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具
多图古代农民都用什么工具劳动

多图古代农民都用什么工具劳动
1.耒耜是先秦时期的主要农耕工具,犁普遍使用前的主要耕具。
它类似现代还使用的铁铲、铁锹
2.钁(jue),似镐的刨土工具,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3.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区普及使用。
甘肃磨咀子出土的西汉末年的木牛犁模型。
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二牛三人耕”的耦犁
下图是宋代发明的踏犁。
4.引水灌溉,最重要的是设法把低处的水引向高处。
在这方面,中国古代有过不少灵巧的发明。
人们熟悉的水车,也叫“翻车”、“龙骨车”、“水蜈蚣”。
它出现于东汉、三国之际,最初只用来浇灌园地,后来被水田区的农民广泛采用,将近二千年来,在生产上一直起着较大的作用。
筒车,今天在许多地方还可见到
5.鐴土、铁铧,秦汉时期,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
6.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一种畜力条播机。
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有的农村,现在还在用。
7.钱,一种除草松土的农具。
8.耨,向后用力以间苗、除草和松土的农具。
9.锄,古代的锄与现代没有太大区别。
10.铚(zhì ):一种小镰刀,古时用以割禾。
11.镰,收割工具。
12.锸,一种起土、穿土、培土等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13.磨
14.耙,平整土地。
15.纺车,织布机器。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一、东方古代农耕工具概述东方古代农耕工具是指古代人们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和器具。
这些工具和器具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社会,使得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木耒木耒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主要农耕工具,用于翻耕土地。
它由木制的犁身和铁制的犁铧组成。
木耒的前端有一个尖角用于切割土地,铁制的犁铧则用于犁地和耕种。
木耒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开垦效率,使得灌溉农业得以迅速发展。
三、耒耜耒耜是中国古代用于耕地的农具,由耜和耒两部分组成。
耜是一种薄片状的农具,用来翻土。
耒是一种锐利的铁制农具,用于削平土地。
耒耜的使用可以使土地更加平整,提高水分的渗透性和保持能力,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四、曲水机曲水机是中国古代一种引水工具,用来从水源引水至田地中。
它由水车、水槽和水渠等部分组成。
水车通过水力驱动,将水从水源地输送至田地中,以满足农田的灌溉需求。
曲水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田的灌溉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
五、犁犁是一种主要用于耕地的农具,具有两个主要部分:犁身和犁铧。
犁身是一个用来切割土地的犁头,犁铧则用来把土壤翻覆。
犁的使用可以使得土地更松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六、扁担犁扁担犁是中国古代一种常用的耕地工具,也被称为手扶犁。
它由犁铧、犁身、扁担和曲柄等部分组成。
农民使用扁担犁时,扁担放在肩上或颈上,手扶犁身,通过身体的力量使犁铧深入土壤,耕地时由手扶犁向前推进。
扁担犁的使用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提高了农田的开垦效率。
七、石锄石锄是中国古代一种常用的农耕工具,主要用于松土和除草。
石锄由木柄和铁头组成,铁头上有锐利的头刃,可以轻松切割土壤和杂草。
农民使用石锄可以将土壤翻松,同时除去杂草,为农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八、水车水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通过水轮的转动提供动力,将水从水源地运输到农田中。
水车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农田的水源问题,并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科普传统农具讲解

