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章末测试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1.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成堆的灰烬,有被烧过的动物骨骼、木头等,这说明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2.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C.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D.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3.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4.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老虎C.马D.猪5.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D.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6.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B.金丝猴C.长臂猿D.猕猴7.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特定的环境因素不包括()A.地壳运动B.出现冰川C.森林变得稀疏D.恐龙灭绝8.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长臂猿 B.猩猩 C.黑猩猩 D.猴9.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10.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A.后肢粗壮B.奔跑飞快C.脑容量增加D.群居生活11.一般认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准是()A.直立行走B.手足分工C.会制造工具D.会使用工具12. 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13.在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和最显著地变化之一分别是()A.智人脑容量增加B.能人奔跑飞快C.直立人脑容量增加D.南方古猿群居生活14.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变化B.降雨量的增大C.气温的变化D.身体结构的变化15.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比猿高等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16.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17.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18.下列关于人猿同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黑猩猩与人都有32枚牙齿,均无尾B.埃及古猿门齿小,类似人C.云南禄丰发现的古猿化石和现代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D.现代人和现代猿的牙齿完全相同19.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有()①树栖生活②直立行走③制造工具④产生语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 . 人类学家不会把下列那项作为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B.制造工具C.使用工具D.具有语言文字能力3 .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A.制造工具B.使用天然火C.产生语言D.人工取火4 . 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和最后出现的分别()A.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和产生语言C.制造工具和大脑发达D.使用工具和能够用火5 . 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时代的古人类()A.能使用工具B.能制造简单的工具C.能用火来烧烤食物D.产生了语言6 . 从人的进化历程看,在我国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下列哪一项()A.南方古猿和能人B.直立人和智人C.直立人和能人D.智人和能人7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B.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8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类人猿B.黑猩猩C.森林古猿D.南方古猿9 .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海豚B.森林古猿C.鲸D.类人猿10 . 下列不属于人类特有的特征的是()A.有复杂的语言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大脑发达11 . 下列有关现代的类人猿与人类相对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共同的祖先B.运动方式相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的程度不相同12 . 关于人类的始祖,普遍认同的观点是()A.起源于亚洲B.起源于欧洲C.起源于非洲D.起源于美洲13 .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森林古猿C.大猩猩D.亚当和夏娃14 . 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最直接证据C.少女“露西”化石说明距今300万年前古人类有可能就能直立行走D.古人类用火将食物烤熟,改善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15 . 以下关于人由来的叙述错误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烤熟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16 . 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大量森林消失,对古人类的出现有什么样的影响A.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形态结构发生变化B.森林古猿开始会用火,并产生语言C.古灵长类动物都灭绝消失了D.语言已经发育成熟,并产生意识17 . 有关植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表述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C.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18 . 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19 . 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群体内部交流20 . 就“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5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解析版)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单选题1. 在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体趋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由简单到复杂B. 由水生到陆生C. 由低等到高等D. 由体积大到体积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研究生物进化的一种重要方法是比较法,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化石是最直接的、较全面的证据,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故选:D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2. 智人是唯一现存的人种,下列可以看作是最早智人代表的是( )A. 金牛山人B. 山顶洞人C. 柳江人D. 资阳人【答案】A【解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其中约 28万年前今“地理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营口市永安乡金牛山“山洞”--发现生活着石器时代早期的原始人“金牛山人”。
在山洞里还有发现许多燃烧过的哺乳动物残骨,这是“金牛山原始人”使用过的天然火,并早已熟食的证明,金牛山人可以看作是最早智人代表。
3. 下列关于生命及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进化而来的B. 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C. 人类进化历程中,最关键的阶段是直立人D. 米勒实验验证了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的可能性【答案】D【解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等)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A正确;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B正确;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C正确;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D错误。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第五单元 第二章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单元同步测试题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同步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起源于()A.森林古猿B.黑猩猩C.大猩猩D.猴子2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B.古人类C.北京古猿D.大猩猩3 . 你认为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猕猴B.黑猩猩C.长臂猿D.大叶猴4 .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C.学会使用火D.产生语言5 . 通过对黑猩猩的骨骼和人的骨骼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B.人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C.人和黑猩猩是一种生物D.人可以进化成黑猩猩6 . 关于人的由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占猿B.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C.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是胎盘D.受精卵只有到达母体子宫后,才开始进行分裂和分化7 . 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叙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可能具备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地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8 . 出现在距今20万〜1万年前,唯一现存的人种是A.南方古狼B.能人C.直立人D.智人9 . 被誉为“龙骨山的守望者”的科学家是()A.李捷B.杨钟健C.裴文中D.贾兰坡10 . 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B.大脑发达C.使用工具D.使用语言11 . 《科学》2018年1月26日发文,一支大型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存在于非洲大陆以外地区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
