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杨浦地理等级考二模卷

2017年度杨浦地理等级考二模卷
2017年度杨浦地理等级考二模卷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2017.4

考生注意:

1.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所有试题均为简答题。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姓名、学校,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

③太阳系其他行星各行其道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发生日食时,月影投影在地球表面,自西向东扫过地球上的部分区域,形成日食观察带。月影自西向东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月球自西向东公转

C.月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3.我国发射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地球卫星,与赤道上对应的点相比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D.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北半球冬至日的是(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5. 某景区山体岩石中发现三叶虫化石,则保存该化石的岩石名称为

A.玄武岩B.石灰岩C.大理岩

D.花岗岩

6.右图中▲表示地震发生地,则甲、乙、丙三地均位于

A.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接处

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7.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关于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土桥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海蚀桥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A.B.C.D.

C.喀斯特溶蚀桥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风蚀桥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8. 右图为澳大利亚气候图,图示“●”地区可观赏“飞沙入海”

的奇景,即:高大沙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

因是当地气候干旱

A. 在信风的吹拂下飞沙入海

B. 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 中纬西风的携沙能力强

D.沿岸寒流侵蚀作用强

9.读下图,判断下列气候类型与序号相对应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③热带雨林气候D.④温带季风气候

10.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 关于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流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在南半球呈逆时针

B.环流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在南半球呈顺时针

C.中高纬度大洋环流只存在于北半球

D.环流的东侧为寒流,西侧是暖流

12. 一个地区的光照资源与其纬度、气候和地形有关。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A.气候相对干旱的塔里木盆地B.海拔相对较低的四川盆地

C.纬度相对较低的海南岛D.空气相对稀薄的青藏高原

13.为了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该政策带来的积极意义有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减轻国家负担

④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4. 除了城市公共事业用地必须在确定的位置外,土地属于哪种使用方式取决于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

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

D.各种活动的地租支付能力

15. 对大城市功能区中CBD(中心商务区)描述正确的是

A.应布置在城市中心,靠近居住区B.应布置在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带

C.应布置在居住区中心,靠近工业区D.应布置在风景优美,靠近货源地16.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B.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低

C.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

D.发展中国家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7.河西走廊曾经被称为我国的“塞外江南”,随着全球变暖,祁连山冰川面积快速缩小。目前河西走廊不再大面积发展粮食生产,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造成该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

A. 水源

B.政策

C. 地形

D.市场

18.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地形平坦B.人口众多,土地价格高

C.水源丰富、原料、燃料条件好D.港口多,便于进出口贸易19.近几年,我国珠三角地区产业向越南、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影响这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出珠江三角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环境

C.交通

D.科技

20.下图表示我国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文化区的是

A. B. C. D.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密切,如何充分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是各国重点研究的内容。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墨西哥是传统的农业国,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棉花、咖啡、可可、剑麻等。材料二:1994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后,随着农产品关税的解除,原来占有优势的传统农产品受到美国和加拿大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结构面临调整。近年来,墨西哥进行了各种农业改革,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因地制宜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如在北部和中部几个州的部分地区建立西红柿等蔬菜产区,而在南部主要生产热带水果。

西

北回归线

21.北美洲大陆西岸从南向北依次的气候类型有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一分布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

22. 墨西哥东南部远离赤道,但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这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简述墨西哥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6分)

23.棉花是一种喜热、好光、耐旱的经济作物, 但生长期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概述墨西哥棉花生产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24.分析材料二中墨西哥农业结构调整的优势条件。(4分)

(二)阅读贵州省相关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贵州省地处我国云贵高原,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材料二: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成就显著,逐步形成电力、铝等有色金属加工、冶金工业等支柱产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四 川 湖

广

西

南 28°

26°

104°

108°

贵阳

2000-3000米 图例

1000-2000米

200-1000米

煤矿 铝土矿 磷矿

水电站 省界

(%)

25.描述贵州省的地形地势特征,依据其地理位置,判断该地主要地貌类型。(4分)

26.概述图2中,1990年至2010年期间,贵州省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并描述2015年其产业结构的特征。 (6分)

