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背诵版
八年级下济南版生物复习提纲打印版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1.化学进化观点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原始大气层包含的气体:①水蒸气②氢气③氨④甲烷⑤硫化氢⑥二氧化碳。
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
2.a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b .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与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c.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4.独立体系不断完善,一旦它们能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便意味着原始生命诞生了。
5.米勒首创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1953年,美国学者米勒()进行了模拟实验,开辟了通过实验研究生命起源的新途径。
沸水相当于原始海洋,火花放电相当于闪电,密闭装置中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冷却水模拟降雨过程,从取样活塞处取出的溶液中含有有机物即多种氨基酸。
6.1965素。
7.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很重要物质——核酸。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1.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英国学者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被赞誉为192.长颈鹿的祖先有颈长和颈短之分。
这是变异现象。
3.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容易得到食物生存下来,4.在缺乏青草的时期,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枝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比较小,5.6.使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为了争夺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7.生存斗争包括: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以与生物与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
8.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9.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10.饲养动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对野生动植物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完整版)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听写版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有等。
3.化学进化学说:物质→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实现原始的和)。
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和等,这是模拟成分。
火花放电模拟,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
冷凝装置模拟。
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
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
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目的:。
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
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个阶段:物质合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阶段:物质合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证据(最直接)证据(同源器官)、证据(细胞色素C)。
7. 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
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的分化,没有组织,大都生活在中;苔藓植物有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没有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蕨类植物有的分化,有简单的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发达,有发达的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原始植物→原始植物→原始植物(植物和植物)。
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原始→原始→原始类和类14.生物进化原因:选择和选择。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 遗传与进化-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纯合子和杂合子、显性和隐性、基因型和表现型等。
- 染色体与性别:核糖体由DNA形成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携带者,人类的性别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组合决定。
- 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了物种的进化,包括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物种分化等。
2. 生物分类与演化-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研究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包括物种、属、科、目、纲、门和界等。
- 动物的分类:根据动物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进一步分类为几十个门、纲和目等。
- 植物的分类:根据植物的功能和形态特征,将植物分为细菌、藻类、真菌和植物等。
3. 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指物种的遗传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包括模式演化和速度进化等。
- 突变:突变是基因发生改变的现象,可以通过突变在个体和种群中引起新的遗传变异。
-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之一,在适应环境中天生有利的特征会更容易存活和繁殖。
4.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不同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的行动,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
-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5. 生物生活中的物质与能量- 营养与消化:动物和植物通过消化系统将食物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
- 呼吸与呼吸系统:动植物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吸入体内,释放二氧化碳,维持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
- 生活中的物质循环:动植物在生活中需要大量的水、氮、碳等元素和化合物,这些物质通过生物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以上是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的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复习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重点知识1、原始生命诞生的条件:(1)物质条件-----原始大气;(2)能量条件---紫外线、闪电、高温;(3)场所---原始海洋。
2、原始生命诞生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到有机大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到独立体系,独立体系到原始生命。
3、米勒实验:(1)向装置中充入的气体,模拟原始大气;(2)火花放电模拟闪电;(3)冷凝模拟降雨;(4)装置下面的液体模拟原始海洋。
米勒实验证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4、化石是研究生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1)越早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地层中,挖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2)越早地层中,不能挖掘高等生物的化石,但在越晚地层中,可.以挖掘出低等的生物化石。
5、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行使不同的功能而逐渐形成的。
6、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产生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的藻类植物,进化成各种各样的植物.另一部分没有叶绿体,逐渐演变为原始单细胞动物.再进化成为形态各异的.一部分进化成植物,一部分进化成动物。
6、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一部分蕨类植物进化为种子植物。
7、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
.8、自然选择的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
(1)变异是不定向的,而选择、进化是定向的(2)变异本身就是存在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3)环境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环境9、有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灭绝,是由于它们缺少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而有些生物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一直保留到今天,原因是它们生存的环境并没有发生改变。
10、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济南版2024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济南版2024 以下是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济南版2024)的概要:
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2. 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营养、运动和繁殖等。
3. DNA与基因: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定义和遗传规律。
4. 维持稳态:自由能、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
