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古诗阅读练习题

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一)一、数字宫请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春种()粒粟白发()千丈()月春风似剪刀()山鸟飞绝()径人踪灭人间()月芳菲尽春种()粒粟秋收()颗子最是()年春好处危楼高()尺()海无闲田毕竟西湖()月中君看()叶舟与君歌()曲()()个星天外烽火连()月家书抵()金()曲黄河()里沙二、七彩虹绚丽的色彩能给诗歌带来一种独特的美。
请把表示颜色的词填在下列诗句中,然后读一读,想像一下,诗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万()千()总是春春来江水()如()两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玉妆成一树高日照香炉生()烟千里莺啼()绿映()()日依山尽()河入海流两岸()山相对出()云翻墨未遮山()雨跳珠乱入船野径云俱()山外()山楼外楼()山遮不住暗香浮动月()昏()山看不厌两山排闼送()来三、走四方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作为一个中国小学生,我们为之骄傲,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1.大山名湖()()中断()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相看两不厌,只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欲把()()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望()()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名城掠影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地名。
你对这些城市有所了解吗?有些历史名城今天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你了解这些名城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吗?烟花三月下()()()()城外寒山寺朝辞()()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花重()()城()()瓜洲一水间西北望()(),可怜无数山。
()()朝雨挹轻尘()()亲友如相问但使()()飞将在直把杭州当()()四、动物乐园1.飞鸟集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自在()()恰恰啼只吹得水尽()飞罢江晚正愁予,山深闻()()。
泥融飞()(),沙暖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4.古诗三首一、标准化试题:1.(生字运用)根据拼音或语境写字词.(1)教师节到了,我们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zèng sòng ( )给liú()老师.(2)歪xié( )的小jìng( )旁,几株cán jú()傲shuāng( )挺立.(3)yuàn zi( ) 墙壁上yìn( )画的图案有guīzé( ) 地pái liè( )着,看上去极其美丽.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石径.(jìn jìng) 增.添(zēng zhēng) 犹.如(yoūyóu )残.菊(cán chán ) 赠.送(zèng zhèng) 斜.阳(yúxié)挑.促织(tiǎo tiāo) 橘.绿(jújǘ) 橙.黄(céng chéng)3.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①挑起帘子②挑担③挑夫④挑拨⑤挑战⑥挑选[tiāo]: [tiǎo]: .4.用“√”画出恰当的字组词.(寒赛)假比(寒赛) 石(径经) (橙登)子(残钱)缺金(残钱) (增赠)加 (增赠)言5.给诗句中的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或读音.(1)停牟坐爰机林晩. ( ) A.坐下 B.乘车 C.因为(2)荷尽已无撃雨盖. ( ) A.尽头 B.全部 C.完,指凋谢(3)萧萧梧叶送寒声. ( ) A.风声. B.雨声. C.鸟叫声.(4)停车坐爱枫林晚. ( ) A.乘,搭. B.因为. C.坐下.(5)知有儿童挑促织.挑( ) A.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B.用竹竿等的一头支起促织( ) A.青蛙. B.蝈蝈 C.蚂蚱 D.蟋蟀.6.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本课这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2)“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3)“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意思是一年中的美丽景色你都要记住.( )(4)“知有儿童挑促织”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想到的.( )(5)《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刘景文是作者的好朋友.( )7.根据情境写诗句.(1)秋天到了,爸爸带我去游香山.看到满山如火的枫叶,许多游客停下来拍照留念.爸爸不禁吟诵道:“, .”(2)深秋时节,落叶满地,秋草枯黄.可是看到果园里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景象时,又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生机,这不正是苏轼的诗句“, .”中描写的那样吗?(3)秋天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灯在篱笆下拨弄蟋蟀.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禁想起了代诗人叶绍翁的名句:““, .””8.根据意思写诗句.(1)(我让车)停下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被秋霜染过,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2)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时节. . .(3)夜深了,篱笆深处,灯火闪烁,料想那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 .(4)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阅读理解.(一)山行. , .. , .1.默写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3.这首诗描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来.4.这首诗主要写了寒山、、、枫林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5.诗人停下车来的原因是“ , .”.(用原文诗句回答)6.诗中将和作比较,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7.诗人先写远处的“寒山”“”“”“”,再写近处的“”,按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美丽的山林秋色图.8.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赠刘景文. , .. , .1.默写古诗.2.本诗描绘的是时节的景色,作者是代诗人 .3.诗中,作者描写了、、、四种景物.4.诗句中“擎”读( ),意思是( )A. qíngB.qínC.双手捧着D.举,向上托5.第三、四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两句诗抓住“”“”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的萧瑟景象.6、下列被称为花中君子的是( )A、橘 B、桃 C、菊 D、荷7、橙黄橘绿时是( )时节.A、初秋 B、仲秋 C、初冬 D、深冬8.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B.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劝勉之情.(三)夜书所见. , .. , .1.默写古诗.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3.诗中,诗人听到的是“”,看到的是“”,想到的是“”.①篱落一灯明②梧叶送寒声③儿童挑促织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A.思念友人B.赞美秋天C.思念家乡D.赞美儿童5.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诗句中形容声音的词语是“”.(2)通过“”“”,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6.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7.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赠送刘2.斜径残菊霜3.