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硫醚 化学

合集下载

甲硫醚

甲硫醚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对鼻、喉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和胸部不适。

持续或高浓度吸入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

液体或雾对眼有刺激性。

可引起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急性毒性:LD50535mg/kg(大鼠经口);LC50102235mg/m3(大鼠吸入)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与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4.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B/T14678-93,空气)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一种二甲基硫醚制备二甲基亚砜的方法

一种二甲基硫醚制备二甲基亚砜的方法

一种二甲基硫醚制备二甲基亚砜的方法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有机溶剂,具有极强的溶解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制药、生物医学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二甲基亚砜的合成方法是氧化二甲基硫化物,其中二甲基硫醚是制备DMSO的主要前体。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异丙醇(IPA)和过氧化氢(H2O2)合成二甲基亚砜的方法,其中二甲基硫醚是通过异丙醇和硫粉的反应得到。

一、实验步骤:1. 在反应釜中加入固体硫粉和异丙醇,根据比例配制反应物的浓度。

2. 用机械搅拌器将反应物均匀混合。

3. 将反应物加热至60-70℃,启动搅拌器,并通过气流将高浓度的过氧化氢缓慢添加到反应体系中。

4. 在反应过程中不断升温,使反应温度达到90-100℃,并保持温度稳定。

5. 通过过滤和蒸馏的方法将反应产物分离,其中二甲基硫醚为蒸馏产物。

6. 将二甲基硫醚加入含有过量H2O2的异丙醇中,并加速搅拌,使其氧化成为DMSO。

7. 通过蒸馏和纯化的方法得到二甲基亚砜。

二、实验原理:该方法是一种以异丙醇为基础的制备二甲基硫醚的方法,利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将硫粉和异丙醇经过一定比例和温度的反应,得到二甲基硫醚。

然后在加入过量的H2O2的异丙醇中,并加速搅拌氧化成DMSO。

硫粉(有机合成级)、异丙醇(有机合成级)、过氧化氢(专业级)。

四、实验优缺点:优点:1、操作简单,中小型实验室可以快速建造。

2、该方法得到的二甲基亚砜极为纯净,并符合工业标准。

1、该合成方法反应温度较高,不易控制。

2、过氧化氢有较高的安全风险。

3、硫粉在反应中会释放出臭味和有害气体。

四、实验注意事项:1、反应过程中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镜等防护装备,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2、实验室设备应完善,设备要具备操作温度、气体的流量、废气排放等控制能力。

3、反应物在混合过程中,应避免过量的H2O2的急剧氧化。

4、在分离反应产物时,应注意抽真空蒸馏,减少毒性物质的飞溅和挥发。

多菌灵原药标准

多菌灵原药标准

多菌灵原药标准
多菌灵(英文名:Mancozeb)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常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防治多种真菌病害。

以下是多菌灵原药(即未经稀释和配方的多菌灵)的一般标准:
1. 化学名称:二甲硫醚醇锌锰混合物
2. 分子式:C4H6MnN2S4Zn
3. 外观:多菌灵原药为灰白色至棕褐色的粉末,无明显臭味。

4. 纯度:多菌灵原药的纯度应不低于90%。

5.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不应超过2%。

6. 酸不溶性物质:酸不溶性物质的含量不应超过0.5%。

7. 重金属残留:多菌灵原药中重金属残留物(例如铅、镉、汞等)的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

8. 毒性:多菌灵原药应符合环境保护和毒性安全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以上是多菌灵原药的一般标准,具体标准可能会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变化。

使用多菌灵原药时,需要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稀释和配方,以保证安全使用并达到预期的杀菌效果。

