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没有耳朵的兔子》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心理变化,2.能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正确的看法。
活动准备:PPT、弱势群体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1.特别的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别之处和生活上的困难。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2)这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是一只残疾的小兔,你喜欢这样的一只兔子吗?2.孤独的兔子-师幼共读,体验兔子孤单的心理。
提问:(1)那其他兔子呢,愿意和它一起玩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动作和表情)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他们可能会对它说什么?(2)兔子们都不想和他玩,那其他的动物呢?(出示狐狸)(3)这只残疾的小兔子总是一个人玩,想一想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4)你有过孤单的感觉吗?在什么时候有过?(5)虽然这只兔子没有耳朵,也没有朋友和它玩,但是,其他兔子有的本领,它也有。
猜一猜它会什么本领?3.幸福的兔子-连续读图,了解兔子和鸡蛋之间特别的情感。
(1)自主阅读。
师:哦,原来这也是一只能干的兔子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兔子打开门发现了什么?想想接下来兔子会怎么做呢?师: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教师逐一讲述:带着鸡蛋睡觉、游泳等。
做帽子给鸡蛋就像妈妈一样,为什么给鸡蛋织帽子)他们之间就像谁和谁一样啊?(2)在细节中体会爱的特别和重要性。
①又过了许多天,怎么了?鸡蛋破了。
②鸡蛋破了,谁会出来呀?③那小鸡呢,它会接受这样一只残疾的兔子吗?说说你的理由④小鸡给了兔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哇,拥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跟你旁边的好朋友来拥抱一下,告诉我你的感觉吧。
⑤小朋友,故事讲完了,现在,你有什么话要对兔子吗?4.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
(1)特别的爱特别的人。
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小兔一样残疾的人呢?(2)观看影响。
(残疾人图片和残疾人运动)师:我找到了一些,一起观看(教师略带讲述)小结: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残疾人,他们在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有着跟常人一样的本领,我么因该多关心、多帮助、做支持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中班绘本教案《没有耳朵的兔子》

中班绘本教案《没有耳朵的兔子》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感知没有耳朵的兔子与其他兔子不同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绘本阅读,让幼儿了解没有耳朵的兔子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没有耳朵的兔子》若干份,每份包含一本绘本和一幅兔子耳朵贴画。
2. 准备相关背景音乐和图片素材。
3. 准备活动场地和环境布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一幅兔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特征,引发幼儿对绘本故事的兴趣。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没有耳朵的兔子》,引导幼儿关注没有耳朵的兔子的生活点滴,感知其与其他兔子的不同。
3.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没有耳朵的兔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它是如何克服的。
4.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幅兔子耳朵贴画,讨论并创作一个没有耳朵的兔子和其他兔子的互动场景。
5. 展示与分享:每组向全班展示创作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评价幼儿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搜集家长和同伴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园所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幼儿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成长。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引导孩子关注和尊重他人的不同。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兔子主题”展示区,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兔子绘画、手工作品等。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 对于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兔子运动会”,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体验合作、竞争和尊重他人的乐趣。
幼儿园教案《没有耳朵的兔子》

幼儿园教案《没有耳朵的兔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材《没有耳朵的兔子》。
详细内容为绘本的第一至第五章,讲述了一个没有耳朵的兔子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扰和尴尬,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得到朋友们的理解和接纳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尊重差异,善于接纳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兔子的情感变化,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要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没有耳朵的兔子》、挂图、卡片、白板、白板笔。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用挂图、卡片辅助讲解绘本第一至第五章内容,引导幼儿关注兔子的情感变化。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兔子笑了?”让幼儿进行思考,并引导他们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画纸、水彩笔等学具,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没有耳朵的兔子,并分享给同伴。
5. 互动环节(5分钟)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兔子、兔子朋友、旁白),进行故事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没有耳朵的兔子》2. 主要角色:没有耳朵的兔子、兔子朋友3. 故事情节:兔子的困扰、兔子的努力、兔子的收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没有耳朵的兔子,并写一段话描述它的心情。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没有耳朵的兔子,它看起来很伤心。