院子印规则排列2.jìng zēng yóu cán zèng xiétiǎo júchéng3.②③⑥①④⑤4.寒赛径经橙残钱增赠5.(1)-(4)CCAB (5)B D6.√××√√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二(一)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动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唐杜牧3.秋天三四4.石径白云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6.枫叶二月花7.石径白云人家枫叶由远及近8.晚秋的枫林中,那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时的鲜花还要红艳.(二)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深秋宋苏轼3.荷、菊、橙、橘4.A D5.比喻荷尽菊残6.C7.C8.B(三)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止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2.宋叶绍翁自己的家乡3.②①③4.C5.萧萧寒声秋风秋季6.用细长的物件逗引蟋蟀,也叫蛐蛐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是孩子们在捉蟋蟀7.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霜叶红于二月花。
改写:古诗《山行》的诗意描绘了深秋时节山间的美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向远方,山林深处白云缭绕,隐约可见
几户人家。
作者停车坐在夕阳下的枫树林里,欣赏被XXX打
过的红艳枫叶,美景令人陶醉。
第二课时
1.自己的理解:加点字词是指在一首诗中特别突出的词语,能够表达出诗歌主题或情感的关键词。
2.《赠刘景文》这首诗是XXX送给朋友XXX的赠诗,诗
中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秋季景色
的赞美,最后用“最是橙黄橘绿时”来点明秋季的美丽。
第三课时
1.自己的理解:加点字词是在一首诗中特别强调的词语,
能够表达出诗歌主题或情感的关键词。
2.《夜书所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XXX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动着作者的思绪。
诗中还描写了一个挑促织的儿童,以及夜深篱落中的一盏明灯,展现了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相煎何太急?”句出自曹植《______》。
(2)明日复明日,明日______。
我生______,万事______。
(3)“我以______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去”的意思是:______。
(4)____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______。
(5)去的______,米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______呢?2. 把下列古诗补充完整。
(1)故人西辞黄鹤楼,______。
(2)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少小离家老大回,______。
(4)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5)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
(6)______,春风不改旧时波。
3. 根据学过的内容填空。
(1)古诗中有不同的心情,我喜欢陶渊明的“______,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宁静;喜欢王维的“人闲桂花落,______。
”的空灵与静谧;喜欢“青箬笠,绿蓑衣,______。
”的闲适与从容;更喜欢“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天真与可爱。
(2)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那一声声______的跳动,给我极大的______,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3)当朋友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可以用歇后语“______——一枝独秀”来赞美他。
(4)与人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______,______。
”自己不喜欢就不要勉强别人。
(5)《桂林山水》一文以名句“______”开头,以诗句“______,______。
”结尾,与开头相互照应。
4. 古诗名言积累。
(1)莫等闲,______(2)最喜小儿亡赖,______(3)天行健,______(4)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5)______,不脱蓑衣卧月明。
5. 看图片写诗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6. 快乐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测试卷(附答案)

2022年12月27日小学语文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处”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C.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D.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二、书写2.看拼音,写词语。
yǎn bō héng méi fēng jùyíng yíng chùsòng chūn guījūn guī qùgǎn shàng chūn三、填空题3.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江上渔者》脍炙人口,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捕鱼者的艰辛,饱含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关切和同情。
3.《游园不值》中“值”的意思是__________,题目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卜算子”是__________,“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词的__________。
词中体现词人对好友美好祝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也可以换成__________,作者用“绿”让人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
6.新冠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特殊,还没来得及赏春,夏天就到了。
这让人想起宋朝黄庭坚的词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此句与《游园不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3课《古诗三首》一、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2.,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
3.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参考答案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2. 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
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
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理解练习题附答案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一)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XXX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寒山:寒冷的山;生:出现。
坐:停留;红于:比红。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停车坐爱晚枫林,XXX得像二月的花。
4.这首诗描写的是深秋的景象。
二)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XXX。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和:相映;白银盘:指湖面;青螺:指湖中的一种贝类。
3.“潭面无风镜未磨”指的是湖面,像古代铜做的镜子,需要擦拭才能保持光亮。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从远处望去,洞庭湖的山水翠绿,湖面像一面银盘,湖中还有一只青色的螺。
