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正转控制电路
1项目一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KM1常开触点打开→解除自锁
按下SB3
KM2常闭触点闭合→解除对KM1线圈的联锁
后常开闭合→KM2线圈得电→ KM2主触点闭合→电动机M反转
KM2常开触点闭合→自锁
③ 停止:
KM2常闭触点闭合→解除对KM1线圈的联锁
按下SB1→KM2线圈失电→
KM2主触点打开→电动机M停转
KM2常开触点打开→解除自锁
L1 L2 L3
QS FU1
KM1
FR M
3~
FU2 FR SB1
不能同时 按下,否 则相间短 路
KM2
SB2
KM1
KM2 SB3
KM1
KM2
该电路由 于可靠性 很差,实 际中一般 不采用。
接触器控制的电动机可逆运行控制电路
FU2 FR SB1
SB2
互锁触点 KM2
SB3 KM2 KM1
由F于U2 KM1、KM2 的常F闭R 触点形成的 相互制约关系,两 线圈S不B 1 能同时得电。 这种相互制约的关 系称为SB2互K锁M1 控S制B3 .这KM2 种电由器S接)B3 触动器断(辅SB或助2 继触 点构成KM2的互锁K称M1 为 电气互锁。
(三)中间继电器
本质上是电压继电器,但还具有触头多, 触头承受电流大(5-10A)、动作灵敏 (动作时间小于0.05S) 用途: 用作中间传递信号。 用作同时控制多条线路。
2、中间继电器型号及结构
K
(四)热继电器
是一种常见的保护电器。利用电流的热效
应而动作,主要用来对连续运行的电动机
进行过载保护。
一条电路断开的控制。
机械互锁控制:利用机械按钮,在控制线路中一条电路接通,而保证另一
条电路断开的控制。 C图:既有“电气互锁”,又有“机械互锁”,故称为“双重互锁”,此种
电机正反转联动控制电路图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图2-12 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图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元件安装图元件明细表1、线路的运用场合:正反转控制运用生产机械要求运动部件能向正反两个方向运动的场合。
如机床工作台电机的前进与后退控制;万能铣床主轴的正反转控制;电梯、起重机的上升与下降控制等场所。
2、控制原理分析(1)、控制功能分析:A、怎样才能实现正反转控制?B、为什么要实现联锁?这两个问题是本控制线路的核心所在,务必要透彻地理解,否则只会接线安装,那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另外,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计划先让学生温书预习(5分钟)、寻找答案,再集中讲解。
先提问抽查,让学生能各抒己见、充分发挥,最后再总结归纳,解答所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统一全班思路。
答案如下:A、电机要实现正反转控制:将其电源的相序中任意两相对调即可(简称换相),通常是V相不变,将U相与W 相对调。
B、由于将两相相序对调,故须确保2个KM线圈不能同时得电,否则会发生严重的相间短路故障,因此必须采取联锁。
为安全起见,常采用按钮联锁和接触器联锁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如原理图所示)(2)、工作原理分析C、停止控制:按下SB3,整个控制电路失电,接触器各触头复位,电机M失电停转(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优点: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工作安全可靠但操作不方便;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虽操作方便但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则兼有两种联锁控制线路的优点,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3、怎样正确使用控制按钮?控制按钮按用途和触头的结构不同分停止(常闭按钮)、起动按钮(常开按钮)和复合按钮(常开和常闭组合按钮)。
按钮的颜色有红、绿、黑等,一般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起动”。
接线时红色按钮作停止用,绿色或黑色表示起动或通电。
正反转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反转电路的工作原理一、工作原理正反转电路是指能够实现电动机正转和反转的电路。
电动机正转和反转的控制通常是通过改变输入到电动机的三相电源的相序来实现的。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正反转电路的工作原理。
1. 机械互锁正反转电路机械互锁正反转电路是通过机械触点来实现正反转接触器的互锁。
在电路中,KM1和KM2分别代表正转和反转接触器,它们的线圈分别接在正反转控制电路中。
当按下正转按钮SB1时,KM1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正转接触器KM1的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正转。
在正转过程中,即使按下反转按钮SB2,反转接触器KM2也不会动作,因为KM1的常闭触点已经断开,切断了KM2线圈的电源。
同样地,在按下反转按钮SB2使电动机反转时,正转接触器KM1也不会动作。
这种电路通过机械触点的互锁关系实现了正反转的互斥,从而避免了电动机同时正反转导致电源短路的可能。
2. 电气互锁正反转电路电气互锁正反转电路是通过在控制电路中添加常闭触点来实现接触器的互锁。
与机械互锁电路不同,电气互锁电路中的常闭触点不需要机械触点进行连接,而是通过导线直接连接在控制电路中。
当按下正转按钮SB1时,KM1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与此同时,KM2的常闭触点也会因为KM1的常开触点的闭合而断开,从而切断了KM2线圈的电源,避免了电动机同时正反转的情况。
在反转时,按下反转按钮SB2,KM2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从而使反转接触器KM2的触点闭合,电动机开始反转。
