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市区域气候资料整理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

云南天气气候特点云南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该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称为“天府之国”。
云南的气候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云南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点。
由于云南地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又分布在低纬度东南亚季风和高纬度西南季风交汇的地带,因此气候多样化。
云南的海拔高度从100米至6740米不等,呈现出从热带到寒温带的气候带变化。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候越凉爽。
其次,云南的季风气候明显。
云南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之间,拥有两种季风的影响,分别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主要影响云南的夏季,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和高湿度;而西南季风主要影响云南的冬季,带来了干燥的空气和低温。
第三,云南的气候特点是多雨。
由于受到东南亚季风的影响,云南夏季降水丰富,常年都有大量降水。
尤其是云南的西南部分和东南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有时甚至超过2000毫米。
这也造成了云南丰富的水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
第四,云南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由于云南地处高山与低山相互交错的地区,所以气温和天气变化非常明显。
冬季相对较冷,夏季相对较热,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
特别是在丽江、大理等地,四季如春的气候,成为了众多旅游者的向往之地。
第五,云南的气候具有地域差异。
云南地域广阔,自北而南不断延伸。
北部山区气温低于南部山区,东部平原气温高于西部山区。
如昆明位于北纬24度,气温适中,是“永不寒冷的“春城”;而丽江位于北纬27度,气候差异较大,冬季冷得多见少有雨水,夏季夜间气温较低。
总之,云南的气候是多样化的,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季风影响、多雨、季节性变化和地域差异等特点。
这种多样性的气候给云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和观光者的重要原因。
云南美丽的景色和独特的气候特点,无疑是其成为旅游胜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云南气候特点

云南气候特点
云南的气候特点:1、云来自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
气候。
2、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
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
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
异和垂损斤比直变化十分明显;二树参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三是降水
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
一·云南地理特征之气候

⼀·云南地理特征之⽓候
云南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候类型都各不相同,你可以在⼀个省内同⼀时间段体验从热带到⾼⼭寒带,从四季分明,到⼲热河⾕。
你可以把云南想象成⼀座⼤⼭,⼭脚向南是热⽓腾腾热带,这⾥是西双版纳地区。
湿热的⽓候,造就了热带⾬林,树⽊是⾼⼤的长绿阔叶林,其中有⾬林的标志性物种龙脑⾹科的望天树。
⼭中下是接连着不段上升海拔的沟⾕,⽓温降⼀点,这⾥是滇南和滇西南地区。
这⾥温润的⽓候造就了许多原始森林,普洱茶,咖啡树,在这⾥⽣长。
⼭中部是凹下去和⼏个湖泊,这⾥是四季如春的⽓候。
这⾥是滇中地区。
这⾥天⾼云淡,⽓温舒适,鲜花盛开,中国最⼤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南花卉市场就在这。
在她的相对左边迎风处,寒风从这⾥带过,热⽓从这⾥上来,这⾥是四季分明的滇东北。
在这样的天⽓下,造就了这⾥上等的天⿇。
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也越来越低,在⼭顶下⾯⼀些是⾼⼭⾼原⾼寒⽓候,这⾥是滇西北。
较为寒冷的⽓候让这⾥针叶林与草甸交相呼应,⽜⽺成群。
再往上就是终年积雪的⼭顶了。
期间在⼭的变形和河⽔冲刷的沟⾕⾥,
这⾥形成了⼲热河⾕⽓候,其中就有好吃的酸⾓,
甜甜的芒果,
⽽云南⽐较热的地⽅都在⼲热河⾕地带,如元江,元谋。
⽴体的⽓候,造就了多样的景观跟丰富的⾃然环境。
云南各市县气候

云南各市县气候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云南的地形地貌、气候、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以便于让想在云南购买房产的朋友都能根据自己的气候环境偏好快速定位到自己喜欢的地理位置。
所以如果想在云南购买到让自己居住的特别舒服的房子,那么对云南省各市县气候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
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主要气候类型云南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云贵高原地区,一年四季得到太阳光热较多,特别是位于北回归线的南部地区,热量资源更为丰富;从海陆位置看,云南位于宽广的亚欧大陆东南部,西北面是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南面临近辽阔的大陆季风,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加上云南的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高低悬殊的地势和南北热量差异显著,从而形成了特殊的亚热带、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
二、多样的气候类型因为全省气候垂直变化显著,受地势高低影响很大,使得云南省具有多种气候类型。
有的地区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有的地区终年如夏,一雨成秋,大部分地区四季如春,一雨成冬。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的气候类型:(1)北温带高原西南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昭通,具有冬季偏冷,会有一定量降雪,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
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差异显著。
(2)热点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
(3)高原寒冷温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这里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差异大,年均气温8℃,年降水量787毫米。
云南部分地区气象资料

