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的研究进展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近年来,人们对中药材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刺五加备受关注。
刺五加,又名防己、防风、羊角刺、五刺,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范围广泛,具有许多独特的药理作用和健康益处。
本文将对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刺五加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首先,它被广泛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刺五加能够增加体内免疫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对抗病毒和细菌感染。
其次,刺五加还具有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组织损伤,对于治疗关节炎、肠炎等炎症性疾病有显著效果。
此外,刺五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性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此外,刺五加提取物还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某些癌症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效果。
除了药用价值外,刺五加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也是研究的热点。
在中医理论中,刺五加被认为具有辛温的性味,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解毒和祛风湿的功效。
传统上,刺五加广泛应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血瘀气滞等疾病的治疗中。
例如,刺五加可以用于风湿病和痛风的治疗,以减轻关节肿痛和局部炎症。
此外,刺五加还可以用于风疹、水疱疮和湿疹等皮肤疾病的治疗。
传统应用中,刺五加常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应用,以增强药效,提高疗效。
近年来,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和传统应用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
研究人员通过分离和鉴定刺五加中的活性成分,揭示了其药理作用机制。
刺五加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刺五加甾醇、刺五加皂苷和刺五加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刺五加在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和抗肿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统应用外,刺五加的现代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刺五加被广泛应用于药物、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例如,刺五加提取物被用作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可以改善肌肤质量,延缓衰老。
此外,刺五加提取物还可以用于生产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
刺五加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第 2期
中国现代 中药 MoenC i s ei n d r hn eM dc e e i
F b2 1 V 11 N . e.0 0 o 2 o2 .
卷慧
刺 五 加 的药 理 活 性 研 究进 展 △
贾继明 ,王宏涛 ,王 宗权 ,宋剑 ,赵韶 华
地 区均 有 分 布 ,其 药 用 部 位 主 要 为 根 及 根 茎 ,叶 、 茎 、果实 也 可 作 药 用 。 刺 五 加 性 味 辛 、微 苦 ,温 。 归 脾 、肾 、心 经 。具 有 益 气 健 脾 ,补 肾 安 神 功 能 。 用 于 脾 肾 阳虚 ,体 虚 乏 力 ,食 欲 不 振 ,腰 膝 酸 痛 ,
失 眠多梦 。现 代 药 理 学 研 究 表 明 ,刺 五 加 具 有 神 经 元保 护 、免 疫 调 节 、延 缓 衰 老 、抗 氧 化 、抗 肿 瘤 、 改善 心脑 血 管 活性 、调 节 血 糖 等 作 用 ,本 文 对 近 5 年来 国内外刺 五加 的药 理活性 研究 进展 作一 综述 。 1 对 神经 系统 的作 用 刺五加 用 于 治 疗 和 调 节 神 经 衰 弱 、失 眠 多 梦 症 状 由来 已久 ,为探 求 刺 五 加 在 神 经 系 统 方 面 的 特 殊 功效 ,国内外研 究人 员 做 了 大量 药 理 学 实验 ,提 供 了有力 的证 据 。
显提 高 神 经 元 存 活 率 , 降 低 凋 亡 率 ,抑 制 N 和 O
L H 释放 ,下调 i O N D N SmR A的表达 ,减轻 G u毒性 l
所 致 的神பைடு நூலகம் 元损 伤 引。
刺 五 加 皂 苷 对 大 鼠海 马 脑 片 长 时 程 增 强 效 应
2023年刺五加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023年刺五加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刺五加片是一种草本植物的制剂,常用于中药的制备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市场对刺五加片的需求一直在增长,这是由于人们对保健品和中草药的兴趣日益增加。
本文将对刺五加片行业市场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市场规模、竞争情况、发展趋势等。
一、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刺五加片行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刺五加片作为一种中草药的制剂,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保健品市场中的需求较大。
而且,刺五加片的市场价格较高,使得企业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到这个市场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的扩大。
二、竞争情况刺五加片行业市场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随着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品牌。
这些品牌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价格、销售渠道等方面。
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拓销售渠道,并提供竞争性价格。
三、发展趋势未来几年,刺五加片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将继续向好。
这与现代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的提高有关。
