目标与策略 目标 Objectives
创建一个经济可行、社会包容、保持平稳快 速发展的园区 Sustainability
3. 案例研究
3.2新加坡纬壹科技园
开发面积— 约2平方公里 功能组成— 生命科技园、传媒科技园、 文化娱乐商业中心、私人 住宅、公寓、工商管理学院。
园区定位— 新加坡中部充满活力的技术、 研发和娱乐中心。
3. 案例研究
成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中心区选址 1.0 规划程序与框架 1.1 1.2 1.3 2.1 2.2 规划框架 自然环境的加强 保存来自乡土的文化 山口村的启发 山口村的解读 1.0 设计目标 2.0 城市设计 2.1 2.2 位置图 3km2功能分区图 005_第五章 3平方公里中心区概念性设计导则
2.4
2.5 3.1 3.2 3.3
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
历史文化遗存 空间三维结构的构成 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亮点 研究区域的三个重点动态关联 82平方公里区域总体发展策略建议
3.0 科学规划的空间体系:叠层分析
2.0 设计理念
002_第二章 1.0 条带解析 1.1 1.2 1.3 1.4 1.5
பைடு நூலகம்
2.3 麒麟:现代“地球村落” 3.0 案例研究与对比分析
4
01
图:麒麟地区区位关系
出建议。对整个地块详细充分的分析,是我方建议 西合围,麒麟地区的发展潜力在空间上受到一定限 的主要依据。场地分析主要分为5个部分:区位空间 制。无论是与南京主城的联系还是向仙林东山的发 形态,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可达性,景观与生态环 展,麒麟都显得影响力不足。从麒麟地区的地块排 境,以及文化遗存。这五个部分构成麒麟地块三维 列现状来看,此处的城市形态规划显然滞后于交通 空间的基本结构和自然、文化特征 - 通过对这个三 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就造成了该地区“城市形态
3.1 3.2 3.3 3.4 3.5 3.6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 美国清津渡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美国波特兰南水岸 美国加州伯克利的拜尔生物实验室 韩国坡州出版城市(Paju Book City) 瑞典马尔默(Malmo) 37平方公里核心区概念性规划
2.3 3km2空间形态表现图 3.0 概念性设计导则
生态科技园规划
00
项目团队 美国规划协会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苏解放 (Jeffrey Soule) 柳元 詹姆士 (James Carse) 葛满囤 (Grover Mouton III) 季克礼(Gil Kelley) 乔麦 (Joe MacDonald, PhD) 罗天锦 孙恒志 陈苏宁 方元 凯文 (Kevin Muni) 首席项目规划师 项目执行总管、文化生态专家 项目执行规划师 项目城市设计专家 项目R&D专家 项目生态与环境专家 项目交通规划与房地产专家 项目高级顾问 APA驻华首席代表 首席规划师助理、项目规划师 实习生
南京“解压”的新发展带。更重要的是,此处毗邻 2.2 社会经济因素 仙林、江宁、城东三处大学城,大学城中的 28所高
结合点之一,是沪宁、宁杭两条高速公路进入南京 京沪高铁等重要基础设施包围或穿过地块,特别在
主城区之前的交汇点。从区域位置上看,麒麟地区 南北纵向对地块作硬性切割,使地块土地可利用率 可以起到使南京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桥头堡作用。 和价值又打了折扣。经粗略估算,地块内真正可利 若以直线距离计算,麒麟地块距离南京主城仅 10公 用的建设面积仅在 45%上下。从下图还可以看到, 里,又紧邻仙林副城与东山副城,为麒麟地区提供 麒麟地区的用地模式不仅零散,而且单一用途的地 了良好的城市化发展资源。考虑到南京老城近年来 块面积过大,缺乏有效的功能融合与综合利用。 高密度的城市开发,麒麟地区将会很好地成为帮助
友好型科学技术研发中心,并以此带动整个南京市 导则与可行性建议相结合。咨询项目将分为三大阶 二、场地现状认知 目前的科技产业升级改造。季建业市长特别将本项 段: 1 )以整个地块( 82km 2 )的细致分析作为基
目看作将南京提升为中国经济大城市的重要步骤。 础,对麒麟地区的未来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2)在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首先对麒麟地区整体发展提
2
000
目录
001_第一章 1.0 项目背景 2.0 场地现状认知 2.1 2.2 2.3 区位空间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可达性 003_第三章 设计理念与比较研究 项目背景与任务 4.2 4.3 4.4 5.0 结论 土地利用 交通体系 开放空间 2.0 规划大纲 2.1 2.2 2.3 2.4 2.5 “混合功能”为核心的集约土地利用 人口规模与结构 多样化的绿色空间与文化生态 高度控制反映开发强度 完整的交通体系
维空间的分析与解读,建立本项目规划理念的科学 跟随道路形态走”的特点。 现有的城市建设也没有
基础从而作为本项设计任务的指导原则。 2.1 区位空间 充分反映当地的地形地貌、景观特色、日照和风向 等重要因素。此外,麒麟地区位于四个行政区的交 界地段;众多辖区混杂管理的复杂局面也造成了麒 麟地区缺乏统一的综合规划,地区内凌乱建设较多 麒麟地区( 82 km 2 )位于南京市东南,为主 且占地面积较大,使该地区成为各区各自发展过程 城区与城乡接壤地带,也是南京市与长三角地区的 中的缺乏关怀的“垃圾场”。高速公路、快速路及
3.1 3.2 3.3 3.4 街区发展 开发强度 文化、生态、及景观 街道与公共空间
条带一:绕城公路——土城头路 条带二:土城头路——运粮河沿线 条带三:运粮河沿线——东麒路 条带四:东麒路——绕越公路 条带五:绕越公路——青龙山脊
2.0 可开发地带比较筛选 3.0 82km2土地利用及空间建议 4.0 麒麟地区整体发展建议 4.1 环境生态 1.0 规划范围 004_第四章
3
01
第一章
一、 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与任务
任务书还希望本项目的规划及设计能够充分体现可 此基础上,在麒麟地块选出面积约37 km2的空间作 持续发展的原则。尽管本次咨询项目的主要成果将 为核心区进行概念性设计;3)最后在核心区内选出
本案是美国规划协会受南京市规划局委托的咨 会以城市设计的形式表达,其整体的工作必定要以 面积约为3km2的启动区进行深化,编制城市概念性 询项目。委托方在任务书中明确指出:希望在南京 对场地内外各种相关因素的严谨分析为基础,建立 设计并制定原则性设计导则。 市麒麟地区82km2的地块区域建成一个现代化生态 科学的规划设计理念,使最终的设计成果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