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赤壁赋》限时练及答案(一线教师版)

《赤壁赋》限时练及答案(一线教师版)

《赤壁赋》限时练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40分)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乘)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斜着身子坐)应为:端正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2.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D )A.而又何羡乎?B.而今安在哉?C.何为其然也?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A.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既,已经。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所思慕的人。

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个。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D.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

《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唱和的赠言。

4.下列对文段内容所作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这段文字已经由轻松过渡到了沉重,由愉快到了抑郁,快乐的扣舷而歌引出了缠绵悲凉的洞箫声,刹那间情绪就转向了莫名的惆怅。

文言文《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①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②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7.文中“七月既望”指农历七月日。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

A.固一世之雄也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C.且夫天地之间D.不知东方之既白19.下列对“适”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之也”“往也”,如“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

”B.“女子出嫁”,如“女三人,长适秘书丞钱衮,余尚幼。

”C.“适宜”“适应”,如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D.“舒适”,如“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⑵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1.联系全文,分析第一段中“水”意象的作用。

17.十六18.AC19.D20.⑴(他)持酒面对大江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本来是一位盖世英雄,如今在哪里呢?⑵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的圆缺),却终于没有增减。

21.答题要点:引发客对历史的回忆(联想)(或:引发客对曹操雄心壮志与惨败现实对比下的回忆);引发客对自身现实处境、未来无可期盼的悲叹;引发客对因命运虚无、生命短暂而应当及时行乐的感慨;引出客人对箫声悲凄的原因的交代;引出下文苏子劝说客人(实则为苏轼自我心理建设)的哲理议论。

苏轼《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苏轼《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苏轼《赤壁赋》与《后赤壁赋》对比阅读(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赋(节选)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鸣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式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梁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①,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有,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②,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赤壁赋》注释、翻译、高考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注释、翻译、高考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高考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阅读答案及翻译

《赤壁赋》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乙)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B.洗盏更酌更:重新C.履巉岩,披蒙茸披:拨开D.掠予舟而西也西:向西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予乃摄衣而上B.不知东方之既白攀栖鹘之危巢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凛乎其不可留也D.于是携酒与鱼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赤壁赋》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高考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赤壁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

《赤壁赋》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项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扶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纵一苇之所如如:往B.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端正C.而今安在哉安:哪里D.相与枕藉乎舟中藉:凭借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以其无礼于晋B.方其破荆州其孰能讥之乎C.吕鱼虾而友糜鹿,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目遇之而成色不知老之将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舞幽壑之潜蛟A.项伯杀人,臣活之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C.皆白衣冠以送之D.吾得兄事之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

《赤壁赋》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背诵课文,试分析在夜游赤壁的过程中,主客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第3、4段,说说作者借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抒发了什么感情,阐发了怎样的哲理。

参考答案: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杳然长逝,化为陈迹。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

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

第4段丢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二、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

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请你从本文中再找出几例加以说明,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请举例品味文中巧用“对文”的妙处。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参考答案:“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结构相同,“横”和“接”都是动词,意义相近,都有宽阔、广远的意味。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结构相似,“纵”和“凌”都有任意飘动的意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赤壁赋》中的文字,完成9—11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9.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方其破荆州(当)东望武昌(向东,朝东)
B.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举匏樽以相属(葫芦)
C.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飞虫,古人说它朝生暮死,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


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即多有所得)
D.驾一叶之扁舟(形容船小)下江陵(向下)
10.与“何为其然也”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托遗响于悲风
B.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而今安在哉
D.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11.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客人从跟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消云散。

D.这段文字写曹操击走刘备,攻破荆州,又率领浩浩荡荡的军队沿江而下,战舰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目的是赞扬曹操。

12.翻译文言句子。

(3分)
(1)困于周郎者乎?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固一世之雄也
二、游赤壁,浴古人思想之芬芳(17分)
前赤壁赋①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②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③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
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④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⑤。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⑥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①这篇散文是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

②一苇:指小船。

③冯:同“凭”。

④美人:指心中所思慕者,常隐喻君主。

⑤嫠妇:寡妇。

⑥匏樽(páo zūn):酒葫芦。

13.请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4分)
①倚歌而和之()②乌鹊南飞()
③下江陵()④举匏樽以相属()
14.找出文中与“已而夕阳在山”中“已而”的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

(2分)
15.为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6.请用现代汉语描写出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美丽景象。

(2分)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7.请指出第④段中“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中的“斯”和“彼”各指代什么?(2分)
18.请从文中找出三个字分别填充在下边语句的空格处。

(3分)
本篇赋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写了主、客二人秋夜泛舟游赤壁,因景生情,经历了由
()()()的感情变化过程,表现了苏轼虽身处逆境却超脱、乐观的情怀。

19. 积累链接:在沉郁中依然能激励自己保持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何止苏子,刘禹锡在被贬谪二十多年后仍是胸襟豁达,持有乐观进取之精神是如此,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情怀的诗句。

(2分)
答案:
9.D (下:攻下) 10.C(宾语前置)
11.D(“目的是赞扬曹操”错)
12.(3分)(1)被周瑜困住的地方吗?
(2)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或“把……当作”)
(3)本来是一世的英雄
13.(4分)①应和,唱和;②向南;③攻下;④同“嘱”,敬酒,劝酒。

14.(2分)少焉须臾
15.(2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6.(2分)白茫茫的露气像轻纱一样笼罩着江面,月光映照着辽阔的江水,水光远接天边,很是美丽。

(或: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接着天际。

)(意对即可)
17.(2分)斯:水;彼:月。

18.(3分)乐悲(哀)喜。

19.(2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说明:错一字扣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