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
八年级蚂蚁知识点

八年级蚂蚁知识点蚂蚁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昆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对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了解蚂蚁的相关知识不仅有趣,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蚂蚁的形态特征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头部通常有一对触角,这对触角就像蚂蚁的“天线”,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包括气味、声音和震动等。
蚂蚁的眼睛一般比较小,有的甚至视力不太好,但它们主要依靠触角来获取信息。
胸部是连接头部和腹部的部分,这里长着三对足。
蚂蚁的足非常灵活,可以帮助它们快速地爬行和搬运食物。
腹部则包含了蚂蚁的消化器官和生殖器官等重要部分。
不同种类的蚂蚁,腹部的形状和大小可能会有所不同。
蚂蚁的大小差异也很大,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长,大的则能超过一厘米。
二、蚂蚁的生活习性1、社会性蚂蚁是一种高度社会性的昆虫,它们生活在一个有组织、有分工的群体中。
一个蚁群通常包括蚁后、雄蚁、工蚁和兵蚁等不同类型的个体。
蚁后是蚁群的核心,主要负责产卵和繁殖后代。
雄蚁的主要任务是与蚁后交配。
工蚁则承担了蚁群中的大部分工作,如寻找食物、照顾幼虫、建造巢穴等。
兵蚁通常具有较大的颚,负责保卫蚁巢。
2、巢穴建造蚂蚁非常善于建造巢穴。
它们的巢穴可以建在地下、树上、石头下面等各种地方。
蚁巢内部结构复杂,有许多通道和房间,用于储存食物、养育幼虫和休息。
3、食物来源蚂蚁的食物来源非常广泛。
它们会吃植物的汁液、花蜜、种子,也会捕食其他小昆虫,甚至会收集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
4、通讯方式蚂蚁之间有着独特的通讯方式。
除了前面提到的通过触角感知信息外,它们还会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信息素)来传递信息。
比如,当一只蚂蚁发现了食物源,它会在返回蚁巢的路上留下信息素,其他蚂蚁就能根据这些信息素找到食物。
三、蚂蚁的分类蚂蚁的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蚂蚁种类超过 12000 种。
常见的蚂蚁种类有黑蚁、红蚁、小黄家蚁等。
不同种类的蚂蚁在外形、习性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可能存在差异。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蚂蚁简介蚂蚁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
一般体小(0.5mm-3cm),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
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
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
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
有翅或无翅。
前足的距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
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据估计,仅有大约半数的蚂蚁——目前约为11700种——被描述了。
一个更大范围的蚂蚁区系研究也有待进行。
常见的有小家蚁Mono moriu mphar aonis L.等。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饿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它的踪迹几乎遍布全球,除南极洲之外,其它各洲都可以见到它们,以热带地区最多。
