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2)

1.1 设计背景 (2)

1.2 设计概述 (3)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确定 (4)

2.1 方案设计 (4)

2.2 确定方案 (4)

第三章热释电传感器概述 (6)

3.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6)

3.2 菲涅尔透镜 (6)

3.3 HN911 (8)

第四章核心元器件简介 (10)

4.1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 (10)

4.2 CX20106简介 (10)

4.3 555时基电路 (11)

4.4 KD9561四声模拟声电路 (12)

第五章系统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13)

5.1 系统总电路图 (13)

5.2 电源电路 (13)

5.3 主动式红外监控电路 (13)

5.4 三极管反相电路 (15)

5.5 被动式红外监测模块 (15)

5.6 延时控制电路 (16)

5.7 报警发声电路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摘要

在本文中,介绍一种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监控,并进行报警的系统的设计。该报警器主要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报警电路组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检测电路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从而实现报警功能。

关键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报警电路;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that using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to monitor and alarm.The alarm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detection circuit and alarm circuit.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is the core device in the design of alarm, it can convert the human body infrared signals to electrical signals which us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part.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mainly for weak electrical signals that the sensor outputs to be compared, and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delay, so as to realize the alarm function.

Keywords: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Alarm Circuit.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大众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银行、酒店、超市以及居民生活区更易遭到歹徒侵害的地方[1]。例如说现在居民生活区为了防盗采取人工防范的办法明显力不从心,另外防盗网、防盗窗等家居安防产品在实际使用中不仅不美观,而且不符合防火要求,所以作为高科技的电子防盗报警系统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和运用。为了达到防入侵、防被盗、防破坏、防火等目的,我们采用了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加计算机等技术辅助的一套现代安防系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不但更加隐蔽了,而且还智能化了,因此加强现代化的安全防范技术,满足人们对安保系统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就显得尤为重要。[2]

热释电红外探测技术是国家安全依赖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近年来局部战争侦查使用的尖端技术之一。[3-4]与其他同类技术相比,具有全天候、被动式、视距远、识别伪装能力强等优点,在军事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热释红外技术的红外传感器、非接触式测温、红外热成像仪、摇感控制器和远红外热分析仪等已有一定批量的产品,正处于形成产业化的前期。目前,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报警器的误报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现有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系统不能有效识别入侵对象。[5-7]这些缺陷导致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应用领域作为其它高端监控产品的前端感应器件,或是主要局限在对安防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本文针对现有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缺陷,对热释电红外报警器进行研究,并以不同红外辐射源的热释电信号为研究对象,以模式识别和信号处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深入系统地研究PIR信号的特征提取方法、预处理方法与特征融合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热释电红外报警器。

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部分单位部门开始安装智能报警系统,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完善,有效的保证了居民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本文介绍的热释电红外报警系统中,其核心元部件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于它成本低、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隐蔽性,安全可靠,它是目前市场上最常用的报警器之一。随着商业和民用安防监控实际需求的不断增长、部署监控系统性价比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应急体系”、“平安建设”、“科技强警”等重大工程项目在全热释电红外报警器的设计国不断推进,我国红外监控报警市场将持续升温,并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和机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内大型活动的举办和世界社会安全形势的多变,对各种危险性的预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全天时准全天候的红外监视报警系统显得更

加突出。到 2009 年,全国约有 300 万个红外监控摄像头用于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红外安防已经开始成为安防领域的又一热门产业,所以研究实用型红外报警器迫在眉睫![8]

1.2 设计概述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热释电红外安防自动报警系统。用于人体探测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多采用双元的器件,接收红外线波长为 6.5~14μm,所以要求器件的灵敏度高,噪声系数低,使用温度范围广。本文以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报警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这其中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热量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当交互变化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由于红外线的热效应,晶体温度会迅速变化,这时电荷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晶体发生极化,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红外辐射恒定地照射在探测器探头上,热释电晶体的温度就不会改变,晶体对外呈电中性,探测器因此而没有电信号输出,所以恒定的红外辐射不能被检测到。本文所设计一种能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红外线转变为电压信号。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检测人体信号控制开关和别的电路以及无线门磁等方面,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

鉴于热释电传感器在高温下易误报等缺点,本文设计一主动式红外传感报警器进行同向比较,尽可能减少误报的可能。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确定

2.1 方案设计

方案一:利用模拟电子电路构成被动红外线感应报警器。

被动红外报警器主要是根据外界红外能量的变化来判断是否有人在移动。人体的红外能量与环境有差别,当人通过探测区域时,报警器收集到的这个不同的红外能量的位置变化,进而通过分析发出报警。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左右,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红外报警器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方案二:利用模拟电子电路构成主动红外入侵报警器。

主动红外报警器是一种红外线光束遮挡型报警器,发射机中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在电源的激发下,发出一束经过调制的红外光束(此光束的波长约在0.8~0.95μm之间),经过光学系统的作用变成平行光发射出去。此光束被接收机接收,由接收机中的红外光电传感器把光信号转换成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传给报警控制器。由发射机发射出的红外线经过防范区到达接收机,构成了一条警戒线。正常情况下,接收机收到的是一个稳定的光信号,当有人入侵该警戒线时,红外光束被遮挡,接收机收到的红外信号发生变化,提取这一变化,经放大和适当处理,控制器发出的报警信号。目前此类报警器有二光束、三光束还有多光束的红外栅栏等。一般应用在周界防范居多,最大的优点就是防范距离远,能达到被动红外的十倍以上探测距离。

2.2 确定方案

方案一和方案二结合。利用模拟电子电路构成被动红外线感应报警器为主报警器,同时利用主动红外入侵报警器为参考报警器。

图1 系统结构框图

第三章热释电传感器概述

3.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热释电传感器是基于热释电效应发展起来的电力电子器件,它凭借着独特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民用,军事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飞速发展,热释电传感器在工业应用的大舞台上已越发重要和耀眼。

1.热释电效应介绍

某些晶体受热时,晶体两端将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由于热变化而产生的电极化现象被称为热释电效应。热释电传感器正是基于此效应,在工艺上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接成差动平衡电路,并且利用不同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差异性,将热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2.热释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性能结构

与其它所有的热传感器类似,热释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可以用以下三个部分来阐述:

(1)将外界辐射转化为自身热能的吸收阶段。

(2)将吸收的热能用以提升温度的升温阶段。

(3)将热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测温阶段。

并且,对于特定的响应元的热释电电流,若辐射的角频率为定值,那么。热释电电流的大小仅与感受的辐射功率大小成正比,同步变化于辐射功率。从结构上来看,正如前面提到,热释电传感器是利用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接成差动平衡电路,那么它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相应的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所以需要引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接成共漏形式,以完成阻抗变换。

