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以中国味道为题的作文600字
中国味作文三篇范文

中国味作文三篇范文中国有中国的味道,这味道令人遐思神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中国味作文,欢迎阅读!中国味作文1筼筜书院,古拙的琴音隐约传出,悠远、清静。
学它却不易,要真正懂它,要先懂国学。
“国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广东省古琴协会副会长谢东笑老师如是说。
不要认为,国学是门高深的、艺术的学问。
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
像经营,中国从古流传下来的商业制度延续至今;像教育,孔夫子从两千多年前开办私塾传授文化,如今,我们依然沿用孔子的思想,把私塾演变成小学、中学、大学……我们的国学文化顺应着时代的变化,在每一个时代变革时进行无声又巧妙地转身。
我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天都在置新,适应所在时期的变动。
否则,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学经历了战火纷争、沧海桑田,为何仍然受人推崇?国学所具有的延续性,正是适用于每个人的、古琴的精髓所在——养人、养心、养性、养志。
现在,国学大师越来越少,但国学离我们越来越近。
它不再阳春白雪,不再被束之高阁,等着人们去解剖它。
小学生不再单纯地背着“人之初,性本善”,他们慢慢开始理解《三字经》里讲的故事;演奏家们要举办古琴演奏会毋需大费周章地宣传,也会有三千多人冒雨聆听;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不断丰富国学的内涵……国学正在复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国学变得不再浮躁,变得心平气和。
国学激发了我们与生俱来的中国味。
中国味作文2循着丝绸之路,氤氲的是驼铃声声载着的古老文明,是黄沙漠漠映着的雍容气度,是中国的味道。
循着黄河长江,吐纳的是浪起云涌拥着的千年风云,是滚滚东流荡着的古老情思,是中国的味道。
是的,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山河间,每一寸每一缕的空气中,满是中国的味道,每一步每一行的脚印中,满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笔墨纸砚间,中国的味道是那悠悠的墨香;是碑林里楷之正,隶之庄,草之杨;是方块字码起来、叠起来、摞起来带来的厚重与沉稳、灵动与飘逸;是透过每一笔每一划——就像透过千年前仓颉纯净的眼底——注视到他的内心感触到的每一缕情思每一份醇厚。
中国味满分作文6篇

中国味满分作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reports, reflec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味满分作文6篇作文是我们展示自我的方式,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写作文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修辞技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国味满分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作文素材:以“我家的中国味”为题满分范文4篇

作文素材:以“我家的中国味”为题满分范文4篇【作文题目】中国味总是不经意间展示他傲人的风采,小至一方刻印,大至一方水土。
下面以“我家的中国味”为题,自理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
【优秀范文】我家的中国味(1)在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确乎感觉到了“京味儿”,可是还有很多味儿,家味儿,就是一种。
今天,屋外正落着雨,豆大的雨珠滴到窗户上,立时就赋予了玻璃强大的活力,我就坐在一旁,静静地观赏这有趣的、令人欢喜的故事。
这疫情还尚未结束,待在家里实在无聊的我妈,竟提出要去菜场买菜,也好,为家里补充一些资源。
可没想到,她回来时除了拿着肉菜,还拎了一袋饺子皮,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这是实在无聊,想要包饺子。
一开始我也不去过问,可我妈强行把我拉入了包饺子的行列,没办法,我只得遵命了。
别说,这行当看起来简单但不下点功夫,稍不认真,这饺子在手中就不知会变成什么样子,还有可能,皮破馅流,一张饺子皮和一团肉就废了。
