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与方剂学》复习题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试题和答案(5)

中药学专业《方剂学》试题和答案(5)一、单选题(共45题,90分)1、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功效的方剂是( )A、理中丸B、阳和汤C、小建中汤D、大建中汤E、吴茱萸汤正确答案: A2、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属于方剂的哪种变化形式( )A、药味加减的变化B、剂型更换的变化C、药量加减的变化D、数方相合的变化E、配伍形式的变化正确答案: A3、真武汤的君药是( )A、茯苓B、炮附子C、生姜D、芍药E、白术正确答案: B4、桂枝汤变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属于方剂的哪种变化形式( )A、药味加减的变化B、剂型更换的变化C、药量加减的变化D、数方相合的变化E、配伍形式的变化正确答案: A5、五苓散中重用的药物是( )A、茯苓B、猪苓C、泽泻D、白术E、桂枝正确答案: C6、猪苓汤的病机是( )A、水热互结、热伤阴津B、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C、脾湿壅盛、泛溢肌肤D、脾肾阳虚、水湿泛溢E、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正确答案: A7、证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宜选用( )A、真人养脏汤B、肾气丸C、桃花汤D、四神丸E、参苓白术散正确答案: D8、在组成上,小建中汤比桂枝汤多( )A、饴糖一升B、饴糖一升,桂枝三两C、饴糖一升,生姜三两D、饴糖一升,芍药三两E、饴糖一升,甘草三两正确答案: D9、固冲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 )A、五倍子B、白术C、生杭芍D、茜草E、龙骨正确答案: B10、胃虚有热,气逆下降,呃逆或干呕者,宜用( )A、旋复代赭汤B、橘皮竹茹汤C、苏子降气汤D、丁香柿蒂汤E、半夏泻心汤正确答案: B11、功用为清泻肺热,止咳平喘的方剂是( )A、止嗽散B、泻黄散C、泻白散D、定喘汤E、麻杏甘石汤正确答案: C12、小建中汤主治证是( )A、虚劳里急证B、脾胃虚寒证C、虚寒腹痛证D、脾胃气虚证E、虚寒呕吐证正确答案: A13、理中丸主治证是( )A、虚劳里急证B、脾胃虚寒证C、虚寒腹痛证D、脾胃气虚证E、虚寒呕吐证正确答案: B14、太阳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利的蓄水证。
中药与方剂学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学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药的四气五味中,具有发散、解表作用的是()A. 寒B. 温C. 热D. 凉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中药的性能特点()A. 升降浮沉B. 归经C. 毒性与副作用D. 性能答案:D3.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A. 泽泻B. 白术C. 茯苓D. 薏苡仁答案:C4. 以下哪个方剂是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A. 四君子汤B. 六君子汤C. 补中益气汤D. 理中丸答案:A5. 下列哪个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A. 黄芩B. 黄连C. 黄柏D. 栀子答案:D6. 下列哪个方剂是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的()A. 麻黄汤B. 桂枝汤C. 杏苏散D. 麻杏甘石汤答案:D7. 以下哪个中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A. 川芎B. 丹参C. 桃仁D. 红花答案:D8. 下列哪个方剂是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组成的()A. 四物汤B. 四君子汤C. 补中益气汤D. 六味地黄丸答案:A9. 下列哪个中药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A. 干姜B. 肉桂C. 附子D. 吴茱萸答案:D10. 以下哪个方剂是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的()A. 四君子汤B. 六君子汤C. 龙胆泻肝汤D. 三黄煎答案:D二、填空题11. 中药的性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
答案:性、味、归经、性能12. 中医药学认为,药物的性能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品种、产地、采收季节13. 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人参、白术、茯苓、甘草14. 中医药学中的“归经”理论是指药物主要作用于________的经络系统。
答案:人体15. 下列哪味中药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学》习题集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一、填空题1.东汉______著《_____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_______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南北朝时期,________著《__________》,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A.《太平圣惠方》B.《普济方》C.《圣济总录》D.《外台秘要》E.《五十二病方》三、简答题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一、填空题1.____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____的体现,即“_____”,“_____”。
