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政治经济学
3政治经济学3价值规律PPT课件

第三节
16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要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这就要 求生产者的劳动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
1、劳动的生产力水平,要符合社会生产力 的要求;2、劳动的支出形式,即所生产的产 品要符合社会需要。
第三节
9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 经济生活的永恒规律
“需要本身迫使他精确地分配自己执 行各种职能的时间。”
“这位从破船上抢救出表、账簿、墨水 和笔的鲁滨逊,马上就作为一个道地的 英国人开始记起账来。”
“这种或那种职能所占比重的大小, 取决于他为取得预期效果所要克服的困 难的大小。”
第三节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经济生活 中永恒的规律
二、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在商品经济中的实 现形式——价值规律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的基本规律
五、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三节
3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 ——人类经济生活永恒的规律
第三节
4
一、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人类 经济生活永恒的规律
没有生产就不会有劳动产品,也就谈 不上价值,没有流通也就不能体现商品 的价值。
第三)价值规律的客观性
“在私人劳动产品偶然的不断变动 的交换关系中,生产这些产品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起调节作用的自然 规律强制地为自己开辟道路,就像房 屋倒在人的头上时重力定律强制地为 自己开辟道路一样。”
人类为了满足自身多方面的需要,在生产中就 必须根据当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以及各种需要 的数量,把一定的劳动时间分配到各种产品的生 产上去。这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一个永恒规律。
(马工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习题】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 指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 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的规定。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 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属于哪种规则( )。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交易规则 C.市场竞争规则 D.市场保护规则
(三)市场管理P81 ·市场管理包括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市场监管体系两大部分。 • ·市场管理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国家设置的专门 从事市场管理的机构;第二类是有关的技术管理机构;第三类 是社会性及群众性管理机构; • 市场监管体系主要包括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 参与四个方面。
4.特征(与教材略不同) (1)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 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由上可以推出( )。 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 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 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 (2)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的经济;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 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马克思) (3)商品经济是自主性、平等性的经济;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马克思)
第三章 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一节
一、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一)自然经济 1.含义:P66 2.特征
市场经济
(1)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
(2)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3)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强;
(二)商品经济
1.含义:P66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条件P66-67
3.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历史命运 • 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小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P67 • 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导的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以后,商品经济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形 式。当商品经济发展到全社会,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商品经济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P67 • 历史命运:马克思说未来社会,商品经济会伴随着私有制的 消灭而消灭,这就是马克思预见商品经济的历史命运。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之一,它是指商品交换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即商品交换的双方必须依据各自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交换。
价值规律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价值等量交换”的原则,即交换的商品必须具有相同的价值量。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的形成,因为商品价格是由商品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因此在市场交换中,商品价格的变化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所决定的。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对于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保证了商品交换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因为任何一方都不能通过欺诈或强制手段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其次,它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因为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就越低,价格就越便宜,人们就越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
最后,它推动了社会的分工和专业化,因为只有通过分工和专业化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生产成本,从而更好地符合价值规律。
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市场经济与价值规律

第一节 市场经济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的掌控者,另一部分则成为 市场的附庸)
企业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它是一个创新者,是生产要素的一种契约, 节约交易成本。
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要素,实现效率最大化。
分散走向集中 不正当竞争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三、时间节约规律 “一切节约归根结底都是时间的节约”,因为商品的价值表现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时间节约的内涵
合理地分配生产各种产品的劳动时间(生产的比例与结构) 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 通过价值规律实现劳动时间的节约(资源配置方向)
商品经济
定义: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统称。 基础:社会分工——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次社会分工: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第二次社会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第三次社会分工:商业从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社会部门
商品经济的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传统农村与现在农村的差别) 商品经济的优势:(使人们懂得如何才能获取财富)
第二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微观激励:创新提高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社会必
要劳动),从而获取更高的剩余价值。(充分激励)
宏观作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节约资源,创造更大社会财富。促进私 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
二、作用的局限性
信息不完善(信息披露,信号显示) 市场信息不完全(搜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自由竞争导致垄断?
(
资源配置方式的跃升,生产率的巨
大改进)
法律与信用成为交换的基础——契约经济。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规律

