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套】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套】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绝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前两句描写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后两句具体描写燕子和鸳鸯,一静一动,生动地表现出春天充满生机而又自然和谐的气氛。《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为惠崇的画题的诗。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春天的景象。《三衢道中》是诗人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写出了他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古诗教学,吟诵是重点,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让学生结合插图,自读了解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感觉、色彩、气味等方面想象景物特点并且在交流中使认识更加清晰。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诗的韵味,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惠”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绝句》。

3.理解古诗大意,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融人到诗歌的意境中,感知诗歌所描绘的事物特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所营造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搜集三首古诗作者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绝句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2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同时能够默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一起去看看春天的美丽景色吧(播放舒缓的轻音乐,课件出示几幅春天美景图,学生观图感知春景之美)。

2.指名说说观图感受,教师适时引入:人们都喜爱春天,画家将春色绘进了美丽的图画中,音乐家为春光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古往今来,还有很多诗人则写出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歌。你们听(配乐朗诵《绝句》)!孩子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诗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经典名作(板书:绝句)。

3.引导学生简单交流对诗人杜甫的了解,教师补充出示(唐代著名大诗人,有“诗圣”之称,与诗人李白并称为“大李杜”)。

二、初读探究,感知诗意

1.过渡引入:同学们,要想读好这首有趣的诗歌,我们必须首先准确认读诗歌中的生字。看,调皮的生字朋友来了,快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1)课件出示生字“融、燕、鸳、鸯”,指寤朗读.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重点提醒“融”读后鼻音,“鸳”是整体认读音节,同时补充出示“鸳鸯”的图片,并简单介绍(鸟,外形像野鸭而较小。雌雄多只或成对生活在水边)。

(2)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方法:

生:因为“鸳、鸯”在一起时是一种鸟的名字,所以两个字都有鸟部,而上半部分体现了两个字的读音。

师:你这是借助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生字的,非常不错!

生:我觉得“燕”可以用顺口溜的方式记住——“廿”在上头,“北”中添个“口”,“四点”下边走。

师:你运用了形象识字法,读着读着我们就准确记住了“燕”这个字,谢谢你,你真棒!

(3)指导书写生字,教师重点强调“融”字的左下部分易错的地方(“?”不能写成两笔短横了);“燕”中间部分的“口”要写得偏小,下面不能写得太散了,要注意后面三点的方向一致;“鸳、鸯”两个字上半部分都要写得略扁,把下半部分的“鸟”盖住。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强调提醒。

2.出示诗歌,引导学生将生字带进诗歌中再次进行朗读,注意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1)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提醒读准朗读节奏(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引导学生再次进行诗歌朗读练习,注意读中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感。

3.细读诗歌,斌着借助画面感悟诗意,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借助课文中的注释或是请教同学、老师进行理解。

(1)与同桌交流自己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指名学生汇报对诗歌大意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借助教

材中的注释理解词语“迟日、泥融”等词语的意思,并简要补充部分词语的意思(江山:江河和山岭,借指国家),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

(3)引导学生再次研读诗歌,借助课文插图想一想:这四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问答归纳板书(景物: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动物:燕子、鸳鸯)。

4.再读诗歌,展开想象:诗歌画面中的这些景物各自都具有怎样的特点?试着用诗歌中的词语来概述。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丽、香”感受自然景物静态之美,抓住“飞、睡”两个词语体会鸟几的动态之趣(补充板书:静态动态)。

5.课件再次出示美丽的画面,教师激情小结:多美的春天呀!温暖的太阳此时正照耀着大地,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勤劳的小燕子正在忙着衔泥筑巢,可爱的鸳鸯卧躺在温暖的沙地上美美地睡觉。祖同的山

河多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呀!来,孩子们,让我们带着喜爱之情再读一凄这首诗歌。

6.指导朗读,教师再次激情范读,学生练习有感情朗凄,可以边读边配上有趣的动作。

7.指名感情朗读,并试着进行背涌,学生齐背。

三、拓展延伸,感悟诗情

1.过渡:诗人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孩子们,诗中的自然景物和动物成了这种画面中的主角,它们有动有静,一定也给你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你们通过这些事物感受到了春天大自然怎样的气息呢?

