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医师笔试考前必背之中基中诊中药方剂
中西医助理各科方剂汇总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内外妇儿方剂总结慢性支气管炎实证:风寒犯肺-三拗汤风热犯肺-麻杏石甘汤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虚证:肺气虚-补肺汤肺脾气虚-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肺肾阴虚-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汤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寒哮证-射干麻黄汤热哮证-定喘汤缓解期:肺虚症-玉屏风散脾虚证-六君子汤肾虚证-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肺炎球菌肺炎邪犯肺卫-三拗汤或桑菊饮痰热壅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热闭心神-清营汤阴竭阳脱-生脉散合四逆汤正虚邪恋-竹叶石膏汤肺结核肺阴亏损-月华丸阴虚火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保真汤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原发性支气管癌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痰湿毒蕴-导痰汤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气阴两虚-沙参麦冬汤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痰蒙神窍-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缓解期:肺肾气虚-补肺汤气虚血瘀-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心功能不全心肺气虚-养心汤合补肺汤气阴亏虚-生脉散心肾阳虚-桂枝甘草龙牡汤合金匮肾气丸气虚血瘀-人参养荣汤合桃红四物汤阳虚水泛-真武汤痰饮阻肺-葶苈大枣泻肺汤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痰湿内盛-半夏白术天麻汤瘀血内停-血府逐瘀汤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肾阳虚衰-济生肾气丸心绞痛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痰浊内阻-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阴寒凝滞-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气阴两虚-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心肾阴虚-左归丸心肾阳虚-参附汤合右归丸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寒凝心脉-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痰瘀互结-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气阴两虚-生脉散合左归饮阳虚水泛-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心阳欲脱-参附龙牡汤胃炎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弱-四君子汤脾胃湿热-三仁汤胃阴不足-益胃汤胃络瘀血-失笑散合丹参饮消化性溃疡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胃阴不足-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胃络瘀阻-活络效灵丹合丹参饮胃癌痰气交阻-海藻玉壶汤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寒-温中汤合四君子汤胃热伤阴-玉女煎瘀毒内阻-膈下逐淤汤痰湿阻胃-开郁二陈汤气血两虚-八珍汤肝硬化气滞湿阻-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寒湿困脾-实脾饮湿热蕴脾-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肝脾血瘀-调营饮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肝肾阴虚-一贯煎合膈下逐淤汤原发性肝癌气滞血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湿热瘀毒-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肝肾阴虚-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急性胰腺炎肝郁气滞-小柴胡汤肝胆湿热-清胰汤合龙胆泻肝汤肠胃热结-大承气汤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期:风寒束肺,风水相博-麻黄汤合五苓散风热犯肺,水邪内停-越婢加术汤热毒内归,湿热蕴结-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脾肾亏虚,水气泛溢-五皮饮合五苓散肺肾不足,水湿停滞-防己黄芪汤恢复期:脾气虚弱-参苓白术散肺肾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证:脾肾气虚-异功散肺肾气虚-玉屏风散合金匮肾气丸脾肾阳虚-附子理中丸或济生肾气丸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标证:水湿证-五苓散合五皮饮湿热证-三仁汤血瘀证-血府逐瘀汤湿浊证-胃苓汤肾病综合征风水相博-越婢加术汤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湿热内