我想对它说:“别难过,我们会一直陪伴着你。
”2. 作业要求: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协助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观察幼儿在互动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阅读绘本,增进亲子关系。
(2)组织一次“特别的我”主题活动,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观后感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观后感那只兔子,没有耳朵,这模样在兔子堆里可太特别了。
别的兔子都有那长长的、毛茸茸的耳朵,就它没有,感觉就像咱们人类里有人没头发一样扎眼。
它一开始可孤单啦,那些有耳朵的兔子都不跟它玩,觉得它是个怪家伙。
这多像咱们生活里呀,有时候谁要是有点不一样,就可能被排挤。
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班上有个小朋友戴眼镜特别早,就有几个调皮的家伙老是笑他,现在想想可真不应该呢。
不过这只没耳朵的兔子可没自暴自弃。
它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会自己找乐子,它种的胡萝卜那叫一个水灵。
这就告诉我们呀,就算别人觉得咱不一样,咱自己也得瞧得起自己。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个子不高,但是他篮球打得特别好,就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因为身高自卑,反而拼命练习技术呢。
后来呀,那只兔子捡到了一个蛋,它对待这个蛋可精心了,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时候我就觉得它特别温暖,虽然它没有耳朵,但是它的心可大了,充满了爱。
它不在乎这个蛋可能孵出个什么奇怪的东西,它就想着要好好照顾。
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吧,爱能让我们接受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最后蛋孵出来了,是一只长着两只长耳朵的小鸡。
小鸡可不管兔子有没有耳朵,它就把兔子当成自己的妈妈。
这画面可太有爱了,就像那种跨越了所有的不同,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感情。
这个时候那些有耳朵的兔子都惊呆了,估计它们也没想到没耳朵的兔子能有这么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班的小朋友呢,也告诉我们这些大人,不管我们长得什么样,或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都不要自卑。
而且我们要像没耳朵的兔子一样,有一颗充满爱的心,去接受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和事。
这样我们就能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幸福,就像那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最后有了小鸡宝宝,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一样。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观后感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观后感
刚看到这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想着这兔子得多奇怪呀。
它没有耳朵,在一群正常兔子里就像个异类。
那些正常兔子能听到风吹过草地的沙沙声,能把耳朵竖起来卖萌,可这只兔子啥都没有。
它跑起来的时候,脑袋光溜溜的,看着有点滑稽,但又莫名让人心疼。
这只兔子虽然长得特别,但它可没有自暴自弃哦。
它像其他兔子一样,努力地生活着。
它会跳得高高的去摘胡萝卜,也会把自己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可是呢,周围的兔子们都不太接受它,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它。
这就像在我们生活中,那些有点不一样的人,可能也会受到别人奇怪的注视,感觉好不公平呀。
故事里最温暖的就是那只蛋啦。
这只蛋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没有耳朵的兔子捡到了它。
这兔子可把蛋当成了宝贝,给它读书、陪它看星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这时候我就想,这兔子虽然没有耳朵,但是它的心可柔软、可善良啦。
后来蛋孵出了一只长着两只长耳朵的小鸡,这小鸡可一点都不嫌弃兔子没有耳朵呢,它们俩就成了最好的朋友。
看到这里我就特别开心,就像在黑暗里突然看到了一束光。
这说明不管你长得有多奇怪,总会有懂你的、接受你的朋友在等着你。
这个故事就像是给中班小朋友们的一个小魔法,告诉他们不要因为别人和自己不一样就去嘲笑别人。
而且呢,就算自己有点特别,也不要灰心,要像那只没有耳朵的兔子一样乐观坚强。
对我们大人来说,也像是一个提醒,要像那只兔子对待蛋和小鸡一样,用一颗包容的心去对待周围那些特别的人。
这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道理却像甜甜的糖果一样,让人心里暖暖的。
中班语言活动:没有耳朵的兔子

中班语言活动:没有耳朵的兔子
长大了,终于孵化出了一只小鸟。
三、理解古诗内容,尝试完整表达
过渡:蛋宝宝孵化出了小鸟,没有耳朵的兔子终于有了朋友,它们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1、老师朗读古诗,小朋友们跟读。
2、老师解释古诗内容,让小朋友们理解。
3、小朋友们尝试完整表达古诗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小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理解了没耳朵兔子的特殊经历,体会了它从孤独到找到朋友的心情变化,更加珍惜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附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没有耳朵的兔子活动目标: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心理变化,2.能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正确的看法。
活动准备:PPT、弱势群体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1.特别的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别之处和生活上的困难。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2)这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是一只残疾的小兔,你喜欢这样的一只兔子吗?2.孤独的兔子-师幼共读,体验兔子孤单的心理。
提问:(1)那其他兔子呢,愿意和它一起玩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动作和表情)我们来学学他们的动作和表情。
他们可能会对它说什么?(2)兔子们都不想和他玩,那其他的动物呢?(出示狐狸)(3)这只残疾的小兔子总是一个人玩,想一想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4)你有过孤单的感觉吗?在什么时候有过?(5)虽然这只兔子没有耳朵,也没有朋友和它玩,但是,其他兔子有的本领,它也有。
猜一猜它会什么本领?3.幸福的兔子-连续读图,了解兔子和鸡蛋之间特别的情感。
(1)自主阅读。