5. 生物进化:进化的证据和进化机制。
6. 生物多样性:生物分类和物种形成。
7.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
8. 能量的转换与利用:呼吸作用、发酵和能量的利用。
9. 繁殖的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0.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生长的规律和调节。
11. 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地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过程。
12. 心血管系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3. 呼吸系统: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4. 消化系统: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5. 泌尿系统:泌尿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6. 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神经传导的基本原理。
17. 感觉器官与感觉:感觉器官的种类和感觉的基本原理。
18. 内分泌系统:主要内分泌腺和激素的作用。
19. 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和免疫机制。
20.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生物等。
以上知识点是八年级生物教材中的核心内容,供您参考和学习。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附答案,适合学前预习、考试复习、检查背诵,最全、最细,可直接打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考点汇总1、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气、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没有。
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逐渐演化而来。
在中,演变为 (如氨基酸、核苷酸)。
在中,物质演变为(如蛋白质、核酸)。
在中,有机大分子外包形成,再不断完善形成原始生命。
原始生命诞生于。
2、装置内循环流动的气体模拟了。
火花放电模拟了。
冷凝器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凝成液体,模拟了。
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即。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原因:。
3、越是在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是在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
4、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
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逐渐进化来的。
5、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没有。
6、自然选择学说:人物:。
著作:《》。
四个过程:(顺序不能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
人工选择的两种方式和。
7、自然选择四个过程中,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具有和。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8、桦尺蛾、北极熊等许多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
作用:。
9、:黑猩猩、、长臂猿、。
人和类人猿都属于。
人类和类人猿是由逐步进化而来的。
人类学家将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10、古猿向人类方向进化由于。
变化:、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
11、火的使用:1、,2、。
人类进化过程:(顺序不能变)。
12、南方古猿:是已发现原始人,最早进行的人类,不能制造工具,只能使用。
例如:。
13、能人:脑容量 ,能人可以制造工具。
制造的工具是一种的自然打制法。
14、直立人:脑容量 ,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
并且具有。
石器是一种的制作法。
学会了使用。
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阶段。
例如:。
15、智人:脑容量 ,已学会使用。
会制造石器和骨器,能用衣物。
可用狩猎。
16、现代人类分为四个种族:。
现代科技证实,不同种族拥有大致相同的基因,其差别是极其微小的,因此他们属于同一个物种:。
济南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梳理及提纲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起源知识要点1、原始大气的成分:等,原始大气中无。
2、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前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1(2)过程:(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3、米勒的模拟实验支持的从是完全可能的。
4、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成功地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为生命起源从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1、化石证据: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1)化石概念: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2)规律: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越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生物化石。
2、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1)概念:不同生物的不同器官在外形和功能上很不相同,但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或相似性,并且从这些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叫同源器官。
(2)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说明这些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它们都是由共同的进化而来的。
3、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越大,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反之,说明与人的亲缘关系。
4、始祖鸟化石既像鸟类又爬行类说明始祖鸟是古代与古代的过渡类型,古代是由古代进化而来的。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从,从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1)植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和原始的→原始的(和植物)(2)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原始的和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节——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提出的以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化论。
1859年出版了《》。
(2)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是进化的基础,是原因,是手段,是结果。
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就是自然选择的典型实例。
2、人工选择——花卉、家蚕和金鱼等品种之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人类起源于,人类与的亲缘关系最近。
ji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ji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济南办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生物学是一个涉及到生命的科学,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生物下册中,学生们将学习到许多知识点,包括生命的基本组成、生物的营养需求、植物和动物分类等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细胞和细胞器生命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它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单位。
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前者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后者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细胞器是指在细胞内起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各种结构单位,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等等。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中心,负责细胞内的能量转换。
而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它们可以利用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2. 生命的营养需求生物的营养需求是指生物为了维持生命,需要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生命的营养需求分为三个方面: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是生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也是重要的营养成分,它为细胞提供了必要的能源和结构材料。
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具有控制生命体内代谢、传递信息等多种功能。
3. 植物和动物分类植物和动物都是生命体的一种,它们根据其特定的特征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植物界是指所有的植物,主要根据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特征分为两类:维管植物和无维管植物。
动物界是指所有的动物,也是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4. 基因和遗传基因是指DNA上的一段特定序列,它可以控制生命体内的所有生物化学反应和功能。
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或特征可以通过基因在后代中传递的过程。
遗传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个层面,基因型是指生物具有的基因组合,而表现型则是指基因组合表现为的性状或特征。
以上是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的重点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深入了解,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以及生命的组成和特征。