科普传统农具讲解引言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几千年来,农民们依靠传统农具辛勤劳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传统农具,包括犁、耙、镰刀、铲子等,并对其用途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1. 犁犁是一种用于耕作的农具,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农田开垦和耕种工作中。
犁由犁身、犁杆和犁铧组成。
犁身是一个承载土壤的平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深度。
犁杆用于连接犁身和牛或马等牲畜,使其能够拉动犁身前进。
而犁铧则是位于犁身底部的一个尖锐金属片,用来切割土壤。
使用方法:将牲畜捆绑在犁杆上,然后将犁铧插入土壤中拉动即可。
通过调整牵引力大小和角度来控制耕地的深度和宽度。
2. 耙耙是一种用于平整土地和翻动土壤的农具。
它由木柄和铁齿组成。
木柄是耙的主要支撑部分,而铁齿则是用来翻动土壤的工具。
使用方法:将耙插入土壤中,然后用力向前推动即可。
通过调整推动力度和角度来控制平整和翻动的效果。
3. 镰刀镰刀是一种用于收割庄稼的农具,形状像弯曲的月牙。
它由刀片和柄组成。
刀片通常由锋利的金属制成,可以轻松地切割庄稼。
使用方法:将镰刀握在手中,然后沿着作物的茎部用力摆动即可。
通过调整摆动角度和速度来控制收割效果。
4. 铲子铲子是一种常见的农具,用于挖掘、移动土壤或其他物体。
它由铁质或木质制成,并有一个平板形状的头部和一个手柄。
使用方法:将铲子插入土壤中或其他物体下方,然后用力抬起即可。
通过调整抬起力度和角度来控制挖掘或移动的效果。
5. 锄头锄头是一种用于除草和松土的农具,形状类似于铲子,但头部比较宽大。
它由铁质或木质制成,并有一个平板形状的头部和一个手柄。
使用方法:将锄头插入土壤中,然后用力向前推动即可。
通过调整推动力度和角度来控制除草和松土的效果。
6. 水车水车是一种用于灌溉的农具,通过人力或牲畜驱动。
它由水轮、轴承、漏斗等部分组成。
水车可以将水从低处运输到高处,并通过喷洒或渗透的方式灌溉农田。
使用方法:将水车放置在需要灌溉的地方,然后通过人力或牲畜驱动水轮旋转即可。
科普传统农具讲解

科普传统农具讲解一、引言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农业生产中,传统农具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农具是指在人力、畜力和简单机械力的基础上,通过手工制作而成的农业生产工具。
本文将对传统农具进行科普讲解。
二、犁犁是一种用来耕地的工具,它可以使土地松软、平整,便于种植作物。
犁由犁身、犁铧和犁架组成。
犁身是主要部件,由木材或铸铁制成,有直刀和弯刀两种形式。
直刀适用于耕深较浅的土地,弯刀适用于耕深较深的土地。
三、锄头锄头是一种常见的园艺工具,在农业生产中也有很大的用处。
锄头由锄柄和锄头两部分组成。
锄柄通常由木材或塑料制成,长度约为60厘米至1.5米不等;锄头通常由钢铁制成,有多种形状和大小可供选择。
四、镰刀镰刀是一种常见的收割工具,主要用于收割谷物和草料。
镰刀由刀身和柄组成,刀身通常由钢铁或铸铁制成,有弯刀和直刀两种形式。
弯刀适用于收割稻谷、小麦等作物,直刀适用于收割草料。
五、秤秤是一种用来称量物品重量的工具,在农业生产中也有很大的用处。
秤有多种类型,包括机械秤、电子秤等。
机械秤通常由钢铁制成,有分度值和最大称重量两个参数;电子秤则使用电子传感器来测量重量。
六、水车水车是一种利用水力进行灌溉的工具,在早期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水车分为流水式和提水式两种类型。
流水式水车采用自然落差的水力将水从河流或湖泊输送到田地;提水式水车则通过手动或畜力将地下或井中的水提升到田地。
七、晒场晒场是一种晾晒农产品的场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晒场通常由平整的土地或水泥地面构成,可以将谷物、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晾晒干燥,便于储存和销售。
八、结语传统农具是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虽然现代化机械设备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农具,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传统农具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为人类服务。
中国古代农具大全

精心整理中国古代农具大全(耒耜)传说最古老的工具,大约在炎帝时期。
(翻土农具)(钁)最早出现商代,春秋战国时较多。
(似镐的刨土工具)(铜铲)商代(青铜器。
铲土除草用的农具)(牛耕)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脚踏耕具)(犁耕)汉代。