3.材料介绍

热释电材料可分为单晶,压电陶瓷及高分子薄膜等诸多种类,它们均能产生热释电效应固称之为热释电材料。其中,单晶热释电的热释电系数高。介质损耗小,性能最好的热释电传感器至今大多选用单晶制作,如TGS,LATGS,LITA03等。在压电陶瓷热释电晶体中成本较低,响应较慢。如入侵报警用PZT陶瓷传感器工作频率为0.2~5Hz。最后介绍的薄膜热释电材料可以用溅射,液相外延等方法制备。有些薄膜的自发极化取向率已接近单晶水平。[9-11]

3.2 菲涅尔透镜

1.红外作用距离与光学聚焦系统

由于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能量相当弱,因而,只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组装的探测器,其探测距离一般为1~2m。为提高其探测灵敏度,最好在热释电传感器的前面加装一套特殊的光学系统,这就是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

目前,与红外传感器配套的光学系统有三种,即反射式、透射式和折射式,其中反射式光学系统的灵敏度最高,其探测距离可达25~60m;透射式的灵敏度最低,探测距离为2~10m;折射式居中,兼有反射式和透射式的优缺点。反射式系统的红外传感器要置于镜前,体积大,不好密封,在防尘、防水、抗击、隐蔽性等方面较差,尤其在防盗报警方面不宜采用。而透射式系统的体积小,密封容易,稳定性好,其价格相对较低,因此目前国外多采用透射式系统。

2.红外能量的变化值和菲涅尔镜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对红外辐射能量的绝对值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应是红外辐射能量变化值的大小。例如,若站在红外传感器近前的是一个纹丝不动的人,传感器就没有反应;而较远地方的人稍一移动,红外传感器便迅即有脉冲信号输出。

基于上述的检测原理,在进行光学系统设计时,不仅应把监测空间辐射来的红外线聚焦至传感器,还应能敏锐地觉察出这些红外能量的变化。因此,在设计聚光透镜时,往往要对光滑的光学透镜面进行棱状或柱状处理。两种设计的用意都是在于使被监测的空间产生一系列交替的狭小的红外“高灵敏感应区”和“盲区”。当有人从镜前走动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从“高灵敏感应区”进入“盲区”,传至红外传感器的红外线就会时有时无,即大量的光脉冲进入红外探测元,经转换后便输出相应变化的电脉冲,因而提高了其接收灵敏度,大大提高其探测距离。

图2 菲涅尔透镜的展开图和安装位置图

图3 菲涅尔透镜检测示意图

3.菲涅尔镜的设计和技术指标

菲涅尔透镜是一种塑料注成的薄镜片,片上有精细的镜面和排列有序的纹理,它是根据对灵敏度和接收角度的要求来设计和制作的,技术精度要求非常高。一片好的透镜必须表面光洁,纹理清晰,厚度在0.65mm左右,对红外光的透过率要高于65%。

下面以Q—6型菲涅尔镜为例,说明其主要技术指标。

(1)外形尺寸:68rnm×38mm;

(2)水平角度:120°;

(3)传感器与镜面间的距离:置于聚焦中心处,标准距离为29mm,以便使红外线能量聚焦在探测元上,得到最大的灵敏度。

实际上,菲涅尔透镜有各种不同的规格,具有不同的几何尺寸和特点,要求聚乙烯薄片和安装外壳应相配,透镜面与传感器之间应保持规定的距离,不同的透镜其距离是不同的。除上面的Q—6型外,常见的还有QIA型和Q—8半圆型,一般的菲涅尔透镜的探测距离在10m左右,采用双重反射形式的透镜可达20m以上。[12]

3.3 HN911

1.结构:

HN911主要由光学系统、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信号滤波和放大、信号处理等几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图中,菲涅尔透镜可以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焦到热释电红外探测元上,同时也产生交替变化的红外辐射高灵敏区和盲区,以适应热释电探测元要求信号不断变化的特性;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以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信号处理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为报警功能的实现打下基础。

图4 HN911结构框图

图5 HN911内部结构

2.工作过程:

平时(HN911未检测到红外信号时),HN911的2脚输出高电平。当有人在有效探测区域内活动时,HN911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并将其变换为0.1~10Hz的超低频脉冲(频率与人体的移动速度有关),该超低频脉冲信号经HN911内电路处理后,从HN911的2脚输出触发负脉冲信号。

3.工作参数:

工作电压典型值5V,高电平输出5V,低电平输出电压0~0.2mV。

第四章核心元器件简介

4.1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

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Im78 ××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Im79××系列。顾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

图6 lm7805

7805引脚正确的顺序:1脚接输入,2脚接地,3脚接输出。

用lm78/lm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lm78或lm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lm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lm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4.2 CX20106简介

图7 CX20106内部结构

CX20106是广泛用于彩色电视机红外线遥控接收的前置放大器。由于功能强,性能

优越,成本低,故已在各种红外线遥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CX20106由前置放大器、限幅放大器、带通滤波器、检波器、积分器及整形电路构成。其中的电平自动控制电路ABLC可以保证在输入弱信号时前置放大器有较高增益,在输入强信号时前置放大器不会过载,可以保证在一定遥控距离(约10m)内工作可靠。其内部设置的滤波器中心频率f0由其5脚外接电阻调节,范围可从30KHz-60KHz。CX20106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其中的前置放大器将外接红外光敏二极管或三极管产生的脉冲电压进行放大,电压增益约77-79dB。然后将信号送限幅放大器,使其变为矩形脉冲,再由滤波器进行频率选择,滤除干扰信号,由检波器滤掉载频检出指令信号,再经整形后,由7脚输出指令信号。实际上,CX20106的功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当接收到与CX20106滤波器中心频率相符的红外光信号时,其输出端7脚就输出低电平。

CX20106的主要参数如下:①电源电压典型值为5V,最大17V。②电源电流1.1-2.5mA(典型值为1.8mA)。③输出低电平0.2V。④电压增益77-79dB。⑤输入阻抗27K Ω。⑥滤波器中心频率30KHz—60KHz。⑦允许功耗0.8w.

