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案例讨论
脑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

康复训练效果:改善患者运动 功能、认知功能、言语功能等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遵循医生 指导,避免过度训练,注意安 全防护
05
脑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 出血的护理效果评价
评价标准和指标
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 神经功能:包括肢体活动、语言能力、认知功能等 并发症:包括再出血、脑积水、感染等 康复效果: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患者满意度:包括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等
等
评估患者的 神经系统症 状,包括头 痛、呕吐、 视物模糊、 言语不清等
评估患者的 并发症,包 括脑积水、 脑疝、癫痫
等
评估患者的 心理状态, 包括焦虑、 恐惧、抑郁
等
评估患者的 社会支持系 统,包括家 庭、朋友、
同事等
评估结果和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
护理效果: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治疗效果:动脉瘤破裂得到控制,出血量减少 患者满意度: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感谢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 家属反馈: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感谢医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THANK YOU
汇报人:刀客特万
康复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 剧烈活动
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 并发症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 进行吸痰
加强营养支持,提供高蛋 白、高热量饮食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 肢体功能恢复
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 和恐惧情绪
康复训练效果评价
康复训练目标:提高患者生活 质量,恢复身体功能
康复训练方法:物理治疗、作 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脑动脉瘤破裂伴蛛网 膜下腔出血个案护理
药理学案例分析题

药理学案例分析题药理学案例分析某患者因持续性头痛症状就诊,症状包括剧烈的头痛、头晕、呕吐等,经CT检查发现脑血管病变。
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脑动脉瘤是指脑动脉壁的薄弱部分出现膨胀,形成囊状或梗阻状突出物。
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则是指脑动脉瘤破裂,造成脑内出血。
这种情况下,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开颅手术、血管修补术以及介入治疗等。
在手术前的治疗中,需要尽快控制患者的疼痛,防止出血进一步发展。
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使用镇痛药物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镇痛药物可用于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
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吗啡等。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
它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来发挥作用,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
吗啡是一种麻醉镇痛药,可以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缓解疼痛感。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在手术前的治疗中使用,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纤溶酶的活性来减少脑出血的大小和范围。
常用的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包括氨甲环酸和尿激酶等。
氨甲环酸是一种受体拮抗剂,可抑制血浆中纤溶酶原的活化,从而减少纤溶酶的生成。
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纤溶酶,能够直接降解纤维蛋白,溶解血管内的血栓。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在手术前的治疗中使用,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手术前的治疗中,可以考虑使用镇痛药物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
镇痛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可以减少脑出血的大小和范围。
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最终,手术仍是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首选疗法,药物治疗只是在手术前的辅助措施。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 文章编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4 ) 0 1 ( b ) 一 0 0 9 5 — 0 2 常工作和学 习团 。
1 . 4 统 计 方 法