蕴-疏凿饮子脾虚湿困-实脾饮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肾阴亏虚-左归丸加泽泻、茯苓、冬葵子尿路感染膀胱实热-八正散气滞血瘀-丹栀逍遥散脾肾亏虚,湿热屡犯-无比山药丸肾阴不足,湿热留恋-知柏地黄丸慢性肾功能不全本虚证:脾肾气虚-六君子汤脾肾阳虚-济生肾气丸气阴两虚-参芪地黄汤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阴阳两虚-全鹿丸标实证:湿浊-小半夏加茯苓汤湿热-(中焦)黄连温胆汤(下焦)知柏地黄丸或二妙丸水气-五皮饮或五苓散血瘀-桃红四物汤或当归芍药散肝风-天麻钩藤汤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心脾两虚-归脾汤或八珍汤脾肾阳虚-八珍汤合无比山药丸虫积证-化虫丸合八珍汤再生障碍性贫血肾阴虚-左归丸合当归补血汤肾阳虚-右归丸合当归补血汤肾阴阳两虚-左、右归丸合当归补血肾虚血瘀-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合桃红四物气血两虚-八珍汤热毒壅盛-清瘟败毒饮急性白血病热毒炽盛-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痰热瘀阻-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气阴两虚-五阴煎湿热内蕴-葛根芩连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阴虚内热-青蒿鳖甲汤瘀血内阻-膈下逐淤汤气血两虚-八珍汤热毒壅盛-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阴虚火旺-茜根散或玉女煎气不摄血-归脾汤瘀血内阻-桃红四物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气滞痰凝-逍遥散合二陈汤肝火旺盛-龙胆泻肝汤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气阴两虚-生脉散糖尿病无症状期-麦味地黄汤症状期:阴虚燥热:上消-消渴方中消-玉女煎下消-六味地黄丸气阴两虚-七味白术散阴阳两虚-肾气丸痰瘀互结-平胃散合桃红四物汤脉络瘀阻-血府逐瘀汤并发症:疮痈-五味消毒饮和黄芪六一散白内障、雀目、耳聋-杞菊地黄丸、养肝丸、磁朱丸风湿热风寒湿阻-蠲痹汤热邪闭阻-白虎加桂枝汤气血两虚,寒湿阻滞-独活寄生汤气阴两虚-五阴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湿热痹阻-四妙丸阴虚内热-丁氏清络饮寒热错杂-桂枝芍药知母汤缓解期: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身痛逐瘀汤合指迷茯苓丸肝肾亏损,邪痹筋骨-独活寄生汤癫痫风痰上扰-定痫丸痰热内扰-黄连温胆汤肝郁痰火-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瘀阻清窍-通窍活血汤脾虚痰湿-醒脾汤肝肾阴虚-左归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息风汤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补阳还五汤痰瘀互结,阻滞脉络-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肝阳暴亢,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风痰瘀血,阻痹络脉-真方白丸子痰热腑实,风痰上扰-星蒌承气汤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阴虚风动-镇肝息风汤脉络空虚,风邪入中-大秦艽汤痰热内闭清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羚羊角汤痰湿壅闭心神-苏合香丸,涤痰汤元气败脱,心神涣散-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休克热伤气阴-生脉饮加清热解毒养阴之品热伤营血-清营汤阴厥-人参养荣汤寒厥-四味回阳饮厥逆-保元汤和固阳汤阴脱-独参汤合四逆汤(固阴煎)阳脱-独参汤合四逆汤疖与疖病暑疖-清暑汤蝼蛄疖-托里消毒散疖病-防风通圣散、六味地黄汤、四君子汤痈(有头疽)热毒蕴结-仙方活命饮阴虚火盛-竹叶黄芪汤气血两虚-十全大补汤急性蜂窝组织炎(发)锁喉痈-普济消毒饮腓腨发-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手发背-仙方活命饮足发背-仙方活命饮合萆薢渗湿汤丹毒风热化火-普济消毒饮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或柴胡清肝汤湿热化火-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胎火胎毒-犀角地黄汤毒邪内攻-清瘟败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外治:外敷金黄散、砭镰法急性淋巴结炎(外痈)颈痈-牛蒡解肌汤腋痈-柴胡清肝汤胯腹痈-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委中毒-活血散瘀汤外治:初起金黄散,脓成切开排脓,溃后八二丹、引流,脓净生肌玉红膏。
中西医结合医师笔试考前必背之中基、中诊、中药、方剂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胬肉――肉芽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4、掺药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三、局部麻醉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四、椎管内麻醉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五、气管插管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必背