(翻土农具)(都匀犁)春秋战国。
(翻土农具)(镪犁)又写作“枪犁”或“戗犁”,时间不详,产自山西。
(翻土农具)(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
(翻土农具)(耦犁)西汉。
(二牛三人一组耕地)(鐴土铁铧)秦汉时期。
(铁铧为耕犁破土的锋刃,鐴土是耕犁的翻土器)(犁錧)战国时期。
(翻土农具)(犁鑱)周朝。
(翻土农具)(竹莜)也叫“竹爬”出现于西汉。
(翻土农具)(銍)战国。
(翻土农具)(镰)周朝。
(除草工具)(疀)没有出土文物,大约时间在春秋战国。
()(劐子)战国。
(翻土农具)(耨)秦代。
(锄草的农具)(锄)西周时代。
(翻土农具)(耰)先秦。
(弄碎土块,平整田地用)(耰钼)先秦。
(用来平田松土的农具,锄把)(镫锄)元代有记载,具体出现时间不详。
(翻土农具)(桔槔)春秋时期。
(原始的井上汲水工具)(渠疏)汉代。
(灌溉)(椟栌)秦,汉代较为普遍。
(翻土农具)(翻车)东汉。
(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水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
(农业灌溉工具)(浙碓)大约元代。
(翻土农具)(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
(人力牵引的耕地机械)(孔明车)东汉造出雏形,完善于三国。
(农业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国改进。
(排水灌溉的机械)(锸)汉朝。
(掘土的工具)(铁锹)战国出现铁,锨于西汉。
(耕地,铲土的农具)(三脚耧)战国时期就已有一脚耧车,西汉出现三脚耧。
(播种机的一种)(六爪犁)汉朝文献有记载,隋朝把“六爪犁”注释成“楎”。
()(耙)北魏。
(翻地农具)(连枷)战国、秦汉时代。
(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簸飏)最早大约于战国,最晚大约于汉朝。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

古代农耕工具介绍古代农耕工具是农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助手,为农民提供了便利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农耕工具,包括犁、耙、锄和镰刀。
一、犁犁是一种用来翻土、耕地的农具。
古代犁主要由犁身、犁铧和犁杆组成。
犁身呈犁形,用来切割和翻动土壤。
犁铧则用来松土和翻耕,起到深耕的作用。
犁杆则是连接犁身和牛或马的工具,用来控制犁的运动方向和深度。
犁的使用能够将土壤中的杂草和残根切断,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耙耙是一种用来平整土壤、除草和翻松的农具。
古代耙主要由耙齿和耙杆组成。
耙齿呈扁平形状,用来松土和平整土壤表面。
耙杆则是连接耙齿和农民的工具,用来控制耙的运动方向和力度。
耙的使用能够将土壤表面的杂草和残根除去,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三、锄锄是一种用来除草、松土和松土的农具。
古代锄主要由锄头和锄杆组成。
锄头呈弯曲形状,用来锄除杂草和翻松土壤。
锄杆则是连接锄头和农民的工具,用来控制锄的运动方向和力度。
锄的使用能够将土壤中的杂草和残根除去,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四、镰刀镰刀是一种用来收割农作物的工具。
古代镰刀主要由刀片和柄组成。
刀片呈弯曲形状,用来割取农作物的茎秆。
柄则是连接刀片和农民的工具,用来控制镰刀的运动方向和力度。
镰刀的使用能够高效地收割农作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古代农耕工具的使用,为农民的劳动提供了便利和效率。
通过犁、耙、锄和镰刀等工具的运用,农民能够更好地处理土壤,除去杂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这些工具的运用也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农耕工具是农业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它们的运用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了作物产量和质量,也提高了农民的劳动效率,减轻了他们的劳动负担。
这些古代农耕工具的发展和使用,为农业生产的进步和农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农具

[農家的生活][傳統農具][農民生活器具][傳統農作物][傳統建築][傳統副業] 養雞養馬養牛養羊養鴨養豬[農家的生活][傳統農具][農民生活器具][傳統農作物][傳統建築][傳統副業][農家的生活][傳統農具][農民生活器具][傳統農作物][傳統建築][傳統副業]長冬作物短冬作物[農家的生活][傳統農具][農民生活器具][傳統農作物][傳統建築][傳統副業]炊事類飲食類起居類灶煙囟柴刀灶頭硿仔鱟杓斧頭擠燒仔蒸籠鼎灶--用來煮飯炒菜的工 具。