蚂蚁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它在地球上生活的历史超过了一亿多年。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蚂蚁,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数据,各种资料由于来源渠道不同,相差甚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蚂蚁个体太小、分布地域太广等原因有关,而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蚂蚁已经查明的大约有500种。
小学科学3观察一种动物

小学科学3观察一种动物我观察了一种小昆虫,蚂蚁。
蚂蚁是一种非常有趣且有组织性的生物,它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以其勤劳和聪明而闻名。
首先,我发现蚂蚁有着非常独特的外形。
它们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
蚂蚁的头部有一对复眼,它可以用来看到周围的环境。
而它们的感觉器官主要集中在复眼和两对触角上。
蚂蚁的胸部上有三对足,它们可以帮助蚂蚁在地面上快速行走。
腹部上有细长的尾刺,这是蚂蚁的一种自卫工具。
蚂蚁采用社会团队的方式生活。
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明确分工的群体,每只蚂蚁都有自己的职责。
在蚂蚁社会中,有一只女王蚂蚁,她是整个家族的中心。
女王蚂蚁负责繁殖,每天可以产下数百个卵。
而工蚁则负责筹集食物、修建巢穴和保护家庭。
此外,还有士兵蚁负责保护整个家族免受外部威胁。
蚂蚁对于食物的需求非常大。
它们主要以植物汁液、蜜露和其他昆虫的尸体为食。
当找到食物后,蚂蚁会用触角和足部上的感觉器官来嗅探并确定食物的位置。
然后它们会将食物带回巢穴,与其他成员共享。
在路上,蚂蚁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通知其他蚂蚁有食物可供采集。
这种沟通方式非常高效,整个家族可以很好地协作,有效地利用资源。
蚂蚁非常善于建造巢穴。
它们选择在地下或者树木的根部建造巢穴,这样可以为整个家族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
巢穴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多个通道、储存室和育儿室。
蚂蚁使用腹部分泌的一种特殊物质来粘合土壤或其他材料,用来建造巢穴的墙壁。
这种物质非常坚固且耐水,可以保护巢穴不被水淹没。
在观察蚂蚁时,我还发现它们之间的交流方式非常有趣。
蚂蚁通过触角和化学物质来进行信息传递。
触角是蚂蚁用来嗅探和触摸的重要器官,它们可以帮助蚂蚁识别食物、同伴和敌人。
此外,蚂蚁的身体表面有一层特殊的蜡质覆盖物,它分泌出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可以用来标记食物的位置、警示风险和识别同类。
总的来说,观察蚂蚁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
通过观察蚂蚁的外形、行为和生活习性,我更加了解了这种小昆虫的生存之道。
蚂蚁觅食行为的探究(小论文)

蚂蚁觅食行为的探究作者:黄琪 1142041084摘要: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工蚁全部为雌性,但是不能生殖,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
工蚁有不同的体型。
有些头部和颚较大,负责战斗和保卫蚁巢,它们又叫兵蚁。
本实验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方法对不同的假设进行实验,并做相应的对照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拍照记录和讨论,探究史氏盘腹蚁觅食运与食物种类和颜色的关系。
关键字:工蚁觅食颜色种类时间正文:1.认识蚂蚁此次我们所探究的蚂蚁为史氏盘腹蚁,遍及散布于我国南方各地,常见于山林等情况中筑巢,地下营巢,种群范围不大。
史氏盘腹蚁2.探究蚂蚁觅食与食物颜色有关2.1实验过程:寻找一个蚂蚁窝,在蚁窝周围放置不同颜色的糖豆;每过5分钟进行一次记录。
连续记录20分钟;将四个角落的食物分别交换位置进行多次实验,观察并计数蚂蚁的数量。