可能是为了提鲜,每个饺子中都会放进一点虾仁,别看这么小一点虾仁,吃起来可是巨鲜无比。
想完了,我们继续包,我认真的将每一块肉放到该放的地方,让每一个虾仁去到它该去的地方,把每一张饺子皮都封紧,把每一个褶皱都折好,嗯,我都能想到它是怎样下锅的了。
正在我包的用心之时,却被我爸“无情”的打扰了,他说:“看,这盆富贵竹又在抽枝呢,都长这么高了!”本来我打算责怪一下我爸的,可他来说的是这富贵竹,我就没了责怪他的心思,赶紧跑去看看:“嗯,不错,这几天高了不少啊,看来我对它的栽培起效了,哈哈哈哈!”正高兴之余,又被我妈拉了回去,继续当“苦力”,唉,烦煞我也。
没办法,继续吧,反正盘子也快要装满了,这时,我妈突然把盘子上的饺子放到冷冻柜里,转身“潇洒”地对我说:“继续,把饺子皮包包完!”“啊——”我快要疯了,可没办法,只能遵命,继续包吧,可静下来包了几个后,我觉得这便是疫情当头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的亲子活动了,于是,我又加倍地珍惜这段时间,可惜了,我爸实在太“懒”,不能来参加我们的包饺子活动,唉,这可是错失了一次在疫情中进行亲子活动的好机会啊。
以我家的中国味为主题作文精选5篇

以我家的中国味为主题作文精选5篇你家的中国味都有哪些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哦!了解中国味的更多知识。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以我家的中国味为主题作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以我家的中国味为主题作文1我以为,今天的中国,“中国味”应该有新的体现。
时下,说起“中国味”,首先浮现的一定是故宫太和殿那既庄严又调皮的金黄挑檐;是苏州园林里移步换影的假山叠水;是万帝皇帝那件依旧令人惊艳的云锦龙袍;抑或是几百上千年前那个如牡丹般雍容绽放在东亚土地上的古老国度,不是吗?是的。
今天的中国人在抱着这样的想法时,心中不该有一丝愧疚和一丝难堪么?我们祖先的嘲笑声,今天的中国人听见了吗?他们用悲悯的声音嘲笑着我们这些不肖的子孙竟然一直妄想用他们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向世界去宣扬那个“中国味”!于是今天的中国人清醒了。
“中国味”应该在我们的手上发出新香。
于是那个毛主席曾经说过的“一万年也不许变”的“瑞禅”不再丝刺绣只卖旗袍长衫,而是在黑色的蚕丝缎面上提暗花制成女士短打上衣。
但没有人说她不再“中国”了。
无论是她成衣上略微放宽的中袖,还是似露还藏的半立领,甚至是触感极佳的各色蚕丝纱布都在全世界宣扬着“中国”的味道。
北京前门大栅栏里那家装修一新的店铺里,仍旧吸引着世界各地循着“中国味”而来的人们。
“中国味”在这里就是新的,它只属于当代中国。
而后我又想起了谭盾那场以“水”为主题的演奏。
相信看过的人都难以忘记演奏现场的高科技配置,声光、电的交织就真的把人带入了那个“水”的世界。
然而主奏“乐器”就是像你我家里随手可接的自来水。
然而持续甚久的音乐会并未给人乏味之感。
反而不断的在用水奏出的乐曲之中,头脑中开始思考人与水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然后爱水、爱自然,最终体会到与之合而为一的奇妙感受。
这不就是中国最精妙的“和”的哲学思辨吗?谁说它没有中国味?“中国味”在这场特殊的音乐会中,还魂。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并未懒惰如斯,“中国味”在我们手上得以延续。
中国味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味为话题的作文《我爱中国味》中国味是什么?是春节时红红的灯笼,是端午节甜甜的粽子,是中秋节香香的月饼。
中国味就在我们身边,我可喜欢啦!春节的时候,到处都红彤彤的。
我们会贴春联、挂灯笼,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我最喜欢放烟花啦,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可漂亮啦!我还能收到长辈们给的红包,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端午节一到,妈妈就会包粽子。
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子,绿绿的粽叶,包在一起煮一煮,满屋子都是香香的味道。
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吃上一口,甜甜的,糯糯的,好吃极了!中秋节的时候,我们会一起赏月、吃月饼。
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口味,有豆沙的、蛋黄的、五仁的……每一种我都喜欢。