这一发现,将之前推测的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大陆的时间提前了5万年,下列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说法不正确的是()A.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①之前森林曾大量消失B.①表示的物种名为现代类人猿C.从①到②表示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方向发展D.人类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12 . 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声源B.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遗迹都是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通过模拟古代环境证明人类的声源D.古代的传说和书籍的记载都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13 . 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A.亚洲B.非洲C.欧洲D.以上地区14 . 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始于()A.古人类B.古代人类C.近代人类D.现代人类15 . 迫使一部分原本生活在丛林中的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直接原因是()A.食物不够吃B.气候变化C.森林大量消失D.争夺领地二、填空题16 . “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17 . 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_____是最直接的证据,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_____。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古人类化石能作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证据C.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D.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2 .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是()A.亚洲温带地区B.非洲热带丛林C.澳洲地区D.欧洲寒带地区3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森林古猿C.长臂猿D.北京人4 .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人猿同祖,下列属于人和类人猿共同祖先的是()A.黑猩猩B.森林古猿C.长臂猿D.狒狒5 . 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是()A.同现代人一样,过着陆栖社会生活B.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C.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寒带丛林生活D.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洞居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6 . 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来的,下列不正确的描述是()A.到地面生活的部分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B.制造和使用工具使双手和大脑发达C.制造工具及合作交流产生了语言和意识D.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类7 . 人类的祖先是()A.森林古猿B.类人猿C.猕猴D.狒狒二、综合题8 . 人类进化主要经过哪几个阶段?__________9 . 生命奇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如果有人问你“我们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可以结合如下“人的由来”概念图及“胚胎发育”示意图给予科学吗?(1)现代类人猿和古人类的共同祖先是甲图中[ ]______。
你还知道人与类人猿在本质上还有哪些区别吗?请说出两种______(2)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______它能产生______和分泌______(3)有人把“试管婴儿”理解为在试管里生儿育女,这是极不准确的.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方法使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正常情况下,受精这一过程是在[ ]____中完成的,但后期胚胎发育仍要移植到人体中进行.(4)你的生命始于甲图中[ ]______的细胞,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慢慢移动到子宫中,最后植入_____的过程叫着床。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元谋人会用火,山顶洞人会缝补旧衣服,所以他们分别属于()A.能人、直立人B.能人、智人C.直立人、智人D.智人、南方古猿2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B.人类进化的过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多D.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3 .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②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③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④人类起源于古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 下列不属于古人类能够用火的意义的是()A.改善身体的营养B.有利于脑的发育C.提高制造工具的能力D.前肢解放出来5 .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A.古代生存的生物B.现在生存的生物C.生物“进化树”D.古代生物的化石6 . 1974年科学家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一具完整性40%的女性骨架化石,将其命名为“露西(Lucy)”。
根据该化石推算是最早开始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
由此可知“露西”属于()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7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祖先不同C.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D.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人为控制的8 .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劳动在人类的进化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B.地形和气候的变化,使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C.语言的产生是森林古猿与人类分界的重要标志D.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了促进作用9 . 从猿到人的进化中,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的是()A.火的使用B.丰富的语言C.直立行走D.群体生活10 . 人类学家认为人与猿分界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是()A.直立行走B.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C.骨盘变短增粗D.下肢增长11 . 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12 . 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英国科学家是()A.达尔文B.林奈C.赫胥黎D.拉马克13 . 下列陈述中不属于事实,属于观点的是()A.少女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B.有化石证据表明,古人类已经能够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C.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14 . 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A.取暖御寒B.驱赶野兽C.烧制陶瓷,用于盛放食物D.烧烤食物,改善身体营养,促进脑的发育15 . 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过程是()A.产生语言B.使用工具C.制造工具D.使用火16 . 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研究,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17 . 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身体结构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A.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B.前肢从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C.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D.脊柱从弓形变为了“S"形18 . 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A.猕猴B.猩猩C.森林古猿D.长臂猿19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类人猿B.长尾猴C.黑猩猩D.森林古猿20 .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形态观察B.DNA鉴定C.染色体分析D.比较解剖二、填空题21 . 人类的进化发展大约经过南方古猿、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阶段。
生物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复习检测(济南版八年级下)

第五单元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 A.类人猿B.长尾猴C.黑猩猩D.森林古猿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籍关于人类的传说都证明了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和遗痕,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3.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猴子B.大象C.阿拉伯狒狒D.猩猩5.劳动创造了()①天然工具②语言③人手④脑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6.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是() A.铁器 B.石器 C.铜器 D.骨器7.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提高了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8.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时代的古人类()A.能使用工具 B.能制造简单的工具 C.能用火来烧烤食物 D.产生了语言9.从古猿到人的过渡中,最关键的变化是()A.使用工具的改变 B.居住环境的改变 C.生活习性的改变 D.思维方式的改变10.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的原始祖先 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11.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A.能人 B.北京猿人 C.智人 D.南方古猿12.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A.能人 B.南方古猿 C.直立人 D.智人13.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测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美洲14.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二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攀缘力强 B.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基本一致C.全身密被毛发 D.能制造工具15.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天然工具 B.产生了语言 C.制造工具 D.直立行走,手足分工16.下列哪项人体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后肢增长 B.骨盆变短增宽 C.产生了语言 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17.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 B.骨盆变短增粗 C.下肢增长 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18.1863年,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利用等方法,首次提出了的理论。
