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当代体育建筑创作中结构表现趋势研究

当 代 体 育 建 筑 创 作 中 结 构 表 现 趋 势 研 究
苑雪 飞 张 玉 良 王 , ,
( . 尔 滨 1, 大 学 建筑 学 院 . 哈尔 滨 1哈 -1 1 ,
玮
10 9 5 0 0)
108 5 0 0; 2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建 筑 设计 研究 院 。 哈尔 滨 .
学特性 。首先 , 计算机技术 的进步在 当代建筑形态创 作方面 起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 能够 提供 全新 的思 维方 式来 创作 它 建筑 , 建筑师可 以逐 渐从 简单 平面 几何 绘 图工具 中解 脱 出
来 , 创 造 出非 线 性 复 杂 的 建 筑 形 态 。新 材 料 、 技 术 的 应 并 新
用, 建造技术 的突破使 体育建筑在 高度 、 跨度 和造 型上 都获
得 了更大解放 。 第二 , 当今社会处于消费时代 、 信息 时代 、 科
技时 代 , 强调地 域文 脉 、 并 自然生 态 , 建筑创 作思 想呈 现 出 多元共生的局面 , 这使得 大众 的审美定位 发生 了巨大变化 ,
这些变化就 为 体育建 筑创 作 提供 了更 为 广 阔的空 间 。 作为当代 体育场 馆形 态创 作 的核心 问题——结 构 表现 , 已
由原 来结 构支撑 , 发展到结构 造型 , 并且通 过技术 与艺术 的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结构 的生成 即是建筑 形态的 产生 , 构 结
反 映建 筑的内部逻 辑 , 面的影 响 了人们 的思 维方 式 和传 全
采用非对称 的曲面结 构 和流 线性 的元素 , 表达 出超 现实 的 流动感 , 反映了“ 海上浮石 ” 的主题 。 2 2 结 构表皮化 表现 .
高层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不仅形成 了该建筑竖向和水平方向的主要抗力 系统 , 而且使塔楼
的外观像一座光彩夺 目的雕 塑品 。在斜 撑和 角柱 的后 面用具有
2 1 有 效 的结构能 够节约 资源 .
结构必须有效 , 要从许多 方面来衡 量。首先就是天然 资源 的 细网格 的玻璃外墙衬托 , 使它们在外 观上更为 突出。所有斜 向系 利用 。必须充分发挥结构材料 的优势 , 把它们做成尽 可能有效地 杆和主要 竖向立柱 都用填 以混凝 土 的箱形 钢构件 组成 。正 是这 承受施加在它们上面的荷载 。 种组合形成 了这 幢在经济 、 结构 上富于表情 的建筑 。
2 结构表 现 的基 础和 内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底座互为补充。
外露 的对角斜 向支撑 以 4个 巨形 角柱作 为骨 架。X形 支撑 建筑结构艺术体 现是建立 在对工 程原理 特别是结 构 的原 理 和性能理解的基础上 , 并且包含着 3个基本概 念 : 效能 , 经济和雅 的上下看不到像汉考 克 中心 那样 的水 平 系杆 。这 些斜撑 和角 柱
中图分类号 : U9 3 T 7 文献标识码 : A
建筑 英文 单词 “ rht tr” 本意 为巨大 的工 艺 , A ci cue , e 可见在 建
现代 的高层建筑 变得 越来 越纤 细 , 产生更大侧移 的可能性 比
筑诞生之初 , 它就被认为是 技术与 审美融 合的产 物 , 筑 的特 征 以往大体积的多层高楼要 大。建筑 物愈高 , 建 自然界所产生 的重力 必然是科技的可实 践性 和美 的可理 解性 。高层 建筑作 为城市 现 荷 载 、 荷 载 和 地 震 荷 载 的影 响 愈 大 。 正 因如 此 , 消 这 些 荷 载 风 抵 代化的象征 , 无论高层建筑 的类型 是如何 出现 的, 都有 两个方 面 的结构作用成为高层 建筑设计 的一个 重要 方面。高层建筑 对侧
建筑形象创作中结构形态的表现模式初探

建 筑 形 象 创 作 中 结 构 形 态 的 表 现 模 式 初 探
何 隽
( 南 大 学 设 计 学 院 , 苏 无锡 24 2 ) 江 江 11 2 [ 摘 要 ]结构 形 态设 计 突破 了只 把 结 构 作 为技 术 手 段 的 传 统 观 念 。结 合 典 型 案 例 , 多元 化 的结 构 形 态表 现 从
结 构 是 建 筑 中 承 力 的 骨 架 , 是 构 成 建 筑 视 觉 形 象 的 承 也 载 物 。结 构 在 丰 富 建 筑 形 象 及 对 建 筑 的 体 验 方 面 存 在 无 限 的 可 能 , 为 设 计 师 应 该 使 结 构 对 建 筑 之 美 有 所 表 达 。 但 作 是 , 凭 突 现 的灵 感 并 不 能 获 得 合 理 完 美 的造 型 , 构 专 业 仅 结 知 识 的 艰 深 , 得建 筑 师 很 难 对 结 构 体 系 进 行 掌 控 , 以 有 使 所 的 建 筑 师 只 满 足 于 机 械 地 复 制 那 些 固 定 的 、 旧 的 结 构 形 陈 态 , 是 在 方 案 阶 段 就 缺 少 结 构 构 思 , 得 建 筑 造 型 一 开 始 或 使 就 是 “ 天 不 足 ” 不 良体 型 。 这 些 都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埋 没 了 先 的 结 构 的美 学 潜 质 , 大 降 低 了结 构 形 态 应 有 的 魅 力 。 因此 , 大 在 建 筑 设 计 中有 必 要 回归 本 质 , 结构 形态 在建 筑形 象 创 作 从 中 的表 现 模 式 进 行 剖 析 , 分 挖 掘 出 结 构 技 术 潜 在 的 表 现 充 力 , 建筑形象的创新提供崭新的视角 。 为
中 , 结 了结 构 形 态 在 建 筑 形 象 创 作 中的表 现模 式 , 析 了 结 构 技 术 对 建 筑 形 象 的 塑 造 产 生 的影 响 。 对 结 构 形 态 总 分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

建筑艺术中的结构美一、建筑美学的本质与特征建筑美学是一门研究建筑领域中美和审美问题的学科,它是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