2. 学生简单交流,教师归纳板书(春光景色美动物显生机),同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诗人对春天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3.拓展学习: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捕写、赞美春天的诗歌,同时让他们进行有感情诵读。教师适时补充《春雨》《春晓》等,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诗人杜甫以及他的诗歌《绝句》。并用自己优美的诵读表达我们对于春天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吧(全班学生再次配乐齐诵诗歌)。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景物:迟日、江上、春风、花草(静态) 春光景色美

绝句

动物:燕子、鸳鸯 (动态) 动物显生机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惠崇春江晚景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惠崇春江晚景》。

2.认识本课“惠、崇、豚”3个生字,会写“惠、崇、芦、芽、短”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及诗歌内容。

3.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课件出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学生认真观看图画,并简要说说画面内容。

师:孩子们,睁大你们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们从这幅画中部看到了哪些事物呢?

生:我看到了几枝鲜艳的桃花开得非常好看。

生:地上的小草嫩绿嫩绿的.体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特点。

生:我还看到了河里有几只鸭子正在快乐地游来游去。

师:经过你们的描述,这幅画一下子就充满了春天的美丽色彩。

孩子们,其实你们看到的这幅早春图是北宋著名僧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

(板书:惠崇春江晚景)指导学生读准“崇”字的后鼻音、翘舌音,并能够正确书写“惠、崇”,提醒他们“惠”中间部分的横画右边还有一笔点画,且上半部分要写得略微紧凑;“崇”上半部分的“山”写得略小。

另外,两个生字的横画都较多,书写时需要注意横画之间等距的原则。

简单介绍惠崇(北宋有名的僧人,能诗善画)。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便是为这幅画专门而作的诗歌。

2.师生交流对诗人苏轼的了解.教师补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所写的题画诗。

二、初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学生自读诗歌,注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之间相互检查自读情况,并进行正音。

3.指名朗读诗歌,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指导读准“芦、芽、豚”三个生字的读音(同时再次指导学生识记、书写生字,重点提醒学生“芦、芽”两个字上半部分的“艹”都要略宽于下半部分)。

4.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诗歌的停顿与节奏(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5.学生齐读诗歌。

6.再读诗歌,想一想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诗歌主要描骂了惠崇《春江晚景》这幅画中的景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诗中找出诗人所描写的画中事物。教师板书:竹子、桃花、江水、蒌蒿、芦芽、鸭子、河豚。

三、深入探究,想象意境

1.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诗句,借助课文旁边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巡视点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2.课件出示“蒌蒿、芦芽、河豚”的图片,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相关注释认识诗中所描写的几种事物(蒌蒿:草本植物。叶子背面密生灰白色细毛,花冠筒形。干的茎叶点燃后生的烟能熏蚊蝇。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鱼。头近圆形,身体圆筒形。遇敌害时整个身体能膨胀如球,浮在水面上。内脏有剧毒。常生活在近海底层半咸水中,有时也进入淡水区。)

3.学生交流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归纳并串讲诗句意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到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来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息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4.再读并思考: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惑受到的?

(1)学生交流(描绘了一幅江景早春图,从桃花、萎蒿、芦芽等景物中可以感受到……)。教师适时再次展示《春江晚景》图,引导学生体会早春景物的特点(简单补充鸭子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春天到来与否感知最准确的特点)。

(2)质疑:诗歌的最后一句是不是诗人从画中看到的(不是,这是诗人由画面生发的想象)?

(3)想象体验:假如你现在行走在这如画的江边,在盎然的春意里,你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感觉春光如此美好,心里充满了喜悦之情……)?板书:喜爱春天、赞美春光。

5.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边吟诵边想象画面。

四、课堂小结

1.指名有感情地诵读并尝试背诵诗歌,师生点评(注意处理好诗歌情感以及节奏等)。

2.教师小结:苏轼真不愧是宋代最著名的诗人,一首题画诗都能够写得如此生动鲜活,读后让人如同身临其境。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他的其他诗歌,读一读、品一品,感受一下大诗人的美好情怀。

板书设计:

1古诗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

竹子、桃花、江水、萎蒿、芦芽、鸭子、河豚

(喜爱春天赞美春光)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三衢道中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知诗歌大意,感受初夏季节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过的两首古诗并进行熟练背诵,学生齐诵这两首诗歌。

2.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课最后一首古诗(板书诗题,

注意提醒学生读准“衢”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注释理解诗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诗人曾几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曾几,字吉甫南宋诗人,自号茶山居士。其诗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生动,咏物则重神似)。

二、总结学法。自主研读

1.质疑交流:同学们,通过前两首诗歌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累积了一些有效的学习古诗的方法,能简单交流一下吗?