2.温法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三种。
3.清代___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他在《____》中说:“论治病之方又以_________八法尽之。
二、单项选择题1.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A.汪昂B.程钟龄C.罗美D.吴鞠通E.王孟英2.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A.《医学心悟》B.《医方考》C.《医方集解》D.《古今名医方论》E.《医林改错》第三章方剂与治法一、填空题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_、__、_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__、__、__、__十种。
”3.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类为八阵,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止痢的功效?A.贯众B.茜草C.大枣D.黄连正确答案:D.黄连2、下列哪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A.大蓟B.艾叶C.槐花D.地榆正确答案:B.艾叶3、下列哪一种中药具有祛风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A.羌活B.白芷C.防风D.苍术正确答案:A.羌活4、下列哪一种中药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A.茵陈蒿B.栀子C.茯苓D.猪苓正确答案:A.茵陈蒿5、下列哪一种中药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A.独活B.桑寄生C.五加皮D.威灵仙正确答案:D.威灵仙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中药具有止血作用?A.大蓟B.小蓟C.地榆D.白茅根正确答案:ABCD2、下列哪些中药具有安神作用?A.远志B.合欢皮C.夜交藤D.龙骨正确答案:ABCD3、下列哪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A.金银花B.连翘C.大青叶D.板蓝根正确答案:ABCD《方剂学》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方剂的基本组成?A.药物B.剂型C.剂量D.功效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方剂的特性?A.整体性B.科学性C.固定性D.随意性3、下列哪一项不是方剂的分类原则?A.用药目的B.药物组成C.治疗方法D.药材质量二、简答题1、请简述方剂的基本结构。
2、请说明方剂的剂型选择原则。
3、请对方剂的疗效进行评估,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题1、请论述方剂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及价值。
2、请对方剂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举例说明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领域。
《方剂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方剂的基本组成?A.药物B.剂型C.剂量D.功效答案:B.剂型2、下列哪一项不是组方原则?A.君臣佐使B.对症治疗C.调整脏腑功能D.标本兼治答案:B.对症治疗3、下列哪一项不是解表剂的特点?A.作用猛烈,应中病即止B.多用于外感风寒,阳气闭阻的表证C.可用于内伤杂病,如气虚感冒D.多用辛味药物,以辛味发散为主答案:C.可用于内伤杂病,如气虚感冒二、简答题1、简述补益剂的组成和主治病症。
中草药及方剂学复习试题

中草药及方剂学复习试题一、名词解释:1、四气2、中草药学3、相使4、五味5、七情6、相须7、归经8、配伍9、相畏10、用药禁忌11、相恶12、相反13、炮制14、毒性15、道地药材16、方剂17、方剂学二、填空题: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苦味药具有________________ 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郁金与薄荷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功。
4、香薷与藿香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效。
5、蒲公英善治________________;大黄善治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____________;7、木香长于行________________ 气滞;黄连长于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火。
8、石膏清热泻火宜________________用。
9、赤芍与丹皮二药均能______________;木通与王不留行二药皆有_________________之效。