的大都市。云南省昆明市共辖6个区、7个县、代管安宁一市,另管辖3个国
家级开发区。其中主城区包含盘龙区、五华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新区
、东川区、安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滇池旅游度假
开发区。云南省昆明市东西最大横距140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20千米,全市
面积2147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0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330平方公里,呈
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隶属曲靖市,地形酷似站立玉兔,地处东经103 1626.4小时 °42′~ 104°34′、北纬24°20′~ 25°00′之间。东与广西西林隔江 相望,南与红河泸西县、文山丘北县毗邻,西与陆良相连,北与罗平县接壤 。全县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0%左右。县城所在地丹凤 镇,全县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人口密度为每 平方公里137人。共辖丹凤、雄壁、彩云、葵山4个镇及竹基乡、龙庆彝族自 治乡、五龙壮族自治乡、高良瑶族苗族自治乡,共4镇4乡5个社区104个村民 委员会767个村民小组。气候温和,干湿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县城区年均 温度13.8℃。东南部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温热河谷区,年均气温17~19℃。 海拔1100~1700米的山区,年均气温15℃。西部古高原地带,年均气温13℃ 左右。日温差1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最小相对湿度5~10% 。年无霜期244~344天。2002年6月被国家环保部(原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 七批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
地区 曲靖市
马龙县 陆良县 罗平县
师宗县
简介
年日照系数
曲靖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云南省东部,滇东高原中部,南盘江 2096小时
上游,东经103°29′-104°14′,北纬25°07′-26°06′之间。距省会昆
近50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摘要: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得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近50年云南区域的气温、降水量和气候事件的分析,揭示了该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并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气温变化特征近50年来,云南地区的气温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在整体上,该地区的气温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其中,冬季的气温上升幅度较大,尤其是在高海拔山区的上涨更为显著。
夏季的气温上升较为缓慢,虽然总体上也有上升趋势,但变化相对较小。
这表明,云南地区的气温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二、降水量变化特征云南地区的降水量变化也是引人注目的。
近50年来,该地区的年降水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下降幅度更大。
而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变化相对较小,甚至有时呈现出略微的上升趋势。
这与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一致,同时也与云南地区的地形和水文条件有关。
三、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近50年来,云南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其中,暴雨、洪涝、干旱和高温等极端气候事件相对较为突出。
这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与全球气候变暖、气候系统变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
四、气候变化原因分析云南地区气候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全球气候变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大气环流和海洋循环等气候系统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云南地区的气候。
其次,云南地区的地形和水文条件也对气候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山脉对气候的隔离作用、湖泊对降水量的影响以及河流对水资源的调节等都对云南区域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
此外,人类活动如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和工业化进程等也对云南地区的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论:云南地区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有明显的年代际差异,在整体上呈现出气温上升、降水量下降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的趋势。
全球气候变暖和地形水文条件是导致该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也对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云南省气候报告

云南省气候报告1. 引言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条件。
气候对于云南省的农业、旅游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云南省的气候特征、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气候特征云南省的气候类型多样,根据地理分区,可以分为高山、高原和低海拔地区。
下面列举了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2.1 高山地区云南省的高山地区包括迪庆州、怒江州等地,海拔较高。
这些地区气候凉爽,夏季温度较低,冬季寒冷且干燥。
日照时间短,降水量较多。
由于地势较高,这些地区常年被云雾覆盖,形成了独特的高山气候。
2.2 高原地区云南省的高原地区主要是昆明市、大理市等地,海拔较低。
这些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夏季温暖而湿润,冬季凉爽且干燥。
昆明市被誉为“春城”,因为气候宜人,气温较为稳定。
2.3 低海拔地区云南省的低海拔地区包括玉溪市、红河州等地,气候炎热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度适宜,降水量较少。
这些地区是云南省的农业重要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农作物生长旺盛。