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说着话,感觉特别温馨。
中国味就是这些节日里的欢乐和温暖,我爱中国味!《舌尖上的中国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中国味吗?对我来说,中国味就是那些让人馋得流口水的美食。
我最喜欢吃饺子啦!妈妈包的饺子可好吃了,有猪肉大葱馅的,有韭菜鸡蛋馅的。
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在锅里翻滚,煮熟后捞出来,蘸上醋和蒜泥,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还有那热气腾腾的火锅,各种各样的食材放在锅里煮一煮,辣辣的、香香的。
我最爱吃里面的羊肉卷和牛肉丸,每次都吃得肚子圆滚滚的。
糖葫芦也是我的最爱,红红的山楂外面裹着一层亮晶晶的糖衣,咬一口,酸酸甜甜的,可好吃啦!中国的美食真是太多了,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味道,这就是舌尖上的中国味!《中国味的艺术》中国味可不止在美食里,还在那些漂亮的艺术中呢!我最喜欢看京剧啦,演员们穿着漂亮的戏服,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脸谱,唱着好听的戏词。
他们的动作可有意思了,一抬手,一转身,都特别有韵味。
还有那精美的剪纸,一张纸,一把剪刀,就能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有可爱的小动物,有美丽的花朵,真是太神奇啦!书法也是中国的艺术瑰宝,看着书法家们用毛笔写出漂亮的字,我可羡慕了。
我也想好好练字,写出像他们那样好看的字。
我家的中国味儿初二作文

我家的中国味儿初二作文《我家的中国味儿》嘿,朋友!你知道什么是“中国味儿”吗?在我家呀,到处都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味儿!一进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古色古香的中式家具。
那张雕花的实木桌子,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讲述着岁月的故事。
你看那精致的纹路,难道不像爷爷脸上的皱纹吗?还有那几把太师椅,坐上去硬邦邦的,可奶奶总说:“这才有坐的样子!”我就不明白了,为啥硬邦邦的椅子就好呢?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大大的山水画,那山峰高耸入云,那水流奔腾不息。
每次看到这幅画,我都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
爸爸常说:“这画里有咱中国人的大气魄!”我就想,这大气魄到底是啥呀?再走进厨房,哇,那香味儿!妈妈正在包饺子呢。
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就像一个个金元宝,难道是在预示着我们家会财源广进?“宝贝儿,快来帮忙!”妈妈一声喊,我赶紧跑过去。
“妈妈,为啥咱们过年总要包饺子呀?”我好奇地问。
妈妈笑着说:“饺子饺子,交子之时,这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多热闹,多有年味儿!”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
桌上摆满了美味的菜肴,有红烧鱼、糖醋排骨、宫保鸡丁……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爷爷举起酒杯,说:“来,咱们一起干杯,祝咱们家越来越好!”“干杯!”大家齐声说道。
这时候,我突然觉得,这就是中国味儿,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味道。
过年的时候,家里更是热闹非凡。
大人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我们小孩子则在一旁嘻嘻哈哈地放鞭炮。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像一首欢快的交响曲。
我一边捂着耳朵,一边兴奋地跳着。
“哎呀,这鞭炮声可真响,把年兽都吓跑啦!”我笑着对小伙伴说。
端午节的时候,奶奶会包粽子。
那绿色的粽叶,白白的糯米,还有红红的大枣,看着就叫人垂涎欲滴。
我问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呀?”奶奶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呀,孩子。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中秋节,一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
