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
燃气锅炉停炉保养法

燃气锅炉停炉保养法一、充氮法保养步骤如下:安装临时压力表(量程:0~0.4MPa),保养结束后及时拆除并恢复原压力等级压力表。
现场备齐20瓶氮气(氮气压力:12.5Mpa,容积:40L/瓶,纯度为≥99.5%)与锅炉连接。
(6T锅炉容积15m³左右,10T锅炉容积20m³左右)1.首先采用热炉放水余热烘干法,当炉膛温度降至60-80℃时,待整个系统放水并用余热烘干后,炉膛温度<40℃开始进行充氮气置换系统内的空气。
置换过程中,控制氮气流量。
2.检查锅炉所有阀门必须处于关闭状态;3.开启定期排污阀。
4.焊接管接口处接入氮气,开启手动阀向锅炉管道充氮气,充氮时注意锅炉温度变化,当排污阀排除氮气时(氮气密度比氧气密度小)关闭排污阀。
(可用测氧仪检测含氧量)5.继续充压至系统压力表显示为0.05MPa,停止充压。
6.保压并检查系统有无泄漏,若系统密封性较好可利用氮气瓶维持锅炉正压,控制锅炉系统压力在0.05Mpa;7.每天检查锅炉压力,低于0.05Mpa时则充氮提压;8.每周检测一次系统含氧量,含氧量最好<2%,并做好检测记录。
充氮时,锅炉水汽系统的所有阀门应关闭,并应严密不漏,应维持氮气压力在0.05MPa 表压以上。
在充氮保护期间,要经常监督锅炉水汽系统中氮气的压力,如有下降,要查找、消除漏点并补充氮气,以维持规定的压力。
如在充氮保护期间能及时补充氮气,以维持规定的压力,此法可适用于长期停炉(三个月以上)。
重新启动时,氮气可直接排入大气。
二、蒸汽加压法:锅炉停用期间的保养方法很多,有干法,湿法,涂层法,蒸汽加压法等。
无论选用哪种方法,其基本原则都是不让外界空气进入锅炉的水系统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锅炉金属表面的水膜中造成金属构件腐蚀。
综合各种保养方法列表对比如下:干法保养紧急启动时各种干燥剂取出麻烦。
湿法保养紧急启动时添加液清理耗时耗力。
经过比较发现,尽管其他的保养方法各有优缺点,蒸汽加压法比较合适,因为有现成的热源。
锅炉停炉保养方法

停炉保养是指锅炉停炉后,为了防止锅炉内部金属表面发生锈蚀所采取的措施。
停炉保养方法主要有湿法保养、干法保养和充气保养等。
不同的锅炉,停炉不同的时间,其保养方法也不一样。
蒸汽锅炉长期保养适合用干燥剂法、碱液法;而热水锅炉的保养适合用碱液法,不适合用干燥剂法。
停炉在1个周以内,适合选用保持蒸汽压力法和热炉放水法;1个周到1个月选择保持给水压力法和充氮气法;1个月到3个月选择碱液法和保持给水压力投加亚硫酸钠法;3个月以上选择干燥剂法。
干法保护1热炉放水法:此法适用于运行转入检修的锅炉,即利用锅炉停用时的热量,将放水后的锅炉烘干。
具体方法如下:(1)锅炉熄灭后,停止供水和供汽,使汽压和水温自然下降;(2)当汽压下降到较为安全的压力时进行定期排污1T.5min,排污时压力稍有上升,可开启排气阀门降压,并向锅内补水保持水位;(3)锅炉压力降到O.IMPa,水位降至100T20°C时开始放水,将水放尽。
2充氨气法:向锅炉充入氨气,将内部空气全部排出,从而将金属表面湿润膜中的含氧量大幅减少,同时氨容易溶解在湿润膜中,使膜呈碱性,因此金属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虽然此法保养效果比较好,非常适合长期停炉保养,但是此法要求的条件非常严格,工序非常复杂,影响了它的推广使用。
3干燥剂法:⑴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的下部可见边缘。
⑵不断加大给水及采取其他措施,但水位仍继续下降。
⑶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可见水位(满水),经放水仍不能见到水位。
(4)给水泵全部失效或给水系统故障,不能向锅炉给水。
⑸水位表或安全阀全部失效。
(6)锅炉元件损坏,危及运行人员安全。
⑺燃烧设备损坏,炉墙倒塌或锅炉构架被烧红等,严重威胁锅炉安全运行。
(8)其他异常情况危及安全运行。
湿法保护1保持给水压力法(短期保养):在锅炉停用时用除氧水充满锅炉并关闭全部阀门,用给水泵控制锅炉内压力(大于0.3MPa),每天检测锅水含氧量,当含氧量超标时,应更换锅水。