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必背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必背导读:关于中药学的知识是中西医执业医师的必学知识点。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必背,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性能特点:要药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治胸痹之要药:薤白止呃之要药:柿蒂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安胎之要药:苎麻根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疥疮之要药:硫磺性能特点:良药治热毒血痢之良药:白头翁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砂仁治湿热淋痛之良药:滑石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良药:木通理气良药:沉香出血、瘀血诸证之良药:三七补肝肾、益精血为滋补良药:何首乌治崩漏带下之良药:乌贼骨性能特点:佳品疏肝解郁之佳品:香附外用治头虱、体虱之佳品:百部治心经热盛神昏谵语之佳品:羚羊角活血通经、止通之佳品:麝香平补气阴之佳品:山药黄精阴阳并补之佳品:山茱萸菟丝子肝肾亏虚胎漏或胎动之佳品:杜仲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佳品:蛤蚧内科补血之佳品:当归性能特点:圣药“呕家圣药”: 生姜“疮家圣药”: 连翘性能特点:通用药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治风通用药:防风治痹证通用药:秦艽经典用语/别称“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夏月麻黄”:香薷“斩关夺门之功”:巴豆“将军”:大黄“焦三仙”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血中之气药”:川芎“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祛瘀生新”:桃仁“引血、引火下行”:牛膝“风药中之润剂”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病证选药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 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 菟丝子(肾虚)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破伤风:防风蝉蜕天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蜈蚣胃寒呕吐:丁香生姜吴茱萸高良姜沉香胃热呕吐:芦根竹茹枇杷叶胃火牙痛:石膏阴署证:香薷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项背强痛:葛根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太阳头痛:羌活阳明头痛:白芷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鼻渊头痛: 辛夷苍耳子细辛引产: 天花粉无汗骨蒸:牡丹皮有汗骨蒸:地骨皮梅毒:土茯苓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鸡眼赘疣:鸦胆子回乳:芒硝(外用) 麦芽诸骨鲠喉:威灵仙吐泻转筋:木瓜蚕沙膏淋:萆薢血淋:蒲黄虚寒呃逆:丁香寒疝腹痛:乌药荔枝核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虎杖肺胃出血:白及手足皲裂:白及脱发:侧柏叶(外用)阴疽流注: 白芥子痨嗽及百日咳:百部噤口痢:石菖蒲休息痢:鸦胆子热毒血痢、阿米巴痢:白头翁口中甜腻:佩兰排石: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核桃仁喉痹:络石藤灯心草口疮:吴茱萸龋齿疼痛:筚拨手足皲裂:白芨失音:诃子桔梗胖大海顽固性头痛及风湿顽痹:全蝎蜈蚣毒蛇咬伤:紫花地丁蚤休白花蛇舌草穿心莲金钱草半夏退虚热:知母黄柏牡丹皮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龟甲鳖甲利咽:薄荷牛蒡子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马勃玄参巴豆牛黄胖大海桔梗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芦根紫草升阳举陷:升麻柴胡葛根黄芪亡阳证:附子干姜引火归元治命门火衰证:肉桂寒凝肝脉诸痛证:吴茱萸泻痢里急后重:木香米面薯芋食滞证:麦芽绦虫证:鹤草芽槟榔南瓜子雷丸榧子芜荑风痰证:天南星滑脱诸证:龙骨牡蛎阴虚火旺的喘咳痰血证:西洋参乌须黑发:何首乌女贞子黑芝麻肾不纳气之喘:蛤蚧补骨脂沉香磁石紫河车润肠通便: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核桃仁桃仁决明子榧子苏子冬葵子栝楼当归何首乌黑芝麻桑葚肉苁蓉胖大海知母生地黄锁阳杏仁烫烧伤:四季青紫珠地榆虎杖侧柏叶脱发:侧柏叶疟疾:柴胡青蒿草果鸦胆子槟榔何首乌常山胸痹:薤白梅毒:土茯苓脾胃虚寒吐泻:砂仁血淋涩痛:石韦蒲黄乳痈:蒲公英漏芦丝瓜络远志肺痈:鱼腥草薏苡仁栝楼肠痈:红藤败酱草牡丹皮络石藤薏苡仁栝楼大黄梅核气证:绿萼梅紫草半夏紫苏暑湿吐泻:白扁豆高血脂症:山楂蒲黄姜黄没药降血压:杜仲夏枯草决明子青葙子车前子罗布麻地龙青木香大蓟小蓟马兜铃桑白皮荠菜臭梧桐淫羊藿山茱萸稀莶草山楂明目退翳:秦皮青葙子密蒙花谷精草蝉蜕熊胆赤芍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枸杞子木贼扩瞳:青葙子清心利尿:连翘关木通瞿麦竹叶淡竹叶虚火咽痛:玄参阴虚外感:玉竹安蛔止痛:乌梅配伍用药麻黄配桂枝:风寒表实无汗证.麻黄配杏仁:风寒束肺喘咳气逆.麻黄配石膏:肺热咳喘.