那圆圆的月亮,就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
中国味高三作文

中国味高三作文我家的中国味篇一中国有中国的味道,这味道令人遐思神往。
中国有传统美食,美味令人难以抗拒。
美味的“狗不理”包子让外国人也放弃端庄的仪态;吃不烦的臭豆腐让人终究不顾鼻子的感受;香辣的麻婆豆腐让人总是辣出眼泪还想再来一口;悠远流长的长寿面让人一口而尽祝寿延年……粤湘鲁川四大菜系让人尝遍华夏百味,东北浙江菜让人上吃北下尝南,晋豫两席足让人感受中原之味……中国有千年历史文化,文学让人陶醉其中。
到唐诗中去感受大漠之孤烟,长河之落日;到宋辞中去感受明月惊起之鸥鹭,田间起伏之蛙声;到四大名着中去感受关羽之义,武松之勇,唐僧之仁,宝黛之悲……唐诗宋词渊远流长,明清小说文学巅峰,近现代散文独具一格……中国有传奇的武林风,武术令人叹为观止。
在飘逸太极中感受万物之相生相济;在十八般武艺中感受冷兵器特有的玄机;在少林武学中感受中原武林之壮观……于武当少林中感受大家之风采,于五岳剑派中感受各流派之神韵,于昆仑峨眉中感受大师之奇特……美食有味道,这味道令人难以抗拒;文学有味道,这味道令人陶醉其中;武术有味道,这味道令人叹为观止……中国有许多味道,这只是其中三味。
中国味话题高三作文800字篇二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我沉浸在汉服世界中,陶醉在中国味儿里。
前不久,一股汉服风潮掀起,大街小巷,多的是身着汉服的姑娘们。
上至年方三十的阿姨,下到豆蔻年华的少女都疯狂沉醉在这霓裳之下。
我姐也疯狂地痴迷于此,不顾爸妈的反对,买了一条齐胸的襦裙回来。
一试上,就惊艳了我们。
姐姐体态纤细,身材高挑,俏丽若山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恰是面如白雪,肤若凝脂,唇绽樱颗,榴齿含香,腮边微粉,眉似弯月,眼含一汪清泉,闪烁间似繁星点点在其间。
姐姐见我们呆了,便抿嘴笑来,腰身微动,但见清颜蓝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
她时而抬腕低眉,時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
母亲更是惊艳于那精致华美的刺绣,一条条丝线密匝在一起,聚成一朵朵莲花、一只只凤鸟,一针一脚,都是那么的严密,可谓是“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
以中国味为题的作文6篇

以中国味为题的作文6篇以中国味为题的作文篇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也就是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我家的家风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家人们从小就教导我要好好做人。
爸爸教育我要守信。
记得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因为我表现好,所以,爸爸准许我玩一小时电脑游戏。
但是,我玩游戏超过了时间,爸爸很严肃地收起了电脑。
之后,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棠林,要守信,不然,长大后你到社会上是会很麻烦的!”姐姐告诉我要诚实。
因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年级的一天,我不小心把姐姐最爱的玻璃杯打碎了。
我很怕被挨骂,不过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向姐姐道歉。
但是,姐姐原谅了我,并且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杯子打碎了不要紧,如果你因此失去了诚实,就没有人会相信你了。
”妈妈教育我要谦虚。
四年级的一次考试中,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我得意洋洋得告诉了妈妈。
妈妈和蔼的对我说:“棠林真棒!再接再厉,不过要记住:‘谦受益,满招损。
’”家人们不仅教导我好好做人,还教育我要好好学习。
五年级,我因沉迷网络,所以期中考试只考了八十几分。
回家路上,我很害怕妈妈会怎样对我。
但是回到家,妈妈却对我说:“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就此跌倒!你要以此为起点,争取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绩。
”然后妈妈和我分析原因,为我解答难题。
经过妈妈的辅助和我不懈的努力,我的成绩直线上升。
在期末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在学习上,我有个好习惯:爱读书。
