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意想不到的真实论纪录片大师埃罗尔_莫里斯的电影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文论述了当今纪录电影大师埃罗尔・莫里斯作品的独特电影风格及对纪

录电影美学的卓越贡献。莫里斯在反叛直接电影的基础上,以第一人称“

恐怖采访”的形式,无线索叙述的方式,选取非同寻常的拍摄对象探究他们如何理解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及周围世界。他的作品在华丽的艺术派头背后渗透着悲观而复杂的主题及些许后现代艺术的尴尬。关键词

纪录片恐怖采访无线索叙事悲观而复杂的主题交叉授粉

揭示意想不到的真实

论纪录片大师埃罗尔・莫里斯的电影风格

孙红云

大师研究

埃罗尔・莫里斯(ErrolMorris,1948—)

是20

世纪70年代之后纪录电影革新中旗帜最鲜明的一位导演,他从投入纪录片事业一开始就自觉地与直接电影决裂,他探索和拓展了纪录片的表达空间,丰富了新纪录的表达手段。他认为“70年代,纪录片陷入泥淖之中。依我看,有几分是真理电影(实指直接电影)

的罪过。”②莫里斯以他的作品毋庸置疑地确立

了新的纪录片的美学品质。

在新纪录的创作上,埃罗尔・莫里斯不仅在发现和寻找拍摄对象上具有天才的直觉和非凡的能力,更在具体拍摄手法和制作理念上“异端斜说”层出不穷。莫里斯挑战着“纪录片”这个真实的假定,他认为纪录片可以是主观的,并且身体力行拍摄反映内心主观世界的纪录片。在纪录片的名义下,莫里斯狂热的大脑试图以第一人称探索人们怎样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他们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理解自己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方式。他执着地把镜头聚焦在那些看似古怪、离奇、有趣的现实人物身上,借他们可笑、荒谬、半悲剧的故事分析和讽刺复杂怪异的美国文化及资本主义社会。

一为直接电影鸣起警钟

以打破电影传统为乐趣的埃罗尔・莫里斯是从反叛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直接电影开始他的电影事业的。“真理电影(实指直接电影)的主张惹恼了我。这些主张对我而言,很清楚是错误的。自身明显的错误。风格不是真实。你选择了一定的风格,并不意味着你就莫名其妙地解决了‘笛卡尔之谜’,

也不意味着你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思考。你只是

87

选择了一种方法论。这非常像这种思想:因为《纽约时报》使用了某种字体,这种字体就保证了该报上所写的每个句子都是真实的。那完全是一派胡言!”③莫里斯从自己第一部影片《天堂之门》(GatesofHeaven,1978)就开始讨伐直接电影的制作方法,“《天堂之门》的确是对真理电影的一个反击。事实上,在制作这部影片时,我们曾经开玩笑说,我们要谨奉真理电影所有的原则,并首先坚持它。取代手持摄影机的是,我要确信摄影机始终在三角架上!还有代替观察人们,尽可能地做一个谦虚者的原则,我让人们直接对着摄影机谈话,还让他们直接看着摄影机,尽可能地调动人!取代轻便设备的是,我要使用重型设备!对不进行任何安排的主张,我要安排一切!”④

《天堂之门》的成功使莫里斯更加相信:能够以一种更加有力的方式,即完全不同于直接电影的方法完成纪录片的叙事,而且能够使影片非常生动有趣并真实有力。该影片调查拍摄了两个宠物公墓的故事。空想主义的麦克卢尔满怀对宠物虽死犹生的爱而开设的宠物公墓最终以失败而告吹。另一个由精明的哈波特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在纳帕山谷开设的宠物公墓繁荣兴旺起来。影片透过这两个故事使人窥视到美国后现代社会人的各种病态以及与宠物千姿百态的关系。该片不可磨灭地改变了人们对纪录片的理解,也为莫里斯赢得了一批狂热的崇拜者。以同样的创作方式,莫里斯创作了《弗农,佛罗里达》(Vernon,Flori-da,1981),纪录了一个死水一潭的小城里一些行为古怪的居民。

1988年,莫里斯完成了迥异于直接电影的新纪录的典范影片——

—《细蓝线》(TheThinBlueLine)。他说“该片的拍摄,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那种带着一个手持摄影机东奔西跑努力去观察一系列事件的标准纪录片。”⑤它在美学意义上对直接电影进行了彻底的革命,自觉地对纪录片在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局限提出疑问。影片是对一起发生在1976年美国德州达拉斯高速路上一名警察被射杀案件的重新调查。该片直接挽救了因该案被错判为死刑的亚当斯的生命,并使他获释。莫里斯在该片的创作中植入剧情片多视点多层面的复杂叙事方法,以摄影机为调查真实的工具,通过搬演几个案发目击证人不同的,自认为真实的场景而提醒观众不要把看到的想像为现实的客观、可信的纪录。影片没有直接断言某人的证词比其他人的更正确,也没有任何画外叙述,而以多重观点来增加诡异性,表达客观真实的不可能。

值得提醒的是,莫里斯的这些搬演不是作为说明真实的一种方法,不是为了向观众展示真实地发生了什么,而是在告诉:真实常常是必然发生的,但抓住它却很难。讽刺地是,基于《细蓝线》的巨大影响,这种搬演手法从此被大量的纪录片效仿,往往被认为是新纪录的标志之一。另外,对该片搬演手法的模仿还产生了大量的真实电视及各种真实秀的电视节目。在《死亡先生》(Mr.Death,1999)、《战争迷雾》(TheFogofWar,2004)中,莫里斯仍然使用了搬演来增强视觉力量。但事实上,搬演只是莫里斯为增强视觉力量所采用的手段之一,他的关于斯蒂芬・霍金的影片《时间简史》(ABriefHistoryofTime,1991)和受到批评家高度赞扬的《快速、廉价、失控》(Fast,Cheap&OutofControl,1997),以及系列电视纪录片《第一人称》(FirstPerson,2000),都是没有使用搬演的优秀新纪录影片。

莫里斯精心构思的《细蓝线》在纪录片形式上还运用了许多原创的手法,包括在实际的行为和资料影片之后创造性地使用真实的声音录音带,即该片的高潮——

—哈里森招供。录音带里莫里斯与哈里森对话的声音赋予视觉小型录音机的特写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有华丽的摄影、与众不同的剪辑、大胆的黑白色彩校正处理以及施催眠术般的原创音乐,都使得该片被直接电影视为异端怪物。《细蓝线》成为直接电影的一个警钟,也是纪录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它对80

年代纪录片的普及功不可没。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