临床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的脑血 管疾病之 一即为颅 内动脉 瘤, 该病 具有致 残率高 、 死 亡率高 的特 点 , 所 以在 临床上进行 早
中1 例出现复发现象, 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血管内栓塞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围手术期间进行预 防 出血处理可有效 的降低病死 率和致残 率。
【 关键 词】 介入 治疗 ; 急性期 ; 颅 内动脉 瘤 ; E DC
【 中图分类号】R 7 4 3 . 3
【 文献标 识码】 A
期诊断 和治疗 非常重要 。其发 病原 因中较为 常见 的为 自 发 性蛛 网膜下腔出血 , 约有 5 0 %~ 7 0 %t ” 。为探讨介入 治疗对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急性期 的临床效果 , 该 院在 2 0 1 1 年1 月一2 0 1 2 年 1 月 期间收 治的 1 9 例 内内动脉 瘤破裂 出血急性 其患 者额进行 E D C 栓 塞治疗 。 取得 了较好 的临床 效果。报道如下。
监控 患者血压 , 防止其再次发 生出血 ; 在手术 后早期行腰 大池置
3 讨 论
颅 内动脉瘤 出现破裂 出血在 临床上致 残率和病死 率极高 。 其发 病 的主要原 因是 因 出血 本身 、 再 出血 、 血管痉挛 , 再 次发生 出血一般在第 1 次 出血 7 d内 , 在这期间也较容易发生迟发性脑 血管痉挛 。再 出血病死率在 5 0 %以上1 3 1 。所 以在早期应从循环 中 鼓励动脉瘤是预防 出血的重要方法 。该次试验 中 1 9例颅 内动脉 瘤破裂出血急性期患者进行了早期动脉瘤t  ̄ o t t , 具有 明显 的临床 效果 。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的经验教训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的经验教训患者,女性,71岁,因头痛,伴恶心呕吐3小时入院。
入院查T36.6;P74次/分;R19次/分;BP175/96mmHg。
患者呈急性危重病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格拉斯哥评分15分,入院辅助检查:头颅CT: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
CTA:局部大脑中动脉膨大,考虑右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可能性大。
诊断: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右大脑中动脉动脉瘤,高血压3级,极高危。
处理:积极术前准备,择期手术治疗。
术前患者得知次日将行手术治疗,精神高度紧张,睡眠差,血压高,于术日02:50诉头痛,且进行性加重,嗜睡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格拉斯哥评分10分,急诊CT:右侧颞叶、右基底节区血肿,占位效应显著。
03:20患者呈浅昏迷状,格拉斯哥评分6分,P80次/分;R26次/分;BP216/106mmHg;SPO266﹪,立即行气管插管,03:30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瞳孔散大,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气囊辅助呼吸,经积极抢救无效,于04:10宣布临床死亡。
2、讨论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瘤体主要分布在动脉血管交叉部,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颅内压症状,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等原因导致脑缺血改变[1]。
颅内动脉瘤最可怕的并发症是再次出血,再次出血多发生于初次出血后的近期,死亡率为40%-75%[2]。
颅内压波动的正常水平在5—13.5mmHg之间,动脉瘤在第一次出血后7—14天,由于破裂血凝块被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以及脑血管痉挛的缓解,动脉瘤在ICP高于正常,常发生再出血[3]。
患者精神高度紧张,睡眠差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剧烈头痛、烦躁加重,血压上升、心率减慢,严重者出现意识不清甚至昏迷。
3、方法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渐确立和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动脉瘤患者具有焦虑、恐惧、无助感、期待心理等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积极配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3.1 应首先评估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病人尽量向患者隐瞒病情的严重性,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得到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300例急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 文校对 : 本 于菲 菲 收 稿 日期 :0 1— 6—0 21 0 2)
d i1 . 9 9 ji n 1 0 -9 4 2 1 . 1 0 6 o :0 3 6 / .s . 0 3 8 1 . 0 2 0 . 7 s 文 章 编 号 :0 3 8 1 ( 0 2 -1 1 7 1 1 0 . 4 2 1 )0 - 2 - 9 0 0
急 性颅 内动脉瘤 破裂 出血 患者 的死 亡或 残疾 的 主 要原 因 是 早 期 出 血 , 发 再 出 血 和 脑 血 管 痉 挛 。 继
鱼 、 肉、 瘦 牛奶 、 豆制 品 、 香蕉 、 苹果 、 、 梨 芹菜 等 , 忌油 腻
辛 辣刺 激 的食 物 , 烟戒 酒 。术 后 2个 月 内忌 食 人 参 戒
及 甲鱼 。 2 结 果
本 组所 有病 例 经 过 监 护 室 的精 心 护 理 ,0 3 0例 急
性 颅 内动脉 瘤 患者 中 2 0例 预 后 良好 出院 , 余 3 6 其 3例
伴 部分 偏瘫 , 死亡 。 7例
3 讨 论
[ 尹风云, 2] 陶秀 波 , 秀 丽 . 内动 脉 瘤介 入 治 疗 的 围 术期 护理 [ ] 石 颅 J.