课文学习
第三节 剩余价值规律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
1、前提: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要求:劳动力价值降
低——生活资料价值降低——整个社会劳动
生产率提高)
2、实现:各个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展开竞争的结果
内在动力:追逐 m 单个资本提高劳动生产
课文学习
第三节 剩余价值规律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绝对剩余价值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 日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制约因素 (1)生理界限:休息、吃饭等活动的必然性 (2)道德界限:家务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的必然性
课文学习
第三节 剩余价值规律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一)相对剩余价值
不能在流通领域得到解决(价值增殖不是在流通领域产 生),但离不开流通领域。
课文学习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劳动力所有者有人身自由 2、劳动力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一无所有
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原 因何在?
课文学习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变自己的价值量的资本(c)。 2、特点:
① 变换了原有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了旧价值 ② 旧价值的转移可以是一次全部转移,也可以分次进行 ③ 必须借助于人的劳动 ④ 虽不形成价值增殖,但是价值增殖的必要条件
课文学习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
(二)可变资本 1、含义: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生
了价值增殖的资本(v)。 2、特点:
剩余价值规律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三节 剩余价值规律 第四节 工资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狭义: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广义:包括生产全过程中的一切经济关系,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3.经济规律:是各种经济现象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章1.商品经济: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抽象劳动: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5.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6.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第三章市场经济: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1.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2.资本: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为资金及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
3.不变资本: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4.可变资本: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第五章1.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2.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资本积聚:单个资本因积累而增大,它是积累的直接结果。
4.资本集中:若干个较小的资本合并成较大的资本。
第六章1.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本循环。
3.年剩余价值率:为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1.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价值规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价值规律摘要: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主要规律,对市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方面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价值规律通过调节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必然会起作用,它就象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在指挥人们从事经济活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关键词: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资源配置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交换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因为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两种商品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交换成为互利的事情。
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
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同买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卖者同卖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低于价值。
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
反过来,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给和需求。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时,会吸引商品生产者增加该种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下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低于价值时,会使商品生产者减少或停止该商品的生产,从而改变供求关系,导致价格上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三章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

是按照商品的最终用途划分的,消费资料市 场直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 产资料市场则满足社会再生产需要
▪ (二)、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提供各类生产要素的交易,它在市场 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生产要 素市场
金融市场 劳动力市场 技术市场 信息市场 土地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货币资金融通和交易的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联想做大做强 以下是联想集团2008年的做法努力: ①人才与管理: 引进戴尔高级管理人员、联想与首钢培训中心共建笔记本大学; ②技术: 联想安全理财电脑震撼上市:基于LCVP技术,联想安全理财电 脑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供理财专用的操作系统;
这体现了价值规律的微观作用:价值规律刺激商 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 率。 从金融市场的角度来看,价值规律也能激励上市公 司的经理层把公司做大做强。(投资者多做价值投 资)
注意:在我国,土地市场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而进行的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转让市场
技术市场:是指以技术商品为交易对 象的市场
重要性
首先:为研发和生产的协作建立了直接 的联系,加速了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二:促进研发人员的流动和知识的共 享,并借助知识的外溢,促进整个社会生产 力的进步
交易方式
一:存在于图纸、资料、磁带中的专利、技术诀 窍、产品设计等技术交易,属于知识产权转让 二:存在于人的大脑里的知识的交易,主要通过 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方式进行
第二,宏观作用——分配社会劳动,调节资源配置。
价值规律作用与联想
2004年末,电脑制造巨头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 亿美元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购后,IBM的全球电脑业务 使联想集团的业务规模从30亿美元上升至120亿美元,同时全球 市场占有率从2%上升至8%,成为仅次于戴尔、HP的全球第三大 电脑厂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值规律政治经济学
价值规律是政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商品交换中的价值交换规律。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所创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价值规律认为,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劳动交换,即一定量的一种商品可以替换同等劳动时间的另一种商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商品交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和协调作用。
通过价格的形成和调节,市场能够实现商品的价值交换,并且通过供求关系来平衡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异。
然而,价值规律在现实中并不总是完全成立,因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许多因素影响着商品的价格,如供求关系、生产成本、货币政策等。
同时,市场失灵和垄断力量也会导致价值规律的破裂。
因此,政治经济学家们在探讨价值规律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和政治的因素,以及市场环境中的各种制度和规则。
政治经济学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和规律,旨在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政治力量和利益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政治手段来调整和管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