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总复习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总复习PPT课件

视,则读数偏低;读数时若俯视,则读数偏高——倒液体时仰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多;
倒液体时俯视,则量取的液体偏少】。
六、物质的加热 1、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括号内为操作的目的) a. 绝 对 禁 止 向 燃 着 的 酒 精 灯 里 添 加 酒 精 【 防 止 失 火 】 ; b. 绝 对 禁 止 用 酒 精 灯 引 燃 另 一 只 酒 精 灯 , 应 该 用 火 柴 点 燃 【 防 止 失 火 】 ; c. 用 完 酒 精 灯 后 , 必 须 用 灯 帽 盖 灭 , 不 可 用 嘴 去 吹 【 以 免 引 起 灯 内 酒 精 燃 烧 , 发 生 危 险 】 ; d. 如 果 洒 出 的 酒 精 在 桌 上 燃 烧 起 来 , 应 立 刻 用 湿 抹 布 扑 盖 。 e. 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量的1/4,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2/3。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 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点燃蜡烛后,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
4、化学使用方法(给质量取物体): a) 将天平水平放置,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如果药品是粉末,在天平左右盘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如果药品易潮解或具有 腐蚀性,在天平上放玻璃器皿。(可以先放后调平衡,这样就不用记录它们的质量) c) 用镊子夹取砝码并放在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的读数等于要称量的药品的质量。 d) 在左盘上添加药品,使天平平衡。如果天平不平衡,只能在左盘添加或减少药品,不能 动砝码或游码。 e) 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共30张PPT)PPT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共30张PPT)PPT共32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 世界 (复习)(共30张PPT)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容Hale Waihona Puke 膝之易安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PPT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PPT课件(共27张PPT)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 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等
注意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 中有“可、易、能、会”等表 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 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辨一辨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 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三大贡献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合成新分子阶段
1.俗称: 环境友好化学 2.主要特点: 4点 3.主要核心: 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 学
化学实验
世 界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 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 小于8ml ?
注意:读数时,只读出小数点后一位, 如:8.4ml、55.3ml
二、给物质加热 观察下图,想一想使用酒精灯应注意什么事项?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2,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 一只酒精灯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2021/8/122021/8/122021/8/1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22021/8/122021/8/128/12/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22021/8/12August 1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22021/8/122021/8/122021/8/1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件 (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知识网络
走进化 学世界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化学实 验探究
➢ 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物质的加热 ➢ 实验仪器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例题解析
►类型一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
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认识。 例1 物质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必须理解 它们间的联系与区别;请仔细思考,完成下面的题目。 (1)现有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衣 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⑥食物变质⑦电灯发光⑧冬瓜腐烂,八种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点2 化学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反思与评价
解释与结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收集、整理 实验数据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点燃前:白色块状固体,__质__软__,无气味,__难___ 溶于水,密度比水__小___。 (2)燃着时:蜡烛的火焰分三层,分别为_外__焰___、 _内__焰__和_焰__心__,其中_外__焰_温度最高,焰__心__温度最低。 在蜡烛的火焰上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 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二__氧__化__碳___生成。 (3)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_蜡__烛__蒸__气__凝__成__的__小__颗__粒___。
知识回顾
知识点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理变化:_没__有_____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_形__态___的变化。 2.化学变化:_有___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_颜__色___变化、放 出__气__体__、生成_沉__淀___等; ②常伴随__能__量__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课件
•3、实验剩余药品“三不”原则:不丢弃不 放回不带走.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二、化学实验室药品的一些图标
三、中学化学常用仪器简介 (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
除上述九种外还有以下十几种
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割
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
止血贴。
3、烫
伤:在烫伤处涂上烫伤膏或万花油。
4、吸入有毒气体: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并请医生 处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一、药品的取用原则 • 1、取用药品的“三” 不原则:不摸不尝不猛闻
•2、注意节约药品:
•⑴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
•⑵未指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mL-2mL;固体 盖满试管底部。
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 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
3.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标签要朝向手心?
a
3、利用右图装置,怎样操
b
作可比较呼出气体与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
澄清石灰水
先从b端吸气一段时间,看到澄清石灰水无明显 变化;再从a端吹气同样长时间,看到澄清石灰 水明显变浑浊。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 比空气中高。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规则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及区别。
2.能对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进行判断。
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教学课件(共33张PPT)

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辨一辨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 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物理性质 B、镁带会在空气中燃烧; 化学变化 C、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物理性质 D、木棒折断; 物理变化 E、铁生锈; 化学变化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上网
科学探究的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收 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1.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 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C、滴水成冰
D、蜡炬成灰
2.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 的是 ( A.冰雪融化 C.菜刀生锈 B.美酒飘香 D.轮胎爆炸
1.化学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 .稳定性. 腐蚀性 .还原性. 氧化性. 毒 性 .酸性 .碱性等 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2..物理性质: 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 密度、 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空气中玻璃片 水蒸气的含量: 含水蒸汽 往干燥的玻璃片 无现象,哈气 呼出气体>空 哈气 多少 的玻璃片上有 气 水雾产生
1、下列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不 能产生浑浊的是 (D ) A、汽车尾气 B、人呼出的气体
C、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
D、氧气
2. 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 再擦会是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 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 C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水蒸气 D.氧气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41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41张PPT)