桂枝配白芍:风寒表虚有汗证柴胡配黄芩:少阳寒热往来生葛配黄芩、黄连:湿热泻痢初起石膏配知母:热病气分实热证和肺胃火热伤津证知母配黄柏:阴虚火旺知母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栀子配茵陈:湿热黄疸黄连配吴茱萸: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黄连配木香: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黄柏配苍术:湿热诸证,尤其下焦湿热白薇配玉竹:阴虚外感大黄陪芒硝: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大黄配巴豆、干姜:寒积便秘独活配桑寄生:风湿痹痛、腰膝酸软苍术配厚朴、陈皮:湿阻中焦或夹食积滑石配甘草:暑热烦渴附子配干姜:亡阳欲脱及中虚寒盛附子配麻黄、细辛:阳虚外感丁香配柿蒂:虚寒呕逆高良姜配香附:寒凝气滞、肝气犯胃之胃脘胀痛橘皮配半夏:痰湿滞中客肺止咳喘枳实配白术:脾虚气滞夹积夹湿证川楝子配延胡索:血瘀气滞诸痛薤白配瓜蒌:痰浊痹阻、胸阳不振之胸痹证蒲黄配五灵脂: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郁金配石菖蒲:痰火或湿热蒙蔽清窍之神昏、癫痫、癫狂旋复花配代赭石:气逆呕恶、喘息朱砂配磁石:烦躁不安、心悸失眠人参配附子:亡阳气脱人参配蛤蚧:肺肾两虚、动辄气喘人参配麦冬、五味子:气阴两虚之口渴、多汗及消渴黄芪配柴胡、升麻:中气下陷诸证甘草配白芍:脘腹或四肢拘急疼痛当归配黄芪:血虚或气血双亏【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必背】11。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考试中药笔记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级考试中药笔记一、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夏麻黄)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风中润剂)羌活——祛风散寒止痛,胜湿(上半身)白芷——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苍耳——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鼻窍,止痒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发散风热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辟秽牛蒡——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柴胡——退热升阳,和解截疟,疏肝解郁葛根——退热升阳,解肌透疹,生津止渴,止泻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一、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收湿止血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止血夏枯草——清热泻火,消肿散结,明目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二、清热燥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苦寒之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蒸疗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三、清热解毒双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一切内外痈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心胃实火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肝明目,利湿通淋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拳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利湿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肺痈排脓,利尿通淋,止痢金荞麦——清热解毒,排毒祛瘀,健脾消食大血藤——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止痛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毒,祛瘀止痛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咽喉肿痛要药)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血痢要药)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鸭胆子——清热解毒,解虐止痢,腐蚀赘疣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山慈菇——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化痰熊胆——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四、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清热凉血止血要药)玄参——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泻火解毒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无汗骨蒸要药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五、清虚热药青蒿——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中西医(中医)执业考试方剂表格

惠民和剂局
益气解表 寒,内有痰湿胸膈满闷,倦怠无 理气化痰
紫苏叶、葛根、人参苏,木前枳夏茯 参苏饮内用陈皮
参、半夏 前胡、 三葛陈梗. 茯苓、木香、枳
枳壳前胡半夏齐 干葛木香甘桔茯
方》
证
力气短懒言,舌苔 壳、 桔梗、炙甘伸诉,目前只吓服 气虚外感最相宜
白脉弱
草、生姜、大枣 三个陈梗.