建筑美学的本质在于探索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
形式美学:建筑的形式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包括建筑的外观、比例、尺度、色彩等。
形式美学研究建筑的形式语言和构成元素,以及如何通过形式来表达美。
空间美学: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利用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间美学研究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营造美的氛围。
文化美学:建筑是文化、社会和历史的象征,因此建筑美学也与文化密切相关。
文化美学研究建筑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建筑来表达和传承文化。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美学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应该根植于自然环境,并与其相互协调,形成一种整体的美感。
审美价值和功能:建筑美学不仅关注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关注其功能性。
建筑应该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带来美的享受。
审美效应:建筑美学研究建筑对人们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即建筑的审美效应。
通过研究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情感反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建筑的美。
建筑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从形式、空间、文化、自然、功能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
通过深入理解建筑美学的本质和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建筑创作和欣赏。
二、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结构美是指建筑通过其构件的排列、组合和连接方式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
它不仅包括建筑的力学性能,还涵盖了材料、形态、比例和空间等方面的美学价值。
结构美在建筑艺术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建筑作品。
建筑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求,而结构美恰恰能够提升建筑的功能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够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优化柱网布局和梁板结构,可以创造出更加开阔和灵活的室内空间,满足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浅谈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构思

( ) 载 作 用 下 , 构 的传 力路 线 越 短 , 构 的 工 1荷 结 结 作 效率越 高 。
() 2 结构处于直接受拉或受压 比受弯或混合受力 ,
能更 好地 发挥 材料 性能 。 ( ) 构 的各 部 分 、 截 面 受 力 均 匀 时 , 构 的工 3结 各 结
与 结构工 程师共 同努力 , 尽量 地 做更 多 的构想 , 设计 为 提 供可能 , 而结 构构 思 有一定 的基 本规 律 和原则 , 在理 解 和掌握 这些基 本 规律 和原 则 的同时 ,了解 各 种结 构 体 系 在 空 问构 成 中的 表 现 方 式 及其 所 形 成 的 内部 空
情绪、 适应 『 以及 对合宜 的结构造 型 的欣 赏 。 ” 生,
“ 结构 就是 建 筑 物 中 尚未修 饰 的物质 材 料 , 懂得 不
结构 的 内在含 义 , 目地 运 用 结构 , 然 导 致 毫无 道 理 盲 必
的形式 主义 ” Hw. ( . 罗森迟 尔 ) 结构 为建 筑 空 间提 供有 。 效 的骨架 和支 撑 , 建筑 空 问的物 质 材 料 , 间形 态 反 是 空 映结构 的规律 ,是 结构 内 在理 性 和技 术 美 学 的外 在 表
重点说明荷载路径 、 载路径 形状和结构形体对结构 的影 响。建筑师在 掌握这些 基本概念 的同时 , 与结 构工程师共 同努 荷 应 力 , 可能地达 到建筑与结构 、 尽 力与美的完 美结 合。 关键 词 : 筑设计 ; 建 结构构思 ; 力学荷载
1 建 筑 结 构 的 重 要 性
条件下的传力路径。 例如 : 重力荷载 的路径是 自上而下
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

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艺术与建筑结构的结合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表达方式。
通过充分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与特点,艺术家能够创造出独特、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艺术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视觉冲击力。
一、抽象的结构为艺术提供灵感建筑结构的本质是有机构成的,艺术家可以从中汲取无限灵感。
