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的生理特点及其营养需求
乳母营养与膳食

乳母的营养与膳食哺乳期的母亲的营养状况非常重要。
一方面要逐步补偿妊娠和分娩时所损耗的营养素储存,促进器官和各系统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
如果乳母营养不足,将会影响乳母的健康,减少乳汁分泌量、降低乳汁质量,影响婴儿健康成长。
一、乳母的生理及营养特点(一)生理变化特点在正常的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8h后应该开始得到母乳的喂哺,即进入哺乳期。
因此,一个产妇从孕妇进而变为乳母的过渡时间是短的。
产后一个月特称产褥期(坐月子)。
在哺乳期内生理上的改变主要表现为:1、血中激素水平急剧降低:胎盘生乳素在1天之内,雌激素、孕激素在1周之内降到妊娠之前正常水平。
2、基础代谢率增高:一般基础代谢比未哺乳妇女高20%。
以保证自身机体的恢复和哺乳的顺利完成,为了保证分泌优质的乳汁,母体对能量、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的需求均相应增加。
3、母体的子宫及其附件将逐渐恢复孕前状态,而乳房则进一步加强它的活动:喂哺有利于使产后妇女性器官和机体有关部分更快的复原。
在怀孕期间,母体在正常条件下可储备约6kg的体脂,在哺乳过程中可以逐步消耗,故一部分母亲在喂哺一年后可以恢复孕前的体重,一部分母体可因哺乳而使体重比原来减少。
4、泌乳:乳腺分泌乳汁。
分娩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垂体分泌的催产素却持续升高,而高水平的催产素是乳汁分泌的基础。
此外,婴儿对乳头的吮吸刺激、对乳汁的吸空刺激和婴儿的存在与活动(如哭声)对母亲的刺激等,都能引起母亲的下奶反应(吸吮反射),由于乳汁的分泌,乳母消耗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较多,必须及时给予补充。
(二)营养特点哺育期的营养需求远大于妊娠期,因为,乳母不但要分泌乳汁,哺育婴儿,还要恢复自身的健康。
因此,乳母的营养有两个要求:其一是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的条件;另一个是满足恢复母体健康的需要。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对哺乳的影响是非常肯定的,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由合成代谢而来,也可由母体组织分解代谢而来,因而不容易表示和发现它的问题。
孕产妇的营养评价

孕产妇的营养评价和膳食指导一、孕妇营养<一>孕妇营养的重要性1、形响胎儿体格育育——可致畸形、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缓、甚至胎儿的死亡。
2、影响胎婴儿智力发育;3、母婴营养性贫血;4、母体健康—营养不平衡造成或孕妇营养不良<如小腿抽筋等>或孕妇肥胖。
<二>妊娠期营养生理特点1、代谢的升高:①合成代谢增强;②激素的改变;2、消化系统的变化?问:孕妇为什么会出现早孕反应?答:主要就是消化系统的变化。
孕期受孕间酮分泌的增加而使妊娠早期胃酸分泌减少,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孕中晚期胃肠蠕动减慢,常出现便秘。
3、机体器官负荷增大—心脏、肺脏、肝脏、肾等。
4、对营养素的需求增高。
<三>妊娠期营养评价孕期适宜体重按孕前BMI推荐孕期增重BMI计算方法:体重除身高的平方。
<四>、妊娠期营养需求特点1、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2、使一个微小的受精卵在短短的40周内发育成体重约为3公斤的胎儿;3、子宫、胎盘、乳房的发育;4、为分娩和喂奶等作好营养贮备。
<五>、孕期膳食指南1、孕早期膳食要点:孕早期胚胎生长速度较缓慢,此时所需营养与孕前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选择促进食欲食物;②、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③、想吃就吃、少食多餐;④、糖的补充;⑤、补充叶酸。
2、孕中期膳食要点:①、补充充足的能量;②、注意铁的补充;③、保证充足的鱼、禽、蛋、瘦肉和奶的供给。
3、孕末期膳食要点:①、补充长键多不饱和脂肪酸;②、钙的需要明显增加;①、保证适宜的体重增长。
二、产妇营养<一>产妇营养需要特点1、补偿妊娠与分娩的消耗;2、子宫的恢复及分泌乳汁的需要;3、排出子宫中的淤血、恢复身体;4、分娩时若有会阴撕伤,行剖腹手术者对膳食有特殊要求。
<二>产妇的膳食1、正常分娩产妇的膳食原则(1)、略休息后即可给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如:挂面、小米粥、蛋花汤、鸡汤挂面、甜藕粉等。
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变化特点

母婴保健 第六章 产褥期保健
学习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悉心照顾产妇及新生儿,使产妇 及家属获得足够安全感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产褥期妇女的保健措施。 (2)熟悉: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产后访视和检查。 3.能力目标 熟练掌握产褥期妇女保健的基本技能。