从我跨入了小学的大门,我便开始读一些故事书。
后来这几年里,我开始接触一些文学书,例如《骆驼祥子》、《城南旧事》、《窗边的小豆豆》。
我一有时间就拿出一本来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礼仪之邦而着称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这些孩子,也一定要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不愧于我们的祖先,不愧于是一个继承人!以中国味为题的作文篇2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风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几千年来古老文明的积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佳酿出窖必有酽香,数米之内皆得其醇厚,喜酒之人闻之足不能移。
百年之沉积尚如此,更何况中华五千年时光浩浩汤汤,风物情长,皆有味道。
中国的味道是西湖烟柳深处绵延的一段苏堤,是拙政园楼台林立中的一方闲亭,是吴侬软语诗酒年华的烟雨江南,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驼铃古道。
虽说各国都有山水建筑,但是中国的江山景色却又有不同。
就像威尼斯同样拥有着古城水道,人们摇橹而行时可以看到水中倒映的城,但是我却从不会将它与江南弄混。
江南总有着一种水墨的风致,色简却浓淡适宜,清淡却意蕴悠长,仿若于沸水中缓缓舒展的茶,清雅寂静,香气可绕梁。
中国的味道就在中国的山水风光里,像雁荡山的风润而轻,五台山的风潮而尖,张家界的山滞而绵,虽同为山却各有味道,细想之下便能分辨。
山犹如此,其他自不必说,而正是它们各自独特的味道汇聚而成中国的味道。
中国的味道是笔走龙蛇如松涛龙吟的墨迹,是试把金觥浮生一醉休的唱词,是渭城朝雨淋湿的一株柳,是夜半钟声惊醒的一轮月。
楚辞汉赋,建安风骨,唐诗宋词,明清小品,无数中华经典,数不胜数,书法绘画,亦各著风流。
而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心性,而中国味道同样寓藏于他们身上。
当胡马侵略金瓯不全,有武艺加身者会挺身而出,执剑杀敌,“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品阶官级者会忠心进谏,力挽狂澜,碧血丹心尽予社稷。
哪怕仅余残山剩水或是江山舆图换稿,他们仍旧会坚持义节,不事二主,铁骨铮铮。
铁骨之外,中国文人们亦有柔情,花桥月夜云动影来,红袖添香日暮修竹,都可成为他们吟咏或描绘的对象,灵心善感可见一斑。
这是中国文人的心性,而中国的味道正是寓于人而流万古。
中国的味道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儒学,是逍遥自在无为而治的道家,是君子庭中苍翠劲拔的竹,是隐士屋下悠然宁静的菊。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曾说:“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温和平静、稳重节制、从容练达的内在品质,而且富有同情心。
”诚然,中国的味道应是从容久远的,摆脱了车马喧嚣,所行之处清风徐来。
如同外柔内刚的太极和调和阴阳的中医,“中庸”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凡事过犹不及,而祸福天数不可强求。
因而古人有“用舍行藏”,一如诗佛王维,位居人臣曾至右丞,而又参禅悟道领悟人生大境界,一入世一出世,两者之间转换自然,虽经世事浮沉但心却愈淡静练达,正是无数先贤追求的人生与境界。
中国的味道因中国的哲理思想处世学说而深邃恒久,使人久而闻其香,香亦在骨子里。
中国的味道在江山风光的别具一格,在笔墨风雅的文人性格,在经世流传的哲学思想。
它经时光之水,行万里无涯,流传至今,芳华百代。
随着开放交流,“洋味”进入中国,虽其势头正盛,但中国的味道仍以它一贯的姿态缓缓流淌,在新时代里绽放着新的光芒。
愿我们都能闭目清心,一嗅中国的味道,并永志在心,守护其流长。
套了三十几圈年轮的樟木茶桌,紫色的砂壶,壶边的香炉,炉里飘着青丝的檀香。
长衫马褂的老者,花白斑驳的络腮胡,气定神闲的沉默,行云流水的纯熟。
黛青的尖叶,深山的甘泉,邂逅时迸发的馥香,缭缠的蒸汽,绕指的青烟。
绽放的杯里的青莲,上下翻腾的花瓣,轻盈舞动的身影,亭亭玉立。
两指轻夹紫被,那是凌人的一泓月光,侵透着数千年来沉淀积累下来的韵味。
那是茶的灵魂。
瓷
仕女绽放白梅上的笑容,锦鲤拓在碧水边的身影。
这是劈开乌云的闪电,这是挥去阴霾的狂风。
这隐匿在窑窖里的秘密,谁能窥探得到?这永生在烈火中的生灵,何人震慑得了?也许烈火是毁灭一切的最好办法,但在烈火焚过残躯之后,却越发的坚硬起来。
这是沉睡千年后的第一次苏醒,这是蛰伏万古后的第一场爆发,这是涅槃的凤凰,这是雄浑的交响。