二、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片段,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研究。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摆动了,鸟儿不啾啾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我能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树枝不摆动了,鸟儿不啾啾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2.读了这段课文,小问号想知道明明是写同学们课上课下的情景,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呢?我来回答:这样写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学校的气氛;二是突出了孩子们读书读得好,读得认真;三是突出了下课后孩子们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3.我能写出这段课文提到的那些小动物。
鸟、蝴蝶、猴子、松鼠、山狸。
4.我很喜欢这个小学,因为:同学们不分民族在一起研究,还能和小动物们一起玩耍,很有趣。
三、阅读《灰雀》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年冬天,XXX在郊外养病。
他每天到公园散步。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夜静春山空②南望王师又一年③唯见长江天际流④乡村四月闲人少A.③②①④ B. 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2、下列关于诗句中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童孙未解供耕织”中“供”的读音是“gōng”,意思是“提供”B.“敲成玉磬穿林响”中“磬”的读音是“qìng”,它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C.“漫卷诗书喜欲狂”中“卷”的读音是“juǎn”,它的意思是卷起D.“五千仞岳上摩天”中“仞”的读音是“rèn”,“摩天”的意思是很高的天3、“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A.初春 B.初夏 C.盛夏 D.初秋4、.下列诗句按照敬亭山、华山、庐山、天门山的顺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③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④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5.我们常说的“耳濡目染”和下列哪句话意思相似?()A.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6.关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诗选自王昌龄的《凉州词》,主要写戍边将士的怀乡情B.这句话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杨柳”是指塞外的杨柳树C.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实则是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不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D.这两句话笔调苍凉悲壮,感情消极颓废二、填空题1.《孟子》中告诉了我们同情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对君子和小人做了以下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古诗阅读练习题(一)
一、数字宫
请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试一试看看自己能不能背诵出诗句所在的整首诗,并说出诗歌的作者和朝代。
春种()粒粟()月春风似剪刀
白发()千丈人间()月芳菲尽
轻烟散入()候家毕竟西湖()月中
()()个星天外
()曲黄河万里沙
南朝四百八()寺
()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二、七彩虹
绚丽的色彩能给诗歌带来一种独特的美。
请把表示颜色的词填在下列诗句中,然后读一读,想象一下,诗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万()千()总是春
春来江水()如()
两只()鹂鸣()柳
一行()鹭上()天
()玉妆成一树高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三、走四方
我们的祖国拥有壮丽的山河,历史悠久的名城,作为一个中国小学生,我们为之骄傲,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
1、大山名湖
()()中断()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相看两不厌,只有()()()。
欲把()()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遥望()()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名城掠影
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地名。
你对这些城市有所了解吗?有些历史名城今天的名字叫什么?你知道吗?你了解这些名城的历史文化和人物吗?
烟花三月下()()
()()城外寒山寺
朝辞()()彩云间,千里()()一日还。
花重()()城
()()瓜洲一水间
西北望()(),可怜无数山。
()()朝雨挹轻尘
()()亲友如相问
但使()()飞将在
直把杭州当()()
便下()()向洛阳
四、动物乐园
1、飞鸟集
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
自在()()恰恰啼
只吹得水尽()飞罢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
泥融飞()()沙暖睡()()
旧时王谢堂前()因思杜陵梦,()()满回塘
2、昆虫记
轻罗小扇扑流()流连戏()时时舞
意欲捕鸣()唯有()()()()飞3、取鱼乐
但爱()鱼美桃花流水()鱼肥
怕得()惊不应人正是()()欲上时
4、哺乳动物
风吹草低见()()牧童骑黄()
两岸()声啼不住万()齐喑究可哀五、佳节令
爆竹声中一()()()()时节雨纷纷()()东风御柳斜待到()()日
六、明月歌
野旷天低树,江清()近人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小时不识(),呼作白玉盘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大漠沙如雪,燕山()似钩
深林人不知,明()来相照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似弓
七、植物园
拂堤()()醉春烟
两个黄鹂鸣翠()
停车坐爱()林晚
遍插()()少一人
()下问童子
入()万竿斜
也傍()阴学种瓜
()()满地()芽短
八、群芳谱
山寺()()始盛开
一支()()出墙来
墙角数枝()
千树万树()()开
飞入()()无处寻
映日()()别样红
还来就()()
九、百花园
()溪三日()花雨
沾衣欲湿()花雨
满架()()一院香
四月带花移()()
空见朱门锁()()
()花雪白()花黄
()花榆荚无才思
()花香里说丰年
不是花中偏爱()
一树寒()白玉条
十、哲理诗:请根据下列情境填上恰当的,蕴含哲理的诗句。
1、爸爸妈妈在书房里贴上一副对联
(),(),对我说,小时候不努力学习,长大之后就会后悔不已。
2、周恩来在皖南事变(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同学们可以自己查资料或是询问父母了解一下。
)发生之后,写下“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句话是引用了(),()这两句诗而来的。
3、餐厅里的墙壁上可以贴上()()这两句诗,告诉同学们要珍惜粮食。
4、当我们取得成绩时,不能骄傲,因为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5、我们时常感叹时光美好而又流逝得太快了,不禁吟到()()。
6、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含有一样哲理的苏轼的诗句是(),()。
十一、辨人物: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
江晚正愁(),山深闻鹧鸪。
醉卧沙场()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落花时节又逢()。
晨起动征铎,()行悲故乡。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从何处来。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楚山孤。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
却看()()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
考试小提示
试卷一张一张,下发的是希望;考试一场一场,考的是能力;笔尖一动一动,动的是梦想;问候一声一声,道的是真情;考试日,愿你们认真、细心做题,取得好成绩。
迎来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