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北京高中语文文言文篇目

北京高中语文文言文篇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形式的一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北京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一直是必学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文言文,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在北京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篇目有很多,包括经典名篇、名家作品等,下面将介绍一些经典的文言文篇目:1.〈论语〉:《论语》是孔子的语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
其中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庄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代表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庄周的思想观点、哲学观念等,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有着重要作用。
5. 〈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是东汉司马迁的代表作品,内容包括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通过学习《史记》,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6.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集,内容包括了许多古代诗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文学内涵和历史意义。
通过学习《诗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北京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篇目丰富多样,通过学习这些经典名篇,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成为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的人才。
愿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汲取中华文化的营养,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言文,是让我们怀揣故国情怀的桥梁,是让我们寻根问祖的纽带,文言文,如一本开启中华文明史的史书,如一座通往中华文化的桥梁,让我们珍藏文言文,让我们传承文言文,愿我们的心灵在文言文的世界中得到升华,愿我们的灵魂在文言文的熏陶中得到润泽!】。
第二篇示例:北京高中语文教育一直以文言文的学习为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宋尚宫女论语 (1)朱子家训 (5)弟子规 (6)《太上感应篇》 (7)宋尚宫女论语宋若昭•贝州人•世以儒闻。
父棻•好学•生五女。
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皆慧美能文。
若昭文词高洁•不愿归人•欲以文学名世。
若华著女论语•若昭申释之。
唐贞元中•诏入禁中。
试文章•论经史•俱称旨。
若昭以曹大家自许。
帝嘉其志•称为女学士。
拜内职•官尚宫•掌六宫文学•兼教诸皇子公主•皆事之以师礼。
号曰宫师。
立身章第一凡为女子。
先学立身。
立身之法。
惟务清贞。
清则身洁。
贞则身荣。
行莫回头。
语莫掀唇。
坐莫动膝。
立莫摇裙。
喜莫大笑。
怒莫高声。
内外各处。
男女异群。
莫窥外壁。
莫出外庭。
男非眷属。
莫与通名。
女非善淑。
莫与相亲。
立身端正。
方可为人。
学作章第二凡为女子。
须学女工。
纫麻缉苎。
粗细不同。
车机纺织。
切勿匆匆。
看蚕煮茧。
晓夜相从。
采桑摘柘。
看雨占风。
滓湿即替。
寒冷须烘。
取叶饲食。
必得其中。
取丝经纬。
丈疋成工。
轻纱下轴。
细布入筒。
绸绢苎葛。
织造重重。
亦可货卖。
亦可自缝。
刺鞋作袜。
引线绣绒。
缝联补缀。
百事皆通。
能依此语。
寒冷从容。
衣不愁破。
家不愁穷。
莫学懒妇。
积小痴慵。
不贪女务。
不计春冬。
针线粗率。
为人所攻。
嫁为人妇。
耻辱门风。
衣裳破损。
牵西遮东。
遭人指点。
耻笑乡中。
奉劝女子。
听取言终。
学礼章第三凡为女子。
当知礼数。
女客相过。
安排坐具。
整顿衣裳。
轻行缓步。
敛手低声。
请过庭户。
问候通时。
从头称叙。
答问殷勤。
轻言细语。
备办茶汤。
迎来递去。
莫学他人。
抬身不顾。
接见依稀。
有相欺侮。
如到人家。
当知女务。
相见传茶。
即通事故。
说罢起身。
再三辞去。
主若相留。
礼筵待遇。
酒略沾唇。
食无刈筯。
退盏辞壶。
过承推拒。
莫学他人。
呼汤呷醋。
醉后颠狂。
招人怨恶。
当在家庭。
少游道路。
生面相逢。
低头看顾。
莫学他人。
不知朝暮。
走遍乡村。
说三道四。
引惹恶声。
多招骂怒。
辱贱门风。
连累父母。
损破自身。
供他笑具。
如此之人。
有如犬鼠。
早起章第四凡为女子。
习以为常。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部典籍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十部典籍1.《论语》《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
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 。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编纂者,主要是乃仲弓,子游,子夏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并由子夏全文加以润色。
故汉儒曰:论语章句出于子夏。
2.《孟子》《孟子》“四书”之一。
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
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
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
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
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
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3.《大学》《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汉族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为“四书”之一;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
4.《中庸》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重点在中、庸二字,中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
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论根源源于人性。
出自《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 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中华传统美德诗词朗诵经典篇目