生:我觉得学习古诗时一定要先把古诗读通顺,所以准确辨识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师:是啊,理解诗意的重要前提就是读通、读顺诗句(归纳出示:读通诗句)。

生:熟读古诗后,我们还要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由字词到句子再到整首诗歌,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大意啦(继续出示:理解诗意)。

生:我们还要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诗歌。

师:作文的最高境界是“文为心声’,诗歌亦是如此。诗人想借助诗歌表达自己内心怎样的情感呢?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使不算真正学会诗歌(出示:体会诗情)。

生:老师常告诉我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我们还要反复诵读诗歌,然后才能牢记诗歌。

师:对,诗歌的有效积累除了诵记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出示:诵读积累)。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试着感知诗句的朗读节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诗歌,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教师提醒读准生字“泛”(不要读成了“乏”音),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对四个生字“梅、溪、泛、减”的识写认知(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型结构……),并重点指导书写“溪”,提醒学生注意右半部分上面的三点以及中间的“幺”均要写得紧凑,下面“大”的横画则要写得稍长;“泛”右边“乏”的第一笔撇为平撇,下面的“之”整体成略扁之势;“减”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提示自主描写生字。

(2)教师范读诗歌(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学生按照节奏再次练习朗读,齐读诗歌。

3.再读诗歌,试着借助注释及图片理懈诗句的意思以及整首诗歌的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1)与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注意相互之间进行纠正、补充。

(2)课件依次出示诗句,指名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补充部分词语的意思(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日日晴:天气日日晴好;不减:并没有减少)。同时指名说说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并试着串讲诗意,教师及时予以补充(梅子黄透了的时节,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清凉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树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鸣叫,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3)学生在感知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有节奏的朗读,并通过诗意及课文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

4质疑探究:这首诗歌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季节?想象你是一位画家,你将用怎样的色彩来描绘诗歌所呈现的画面?

(1)学生交流对诗歌季节的理解(夏季),说说自己的理由。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梅子黄时”明确诗歌所写的是初夏时节(五月份)。

(2)继续交流对诗歌画面色调的感知(绿……),教师适时聚焦“绿阴不减”体会初夏时节兰衢道中茂盛蓬勃的绿色(板书:绿阴界减),同时从中感受初夏时节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板书:充满生机)。

(3)展开想象:在如此宁静的山路中,除了眼前所见美景。你还听到了什么?(板书:黄鹂呜叫),同时引导他们继续想象如果自己此时正走在这样的山路中,

心中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开心、舒畅……),教师归纳板书(意趣盎然),同时体会诗人对眼前所见及耳畔所闻的无限喜爱之情(补充板书:所见所闻)。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意境之美,并试着进行背诵练习。指名背诵展示,生齐背诗歌。

三、课堂小结

1.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教师小结:大自然确实是充满生机的美好世界,同学们,课下再找一找其他描写大自然景物美的诗歌读一读、品一品,说不定你们也能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好自然的喜爱之情哟。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2 燕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燕子》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教学中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燕子)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通句子,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在旁边做个记号。

生读课文画词。

师:有的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习惯地拿出字典查一查,这个学习习惯很好。

师:请看屏幕,谁会读?【出示第一组词语:微风掠过稻子翼尖荡漾唧】生读

师:读的不错,还有谁想读?

师:“唧”在这里指什么?

生:燕子的叫声

师:燕子是怎样叫的,试一试?谁站起来试一试

师:这些词语中还有不明白的吗?

生:…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组词语。

师:再看这一组词,谁愿意读?【出示第二组词:沾小圆晕几痕细线】生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再注意一下晕(yùn)这个字,念第四声,再读一下。

师:晕(yùn)这个字,是多音字,他的另一个读音是什么,知道吗?