中 国误 诊 学杂 志 ,07,( 9 :0 4 20 7 2 )7 9 . [ ] BelrS n oacl ol gfr eerl nuym [ ] A N 3 rte .E dvsua cin rba ae rs s J . AC C t r i oc
与 否 的关键 。
参 考 文 献
[ ] 王 任直 . 曼 斯 神 经 外 科 学 [ . 京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9 1 尤 M] 北 人 20 :
脑出血病例讨论

03
液呈血性。
DSA 可显示脑血管的位置、形态及分布等,易
04
于发现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烟雾病等脑出
血的病因。
其他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心
05
电图等。
治疗要点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保持肢体的功 能位,鼻饲,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脱水降颅压 脑出血后48h脑水肿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降低,可维持2-3周 或更长。如20%甘露醇、呋塞米等。
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 者在症状、体征好转后, 有无再次剧烈头痛、恶 心、呕吐、意识障碍加 重、原有局灶症状和体 征重新出现等表现,发 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0XX
谢谢聆听
2017.9.12
9.4 患者症状较前好转,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 家属感其状态好转,要求出院。
脑出血
脑出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为自发性脑
01
出血,占脑血管病的20%~30%。 02 急性期病病死率为30%~40%,是病死率最高的脑卒中类型。
病因病因
01
高血压合并细、小 动脉硬化(最常见)
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部位以基底节多见,是因为供应此处的豆纹动脉从大 脑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承受压力较高的血流冲
击,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又称为出血动脉。
01 壳核出血
临床表现
02 约占脑出血50%-60%,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支破裂所
致。病人常出现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 偏盲(“三偏征”),双眼球不能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 优势半球损害可有失语。
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营养 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
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9例

修补 及前 颅底 重建 。因此术前 检 查预 判漏 E位 置及 l
术 中显微 镜下 仔细彻 底 探查漏 口十分 重要 。本 组病 例 提示 术 前通 过颅 底 骨 窗位 薄层 C T扫 描三 维 重建 及 C C冠 状 位扫 描检 查 , 大 多数 可 以明 确漏 口的 T 绝 位 置 。尤 其是 C C检 查 发 现颅 内外 交 通部 发 现“ T 水 滴状 ” 造影 剂是 判 断漏 口最直 接 、 准确 的证据t 脑 最 4 1 。
修补 。这 种类似 “ 明治 ” 前颅底 重 建修 补方 法在 三 的
前颅底 骨折 合并 脑脊 液 鼻漏 是颅 脑外 伤严 重 的 并发 症 , 长期 脑 脊液鼻 漏 可引起 颅 内感 染 。 绝床 ,腰 穿脑 脊液 持续 引流
等保 守治 疗措 施而 治愈 。2 3 %~ %患 者超过 3 4周而 ~ 无 自愈倾 向 , 反复漏 液 者需考 虑手 术修 [-。 或 ,3 前颅 [1 2
及 手术 治 疗 【. J 中华 创 伤 杂 志 , 0 52() 2 . ] 20 ,1 : 7 86
[1 rn o i D G a ia K Ca s c t n o o t os rc 3 V a k vc , lv . l f a o f r a fs f ・ n si i fn l a a
本组 病例 中取得 良好 的效 果 。对 于前 颅底 重建 是否 需要 行骨 移植 或骨 水泥重 建 骨质 缺损 的部 位 。有学 者认 为 手 术 中 只要将 颅底 正 常硬 脑 膜修 补 完 整 。 再 辅 以带 蒂骨 膜瓣 等方 法加 强 颅底 重建后 ,通 常不会 发生 脑膜 脑疝 出 , 必行 颅底 骨移植翻 不 。本组 均 未行 颅底 骨重 建 ,术 后 随访也 均 未发 现有 局部 脑膜 脑膨
脑瘤疑难病例讨论交流材料

脑瘤疑难病例讨论交流材料脑瘤是一种脑部组织增生的疾病,是一种临床较为复杂的疾病,同时也是脑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脑瘤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许多挑战。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脑瘤的疑难病例,需要医生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期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我对一个脑瘤疑难病例的讨论交流材料,供大家参考。
病例概述:患者,男性,50岁,主诉头痛、呕吐,伴有晕厥症状,累及左侧四肢无力。
症状出现约半年,近期加重。
脑部CT和MRI检查显示左侧额叶区有一较大的病灶,边界清晰,结构不均匀。
讨论内容:1. 病例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脑瘤,且病变位于左侧额叶区。
但是脑瘤的类型和性质尚不明确。
需要进一步分析病例资料,寻找其他相关线索,进行全面的评估。
2. 详细病史了解:询问患者详细的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头痛的性质、频率和特点、呕吐的程度和频率、晕厥的时机和持续时间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病症的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3. 体格检查:仔细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以及任何异常症状。
重点关注左侧四肢无力的表现,以了解可能的局灶病变和脑瘤的生长情况。
4. 详细的影像学评估:除了已经进行的脑部CT和MRI检查外,还可以考虑进行其他进一步的影像学评估,例如磁共振波谱(MRS)、脑部灌注成像(CTP/MRP)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多关于病变性质和组织成分的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
5. 手术治疗可能性:根据评估结果,如果诊断为脑瘤,可以讨论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手术是目前治疗脑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切除脑瘤来缓解疾病的症状和控制病情的进展。
但是,手术治疗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和手术后康复情况。
6. 辅助治疗选择:除了手术治疗外,还可以考虑其他的辅助治疗方法。
例如,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2、并发症的预防
•再出血(休息、环境、情绪、血压、止血 药的应用) •血管痉挛(尼膜同的使用) •脑梗塞(肢体活动、意识障碍;替罗非班 、波立维、速碧林的使用) •下肢静脉血栓 •长期卧床三大并发症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案例讨论
目录
疾病相关知识回顾
病例介绍
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病例介绍
患者 冯艳玲,女, 49岁,因“打喷嚏后突发头晕、头痛伴 肢体乏力1小时余”于2016年3月9日收入我科,送院过程中患 者呕吐非咖啡样胃内容物1次。
入院体查:体温36.5度,脉搏6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48/87mmHg。神志呈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 3.0mm,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四 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下肢肌力III级。
护理措施:7、体位
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可以在床上翻身, 但不可以坐起。
患者呕吐时取侧卧 位或者是平卧头偏向 一侧。
回顾、总结
1、什么叫SAH?ICA? 2 、动脉瘤破裂出血栓塞术后的护理?