可以通过简化和抽象的方式,将建筑结构转化为艺术作品的灵感源泉。
例如,艺术家可以通过提取建筑物的骨架结构,以抽象的形式展示出来,创作出富有力量感和动感的艺术作品。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可以使用线条、几何图形和比例等元素来表现结构的优美和稳定。
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使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结构背后的美学价值。
二、建筑结构的材料与艺术呈现材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建筑结构的材料也对艺术作品起到重要的影响。
通过运用建筑结构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可以使作品更加立体、生动,并与观者产生更强的共鸣。
以砖石结构为例,艺术家可以运用与之相同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
可以将砖石拼接成各种形状和结构,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艺术家还可以加入其他的元素,如光线、投影等,以突出作品的艺术性。
三、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空间设计除了创作艺术品外,艺术家还可以通过运用建筑结构来进行艺术空间设计。
建筑结构的特点与美学原理可以为艺术空间设计提供灵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体验。
例如,通过构建起众多的柱子和梁,可以创造出一个立体感强、充满活力的艺术空间。
利用不同的材料、色彩和光线等元素,艺术家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受,使观者在空间中感受到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结语运用建筑结构进行艺术创作是一种充满挑战和创意的过程。
艺术家需要深入了解建筑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作品。
通过抽象的结构、材料的运用和艺术空间的设计,艺术家可以将建筑结构的美与艺术的灵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独特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仿生方法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仿生方法随着仿生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仿生技术应用到建筑行业中,特别是结构仿生方法。
结构仿生方法,也称为结构仿生设计,是由结构工程师受自然界的启发而发展出来的结构设计技术,它模仿自然界的结构,将自然界的力学现象转化为建筑结构中可采用的结构解决方案。
结构仿生方法受自然界的影响,得益于自然界的均衡、柔软、延展性。
由于这些特点,结构仿生设计有可能取得更优越的效用,有可能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其可靠性。
同时,结构仿生方法也能够更多地结合环境,提高结构体系的兼容性及其可持续性,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构仿生方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首先,结构仿生方法能够使建筑物的结构更加灵活及其延展性,有利于制作复杂的构造,降低建筑物的质量,降低建筑物的局部结构载荷,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及可靠性。
其次,结构仿生方法能够提高建筑结构的空间动态性,使建筑物更容易表达空间结构的复杂性,使建筑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的环境结构,从而增强建筑结构的综合性能,改善空间的功能性及其可持续性。
第三,结构仿生方法可以通过软仿生结构体系来减少建筑结构对外界环境的污染,降低建筑结构的能耗,提高建筑结构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建筑物对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影响。
最后,结构仿生方法能够有效整合建筑结构与外界环境,通过仿生方法来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其可靠性,改善空间的功能性及其可持续性,并能够有效的应对环境变化,给建筑创作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结构仿生方法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既有效为建筑行业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也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结构的性能,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结构仿生方法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不但有利于建筑的性能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设计的技术发展。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建筑行业已经非常发展,以结构仿生方法为主的建筑形式出现越来越多,它不仅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结构的功能性及其使用性,同时也能够更好的融入周围的环境,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及可靠性,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技艺交融——谈当代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构 表 现 的 概 念 和 内 涵 、 础 和 灵 魂 , 出技 术 与 艺 术 的 有 机 交 融 构 成 了 当 代 结 构 表 现 的 主 要 内 容 。 在 此 基 指 基 础 上 总 结 了结 构表 现 应 该 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 尝 试 归 纳 了一 些 有 关 结 构表 现 的 设 计 思路 , 促 进 设 计 并 以