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而刺五加片作为一种保健品,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刺五加片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使得产品的质量更加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刺五加片在一些国际市场上也受到了关注,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拓展海外市场。
综上所述,刺五加片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良好。
企业应该抓住机遇,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同时,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应该加强对这个行业的引导和支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刺五加的研究进展

目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1. 化学成分 (1)1.1苷类 (1)1.2多糖 (1)1.3 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1)1.4其他成分 (1)2. 药理作用 (2)2.1 增强免疫功能 (2)2.2 抗疲劳作用 (2)2.3 抗衰老作用 (2)2.4 抗菌、抗病毒作用 (2)2.5 抗辐射作用 (2)2.6 抗应激作用 (3)2.7 抗肿瘤作用 (3)2.8对血糖的影响 (3)2.9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3)2.10 对慢性胃炎的作用 (3)2. 11改善帕金森病症 (3)参考文献 (4)致谢 (5)[ 摘要] 目的:对刺五加国内外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 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分类。
结果:总结发现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 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等药理作用。
结论:刺五加具有开发成新型中药保健品及药品的价值。
[ 关键词] 刺五加;活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刺五加的研究进展刺五加,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在我国本草医籍中均有记述《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为“本经上品”,能“补中益气,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
民间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的说法。
刺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河北、及山西等地。
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叶、茎、亦可供药用[1]。
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主治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1.1 苷类刺五加根和根茎中的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
实验证明刺五加总苷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总苷在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分别占干药材重量0.6〜0.9%和0.6%〜1.5%。
已分离出七种刺五加苷(A、B、C、D E、F、G),分别为胡萝卜苷(A),紫丁香酚苷(B) , 7羟基6 , 8 -二甲基香豆精葡萄糖苷(B i),乙基半乳糖苷(C),紫丁香树脂酚二糖苷(D和E)。
刺五加的药用研究进展

刺五加的药用研究进展作者:王海霖朱艳华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7年第35期一、概述刺五加是东北道地药材,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seuticosus(Rupr.eAcanthopanax seuticosus(Rupr.et Maxim.)Harms 的干燥根。
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人们认为它具有“补中益气,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的作用,因此,它被归入“本经上品”。
刺五加作为中药材的一种,研发其药理作用,开发新型制剂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就刺五加的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展开论述。
二、刺五加的成分1.苷类成分。
刺五加苷(acanthoside)是刺五加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可分为糖苷、皂苷及木脂素等类型。
从刺五加根茎中分离出来的8种糖苷(A、B、B1、C、D、E、F 和G),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有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和异嗪皮啶等。
2.多糖。
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Polysaccharides,ASPS)是从刺五加中提取出来的粗多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为免疫活性成分之一。
它具有抗辐射、抗炎、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等多种功效,ASPS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改变膜磷脂生化特性来进行的。
我国从刺五加中提取出刺五加多糖PES,其中两种多糖被命名PES-A和PES-B,分子量分别为7000和7600}PES-A的组成比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33:2:1,主要为D一葡萄毗喃糖及一些1→2与1→4连接的毗喃型己醛糖。
刺五加果中游离的单糖、寡糖经提取及层析分离鉴定有五种成份,其中葡萄糖Glc含量占样品干重的1.1%,果糖Fuc占5.3%,蔗糖Suc占1。
8%,麦芽糖Mal占1.8%,刺五加果二糖占6.8%,这些单糖均可被酵母菌发酵。
3.其他成分。
近年来,在刺五加叶中还发现苯丙素类化合物(绿原酸)、总糖、氨基酸等的含量也相对较高,且依据出产地的不同,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异嗪皮啶)、木质素类化合物(刺五加酚)、酚酸类化合物(丁香苷)等的含量也各不相同。
刺五加的研究进展

从根皮 中分 离出硬脂 酸、 谷 甾醇 、 B 芝麻 素 白桦脂 酸、 杏 苦 仁 苷 、蔗糖 以及 具有 促性 腺 和细 胞素 作用 的活 性成分 Lr o i i-
c sict n R sl : iui oti ait o t eiseln ,吕imu erght n at tmo n n — g i at r i o , t l s a o. eut Cw j cna avr y f c v rdet i m n u i , n -u r dat aig ni a a n a i a f i i s a n e ai n s  ̄ o i a i r, - d t n ~ i