二、泻下剂
2。1 寒下
肝火犯胃证 酸,呕吐口苦,舌红
溪心法》 降逆止呕
苔黄,脉弦数
1)
苇茎汤《备急清肺化痰 肺痈
千金要方》 逐瘀排脓
苇茎汤方出千金
身有微热,咳嗽痰 苇茎、薏苡仁、冬苇茎汤中有三仁,桃仁薏苡冬瓜仁
多,吐腥臭脓血,胸
桃仁薏苡冬瓜仁
中隐隐作痛,舌红 瓜、桃仁
肺痈痰热兼瘀血
化浊排脓病自宁
苔黃腻,脉滑数
泻白桑皮地骨皮
1.肝胆实火
龙车通黄山,当地龙胆泻肝栀芩柴
清肝胆实 上炎证
黃膩,脈弦數有力,通 黄芩 栀子 生 卸柴草。
生地车前泽泻偕
火,清利
胁痛口苦,耳聋耳
2。肝胆湿热
甘草
当归 生地
木通甘草当归合
肝经湿热
肿,阴肿阴痒,小便
下注证
←养肝体合肝用 肝经湿热力能排
淋浊,带下黄臭 柴胡
★左金丸《丹清泻肝火
胁肋疼痛,嘈杂吞 黄连、吴茱萸 (6:(左金)茱连。
平惠民和剂 益气解表 寒湿表证 局方》
憎寒壮热+无力
羌活、独活、柴胡、独身生活更幸福,
何止钱财少。 人参败毒茯苓草
前胡、川芎、枳壳、
枳桔柴前羌独芎
茯苓、桔梗、人参、(喻嘉言称:逆流薄荷少许姜三片
中医执业医师笔试考前必背之中基、中诊、中药、方剂

中医基础理论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53.“气之根”是指:肾。
54.“气之主”是指:肺。
55.“先天之本”是指:肾。
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点总结

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点总结
一、中药学基础知识
2.中药的性味归经,以及药性对病症的调治作用;
3.药材的药用部位,特点和功效;
4.中药材的品质鉴别和质量控制方法;
5.中药配伍原则和代表配伍禁忌。
二、中药炮制和配伍
1.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药物制剂的剂型;
2.中药的组方和处方规律;
3.中药的煎煮方法和贮存要求。
三、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学
1.中药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中药对人体系统的影响和调节;
3.中药的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
四、中药临床应用
1.中西医结合中药治疗常见疾病;
2.中药的辨证论治和临床应用;
3.中药与西药的配伍应用原则;
4.中药的合理用药和副作用防控。
五、中药鉴定和质量控制
1.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评价标准;
2.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中药的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控制。
六、中药治疗经验和典籍研究
1.中医名家的治疗经验和扁鹊、华佗等典籍研究;
2.中药的历史渊源和传承;
3.国家中药标准与临床应用规范。
七、中药制药工艺和新药开发
1.中药制剂的工艺和技术规范;
2.中药新药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中级主治中药学考试中,考生需要全面掌握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于临床。
同时,考生还要了解中药质量控制和新药开发等相关的知识。
希望以上总结对您有所帮助!。
中西结合医师考试辅导用书中出现的方剂歌决

二陈平胃散:二陈汤+苍术厚朴清金化痰汤:【方歌】清金化痰黄芩栀,桔梗麦冬桑贝加,瓜蒌橘红茯苓草,痰火犯肺咳嗽止。
黄芩、山栀子各12g,知母、桑白皮、瓜蒌仁各15g,贝母、麦门冬、橘红、茯苓、桔梗各9g,甘草3g。
黛蛤散:青黛30g 蛤壳300g沙参麦冬汤:【歌诀】沙参麦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伤,证或热兮定或咳,脉然无汗嗽痰凉北沙参10g、玉竹10g、麦冬10g、天花粉15g、扁豆10g、桑叶6g、生甘草3g。
射干麻黄汤:【歌诀】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菀行,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射干9g麻黄9g 生姜9g细辛3g紫菀6g款冬花6g大枣3枚半夏9g五味子3g越婢加半夏汤=越婢汤+半夏【歌诀】金匮要略越婢汤,麻黄石甘与枣姜;发汗解表与利水,善治身肿风水伤。
麻黄10g,石膏30g,生姜6g,甘草6g,大枣12g,半夏15g厚朴麻黄汤:【组成】厚朴9g麻黄12g石膏9g杏仁10g半夏10g干姜6g细辛6g小麦30g五味子6g平喘固本汤:【歌诀】平喘固本是验方,陈皮半夏款磁党,五味苏子冬虫草,脐带桃肉沉香帮党参15g,五味子6g,冬虫夏草6g,胡桃肉12g,灵磁石18g,沉香、坎脐、苏子各15g,款冬花12g,法半夏12g,橘红6g。
水煎服金水六君煎:【歌诀】金水六君用二陈,再加熟地与归身;别称神术丸苍术,大枣芝麻停饮珍当归6g熟地9~15g陈皮4.5g半夏6g茯苓6g炙甘草3g生脉地黄汤。
即六味地黄汤加生脉汤麻黄汤合华盖散: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无汗而喘服之宜。