目录
第一节
产褥期妇女生理 心理变化特点
产前环形处女膜
产后处女膜
一、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特点
(一)生殖系统变化
盆底
产后1周盆底肌肉及筋膜充血水肿消失,张力恢复 过早体力劳动可致阴道膨出或子宫脱垂 产后应坚持康复训练
一、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特点
(二)乳房的变化
主要变化 泌乳 影响泌乳的主要激素 生乳素 吸吮能促进乳汁分泌 产妇的营养、睡眠、健康情况和情绪状态都会影
腹部隆起下垂、臀部 松垮、腰部粗圆
妊娠纹,逐渐转变成 银白色
一、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特点
(五)其他系统的变化
血液循环系统 血容量 产后72小时内增加15%~25% 2~3周恢复 高凝状态 血细胞 生理性贫血产后2~6周得到纠正
一、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特点
(五)其他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 产后1~2天内常感口渴,喜汤食, 因卧床缺少运动,腹肌及盆底肌肉松 弛,加之肠蠕动减弱,易引起便秘和 肠胀气
响乳汁的分泌
一、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特点
(二)乳房的变化
初乳
过渡乳
成熟乳
一、产褥期妇女生理变化特点
(三)生命体征
体温 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8℃ 脉搏 产后脉搏略缓慢,产后1周恢复正常 呼吸 呼吸深而慢,14~16次/分 血压 一般无变化
第四章 人群营养基础范文

第四章人群营养基础第一部分: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一、孕妇的生理特点1、妊娠基础知识孕妇通过胎盘转运营养供给胎儿,经过大约280天,将受精卵孕育成体重约3.2kg的新生儿。
乳母必须分泌乳汁喂养婴儿,并保证婴儿6个月的营养需要。
2、妊娠分期的概念妊娠粉3期,每3个月为1期。
第一期:为1-3个月,胚胎发育初期,孕妇体重增加较慢,所需营养与非孕时近似,第3个月,胎儿第一次脑回分裂,母体需要补充健脑食物。
第二期:为4-6个月,孕妇体重增长迅速,存储脂肪和蛋白,此时胎儿、胎盘、羊水、子宫、乳房、血容量都迅速增加,孕妇增重4-5kg。
第三期:为7-9个月,孕妇体重大约增加5kg,第8个月,胎儿第二次脑回分裂,母体需要补充健脑食物。
3、孕妇生理特点(1)孕期内分泌的改变①母体卵巢及胎盘激素分泌增加,(刺激胎盘、胎儿的生长发育,刺激母体乳腺的发育和分泌,促进母体营养素向胎儿转运)②甲状腺素(T3、T4)增加,(使孕妇体内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率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空腹血糖值低于非孕妇,糖耐量实验时,血糖增高幅度大,回复延迟,导致糖耐量异常和妊娠糖尿发生率升高)(2)孕期消化功能的改变(初期消化功能下降,易出现消化不良,便秘。
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内食物可逆流入食管下部,引起反胃等早孕反应。
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长,促进营养素(如钙、铁,维生素、叶酸)的吸收)(3)孕期血液容积和成分的改变(血容积增加,28-32周时达高峰,最多增加量为50%,1.3-1.5L。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增加,但没有血容积增加快,导致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形成血液的相对稀释,称为孕期生理性贫血)(4)孕期肾功能的改变(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小管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增加,尿中葡萄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B2、叶酸、烟酸、吡哆醛的代谢产物增加,特别是葡萄糖的尿排出量可增加10倍以上,尤其餐后15min出现糖尿)(5)孕期体重的改变(不限制进食的健康初孕妇体重增加平均12.5kg,经产妇可能低0.9kg。
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孕期营养生理特点孕期是妇女生命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身体特别脆弱,需要吸取来自母体的全部营养,由此可见孕期营养极为重要。
但是,不同阶段的孕期,由于胎儿的营养需求和母体代谢特点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孕早、孕中、孕晚的营养生理特点。
孕早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早期是胚胎分化、器官形成的时期,也是胚胎致畸的高发期,此时胚胎对营养的需要非常大,特别是对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需要非常高。