10、消导药的主要适应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咸味药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12、夏枯草与菊花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柴胡与香附都具有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
13、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的药物为_______________;既消食和中,又能回乳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解表药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二类。
15、____________为风药中之润剂,_____________前人称为疮家圣药。
16、川楝子有____________之功,适用于胸胁及腹部疼痛,疝痛,因其性偏于__________,故用于疝痛偏者,较为合适。
中草药及方剂学复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1、四气2、中草药学3、相使4、五味5、七情6、相须7、归经8、配伍9、相畏10、用药禁忌11、相恶12、相反13、炮制14、毒性15、道地药材16、方剂17、方剂学二、填空题: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苦味药具有 ________________ 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3、郁金与薄荷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功。
4、香薷与藿香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效。
5、蒲公英善治________________;大黄善治_________________。
6、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____________;7、木香长于行________________ 气滞;黄连长于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之火。
8、石膏清热泻火宜________________用。
9、赤芍与丹皮二药均能______________;木通与王不留行二药皆有_________________之效。
10、消导药的主要适应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咸味药具有_____________、的作用。
12、夏枯草与菊花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柴胡与香附都具有的功效是________________。
13、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的药物为_______________;既消食和中,又能回乳的药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14、解表药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二类。
15、____________为风药中之润剂,_____________前人称为疮家圣药。
16、川楝子有____________之功,适用于胸胁及腹部疼痛,疝痛,因其性偏于__________,故用于疝痛偏者,较为合适。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方剂学章节试题

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方剂学章节试题2023年执业药师中药学方剂学章节试题导语:在执业药师中药与方剂试题的考试中,关于中药配伍及方剂与治法的相关知识点你知道多少?下面知识相关内容的习题,我们吧。
、最正确选择题1.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响的配伍是A.相须B.相杀C.相使D.相反E.相恶2.能增强二药原有疗效的配伍是A.相反B.相杀C.相恶D.相须E.相畏3.能使药物成效降低或消除的配伍是A.相使B.相畏C.相须D.相杀E.相恶4.能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的配伍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相使5.表达处方主攻方向的是A.君药B.使药C.臣药D.佐药E.助药6.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是A.佐助药B.君药C.佐制药D.调和药E.引经药7.生姜配半夏属于A.相畏B.相恶C.相反D.相使E.相杀8.黄连治痢疾属于七情配伍中的A.相反B.相须C.相使D.单行E.相恶9.麻黄配桂枝属于的配伍关系是A.相畏B.相须C.相反D.相使E.单行10.针对主证或主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臣药B.君药C.使药D.佐制药E.佐助药11.照顾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使药B.佐助药C.臣药D.君药E.佐制药12.能引导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称A.引经药B.佐制药C.调和药D.臣药E.佐助药13.根据方剂的组成原那么,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二、配伍选择题[1~4]1.增效的配伍关系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单行2.增毒的配伍关系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单行3.减效的配伍关系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单行4.减毒的配伍关系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单行[5-7]5.