方中加术治湿痹,去桂加薏亦能医。
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三拗只用麻甘杏,泻肺平喘痰立通。
紫苏子(炒) 麻黄(去根、节) 杏仁(去皮,尖) 陈皮(去白) 桑白皮赤茯苓(去皮)各30g甘草15g(炙)桑白皮汤:【歌诀】桑白皮汤苏子灵,芩连栀子泻火行,半夏贝母燥润痰,杏仁下气咳喘宁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各2.4g五磨饮子:【歌诀】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四味浓磨煎温服,实邪枳实易人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助理医师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绪论1、我国第一部外科专著(《金创瘛疭方》)2、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3、提出"五善七恶"的著作是(《圣济总录》)4、正宗派的代表(陈实功)5、全生派的代表(汪洪绪)6、心得派代表(高锦庭)第二单元中医外科证治概论一、中医外科专业术语1、疡――是一切外科疾病的总称2、疮疡――广义指一切浅显外科疾患。
狭义指感染因素引起体表的化脓性疾病3、肿疡――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4、溃疡――一切外科疾病溃破的疮面5、胬肉――肉芽组织6、痈――气血被邪毒壅聚而发生的化脓性疾病7、疽――气血被毒邪阻滞而发于皮肉筋骨的疾病8、根盘――肿疡基底部周围之坚硬区,边缘清楚9、根脚――肿疡之基底根部10、护场――在疮疡的正邪交争中,正气约束邪气使之不外散11、痰――发于皮里膜外、筋肉骨节之间的或软或硬、按之有囊性感的包块。
12、结核――泛指一切皮里膜外浅表部位的病理性肿块二、治疗(一)内治总则――消、托、补(二)外治法1、膏药――适用于一切外科病症初起、已成、溃后各个阶段。
2、油膏――肿疡期;溃疡期;3、箍围药――肿疡初期促其消散4、掺药5、酊剂――疮疡未溃及皮肤病6、洗剂――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第三单元无菌术1、消毒――用化学的方法消灭微生物2、手术区皮肤消毒的范围,应距切口周围(15cm)3、手术室的面积应为(24-40平米)4、手术室的湿度一般为(48%)5、灭菌――杀灭芽孢类微生物第四单元麻醉一、麻醉方法1、针刺镇痛与辅助麻醉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性麻醉)3、局部麻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区域阻滞;椎管内麻醉)4、复合麻醉二、麻醉前用药(一)麻醉前用药目的:1、减少病人精神紧张;2、使麻醉过程平稳3、增强麻醉效果4、减缓病人疼痛感(二)麻醉前常用药物1、镇静安定药:苯二氮?类(地西泮,咪达唑),丁酰氨类,吩噻嗪类2、催眠药:苯巴比妥,戊巴比妥3、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哌替啶,芬太尼,镇痛新4、抗胆碱类药:阿托品,东莨菪碱,格隆溴胺5、稳定血流动力学药:可乐定,右美托咪啶6、防治恶心呕吐药:丁酰苯类药,胃动力,抗胆碱药7、预防误吸及其危害药:H2受体阻滞剂三、局部麻醉1、常用药物:丁卡因,利多卡因,达克罗要,布比卡因2、不良反应的处理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目的:延缓药物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局麻前给巴比妥类药目我:减少局麻药中毒出现中枢兴奋或惊厥时用:苯巴比妥钠肌注或安定四、椎管内麻醉1、腰麻(蛛网膜下腔麻醉)适应证:下腹部及盆腔手术;下肢手术;肛门及会阴部手术并发症:术后头痛;腰背痛;尿潴留;下肢瘫痪2、硬膜外麻醉适应证:胸壁,上肢,下肢,腹部和肛门会阴区各部位手术颈椎病,腰背痛及腿痛等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并发症:血压下降,咀嚼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损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脓肿,脊髓前动脉综合征五、气管插管1、经口明视插管:用于除口腔、咽腔手术之外的病人2、经鼻腔明视插管法:主要用于口腔、颌面、咽腔手术病人3、经鼻盲探插管:张口确实梭,喉镜难以置入并呼吸道管理的4、经口盲探气管内插管:部分张口困难;呼吸道部分梗阻;颈部强直,颈椎骨折、脱臼等颈部活动受限者;颈斑痕挛缩面严重影响抬头活动者;喉结过高,颈部粗短,下颌退缩等5、清醒气管内插管:不能耐受较深麻醉,但必须要控制呼吸或人工呼吸者;消化道梗阻或饱食者;颅脑、开胸等针麻手术6、双腔支敢管导管(DLT)插管术:"湿肺"全麻;开放性肺结核其分泌物有扩散感染能力者;支气管胸膜瘘,外伤性支气管断裂者;近期有大咯血者。