也可将亚硫酸钠随给水送入锅内,并维持过剩量为5^10mg∕1,以提高防腐效果。
锅炉停用的保护方法

锅炉停用的保护方法常用的有两大类,即湿法保护和干法保护:1、湿法保护此类方法是将具有保护性的水溶液充满锅炉,杜绝空气中的氧进入锅内,从而避免或减缓锅炉因停炉而发生的腐蚀。
由于保护性水溶液配制的不同,具体有如下几种方法:(1)联氨法它是将化学除氧剂联氨和氨水以及催化剂硫酸钴配成的保护性水溶液打入锅炉中,使整个锅炉充满保护液。
联氨的加入量应使炉水的过剩联氨浓度在150~200mg/L 范围内。
加氨水的目的是为了使炉水的pH值达到10以上,加硫酸钴是起催化作用。
当注入保护性溶液前炉水的pH值已在10以上时,可不加氨水。
在注入保护性水溶液前,应关闭所有水系统的阀门和通路。
避免药液泄漏和氧气侵入炉水中。
维持锅内水压大于大气压力(如0.05MPa),封闭锅炉。
联氨法适用于停用时间较长或者备用锅炉。
采用此法保养的锅炉,在启动前应排尽保护性水溶液并用水冲洗干净,排放前应予以稀释。
应注意,联氨具有毒性。
(2)氨液法它是将氨水配制成800mg/L以上的稀溶液,打入党锅炉中,使锅内水压略大于大气压力。
在保养期间应定期5~10天检查一次含氨量,若有下降应及时予以补充。
此法适用于长期保养性锅炉。
(3)保持给水压力法它是用给水泵将锅炉给水(除过氧的水)充满锅炉的水、汽系统,维持锅内水压在0.05MPa以上,关闭全部阀门,防止空气渗入炉内。
要注意保持锅内压力,当压力下降时,可用给水泵再顶压。
每天要测定炉水的溶解氧,溶解氧超过规定值时,应更换炉水。
此法最好加入亚硫酸钠,随给水一起进入锅炉,以提高防腐效果。
此法适用于短期停用的锅炉。
(4)保持蒸汽压力法用间断升大的办法保持锅炉蒸汽压力在0.1MPa以上,防止空气渗入锅炉的水、汽系统内。
此法适用于锅炉热备用。
(5)碱液法它是向炉内加添碱液(NaOH和Na3PO4),使炉水pH值达10以上,以抑制锅水中溶解氧对锅炉的腐蚀。
保养期间,每天检查,不得泄漏,保证锅水碱度。
此法适用于较长时间停用的锅炉。
锅炉停炉保养

锅炉停炉保养
一、压力保养
压力保养一般适用于停炉期限不超过1周的锅炉。
用锅炉中的余压(0.05~0.1MPa),保持锅水温度稍高于100℃,使水即不含氧气,又可阻止空气进入锅筒。
为了保持锅水温度,可以定期在炉膛内升微火,也可以定期利用相邻的锅炉蒸汽加热。
二、湿法保养(即满水法保养)
湿法保养适用于停炉时间10~30天的锅炉。
停炉后待锅水冷却到70℃以下时将水放尽,清除水垢烟灰,将所有的人孔、手孔、阀门等封闭严密,并用盲板与运行中的锅炉安全隔离。
将软水注入锅炉至最低安全水位。
再将已配制好的碱性溶液注入锅炉,其剂量为:氢氧化钠(即烧碱),按每吨锅水加20Kg。
注意是锅炉内碱溶液混合均匀。
待碱溶液全部加入后,再用软化水注入锅炉,直至水从锅炉最高处冒出后,关闭给水阀。
保养期内要定期微火烘炉,保持受热面外部干燥,同时要定期开泵进行锅水循环,使各处碱溶液浓度一致。
每5天还要取样化验,如碱度小于5~12mmol/L,应补加溶液。
冬季还要采取防冻措施。
三、干法保养
干法保养适用于长期停炉(一般超过一个月以上)。
锅炉停炉后,把水全部放尽,将水垢、粘附物等杂志清除干净。
为使锅炉干燥,可用极微火将锅炉烘干。
然后,将装有块状生石灰的容器放入锅内(如锅筒),把手孔、人孔及汽、水阀门等关闭,炉内(如炉胆、燃烧室、烟道等)也要用容器盛装生石灰放入。
生石灰量按每立方米容积8公斤计算。
每月应打开人孔检查锅炉内壁情况,如发生生石灰失效成粉状,应更换新的块状的生石灰,并将所有门孔重新关闭严实。
停炉期间的保养方法

停炉期间的保养方法当锅炉停炉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保养以确保设备在恢复运行时正常运行。
以下是一些停炉期间应采取的保养方法。
清洁当锅炉停炉时,可以进行全面的清洁。
清理锅炉内部和外部的污垢和沉淀物对于设备的长期运行非常重要。
清洁可以在停炉期间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执行化学清洗:如果设备在操作期间受到化学污染,可以通过使用合适的化学清洗剂来清洁锅炉。