27.贵州省发展铝等有色金属加工业为支柱产业,简述这一发展措施的合理性。(4分)

28.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从地貌、气候和所处地域文化区特点角度,简述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6分)

(三)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养蜂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程度很强。在早春繁殖时期,如果遭遇低温冷冻天气,会直接导致产蜜量下降。在花期,如果遭遇干旱、洪涝、大风、沙尘暴等天气,同

图1贵州省地形与部分资源图

图2贵州省产业结构变化图

1~3月采油菜、紫云英

3~4月采油菜、紫云英

4~5月采洋槐 6月采枣树

7月采荆条、椴树 8月采向日葵、苕条 8~9月采荞麦

…………东线放蜂线路

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

样也会导致蜜源植物开花率下降、花期缩短。根据调查,蜂农每年遭遇的自然灾害在所有风险中均排第一位。

材料二:有科学家曾经说过:“当蜜蜂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人类将最多在地球上多存活4年。没有蜜蜂,就没有授粉,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没有人类……”

29. 早春3月,蜜蜂繁殖期可能遭受低温冻害,判断受影响最大的地区,并说出造成这一恶劣天气的灾害名称。(4分)

30.4~5月花期,蜜蜂采蜜时可能遭受沙尘暴天气,简述该地区沙尘暴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6分)

31.7、8月份东北地区如果遭遇干旱、洪涝会导致椴树、向日葵等植物开花率下降、花期缩短。运用雨带推移的知识,分析该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成因。(6分)

32.养蜂业不仅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其的危害也很大。试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材料二的说法。(4分)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质量调研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卷参考答案2017.4 一、选择题(40分)

1.C 2.B 3.C 4.D 5.B 6.B 7.D 8.A 9.D 10.B 11.C 12.D 13.B 14.D 15.A 16.C 17. A 18.D 19.A 20.C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言之合理,均可得分)

(一)(20分)

21.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2分);纬度或热量的差异(2分)

22. 非地带性(2分);墨西哥南部地处热带,常年受东北信风的控制,东北信风经过海洋,受地形抬升,带来丰沛的降水(2分),且东部受到强大的暖流的影响,降水丰沛(2分),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3. 分布特点:分布在北部灌区(2分)

原因:北部灌区属于热带沙漠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降水较少,但由于纬度低,中部为墨西哥高原,光热条件较好(2分),北部灌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因此形成了棉花生产分布(2分)。

24.墨西哥地处热带,适合种植各种水果、蔬菜和咖啡等热带作物,美国和加拿大绝大部分地处温带和寒带,(2分);墨西哥临近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需求大(1分);墨西哥劳动力价格比美国和加拿大低,农业成本较低(1分)。

(二)(20分)

25.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1分);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1分)

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2分)

26. 第一产业迅速下降(2分),第二产业略有上升,第三产业迅速上升(2分)

2015年第三产业超过第二、第一产业,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呈“三、二、一”型的特征。(2分)

27. 贵州省铝土资源丰富(2分),铝土冶炼需要大量的能源,而该省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乌江上的水电站作为能源,(2分)发展铝和铝加工业有利于发挥贵州省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

源组合优势,有利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8.贵州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独特的“峰林”、“溶洞”等景观吸引旅游者。(2分)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2分)

贵州属于云贵高原文化区,少数民族多,西南少数民族歌舞和民居建筑等特色文化吸引旅游者。(2分)

(三)(20分)

29.南方地区(华南、江淮、长江中下游等)(2分),寒潮(霜冻灾害)(2分)

30. 自然原因:离沙源地近(2分),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2分)

人为原因:人口众多,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造成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低。(2分)

31. 我国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一般7、8月雨带推移至华北、东北地区(2分),但夏季风通常不稳定,夏季风过强的年份,东北地区出现涝灾(2分),夏季风过弱的年份,东北地区出现旱灾(2分)。

3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种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地理环境整体发生变化。(2分)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蜜蜂的死亡,蜜蜂消失会影响植物的生存,从而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的系列变化,进而导致人类的消亡。(2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