师:哦,原来这也是一只能干的兔子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兔子打开门发现了什么?想想接下来兔子会怎么做呢?师: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教师逐一讲述:带着鸡蛋睡觉、游泳等。
做帽子给鸡蛋就像妈妈一样,为什么给鸡蛋织帽子)他们之间就像谁和谁一样啊?(2)在细节中体会爱的特别和重要性。
①又过了许多天,怎么了?鸡蛋破了。
②鸡蛋破了,谁会出来呀?③那小鸡呢,它会接受这样一只残疾的兔子吗?说说你的理由④小鸡给了兔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哇,拥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跟你旁边的好朋友来拥抱一下,告诉我你的感觉吧。
⑤小朋友,故事讲完了,现在,你有什么话要对兔子吗?4.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
(1)特别的爱特别的人。
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小兔一样残疾的人呢?(2)观看影响。
(残疾人图片和残疾人运动)师:我找到了一些,一起观看(教师略带讲述)小结:生活中,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残疾人,他们在身体上有所残缺但是有着跟常人一样的本领,我么因该多关心、多帮助、做支持和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
2024年幼儿园教案《没有耳朵的兔子》

2024年幼儿园教案《没有耳朵的兔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教材《我们的世界》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没有耳朵的兔子》。
通过该故事,向幼儿介绍兔子的生活习性、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兔子的基本特征,知道兔子没有耳朵也能生活。
2. 培养幼儿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兔子没有耳朵的原因。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兔子的基本特征,培养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兔子玩偶、图片、PPT课件、视频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观察一只可爱的兔子玩偶,引导幼儿关注兔子的特征。
2. 例题讲解:通过PPT课件展示兔子的图片,讲解兔子没有耳朵的原因,引导幼儿思考。
3.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兔子,增强幼儿对兔子特征的认知。
4. 观看视频:播放关于兔子生活习性的短片,让幼儿了解兔子与人类的关系。
5. 互动环节:组织幼儿进行“兔子跳”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没有耳朵的兔子》2. 内容:兔子的基本特征兔子没有耳朵的原因兔子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兔子,并简单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一只可爱的兔子,它有着长长的耳朵、短尾巴、三瓣嘴和可爱的眼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到动物园实地观察兔子,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兔子。
同时,开展关爱动物、保护大自然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兔子没有耳朵的原因。
2. 教学重点:兔子的基本特征,关爱动物的情感培养。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描述和答案示例。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幼儿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实地观察兔子和环保主题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阅读活动《没有耳朵的兔子》教案
【设计思路】
一看这本书的封面就很有意思,在给孩子讲书之前让孩子先看了封面问他是什么动物,孩子回答说是鼹鼠,当我告诉孩子是兔子,还挺吃惊的问:“这个兔子怎么没有耳朵呢?”孩子充满了好奇,很想知道没有耳朵兔子的故事。
没耳朵的兔子与其他兔子一样,他能跑、能跳、爱吃胡萝卜。
可是,他没有耳朵。
其他的兔子都不和没耳朵的兔子做朋友,就连狐狸都懒得捉他但是这只没有耳朵的兔子很可爱它每天都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捡到了一个鸡蛋,从那天起,没有耳朵的兔子觉得,有没有耳朵已经一点儿都不重要了。
看着手拉手的兔子和小鸡,真是让人欣慰。
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相信每个人都能像有爱的兔子一样,找到与自己相知相伴的朋友。
这个有趣的故事可以向孩子传递一种快乐,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而且图画的内容非常的简单并且充满了趣味。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绘本的内容,感受没有耳朵的兔子的心理变化,
2、能联系实际,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身边的弱势群体有正确的看法。
活动准备:PPT、弱势群体照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特别的兔子-了解兔子的特别之处和生活上的困难。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兔子?
(2)这是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是一只残疾的小兔,你喜欢这样的一只兔子吗?
二、孤独的兔子-师幼共读,体验兔子孤单的心理。
提问:(1)你们都不喜欢这只没有耳朵的兔子,那其他兔子呢,愿意和它一起玩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他们可能会对它说什么?
(2)兔子们都不想和他玩,那其他的动物呢?(出示狐狸)
(3)这只残疾的小兔子总是一个人玩,想一想兔子的心情是怎样的?(4)你有过孤单的感觉吗?在什么时候有过?
(5)虽然这只兔子没有耳朵,也没有朋友和它玩,但是,其他兔子有的本领,它也有猜一猜它会有什么本领?
三、幸福的兔子-连续读图,了解兔子和鸡蛋之间特别的情感。
1、自主阅读,提问:
(1)哦,原来这也是一只能干的兔子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兔子打开门发现了什么?想想接下来兔子会怎么做呢?
(2)你们说的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说一说他们之间的故事。
教师逐一讲述:带着鸡蛋睡觉、游泳。
做帽子给鸡蛋就像妈妈一样,为什么给鸡蛋织帽子)他们之间就像谁和谁一样啊?
2.在细节中体会爱的特别和重要性。
提问:(1)又过了许多天,怎么了?鸡蛋破了。
(2)鸡蛋破了,谁会出来呀?
(3)那小鸡呢,它会接受这样一只残疾的兔子吗?说说你的理由(4)小鸡给了兔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哇,拥抱是什么样的感觉呢?(5)小朋友,故事讲完了,现在,你有什么话要对兔子吗?
四、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人-关注身边的弱势群体.
1、特别的爱特别的人
那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小兔一样残疾的人呢?
2、观看影响(残疾人舞蹈和残疾人运动)
我找到了一些,一起观看(教师略带讲述)
最后,就让我们带着今天收获的这份特别的爱去传递给更多的人,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