大鼎通常用來燒豬料或蒸糕用;小鼎平時燒菜煮飯用。
燃料用草木葉子或木材。
鼎灶圖的工具,主要目的是把灶裡的煙排出去,讓火燒得更旺;煙囟有瓦製的和石綿管製的,圖中是瓦製的。
年糕或發糕的工具;也有的用來斬豬菜用的。
灶頭硿仔--放在灶頭上,用來裝洗鼎的水,裝滿後再拿去倒,省得每洗一次鼎就要拿水去倒。
鱟杓--從鼎裡把稀飯或湯盛到鍋子的的器具。
斧頭-功能與柴刀同,但 農村幾乎家家有柴刀,而斧頭並沒有那麼普遍。
擠燒仔--圖上,陶製,主要用來剪煮湯葯的工具糕;圖下是小火爐,燃料是木碳。
籠床--蒸籠,蒸粿、蒸糕、蒸菜包都得用它,圖中蒸籠是竹和木製成的,現在新式的蒸籠是鋁製的。
土鍋 硿 飯斗鱟殼仔 碗 碗櫥筷子 茶壺吊籃箸籠土鍋(ㄜ)--用來煮飯、煮湯、燉雞鴨用的,陶製品,可直接加熱。
硿(kōng )--圖一:ㄑㄧㄠ粿硿,面較大,方便ㄑㄧㄠ粿做發粿。
圖二:糜硿,用來裝稀飯的。
圖三:用來裝水的。
飯斗--裝飯的保溫鍋,木製品。
鱟殼仔--從鍋子裡把稀飯 或湯舀到碗裡的工具。
碗--用來裝食物的工具,圖中有雞的大碗公就叫雞公;碗口呈八角形的則稱八角公,通常吃飯的碗較小,碗口呈圓形。
碗廚仔--用來裝碗筷的廚子,有竹製和木製二種,而形狀有很多種。
筷子--用來夾食物的工具,有竹製、木製和不鏽鋼三種。
茶壺--用來泡茶的工具。
裝盛物品的籃子。
箸籠--用來裝筷子的工具眠床油燈夜壺瓷枕腳桶竹椅銅鏡藤枕與漆枕尿斗仔木屐椅頭掃帚圓桌太師椅茅廁簑衣洗衣槽 抽水機 梳妝台臉盆架衣廚眠床--睡眠的工具。
寒露分秋天的传统农具与农耕工具

寒露分秋天的传统农具与农耕工具在中国农村,秋天是一个繁忙而重要的季节,农民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收割农作物,准备过冬。
而为了应对这个季节的农耕工作,传统的农具和农耕工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寒露分秋天常用的传统农具和农耕工具。
1. 犁:犁是农田开垦和耕作的基本工具。
它由犁柄、犁身和犁铧等部分组成。
农民可以通过犁来破土、翻晒、松土和翻耕,为种植作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锄头:锄头是秋天农耕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由铁头和木柄组成,用于锄地、除草和翻土。
农民们经常用锄头来清除田地中的杂草和杂物,以保证作物的生长环境。
3. 钻地犁:钻地犁是一种专门用于种植蔬菜和水稻的工具。
它比传统的犁更加便捷和高效。
钻地犁由操作手柄和钻头组成,可以轻松地将种子插入土壤中,减少了种植的时间和劳动力。
4. 背篓:背篓是农民们在收割季节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常用来收集庄稼和蔬菜,并将它们从田地中运回农舍。
背篓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够提高农民们的工作效率。
5. 粮食碾磨机:秋天是农民们收获庄稼的季节,他们需要将庄稼加工为食物以供储存和食用。
粮食碾磨机就是用于磨碾庄稼的工具。
它可以将庄稼磨成面粉,并将其保存下来,为农民们储存粮食提供了便利。
6. 手摇播种机:手摇播种机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种植工具。
它可以帮助农民在不浪费种子的情况下均匀地将种子播种到土壤中。
手摇播种机使用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农民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物的种植效率。
7. 镰刀:镰刀是农民们收割庄稼的工具。
它由弯曲的刀片和握柄组成,有助于农民们快速而干净地收割庄稼。
镰刀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熟练的农民可以准确地割取作物,确保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8. 灯笼:秋天是收获季节,很多农民需要在晚上进行收割工作。
为了提供照明,他们使用灯笼。
灯笼是一种传统的照明工具,通常由纸和竹子制成。
它可以为农民们提供方便的照明,确保他们在晚上工作时能够清楚地看到庄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具,农具一直贯穿着整个农业发展的过程。
自古代种植起源以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一件件传统农具慢慢地被创造出来,形成辉煌灿烂的农耕农具文化。
从远古农业的发掘研究看,我国传统农具的产生不是凭空想象的,创造任何一种新农具都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太科学到符合科学,无不倾注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今天展示给大家看的是在江海大地上耕耘劳作了成百上千的南通农具模型,有的是你们爷爷奶奶们用过的,有的是你们爸爸妈妈们看过的,有的是你们既没有用过,也没有看过的。
