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蝶恋花》课堂笔记
虞美人听课记录及评析

虞美人听课记录及评析
虞美人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古代诗歌,描述了一位美丽、娇媚的女子。
作为一首经典的文学作品,虞美人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副画卷,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魅力。
我是一名大学生,最近在学习文学课程时,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虞美人》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下面是我对这次课堂的记录和对诗歌的评析。
一、诗歌内容概述
《虞美人》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描写女子的美丽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魅力和妩媚。
诗的前两句写女子美丽的容貌,后两句写女子的娇媚姿态。
二、诗歌的艺术特点
1.描写细腻:诗中通过对女子容貌和姿态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女子的美丽。
比如,“绿肥红瘦”、“梨花一枝春带雨”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了女子的容貌和姿态,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女子的美丽形象。
2.意境深远:虞美人是一首以女子为主题的诗,但其中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意境。
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绘,诗中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的事物易逝的道理,使读者在欣赏女子的美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三、个人感悟与评价
《虞美人》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歌,通过对女子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美丽和魅力。
诗中的细腻描写和深远的意境让我深受触动。
女子的美丽是短暂的,就像诗中所说的“绿肥红瘦”,这让我想起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总结:通过这次课堂的学习,我对《虞美人》这首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诗歌中的细腻描绘和深远的意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这首诗会一直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女子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
专题17《虞美人》知识梳理(原卷版)

3.“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回答:
4.“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回答:5.前六句来自结构如何?有何作用?回答:
6.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
回答:
7.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回答:
8.赏析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回答:
七、文章小结
整首词用了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今昔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比喻,设问等艺术手法抒发了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情感真挚。同时,这首词也反映了所有充满愁思的人们共通的感情。因此具有的高度的概括性和代表性,这也正是这首词的杰出艺术成就所在。
《虞美人》知识梳理
一、作家、作品简介
李煜(937—978),后主。初名。字,号。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庸驽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中。现存词可确定者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三、重点字词
1.虞美人:
2.了:
3.故国:
4.雕栏玉砌:
5.朱颜改:
6.君:
7.能:
四、整体感知
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
旧日金陵城里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无尽。
二、写作背景
复习《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

临清二中齐保良
目标
一、背诵四首诗词,默写其中名句 二、训练鉴赏诗词能力 1. 《虞美人》 2、《蝶恋花》 3、《雨霖铃》 4、《声声慢》
《虞美人》鉴赏 问 君 恰 能 似 有 一 几 江 多 向 春 东 水 流
愁
使用比喻、夸张 手法
愁思像春水汪 洋恣肆,一泻千里, 写出了愁思的多; 又像春水之昼夜不 停,无穷无尽,写 出了愁思的绵长 。
叠字、叠词:
1.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2. 起强调作用 3、表达某种感情
2、鉴赏意象
① “淡酒/急风”:
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 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 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 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 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鉴赏意象
② “雁”: 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 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 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 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 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三、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 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 何人说。
1、赏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4分)
小结
1、鉴赏诗句妙处 2、鉴赏手法 3、鉴赏语言 4、鉴赏情感
完
③“黄花”:
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 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 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 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 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 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 是愁上加愁。
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虞美人》中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因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的诗句: 8.《虞美人》中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虞美人》一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诗句:2.《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诗句:10.《虞美人》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诗句:3.《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愁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虞美人》一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诗句:,0 , 0 5.《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诗句:7.《虞美人》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理解性默写1.《蝶恋花》用烘托手法,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同病相怜景物的诗句:2.《蝶恋花》中以乐景写悲情,以景物的冷漠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的句子是两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选文档精选文3•《蝶恋花》中写伤别的痛苦却有着阔大的气象和高远的境界的诗句:0 , 0 4.《蝶恋花》中把女主人公孤独、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刻画得淋漓尽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0 5.《蝶恋花》中写音书寄远的愿望与无处可寄的残忍现实的句子是:《雨霖铃》理解性默写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4•《雨霖铃》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18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第一首:《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首:《凉州词》
白居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首:《蝶恋花·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课堂笔记:
《清明》这首古诗充分体现出作者对清明季节的思念,强调了人生路
上美好的回忆,以及对过去日子的怀恋,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春
天的热爱。
《凉州词》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古老的沙场,勾起了一种满怀敬畏之情,作者也在暗示读者,勇于冒险,要像那些古老的冒险家们一样,不要
害怕失败。
《蝶恋花·春晓》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春晨的景象,用此来表达作者
对大自然的敬畏。
同时,作者也通过此诗传达了一种生活的态度,即
要懂得欣赏自然美,要在恬静中感知生活的美好。
李煜《虞美人》复习要点