同样地,此时KM1的常闭触点也会断开,避免了KM1的误动作。
二、注意事项在使用正反转电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安全保护: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电源短路或设备损坏,应在控制电路中加入必要的保护措施,如熔断器、空气开关等。
2. 防止误动作:在使用电气互锁电路时,由于常闭触点的导通性较差,有时会出现误动作的情况。
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控制电路中的电器元件位置或增加中间继电器等方法来提高互锁的可靠性。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完整版

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及实际接线图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原理及plc接线与编程在图1是三相异步正反转控制的电路和控制,图2与3是功能与它相同的控制系统的外部接线图和梯形图,其中,KM1和KM2分别是控制正转运行和反转运行的.在梯形图中,用两个起保停电路来分别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
按下正转启动按钮SB2,X0变ON,其常开触点接通,Y0的线圈“得电”并自保。
使KM1的线圈通电,开始正转运行。
按下停止按钮SB1,X2变ON,其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电动机停止运行。
在梯形图中,将Y0与Y1的常闭触电分别与对方的线圈串联,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同时为ON,因此KM1和KM2的线圈不会同时通电,这种安全措施在继电器电路中称为“互锁”。
除此之外,为了方便操作和保证Y0和Y1不会同时为ON,在梯形图中还设置了“按钮互锁”,即将反转启动按钮X1的常闭点与控制正转的Y0的线圈串联,将正转启动按钮X0的常闭触点与控制反转的Y1的线圈串联。
设Y0为ON,电动机正转,这是如果想改为反转运行,可以不安停止按钮SB1,直接安反转启动按钮SB3,X1变为ON,它的常闭触点断开,使Y0线圈“失电”,同时X1的敞开触点接通,使Y1的线圈“得电”,点击正转变为反转。
在梯形图中的互锁和按钮联锁电路只能保证输出模块中的与Y0和Y1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心不会同时接通。
由于切换过程中电感的延时作用,可能会出现一个触点还未断弧,另一个却已合上的现象,从而造成瞬间短路故障。
可以用正反转切换时的延时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一方案会增大编程的工作量,也不能解决不述的接触触点故障引起的短路事故。
如果因主电路电流过大或者接触器质量不好,某一接触器的主触点被断电时产生的电弧熔焊而被粘结,其线圈断电后主触点仍然是接通的,这时如果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通电,仍将造成三相短路事故。
正反转控制电路

正反转控制电路
1、合上空气开关Q,控制电路有电。
假设原来晶闸管VT截止,KA失电,接触器KM线圈通电,主电路接成正转。
控制电路中左边的单晶管BT33旁边的100uF电容通过RP1和24kΩ电阻充电延时。
2、当左边BT33旁100uF电容电压达到一定值后左边的单晶管BT33导通,电容通过47Ω电阻放电,使VT的控制极获得高电位,VT导通,KA线圈通电,接触器KM线圈失电,主电路接成反转。
同时,KA常开辅助触头将上述100uF电容旁路,使左边的BT33管不再导通。
3、VT导通后,右边的BT33管旁边的100uF电容开始有了充电回路,且开始充电,充电延时时间到,右边BT33管也导通,100uF 电容向10uF电容和100Ω电阻放电,使得VT阴极电位为正阳极电位为负,即VT反偏,并截止。
VT截止后,KA失电,接触器KM线圈通电,主电路接成正转。
4、左边BT33管旁100uF电容再次开始充电延时。
又重新开始“1、”步及以后的工作。
就这样通过左右两个BT33管对VT的控制,使KA反复导通与截止,电动机就一会儿接成正转,一会儿接成反转。
调节两个电位器RP可调节BT33管旁边100uF电容的充电延时时间,从而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切换时间。
——这就是电动机正反转定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工学第五章

选用接触器时的注意事项
1.主触点的额定电压应大于或等于控制线路的额 定电压。
2.主触点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电动机的额 定电流。
3.吸引线圈的电压应与线圈所接入的控制回路电 压相符。
4.根据被控负载电流的种类选择直流接触器或交 流接触器。
3.低压断路器 断路器又称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空气断路器,是一种集
控制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开关。
DZ15系列塑壳式
DW16系列万能式
符号
安装及操作断路器时的注意事项
1.断路器应垂直安装,连接导线必须符合规定 要求。
2.工作时不可将灭弧罩取下,灭弧罩损坏应及 时更换,以免发生短路时出现电流不能熄灭的 事故。
3.脱扣器的整定值一经调好就不要随意变动。
4.随时检查触点有无烧灼情况,如有应及时修 复。
二、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电路
1.点动控制电路 (1)L1、L2、L3是三相交流 电源。
(2)断路器起隔离电源的作用。 (3)接触器主触点控制电动机 电路的通断。
(4)按钮控制接触器线圈电路 的通断。
(5)电动机M得电运转,断电 停转。
点动正转控制电路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组成
电气控制电路
主电路
辅助电路
§5-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全压启动:启动时加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上的电压为电动机的额定电 压,也称直接启动。