文献 标 识 码 : A
刺 五 加 的 研 究 进 展
李丽辉 张 鹏 2 牟晓燕 3 , ,
(_ 1大庆 油田总医院药学部,黑龙江 大庆 130 I. 60 12黑龙江省森林植物 园;. 3大庆油 田矿区服务事业部园林绿化公司苗木公司)
摘 要: 目的 : 对刺五加化 学成分 、 药理作 用以及 分 离提取 方法进行 简要介绍。方法 : 据 国内外有关文献按化 学成 分、 根 药理作用、 有效成
s esa d a t- a g e a d 8 n mo e ce c d tc n lg n ta i o a hn s dc e e t ce r m e i o r n oe t s i ft u , n 0 o , r n n i d m s in e a e h oo y i rdt n lC iee me ii xr td fo t mp t trl. n i n a h a
维普资讯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2 0 0 8NO 3 . T BI ORY & NAT 认 L BE OUBC S S UDY EB T UI S E T ・9 ・ 5
刺五加对皮肤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

刺五加对皮肤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也被称为东北五加、刺五加,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在传统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疲劳能力等方面。
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刺五加还具有对皮肤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本文将探讨刺五加对皮肤癌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机制。
多项研究表明,刺五加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且对皮肤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首先,刺五加中的有效成分能够诱导皮肤癌细胞凋亡。
凋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它在维持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成分可以通过激活凋亡途径,促使皮肤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其次,刺五加还具有抗氧化活性。
氧化应激是皮肤癌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会导致细胞内氧自由基的积累,导致DNA损伤和基因突变。
研究表明,刺五加中的成分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对皮肤细胞的伤害,从而抑制皮肤癌的发生。
此外,刺五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也可能参与了其对皮肤癌的抑制作用。
免疫系统在控制肿瘤生长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成分可以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并增加天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这些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会改善免疫系统对皮肤癌细胞的识别和清除能力。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刺五加中的成分对血管生成也具有抑制作用。
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
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成分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减少血管的生成,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供血,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总的来说,刺五加对皮肤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可以归因于其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的综合作用。
刺五加中的一些成分可以诱导皮肤癌细胞凋亡,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抑制血管生成等,从而有效抑制皮肤癌的发生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的研究表明刺五加对皮肤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
刺五加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进展 , 为刺五加进一步的研 究和开发提 供 了较为详尽 的资料参考。
关键词
中 图分 类 号 : 96 8 Q 4 .
刺 五 加 A a toa a et ou ( u r e Ma— cnhp n x s i ss R p. t x nc
次从植 物 中发掘 出来 的治疗 急性 黄疸性 肝炎 和慢 性
1 化 学 成 分
刺五 加 根茎 含 有 多种 苷 类及 糖 类 , 三萜 类 皂 如 苷 、 脂素苷、 掌揪苷 、 秦皮 啶、 木 鹅 异 芝麻 脂 素 和 多 糖 。其 叶和花 中含有 黄酮 , 果实 含有水 溶性 多糖 , 全
一
病 毒型肝 炎较 理想 的药 物 , 墩 果 酸也 存 在 于 刺 五 齐 加 茎皮 中 J 。邵 春杰 等 在 刺 五加 叶 中发 现 了 1 3 种 新 的化合 物 , 名 为 Cw j ns e 刺 五 加 苷 )一 命 iui oi ( a d
A1A 、 3 A 、 C 、 2 C 、 4、 、 2 D 、 2 A 、 4 B、 1 C 、 3 C D1 D 、 3和 E,
张 晶 ’刘芳 芳 , ,陈彦 池 李 慧萍 ,
(. 1 吉林农业大学 中药 材学 院, 吉林 长春 10 1;. 3182 吉林农业 大学 发展学 院 , 吉林 长春 100 ; 360
3 辽 宁省中药研究所 , . 辽宁 沈阳 10 6 ) 1 1 1 摘 要 对 国内外刺五加 的相 关文献资料进行 了系统的整理 , 综述 了刺五加 的化 学成分 、 药理作 用等 方面的研 究 刺五加 ; 化学成分 ; 药理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1)1.化学成分 (1)1.1苷类 (1)1.2多糖 (1)1.3微量元素及氨基酸 (1)1.4其他成分 (1)2.药理作用 (2)2.1 增强免疫功能 (2)2.2 抗疲劳作用 (2)2.3 抗衰老作用 (2)2.4抗菌、抗病毒作用 (2)2.5 抗辐射作用 (2)2.6 抗应激作用 (3)2.7 抗肿瘤作用 (3)2.8对血糖的影响 (3)2.9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3)2.10 对慢性胃炎的作用 (3)2.11改善帕金森病症 (3)参考文献 (4)致谢 (5)[摘要]目的:对刺五加国内外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方法: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分类。
结果:总结发现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等药理作用。
结论:刺五加具有开发成新型中药保健品及药品的价值。