2.清理管道:需要清理锅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管道,包括进气管、排气管、水管和燃气管。
这个过程需要仔细地清理管道壁上的污垢和物质,以确保清洁干净。
3.清理暖气片和散热器:需要定期检查并清理锅炉的散热器和暖气片,以确保设备在启动时提供充分的加热能力。
管道和阀门维护在停炉期间,需要对锅炉的管道和阀门进行适当的维护。
这包括:1.维修阀门:需要检查锅炉上的所有阀门并进行必要的维修。
阀门的损坏可能会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2.确保管道不会冻结:在冬季,锅炉管道可能会冻结。
在停炉期间,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管道不会冻结,否则会对设备造成影响。
3.检查泵和管道:需要检查锅炉上的泵和管道并进行必要的维护。
这些设备容易受到磨损和损坏,并且需要定期检查。
存储和维护部件需要注意保存和维护锅炉各个部件,因为这些部件非常重要,可以影响锅炉的性能和寿命。
以下是一些存储和维护锅炉部件的方法:1.存储部件:需要存储锅炉上的所有部件,并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标记和分类。
这将有助于在需要时快速找到并更换失效的部件。
2.定期检查:需要定期检查存储的部件,以确保其在长期存储期间没有受到损坏或腐烂。
3.清洁:在存储部件之前,需要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清洁。
这可以帮助保护其外观和性能,并防止污垢和微生物的生长。
锅炉水的处理在停炉期间,需要对锅炉水进行适当的处理。
这包括以下步骤:1.刷新水:应该定期刷新锅炉中的水,以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
这将有助于防止污垢和化学物质的积累,并减少锅炉故障的风险。
2.添加化学剂:锅炉停炉时不应该让水无任何化学处理。
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

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问题:1、锅炉停炉后的为什么要保养?2、锅炉停炉后怎样保养?3、保养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4、停炉后的冷却和干式防腐锅炉停炉后保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锅炉受热面内壁的防腐保养;二是锅炉受热面外壁的防腐保养。
通常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前者,往往很重视管壁内部的腐蚀,而忽视外壁的腐蚀,今天在这里我们就这两个方面,从停炉后的锅炉腐蚀保养和冷却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锅炉停炉后保养的意义:在锅炉停止备用期间或者检修期间,都要进行防腐保养。
这是因为锅炉停止运行后,锅炉汽水系统的金属内表面会遭到溶解氧的腐蚀。
外界空气必然会大量地进入锅炉汽水系统,此时锅炉已放水,但在炉管的金属内表面上往往因受潮而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水膜中,使水膜包含溶解氧,很容易引起金属的电化腐蚀。
当停运锅炉的金属表面上还有沉积物或者水渣时,腐蚀过程会进行得更快。
因此,锅炉在停运期间必须进行防腐保养。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锅炉汽水系统的腐蚀:1、氧腐蚀给水系统正常运行中不会有氧腐蚀,只有在除氧器运行不正常,还有停炉后没有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使空气进入受热面内。