4.3 555时基电路

555电路的内部电路方框图如图8所示。

图8 555内部方框图

它含有两个电压比较器,一个基本RS触发器,一个放电开关管T,比较器的参考电压由三只5K电阻器构成的分压器提供。它们分别使高电平比较器A1的同相输入和低电平比较器A2的反相器、、输入端的参考电平为2/3VCC和1/3VCC。A1与A2的输出端控制RS触发器状态和放电管开关状态。当输入信号自6脚,即高电平触发输入并超过参考电平2/3VCC时,触发器复位,555的输出端3脚输出低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导通;当输入信号自2脚输入并低于1/3VCC进,触发器复位,555的3脚输出高电平,同时放电开关管截止。RD是复位端(4脚),当RD=0,555输出低电平。平时RD端开路或接VCC。

Vc是控制电压端(5脚),平时输出2/3VCC作为比较器A1的参考电平,当5脚外接一个输入电压,即改变了比较器的参考电平,从而实现对输出的另一种控制,在不接外加电压时,通常接一0.01uF的电容器到地,起滤波作用,以消除外来的干扰,以确保参考电平的稳定。

T为放电管,当T导通时,将给接于脚7的电容器提供低阻放电通路。

555定时器主要是与电阻、电容构成充放电电路,并由两个比较器来检测电容器上的电压,以确定输出电平的高低和放电开关管的通断。这就很方便地构成从微秒到数十分钟的延时电路,可方便地构成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等脉冲产生或波形变换电路。

4.4 KD9561四声模拟声电路

KD9561是一片CMOS四音音乐IC,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出端波形为变频方波信号,可以认为是逻辑电路中的数字信号。可用于警车、救护车、救火车等警报发生器。与其它线性音频功放相比较,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性价比优异这几项突出的优点,虽音质不尽完善,但用于警报发生器却无高保真之需,此放大器输出之功率用于一般警音已可满足要求。

图9 KD9561接脚图10 KD9561发声选择

第五章系统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5.1 系统总电路图

5.2 电源电路

整流桥对1,2端输入的12V交流电进行整流,从而有利于后面的稳压管稳压。直接采用芯片稳压,LM7805将电压稳定在5V直流电压上,由1端输入,3端输出。

5.3 主动式红外监控电路

图 13 主动式红外监控电路图

555多谐振荡器起频率调制作用以发射和CX20106中心频率一致的红外线:

电容C 充电时间317.0t C R pH ≈;

放电时间327.0C R t pL ≈;

振荡频率为:

芯片CX20106的功能简述:当接收到与CX20106滤波器中心频率相符的红外光信号时,其输出端7脚就输出低电平。否则输出高电平。

芯片CX20106的管脚注释:

l 脚:红外信号输入端,接红外接收管VDL 。

2脚:该脚与GND 之间连接RC 串联网络,它们是负反馈串联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改变它们的数值能改变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增大电阻R 或减小C ,将使负反馈量增大,放大倍数下降,反之则放大倍数增大。但C 的改变会影响到频率特性,一般在实际使用中不必改动,选用参数为R 4=4.7Ω,C5=1μF 。

3脚:该脚与GND 之间连接检波电容,电容量大为平均值检波,瞬间相应灵敏度低;若容量小,则为峰值检波,瞬间相应灵敏度高,但检波输出的脉冲宽度变动大,易造成误动作,参数为3.3μF 。

4脚:接地端。

5脚:该脚与电源端VCC 接入一个电阻,用以设置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f 0,阻值越大,中心频率越低。例如,取R =200kΩ时,f n ≈42kHz ,若取R =220kΩ,则中心频率f 0≈38kHz 。现取R5=220kΩ,中心频率为38kHz .

kHz C R R t t f pL pH 38)(43.113

21≈+≈+=

6脚:该脚与GND之间接入一个积分电容,标准值为330pF,如果该电容取得太大,会使探测距离变短。

7脚:遥控命令输出端,它是集电极开路的输出方式,因此该引脚必须接上一个上拉电阻到电源端,没有接收信号时该端输出为高电平,有信号时则会下降。

8脚:电源正极,4.5V~5V。

5.4 三极管反相电路

用三极管9013将基极和集电极的电位反相,即在截止状态和饱和导通状态下的两种情况。且三极管也起增益放大的作用。R6,R7,R8均为偏置电阻,分别取值为10k,5.1k,10k。

5.5 被动式红外监测模块

图15 被动式红外监测模块电路图

平时(HN911未检测到红外信号时),HN911的2脚输出高电平。当有接收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时,将其变换为0.1~10Hz的超低频脉冲(频率与人体的移动速度有关),该超低频脉冲信号经HN911内电路处理后,从HN911的2脚输出触发负脉冲信号。

或门为参考选择过程。当1,2脚有高电平输入,3脚输出高电平。当1,2脚输入均为低电平时,3脚输出触发低电平。

5.6 延时控制电路

R9,C8分别为延时电阻和延时电容,延时长度T=R9*C8*1.1,R9=1M,C8=100UF,T=110s即延时大约两分钟。为防止该NE555被反相电动势击穿,则并联保护二极管D7。当2脚接收到触发低电平信号时,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工作,吸合开关。延时结束,3脚回复低电平,继电器不工作,开关断开。

5.7 报警发声电路

图17 报警发声电路图

KD9561四声模拟声集成电路,SEL1,SEL1不接,则发出报警声,R10=240k以符合芯片要求。LS1选用YD100 -1型8Ω,0.5W电动扬声器,由该KD9761和三极管8050驱动。继电器吸合,电路接通,则发出报警声报警。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

HC-SR501是基于红外线技术的自动控制模块,采用德国原装进口LHI778探头设计,灵敏度高,可靠性强,超低电压工作模式,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感应电器设备,尤其是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7m范围内 100度锥角即可检测到! :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出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2、光敏控制(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可设置光敏控制,白天或光线强时不感应。 3、温度补偿(可选择,出厂时未设):在夏天当环境温度升高至30~32℃,探测距离稍变短,温度补偿可作一定的性能补偿。 4、两种触发方式:(可跳线选择)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段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才延时将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感应模块检测到人体的每一次活动后会自动顺延一个延时时间段,并且以最后一次活动的时间为延时时间的起始点)。 5、具有感应封锁时间(默认设置:2.5S封锁时间):感应模块在每一次感应输出后(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可以紧跟着设置一个封锁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感应器不接受任何感应信号。此功能可以实现“感应输出时间”和“封锁时间”两者的间隔工作,可应用于间隔探测产品;同时此功能可有效抑制负载切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干扰。(此时间可设置在零点几秒—几十秒钟)。 6、工作电压范围宽:默认工作电压DC4.5V-20V。 7、微功耗:静态电流<50微安,特别适合干电池供电的自动控制产品。 8、输出高电平信号:可方便与各类电路实现对接。 : ?使用说明 1.感应模块通电后有一分钟左右的初始化时间,在此期间模块会间隔地输出 0-3次,一分钟后进入待机状态。 2.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3.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A元B元)位于较长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离有差值,差值越大,感应越灵敏,当人体从正面走向探头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走过时,双元检测不到红外光谱距离的变化,无差值,因此感应不灵敏或不工作;所以安装感应器时应使探头双元的方向与人体活动最多的方向尽量相平行,保证人体经过时先后被探头双元所感应。为了增加感应角度范围,本模块采用圆形透镜,也使得探头四面都感应,但左右两侧仍然比上下两个方向感应范围大、灵敏度强,安装时仍须尽量按以上要求。