二甲硫醚废气的综合处理技术

二甲硫醚废气的综合处理技术

1 处 理方 案 选择 宁波 中华 化学 品有 限公 刊主 要生产 戊 唑醇原 药 ,生产过 程 中需 使 用大 == { ■甲硫醚 作为 原药及 溶 声
剂 , 山于_ 甲硫 醚 的熔 、沸 点低f 点一3 、沸点 熔 8℃ 3 .o) 但 气体 密 度 ( .7 75c , 27 L ) 空气 ( .9 gL) 较 1 3/ 2 重 ,作为 反应 物及 溶 剂 ,虽 经过 前 级冷凝 l ,但 叫收
用 途 的二 甲基 亚砜 。
我们 在现 场分 别 以次氯 酸钠 、过 氧化氢 作 为氧 化 剂进 行 了小试 ,发 现前 一种 氧化剂 的氧化 效果 不 佳 ,且处 理后 的废气 中仍含 有 甲硫 醚及 部分含 C. f
称 阳极氧化 法 。反应 的化 学 方程 式如 下 :
0。氧化氮 氧 化法
山 以上 ■ 甲硫 醚被 氧化 反应 可 以看 出,采用 ■
油水分 离槽 。将 分离槽 中 的有机 相 甲硫 醚取 出 ,水 相 经过 氧化氢 氧化 处理 除 去臭 味后 归排 入该 ‘ 废
水 池 。吸附床 吸 附、脱 附剧 期轮 换 。
12 氧 化吸收 法 .
氧化 氮氧 化法 、硝 酸氧 化法 来氧 化 _ 甲硫醚会 生成 氮氧 化物 ,氮 氧化 物 是环境 空 气质景 标准 中的一项
仍 有 少许 未 能凝 结下 来 的一 甲硫 醚 随废气 进入排 气 管道 ,排 放 的废 气 在 _』‘ T 易造 成恶 臭污 染 。
对 此废 气我 们 拟 定 出活性 炭 吸 附 I 收和氧 化吸 收 u l
两 种方 法相 结合 的综 合处 理方 案 。
1 1活性 炭吸 附 .
_ 甲硫 醚废 气经 风 机 引入 吸 附床 ,废 气 中 的- 甲硫 醚被床 内活 性炭 吸 附 ,处 理后 的废气 再 经过双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2-2023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秘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重庆一中上期学情调研
高三化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4)94.5%
(5)
18.C9H10O49.5氧化反应 +2NaOH +H2O+CH3OH 13
化学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D 6.B 7.C 8.B 9.A 10.B 11.B 12.C 13.C 14.D15.氯Cu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Cu+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3d能级上电子全满时较稳定,则Cu2O的稳定性强于CuO N>O>S S2->N3->F-O>N>C>H
已知:①二甲硫醚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由硫酸二甲酯与硫化钠反应制得:(CH3O)2SO2+Na2S→CH3SCH3+Na2SO4
②硫酸二甲酯,微棕色油状液体,遇水迅速水解成硫酸和甲醇;
③HNO2为一元弱酸,不稳定,易分解为NO和NO2。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仪器D的作用是_______。
(4)Z、M、E所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5)X、Y、Z、Q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16.某柔性屏手机的柔性电池以碳纳米管做电极材料,以吸收ZnSO4溶液的有机高聚物做固态电解质,其电池总反应为:MnO2+Zn+(1+ )H2O+ ZnSO4 MnOOH+ ZnSO4[Zn(OH)2]·xH2O,电池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有机高聚物的结构片段。

二甲硫醚的性质

二甲硫醚的性质

二甲硫醚的性质二甲硫醚是最简单的硫醚,甲醚的硫类似物。

为无色液体,有不愉快的气味,化学式:C2H6S。

摩尔质量:62.14,熔点:-83.2℃,沸点:38℃。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作用与用途:二甲硫醚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配制玉米、番茄、土豆、奶制品、菠萝和橘子类果香及清香型香精。

同时二甲硫醚可作为溶剂,是生产二甲基亚砜、蛋氨酸及农药的中间体。

可以用作有机合成,聚合反应和氰化反应的溶剂。

用作分析试剂,聚丙烯腈和其他合成纤维纺丝及液压油方面。

还可用作城市煤气的赋臭剂、工业净化剂、涂料脱膜剂、电池低温防腐剂、农药渗透剂等。

局部用于血液药品、植物病理学和营养物中。

使用注意事项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蒸气对鼻、喉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和胸部不适。

持续或高浓度吸入出现头痛、恶心和呕吐、液体或雾对眼睛有刺激性,可引起皮炎。

燃爆危害:本品极度易燃,具有刺激性。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硫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困难,给输氧,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二甲基二硫分子式:CH3SSCH3分子量:94.20CAS:624-92-0性质:淡黄色透明液体。

熔点-85℃,沸点109.7℃,比重:1.065(20℃),折射率 1.5250 。

能溶解于醇、醚,不溶于水。

外观(Appearance):淡黄色透明液体。

有恶臭。

含量(Purity):99% ,比重:1.062-1.065,水分<0.1%,化学结合硫(H2S-CH3SH)<=0.05%来源:硫酸二甲酯和硫化钠反应,反应产物经过蒸馏、静置分层、去废碱液、蒸馏得到成品用途(Useage)用作溶剂和农药中间体,也是甲基磺酰氯及甲基磺酸产品的主要原料,以及催化剂硫化,钝化剂储运条件:一级易燃液体,储存于阴凉通风处,与火种及氧化剂隔离。