生:(yūn)

师:对了,读读看这些词语。【出示词语:(yūn)晕倒晕头转向头晕晕过去了(yùn)月晕日晕一坐船就晕晕车】

师:读对了,我们一般都说是“晕(yūn)车”,其实啊有的同学坐在车上感到头晕目眩(xuàn),不叫“晕(yūn)车”念“晕(yùn)车”,再读一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课文中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句子,谁能读好?【出示句子: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师:读得好,词句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写字。【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请大家观察,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明白每个字的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怎样写才漂亮。

生观察生字的写法。

师: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生…

师指导:微,左中右结构,三部分都要写得窄些,不要丢掉横折提上面的一横,“几”的第二笔是横折提;稻,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下角的笔顺要写准确;翼,上中下结构,上下部分写得宽些,中间要紧凑些,以免写得太长;痕,半包围结构,病字头,第三笔撇要写的舒展,竖提在竖中线上

师: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老师帮助写?

生:…

师:想动笔写写这些字吗?请看课本16页第2题,我们先来描红,摆好写字姿势,听要求:不要漏红,不要过红,按正确的笔顺描一描。(巡视指导)师:描完之后,请大家在四线方格中把每个字写一遍,写完同位互相点评一下。(巡视指导)

生写字、互相点评。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用词用句非常的好文章。我请四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围绕着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我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

4生读课文。

师:课文写了燕子哪些方面?

引导生说出燕子的外形特点;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生趣;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优美姿态;休息时的情景

(师相机板书:外形、为春光增添生趣、飞行、休息。)

四、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朗读课文

过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当春姑娘踏着轻快的脚步匆匆走来,她又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世界?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画一画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生默读画出景物。

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谁找到了?

生:微风、细雨、柔柳、草、芽、花、小燕子(师板书)

师:【出示课后第四题】你能填一填吗?

生填空

师:都填对了,真好。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通过吹拂,感受春风轻轻吹过,春风很柔

师:你能读出春风的轻柔吗?

引导:“洒落”怎样理解?为什么不是哗啦哗啦?

生:洒落,纷纷落下,说明春雨很细,很小。

引导:赶集什么意思?去农贸市场买东西和这里的花草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有什么相似之处?

生:赶集的人很多,很热闹,春天的花、草到处都是,很多,也很热闹。

师:是啊,春天百花盛开确实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你能读出这种热闹的感觉吗?

生读

师:读了这一段,春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美丽、烂漫无比…

师:多么美丽的春天,多么优美的文字,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春天的烂漫无比!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文章《燕子》,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时的姿态和它们休息时的情景,特别感受到在春光烂漫的时候,小燕子为春天带来了无限生气。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课文感受感受。

生自由读课文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美丽的春天如一幅画,如一首诗,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段,大家思考:第一段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小燕子?

生1读课文。

师:这一段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小燕子?

生2:羽毛、翅膀、尾巴(师板书)

师:小燕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引导:小燕子的羽毛什么颜色?乌黑本来是一种很单调的颜色,说成乌黑光亮说明了什么?

生:小燕子俊俏、漂亮

师:喜欢小燕子吗?谁想读一读?通过读,表现小燕子的可爱。

生1读

生齐读

师:真是俊俏、可爱的燕子,让我们一起合作说说它的样子。

师:【出示图片】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写燕子,只写了羽毛、翅膀、尾巴,为什么其他地方不写呢?是疏忽了吗?

生…

师:这就是抓住特点。不是样样都要写,样样都写这只燕子就写得很啰嗦。一啰嗦还可爱,还美吗?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不一定面面俱到。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其实,小燕子吸引本文作者的不光是外形特点,他在天空中,在湖面上急速地飞行也使春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请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生:轻、快

师: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出示第三自然段】

生: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

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时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师板书)

师:掠过什么意思?(师板书)

生:轻轻地飞过

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生:可以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师:还从哪里能看出燕子飞行速度非常快?

生:唧的一声…(师板书)

师:【出示:“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谈谈你的体会。

师:大家朗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

指导:“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让人有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一句读一下?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几对飞倦了的小燕子,静静地、优雅地落在电线上休息。

师:【出示图画】请同学们欣赏图画,自由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

师:五线谱是指什么?音符是指什么?(板书)

生:电线、燕子

师: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这里为什么说“几痕细线”,而不用“几条”?

引导: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下只留下一丝痕迹。

师:那么这里谱出的是一首怎样的歌呢?