3. 季节变化云南省的季节变化比较显著,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点。
3.1 春季春季是云南省气候逐渐回暖的时候,温度逐渐上升,气候适宜。
春季是云南省最美丽的季节之一,各种花卉开始盛开,昆明市和大理市的樱花、滇池的油菜花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2 夏季夏季是云南省最炎热的季节,气温较高且多雨。
高原地区的降雨量较多,山区常年云雾缭绕,气候凉爽。
低海拔地区则是热闹繁忙的农忙季节。
3.3 秋季秋季是云南省气候逐渐凉爽的季节,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各地的森林、湖泊和山川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4 冬季冬季是云南省最寒冷的季节,但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冬季的温度仍然相对较高。
云南省的冬季也是一年中降雨量较少的季节。
4. 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云南省的气候变化趋势也受到了关注。
以下是云南省气候变化的一些趋势:4.1 温度上升云南省整体呈现的趋势是温度逐渐上升。
云南部分地区气象资料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地处东经103°57′ 1685小时 ~ 104°43′、北纬24°31′~25°25′之间。东沿黄泥河与贵州省兴义市 接壤,南与广西西林县隔南盘江相望,西南邻师宗县,西至北界分别与陆良 、麒麟、富源3县(区)接界,有“鸡鸣三省”之称。县境东西宽75公里,南 北长99公里,总面积3018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78%,坝区面积占22%,千亩 以上的坝子40个。最高点为罗雄镇与九龙镇交界的白腊山县,城罗雄镇,海 拔1480米,距省会昆明240公里,距曲靖市区131公里。县内除南部八大河一 带属南亚热带气候外,其余皆为高原季风气候。夏季受暖湿气流影响,多大 雨和暴雨;冬季受昆明静止锋控制,常阴雨连绵。是全省的多雨区之一,年 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15.1℃,年均无霜期为280 天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省会昆明。
云南的简称是“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云南省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8。
北回归线穿过省境南部。
东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
云南省气候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云南纬度和海拔相关。
从纬度看,其位置只相当于从雷州半岛到闽、赣、湘、黔一带的地理纬度,但由于地势北高南低,南北之间高差悬殊达,大大加剧了全省范围内因纬度因素而造成的温差。
这种高纬度与高海拔相结合、低纬度和低海拔相一致,即水平方向上的纬度增加与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的状况。
使得各地的年平均温度,除金沙江河谷和元江河谷外,大致由北向南递增,平均温度在5~24℃左右,南北气温相差达19℃左右。
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出现了“北边炎热南边凉”的现象。
特别是在垂直分布上,因境内多山,河床受侵蚀不断加深,形成山高谷深,由河谷到山顶,都存在着因高度上升而产生的气候类型差异,一般高原每上升100m,温度即降低℃左右。
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
夏季,最热天平均温度在19~2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在6~8℃以上。
年温差一般为10~15℃,但阴雨天气温较低。
一天的温度变化是早凉,午热,尤其是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南部部分地区可达1600mm以上。
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
冬季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西侧,受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稀少。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潮湿闷热,降水充沛。
降水量最多是6~8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节为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20%。
云南无霜期长。
南部边境全年无霜;偏南的文山、蒙自、思茅,以及临沧、德宏等地无霜期为300~330天;中部昆明、玉溪、楚雄等地约250天;较寒冷的昭通和迪庆达210~220天。
云南光照每年每平方厘米为90~150千卡。
1.昆明市昆明属北纬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日照长、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5℃,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最低℃。
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
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年降水量1035mm,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是著名的“春城”、“花城”。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冬季日温差可达12~20℃,夏季日温差为可达4~1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
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
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
5.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
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2.曲靖市曲靖市地跨东经102°42’—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总占地面积33821平方公里。
曲靖主要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一般具有冬春光照条件较好,春温不稳,风高物燥,降水不均;夏无酷暑,降水集中,涝旱兼有,风和日丽;秋季降温快,阴雨多;冬暖冬干,寒潮降温的气候特点,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多年平均气温℃。
2011年,曲靖市遭遇自1961年来最严重的春、夏、初秋连旱,全年各县(市)区平均气温℃,其中,麒麟区、陆良县并列最高℃,富源县最低℃;平均降水量毫米,其中罗平县最多毫米,马龙县最低毫米;平均日照时数小时,其中会泽县最多小时,罗平县最少小时。
曲靖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滇东高原向黔西高原过渡地带的乌蒙山脉,西与滇中高原湖盆地区紧紧相嵌,东部逐步向贵州高原倾斜过渡,中部为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地带,高原面保存较好,形态完整,东南部具有典型的岩溶丘原景观。
市境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间有高原盆地,高山、中山、低山、河槽和湖盆多种地貌并存。