2、沉积物腐蚀当锅内金属表面附有水垢或者水渣时,在其下面会发生严重的腐蚀,正常运行中金属表面在高温炉水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应如下:3Fe+4H2O====Fe3O4+4H2形成的Fe3O4氧化膜是致密的,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锅炉可以不遭腐蚀。
使保护膜受到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炉水的PH值不合适。
当PH小于8时或者大于13时腐蚀就会加快,因此炉水PH值一般在9—11之间。
3、水蒸气腐蚀锅炉在正常运行中,炉水有Fe3O4氧化膜保护,但是当炉水温度超过450℃时,就会由于热力等因素的影响,生成的Fe3O4氧化膜就不能保护,汽水温度570℃,反应生成Fe2O3,腐蚀加快。
水蒸气腐蚀属于化学腐蚀,发生这种腐蚀时,管壁均匀变薄,腐蚀的产物成粉末状或鳞片状,一般在锅炉内水平和倾斜的较小的管段,因水循环不畅和汽水分层,就可能在这些地方发生水蒸汽腐蚀。
锅炉停炉保护十二种常用保养法

锅炉停炉保护十二种常用保养法锅炉是工业的心脏,也是高价值的固定资产。
供暖结束以后,锅炉保养工作十分重要。
大量现实案例中,锅炉停用期间的腐蚀比运行时的腐蚀更为严重;锅炉穿孔腐蚀所造成的严重的、大规模的损坏往往不是发生在运行中,而是发生在停用期间。
据辽宁省锅炉检验研究所统计,在检查在用的800台采暖锅炉中,有755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和结垢,其中较严重的占20%,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锅炉寿命仅为设计寿命的1/3-1/2,锅炉汽水系统管网的寿命更短。
为防止锅炉汽水系统金属内表面受到空气或水中溶解氧的腐蚀,为防止锅炉设备及管网系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加剧,采取相适应的保护措施来确保安全延长锅炉的运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锅炉停炉保养方法有十二种,分为干法保养和湿法保养两类。
常用的锅炉停炉干法保养有七种:这类方法是防止潮湿空气进入炉内,防止空气中水分和氧气对锅炉的腐蚀。
锅炉停炉保养方法一、干燥剂法干燥剂法就是在锅炉停用后,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将锅炉内的水全部放掉,利用炉内余热,将金属表面烘干,并清除沉积在锅炉水系统内的水垢和水渣。
然后在锅炉内放入干燥剂,保持金属表面干燥,防止腐蚀。
常用的干燥剂有:无水氯化钙(CaCl2)、生石灰(CaO)、硅胶。
干燥剂的放置方法:将药品分盛在若干个塘瓷盘内,分别放入锅炉不同位置。
然后应立即关闭各汽水阀门,防止外界空气进入。
缺点:此法仅有吸潮作用,干燥剂放入后应进行检查,需要经常注意药剂潮解现象,如发现潮解,应立即更换。
锅炉停炉保养方法二、烘干法此法就是在停炉时,当锅炉水的温度降至100~120℃时,进行放水。
当水放尽后,利用炉内余热,点微火或引入炉膛热风,将锅炉内表面烘干。
缺点:此法只适用于锅炉在检修临时的保护。
锅炉停炉保养方法三、充氮法充氮法就是将氮气充入锅炉水系统内,并保持一定的正压,以阻止空气进入。
由于氮气很不活泼,无腐蚀性,所以可以防止锅炉的停炉腐蚀。
锅炉停炉后保养的方法

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
锅炉停用后,如果管子内表面潮湿,外界空气进入,会引起内表面金属的氧化腐蚀。
为防止这种腐蚀的发生,锅炉停炉后要进行保养。
对于不同的停炉有如下几种保养方法:
1、蒸汽压力法防腐停炉备用时间不超过5天,可采用这一方法。
锅炉停止向外供汽后,应紧闭所有孔、门,以减少热量散失,减缓汽压下降,维持汽包压力在0.5MPa以上。
当汽包压力低于0.5MPa时,应点火升压,或用邻炉蒸汽加热装置维持汽压。
2、给水溢流法防腐停炉后转入备用或处理非承压部件缺陷,停用时间在30天左右,可采用这一方法。
停炉后待汽压降至0.5—1.0MPa时,由过热器出口联箱逆行上水,至锅炉最高点取样门溢水为止,控制溢流水量在50—200L/h。