生:对春天的赞歌、对燕子的赞歌…(师板书)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3 荷花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具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教学设计以“听”“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进一步体会景色的美丽,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的。让学生在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所创新。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课文重点句段的课件。

2.荷塘的挂图及风光图片。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

2.搜集关于荷花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分析内容

《荷花》这篇出自于叶圣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写了夏日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本文写荷花姿态及联想部分是本文语用的要点。

2、分析学生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一个学期的习作训练,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全面的习作能力,习作技能较低,还处于词语积累到写段成篇的过渡期,细节意识、读者意识都没有形成,因此需要一定的习作技能的指导。

我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为: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感受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借助情境展开想象。

(4)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使用罗列法、化身法写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的美丽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

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树立细节意识,运用罗列法、化身法清楚、具体地描写荷花。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跃

1、猜花名:PPT:月季花、喇叭花、梨花、玉兰花、金盏花、荷花用一句话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样的什么花?(停在荷花) 2

同学们不仅回答得好,也非常有精神,咱们就保持这样的状态上课好不好?上课!

(二)看荷引题

1、你喜欢荷花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它。不过老师有要求,欣赏的同时还要注意荷花的姿态哟。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荷花,他们写了很多诗赞美它,老师选了一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一幅图你觉得可以用诗中那句来描写?

2、有一位大教育家叶圣陶,他也很喜欢荷花,写了一篇很经典的文章《荷花》,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们真是会思考的孩子,叶圣陶先生写这篇文章,就是教我们如何去写花的,有没有信心学好?我们就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到公园去赏荷花。

(三)初读感知

朗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的姿态?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

(四)品读悟法

1、默读二三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词和句子,说说好在哪里,做好批注。要边读边画边品味,像吃东西、喝茶一样,要品出它的味道来。不明白的可以多读几遍,(板书:品)就像这个字,一口不行,要很多口,才能知道他的妙处。

生边画边读。并让几个学生把一些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冒有的活的画

2、①PPT: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我也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冒”在那句话中,冒是什么意思?(长、钻、伸、探、突)同学们想象一下画面,你觉得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小荷花们,谁能冒出来读一读?

②PPT: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白荷花?想看看什么样吗?那就美美地读吧;再读一遍,注意边看图边读;能背一背吗?

3、叶圣陶的这段话成了写花的经典,我们看他是怎么做到的,作者写出了荷花的颜色(色)、数量、还重点写了姿态(形),像这样一朵一朵写的方法我们叫它。

荷花还会有什么姿态?你能采用罗列的方法,连起来写一写吗?谁写的姿态多,就能获得一枚美文章

写话一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交流:利用希沃小助手呈现,圈出好的词句来,同学评价。

4、同学们写得真美,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我似乎看到了一大幅活的画。我们平常看到的画里的景色是画家一笔笔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授课计划(2006.1) 一、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术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新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和进度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2019年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授课计划 一、学习目的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术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上述目的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的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 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装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

最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优秀教案

三年级第一单元同步作文 课程内容:猜猜他.是谁 趣味导入:唐僧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定海神珍铁)猪八戒沙和尚以上人物均来自吴承恩的《西游记》 本课重点:写人文章的五种技法 技法一:审清题目,确定人物 题目《猜猜他是谁》(围绕“他”的写人文章) 选择身边熟悉的人:老师、朋友、同学、家人 设置悬念,文末揭秘 技法二:按顺序抓特点写外貌 1.按顺序:个头——体型——容貌(从上到下)——衣着打扮 注意:由整体到局部,局部可从上到下 2.抓特点:印象深刻、与众不同、最能体现性格或品质 技法三:加入想象,巧用修辞 比喻:将眼睛比喻为“黑珍珠”“弯月牙儿” 其他修辞:拟人、排比 技法四:列举事例反映人物特点 选择典型事例:品质、优点、爱好、性格、兴趣 ①反映人物性格:爱唠叨 ②反映人物爱好:爱读书 ③反映人物性格:负责任 以上三个范例共同点:段首中心句,直接概括出人物特点 技法五:结尾融入真情实感 1.感谢之情 2.喜爱之情 3.赞美之情 范文讲解:《我们班的“挑刺大王”》 1.首段按顺序、抓特点刻画人物外貌 2.点明人物“爱挑刺”的性格特点 3.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爱挑刺”却友善的性格特点