同时,学生们也会逐渐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更加关注和热爱生命,养成生命的思维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1.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
2.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有氢气、氨气、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3.化学进化学说: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核苷酸)(条件:紫外线、高温、闪电)→有机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核酸)→独立的体系→原始生命
(实现原始的新陈代谢和个体增殖)。
原始生命诞生场所:原始海洋。
4.米勒实验中,上面烧瓶内注入的气体: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气等,这是模拟原始大气成分。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冷凝装置模拟:
降雨。
实验中,要把下面烧瓶中的水煮沸,模拟的是原始海洋。
提出的问题: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吗?做出假设: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生命。
将装置反复消毒和用蒸馏水冲洗
目的:除去装置中的有机物。
将装置中的空气抽净目的:除去氧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成分。
证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个阶段:无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小分
子物质的过程。
5.我国科学工作者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证明生命起源的第二阶段: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6.生物进化证据:化石证据(最直接)、解剖学证据(同源器官)、分子生物学证据
(细胞色素C)。
7.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
8.鲸的鳍、鸟的翼、蝙蝠的翼手、狗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在解剖结构上却具有相似性,我们把这样具有相同的来源的器官叫做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反映出生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9.分子生物学证据:细胞色素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相似性越多;
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或核酸分子的差别就越大。
10.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大都生
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没有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蕨类植物
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简单的输导组织,生活在阴湿的地方;种子植物根茎叶发达,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是真正的陆生植物。
11.鱼类的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两栖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爬行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一心室,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鸟类和哺乳类的心脏为两心房两心室。
12.生物进化历程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
13.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动物→原始爬行
1
类→原始鸟类哺乳类
14.生物进化原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内容: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动力或手段)、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15.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理论,出版《物种起源》。
赫胥黎利用比较解剖等方法,提出“人猿共祖”理论。
人类起源于古猿,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化石。
人与类人猿是近亲。
直立
行走是人猿分界标准。
人类进化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最关键阶段)、智人。
南方古
猿能使用天
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
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学会人工取火,会制
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等。
制造工具和学会
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点。
16.现代人类分四个种族: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
利亚人。
都属同一个物种——智人种。
人类的不同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
17.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
括光、温度、空气、水分、
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
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18.生物对其生活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
在的,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
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
适应是相对的。
19.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一个
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地域内的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包括光、空气、水、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
根据获得营养和能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
物。
它们能利用光能,通过
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变成化学
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这些有
机物不仅为生产者自身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而且为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据食性分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
20.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
做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它们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生物富集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
21.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然后通过食物链(网)传递给消费者、分解者,
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 2
的过程称为生输入、传递和散失营养级。
能量的源头:太阳能。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入下一个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能量流动的特点:(10%~20%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从无机环境开始,经生产者、消费者营养级)。
和分解者,又回到无机环境,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周而复始物质循环是的。
生态生态系统和23.人工人们按生态系统所受人为影响或干预程度的不同,分为自然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分为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是陆地降雨量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在自然条件下,温度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24.生态系统处在自我调节能力动态平衡之中,具有,自动调越复杂自身的结构特点主要取决于。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节能力就越大。
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生物各种生态系统全部基因25.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所拥有的以及生态系统的物种的多样性)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多样性。
26.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动物园、植物园、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迁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27.是最根本的措施。
就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水族
馆、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自然保护区是“。
活的博物馆、天然实验室、天然储存库”“”“”葡萄糖发酵技术:,乳酸菌将:需要乳酸发酵(乳酸菌)适宜的温度和无氧条件28.白酒精葡萄糖。
→无氧条件适宜的温度:酵母菌发酵;转化成乳酸酒精()需要和发酵(、制曲酒酿造过程:(在谷物中培养霉菌)糖化霉菌、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酿白酒需(分离出酒精)、酵母菌(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转变成酒精)蒸馏。
和霉菌酵母菌。
(两类真菌)要或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杀死微生物是保存生活状态食品需要考虑的重要呼吸作用的降低自身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
因素。
,转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把一种生物的水平)分子29.基因工程(基因拼接组装:提取细胞,获得新品种。
克隆技术(遗传性状入另一种生物体内,改造某些水平)中;细胞核从体细胞中提取;卵细胞剔除细胞核的细胞核体细胞的植入去核卵细胞;,植入子宫内发育成新个体。
胚胎重组的卵细胞在体外培育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