防腐期间应设专人监视与保持汽包压力在规定范围内,防止压力变化过大。
3、氨液防腐停炉备用时间较长,可采用这种方法。
停炉后关闭与公共系统连接的所有阀门,锅炉上满水,注入氨液。
控制锅水含氨浓度范围:用凝结水或除盐水配制是为500——600mg/L;用软化水配制时为800——1000mg/L。
4、锅炉余热烘干法停炉后关闭所有孔门,减少热量散失,高压锅炉在压力降至0.5——0.8MPa时,将锅水放尽,利用余热将受热面内表面烘干。
或利用邻炉热风烘干,然后关紧所有阀门。
此方法适用于锅炉检修期的保护。
5、干燥剂法锅炉需长期备用时采用此法。
停炉经烘干后,将干燥剂放入汽包内,关闭所有阀门。
干燥剂吸收锅炉受热面内部潮气,保持内表面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停炉后的保养方法问题:1、锅炉停炉后的为什么要保养?2、锅炉停炉后怎样保养?3、保养期间应注意哪些事项?4、停炉后的冷却和干式防腐锅炉停炉后保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锅炉受热面内壁的防腐保养;二是锅炉受热面外壁的防腐保养。
通常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前者,往往很重视管壁内部的腐蚀,而忽视外壁的腐蚀,今天在这里我们就这两个方面,从停炉后的锅炉腐蚀保养和冷却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锅炉停炉后保养的意义:在锅炉停止备用期间或者检修期间,都要进行防腐保养。
这是因为锅炉停止运行后,锅炉汽水系统的金属内表面会遭到溶解氧的腐蚀。
外界空气必然会大量地进入锅炉汽水系统,此时锅炉已放水,但在炉管的金属内表面上往往因受潮而附着一层水膜,空气中的氧便溶解在水膜中,使水膜包含溶解氧,很容易引起金属的电化腐蚀。
当停运锅炉的金属表面上还有沉积物或者水渣时,腐蚀过程会进行得更快。
因此,锅炉在停运期间必须进行防腐保养。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锅炉汽水系统的腐蚀:1、氧腐蚀给水系统正常运行中不会有氧腐蚀,只有在除氧器运行不正常,还有停炉后没有采取适当的保养措施,使空气进入受热面内。
2、沉积物腐蚀当锅内金属表面附有水垢或者水渣时,在其下面会发生严重的腐蚀,正常运行中金属表面在高温炉水中形成一层保护膜,反应如下:3Fe+4H2O====Fe3O4+4H2形成的Fe3O4氧化膜是致密的,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锅炉可以不遭腐蚀。
使保护膜受到破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炉水的PH值不合适。
当PH小于8时或者大于13时腐蚀就会加快,因此炉水PH值一般在9 —11之间。
3、水蒸气腐蚀P锅炉在正常运行中,炉水有Fe3O4氧化膜保护,但是当炉水温度超过450C时,就会由于热力等因素的影响,生成的Fe3O4氧化膜就不能保护,汽水温度570C,反应生成Fe2O3,腐蚀加快。
水蒸气腐蚀属于化学腐蚀,发生这种腐蚀时,管壁均匀变薄,腐蚀的产物成粉末状或鳞片状,一般在锅炉内水平和倾斜的较小的管段,因水循环不畅和汽水分层,就可能在这些地方发生水蒸汽腐蚀。
防止这种腐蚀:消除锅炉中倾斜较小的管段,保证正常的水循环;过热器采用特殊钢材。
4、苛性脆化苛性脆化时锅炉腐蚀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引起这种腐蚀的主要是水中的苛性钠NaOH使金属发生脆化,故称为苛性脆化腐蚀。
这种腐蚀是一种特式的电化腐蚀,一般发生在铆接的部位。
二、锅炉停用后腐蚀的机理1、原因a、停炉后外界空气进入汽水系统,此时锅炉虽已放水,但是在锅炉的表面仍有一层水膜,况且有些部位无法将水放尽,这样空气就溶于水,使金属遭到腐蚀。
b、当锅炉金属表面上有沉积物或者水渣时,停运后的腐蚀就会加快。
2、腐蚀的特征停运锅炉的腐蚀是电化腐蚀,腐蚀损伤呈溃疡性,但比锅炉运行时由于除氧不彻底而引起的腐蚀要严重得多。