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第二节 人类的进化-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
选D。
2.【答题】在下列动物中,属于类人猿的是()A.猕猴B.黑猩猩C.狒狒D.金丝猴【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解答】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3.【答题】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两足行走C.使用语言D.大脑发达【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过程。
【解答】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
4.【答题】科学家将人类的进化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和现代人类最相似的是______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答案】智人脑容量【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
【解答】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
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
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1.现存的人种属于人类进化的_________阶段。
2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最初,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______的生活。后来,地球上的一些地区,气候变____了,森林_____了。这些地区的森林古猿,被迫到______上来寻找食物,经过了漫长的时代,它们就逐渐进化成现代的______。
【详解】
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但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动物不会制造工具,A错误;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类人猿与能变成人的古猿存在很多差异;现在的环境与以前的环境已经不同了,B错误;并非所有森林古猿都适应了生存环境,不适应环境的森林古猿就会被淘汰,C错误;在地面生活的古猿,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用后肢行走,而将上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所以,劳动在从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D正确。
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详解】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
A.黑猩猩B.大猩猩C.金丝猴D.长臂猿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现在的类人猿也能进化为人类
②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③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④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⑤女娲和上帝创造人类
A.②③④B.②④C.②③D.①⑤
17.是人类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A.学会使用工具B.制造工具C.直立行走D.产生语言
1.人类的祖先是( )。
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D.猴子
2.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猴子B.大猩猩C.黑猩猩D.长臂猿
3.下列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森林古猿就是类人猿
B.人类进化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祖先
4.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古猿由树栖转为地面B.制造使用工具C.产生语言D.两足直立行走
5.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成堆的灰烬,有被烧过的动物骨骼、木头等,这说明北京猿人属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
6.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森林古猿B.长臂猿C.猕猴D.黑猩猩
7.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
(4)由图二可以看出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_____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
(5)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4.D
【解析】
【分析】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D正确。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意义。
5.C
【解析】试题分析: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解: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北京猿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应属于直立人阶段.
18.山顶洞人属于( )。
A.能人B.直立人C.南方古猿D.智人
19.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各项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B.两足直立行走C.使用语言D.大脑发达
20.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C.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
B.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
C.所有的森林古猿都适应了生存环境
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3.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森林古猿B.直立人C.能人D.智人
14.唯一现存的人种是( )。
A.直立人B.南方古猿C.智人D.能人
15.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 )。
直立行走使人的视野更开阔,同时促进了手的功能的进化,越来越灵活,也使人的大脑进一步复杂化。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故C错误;
人类主要的交流方式是语言,故语言的使用使古人类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故D正确。
考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2.D
【解析】
【分析】
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森林古猿的进化,关键是理解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1.D
【解析】
试题分析:使用火对人类的进化有以下好处:烧烤食物,有利于消化,能增强人的体质;火堆能够帮助人们御寒,使人们扩大了活动范围;火也是重要的武器,能增强人们围歼野兽的能力。总之,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故A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A
【解析】试题分析: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A符合题意;B、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工具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早期原人阶段能制造和使用简单的砾石工具。晚期猿人阶段能使用火,像北京周口店猿人。早期智人能制造石器,会人工取火。晚期智人阶段,能加工精细的石器,骨器,能制造使用骨针,产生原始宗教。人类发明创造各种工具使得人类能适应自然,改善生存条件,但对于交流与合作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故B错误;
A.为了换环境
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D.为了扩张领地
8.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祖先不同B.运动形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
9.下列哪一项是观点而不是事实?( )
A.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原始的祖先
C.裴文中发现了“北京猿人”化石D.达尔文建立了著名的进化论学说
10.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的作用B.神的作用C.天敌的作用D.食物的作用
11.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由于()
A.火的使用B.工具的使用
C.直立行走D.语言的产生
12.下列关于人类由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
【点睛】
对于事实和观点的判断,应根据是否已经被确认或有确凿的证据来判断。
10.A
【解析】
【分析】
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环境因素包括: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及森林的大量消失等。
【详解】
在距今1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如造山运动、气候变化导致森林减少,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等环境的原因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由臂行慢慢向直立行走发展,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在整个进化过程中,是环境对森林古猿进行了选择,可见A符合题意。
(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 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的氨基酸组成差异_____。
(2)从上表看,人和_____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____________。
(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比较,是从____________方面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证据。
【点睛】
知道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可见A符合题意。
3.A
【解析】
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