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

年代末期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感器件。现在,已得到越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是上世纪80一些书刊只简要介绍了被动式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应用。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本文就主动式和被动式两方面的基本应用原理作一大致介绍。 一、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德国产的SD02PH5324、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主要有上海产的公司的CERAMICP2288,日本NIPPON LH1954、LH1958,美国HAMAMATSU公司产等。虽然它们的型号不一样,但其结构、外型和电参数大致相同,大部RS02DSCA02-1、分可以彼此互换使用。 由敏感单元、阻抗变换器和滤光窗等三大部(以下简称:传感器)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为它们的顶视图,其中较大的1a的外形图。图P2288分组成。图1为、SD02、SCA02-1为1b1mm。图矩形部分为滤光窗,两个虚线框矩形为敏感单元,面积约2x1mm2 ,间距的数据,,其中参数为SCA02-11c为底视图;它们的监视、探测角度如图1a、侧视图;图d 其它两种的参数大致相同。 1.敏感单元 SD02对不同的传感器来说,敏感单元的制造材料有所不同。其内部结构见图1a及图2如,。制成。这些材料再做成很薄的薄片,每一由LiTaO3 P2288的敏感单元由锆钛酸铅制成;、P12片薄片相对的两面各引出一根电极,在电极两端则形成一个等效的小电容,如图中的。因为这两个小电容是做在同一硅晶片上的,而它们形成的等效小电容能自身产生极化,P2但这两个电容的极性是相反串联负电荷。极化的结果是,在电容的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的正、的。这正是传感器的独特设计之处,因而使得它具有独特的抗干扰性。 P1、P2当传感器没有检测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于自身产生极化,在电容的两端产生极性相反、电量相等的正、负电荷,而这两个电容的极性是相反串联的,所以,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回路中无电流,传感器无输出。 当人体静止在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内时,照射到P1、P2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相等,且达到平衡,极性相反、能量相等的光电流在回路中相互抵消。传感器仍然没有信号输出。同理,在灯光或阳光下,因阳光移动的速度非常缓慢,P1、P2上的红外线光能能量仍然可以看作是相等的,且在回路中相互抵消;再加上传感器的响应频率很低(一般为0.1~10Hz),即传感器对红外光的波长的敏感范围很窄(一般为5~15um),因此,传感器对它们不敏感。 当环境温度变化而引起传感器本身的温度发生变化时,因P1、P2做在同一硅晶片上的,它所产生的极性相反、能量相等的光电流在回路中仍然相互抵消,传感器无输出。 从原理上讲,任何发热体都会产生红外线,热释电人体红外线传感器对红外线的敏感程度主要表现在传感器敏感单元的温度所发生的变化,而温度的变化导致电信号的产生。环境与自身的温度变化由其内部结构决定了它不向外输出信号;而传感器的低频响应(一般为0.1~10Hz)和对特定波长红外线(一般为5~15um)的响应决定了传感器只对外界的红外传感所以,而这种变化对人体而言就是移动。线的辐射而引起传感器的温度的变化而敏感, 它可以抗可见光和大部分器对人体的移动或运动敏感,对静止或移动很缓慢的人体不敏感;红外线的干扰。 2.滤光窗 ,滤光窗能有效地滤除2中的M它是由一块薄玻璃片镀上多层滤光层薄膜而成的,如图,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学院名称: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学号:姓名: 评分:教师: 2016 年 4 月29 日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5-2016学年第 2学期第 7 周- 9 周 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

摘要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先的高端电子产品也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现在低廉的价格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原本用于感应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安全保障中。 本次实验模拟设计了热释电传感器报警器。传感器采用的型号为re200b,并配上其专用的芯片biss0001进行调试。Re200b在感受到周围有人体红外的移动的同时会输出一个高电平到biss0001,同时由于9号引脚接入了大电阻固定输入高电平,biss0001检测到信号会输出高电平触发蜂鸣器。 经过分析,准备,调试后,本次的电路设计达到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关键字:re200b、biss0001、报警、蜂鸣器

目录 第一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 1.1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1) 1.1.1方案一 (1) 1.1.1方案二 (2) 第二章电路设计 (3) 2.1热释电传感器 (3) 2.2BISS0001 (4) 2.3报警电路 (5) 第三章实验原理图及实验调试 (6) 3.1实验原理图 (6) 3.2实验调试 (7) 第四章结论 (8) 参考文献 (9)

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答案)

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 工位号:成绩: 工作任务: 一、《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元器件检测、焊接与装配 1.《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焊接 根据给出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原理图(附图1)和元器件(附表1),正确选取元器件准确地焊接在赛场提供的印制电路板上。 要求:在印制电路板上所焊接的元器件的焊点大小适中、光滑、圆润、干净,无毛刺;无漏、假、虚、连焊,引脚加工尺寸及成形符合工艺要求;导线长度、剥线长度符合工艺要求,芯线完好,捻线头镀锡。其中包括: (1)贴片焊接 (2)非贴片焊接 2.《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装配 根据给出的附图1《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原理图和元器件(附表1),正确选取电子元器件及功能部件准确地装配在赛场提供的印制电路板上。 要求:元器件焊接安装无错漏,元器件、导线安装及元器件上字符标示方向均应符合工艺要求;电路板上插件位置正确,接插件、紧固件安装可靠牢固地;线路板和元器件无烫伤和划伤处,整机清洁无污物。

二、装配工艺卡片编制 根据下表《装配工艺过程卡片》指定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元器件,完成下面装配工艺卡片的编制。 1.请把下表《装配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序号(位号)”列出的各元器件,在“以上各元器件插装顺序是:”一栏中编制插装顺序(可归类处理)。 2.根据《装配工艺过程卡片》中的“图样”,在“工艺要求”一列其中的空格中填写工艺要求。 装配工艺过程卡片