为了展示南通前辈们创造的农耕文明,让大家领略江海大地的农家风情,我们特别举办南通科技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为了保证所有同学都能看得见,记的清,懂方法,学原理,我们特别聘请这套模型的制作师张师傅进行操作表演,请大家按照我们的讲解,依次进行参观学习。
1.风车。
吹去稻谷麦类粮食的草屑瘪粒等杂质的工具。
上方朝一边的出口的出杂质,下方的朝下的出口的出粮食。
2.石磨。
石制的磨干粉、水糊的工具。
下盘固定,上盘旋转,上盘的圆洞添原料,下盘的周围出干粉、水糊。
3.木犁。
耕地的农具。
用畜力、人力或机器等牵引。
因主部件为木材,故称木犁或土犁,以别于后来铁制的双铧犁等。
犁是由中国最古老的木制耕地工具——耒耜演变而来的。
《易经〃系辞》中有文字介绍:“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
耒褥之利,以教天下”,说明耒耜创始于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
南通地处长江中下游,滨江临海,自古人们就十分重视农业。
在海安青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了穿孔石斧、石锛、石凿等农具,成为远古人类从事渔猎和农业的重要工具。
虽然在青墩出土文物中未发现犁,但从地域和种植的植物来看,我们南通使用的就是曲辕犁。
4.耙。
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
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5.连枷。
脱粒工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
也作梿枷。
6.纺车。
手摇的有轮子的纺纱或纺线工具。
7.草鞋耙。
用稻秆或草茎等编制的鞋草用的工具。
8. 轧籽机。
轧出棉花籽的工具。
9. 碓。
舂米的工具。
用脚连续踏动木杠后端,前端石头一起一落,舂砸下面石臼中的米粮(使谷成米或使米成粉)。
此图是简单的碓。
只是一个石臼,外加一根杵或木槌。
10.水车。
利用带刮板的链带(条)或系汲筒的水轮,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一种提水工具。
通常由人力、畜力、水力、风力或电力带动旋转。
有龙骨水车、风力水车、管链水车等。
这里展示的是龙骨水车的车槽、刮板部分。
龙骨水车一种由车槽、刮板、木链、木齿轮等组成的水车。
公元168-189年逐渐应用,流传至今。
本地水车一般用人力或畜力(牛)带动,能连续提水,提水高度一般为1~2米。
11.升、斗和斛。
古代盛粮食用的木制容器。
12.水桶。
挑水用具,配套用的叫扁担。
13.碓,石臼和舂米杵。
石臼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舂米杵都在一米左右长,两头粗中间把手处较细,每个重约三公斤。
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压米粉的动作叫舂。
是黎族人特有的一种劳动方式。
14.打谷板。
打谷子用的农具。
15.畚箕。
用柳条、蒲草或竹篾编织的盛物器具。
也可作簸箕用。
盛粮食等上下颠动,扬去糠粃尘土等物的器具。
帆船,江河湖海运载人员及货物,帆用作借助风力提高航速。
渡船,农村小河里接送过往行人,栏杆即用于防护,也可适当坐人。
小船,家用为主,河网地区装运物品或人员。
揇泥船,农民用于到河里夹捞污泥淤泥,晾干后作肥料。
有时也做小船。
捕鱼船(老鸦船),专用于捕鱼,可架老鸦(学名鱼鹰),也可载网。
木桥(栏杆),架在河上供人行走。
有栏杆桥,也有无栏杆桥。
独木桥,一根木头架在小河上供人行走。
犁,耕田用农具,可用牛拉,也可人拉。
蓝车(卧式),专用于小孩躺卧。
蓝车(站式),专用于小孩站立。
伢儿窝,供小孩坐卧睡觉,冬天可保暖。
学步车,小孩边推行边学习走路。
推车(独轮车),运载人员及货物的人力车。
风箱,人工鼓风吹落稻糠,使米和糠分离。
牛磨,用于磨碎粮食,石头打造成大圆盘状,一般用牛拉,也可用人推。
推磨,小圆盘状,一般用人推,也可用于磨豆腐。
耥网,用力向河中心推,捕捞螺丝或小鱼。
扒网,用力向河边拉,捕捞螺丝或小鱼。
草鞋耙,用于打草鞋(稻草或蒲草做成的鞋子)。
斗,称量粮食的用具,一斗等于十斤。
升,称量粮食的用具,一升等于一斤。
纺纱车,把棉花纺成纱的工具。
织布机,把棉纱织成布的工具。
掼床,用人力甩打脱粒的农具。
耥耙,推、拉粮食的用具。
耥子,耕耘稻苗的用具。
连枷,手工拍打脱粒的用具。
豆腐榨子,榨压豆腐多余水分,制作干豆腐或茶干的工具。
簖,栏在河中捕鱼的工具。
莳梧,手工插秧的工具。
要子车,手工打草绳的工具。
扬掀,人工扬弃粮食杂物的工具。
石磊,石头做的压实泥块的农具。
扒犁,压碎泥块的农具。
网子水车,牛拉的大型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