2.2实验数据统计:(1)实验组1:绿色糖豆黄色糖豆红色糖豆棕色糖豆橙色糖豆9:25 0 0 0 0 09:30 11 4 15 46 29:35 36 29 31 63 109:40 50 31 56 87 429:45 66 20 63 90 6120min内记录数据(2)实验组2:绿色糖豆黄色糖豆红色糖豆棕色糖豆橙色糖豆9:25 0 0 0 0 09:30 8 3 5 12 309:35 24 15 21 43 579:40 46 38 41 63 699:45 65 59 72 81 9420min内记录数据2.3实验结果:图1(5min)图2(10min)图3(1h)2.4探讨:在实验过程中,最先开始有蚂蚁的是棕色糖豆,并且在随后30min内,它周围的蚂蚁都是最多的;但在1h之后,由观察可以看出,5种不同颜色的糖豆上蚂蚁的数量基本相同,改变糖豆的不同位置得到的结果也基本相同,可以知道,蚂蚁的觅食和食物的颜色及摆放的朝向无关。
3.探究蚂蚁觅食与食物气味有关3.1实验过程:在刚才的蚁窝周围放上不同种类的食物,如图所示:我们选取了同种蚂蚁的两个蚁窝,称之为A、B。
怎么养蚂蚁 蚂蚁的生活习性 - 种养技术

怎么养蚂蚁蚂蚁的生活习性-种养技术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
近年来,蚂蚁养殖成为一项新兴的养殖行业。
怎么养蚂蚁蚂蚁的生活习性,具体来了解一下:1.塑料大棚养殖法。
塑料大棚长20米,宽3米,高2米。
棚顶弧形,棚内设木架,插树枝,接竹筒,两边留有通道。
四周筑深20厘米、宽25厘米的水槽,可防蚁逃跑,同时也可防鼠害。
地面种花草、蔬菜。
冬天可加草帘、加温,夏天注意通风。
掌握好温、湿度。
2.床池法。
用钢筋水泥板架在砖垛上做成床架,再用砖砌成床壁或隔板使其成池。
池前壁设玻璃板,池上设密封纱门,门中有可开启的小窗以便喂食。
床面铺10—15厘米厚腐殖沙壤土、树叶等,湿度保持在10%—15%,土面放食盆。
3.缸法。
用高1.5米左右的缸,底铺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壤土、树叶等。
缸盖用窗纱或纱布制作或直接覆盖均可。
距缸底20厘米处用木条钉一弧形隔板,将蚁窝和食盆放在隔板上。
4.室内法。
室内地面铺10—15厘米厚土,再用砖、瓦、石垒几座假山,室内四角及中央放置食盆,门窗要严。
5.庭院水池养殖法。
此法适用于家庭庭院内养殖。
一般先在户外露地划出4—9平方米的方形地面,称为蚁岛,周围挖水沟,沟深15—20厘米、宽20—25厘米。
水沟沟壁及底用水泥与沙石混凝土浇制,沟内常年灌水,起隔离作用,防止蚁群逃跑。
蚁岛内土质要求疏松,通常用微酸性黄泥,每一岛放蚁2—3巢,蚁巢部分埋于土下,大部分露出土面,蚁巢上加盖一片土瓦,用以防雨和保湿。
6.山林放养法。
选朝南向阳的山坡林地,土质最好为微酸性红黄壤土,有马尾松林或混杂林作为地被植物,昆虫资源较为丰富,面积在5亩以上。
每亩山地可放蚁10巢,巢距间隔5米以上。
蚁巢可放在马尾松枝杈上或草丛中、泥地上,放巢地点要做好标记,便于寻找和检查。
一、住房:蚂蚁一般都会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规模非常大。
它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
一般工蚁负责建造巢穴。
昆虫记10个昆虫介绍特点

昆虫记10个昆虫介绍特点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生物学特性。
下面将介绍10种昆虫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解释。
1. 蝴蝶:蝴蝶是昆虫界中美丽的代表之一。
它们具有鲜艳的翅膀和优雅的飞行姿态。
蝴蝶的翅膀表面覆盖着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反射阳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颜色。
蝴蝶的飞行方式独特,能够在空中盘旋、飞行和悬停。
蝴蝶的翅膀是它们进行求偶和警告的重要信号。
2. 蚂蚁:蚂蚁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昆虫。
它们生活在庞大的群体中,分工合作,形成高度有序的社会结构。
蚂蚁之间通过触角和化学信息素进行交流。
蚂蚁的特点之一是携带和储存食物,它们能够找到食物源并沿着事先设定的路径将食物运回巢穴。
3. 蚊子:蚊子是一种吸血昆虫,雌蚊通过吸食动物的血液获取营养。
蚊子的嗡嗡声是由于雄蚊振动翅膀产生的。
蚊子具有一种特殊的嗅觉器官,能够感知到人体散发的二氧化碳和体味。
蚊子的叮咬不仅引起皮肤瘙痒,还可能传播疾病,如疟疾和登革热。