[关键词]刺五加;活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刺五加的研究进展刺五加,又名五加参、刺拐棒,在我国本草医籍中均有记述《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为“本经上品”,能“补中益气,坚筋骨,强意志,久服轻身耐老”。
民间有“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的说法。
刺五加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河北、及山西等地。
以干燥的根及根茎入药,叶、茎、亦可供药用[1]。
该药性温,味辛、微苦,无毒,入脾肾经。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主治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肺肾两虚,久咳虚喘,肾虚腰膝酸痛,心脾不足,失眠多梦[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证实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并对其药理作用有了更进一步了解。
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1.1 苷类刺五加根和根茎中的主要成分为酚苷类化合物。
实验证明刺五加总苷是其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总苷在根和根茎中的含量分别占干药材重量0.6~0.9%和0.6%~1.5%。
已分离出七种刺五加苷(A、B、C、D、E、F、G),分别为胡萝卜苷),乙基半乳糖(A),紫丁香酚苷(B),7 羟基 6,8 -二甲基香豆精葡萄糖苷(B1苷(C),紫丁香树脂酚二糖苷(D和E)。
研究表明:茎中刺五加苷B、苷E的含量高于根部。
近些年对刺五加茎叶的研究不断深入,叶中分离到以齐墩果酸为配基的五加叶苷I、K、L和M等。
而齐墩果酸被认为是我国目前首次从植物中发掘出来的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较理想的药物。
20世纪80年代末Shao从叶中分得5种新皂苷,即刺五加苷A1、A2、A3、D3和A4。
1.2 多糖刺五加根与干果中还含有水溶性多糖。
刺五加多糖包括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等,为免疫活性成分之一[3]。
我国也从刺五加中提取出刺五加多糖PES。
1.3 微量元素及氨基酸刺五加含有K、Na、Mg等元素及Fe、B、Sr、Mn、Cu、Ni、Mo、Cr、Bi、Ti 等多种微量元素。
卫平等[4]的分析结果表明短柄五加茎中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1.4 其他成分赵余庆等从根皮中分离出硬脂酸、β-谷甾醇、芝麻素、白桦脂酸、苦杏仁苷、蔗糖以及具有促性腺和细胞毒作用的活性成分Liriodenchin[5]。
从根和根皮的水提物中分得反式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芪(trans-4,4′-dihydroxy-3,3-dimethoxystilene)和7-羟基-6,8-二甲基香豆素即异秦皮啶(isofraxidin)[6]。
陈貌连等[7]利用电喷雾质谱发现刺五加叶中存在槲皮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金丝桃苷(槲皮素-3-O- β –D-半乳糖)、槲皮素和芦丁(槲皮素-3- O -芦丁糖),除金丝桃苷外,其它3种为黄酮类成分。
经测定槲皮素及其相关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在刺五加叶中含量达37.25%[8]。
2 药理作用经过大量研究与实验,表明刺五加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御能力,除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抗辐射、抗损伤及抗疲劳作用外,还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衰弱、慢性胃炎等症,并且还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症。
2.1 增强免疫功能刺五加多糖及有苷类成分均能明显提高细胞产生诱生干扰素的能力,刺五加能增强网状内质系统的吞噬能力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玫瑰花结的百分率,多糖成分能明显增加CTL杀伤靶细胞的活性,促进ConA(伴刀豆素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9~11]。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细胞、B细胞、NK细胞、MΦ细胞等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12]。
2.2 抗疲劳作用大鼠负重游泳试验及小鼠爬绳法试验表明,刺五加提取物及苷类物质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其作用比人参强。
同时证明本品苷的抗疲劳作用强于粗提物,说明抗疲劳的活性成分为苷类物质。
2.3 抗衰老作用刺五加具有抗衰老作用,大鼠口服剂五加2个月后,细胞脂质氧化物含量降低,Na+-K+-ATP酶活性升高。
本品乙醇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或断头喘息的存活时间;能降低大鼠肝、脑中过氧化脂质的水平,提高血浆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对缺血后再灌注脑内的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有保护作用[13,14]。
2.4 抗菌、抗病毒作用刺五加对白色葡萄球菌、奈瑟菌、大肠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多糖成分可增强豚鼠抗人型结核菌的能力。
另外刺五加对蜱媒脑炎病毒感染也有抑制作用。
但也有人报道刺五加提取物有提高肠道杆菌的能力[15,16]。
2.5 抗辐射作用刺五加能增加动物抵抗辐射的能力,能延长受辐射大鼠的生存时间,对红细胞遭受放射样物质侵害时有保护作用,对造血系统放射损伤后小鼠的细胞结构的恢复有促进作用[9]。
2.6 抗应激作用刺五加水浸膏及醇浸膏能增加小鼠对高温和低温的耐受力,可降低高温或低温应激刺激引起的小鼠死亡率[17]2.7 抗肿瘤作用刺五加的提取物对动物实验性的移植瘤(肉瘤180、256、艾氏腹水癌等)药物诱发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癌瘤的转移。
实验证实刺五加多糖细胞磷脂酰肌醇(PI)转换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对S180性,这可能是刺五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18]。
2.8对血糖的影响刺五加的主要成分之一紫丁香苷具有较好的降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紫丁香苷可以增加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内啡肽刺激阿片受体导致大鼠在缺少胰岛素的情况下血糖降低, 并且使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减少。