直接启动的优点是所用电气设备少,线路简单,维修量较小。但 直接启动时的启动电流较大,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
在电源变压器容量不够大,而电动机功率较大的情况下,直接 启动将导致电源变压器输出电压下降,不仅会减小电动机本身的启动 转矩,而且会影响同一供电线路其他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较 大容量的电动机启动时,需要采用降压启动的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KM1
FR UV W
M 3~
FR
SB1 KM2
SB2 KM1 SB3 KM2
KM2
KM1
KM1
KM2
模拟实验室连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L1 L2 L3 按钮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
电动机
线圈
热继电器动断 触头接线柱
模拟实验室连接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L1 L2 L3 按钮
交流接触器 热继电器
电动机
KM1
FU2 KH
SB1
KM2
KM1
KM2
SB2
SB3
KH
UV W
M 3~
KM2 KM1
KM1 K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三、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QS FU1
FU2
L1
L2
L3
按下SB2, SB2动断触头断 开,对KM2联锁
KM1
SB2动合触头闭 合, KM1线圈得电
KH
UV W
M 3~
KH
SB1
KM2
L1
L2
L3
KM1
按下SB1,使KM1线 圈失电,各触头复位
KH
UV W
M 3~
KH
SB1
KM2
KM1
KM2
SB2
SB3
KM2 KM1
KM1 KM2
三、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QS FU1 L1 L2 L3
松开SB1
KM1
FU2 KH
SB1
KM2
KM1
KM2
SB2
SB3
KH
UV W
M 3~
电动机
正反转控制线路

学习要求:
1、掌握正反转电路的功能。掌握联锁(互锁)的概念和 作用。 2、手动控制正反转线路(倒顺开关)电路、优点和不足。 3、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基本电路:电路结构、 控制过程、不足。 4、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结构、控制过程、 优点和不足。 5、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结构、控制过程、优 点和不足。 6、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结构、控 制过程、电路特点。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2、控制过程: 闭合QS 正转控制:
按一下SB1
KM1线圈 通电吸合
实现互锁 实现自锁 电动机通电正转
KM1-2断开 KM1-1闭合 KM1主触点闭合
电动机断电停止 KM1主触点断开 KM1线圈 解除自锁 先按一下SB3 KM1-1断开 断电释放 KM1-2闭合 解除互锁 KM2-2断开 实现互锁 KM2线圈 再按一下SB2 实现自锁 KM2-1闭合 通电吸合 电动机通电反转 KM2主触点闭合 3优点:安全可靠;不足:改变电动机转向时,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3, 再按反转按钮SB2,操作不方便。
三、按钮接触器正反转控制线路
(一)、基本控制线路 由两个连续控制线路构成, KM1与KM2倒相。正转用KM1 控制,反转用KM2控制,且两 个接触器线圈不能同时通电。 1控制过程: 闭合QS,系统通电。 ①正向起动:
起动: 按一下 SB1
KM1通 电吸合
电动机M通电正转 实现自锁
KM1主触点闭合
KM1-1触点闭合
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电路特点: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但电路复杂。
课后总结
1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功能,联锁的概念和作用,联锁和自 锁的区别 2手动控制正反转控制线路及其特点。 3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结构、控制过程、优缺点。 4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结构、控制过程及优缺点。 5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结构、控制过程及特点。 功能 手动 接触 按钮 双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课题一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教学目的:1.正确掌握低压熔断器、低压开关的选用、检测;2. 正确进行手动正转控制线路装配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正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教学重点:低压熔断器和低压开关的选用、检测方法教学难点:安装和检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现场实习法课的类型:实习课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准备实习设备、材料及教学用具;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工具及劳动保护穿戴情况;3.集中学生注意力,准备讲授教学内容。
安全教育: 1.集体背诵安全操作规程;2.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及仪表;3.按操作规程要求正确操作电器设备的运行。