4. 蜜蜂:蜜蜂是一种重要的传粉昆虫,它们在寻找花蜜的过程中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促进植物繁殖。
蜜蜂还制作蜂蜜,这是它们用来储存食物的一种物质。
蜜蜂的特点之一是群居生活,它们在蜂巢中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包括女王、工蜂和雄蜂。
5. 蜻蜓:蜻蜓是一种具有独特外形和飞行能力的昆虫。
它们的身体呈细长形,翅膀宽大且透明。
蜻蜓的特点之一是快速飞行和精确悬停的能力。
蜻蜓的眼睛占据了头部的大部分空间,能够360度全方位地观察周围环境。
6. 蜘蛛:蜘蛛虽然不是昆虫,但也属于节肢动物门。
蜘蛛的特点之一是利用丝线构筑网状结构,用来捕捉猎物。
蜘蛛的丝线具有很强的拉伸性和韧性,能够承受很大的拉力。
蜘蛛的丝线还可以用来制作巢穴和进行交配。
7. 螳螂:螳螂是一种以捕食其他昆虫为生的昆虫。
螳螂的特点之一是前肢发达,可以迅速抓住并捕食猎物。
螳螂还具有伪装能力,它们的身体颜色和形状能够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其更难以被发现。
蚂蚁的作文300字精选5篇

蚂蚁的作文300字精选5篇蚂蚁的作文300字一:早上,我在奶奶家的院子里发现了一个蚂蚁洞,看见许多蚂蚁正团在一起。
我蹲下来仔细瞧瞧,喔,原来它们正在搬一只死苍蝇哩!蚂蚁们推的推,扛的扛,刚到洞口,那只苍蝇把洞口堵住了,抬不进去了。
于是,蚂蚁们便在一起商量,碰碰触角,好像在说:“兄弟们,我们还是把这只苍蝇弄碎,再一块一块抬回去吧!”这时,洞里又来了许多蚂蚁,一起把苍蝇咬碎,抬了进去……我真敬佩蚂蚁那不怕困难,团结友爱的精神!蚂蚁的作文300字二:一向就很歧视用一根手指就能将其碾死的微小生物----蚂蚁。
不是因为它的渺小而产生与生俱来的轻视还是怎么着,每当看到它们在地上快速奔跑时,心里就会嘲笑它的弱小无能与自不量力。
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在楼下玩耍。
忽然,我看到地上有一团乌黑的东西,我便走过去看。
哦,原来是一群蚂蚁啊!我看见它们正奋力地搬运着地上的饼干屑,有的正在搬运,有的正在向洞口方向进发,蚂蚁们像一个个士兵,看起来像个运粮食的队伍。
我看见黑乎乎的蚂蚁,便觉得万分恶心。
我抬起我的脚,向黑团踩去。
当我再抬起脚时却意外发现:那弱小无能的蚂蚁竟然坚强地站立在地面上,接着继续搬运饼干屑。
我当时一惊,心想:我,一个懒散的人,竟然连一只弱小的蚂蚁都不如,那我还能干什么呢?我想着想着,突然想起四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美丽的景区,因为游客的疏忽大意,把烟头扔进了干枯的草丛里,燃起了一场小火灾。
而有一群蚂蚁,它们被困在了草丛里。
但是经过经过它们的不懈努力,终于从草丛中突围出来。
从此,我再也不歧视黑而弱小的蚂蚁了。
因为我从它们的身上发现了团结、努力、奋进的精神,我也要向它们学习!蚂蚁的作文300字三:写了一上午的作业,我决定下楼放松一下,低头一看,一大群蚂蚁正从我的脚下爬过,从远处看,就像一个个小黑点。
于是我蹲在地上仔细的观察起来。
蚂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一双眼睛和一对触角,胸部和腹部各有三对足。
形形色色的昆虫

蜘蛛:蜘蛛
多以昆虫、体 长1~90毫米, 身体分头胸部 (前体)和腹 部(后体)两 部分,头胸部 覆以背甲和胸 板。
有益的昆虫:对人类有直接利益者,如能产生有 用物资或虫体可供利用等,称为益虫。如:种类 有白蜡虫、紫胶虫、角倍蜻蜓、七星瓢虫、蜜蜂、 赤眼蜂、有些蚂蚁、螳螂等杀害虫的。蚜(五倍 子)、家蚕、柞蚕、篦麻蚕、枫(樟)蚕、蜜蜂 等。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
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 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
蜻蜓: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节肢
动物门,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 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
千足虫:又称马陆,是一种陆生节肢动物。
它体形呈圆筒形或长扁形,分成头和躯干两 部分,头上长有一对粗短的触角;躯干由许多 体节构成,多的可达几百节。