不宜与半夏配伍的药物是A.草乌B.瓜萎C.藜芦D.细辛E.甘草6.不宜与人参配伍的药物是A.草乌B.瓜萎C.藜芦D.细辛E.甘草7.不宜与甘遂配伍的药物是A.草乌B.瓜萎C.藜芦D.细辛E.甘草[8~9]8.临床应注意防止的配伍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相使9.临床应禁忌的配伍是A.相恶B.相杀C.相须D.相反E.相使[10-13]10.相须相使表示B.增毒C.减毒D.纠性E.减效11.相畏相杀表示A.增效B.增毒C.减毒D.纠性E.减效12.相恶表示A.增效B.增毒C.减毒D.纠性E.减效13.相反表示A.增效B.增毒C.减毒E.减效[14-16]14.附子配干姜属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相杀15.石膏配知母属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相杀16.人参配莱菔子属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相杀17.半夏配生姜属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单行18.大黄配芒硝属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单行19.半夏配乌头属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单行三、多项选择题1.使药包含的内容有A.制毒药B.引经药C.主攻药D.佐助药E.调和药2.属于相使配伍关系的药对有A.半夏配乌头B.天南星配生姜C.黄芪配茯苓D.枸杞子配菊花E.黄连配木香3.临床用药应充分利用的配伍关系是A.相使B.相须C.相畏D.相反E.相杀4.中药配伍的目的.是A.增强疗效B.改变药材性状C.降低毒副作用D.改变药____味E.扩大治疗范围5.临床应当避忌的配伍关系有A.相须B.相反C.相恶D.相畏E.相杀6.不宜与乌头同用的药物有A.天花粉B.瓜萎C.白及D.细辛E.川贝母7.属于八法包含内容的有A.汗法B.清法C.吐法D.消法E.下法8.组方原那么包含的内容有A.君B.臣C.引D.佐E.使参考答案一、最正确选择题1.D2.D3.E4.B5.A6.D7.E8.D9.B10.B11.C12.A13.A二、配伍选择题[1-4]CDAB[5-7]ACE[8〜9]AD[10-13]ACEB[14-16]AAC[17-19]DAB三、多项选择题1.BE2.CDE3.ABCE4.ACDE5.BC6.ABCE7.ABCDE8.ABDE精选解析一、最正确选择题4.解析:此题考察中药配伍中七情配伍关系各情的含义。
方剂学试题7(附答案)—中药学专业JC整理

方剂学试题7—中药学专业一、是非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
每题1分,计10分)1.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主治恶寒无汗的外感风寒表实证。
()2.三仁汤中的“三仁”是指杏仁、桃仁、薏苡仁。
()3.十枣汤的剂型是散剂,因为方中药物性味峻烈,所以应在饭后服用。
()4.生脉散主治气阴两伤证,全方由黄芪、麦冬、五味子组成。
()5.五苓散配伍桂枝的目的是解表化饮。
()6.桃核承气汤以桃仁为君,主治下焦蓄血证。
()7.茵陈蒿汤由茵陈蒿、栀子、大黄组成,主治湿热黄疸。
()8.理中丸变化为人参汤属于剂型更换的变化。
()9.杏苏散主治外感凉燥证。
()10.四神丸属于安神剂。
()二、单项选择题(从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将英文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1.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是()A. 《五十二病方》B. 《备急千金要方》C. 《伤寒杂病论》D. 《小品方》E. 《普济方》2.桂枝汤的功用是()A.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C. 辛温发表,化痰止咳D. 发汗解表,化痰平喘E. 解肌发表,宣肺止咳3.济川煎常用于治疗下列何证()A. 热结B. 燥结C. 寒结D. 水结E. 痰结4.左归丸和右归丸组成中都不含有下列何药()A.山茱萸B.熟地黄C.鹿角胶D.枸杞子E.猪脊髓5.四逆散所治“四逆”的病机是()A. 血虚寒凝,经脉不利B. 肾阳衰微,阴寒内盛C. 阳气内郁,不达四末D. 无形热盛,阳极似阴E. 里热结实,阳气被遏6.治疗湿热霍乱,宜首选下列何方()A. 败毒散B. 藿香正气散C. 三仁汤D. 连朴饮E. 甘露消毒丹7.理中丸、四君子汤中共有的药物是()A. 人参、甘草B. 白术、甘草C. 人参、白术D. 干姜、人参E. 人参、白术、甘草8.下列何药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A. 芍药B. 黄芩C. 生姜D.半夏E. 人参9.四物汤的组成药物是()A.熟地、当归、白芍、川芎B.熟地、枸杞子、阿胶、川芎C.阿胶、当归、白芍、川芎D.熟地、当归、白芍、阿胶E.枸杞子、熟地、当归、白芍10.一贯煎的功用是()A. 滋阴疏肝B. 滋肾养肝C. 滋阴降火D. 滋阴养血E. 疏肝解郁11.天王补心丹组成中的“三参”是指()A. 人参、玄参、苦参B. 人参、丹参、沙参C. 人参、玄参、丹参D. 丹参、玄参、沙参E. 丹参、沙参、苦参12.治疗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首选()A. 四君子汤B. 桂枝汤C. 败毒散D. 玉屏风散E. 补中益气汤13.半夏厚朴汤的主治证病机是()A. 血瘀气滞B. 湿困中焦C. 脾胃气滞D. 痰阻气滞E. 胃气不和14.症见咳喘胸闷,痰多色白,腰疼脚弱,舌苔白腻者,治宜首选下列何方()A.半夏泻心汤B. 定喘汤C. 苏子降气汤D.小青龙汤E. 二陈汤15.治疗大头瘟,宜首选()A. 清瘟败毒饮B. 普济消毒饮C. 败毒散D. 黄连解毒汤E. 仙方活命饮16.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宜首选()A. 止嗽散B. 