第五单元体液与营养代谢一、体液代谢和酸碱平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1、体液组成:水、电解质和有机物质2、体液总量:男性占体重60%;女性占体征的55%3、体液分布:细胞内液――存在于骨髂肌中细胞外液――血浆及组织间液4、水代谢24小时出入量为2000-25005、体液平衡的调节:(1)渴感作用(2)抗利尿(ADH):提高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3)醛固酮:作用于肾远曲小管、集合管,促Na+主动重吸收,促K和H的排泌,储钠排钾的作用。
(4)心房利钠多肽: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血容量(5)利钠激素――使尿内水Na+排出增多,减少细胞外液量(6)甲状旁腺素(PTH)――促远曲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排Na、K和和HCO3二、水、电解质失衡(一)缺水1、等渗性缺水――水和钠按正常比例丢失(1)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丢失;肠梗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后感染;大面积烧伤早期大量渗液。
(2)表现:轻度(2-4%):口渴,少尿中度(5%):脉搏细快,肢端湿冷,"三陷一低"(眼窝下陷,皮肤干陷,浅表静脉瘪陷,血压下降或不稳)重度(6-7%):休克,伴代谢性酸中毒。
2、高渗性缺水――高钠血症(钠>150,血浆渗透压>320)(1)病因:不摄入不足;水分丢失过多;鼻饲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
(2)表现轻度(2-4%):口渴中度(4-6%):极度口渴,乏力,眼窝明显凹陷,唇舌干燥,皮肤弹性差,心率加速,尿少,尿比重增高。
重度(>6%):烦躁,谵妄,昏迷;血压下降,休克,少尿无尿,氮质血症。
(3)治疗:首先采用5%葡萄糖溶液成人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补液量=(血钠值-142)*体重*4(女性3,儿童5)3、低渗性缺水――低钠血症(细胞外液减少)(1)病因:胃肠道消化液长期持续丧失(如慢性十二指肠瘘);大创面慢性渗液;大量应用排钠性利尿剂;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盐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2)表现轻度(钠<135=:乏力、头昏、手足麻木,无口渴,尿正常中度(钠<130=:厌食、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少重度(钠<120=: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神志不清,木僵,昏迷。
伴严重休克,少尿或无尿。
尿素氮升高。
(3)治疗:补钠量=(142-钠值)/17*体重*0.6(女性0.5)(二)钾异常1、低钾血症(<3.5mmol/l表情淡漠、倦怠嗜睡或烦躁不安,肌肉软弱无力,腱反射迟钝或消失,眼睑下垂;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传导阻滞,重者室颤;多饮多尿,膀胱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代谢性碱中毒;心电图:T波低平、双相倒置,继之S-T段下降、Q-T新时期延长和U波出现。
2、高钾血症(>5.5)轻度:四肢乏力、手足麻木、肌肉酸痛;钾>7.0时出现软瘫,呼吸困难;心电图早期改变为T波高尖,基底变窄;钾>8.0时P波消失,QRS波增宽,QT间期延长;血压波动,心率缓慢,心音遥远而弱,重者心跳骤停。
(三)钙异常(2.18-2.63)1、低钙(1)病因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肌能减退,慢性肾衰,肠瘘,慢性腹泻和小肠吸收不良;甲状腺手术时损伤或切除甲状旁腺并发症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2)表现:手足或面部肌肉痉挛,腱反射亢进(3)治疗: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2、高钙血症(1)病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某些恶性肿瘤(2)表现:早期出现疲倦、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和腹胀,体重下降;重者头痛,背部和四肢疼痛、幻觉,狂躁昏迷(3)治疗:重症:给予大量生理盐水,速尿静推;大剂量激素三、酸碱平衡紊乱1、代谢性酸中毒有严重腹泻、肠瘘等病史;有深而快的呼吸等临床表现;pH↓,PaCO3呈代偿性↓,CO2CP↓,SB↓,BE呈负值2、呼吸性酸中毒有呼吸功能受影响的病史;pH↓↓,PaCO2、CO2CP↑,血浆HCO3-正常四、外科营养支持(一)适应证: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外瘘及短肠综合征3、消化道广泛炎症性疾病4、高代谢状态5、肿瘤患者所接受和大面积放疗6、肝、肾功能衰竭7、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二)并发症1、技术性并发症插管并发症;导管留置期并发症;深静脉插管并发症2、感染性并发症: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3、与代谢有关的并发症:糖代谢紊乱;按基酸性并发症;营养物质缺乏五、肠外营养肠外营养本身可发生――胆囊结石、胆汁淤滞肠外营养糖代谢紊乱可发生――高渗性非酮性昏迷第六单元输血一、输血适应证:失血量在1000ml以上,必须及时输血二、输血并发症及防治1、过敏反应:肾上腺素2、发热反应:立即减慢速度;严重者停输血,用解热镇痛药。