讲授新课:课题一手动正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一、低压熔断器低压熔断器主要作短路或过载保护用,串联在被保护的线路中。
线路正常工作时如同一根导线,起通路作用;当线路短路或过载时熔断器熔断,起到保护线路上其他电器设备的作用。
熔断器的结构有管式、磁插式、螺旋式、等几种。
其核心部分熔体(熔丝或熔片)是用电阻率较高的易熔合金制成,如铅锡合金;或者是用截面积较小的导体制成。
熔体额定电流的选择:1.无冲击电流的场合(如电灯、电炉);2.一台电动机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2.5;如果电动机起动频繁,则为:熔体额定电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1.6~2);3.几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体:熔体额定电流=(1.5~2.5)×容量最大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其余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
二、低压开关刀开关又叫闸刀开关,一般用于不频繁操作的低压电路中,用作接通和切断电源,有时也用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的直接起动与停机。
刀开关由闸刀(动触点)、静插座(静触点)、手柄和绝缘底板等组成。
刀开关的种类很多。
按极数(刀片数)分为单极、双极和三极;按结构分为平板式和条架式;按操作方式分为直接手柄操作式、杠杆操作机构式和电动操作机构式;按转换方向分为单投和双投等。
刀开关一般与熔断器串联使用,以便在短路或过负荷时熔断器熔断而自动切断电路。
刀开关的额定电压通常为250V和500V,额定电流在1500A以下。
考虑到电机较大的起动电流,刀闸的额定电流值应如下选择:3~5倍异步电机额定电流QF三、手动控制线路1、电动机手动正转的的原理起动:合上组合开关QS→电动机M接通电源起动运行。
停止:断开组合开关QS→电动机M脱离电源停止运行。
2、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组成由三相电源L1、L2、L3、组合开关QS、熔断器FU和三相异步电动机M构成;组合开关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
3、手动正转控制线路装配步骤(1)检查电器元件质量并固定。
(2)正确进行布线操作。
(3)通电试车运行是否正常。
(4)安全、文明生产。
分配学生实习任务:1、任务名称:手动正转控制线路装配与调试2、控制要求:如图所示,明确线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后,先对电路图中所用的元器件进行布置和固定,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布置图,如图所示。
对线路图进行装配,调试及检修。
手动正转控制设备布置图3、考核要求:(1) 根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电路图,选用安装和检修所用的工具,仪表和器材;(2) 正确编写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3) 正确安装、调试和检修手动正转控制线路。
巡回指导:1、对手动正转控制线路的电路原理进行分析。
2、对于接线方法、接线技巧及工艺进行指导,要求能够正确完成控制要求。
总结指导:1、集中学生的接线工艺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讲评。
2、比较每个人装配的优缺点,分析接线技巧,总结出好的接线经验。
课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及劳动保护穿戴情况;2、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随时注意实习课堂动向,控制好教学秩序。
二、讲授新课:时间约60分钟1、讲解电路工作原理;2、演示电路安装;3、讲解安装过程注意事项;4、了解安装规范结构;5、讲解熔断器使用注意事项和选择方法;三、实操训练安排1、安排第一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35~40分钟)讲评第一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2、安排第二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35~40分钟)讲评第二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3、安排第三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35~40分钟)讲评第三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讲评全班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进行巩固练习(约20~30分钟)四、安全注意事项⏹5、因外界条件影响,分散注意力;⏹6、由于事急,自己不能冷静对待;⏹7、因作业工具准备不足;⏹8、虽然知道规章制度,但在情况紧急时又遗忘了。
五、巡回指导1、对学生使用工具的正确方法进行指导;课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及劳动保护穿戴情况;2、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随时注意实习课堂动向,控制好教学秩序。
二、讲授新课时间约60分钟1、讲解卡钳表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2、讲解手动正转控制线路原理;3、演示手动正转控制线路安装。
