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有效率 1 0 0 % 结论 :运用针刺运动疗 法治疗过敏性鼻 炎疗程短 ,见效快 ,经济 实惠,无 副作 用,值得 I 临 床推 广。
【 关键词 】针次运动疗法 ;过敏性鼻 炎
[ A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e c t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t h e r a p y o n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 Me t h o d s : 4 0 c a s e s wi t h a l l e r g i c
1 0 0 %. Co n c l u s i o n : Th e t h e r a p y o f a c u p u n c t u r e f o r a l l e r g i c r h i n i t i s h a s s h o r t e r d u r a t i o n nd a r a p i d e fe c t wi t h a fo r d a b l e a d v a n t a g e nd a n o
r h i n i t i s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t h a c u p u n c t u r e , o n c e p e r d a y ,1 0 d a y s a s a c o u r s e , 2 r e s t d a y s f o r e a c h c o u r s e . Re s u l t s :3 0 c a s e s we r e ma r k e d l y
果 ,现 报 告 如 下 。

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比较针药结合与单纯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差别。

方法:将合适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组)、对照组(单纯中药组)各30例,观察两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针刺加中药治疗治疗过敏性鼻炎优于单纯的中药治疗。

关键词针刺中药过敏性鼻炎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acupuncture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onl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reat allergic rhinitis.Method:6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cupuncture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ontroled grou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n their effect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6.67% in the treatment group,but 76.67%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Conclusion:Acupuncture pl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uperior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neating allergic rhinitis.Key wordsAcupunct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llergic rhinitis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一种五官科常见病,与祖国医学的“鼻鼽”相类似。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与探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主体。

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3例与39例。

BN给予中药治疗,A组给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

对比整体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B组为76.92%,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与生理机能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利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积极推广。

标签:针灸;中药;过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发病诱因为变应原侵犯个体,多种细胞因子与免疫活性细胞共同参与,进而导致的鼻黏膜炎性疾病,其不具有传染性,但发病率较高…。

临床症状主要是流鼻涕、打喷嚏和鼻瘁等,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学习造成较大影响。

该病在中医学中属“鼻鼽”范畴,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内因是先天禀赋欠缺;脾脏、肺部或肾脏虚损;肺失宣降等,外因是体感风寒或戾气。

其常见疗法为中医治疗,本文旨在分析对该病患者进行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主体。

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3例与39例。

A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是11~52岁,平均(33.51±2.64)岁;病程范围是4个月-13年,平均(6.55±0.43)年。

B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范围是12-58岁,平均(35.81±2.15)岁;病程范围是5个月~12年,平均(6.14±0.72)年。

对比以上数据,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B组给予中药治疗:选用药物为宣肺通窍配方颗粒,药物组成有辛夷、防风、苍耳子、芥穗、白芷、当归、川芎、甘草、连翘和细辛等。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求过敏性鼻炎的有效针灸治法。

方法:将13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45例。

观察组穴取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配风池、大椎、肺俞针刺治疗;对照Ⅰ组单纯针刺迎香、上迎香、印堂、合谷治疗;对照Ⅱ组予以口服鼻炎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

3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半年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对照工组总有效率71.1%,对照Ⅱ组总有效率46.7%,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由表可知,观察组和对照工组及对照Ⅱ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3组痊愈病例1年后随访统计复发率,观察组与对照I组、对照Ⅱ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对照工组与对照Ⅱ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观察组复发率低。

4典型病例患者,男,43岁。

就诊日期:2004年9月15日。

主诉:鼻痒、鼻塞、流涕10余天。

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10年,每遇冷空气易发作,发作时打喷嚏,流水样鼻涕,阵发性鼻塞,鼻痒不适,嗅觉减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鼻腔检查:鼻黏膜苍白水肿,黏膜表面光滑,鼻腔内有大量的清稀分泌物。

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粒细胞阳性。

诊断:过敏性鼻炎,证属肺虚感寒。

取大椎、风池、肺俞、印堂、迎香、上迎香、合谷,按上述方法针刺补法,1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2个疗程后鼻道通畅,鼻黏膜颜色正常,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随访半年未复发。

5讨论现代医学认为,过敏性鼻炎是由于机体对某些反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鼻黏膜水肿、黏膜腺体增加为主的Ⅰ型超敏反应。