因此,母体需要摄入足够的高质量蛋白质和富含叶酸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孕妇在这个阶段应该注意多摄入水果、蔬菜、全麦面包等营养丰富的食品,同时避免吸烟、喝酒、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以保证胚胎成长和发育的正常。
孕中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中期是胚胎发育成为胎儿的时期,此时胎儿的组织增多,个体大小增加,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
同时,孕妇的体内代谢率增高,需要摄入适量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
此时,孕妇应该适当增加对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以满足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
此外,孕妇还应该保持适度的运动和睡眠,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孕晚期的营养生理特点孕晚期是孕妇的营养需求最高的时期,此时胎儿的生长速度加快,母体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同时,孕妇的肠胃功能受到压迫,往往出现消化不良、胃灼热等症状,需要注意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南瓜、山药、豆腐等。
同时,孕妇应该适当控制食盐、糖、油的摄入量,避免对血压和血糖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孕期营养生理特点是孕早、孕中、孕晚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
在孕早期,应该多摄入高质量蛋白质和叶酸等微量元素;在孕中期,应该适度增加对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在孕晚期,应该控制食盐、糖、油的摄入量,同时适当增加对蛋白质、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在孕期,孕妇应该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和睡眠,以保障胎儿的健康成长和母体的健康。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 孕妇膳食脂肪供能百分比为25%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 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为1:1:1。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22页
④矿物质
Ca、Fe、Zn、I 易缺乏: 1.钙 孕期需增加贮存钙约30g,孕中期每日1000mg,孕晚 期为1200mg。 2.铁 妊娠期总铁消耗量预计为1000mg,孕中期每日25mg, 孕后期每日35mg。 3.锌 锌对孕早期胎儿器官形成也极为主要。摄入量由非孕 妇女11.5mg增至孕中、晚期16.5mg。 4.碘 对于大脑正常发育和成熟非常主要。每日增至200µg。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20页
孕期增加的蛋白质
胎儿
血液
乳腺
胎儿
子宫 羊水 胎盘
胎盘 羊水 子宫 乳腺 血液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21页
③脂类
脂类是胎儿神经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1、脑细胞增殖、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量必需脂肪酸。 2、脑和视网膜中主要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花生四烯酸和二 十二碳六烯酸,其对髓鞘和细胞膜形成过程都有主要作用。 3、能量主要起源 20%30%。 4、泌乳脂肪贮备 34kg。
孕妇及乳母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
第17页
预防办法
(1)要坚持定时做产前检验;测身高、体重、血压、 验血、尿常规。如发觉易诱发原因应采取对应办法, 定时随访。 (2)控制总能量摄入;降低脂肪摄入量;增加优质蛋 白质;降低盐摄入量;补充分够钙、镁和锌。 (3)怀孕晚期应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可改进肾脏及子 宫胎盘血流量。 (4)于妊娠中期测平均动脉压,如平均动脉压高于90 毫米汞柱,可服专心痛定,预防妊高症。
哺乳期营养素(爱孕坊4)对妇婴的营养保健作用

哺乳期营养素(爱孕坊4)对妇婴的营养保健作用摘要:产褥期妇女身体比较虚弱,食欲不佳且消化吸收能力较差,需要补足因分娩所消耗的能量和体力,又要补充因哺乳而透支的营养与热量。
单纯的日常饮食不能满足母婴的双重营养需求,爱孕坊4段能够补充产褥期乳母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尤其是VB、VK1)、矿物质,有助于预防产褥期综合征,提高新生儿发育指标,是产褥期理想的妇婴营养保健食品。
关键词:哺乳期营养素;营养保健;爱孕坊4段1哺乳期妇女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求产褥期俗称“坐月子”,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一般为6周[1]。