三、实操训练安排1、安排第一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35~40分钟)讲评第一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2、安排第二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35~40分钟)讲评第二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3、安排第三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35~40分钟)讲评第三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讲评全班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进行巩固练习(约20~30分钟)四、安全注意事项⏹1、习以为常,思想麻痹⏹2、贪图方便,偷懒心理⏹3、技术不熟、能力不强(好奇)⏹4、骄傲自大,逞能心理⏹5、依赖别人,心存侥幸⏹6、改正能力差,习惯性违章(从众)⏹7、心理紧张,判断错误⏹8、措施不全,冒险作业课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及劳动保护穿戴情况;2、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随时注意实习课堂动向,控制好教学秩序。
二、讲授新课大约60分钟1、讲解低压电器设备的分类;2、演示电路安装;3、讲解电路的检修方法;4、讲解电路安装规范;三、实操训练安排1、安排第一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45~50分钟)讲评第一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2、安排第二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45~50分钟)讲评第二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3、安排第三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45~50分钟)讲评第三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讲评全班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进行巩固练习(约50~60分钟)四、安全注意事项大量的工伤事故分析统计资料表明,工伤事故与年龄安全教育存在着一定关系。
一般来说,年龄较大、工龄较长、技术等级较高的老工人,由于技术熟练、安全生产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发生事故较少一些,一些技术不够熟练,未受到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不够的新员工、新换工作岗位的员工,发生事故就多一些。
五、巡回指导1、监控学生安全;2、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课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及劳动保护穿戴情况;2、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随时注意实习课堂动向,控制好教学秩序。
二、讲授新课大约60分钟1、讲解电路安装方法;2、演示讲解电路检修;3、讲解故障判断;三、实操训练安排1、安排第一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45~50分钟)讲评第一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2、安排第二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45~50分钟)讲评第二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3、安排第三组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约45~50分钟)讲评第三组学生的实习完成情况(约10~15分钟)讲评全班学生的实习情况并进行巩固练习(约50~60分钟)四、安全注意事项1、新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缺乏,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
⏹2、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处理发生事故的应变能力。
⏹3、性格大多好奇心强,活泼好动。
⏹4、新员工血气方刚,逞强好胜,因不熟悉工艺过程,往往把问题看得很简单,总认为自己行,没有感觉到潜在危险,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五、巡回指导1、监控学生安全;2、纠正学生不规范动作;课日教学过程:课题考核一、组织教学1、检查学生出席情况及劳动保护穿戴情况;2、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3、随时注意实习课堂动向,控制好教学秩序。
二、课题验收考试1、从本课题所学过的操作工艺中抽出考试题进行考试。
2、考试安排:说明考试要求、安排考试工位、准备考试材料。
(约30分钟)安排第一组学生进行考试(约60分钟)按照评分标准对第一组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约30分钟)安排第二组学生进行考试(约60分钟)按照评分标准对第二组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约30分钟)安排第三组学生进行考试(约60分钟)按照评分标准对第三组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约30分钟)三、记录考核记录总结学生学习情况,找出普遍存在的技术性问题。
结合学生特点提出改进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四个必须——即必须人人注意安全;事事注意安全;时时注意安全;处处注意安全。
人身安全——就是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安全因素,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设备安全——就是消除损害设备、产品和其它财产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设备完好,保证生产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