下面介绍一下电化腐蚀的机理: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成为金属离子的氧化过程。
金属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概念:含有杂质的不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里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使金属原子变为金属离子的过程。
钢铁两种不同的电化腐蚀1、析氢腐蚀;2、吸氧腐蚀;钢铁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这种吸氧腐蚀,导致钢铁表面生成铁锈。
3、腐蚀的部位锅炉运行时氧腐蚀主要发生在省煤器入口管段,停运后整个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立式过热器的弯管部位都要发生氧腐蚀。
三、停炉后的保养保养的基本原则为:(一)、避免空气进入锅炉汽水系统内。
(二)、保持汽水系统金属表面的干燥。
当停用锅炉内湿度小于20%,就能避免腐蚀。
(三)、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防腐蚀作用的薄膜,以隔绝空气。
(四)、使金属表面浸泡在含有除氧剂或其他保护剂的溶液中。
我公司是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上述原则的第一和第二条来确定锅炉停备用保养方法的。
(一)、干式防腐:(1)余热烘干真空保养法(目前最常用的防腐方式);机组大小修停炉检修期间,可采用余热烘干真空保养法。
顺序为:炉快速放水一一抽负压蒸发一一余热烘干。
具体步骤如下:a当汽包压力降至0.8MPa,汽包壁温w 200 C时密封炉膛。
b、全开省煤器放水阀、定排放水阀、减温器疏水阀、取样阀、给水管道放水阀快速放水。
c、汽包压力w 0.2MPa时开空气门及PCV阀。
d 、检查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汽包及各管道水放净。
e 、确认炉底无水后关闭以上系统各疏放水门(联系化学用干燥的玻璃片或者无水的CuCL2检查有无水气冒岀)。
f 、开启40%一、二级旁路。
g 、启动真空泵保持真空-50 -60KPa以上运行12小时。
(一台真空泵2H可抽至-47KPa,两台真空泵2 小时可抽至-57KPa, —般检查时需要将负压表轻轻转动一下,放掉里面积存的水,然后再装上就可以看到真实的压力)。
h 、停止真空泵运行。
K、检查定排放水无水j 、启动真空泵运行12小时置换容器内湿蒸汽。
k、化学监督检查湿度合格方可。
以后每周检查一次。
H锅炉负压防腐期间,禁止启动吸风机冷却炉膛(防止受热面温度降低太快,存水不能快速蒸发,影响防腐)。
(2)充氮法(停炉7天以上,由于目前电网的需求量和机组的运行情况,不常用)此法是将氮气充入锅炉汽水系统,并保持一定的正压,阻止空气进入。
所用的氮气纯度达到99%或更高,其具体操作见规程。
(二)、湿式防腐(1 )蒸汽加热保养;停炉热备用采用蒸汽加热保养法。
a 、机组停运后,汽包压力下降至0.1 0.2MPa,汽包温度下降至120 130 C时进行一次锅炉排污。
b、汽包水位在-50 -100mmc、开启汽包空气阀。
d、开启炉5%疏水旁路阀。
e、开启过热器疏水阀。
f、开启炉汽包PCV阀。
g、开启汽机主汽门前、后疏水阀。
h、加热系统充分暖管疏水,蒸汽温度在120 C以上。
i、投炉底部加热。
j 、保持汽包壁温在105C以上,汽包压力0.1 0.2MPa以下。
k、保持过热器温度105C以上。
l、保持加热汽源压力0.75 0.80MPa。
m注意如无检修工作,关闭引风机岀口、入口档板,关闭送风机岀口档板,关闭炉底部关断档板,防止热量散失。
(2 )氨-联氨保养:长期停炉冷备用或封存(时间超过一个月)采用氨-联氨保养。
用除氧剂联氨(N2H4配成保护性水溶液充满锅炉,并用加氨水的方法,来调节炉水的PH值在10左右。
此法对锅炉各受热面均使用,但是对中间再热机组要考虑到汽轮机防止进水。
a 、放尽炉内存水。