其基本病理为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和腺体分泌物增加,促进组胺形成和释放,以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

组胺能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及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还能促进腺体分泌和血浆渗出,大量渗出液在结缔组织内存留,压迫表浅血管,使黏膜呈现苍白色。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12-01T13:38:19.8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作者:潘文剑[导读]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于过敏原引发的以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

(云南省昭通市中医院新院;云南昭通657000)【摘要】: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42例则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经治疗,患者的症状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用针刺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针刺;中药;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于过敏原引发的以鼻痒、流涕、喷嚏、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与IgE介导下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密切相关,西医治疗药物较多,糖皮质激素类药、抗组胺类药、抗IgE单克隆抗体、减充血剂等药物的应用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但效果有效[1]。

我们应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效果显著,在此汇报成果。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均为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数据表法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8.65±14.17岁,病程5.81±2.56年;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9.02±14.35岁,病程5.72±2.34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并知情同意者;②自身无其他严重疾病者;③均经医学伦理会审核通过;④近期未使用本研究以外其他治疗药物者。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作者:杜岩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主体。

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3例与39例。

BN给予中药治疗,A组给予中药联合针灸治疗。

对比整体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B组为76.92%,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针灸;中药;过敏性鼻炎[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85.02過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发病诱因为变应原侵犯个体,多种细胞因子与免疫活性细胞共同参与,进而导致的鼻黏膜炎性疾病,其不具有传染性,但发病率较高…。

临床症状主要是流鼻涕、打喷嚏和鼻瘁等,会对患者的正常工作与学习造成较大影响。

该病在中医学中属“鼻鼽”范畴,由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内因是先天禀赋欠缺;脾脏、肺部或肾脏虚损;肺失宣降等,外因是体感风寒或戾气。

其常见疗法为中医治疗,本文旨在分析对该病患者进行中药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5年5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8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主体。

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3例与39例。

A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范围是11~52岁,平均(33.51±2.64)岁;病程范围是4个月-13年,平均(6.55±0.43)年。

B组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范围是12-58岁,平均(35.81±2.15)岁;病程范围是5个月~12年,平均(6.14±0.72)年。

对比以上数据,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B组给予中药治疗:选用药物为宣肺通窍配方颗粒,药物组成有辛夷、防风、苍耳子、芥穗、白芷、当归、川芎、甘草、连翘和细辛等。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王健;邱利梅;唐丽梅【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3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针刺组及中药组,每组45例。

联合组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治疗。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IgE、IL-4、IL-5、TNF-α的水平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总分,比较3组临床疗效。

结果3组治疗后IL-4、IL-5、TNF-α及IgE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治疗后IL-4、IL-5及IgE指标与中药组和针刺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总分与中药组和针刺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1%,中药组为71.1%,针刺组为66.7%,联合组总有效率与中药组和针刺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液IgE、IL-4、IL-5水平。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five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combination,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s, 45 cases each. The combination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the acupuncture group, treatment with acupuncture alone;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 treatment with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alone. IgE, IL-4, IL-5 and TNF-αlevels and clinical symptom and sign total score were observed in the three groups before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post-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IL-4, IL-5, TNF-αand IgE levels in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t-treatment differences in IL-4, IL-5 and IgE levels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 and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 acupuncture group (P<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post-treatme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symptom and sign total score in the three groups (P<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t-treatment difference in clinical symptom and sign total score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 and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 acupuncture group (P<0.05).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was 91.1%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71.1%in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group and 66.7%in the acupuncture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 and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 acupuncture group (P<0.05). Conclusions Acupuncture plu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allergic rhinitis. I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reduce IgE, IL-4 and IL-5 levels in the patients.【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5(000)007【总页数】3页(P652-654)【关键词】针刺疗法;鼻炎,变应性;IgE;IL-4;IL-5;TNF-α;针药并用【作者】王健;邱利梅;唐丽梅【作者单位】丽水市中医院,丽水 323000;丽水市中医院,丽水 323000;丽水市中医院,丽水 3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81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亦称变异性鼻炎,是由过敏原引起鼻黏膜的炎症,主要症状包括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

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其临床疗效尚未被充分验证。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前景及研究局限性。