三、《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工作正常 在你已经装好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应能实现电路工作正常。 1.接上12V电源后,按下电源开关S1,电容器C8两端电压为6V,LED2电源指示灯亮,电源电路工作正常。 2.手靠近远红外传感器PIR时,经一段时间后,报警发光二极管LED1由微亮转光亮,LS1慢慢变大声。延时及检测电路工作正常。 3.手离开远红外传感器PIR时,发光二极管LED1延时亮1分钟后熄灭,LS1也延时响1分钟后不响。延时电路工作正常。 4.手离开远红外传感器PIR时再开机或结束停电后来电时不应出现LED1亮和LS1响。 四、《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检修 1. 要求:在给出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线路板上,已经设置了两个故障。请你根据《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电路原理图和电路功能(电路功能看提供的《热释电传感器检测电路》)加以排除,故障排除后电路才能正常工作。并请完成以下的检修报告。 故障一检修报告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 热释电效应同压电效应类似,是指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晶体表面荷电的现象。热释电传感器是对温度敏感的传感器。它由陶瓷氧化物或压电晶体元件组成,在元件两个表面做成电极,在传感器监测范围内温度有ΔT的变化时,热释电效应会在两个电极上会产生电荷ΔQ,即在两电极之间产生一微弱的电压ΔV。由于它的输出阻抗极高,在传感器中有一个场效应管进行阻抗变换。热释电效应所产生的电荷ΔQ会被空气中的离子所结合而消失,即当环境温度稳定不变时,ΔT=0,则传感器无输出。当人体进入检测区,因人体温度与环境温度有差别,产生ΔT,则有ΔT输出;若人体进入检测区后不动,则温度没有变化,传感器也没有输出了。所以这种传感器检测人体或者动物的活动传感。由实验证明,传感器不加光学透镜(也称菲涅尔透镜),其检测距离小于 2m,而加上光学透镜后,其检测距离可大于7m。 四、人体感应模块只能工作在室内并且工作环境应该避免阳光、强烈灯光直接照射,如果工作环境有强大的射频干扰,可以采用屏蔽措

施。若遇有强烈气流干扰,关闭门窗或阻止对流。感应区尽量避免正对着发热电器和物体以及容易被风吹动的杂物和衣物。 五、人体感应模块建议安装在密封的盒里,否则可能一直会有输出信号。 六、如果要求人体感应模块的探测角度小于90度时,可以用不透明胶纸遮挡镜片或裁剪缩小镜片来实现。 七、人体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人体的手脚和头部运动方向与感应灵敏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红外模块的特性决定了无法精确控制感应距离。 八、模块中的探头(PIR)可以装焊在电路板的另一面。也可将探头用双芯屏蔽线延长,长度应在20厘米以内为好。 功能特点: 1.全自动感应:当有人进入其感应范围则输入高电平,人离开感应范围则自动延时关闭高电平。输出低电平。 3.两种触发方式:L不可重复,H可重复。可跳线选择,默认为H。 A.不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延时时间一结束,输出将自动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 B.可重复触发方式:即感应输出高电平后,在延时时间段内,如果有人体在其感应范围内活动,其输出将一直保持高电平,直到人离开后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报告

热释电人体感应红外报警器设计制作报告 1 绪论 随着科技的提高,电子电器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各种高档家电和贵重物品为许多家庭所拥有。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越来越多。这点就是因为不法分子看到了大部分人防盗意识不够强所造成的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庭对财产安全问题十分担忧。报警系统这时为人们解决了大部分问题。但是市场上的报警系统大部分是适用于一些大公司的重要机构。其价格昂贵,使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如果设计一种价格低廉,性能可靠、智能化的报警系统,必将在私人财产的防盗领域起到巨大作用。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隐蔽性能良好,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被广泛应用。而本设计的电路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部分包括红外感应部分与单片机控制部分,整个系统电路可划分为:电源部分、传感器模块部分、单片机控制电路,而单片机控制由最小系统和指示灯电路、报警电路等子模块组成。主要工作由热释电红外感应器完成信息采集、处理、数据传送经过单片机功能设定到达报警模块这一过程。就此设计的核心模块来说,单片机就是设计的中心单元。单片机应用系统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单片机、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外围应用电路等组成的系统,软件是主要是工作的程序通过编写程序来控制输入的信号。 2 设计任务分析 1.该设计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模块划分为数据采集、按键设定、报警等。 2.本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蜂鸣器、单片机控制电路、LED指示电路及软件组成。 3.系统可实现功能。当人员外出时,可把报警系统设置在外出布防状态,探测器工作起来,当有人闯入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将探测到动作,设置在监测点上的红外探头将人体辐射的红外光谱变换成电信号,红外热释电模块送出TTL 电平至STC89C52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运算后驱动执行报警电路使警号发声。 3技术方案的详细设计 3.1本系统的设计方案 3.1.1系统概述 1.系统设计简介 本系统采用了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它的制作简单、成本低,安装比较方便,而且防盗性能比较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安全可靠。这种防盗器安装隐蔽,不易被盗贼发现,便于多用户统一管理和用户操作。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相关知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才有被动式之称。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是利用热释电效应进行探测的。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又称为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其主要工作原理便是热释电效应。热释电效应是指如果使某些强介电质材料(如钦酸钡、钦错酸铅P(zT)等)的表面温度发生变化,则随着温度的上升或下降,材料表面发生极化,即表面上就会产生电荷的变化,从而使物质表面电荷失去平衡,最终电荷变化将以电压或电流形式输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接收移动人体辐射出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可以将其转化为与人体运动速度,距离,方向有关的低频电信号。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受到红外辐射源的照射时,其内部敏感材料的温度将升高,极化强度减弱,表面电荷减少,通常将释放掉的这部分电荷称为热释电电荷。由于热释电电荷的多少可以反映出材料温度的变化,所以由热释电电荷经电路转变成的输出电压也同样可以反映出材料温度的变化,从而探测出红外辐射能量的变化。红外探测器的光学系统可以将来自多个方向的红外辐射能量聚焦在探测器上,这样红外探测器就可以探测到某一个立体探测空间内热辐射的变化。 当防范区域内没有移动的人体时,由于所有的背景物体(如墙壁、家具等)在室温下红外辐射的能量比较小,而且基本上是稳定的,所以不能触发报警器。当有人体突然进入探测区域时,会造成红外辐射