de i e s a t c o e a o e i po t nc o t e e r s i n o t uc ur lf r . h t uc u a x e son h s sgn r t a h m r nd m r m r a e t h xp e s o f s r t a o m T e s r t r le pr s i a
越 重 视 结 构 形 态 的 表 现 性 , 构 表 现 成 为 建 筑 创 作 中形 态 构 思 的 重 要 方 法 。 结 构 表 现 着 重 发 掘 建 筑 结 结
构 中 的 艺 术 因素 , 找 结 构 和 艺 术 的 结 合 点 , 抽 象 的 结 构 概 念 为 生 动 的 建 筑语 言 。 文 中重 点探 讨 了结 寻 变
师对结 构表现 的 重视和 思考 。
关键 词 : 艺;结构表 现 ;建筑创 作 技 中图分 类号 : Tu一0 6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3 9 2 0 )2 0 3 0 1 0 —7 2 ( 0 7 0 —0 4 - 5
Bo d o ta d Te hn qu n f Ar n c i e S u y o t u t r lEx e so n Co t mpo a y Ar h t c u a e to t d n S r c u a pr s i n i n e r r c ie t r lCr a i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建筑创作中的结构表现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结构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实现新奇的造型,还是体现现代建筑的技术感,都需要用合理结构形态,来表达建筑设计思想。
本文从更宽广的层面来透析结构表现思想,从结构和建筑创作中的各个关系以及通过实例来分析出结构构思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和表达。
关键词:建筑创作结构构思结构形态建筑技术
中图分类号: J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现在建筑设计所要求的新的、宏伟的结构方案,使得建筑师必须要理解结构构思,而且应达到一个深度和广度。
结构在建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宇宙之间结构无所不在。
无垠的太空中,有天体结构;超微观世界里,有原子结构;对于建筑物来说,它有着楼板、屋顶、墙体、门窗、给排水、机电设备等多种成分,其中板、梁、柱、墙体、基础组成了建筑物的基本结构――建筑结构。
建筑结构是采用一定材料,按照一定力学原理而营造的结构,是支撑着房屋的“骨骼”。
一、结构表现的理论基础-建筑的双重属性
技术性与艺术性建筑学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建筑同时具有技术属性和艺术属性。
如果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没有掌握相关的几何理论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那不朽的金字塔是无法建成的;又如在中国,如果古代工匠没有相关的土木材料知识和木框架结构力学知识,也不可能建造出独树一格的中国古典建筑。
就艺术美学而言,建筑作为一种艺术,首先体现为一种具有表现性的形式美;其次,建筑艺术能营造出一种精神格调,这种精神格调不仅异彩纷呈,而且有可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一种表征。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时候必须研究建筑美学理论,探求形式美的规律与特征。
就某一个时代来说,这种形式美的需求都能用当时的建造技术得以实现。
但同时也存在这样的
情况,那就是建筑师追求的形式美效果对当时的技术手段来说构成了挑战,这样就促使技术向前发展以满足建筑的美学需要。
除了形式美外,建筑美学往往还体现在精神美的境界。
根据建筑功能和建筑性质的需要,空间和实体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可以创造出庄严、雄伟、幽暗、明朗的气氛,使人产生宗教、自豪、压抑、欢愉等情绪,建筑的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有时候需要独特的形式或者空间来表达,这也间接地促进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推动艺术的发展纵观人类建筑发展史,结构技术的发展过程是其中的一条主要线索。
技术的进步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
二、结构表现和建筑技术的关系
结构表现的手法探究长久以来,结构总是和技术联系在一起。
当CCTV新大楼的两座斜塔在162m的高空交会时,世人也许会为人类结构技术的强大作用力叹服,其实,在设计师库哈斯看来,那颠覆性的结构造型本身就是艺术!在这里,结构和艺术已经统一在一起了。