动眼神经麻痹:视物模糊、重影,出现上眼睑下垂。
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mutism,AM):是植物状态的一种特殊类型,也称
What
蛛网膜下 腔出血?
颅内动脉 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出血性脑血管 病的一个类型,分原 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 血最常见的病因是先 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 管畸形。
SAH临床表现
1.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样或剧烈胀痛 2.频繁呕吐 3.脑膜刺激征阳性 4.部分患者有烦躁不安、谵妄、幻觉等精神
病例介绍
患者 冯艳玲,女, 49岁,因“打喷嚏后突发头晕、头痛伴 肢体乏力1小时余”于2016年3月9日收入我科,送院过程中患 者呕吐非咖啡样胃内容物1次。
入院体查:体温36.5度,脉搏6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48/87mmHg。神志呈嗜睡状态,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 3.0mm,右侧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左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四 肢肌张力正常,右侧肢体肌力V级,左侧下肢肌力III级。
醒状昏迷(comavigil)。基本表现为尽管对刺激可有反射性的四肢运动,但无随意运
栓,感染性休克。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语言功能, 肢体运动和生命体征的变化 (1)动眼神经麻痹 (2)一侧或双侧的下肢短暂性轻瘫 (3)病人虽然意识清楚,但是处于无动缄默状态者 (4)偏瘫、失语 (5)一侧视力减退或失明 (6)持续一侧眼痛或者是眼眶痛,一侧视网膜出血
辅助检查:1、外院CT:蛛网膜下腔出血
2、本院CTA:(1)左侧大脑中动脉M1-M2交界区动脉瘤 (2)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入院诊断: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颅内动脉瘤破裂 治疗:于3月9日在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血管内栓
塞术。3月11日在局麻下行腰椎穿刺术,留置终池引流管。
疾病相关知识
ICA临床表现
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中小型动脉瘤未破裂出血,
可无任何临床症状。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临床表现 为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剧,患者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也可能出现在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局灶症状:取决于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毗邻解剖结
构。
ICA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DSA)
思考
1.针对该病例,患者存在哪些护 理问题? 2.假如你是接诊护士,应从哪些 方面进行护理评估? 3.假人你是责任护士,应采取哪 些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
1 有再出血的危险 2 疼痛 3 清理呼吸道低效 4 皮肤完整性受损 5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问题
6 焦虑、恐惧 7 营养失调 8 有电解质紊乱的危险
症状,或伴有抽搐及昏迷等,一般不引起 肢体瘫痪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ICA) 是由于局部血
管异常改变生长的脑血管瘤样突起, 好发于脑底大动脉上,常伴管壁结 构的薄弱和缺损。80%发生于脑 底动脉环前半部。
死亡率和致残率占脑血管病死亡
患者的22% ~ 25%。
辅助检查:1、外院CT:蛛网膜下腔出血
2、本院CTA:(1)左侧大脑中动脉M1-M2交界区动脉瘤 (2)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
入院诊断:1、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 、颅内动脉瘤破裂 治疗:于3月9日在全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脑动脉瘤血管内栓
塞术。3月11日在局麻下行腰椎穿刺术,留置终池引流管。
假如你是当班护士?
护理措施:3、头痛的护理
•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环境安静 •药物(甘露醇、止痛药的使用)
护理措施:4、引流管的护理
•固定 •通畅 •引流速度 •观察(色、质、量) •防感染
护理措施:5、心理护理
•了解、沟通 •解释、宣教
护理措施:6、饮食
清淡、低盐、高蛋白、富有纤维饮食, 保证营养的供给,防止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