危险化学品档案

危险化学品档案
槽罐
危险性状
CAS No.
67-56-1
危险货物编号2005版
32058
危险化学品GB13690-92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火灾危险性GB50016-2006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GB5044-85
Ⅲ级(中度危害)
剧毒化学品
易制毒化学品
监控化学品分类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危险化学品名称:硫酸二甲酯
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酸二甲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Sulfate;Sulfaricacid dimethyl ester;DMS
中文名称2:
存放、生产、使用地点及数量
存放地点
剧毒品仓库
数量
5吨
包装形式
铁桶
生产地点
数量
0.4吨
包装形式
储槽
使用地点
滴加工段
数量
0.4吨
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氢氧化钾
化学品英文名称:
Potassium hydroxide
中文名称2:
苛性钾
英文名称2:
Caustic potash
存放、生产、使用地点及数量
存放地点
危险品仓库
数量
10吨
包装形式
25公斤编织袋
生产地点
数量
0.5吨
包装形式
25公斤编织袋
使用地点
二车间
数量
0.5吨
包装形式
25公斤编织袋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微溶于醚。
主要用途: 用作化工生产的原料,也用于医药、染料、轻工等工业。

国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国标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明细表
1 过乙酸(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稳定剂)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
2 的) 3 过氧化二苯甲酰 4 过氧化十二酰(工业纯) 5 过氧化甲乙酮 6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7 过氧化环己酮 8 过氧化叔丁醇 9 过氧化羟基异茴苯
1 一氧化铅 2 乙二酸 3 乙二酸二乙酯 4 乙二酸二丁酯 5 乙二酸二甲酯
23 3-丁烯-2-酮 24 三乙胺 25 三甲胺(溶液) 26 2,2,4-三甲基戊烷 27 无水乙醇 28 正丁胺 29 正丁腈 30 正丁酸甲酯 31 正丁醛 32 正戊醛 33 正戊胺 34 正庚烷 35 正硅酸甲酯 36 丙烯腈(抑制了的) 37 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38 丙烯酸甲酯(抑制了的) 39 丙腈 40 丙酸乙酯 41 丙酸异丁酯 42 丙酸甲酯 43 1-丙醇 44 2-丙醇 45 丙醛 46 石油醚 47 石脑油 48 2-戊酮 49 甲苯 50 2-甲基哌啶 51 甲基丙烯腈(抑制了的) 52 甲基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53 2-甲基丙烯醛 54 4-甲基-2-戊酮 55 甲基肼 56 甲酸正丁酯 57 甲酸异丁酯 58 甲酸正丙酯 59 甲酸异丙酯 60 甲醇 61 2-甲基-2-丙醇 62 异丁酸乙酯 63 异丁酸甲酯 64 异丁酸异丙酯 65 异庚烷 67 环己烯 68 环戊胺 71 苯 72 叔丁胺
1 连二亚硫酸钠 2 铪粉(干燥的) 3 黄磷
4 硫化钠(无水或含结晶水<30%) 4.3遇湿易燃物品
1 甲醇钠 2 四氢化铝锂 3 金属钠 4 金属钾 5 金属钙 6 金属铯 7 金属铷 8 金属锂 9 金属锶 10 钠汞齐 11 氢化钙 12 氢化锂 13 钾钠合金 14 锌粉 15 铝粉(未封装的) 16 氰氨化钙(含碳化钙>0.1%) 17 硼氢化钠 18 硼氢化钾 19 碳化钙 20 碳化铝 21 镁粉 22 磷化钙 第5类 氧化剂或有机 过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甲硫醚化学
二甲硫醚,也称为二甲基硫醚或二甲硫,化学式为 C2H6S,是一种有机硫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色、有甜味和恶臭的气体,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二甲硫醚在化学领域有多种应用。

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于合成其他有机硫化合物,如二甲基亚砜(DMSO)和二甲基二硫醚等。

此外,二甲硫醚还被用作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如在某些有机合成反应中用作催化剂。

二甲硫醚的物理性质包括较低的沸点(-38℃)和较高的蒸气压,使其易于挥发和扩散。

它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在环境和生物领域,二甲硫醚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它是一种恶臭气体,被广泛用作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中的加臭剂,以便在泄漏时能够被察觉。

此外,二甲硫醚在微生物和植物中也有产生,可能参与一些生物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二甲硫醚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危害。

在使用和处理二甲硫醚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其泄漏和接触。

总的来说,二甲硫醚在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环境和生物领域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对于二甲硫醚的研究和应用仍在不断进行中,以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用途和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