2.9 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近年来, 刺五加制剂在临床上大量用于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动脉硬化,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19 20],睢大员等[ 21]对刺五加叶皂苷在心血管药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发现刺五加叶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心律失常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刺五加叶皂苷还能有效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室重构,降低血清 LPO及心肌血管紧张素 (Ang )和肾上腺素 ( E)含量, 提高 SOD及 GSH Px活性[22]。
2.10 对慢性胃炎的作用由于刺五加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扩展内脏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修复受损的胃粘膜,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9%[23]2.11 改善帕金森病症刺五加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 E 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进而推测紫丁香苷、刺五加苷 E 为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有效成分[24]。
刺五加作为常用中药已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前苏联、韩国和日本对刺五加的开发利用近几十年来也是非常踊跃,作为药物、保健品等种类繁多,相关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学等深层次基础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
目前,对刺五加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其所含皂苷和多糖类成分上,对其它类成分关注很少。
随着刺五加新的药理作用不断被发现,对其研究工作越来越广泛,研究已经逐步深入到细胞及分子水平。
随着刺五加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逐步被阐明,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刺五加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广阔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1] 董梅等,刺五加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中医药学报,2011,39(3)∶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93[3] 刘起华等.刺五加主要活性成分化学与药理研究.时珍国医国药,1999,10(4)∶305.[4] 卫平等.短柄五加茎中氨基酸和金属元素分析.中药材,1988,11(6)∶37.[5] 赵余庆等.刺五加活性成分Liriodendrin结构研究.中草药,1990,21(3)∶44.[6] 赵余庆等.刺五加中异秦皮啶和芪类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中药,1991,22(11)∶516.[7] 陈貌连等.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23(5)∶805.[8] 陈貌连等.刺五加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分析化学,2002,30(6)∶690.[9] 杨成吉.多糖类及剌五加苷类的干扰素促诱生效应.中草药,1990,21(1):27.[10] 谢蜀生,吕秀风,秦风华等.刺五加多糖免疫调节机理初探.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9,9(3):153.[11] 张捷,孙庆,王晓东等.刺五加对肺纤维化BACPPIL-6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95,11(5):300.[12] 李芙蓉,吕博.刺五加多糖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新疆中医药,2003,21(1):11~12.[13] 王荣光,王霞文.五味子和刺五加抗衰老作用探讨.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6):31.[14] 牟孝硕,池澈,徐光灿等.刺五加茎叶对12月龄大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5,12(3):200.[15] 战术,孙丰文,邵春杰等.刺五加叶皂苷单体S C3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动作电位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1996,31(7):401.[16] 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17] 万芬.刺五加60Co-r射红照射后小鼠胸腺效应的实验研究.湖北医学院学报,1989,10(3):226.[18]周添友,佟丽,吴波等.四种植物多糖对S180细胞膜磷脂酰肌醇转换的影响.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15(3):211.[19] 李朋霞, 刘黎青刺五加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 [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33( 3):255 256[20] 韩佳瑞, 张春芳, 王立新, 等刺五加粉针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 30例临床观察 [ 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5, 12( 3): 189 190[ 21] 睢大员, 曲绍春, 于小风, 等刺五加叶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J] 中国中药杂志, 2004 29( 1): 71 74[ 22] 刘冷, 睢大员, 曲绍春, 等刺五加叶皂苷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 [ J]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4, 30( 1): 66 70[23]胡建芬等,刺五加治疗慢性胃炎32例疗效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1,15(5):409 [24]杨婷婷,刘树民,崔立然,刘学伟. 刺五加有效部位对C57BL /6 小鼠 PD模型 GABA、TH、GFAP 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成药,2009,31(11):1662.致谢: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从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最后到定稿,我的指导老师关老师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我写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并为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的写作思路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