现代结构技术的发展,为建筑的创作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建筑师在酝酿结构方案的时候,应用基本李雪特征,力求使结构技术美的形式具有建筑艺术美的内容,同时,又使结构技术美的内容具有建筑艺术美的形式。
今天,结构技术表现已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它打破了以往单纯从形式美学角度追求造型表现的框框,通过技术性思维以及捕捉结构受力特性、几何特征与建筑造型内在联系的方法,去寻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工业技术以造型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建筑形象的塑造主要依赖对结构形态美的正确表达。
在建筑形象塑造中,我们应当去发掘结构形式的特征与建筑形象个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结构技术手段来参与建筑的形态构成,恰当地运用结构的语言来表现建筑,不仅是高技术的体现,而且能为建筑形态赋予合理的内涵、带来崭新的面貌。
三、结构形态的合理性
在设计加工中,既要重视结构形态与建筑功能的一致,又应重视结构受力的合理性。
此外,描述结构几何形态的参数以少为宜,因为构成方式的规则性与结构受力的合理性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同
时也便于施工。
构建合理的结构内在规律结构形态要符合力学规律,这是结构表现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结构形态所应体现的结构实质。
人们对结构规律的把握源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总结。
而自然界的结构现象是丰富多彩、难以穷尽的,也是现有结构理论不可能完全包容的。
向自然形态和人类自身形态学习,是启发结构形态设计的重要途径。
在运用这一表现方法的同时,还应不断进行分析综合,丰富和修正己有结构理论,进行新一轮的创新。
四、结构表现的发展趋势:
形态日趋多样,建筑立意主导形态:建筑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筑造型的创作,而在构思建筑造型时,多强调立意的新颖和独特,建筑师个人对建筑的理解,创作当时的外界条件或自身的一些偶然因素等都影响着建筑造型的创作。
在设计理念愈来愈凸现个人风格的情况下,建筑形态表现必将趋于多样,异形、非线性的形态成为流行的元素,这对于结构的挑战显然也越来越大。
计算机综合技术的应用使建筑设计的信息交流更加完善,甚至能用模拟的建筑模型形成一种通用的“建筑语言”。
在一个项目的不同阶段用一种通用的“建筑语言”来协调和联系,可能大大降低项目的消耗。
建筑与结构的创新有赖于结构形态的创新结构形态学的研究是开发新型建筑结构的前提。
形态学尽管反映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形式与结构的关系,但正因为它所揭示的规律是最简洁和最基本的,因而也就最富于变化、最能适应任何复杂的物质现象。
二十世纪建筑结构的发展表明,正是结构形态的创新促成了新结构的不断发展、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新技术的不断成熟。
索膜结构、树状结构、巨型结构……大量的新型结构为建筑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0世纪既是建筑与结构各自发展,是建筑与结构在矛盾中不断融合、并不断迸发出耀眼火花的时期,涌现出许多在建筑与结构两方面都很出色的作品。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将是未来在研究建筑的结构表现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结构表现的成本在当前的中国这样一个建设量大但是精品少的建设环境中进行建筑创作,结构表现力强的设计显然会有强烈的吸引力。
还是以“鸟巢”、CCTV新址、水立方等建筑为例,独特的结构设计带来的是完全不同以往建筑的效果,其
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建筑范围,复杂的设计、极具挑战的建造甚至被提升到体现国家实力的高度。
可见,结构带来的影响力是惊人的。
但同时,建造这些建筑花费的巨大代价也被人所诟病,一座“鸟巢”的费用可以建造多座具有同样功能的体育场。
但是不可否认,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剧烈变革中的大国,是需要有几座有影响力的建筑来提升民族士气的,“鸟巢”、CCTV新址等建筑固然花费大大多于其他建筑,可是它们的作用也是其他建筑所不能替代的。
况且作为实验性建筑,它们是不可复制的,它们的出现并不代表以后中国所有的建筑都会走同样的路。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 布正伟著.构构思论―现代建筑创作结构运用的思路与技巧.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托马斯.赫尔佐格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 芦原义信著.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5] 慎铁刚著.建筑力学与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 王玲著.基于结构形态的建筑造型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07.
[7] 海诺.恩格尔著.结构体系与建筑造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8] 王振宇著.当代世界建筑创作倾向之“技术表现”研究。
天津:天津大学,1999.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