有害的昆虫: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的昆 虫蚊子,苍蝇,蠓虫,小咬,卧具蟎虫, 衣物蛀虫,书籍蛀虫,粮食蛀虫,白蚁, 蚂蚁等有害昆虫
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
蝴蝶:昆虫中的一类蝴蝶身体细长在白天活
动的昆虫,经常具有鲜明的颜色,有特殊型的 双翅,腹部瘦长,吸食花蜜。
蜈蚣:为陆 生节肢动物, 身体由许多 体节组成, 每一节上均 长有步足, 故为多足生 物。 一般在农村 较多见,常 为于潮湿的 墙角、砖块 下、烂树叶 下、破旧潮 湿的房屋中 等。
蚕:昆虫,幼虫成熟后吐丝做茧,
在茧里变成蛹,蛹变成蚕蛾 。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
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呈明显 的膝状弯曲,腹部有才有翅膀,雌蚁 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
昆虫的幼虫。色彩美丽,成虫体肢 和翅满被鳞片和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属于膜翅目,蚂蚁的触角明显的膝状弯曲,腹部有一、二节呈结节状,一般都没有翅膀,只有雄蚁和没有生育的雌蚁在交配时有翅膀,雌蚁交配后翅膀即脱落。
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
蚂蚁简介蚂蚁蚂蚁是人们常见的一类昆虫,很容易识别。
一般体小(0.5mm-3cm),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
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
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
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
有翅或无翅。
前足的距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
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据估计,仅有大约半数的蚂蚁——目前约为11700种——被描述了。
一个更大范围的蚂蚁区系研究也有待进行。
常见的有小家蚁MonomoriumpharaonisL.等。
蚂蚁为典型的社会昆虫,具有社会昆虫的3大要素,即同种个体间能相互合作照顾幼体;具明确的劳动分工;在蚁群内至少饿个世代重叠,且子代能在一段时间内照顾上一代。
它的踪迹几乎遍布全球,除南极洲之外,其它各洲都可以见到它们,以热带地区最多。
蚂蚁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动物,它在地球上生活的历史超过了一亿多年。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蚂蚁,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数据,各种资料由于来源渠道不同,相差甚远,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蚂蚁个体太小、分布地域太广等原因有关,而生活在我国境内的蚂蚁已经查明的大约有500种。
蚂蚁的个头因种类不同相差很大,大的超过花生米,小的只有芝麻般大,从身体的颜色来看,有红、黑、褐、黄等多种,少数还有金属光泽。
蚂蚁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几个阶段,发育全过程大约要经过8至10周的时间。
它们的食性复杂,一般来说比较低级的种类为肉食或杂食性,比较高级的种类为植食性。
在昆虫世界里,蚂蚁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社会性动物,它们常成群地活动。
每群中的蚂蚁一般可以分为繁殖蚁、工蚁和兵蚁三大类。
雄蚁和具有生育能力的雌蚁都有翅膀,交配后不久雄蚁便死去,雌蚁的翅膀脱落,并开始营巢、产卵。
最早出生的卵从孵化到长成全都由雌蚁亲自照料,这些小家伙们的食物都来自于雌蚁体中,相当于哺乳动物的乳汁。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子女”慢慢地长成,所有的“家务事”都由它们来承担,雌蚁则成为这个“家族”中专门负责产卵的蚁后。