4.结尾表达感谢之情 三年级古诗文板块(一) 课程内容:咏山 ◎杜牧与《山行》 1.文学常识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 大李杜:李白和杜甫 2.古诗概览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古诗精读 ◇题目解析 山行:在山间的路上走 ◇诗句精读 ①远上寒山石径斜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石径:石板路,径:路 斜:弯弯曲曲 ②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处:产生、生出 白云生处:白云漂浮的地方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晚:傍晚 ④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秋霜打过的红叶。 红于:“于”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A)于(B)的短语表示比(B)(A),如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7、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8、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1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9、板书设计: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10、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6、教具准备: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三首

第一单元 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同学们,听完这首欢快的歌曲,你的感受是什么?(歌里有红花、绿草、黄鹂等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生灵的可爱。) 2.本课的三首古诗中《绝句》和《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图画,《三衢道中》描绘了初夏的美丽景象。让我们一起进入诗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生灵的可爱吧!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音,认准形,并且借助字形猜一猜字义。学生自读三首古诗。 重点指导: 字音:鸳鸯.(yāng) 惠崇.(chóng√cóng) 字形:“融”左下部中间只有一横,“燕”上部是“廿”,“崇”下部是“宗”。字义:根据字形猜鸳鸯是鸟,蒌蒿是植物。 2.巩固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2.(板书课题)简介体裁和诗人。 绝句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共四句,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推崇为“诗史”。他的主要作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夜喜雨》、《春望》等。 3.简介诗歌内容,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以“迟日”领起全篇,营造了阳光和煦的意境,把春天里的许多景物有机地组合起来,描绘了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四、学习《绝句》,想象春景。 1.这首诗通篇写景,一句一景。自读古诗,结合课本插图,说说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迟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想象诗歌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师总结诗意。 点拨:本诗前两句是粗线条勾勒的明丽的春日景色图,后两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写画面。描述画面时,注意抓住主要景物和全诗的远近构图,聚焦“丽、香、融、暖”等字,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展开想象;聚焦“飞”“睡”两个动词,从上下空间、动静姿态、忙闲情趣等方面展开想象。 诗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泥土湿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温暖的沙滩上睡着慵懒的鸳鸯。 3.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丽”“香”分别写出了春日江山盛景的明丽和花草的芳香,突出了诗人强烈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4.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用“飞”和“睡”描摹燕子与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使春天温馨的气息更加浓厚。 5.指导背诵、默写诗歌。 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来背诵。

【K12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大自然的景物多么迷人,燕子呓呢,柳树发芽,荷花绽放,泉水丁冬流淌。本组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选编了《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一个语文园地。前三篇为精读课文,后一篇为略读课文。四篇课文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单元的导语提示了观察家乡的景物,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是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作准备。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大自然景物专题安排的。课后的资料袋介绍了我国的自然奇观——神奇的泉。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说、写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家乡美好景物。“宽带网”安排了了解和搜集作家笔下的有关大自然景物的精彩描写。学习本组课文,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还可以从课文中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了解、

搜集的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与本册课本配套的《同步阅读》中,与本单元大自然专题相关的课文有《走进大自然》《草叶上的歌》《雨儿在歌唱》《雾之美》《古诗两首》《一碗水》《我和企鹅》《小城三月》《梅雨潭》《日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外自行阅读。建议本单元教学用13—14课时。 燕子 教学目标: 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22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 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搜集有关春 天的图片,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

新版统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三首(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主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三首》《燕子》《荷花》和一篇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从动物、植物、景物这几个方面来反映主题。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学习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读写和课外搜集活动,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题内容简说 古诗三首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三衢道中》抓住游玩途中的见闻感受,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燕子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荷花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昆虫备忘录 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几种昆虫的特点,语言生动有趣,体现了作者善于观察和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之情。 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培养学生观察美、欣赏美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句段。 3.增进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1.古诗三首……………………………………………………………………………… 2~3课时 2.燕子…………………………………………………………………………………… 2~3课时 3.荷花…………………………………………………………………………………… 2~3课时 4*.昆虫备忘录…………………………………………………………………………… 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语文园地………………………………………………………… 3~4课时 1.本单元注重朗读感悟,增强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使语言中蕴涵的美通过口诵心记来深化理解。 2.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强化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在解词、析句、悟情的过程中,认识逐渐深化,感情逐渐深入。 1.古诗三首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绝句》是一首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歌颂了美好的春光。《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写的,这首诗描写了北宋名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三衢道中》是曾几的作品,这首诗是他游赏浙江衢州时写的,再现了诗人游览时愉悦的心情,抒写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古诗,再借助注释和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春光和大自然的美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三上教案(1)