通过对患者选择和分组、治疗方法、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以及不良反应观察的详细记录和分析,本研究得出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由于样本量较小以及部分患者的不配合,研究结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关键词】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患者选择,治疗方法,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观察,临床应用前景,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短或者过长的提示,也不需要添加任何个性化的内容。

感谢配合!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鼻部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清鼻涕等。

在临床上,过敏性鼻炎患者常伴随着瘙痒性眼症、过敏性支气管炎等相关过敏体质的表现。

目前,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长期使用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而免疫治疗则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而且效果不一。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探究针灸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验证针灸治疗在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减轻其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机制提供临床证据,为未来的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系统观察和研究,我们将为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提供更充分的临床证据,为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2. 正文2.1 患者选择和分组患者选择和分组是临床研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能够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和科学性。

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符合急性发作期过敏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探讨针刺结合麦粒灸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75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药物(西药组)和治疗组(针灸结合麦粒灸组),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结合麦粒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标签:针刺;麦粒灸;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异性鼻炎,是常见的呼吸道变应性疾病,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许多研究表明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机制是由于Th1和Th2细胞间的免疫反应失衡,与Th1和Th2细胞的特征因子细胞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4(IL-4)表达调节有关[1]。

目前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免疫脱敏治疗、避免接触变应原、手术及物理治疗。

但以上方法存在不良反应明显、疗效欠稳、费用高、易反复等问题。

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的疗法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来源均来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我院门诊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共7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9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2],均伴有鼻塞、鼻痒、喷嚏、鼻涕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有关研究信息,签署知情同意书。

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和治疗组(针刺结合麦粒灸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3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方法
1.2.1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仙特明),1次/d,1片/次(10mg),配合1%麻黄素滴鼻液滴鼻,2~3滴/次,3次/d。

1.2.2治疗组①针刺操作方法:取印堂、上星、通天、迎香、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

行捻转补泻法,每15min行针1次,每次治疗约30min,1次/d。

根据患者体质及感受调节手法力度;②麦粒灸操作方法取大椎、肺俞穴。

将艾绒做成麦粒大小之棱形艾炷,在预先选好的穴位上沾上少许凡士林油后,使之粘着,用线香点燃,任其自燃,每穴3壮,1次/d。

以上两组10d为1疗程,观察2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1.3疗效观察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鼻塞、鼻痒、喷嚏、鼻涕、鼻黏膜水肿等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鼻塞、鼻痒、喷嚏、鼻涕、鼻黏膜水肿等临床表现有所缓解;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无任何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有
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1%,治疗组为89.18%,两组秩和检验,Z=9.719,P<0.01,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也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机体对外界某些过敏原感应性增高而表现出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有,多见于年轻人,其常见症状有眼痒,鼻痒,喷嚏多、流清涕、鼻塞、头晕、头痛,如长期迁延不愈,严重者可引起记忆力减退、中耳炎、过敏性哮喘等多种疾病。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鼻鼽”范畴,首见于《素问·脉解篇》。

中医学认为,鼻鼽多因肺、脾、肾三脏气虚,加之外邪侵袭鼻窍所致;所以治宜扶正祛邪,宣通鼻窍。

本研究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的方法,可使过敏性鼻炎患者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显著。

督脉是清阳输注鼻窍之通道,针刺督脉的上星穴可疏通督脉气机,通利鼻窍;迎香穴为手足阳明经之交会穴,是治鼻疾之效穴,可直接促进鼻部的血液、淋巴循环,抑制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抑制组胺释放,使鼻塞不通,流涕,不闻香臭得以解除,同时配合风池、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以疏通经气,宣肺通鼻,缓解临床症状,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益气扶正、培土生金之义,《续名医类案》上有上星、合谷、足三里治“鼻渊”的记载,灸法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补虚、防病、保健的目的,麦粒灸可直接刺激机体组织,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产生持久而多方面的效应。

运用麦粒灸法作用于肺俞、大椎穴,可起到培元固本、温肺通络,增强肺功能的作用;艾灸与针刺相结合,标本同治,共同起到调节免疫机能,缓解临床症状直至痊愈的作用;且简便易行,无毒副作用,临床效果显著,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Baars EW,Savelkoul HF.Citrus/Cydonia comp.can restore the immunological balance in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related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in vitro[J].Mediators Inflamm,2008,2008:496-467.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科学组,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09年,武夷山)[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编辑/成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