蚁后每天产卵的数量因种类的不同略有一些差异,一般在500至1000粒左右右,一只蚁后一生能产几万、几十万粒甚至更多的卵,由于卵巢发育使腹部不断膨胀,最后连吃食也得由工蚁来喂,行动也依靠工蚁来抬,蚁后还有一高招,那就是它无论是否受精都能产卵,没有受精的卵将发育成雄蚁,受精卵都发育成雌蚁,雌蚁中只有极少数的具有生育能力,它们长大后必须自立门户,那些不能生育的雌蚁就成为工蚁和兵蚁,工蚁和兵蚁都没有翅膀,我们平时看到在地面爬动的基本上都是工蚁。
蚁群中的工蚁最辛劳,筑巢、觅食、抚育后代都由它们来承担。
兵蚁的头部发达,那比一般蚂蚁要大许多的上颚,是攻击其它动物的武器,当遭到别的蚁群袭击时,它们会拼死地搏斗,有时我们在地面看到成堆的死蚂蚁,那就是交战双方留下的尸体。
除此之外,少数种类的工蚁腹部具有螫针,能施放出有毒的液汁来抵御敌害。
在昆虫世界里,蚂蚁的社群行为可以说是最复杂的了,从群体的大小来看,多的达到数十万到上百万,例如军蚁,少的只有数十到一千来只,例如小家蚁;从巢穴方面来看,大多数蚂蚁的巢穴都建在地下深处或石块、建筑物之下以及植物根的附近,少数种类的巢穴高出地面,形成蚁丘,还有把巢建在树上的。
从生活习惯方面来看,更是五花八门。
有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军蚁,它们不筑巢,平时列队在丛林中四处游荡,将沿途碰到的各种昆虫以及无脊椎动物一扫而光,蛇、蝎、蜥蝎等动物遇到它们也在劫难逃,除了蚁后周期性产卵时,蚁群休息几天,然后就又携带着幼虫一起迁移;还有一种以蚜虫产的蜜露为食的蜜蚁,它们具有放牧的本领,能帮助蚜虫越冬,从一株植物迁移到另一株植物以及抵御其它天敌的袭击,蚜虫就像是它们的“奶牛”一般;还有一种生活在非洲的去头葡萄蚁的生活习性也十分有趣,其蚁后故意让香家蚁将其拖到巢中,然后咬掉香家蚁蚁后的头,将香家蚁的工蚁变成它的“奴隶”,所产的卵由这些被奴役的工蚁来照看。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些千奇百怪的习性形成原因是蚂蚁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不断地适应环境的结果。
在蚂蚁世界里,除雄蚁的复眼和3只单眼比较发达之外,雌蚁和工蚁的视力高度退化,它们主要靠头上的触角来感知外界事物。
触角的作用有两种:其一是可以探明周围的环境,例如遇到障碍物时,通过触角可以感知其大小、形状、硬度等方面的情况,同类也是通过触碰触角来传递信息。
其二是具有嗅觉的作用,蚂蚁能从腹部末端的肛门以及腿部的腺体分泌出一些带有“家族”性气味的化学物质,外出活动时将其留在沿途作为“路标”,它们到离巢数十米远的地方活动也不会迷路,通过嗅闻气味仍可找到自己的“家”。
此外根据气味还可以很快地识别自家人,防止外人混入。
蚂蚁留下的气味能保持比较长的时间,如果因意外被破坏,它们还可以根据太阳来确定巢穴的位置。
蚂蚁个子虽说不大,但力气却不小,它能搬运的重量是它体重100至400倍的物体,能拉动的重量是自己1 700倍的物体,而对于号称万物之灵的人类来说,没有一个人能举起重量超过自身体重3倍的物体,所以,蚂蚁是动物世界中当之无愧的大力土。
蚂蚁的力气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蚂蚁肢体上的骨头长在肌肉外面,它的肌肉纤维里含有特殊的酶和激素蛋白,稍加活动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几乎没有损耗,这是其它动物所不能相比的。
蚂蚁的这一特长引起了仿生学家极大的兴趣,他们试图制造出“人造肌肉发动机”,那样只需要少量的??可以使能源的利用率达到70%至90%。
蚂蚁还是天生的“数学家”,当一只蚂蚁遇到自己搬不动的物体时,它会通知蚁巢中的其它工蚁来帮忙,这些来帮忙的工蚁刚好能将物体搬走,在根据搬运对象确定劳动力的多少方面,达到了十分精确的程度。
蚂蚁外形特征蚂蚁蚂蚁目前有21亚科283属(after Bolton 2003)(主流沿用的是16亚科的分类系统和21亚科的系统相比,新的系统从猛蚁亚科中分出了若干亚科)。
一般体小(0.5mm-3mm),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
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
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
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
有翅或无翅。
前足的距离大,梳状,为净角器(清理触角用)。