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2020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统编版2020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统编版2020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2019春季正式使用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1篇为精读课文,7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

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都来自与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敷衍塞责,懒惰成性。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聚焦点。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语文A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9 清明节的由来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 理清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知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读课文时,注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理解介子推所写的血书的含义。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昏、臣、邦、熄、葬、袖、坟、鞭;要求会写的字有:族、昏、臣、偷、割、狼、咽、治、邦、君、派、荒、熄、坟;要求掌握的词语有:头昏眼花、随臣、偷偷的、割下、狼吞虎咽、治国安邦、国君、荒山野岭、熄灭。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清明节的由来,理解介子推写的血书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崇高思想。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相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古诗,导入新课。 、提问:有一首诗寄托了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的哀思,谁能朗诵给大家听一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人遥指杏花村。)

2、揭示课题:那么清明节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清明节的由来》 教师板书:清明节的由来 3、谁能把你课下搜集到的与清明节有关的习俗和体育活动和大家分享一下呢? (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和体育活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出示自学提示: 、学生自读课文,用笔圈出要求会认的字并将其读熟。 2、标清自然段,读通读顺读熟每一句话,了解课文大意。 3、用波浪线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工具书弄懂其意,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借助屏幕出示没有拼音的字,指名读。 2、借助卡片认读生字、生词。 3、开火车读每一自然段。 4、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理解。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此段内容浅显,学生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 ——设计人:李茂兰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现有学生21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1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0篇,略读课文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但第五单元没有语文园地,而是在课文之后安排了习作例文和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各安排了一

次口语交际。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美妙的生活、金色的秋天、奇妙的童话、猜测与推想、发现身边的美、壮丽的祖国山河、大自然的礼物、美好的品质。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三、教学目标 ㈠政治思想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250个生字,会认250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 背诵指定的课文。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 6、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7、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 (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8、板书设计: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6、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会读、会写、会释义。 二、品读诗歌.深入感悟 1、引导感悟第一节。 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 2、自读自悟第二节。 你喜欢哪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 3、合作学习第三至六节。 ⑴、这四节诗中.诗人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勾画出来.议一议。体会春景给“我”带来的快乐。 ⑵、质疑问难.合作释疑。 4、朗诵诗歌.品味诗中所蕴涵的情感.感受和赞美春天。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抄写、积累课文中的美词佳句。 2、看谁还能捕捉到更多更新春的消息。 四、课堂小结: 7、布置作业:

教育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 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六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9 人,活泼好动,底子薄弱。通过询问了解,有一部分学生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表现在书写上,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课外书读得很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大阅读课上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好好读。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有不少学生胆子比较小,心理素质不够好,比如在课堂上,对于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而对于带有自己见解的问题,他们则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举手回答,只听别人说。在家里,或者亲戚朋友家里,羞于见陌生人,更别说主动谈话了。在书写方面,有些学生的字总是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 二、学习目辬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法与 学法 教学 准备 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二次修改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 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 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 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 “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 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 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 1燕子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燕子……体会春天的美丽。 2.说说你了解的春天。 小朋友有没有留意观察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嗅到春的气息?有没有找寻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俏:与“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不要错读成 fó。 2.自主识字,找规律。 3.交流。 4.巩固运用。 5.同桌抽读。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五、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六、写字。 1.读准字音。 2.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燕、聚、演、倦、漾。 3.观察字形结构。 4.练习书写。 (二) 一、播放燕子翻飞的课件。 二、理清课文线索,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1.第一自然段:由近处看燕子。 2.第二三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燕子的飞行姿态。 3.第四自然段:由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 4.小结:我们要学习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并运用到平时的观察中去。 三、朗读感悟。 1.自读全文,说说自己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课文,想象画面,进入课文描述的意境中去。 3.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1)外形特点 读第一自然段,再读,说说燕子外形的特点(活泼机灵)。 用朗读表达燕子的活泼机灵。 (2)飞行特点 读二、三自然段,找找燕子的飞行特点(轻快)。 通过朗读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3)停 体会课文为什么要用五线谱来打比方。 读一读四自然段,学习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4.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 5.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能为大家读一读吗? 四、音乐配读全文。 五、练习背诵。 六、摘抄喜欢的句子。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