《虞美人》复习要点【文学常识】李煜,字 ,史称 。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是五代最有成就的 ,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相对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
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很高,《虞美人》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相传李煜在七夕之夜(也是他的四十二岁生日)命歌妓唱此词,宋太宗闻之大怒,赐给他牵机药将他毒死,所以这首词可说是他的绝命词。
【默写】略【阅读理解】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回答问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案〗抒发了词人深重、难以遏制的愁绪。
以春水来比喻愁绪,呼应了“春花”“东风”等点明季节的词语,又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奔腾不息和连绵不绝的特点。
阅读李煜《虞美人》,回答题目。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 “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4 分)〖答案〗物质层面: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精神层面: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2. 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词眼”?( 2 分)〖答案〗“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还有人的地位(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人的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3.请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妙在何处(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写出一句你学过的与此有相同艺术手法的诗句。
( 4 分)〖答案〗这是以水喻愁的名句,词人在此“抽象感情形象化”,显示出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高二语文《虞美人》考点知识梳理

《虞美人》重点知识梳理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拼音版注音、翻译:chūn huāqiūyuèhéshíliǎo?wǎng shìzhīduōshǎo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xiǎo lóu zuóyèyòu dōng fēng ,gùguóbùkān huíshǒu yuèmíng zhōng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diāo lán yùqìyīng yóu zài ,zhǐshìzhūyán gǎi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wèn jūn néng yǒu jǐduōchóu ?qiàsìyījiāng chūn shuǐxiàng dōng li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二、《虞美人》·重点知识梳理:1、李煜:五代十国-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别称”千古词帝“、”词帝“,开一代词风,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2、鉴赏诗句:(1)“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6分)答:最后两句,自问自答(设问),以水喻愁(比喻),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2分)“一江春水向东流”九字,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以两个平声字作结,读来亦如春江波涛时起时伏,连绵不尽,真是声情并茂.(2分)这最后两句也是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又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游走自如的地步.(2分)归纳总结:鉴赏诗句问法:xxx句好在哪里?鉴赏方法:手法、炼字、艺术效果、情感(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的“朱颜改”如何理解,这两句词蕴涵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朱颜改”三字,既可以理解为古国宫殿的颜色已经陈旧(2分),也可以理解为旧时宫女的容貌已经衰老、憔悴(2分),又可理解为原为故国君主的词人自己已经沦为“阶下囚”而憔悴不堪(2分),更可以理解为国家易主,江山变色(2分),这句抒发词人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深沉的亡国之痛.(答出三点即给6分)3、重点字词:(1)春花秋月:指年岁的消逝,岁月的变化(2)东风:春风。
《虞美人》《雨霖铃》《蝶恋花》《声声慢》默写

《虞美人》理解性默写1.词中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因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的诗句:,。
2.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诗句:,。
3.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愁闷的诗句:,。
4.词中将现实与过去对比来写的诗句:,。
,。
5.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诗句:,。
6.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人生无常的诗句:,。
7.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诗句:,。
8.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9.词中以水喻愁的名句,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诗句:,。
10.词中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诗句:,。
11. 词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的句子:,。
《蝶恋花》理解性默写1. 《蝶恋花》用烘托手法,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同病相怜景物的诗句:。
2.《蝶恋花》中以乐景写悲情,以景物的冷漠无情反衬人的有情的句子是两处:①,。
②,。
3.《蝶恋花》中写伤别的痛苦却有着阔大的气象和高远的境界的诗句:。
,。
4.《蝶恋花》中把女主人公孤独、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刻画得淋漓尽致诗句:。
,。
5.写音书寄远的愿望与无处可寄的残忍现实的句子:,。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1.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2.词中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诗句:,,。
3.写不忍离别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
4.《雨霖铃》中“,。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雨霖铃》下片中“,”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6.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的诗句:,。
7.《雨霖铃》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虞美人》
【作家】
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位君主——李煜,世称李后主。
【背景】
《虞美人》是李煜的绝笔词。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
相传七夕之夜中他命歌伎唱《虞美人》,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大怒,赐李煜毒酒,将他毒死。
【情感】
1.对过往生活的追思
2.作为亡国之君对国家灭亡的痛楚、怨恨
3.对被迫离开家乡的痛楚
4.因对家乡无限思念却又无法回去而感到的痛苦
《蝶恋花》
【作家】
晏殊,字同叔,谥号“元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官拜宰相,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情感】
1.与友人离别之苦,相思之深
2.对与友人重逢的期待,和这一愿望无法实现的失落惆怅
3.友人离开后自己深深的孤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