能量的突然变化,红外探测器将接收到的活动人体与背景物体之间的红外热辐射能量的变化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的大小,决定于敏感元件温度变化的快慢,经过后级比较器与状态控制器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U,送往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红外探测器的探测波长为8~14um,人体的红外辐射波长正好处于这个范围之内,因此能较好的探测到活动的人体。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属于空间控制型探测器,其警戒范围在不同方向呈多个单波束状态,组成锥体感热区域,构成立体警戒。 由于被动式红外技术具有监测距离较远,灵敏度较高,节能价廉等优点,本课题采用红外探测器作为报警探测器,并在设计中增加了自动声光报警的功能,使报警系统更加趋于完善。 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路图 热释电红外线(PIR)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元件。是一种能检测人体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能组成防入侵报警器或各种自动化节能装置。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这个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 图2-3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内部电路框图。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灵敏度探测元件。它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将这个电压信号加以放大,便可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如作电源开关控制、防盗防火报警、自动览测等。 (1)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应用电路图如下: 主要是由一种高热电系数的材料,如锆钛酸铅系陶瓷、钽酸锂、硫酸三甘钛等制成尺寸为2*1mm的探测元件。在每个探测器内装入一个或两个探测元件,并将两个探测元件以反极性串联,以抑制由于自身温度升高而产生的干扰。由探测元件将探测并接收到的红外辐射转变成微弱的电压信号,经装在探头内的场效应管放大后向外输出。为了提高探测器的探测灵敏度以增大探测距离,一般在探测器的前方装设一个菲涅尔透镜,该透镜用透明塑料制成,将透镜的上、下两部分各分成若干等份,制成一种具有特殊光学系统的透镜,它和放大电路相配合,可将信号放大70分贝以上,这样就可以测出10~20米范围内人的行动。 菲涅尔透镜利用透镜的特殊光学原理,在探测器前方产生一个交替变化的“盲区”和“高灵敏区”,以提高它的探测接收灵敏度。当有人从透镜前走过时,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就不断地交替从“盲区”进入“高灵敏区”,这样就使接收到的红外信号以忽强忽弱的脉冲形式输入,从而强其能量幅度。 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中心波长为9~10--um,而探测元件的波长灵敏度在0.2~20--um范围内几乎稳定不变。在传感器顶端开设了一个装有滤光镜片的窗口,这个滤光片可通过光的波长范围为7~10--um,正好适合于人体红外辐射的探测,而对其它波长的红外线由滤光片予以吸收,这样便形成了一种专门用作探测人体辐射的红外线传感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报警电路

自动控制 文章编号:1009-9441(2007)10-0016-0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报警电路□□程素平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摘 要:概述了红外辐射的知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计了一种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分析了该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很多的优点,在防盗、警戒等装置中应用较广。关键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被动式红外报警电路;菲涅尔透镜中图分类号:TP732.2;X924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家居生活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种防盗探测器应运而生。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而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随着半导体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发展,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防误报能力、控制范围与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满足多数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因此,在防盗、报警、安全、自动控制等方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比其他类型的传感器应用更为广泛。 1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分析 1.1 红外辐射概述 在自然界中,任何高于绝对温度(-273℃)的物体都能够产生红外光谱,红外光的波长范围在0.76~1000μm,红外光谱学中将1~15μm称为近红外波段;15~50μm为中红外波段;50~1000μm 为远红外波段。温度不同的物体,其释放的红外光的波长就不同,因此,红外光的波长与物体温度的高低是相关的。由于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产生了热效应,能将肉眼看不见的红外辐射转变为可测量的物理量,依据这一原理,可做成红外辐射探测器。 1.2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结构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常由热释电晶体、氧化膜、滤光镜片、结型场效应管FET 和电阻等部分组成。热释电晶体一般采用PZT或其他压电晶体材料,将敏感材料PZT的上、下表面做成电极,并在其上表面上加1层黑色氧化膜,以提高转换效率。在管壳顶端装有滤光镜片,它可以阻止不需要的红外线或其他光线进入传感器。防盗报警系统中的热释电传感器采用的滤光片厚度为8~14μm,而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在10μm左右,因此,该传感器能敏锐地探测到是否有人进入了禁区。由于热释电传感器的输出阻抗极高,而输出电信号微弱,故在其内部装设场效应管(FET)及偏置电阻,以进行信号放大及阻抗匹配 。 图1 热释电传感器的结构 1.3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晶体具有极化现象,并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恒定的红外辐射照射在探测器上时,热释电晶体温度不变,晶体对外呈电中性,探测器没有电信号输出,因而恒定的红外辐射不能被检测到。当交变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晶体温度迅速变化,这时才发生电荷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由于热释电晶体输出的是电荷信号,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该电阻阻抗高达104MΩ,故引入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接成共漏形式(即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 报警电路中通常采用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传感器将两个特性相同的热释电晶体逆向串联,用来防止其他红外光引起传感器误动作。另外,当环境温度改变时,两个晶体的参数会同时发生变化,这样可以相互抵消,避免出现检测误差。该传感器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原理与使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原理与使用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热释电晶体已广泛用于红外光谱仪、红外遥感以及热辐射探测器。除了在楼道自动开关、防盗报警上得到应用外,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比如:在房间无人时会自动停机的空调机、饮水机;电视机能判断无人观看或观众已经睡觉后自动关机的电路;开启监视器或自动门铃上的应用;摄影机或数码照相机自动记录动物或人的活动等等。 热释电传感需内部结构 J企福diy科孝據宪孝习网 热释电原理: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内部的热释电晶体具有极化现象,并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恒定的红外辐射照射在探测器上时,热释晶体温度不变,晶体对外呈电中性,探测器没有电信号输出,因而恒定的红外辐射不能被检测到。当交变的红外线照射到晶体表面时,晶体温度迅速变化,这时才发生电荷的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外电场,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

人体温36?37度,会发出10um 左右的红外线,当无人体移动时,热释电红外 感应器感应到的只是背景温度,当人体进人警戒区,通过菲涅尔透镜,热释电 红外感应器感应到的是人体温度与背景温度的差异信号,因此,红外探测器的 红外探测的基本概念就是感应移动物体与背景物体的温度的差异。 传感器模块感应范围 输出引脚图 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只有配合菲涅尔透镜使用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不加菲涅尔 透镜时,该传感器的探测半径可能不足 2m 配上菲涅尔透镜则可达10m 甚至更 远。菲涅尔透镜是用普遍的聚乙烯制成的, 安装在传感器的前面。透镜的水平方 向上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在竖直方向上又分成若干不同的区域, 所以菲涅尔透 镜实际是一个透镜组,当光线通过透镜单元后,在其反面则形成明暗相间的可见 区和盲区。每个透镜单元只有一个很小的视场角, 视场角内为可见区,之外为盲 区。而相邻的两个单元透镜的视场既不连续,更不交叠,却都相隔一个盲区。当 人体在这一监视范围中运动时,顺次地进入某一单元透镜的视场, 又走出这一视 场,热释电传感器对运动的人体一会儿看到, 一会又看不到,再过一会儿又看到, 然后又看不到,于是人体的红外线辐射不断改变热释电体的温度,使它输出一个 又一个相应的信号。输出信号的频率大约为 0.1~10Hz ,这一频率范围由菲涅尔 透镜、人体运动速度和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决定。 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应尽量避免灯光等干扰源近距离直射模块表面的透镜,以免引进干扰信号产 生误动作;使用环境尽量避免流动的风,风也会对感应器造成干扰。 2、感应模块采用双元探头,探头的窗口为长方形,双元( A 元B 元)位于较长 方向的两端,当人体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走过时 ,红外光谱到达双元的时间、距 离有差值,差值热释电传感蒔爍块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姓名:胜利 学号:150712163 班级:15电本六班 指导教师:王爱乐 成绩:

工程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系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 二、设计任务: 1.有人接近时,热释电传感器报警电路发出报警,无人接近时不报警。 2.白天不起作用,晚上自动工作。 三、设计报告: 1、格式要求 ⑴页面:A4,上下左右页边距2.0厘米。 ⑵题目:小二黑体加粗;大标题:三号黑体加粗;小标题:小四黑体加粗;正文:五号宋体。 ⑶页码:底部居中。 2、报告容: 1.封面 2.容提要 3.正文 1)原理概述; 2)电路设计; 3)元器件及参数选择; 4)仿真结果分析; 5)电路仿真软件介绍。

6)参考文献四、进度安排

摘要 报警器作为防盗的一种手段一直广受人们的欢迎。本次设计的报警电路为红外传感报警电路,达到在夜晚自动工作且有人靠近时自动报警,无人靠近时不报警的功能。根据实际操作所遇到的问题,也做了相应的修改。 本次实验模拟设计了热释电传感器报警器。热敏电阻感受到的温度越高其电阻越小,光敏电阻感受到了光亮越少电阻越大。在设计的电路过分压使热敏电阻阻值小到一定程度,光敏电阻阻值大到一定程度时,都往CD4011与非门芯片输入高电平,此时CD4011芯片输出低电平触发555定时器,使输出一个高电平,点亮LED灯。 经过分析,准备,调试后,本次的电路设计达到了课程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报警器红外信号处理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设计要求与容 (4) 1.1 热释电传感器报警器设计要求: (4) 1.2 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4) 1.2.1 方案一 (4) 1.2.2 方案二 (5) 1.2.3 方案三 (6)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7) 2.1 系统组成 (7) 2.1.1 光敏电阻与热敏电阻 (7) 2.1.2 与非门电路 (7) 2.1.3 LED报警电路 (8) 2.2 工作原理 (8) 第三章元件选择与参数计算 (9) 3.1 相关原理及计算 (9) 3.1.1 光敏电阻 (9) 3.1.2热敏电阻 (10) 3.1.3 CD4011与非门芯片12 第四章实验、调试与分析 (14) 4.1 焊万用板14 4.2 系统调试 (14) 4.2.1仿真调试 (14) 4.2.2焊接问题 (15) 4.2.3 电路调试 (15) 第五章结论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一 (19) 附录二 (20) 附录三 (2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简介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Prefac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is a ver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the sensor.It can detect people or animals, the infrared transmitter and converted into anelectrical signal output. As early as 1938, it was proposed detection using pyroelectric infrared radiation effect, but not taken seriously. Until the sixties, with the laser, infrared technology is developingrapidly, it has contributed tothepyroelectric effect and research on pyroelectric crystals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nsor depth study of the relevant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processing technology is also growing rapidly.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of the pyroelectric sensor, and then describe the relevant ASIC processing technology. Pyroelectric effect In nature, any more than the absolute temperature (-273K) objects will have infrared spectra, objec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wavelength of infrared energy released is not the same, so the level of infrared wavelengths is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radiation energy size and surface temperature. 1μm wavelength of visible light is usually less, but more than 1μm light the human eye can not see, but can be an appropriate instrument to detect the energy oradiation. When some of the crystal is heated, the crystal will have an equal number of both ends of the opposite sign of charge, such as heat of changes in the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known as the pyroelectric effect. Typically, the crystals produced by the spontaneous polarization bound charge is attached to the air from the surface of free electrons in the crystal and in its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工作原理讲解学习

1 概述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家居安全方面,不得不时刻留意那些不速之客?现在很多小区都安装了智能报警系统,因而大大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程度,有效保证了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红外线是不可见光,有很强的隐蔽性和保密性,因此在防盗?警戒等安保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等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也以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等特点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目前国内使用的各类防盗?保安报警器基本都是以超声波?主动式红外发射/接收以及微波等技术为基础?而这里所设计的被动式红外报警器则采用了美国的传感元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这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并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同时,它还能鉴别出运动的生物与其它非生物?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用它制作的防盗报警器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许多防盗报警器材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不需要用红外线或电磁波等发射源? ●灵敏度高?控制范围大? ●隐蔽性好,可流动安装?

2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和热电偶都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不同的是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热电系数远远高于热电偶,其内部的热电元由高热电系数的铁钛酸铅汞陶瓷以及钽酸锂?硫酸三甘铁等配合滤光镜片窗口组成,其极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抑制因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该传感器在工艺上将两个特征一致的热电元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路方式,因而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在结构上引入场效应管的目的在于完成阻抗变换?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该电阻阻抗高达104MΩ,故引入的N沟道结型场效应管应接成共漏形式即源极跟随器来完成阻抗变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设计时应将高热电材料制成一定厚度的薄片,并在它的两面镀上金属电极,然后加电对其进行极化,这样便制成了热释电探测元?由于加电极化的电压是有极性的,因此极化后的探测元也是有正?负极性的? 图1是一个双探测元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D端接电源正极,G 端接电源负极,S端为信号输出?该传感器将两个极性相反?特性一致的探测元串接在一起,目的是消除因环境和自身变化引起的干扰?它利用两个极性相反?大小相等的干扰信号在内部相互抵消的原理来使传感器得到补偿?对于辐射至传感器的红外辐射,热释电传感器通过安装在传感器前面的菲涅尔透镜将其聚焦后加至两个探测元上,从而使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制造热释电红外探测元的高热电材料是一种广谱材料,它的探测波长范围为0.2~2 0μm?为了对某一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有较高的敏感度,该传感器在窗口上加装了一块

基于热释电传感器的防盗报警器的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第一章绪论 (2) 1.1 设计背景 (2) 1.2 设计概述 (3) 第二章方案设计与确定 (4) 2.1 方案设计 (4) 2.2 确定方案 (4) 第三章热释电传感器概述 (6) 3.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6) 3.2 菲涅尔透镜 (6) 3.3 HN911 (8) 第四章核心元器件简介 (10) 4.1 三端稳压集成电路lm7805 (10) 4.2 CX20106简介 (10) 4.3 555时基电路 (11) 4.4 KD9561四声模拟声电路 (12) 第五章系统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13) 5.1 系统总电路图 (13) 5.2 电源电路 (13) 5.3 主动式红外监控电路 (13) 5.4 三极管反相电路 (15)