产褥期妇女生理、心理都会有较大变化。
此时产妇应该以休息为主,尤其是产后15天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调养好身体,促进全身器官各系统尤其是生殖器官的尽快恢复。
产褥期妇女身体虚弱,食欲不佳并且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既要补足因分娩所消耗的能量和体力,又要补充因哺乳而透支的营养与热量[1]。
因此单纯的日常饮食不能满足母婴的双重营养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保健食品。
2爱孕坊4段产品介绍2.1原料碳酸钙、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铜、醋酸视黄酯、盐酸硫胺素、核黄素、盐酸吡哆醇、烟酸、叶酸、L-抗坏血酸、VK1、D-泛酸钙、D-α-生育酚2.2适宜人群需要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乳母3爱孕坊4段成分对产褥期妇婴的作用哺乳期妇女每日钙摄入量应在1300-1500mg为宜[2];乳钙不足会导致婴儿佝偻病。
而且妊娠和哺乳会影响妇女的骨钙代谢,导致骨密度降低。
单纯靠食物来补充钙是不够的[3],饮食中只能供给约600mg,因此需额外补充。
产褥期贫血可影响子宫复旧,导致晚期产后出血,增加产褥期感染风险,有可能加重产后疲乏及产后抑郁症,所以积极纠正产褥期贫血能明显改善产后疲乏等不适,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后生活质量[4]。
产褥期贫血者乳汁分泌不足婴儿纯母乳喂养下降,影响婴儿健康生长[5]。
产后母亲的生理变化

产后母亲的生理变化一、生命迹象产后24小时内,有可能因为生产所致的脱水现象,而使得体温上升到38C。
除此之外,其余时间,体温应当都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有连着2天,妈妈的体温都高于38t,则需考虑是否发生产后感染。
心跳方面,在产后初期,妈妈有可能会有心率较缓慢的情形,甚至每分钟只有40-50下。
不过这是暂时现象,产后10天就能恢复正常。
二、子宫的复旧产后第一天,子宫底的位置约在肚脐的地方,由于子宫肌肉强力的收缩与自解作用,使得子宫肌肉细胞减小。
于是子宫底每天可往下下降一横指,产后10-14天时,已可降低到骨盆腔里,由腹部几乎摸不到了。
假如子宫底没有持续下降,或摸起来呈现柔软、松弛的情形,很可能是子宫内仍有血块或残留物,此时应予子宫按摩,直到子宫收缩变硬为止。
三、子宫头自然生产的妈妈,由于宝宝经过产道娩出,所以子宫头肿胀、松弛。
约需18小时,子宫头口才会慢慢复原。
坐完月子后,子宫头的内口可恢复到没生宝宝前的样子,但外口则会呈现微开状态,且永不再恢复。
四、阴道由于生产时的牵扯,会有肿胀、充血的情形。
虽然阻道的口径会随时间逐渐复原、缩小,但不能回复到没生宝宝的状态。
五、月经周期哺喂母乳的妈妈,因为泌乳素的分泌,而对雌性素和黄体生成激素的分泌产生抑制的作用。
所以有持续哺喂母奶的妈妈,通常都会有月经延迟的现象,有的甚至整个哺乳期都没有月经。
至于没有喂母奶的妈妈,大约在产后6-8周可以恢复来潮。
六、分泌乳汁怀孕期间,乳腺管的管径会变大,数目会增加,而使得乳房充盈且柔软。
乳汁的分泌,大都在产后3-4天出现。
由于初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因此对宝宝而言是最佳的食物。
乳汁大量形成的效力和维持,是由宝宝不断吸吮所产生的刺激来控制。
当宝宝吸吮时,妈妈的乳头受到刺激,就会将它传导至脑下垂体前端,而释出催乳素,来催促乳汁制造。
另外也传导至脑下垂体后端,来释出催乳素,它可刺激乳腺管收缩,使乳汁涌出。
同时也刺激子宫收缩,帮助复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哺乳是乳妇由于分泌乳汁,哺乳婴儿,恢复产程中创作及体力消耗,需要在正常饮食的同时添加多种营养素,此阶段每天应比正常人多摄入800千卡热量,多增加25克蛋白质及三倍以上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均衡的添加则更有助于三大营养素的全面吸收。
根据以上各期的营养素需求变化,围产期需要全面的均衡的高营养饮食,而普通饮食如米饭、鱼类等天然食品,全营养素流食,这种流食根据RDA标准(每日正常人营养素供应量标准)将天然食品中最优质营养成分提纯,按科学的全面的均衡的营养补充原则浓缩在一定的液体中,这样不但营养密度大大增高,同时科学的配比更符合生理,且易消化吸收又方便实用,孕妇在孕前期在正常饮食同时每天补充一定量的全营养素流食。
母乳期产妇基础代谢率增高,泌乳量逐渐增加;容易出现虚胖、面色晦暗等现象。
产后乳汁分泌消耗的能量较多,必须及时补充。
如果孕前营养不良并且孕期和哺乳期摄入的营养素又不足的情况下,乳汁的分泌量会下降。
在泌乳量下降尚不明显之前,产妇体内分解代谢就已增加,常可看到产妇体重减轻,甚至可出现明显营养不良征象。
健康而营养状况良好的产妇,膳食对乳汁中所有的营养素的影响不明显。
乳汁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较恒定,但是如果产妇在孕期和哺乳期的蛋白质与能量均处于不足或缺乏的边缘状态,则产妇的营养状况就会影响乳汁的营养素水平。
乳汁中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均会不同程度受产妇的膳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