3、溶血反应:停止输血,积极抗休克,维持循环功能,保护肾功能和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和利尿5、细菌污染反应:抗休克,抗感染(广谱抗生素、补液、利尿、降温、纠酸)6、枸橼酸盐中毒:静脉10%葡萄糖酸钙10ml7、疾病传播第七单元休克一、分类:低血容量性、感染性、心源性、神经性和过敏性二、表现(一)休克早期(缺血缺氧期或反应代偿期)主要体征:心律加快。
舒张压稍↑,脉搏快,脉压缩小(二)休克中期(淤血缺氧期或失代偿期)主要体征:血压进行性下降,意识模糊,发绀,酸中毒(三)休克后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四)重要器官受损――肾和胃肠道最先受损三、中医辨证论治1、热伤气阴证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养阴――生脉饮加清热解毒养阴药2、热伤营血证――气血两清,益气生阴――清营汤加减3、阴厥――益气固脱,养血育阴――人参养营汤加减4、寒厥――回阳救逆――四味回阳饮加减5、厥逆――益气固脱,阴阳双补――保元汤合固阳汤加减6、阴脱――益气固脱,养血育阳――独参汤合四逆汤加减7、阳脱――益气固脱――独参汤合四逆汤第八单元围手术期处理一、术前准备1、高血压<160/100房颤伴心室率>100――西地兰或口服心得安老年冠心病、心动过缓、心室率<50――皮下注射阿托品2、糖尿病:血糖稳定在9mmol/l左右,尿糖++++,改用胰岛素3、呼吸功能障碍(1)哮喘发作者――口服地塞米松→减轻气管粘膜水肿(2)应用麻黄素、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雾化吸入(3)术前3-5天使用抗生素4、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术前2天开始给予适量的激素二、术后处理1、腹胀处理――非胃肠道吻合术在6小时后口服药2、胸腔闭式引流后如无排气,应于48小时后拔管。
3、拆线:头面颈部4-5天下腹部、会阴部7天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9天四肢12天关节手术或有减张缝合14天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1、术后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出血2、呼吸系统疾病3、循环系统疾病(心骤停、亚重心律失常和高血压)4、急性肝功能障碍(黄疸,神志改变,肝昏迷)5、急性肾功能障碍6、应激性溃疡7、切口并发症(切口裂开,切口感染)8、泌尿系感染(尿潴留,尿路感染)第九单元重症救治与监测一、心肺脑复苏1、心跳骤停的安全时限心脏停止活动3秒患者出现――头晕心脏停止活动10-20秒出现――晕厥心脏停止活动40秒出现――惊厥心脏停止活动30-45秒出现――瞳孔散大心脏停止活动60秒出现――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心脏停止活动4-6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性损害心脏停止活动10分钟――脑细胞死亡2、心肺脑复苏(CPCR)的基本过程3个阶段9个步骤(1)基础生命支持阶段A:保持呼吸道通畅B: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2)进一步生命支持D:药物治疗E:心电监测及其他监测F:处理心室颤动(3)延续生命支持G:病情判断H:神志恢复I:重症监护治疗二、心肺复苏(CPR)常用药物1、肾上腺素――是CPR时最常用最有效的药物2、多巴胺3、阿托品――适用于窦性心动过缓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合并频发室早4、利多卡因――室性异位搏动(室早、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的首选药物5、钙剂――仅用于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6、碳酸氢钠――纠正急性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药物7、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复苏和吸入性肺炎时使用三、脑复苏脑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15%)静息氧耗量占总体氧摄入总量的(20%)低储备、高供应、高消耗治疗:低温-脱水疗法高压氧治疗巴比妥类药物治疗――抑制脑代谢,控制抽搐,防止颅内压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