5.5 被动式红外监测模块 (15) 5.6 延时控制电路 (16) 5.7 报警发声电路 (17)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摘要 在本文中,介绍一种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监控,并进行报警的系统的设计。该报警器主要由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及其检测电路,报警电路组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报警器设计中的核心器件,它可把人体的红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以供信号处理部分使用。检测电路主要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延迟、比较,从而实现报警功能。 关键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报警电路;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design that using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to monitor and alarm.The alarm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detection circuit and alarm circuit.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is the core device in the design of alarm, it can convert the human body infrared signals to electrical signals which us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part.The detection circuit is mainly for weak electrical signals that the sensor outputs to be compared, and amplification, filtering, delay, so as to realize the alarm function. Keywords: The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Alarm Circuit.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研究背景意义及现状 1研究背景 (1) 2 国内外现状 (2)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3) 1研究背景 人体目标是环境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元素,对场景中的人体目标进行检测、识别和跟踪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热点。目前,它已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智能监控、高级人机接口、机器人视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于人体识别的特征必须具有差异性,在一定时间内具有不变性,并且容易得到量化的测量。可见光视频人体检测在图像图形处理、智能监控、视频编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可见光成像所需条件的限制,使得相关研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可见光成像相比,红外热成像因其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可以透过黑暗和烟雾,看到在可见光波段无法看见的感兴趣的目标。目前,红外图像在交通、夜视、安全监控、医学、天文、工业监控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红外成像设备价格昂贵,检测和识别算法复杂度高,运算量大,而在某些场合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完全能满足需要。 热释电红外(Pyroelectric Infrared Detector, PIR)传感器早在1938年就受到关注,有人就提出利用热释电效应探测红外辐射,但并未受到重视。直到六十年代,随着激光、红外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又推动了对热释电效应的研究和对热释电晶体的应用开发。近年来,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对该传感器特性的深入研究,相关的专用集成电路处理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家居环境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政府开展的“平安城市”建设,给安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对各种安防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挑战。“平安城市”的核心系统包括电子巡查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PIR探测器作为入侵报警系统中最常见的监控产品之一,由于其具有功耗小、隐蔽性好、成本低廉、对光照条件无要求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到安防系统、智能家居、企业安全等领域。 但是目前PIR探测器存在许多不足,从而导致其应用领域局限在对安防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或是作为其它高端监控产品的前端感应器件。其主要原因在于:

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

1.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PIR原理详解 在电子防盗、人体探测器领域中,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价格低廉、技术性能稳定而受到广大用户和专业人士的欢迎。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μ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μ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μm 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涅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向外释放电荷,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产生报警信号。 (1)这种探头是以探测人体辐射为目标的。所以热释电元件对波长为10μm 左右的红外辐射必须非常敏感。 (2)为了仅仅对红外辐射敏感,在它的辐射照面通常覆盖有特殊的菲涅尔滤光片,使环境的干扰受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3)被动红外探头,其传感器包含两个互相串联或并联的热释电元。而且制成的两个电极化方向正好相反,环境背景辐射对两个热释元件几乎具有相同的作用,使其产生释电效应相互抵消,于是探测器无信号输出。 (4)一旦人侵入探测区域,人体红外辐射通过部分镜面聚焦,并被热释电元接收,但是两片热释电元接收到的热量不同,热释电也不同,不能抵消,经信号处理而报警。 (5)菲涅尔滤光片根据性能要求不同,具有不同的焦距(感应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监控视场,视场越多,控制越严密。 被动式热释电红外探头的优缺点: 优点: 本身不发任何类型的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好。价格低廉。 缺点: ◆容易受各种热源、光源干扰 ◆被动红外穿透力差,人体的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头接收。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抗干扰性能: 1.防小动物干扰 探测器安装在推荐地使用高度,对探测围地面上地小动物,一般不产生报警。 2.抗电磁干扰 探测器的抗电磁波干扰性能符合GB10408中4.6.1要求,一般手机电磁干扰不会引起误报。 3.抗灯光干扰 探测器在正常灵敏度的围,受3米外H4卤素灯透过玻璃照射,不产生报警。 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的安装要求: 红外线热释电人体传感器只能安装在室,其误报率与安装的位置和方式有极大的关系,正确的安装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应离地面 2.0-2.2米。 2.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远离空调, 冰箱,火炉等空气温度变化敏感的地方。 3.红外线热释电传感器探测围不得隔屏、家具、大型盆景或其他隔离物。

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

【设计题目】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 【设计要求】 1、设计一热释电红外报警电路实现下述功能,当人靠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时电路开始报警并且人离开后电路依然延时报警一段时间,实现报警功能。 2、对设计的报警电路实现仿真与实际电路的制作。 【设计过程】 1.【设计方案及论证】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原理特性: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基于热电效应原理的热电型红外传感器,能以非接触式检测出物体放出的红外线能量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由于热电元输出的是电荷信号,并不能直接使用,因而需要用电阻将其转换为电压形式。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由传感探测元?干涉滤光片和场效应管匹配器三部分组成?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既可用于防盗报警装置,也可以用于自动控制?接近开关?遥测等领域?用它制作的防盗报警器具有如下特点: ●不需要用红外线或电磁波等发射源? ●灵敏度高?控制范围大? ●隐蔽性好,可流动安装? 图1.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方案一: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输出信号经过LM358集成运放进行一级放大,并把输出信号输入窗口比较器进行比较,比较器中通过加电阻用作参考电压。再次输出高低电平信号作为555定时器组成的脉冲单稳电路的触发信号。再通过这一信号控制报警电路,实现报警和延时功能。

方案二:利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专用处理芯片BISS0001制作,它是由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迟时间定时器以及封锁时间定时器等构成的数模混合专用集成电路,只需加少量外围电路就能实现对热释电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比较以及延时处理,能方便的控制后续报警电路实现报警功能。 热释电传感器部分 热释电传感器 专用处理芯片 声光报 警部分图2. 方案二的原理框图 比较方案一、二我们不难发现方案二中电路简单但是其中所用芯片BISS0001目前我们无法进行电路仿真因此不符合电路设计要求。综合考虑以上二种方案我们选择了方案一。方案电路图如下: 图3.设计方案电路图 2.【元器件选择及其参数计算】 3. 2.1元器件选择: 2.1.1电源部分: 由于本系统仅需5V直流电源所以我们选择实验室常用的三端稳压芯片7805制作5V直流电源。 2.1.2传感器部分: 传感器部分我们采用目前实验室常见的D203S热释电传感器,该类传感器输出信号峰值大于3500m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