大定风珠C. 香薷散D. 桑菊饮E. 川芎茶调散17.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A. 风痰眩晕B. 湿痰眩晕C. 寒痰眩晕D. 燥痰眩晕E. 热痰眩晕18.治疗肾阳虚弱,水气内停之水肿,宜选用下列何方()A. 猪苓汤B.防己黄芪汤C.五苓散D. 真武汤E. 独活寄生汤19.下列方剂组成中不含有黄芩、黄连的是()A. 半夏泻心汤B. 普济消毒饮C.当归六黄汤D. 黄连解毒汤E. 龙胆泻肝汤20.由柴胡、芍药、香附、甘草、川芎、枳壳、陈皮组成的方剂是()A.逍遥散B.四逆散C.越鞠丸D.大柴胡汤E.柴胡疏肝散三、填空题(每空格0.5分,计15分)1.常用“八法”是指汗、吐、下、、、、、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炮制: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
2.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3.归经:是指药物对于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4.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
5.道地药材: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6.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7.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
8.清热药: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9.泻下药: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0.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之邪为主,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
11.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2.利水渗湿药: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
简答
1、炮制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材,区分等级;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2、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各用于治疗何种原因引起的咳喘证?
答: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停痰饮之咳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壅盛之咳喘;
定喘汤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喘;
苏子降气汤痰壅于肺,下元虚衰,上实下虚之咳喘。
3.石膏与知母的性味、功效与应用有何异同?
同:性味甘,寒;功效清热泻火生津;应用温病热在气分。
异:性味石膏尚辛,知母还苦;功效:煅石膏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滋阴润燥;应用石膏用于肺、胃有热,溃疡不敛等;知母用于虚热亦可。
4.黄芪在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中的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答:补中益气汤:A、补中益气,升阳固表;B、+ 柴胡、升麻→补气升阳。
当归补血汤:A、补气生血。
芪:归 5:1;B、固表以挽回阳气。
玉屏风散:A、益气固表止汗;B、+ 防风→相辅相成,相制相成。
防己黄芪汤:A、益气固表,利水消肿;B、+ 防己→相辅相成,相制相成。
5.简述瓜蒌的功效、应用以及瓜蒌皮、瓜蒌仁和全瓜蒌的区别使用。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用于治疗痰热咳喘,痰涎壅盛所致胸痹,肠燥便秘等证。
瓜蒌皮偏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偏润肠通便;全瓜蒌则兼有以上三个功能。
6.柴胡在龙胆泻肝汤和普济消毒饮中各有何意义?
答:柴胡在龙胆泻肝汤中舒畅肝胆以防肝气被郁,并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2分)在普济消毒饮中合升麻疏散风热,并协助诸药上达头面,使之有“火郁发之”之义。
论述
1、论述附子的性味、功效、应用及用法。
答:附子性味辛、甘,热,主归心、脾、肾三经。
功能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证、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以及寒痹证。
附子有毒,入汤剂一般先煎0.5-1小时,到口尝无麻胀感为度。
2.试述大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及使用注意。
答:性味:苦寒;归经:脾胃、大肠、肝、心包经。
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应用:用于便秘,热毒疮疡,淤血,湿热黄疸等;
使用注意:本品攻下之力强,用于实证便秘,苦寒对于脾胃虚弱的不宜;孕妇、产妇、经期忌用。
3.石膏与知母的性味、功效与应用有何异同?
同:性味甘寒;功效清热泻火生津;应用温病热在气分。
异:性味石膏尚辛,知母还苦;功效:煅石膏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滋阴润燥;应用石膏用于肺、胃有热,溃疡不敛等;知母用于虚热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