b用除盐水配制含NH200mg/L(用氨水调整PH值10-10.5)或含NH700200mg/L的溶液搅拌均匀。
c、将此溶液加入炉内充满(汽包、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水冷壁)d、密闭防止空气进入。
四、锅炉保养的注意事项:(1)、采用湿式保养时保持汽包水位在最高可见水位。
(2)、长期保养时,每班化验一次NH3 N2H4含量正常。
(温度不宜过高,防止氨蒸发)(3)、经常检查各阀门位置正确无泄漏。
(4)、机组启动时,对整个系统全面冲洗。
(由于联氨有毒,启动前将联氨进行稀释后排至地沟,在锅炉点火后汽轮机冲转前,锅炉应向空排汽,开启汽包个空气门,PCV阀,直到蒸汽中的含氨量小于2毫升/升时方可送汽)。
五、锅炉停炉后的外壁腐蚀由于1998年由于#1机组经常处于停炉备用状态,当停炉一段时间后对四管进行检查时,发现管壁上有一层湿泥,这是由于管壁上的积灰吸附了空气中的水汽所致。
又加之锅炉各油枪雾化及吹扫蒸汽电磁阀关闭不严,停机后又未将这些阀门关闭,致使蒸汽漏进炉膛内,使得炉膛内更加潮湿,潮湿的空气与含有SO2,SO3等腐蚀性气体的烟气粘结在管壁外的灰垢结合成酸液和含有酸液的灰泥,这些腐蚀性物质可以通过松散的Fe2 (SO4)3渗透到金属表面,与金属形成电化学腐蚀,铁被溶解腐蚀后会生成许多微小腐蚀坑,其坑内的溶液与坑外的溶液相比,pH值下降,溶解氧的浓度下降,这样会形成电位差,使得坑内腐蚀进一步加强,致使腐蚀进一步扩展、加深。
可见,停炉后不仅要对锅内受热面进行防腐保养,还要对锅炉受热面外壁进行检查保养,如对油枪电磁阀的严密性,吹扫蒸汽的系统的严密性,以及包括炉膛清灰时使用消防水等等,都要引起重视。
六、停炉后冷却及注意事项(一)、强制冷却:1 、停炉后炉膛及受热面需要检修时,应加快冷却过程。
2 、按正常停炉操作执行。
3 、锅炉熄火后维持汽包水位+ 200mm汽包水位降低后启动电动给水泵上水。
4 、保持送风量30%吹扫炉膛5 10分钟。
5、停止引风机、送风机运行。
(密闭炉膛,关闭各风机、空预器挡板,各观火孔,捞渣机保留水封,以免急剧冷却炉膛)6、汽包压力降至0.5Mpa-0.8Mpa,汽包壁温200C时锅炉快速放水。
(对应饱和温度是150-170 C,放水速度要快,对各疏放水门开度要一定要全开,从炉熄火到具备放水条件需要 4.5小时左右,快速放水大致需要3小时左右放完)。
7、汽包压力w 0.2MPa时开空气门及PCV阀。
8、6小时后开启引风机出口、入口档板、弓I风机动叶、空预器入口烟气档板自然通风冷却炉膛。
9、18小时后汽包壁温差在规定范围内,启动引风机,液压关断门半开状态或开启送风机岀口档板、辅助风档板,(联系检修打开人孔门)保持-300Pa炉膛负压冷却风量强制冷却。
10 、当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降至100C时停止空预器运行。
11、注意汽包壁上下温差〉40Co12、炉膛温度w 150C停止扫描风机运行。
(观察大屏壁温或者高过出口温度200 C左右,一般高过出口温度在170时可进人检修)注意以下几点:1、有缺陷的锅炉,放水温度不超过80 'C;事故停炉后如爆管后放水,一定要注意汽包壁温差最大不能超过50Co2、冬季要考虑到防冻,对死角也要放进存水,如底部加热各分门,地沟放水门要开启。
3、放水过程中要注意定排扩容器的情况,避免水放得太快,发生溢流,尤其是冬季,像2003年#6炉就发生过定排扩容器内水放至#6主变附近。
4、放水时还要注意管道振动情况,振动剧烈时,需要减缓速度。
5、停炉冷却过程中,不可随意增加放水和换水的次数,更不能大量的防水和进水,以免使锅炉受到急剧的冷却产生不应有的热应力,损坏设备。
(二)、自然冷却1 、锅炉熄火后维持汽包水位+ 200mm汽包水位降低后启动电动给水泵上水。
2 、保持送风量30%吹扫炉膛5 10分钟。
3 、停止送风机、引风机。
关闭引风机出入口挡板及入口动叶、预热器烟气挡板,关闭底部液压关断档板,自然冷却。
4 、当预热器入口烟气温度降至100C时停止空预器运行。
5、注意汽包壁上下温差〉40 Co6、炉膛温度w 150 C停止扫描风机运行7、炉水温度93 C以下时开始放水。
袁勃200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