考量点取强一化定训量练的液体药品
正确
俯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大
1.量筒必须放平稳,读数 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仰视读数会使测量值偏小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解题的规律和技巧 5.检查装置气密性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具体操作:装置A,把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双手握 住容器的外壁,若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在导管中能 形成一小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课堂练习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A、菜刀生锈
B、牛奶变酸
C、煤气泄漏遇火爆炸 D、蒸汽锅炉爆炸
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 种变化是 ( D)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课堂练习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只
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C)
呼出的气体
二氧化碳 氧气 水蒸气
< 二氧化碳

氧气

水蒸气
关 于 蜡 烛 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烧
探 究 的 拓 展
知 识 迁 移
知识拓展
直达中考
c D
课堂小结
(绪言)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物理变化: 一、物质变化的分类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二、物质性质的分类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金刚石硬度大 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 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好化 学的重要途径
三、走进化学实验室 ①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药品;②不要把鼻孔凑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课件(共7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单元课件(共78张PPT)

10.蒸发皿
用途: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
① 能耐高温,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② 应使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加热时用三脚 架或铁架台固定。
③ 加热蒸发皿时要不断的用玻璃棒搅拌,防 止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
④加热完后,需要用坩埚钳移动蒸发皿。不能 直接放到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以免烫 坏实验桌。
⑤大量固体析出后就熄灭酒精灯,用余热蒸干 剩下的水分。
⑥要使用预热过的坩锅钳取拿热的蒸发皿。
⑦用蒸发皿盛装液体时,其液体量不能超过其 容积的三分之二。
量筒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的凹液面 相平。
错误读数:仰视或俯视 仰视时,读数偏小,真实值大。 俯视时,读数偏大,真实值小。
8.集气瓶
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用作一些气体 的反应容器。
防止炸裂(实验时可以先铺一层细沙或放 少量的水)
9.漏斗
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 过滤时要放在三脚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
生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幸福家庭创建 活动” (一)完善和落实好现有的奖励优惠政 策,做到 宣传到 位,确定 到位,发 放到位 ,管理 到 位,切实解决好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的后 顾之忧 。要按 政策和 程序足 额落实 兑现当 年 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养老保险金” 补贴,计 划生育 手术奖 励费,放 弃生育 指标奖 励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之 改变,因此描述物质性质要注明条件。
温度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是 0℃沸点为100℃
大气压变化: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变 化而变化。
三、的性质与用途
物质的用途是由他们的性质决定,用途体 现性质。
如乙醇能燃烧,具有可燃性 乙醇可以作 燃料。
问气体气味时的正确操作:用手在瓶口轻 轻扇动,让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达标:
C 1、(10分)下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B.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 2、(20分)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25 g药品时,若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则应( )
A.减砝码
B.加药品
C.减少药品
D.移动游码
B 3、(10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
)
A.用氢气充气球 B.用可燃冰作燃料 C.用铁、铝制作炊具
D.用铝丝作导线
4、(10分)小红同学在化学实验课上建议,用碘水可将淀粉溶液与食盐溶液区别开来,这个环
C 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2、学会用基本概念进行辨别以及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等实验探究的方法。
3、体会实验在学习化学中的基本作用。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自主学习:学习1(课前完成)
1、化学是一门在 、
药品的取用 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固体 块状 Nhomakorabea金属颗粒
取用方法
粉末状
液体
酒精灯的使用 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的洗涤和连接
交流反馈:分组在相应黑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1组完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组完成药品的取用原则,3 组完成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4组完成液体药品的取用方 法及注意事项,5组完成物质的加热,6组完成仪器的洗涤 和连接。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质疑问难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
5、(50分)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不良后果
残液倒流,橡胶胶帽被腐蚀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复习目标
1、熟练掌握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实验基本操作。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自主学习:
学习2:根据知识导图,完善知识点,进行知识梳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药品的取用 取用原则:三不原则、节约原则、处理原则
固体 块状和金属颗粒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
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C_____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__A__和__B__,因__为___二__氧__化_碳__和__水__蒸_气__不__能__燃_烧___________。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自主学习:学习1(课前完成)
1、化学是一门在 分子 、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 性质、组成、结 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别列举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如 水结冰、石蜡熔化等是物理变化;铁生锈、燃烧 等是化学变化。 3、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蜡烛燃烧生成了 水和二氧化碳。 4、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 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的含量比空气 低。 5、实验室中能作为反应容器的仪器有哪些?至少列举2种。 试管、烧杯、锥形瓶、烧瓶等 6、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 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合作探究2:分组讨论
小明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 成分是什么呢?其他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及实验探究: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
证假设___A_____ (填字母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__蜡__烛_燃__烧__产__生_的__二__氧__化_碳__没__有__完_全__散__去__,_也__会__使__澄_清__石__灰__水_变__浑__浊_____ (说2明)吹白灭烟蜡不烛是,_立__即_将_水_一_蒸_块_气干__而_冷__的_玻_。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取用方法
粉末状
液体
酒精灯的使用 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仪器的洗涤和连接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复 习课: 第一单 元 走 进 化学世 界 课 件
合作探究1:合作完善自主学习2内容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 、

以及
的自然科学。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
。分别列举物理变化
和化学变化的例子

3、
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蜡烛燃烧生成了


4、呼出气体中 和
的含量比空气高,
的含量比空气低。
5、实验室中能作为反应容器的仪器有哪些?至少列举2种。
6、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