蚂蚁的外部形态分头、胸、腹三部分,有六条腿。
蚂蚁卵约0.5毫米长,呈不规则的椭圆形,乳白色,幼虫蠕虫状半透明,工蚁体细小,体长约2.8毫米,全身棕黄,单个蚁要细看才易发现。
雄、雌蚁体都比较粗大。
腹部肥胖,头、胸棕黄色,腹部前半部棕黄色,后半部棕褐色。
雄蚁体长约5.5毫米。
雌蚁体长约6.2毫米。
室内环境常见的有法老蚁Monomorium pharaonis L.等。
蚂蚁分布范围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数量最多的昆虫种类。
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
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蚂蚁属于蜂类。
蚂蚁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最强的生物。
为多态型的社会昆虫.据估计,仅有大约半数的蚂蚁——目前约为11700种一一被描述了。
一个更大范围的蚂蚁区系研究也有待进行。
蚂蚁型与分工发育为完全变态。
所有的蚁科都过社会性群体生活。
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蚁后蚁后l、蚁后:有生殖能力的雌性,或称母蚁,在群体中体型最大,特别是腹部大,生殖器官发达,触角短,胸足小,有翅、脱翅或无翅。
主要职责是产卵、繁殖后代和统管这个群体大家庭。
2.雄蚁:或称父蚁。
头圆小,上颚不发达,触角细长。
有发达的生殖器官和外生殖器,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
3.工蚁:又称职蚁。
无翅,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
复眼小,单眼极微小或无。
上颚、触角和三对胸工蚁足都很发达,善于步行奔走。
工蚁是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
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
4.兵蚁:头大,上颚发达,可以粉碎坚硬食物,在保卫群体时即成为战斗的武器。
蚂蚁建立群体,也是以通过婚飞方式两性相识结交为起点。
相识后一见钟情,在飞行中或飞行后交尾。
“新郎”寿命不长,交尾后不久死亡留下“遗孀”蚁后独自过着孤单生活。
蚁后脱掉翅膀,在地下选择适宜的土质和场所筑巢。
她“孤家寡人”,力量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并使已“受孕”的身体有个产房。
待体内的卵发育成熟产出后,小幼虫孵化出世,蚁后就忙碌起来。
每个幼蚁的食物都由她嘴对嘴地喂给,直到这些幼蚁长大发育为成蚁,并可独立生活时为止。
当第一批工蚁长成时,它们便挖开通往外界的洞口去寻找食物,随后又扩大巢穴建筑面积,为越来越多的家族成员提供住房。
自此以后,饱受艰苦的蚁后就坐享清福,成为这个群体大家族的统帅。
抚育幼蚁和喂养蚁后的工作均由工蚁承担。
但蚁后还要继续交配,不断产生受精卵,以繁殖大家族。
她的寿命可长达15年。
蚁巢有各种形式,大多数种类在地下土中筑巢,挖有隧道、小室和住所,并将掘出的物质及叶片堆积在入口附近,形成小丘状,起保护作用。
也有的蚁用植物叶片、茎秆、叶柄等筑成纸样巢挂在树上或岩石间。
还有的蚁生活在林区朽木中。
更为特殊的是,有的蚁将自己的巢筑在别的种类蚁巢之中或旁边;而两“家”并不发生纠纷,能够做到和睦相处。
这种蚁巢叫做混合性蚁巢,实为异种共栖。
无论不同的蚁类或同种的蚁,其一个巢内蚁的数目均可有很大的差别。
最小的群体只有几十只或近百只蚁,也有的几千只蚁,而大的群体可以有几万只,甚至更多的蚁。
在我国华南一带的阔叶林中,还有一种翘尾蚁,顾名思义,就是它那带有螯针的尾端常翘起来,像是跃跃欲试,随时准备进攻的样子。
它有种怪脾气,经常与树打交道。
它喜欢用叼来的腐质物以及从树上啃下来的老树皮,再搀杂上从嘴里吐出来的粘性汁液,在树上筑成足球大的巢,巢内分成许多层次,分别住着雄蚁、蚁后和工蚁,并在巢中生儿育女,成为一个"独立王国"。
开始时一树一巢,当群体过大,而且又有新的蚁后出生时,新蚁后便带领部分工蚁另造新居。
有时为争夺领域,常展开一场恶斗。
为了在树上捕捉其他小虫为食,它可用细长而有力的足在树冠的枝叶上奔跑。
如两树相距较近,为免去长途奔波之劳,它们能巧妙地互相咬住后足,垂吊下来,借风飘荡,摇到另一棵树上去,搭成一条"蚁索桥"。
为了能较长久地连接两树之间的通途,承担搭桥任务的工蚁还能不断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