这是瓷的身体。
诗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有了在龟背上的只言片语,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有了在丝帛上的锦绣华章。
零零散散三三两两的几行字拼凑的那段悠悠岁月,就那么星星点点的些许字眼而已,却蕴藏着如此撩人心扉的魅力。
这是魔鬼的勾引,这是幽灵的诱惑,这是长久以来那连续不断的激情和沧桑酿成的烈酒。
这是无尽的甘甜,找蜂引蝶的醇香。
这是诗的生平。
中国味道
长久以来,我们都穿梭在“麦当劳”和“香奈儿”之间,那滴在黄土上的汗,浮在空气中的尘,我们心知肚明。
我们呼吸,大口大口,不愿放弃任何一口空气。
即使我们迷失在高楼琼宇之间,也不愿放弃这千年前传递下来的中国味道。
循着丝绸之路,氤氲的是驼铃声声载着的古老文明,是黄沙漠漠映着的雍容气度,是中国的味道。
循着黄河长江,吐纳的是浪起云涌拥着的千年风云,是滚滚东流荡着的古老情思,是中国的味道。
是的,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在这片山河间,每一寸每一缕的空气中,满是中国的味道,每一步每一行的脚印中,满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笔墨纸砚间,中国的味道是那悠悠的墨香;是碑林里楷之正,隶之庄,草之杨;是方块字码起来、叠起来、摞起来带来的厚重与沉稳、灵动与飘逸;是透过每一笔每一划——就像透过千年前仓颉纯净的眼底——注视到他的内心感触到的每一缕情思每一份醇厚。
举手投足间,中国的味道是太极拳带出的沉稳中庸、刚柔并济;是京剧昆曲的唱念做打、音容笑貌。
“明如镜、声如磬,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柔”,中国的味道是青花瓷素胚上勾勒的线条;“轩楹雅素,不事藻绘雕工”,中国的味道是古建的青瓦檐“如斯飞”。
这些我们引以为傲的,这些曾颠簸于丝绸之路上的,这些曾颠沛在历史变更中的,这些被珍藏的、被传承的、被铭记的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古籍册册中,中国的味道是那历经千年濯洗,留下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份重托每一种叮咛每一声呢喃;是杀青后留下的如凤凰涅的`火的味道。
是晋诗的风骨、唐诗的雍容、宋词的清丽。
“非淡泊无以明志”,中国的味道是《诫子书》的万千叮咛;“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国的味道是记载中的豪放与大气;“苟利国家生死以”,中国的味道是面对强敌暴凌的从容与傲骨。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中国的味道就这般蕴藉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蕴藉在长辈口中的老规矩中,蕴藉在古籍经典里的每一份血汗中。
这些深深融入我们脑海里的、我们骨骼里的、我们生命里的,是中国的味道。
你可曾嗅到?山川河流中,中国的味道是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清秀婉约,是那漠北沙砾的豪迈风度。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国的味道是九月九遍插茱萸的思念;“爆竹声中一岁除”,中国的味道是除夕夜团团围坐、盘盘饺子放好的腾腾热气,是新桃换了旧符的欢喜。
你打开月饼盒,中国的味道绝不仅仅是黄澄澄的月、香喷喷的饼,更多的是“但愿人长久”的牵挂和团团圆圆的期盼;你仰望中秋月,中国的味道亦不仅仅是桂花香、米酒醇,更多的是月下交叠的人影,桌上把酒言欢的笑意。
山川叠嶂万千气象,中国的味道是我们脚下这幅员辽阔的国土上的每一寸载着历史回忆的山河,是土地的烙印;江山错落、人间星火,中国的味道是家人的每一次团圆每一句祝福,每一个风俗节日吐纳着的如许沉重的期盼和千年壮阔。
不曾有一种味道如此,靠生命的延续和血脉的流淌而飘荡;不曾有一种味道如此,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凝聚的符号;不曾有一种味道如此,润于每个国人的肌肤,浸入每个国人的骨髓,这是中国的味道。
中国的味道从来不曾单薄地印于松脆的史页间,也从来不曾孤立地刻蚀在石刻石碑上。
她飘在这山川大河间,她织在这团圆佳节里,她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黑发黄肤上。
中国的味道,我想,或许早已成为一种烙印烙在每位炎黄子孙的生命里。
我们血液中的“中国味道”,也是我们面对古籍经书五星红旗热泪盈眶的不二原因,亦是这味道,无论历经多少年风云幻变风沙濯洗永不褪色的唯一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