境内山岭河谷相间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多溶洞和岩溶地貌,山脉有乌蒙山系和梁王山系,多呈北东—南北向或近南北向,大致可分为西列、中列和东列3个平行岭脊。
3.玉溪市玉溪市处于低纬度高原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随复杂的地形及受印度洋、北部湾温湿与干燥气流综合影响变化,具有冬春干季、夏秋雨季及垂直与背向、朝向影响而具多样性气候变化特征,温和湿润。
年平均气温,最高℃,最低-3℃;年平均降水量,多集中于6-10月,尤其是雨季集中于5-10月,大、暴雨多集中6-8月,范围小、强度大的“单点暴雨”频繁发生;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毫巴;年平均蒸发量1801mm。
1-3月份为霜期,偶见降雪。
由于地形复杂,高差较大,一般山区比坝区降雨量大,温度较低,自山顶到谷底,全年和昼夜温差变化亦较显著。
[2]玉溪的平均海拔在1800左右,玉溪地处云贵高原西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条件复杂,以红河为界,其东西两边的地貌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红河以西为滇西横断山区,山体走向呈北西向,哀牢山主峰大雪锅山高程,当地最低侵蚀基面高程328m,相对高差2838m;红河以东为云贵高原,由于受云南山“字”型构造的影响,山体走向分别为南北向,北西向北东向及南突的东西向,山体破碎,其间以梁王山主峰海拔高程2820m为最高点,一般高程1500-1900m。
4.保山市保山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位于东经98°25′~100°02′和北纬24°08′~25°51′之间。
属低纬山地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气候类型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共7个气候类型。
其特点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均气温为14—17°C;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年降雨量700—2100毫米。
保山是“春城”。
保山城依山骑坝,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C,最冷月平均气温°C,最热月平均气温21°C,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保山市地处横断山脉滇西纵谷南端,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坝区占%,山区占%。
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延伸倾斜,最低海拔535米,最高海拔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
在群山之间,镶嵌着大小不一的78个山间盆地,最大的保山坝子,面积平方千米。
5.昭通市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东侧紧邻贵州省威宁县(毕节地区),南侧紧邻云南曲靖市,西侧紧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金沙江为界相邻,北侧紧邻四川宜宾市以金沙江为界相邻。
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
昭通境内群山林立,海拔差异较大,具有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征。
昭通境内四季差异较小,但是不同的海拔上气候有着较大的差异,海拔从高到低有高原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之分,而在同一海拔上,昭通南部温度比北部高,湿度比北部低。
昭通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
市内平均海拔1685米,其中市政府驻地海拔1920米,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药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滚坎坝)。
昭通全年平均气温在11℃-21℃之间,最冷气温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在1℃-12℃之间,最热温度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在20℃-27℃之间。
昭通降水比较丰富,但是南北分布不均,南干北湿,涝灾和旱灾时有发生。
6.丽江市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衔接地段,地理坐标为东经100°14′,北纬26°52′,海拔2400余米。
北连迪庆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邻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丽江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
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
年平均气温在℃~℃,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为℃~℃,最冷月平均气温为4℃~℃,年温差小,但日温差较大。
年极端最高气温度,最低气温-度,每年的5—10月为雨季,7、8月特别集中。
7.普洱市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北纬22°02′—24°50′、东经99°09′—102°19′之间,东临红河、玉溪,南接西双版纳,西北连临沧,北靠大理、楚雄。
东南与越南、老挝接壤,西南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约486公里(与缅甸接壤303公里,老挝116公里,越南67公里)。
普洱市南北纵距公里,东西横距北部55公里、南部299公里,总面积45385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
普洱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
普洱市海拔在317—3370米之间,中心城区海拔1302米,普洱市年均气温15℃—℃,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负氧离子含量在七级以上。
8.临沧市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界于东经98~40’-100~34’和北纬23~05’-25~02’之间,云南临沧东部与普洱市相连,云南临沧西部与保山市相邻,云南临沧北部与大理白族自治州相接,云南临沧市南部与邻国缅甸接壤。
临沧市属亚热带低纬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化.突出。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
2013年平均气温℃,日照小时,降雨量毫米,相对湿度71%。
临沧市属横断山系怒山山脉的南延部份,系滇西纵谷区,境内有老别山、邦马山两大山系。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并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
境内最高点为海拔3429米的永德大雪山,最低点为海拔450米的孟定清水河,相对高差达2979米。
9.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云南省西部中缅边境,位于东经97°31′—98°43′、北纬23°50′—25°20′之间,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