[中华经典诵读推荐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中华经典诵读篇目篇(1):中华经典诗歌朗诵篇目《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汪国真如果不曾相逢也许心绪永远不会沉重如果真的失之交臂恐怕一生也不得轻松一个眼神便足以让心海掠过飓风在贫瘠的土地上更深地懂得风景一次远行便足以憔悴了一颗羸弱的心每望一眼秋水微澜便恨不得泪水盈盈死怎能不从容不迫爱又怎能无动于衷只要彼此爱过一次就是无憾的人生《茶的情诗》美·张错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那么你的香郁必须依赖我的无味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我必须热,甚至沸腾彼此才能相溶我们必须隐藏在水里相觑相缠一盏茶工夫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地(噢,轻轻的)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泰戈尔假如我今生无缘遇到你,就让我永远感到恨不相逢——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日子在世界的闹市中度过,我的双手捧着每日的赢利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是一无所获——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坐在路边,疲乏喘息,当我在尘土中铺设卧具,让我永远记着前面还有悠悠的长路——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当我的屋子装饰好了,箫笛吹起,欢笑声喧的时候,让我永远觉得我还没有请你光临——让我念念不忘,让我在醒时梦中都怀带着这悲哀的苦痛。
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精选

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弟子规》目标:能达到背诵,基本了解文章内容。
方法:素读具体安排:(每周一课)<<弟子规》的 6 个中心部分第1—3周:入则孝 ------〈感恩〉rù zé xiào【入则孝】fùmǔhū yìngwùhuǎn fùmǔmìng xíngwùlǎn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dōngzéwēn xiàzéqìng chénzéxǐng hūnzédìng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chūbìgào fǎnbìmiàn jūyǒucháng yèwúbiàn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shìsuīxiǎo wùshànwéi gǒushànwéi zǐdàokuī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wùsuīxiǎo wùsīcáng gǒusīcáng qīnxīnshāng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qīnsuǒhào lìwèijù qīnsuǒwù jǐnwèiq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shēnyǒushāng yíqīnyōu déyǒushāng yíqīnxiū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qīnàiwǒ xiàohénán qīnzēngwǒ xiàofāngxián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qīnyǒuguò jiànshǐgēng yíwúsè róuwúshēng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jiànbúrù yuèfùjiàn hàoqìsuí tàwúyuàn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qīnyǒují yàoxiāncháng zhòuyèshì bùlíchuáng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sāngsānnián chángbēiyè jūchùbiàn jiǔròujué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sāngjìnlǐ jìjìnchéng shìsǐzhě rúshìshēng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诗词:《草》《咏柳》《回乡偶书》咏柳贺知章bìyùzhuāng c héng yīshùgāo碧玉妆成一树高,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tāo万条垂下绿丝绦。
诵读中华经典中华颂经典诵读篇目

诵读中华经典-中华颂经典诵读篇目中华颂经典诵读加定镇中心学校小学生“中华颂•经典诵读”篇目一年级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其一) 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二) 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爱国经典诵读篇目3到5分钟

爱国经典诵读篇目3到5分钟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人倡导爱国思潮,其中不乏经典佳作。
它们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更让千百万爱国人士由衷感悟,把对祖国的热情延续至现代。
下面,就介绍几首著名的爱国经典诵读篇目,每首让大家都能在3到5分钟内聆听,体会心系祖国,魂牵梦萦”的情操。
第一首诵读篇目:《立国之本》这是一首短歌,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传统思想,作者是位于东汉时期的著名儒学家戴叔伦。
它呼唤人们以团结一致的精神手握共同的母亲中华大地,积极投身建设祖国,书写辉煌篇章。
歌词:天人会师,生效功勋;创天地,立国之本。
皇家出,社稷富;添丰盛,和气伊彰。
第二首诵读篇目:《九辩》这是晚清诗人袁枚撰写的一首古风爱国诗,表达了爱国心情,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佳作。
它以九首十八言,勾勒出中华民族的传奇历史,令人热血沸腾。
歌词:汉家烽火历百战,统天下安民心;将士以义守四海,英雄历史铭今古;才调伶俐安老少,千古名言出英雄;攘夷四方把平安,贞观之治列史册。
第三首诵读篇目:《我爱你中国》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民歌作家黄伟文撰写的爱国歌曲,描述了一个爱国者心中对祖国的热爱,给了千百万爱国人士精神上的支持。
歌曲编曲体现了中国传统乐器的特色,如古筝、笛、小提琴、二胡等,使其既有传统民族的风味,又兼具流行的时尚色彩。
歌词:我爱你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沧桑,磅礴壮丽乘风破浪;祖国在发展,点点滴滴尽在关怀;全心全意把祖国爱护,春风化雨让人民安康。
以上就是推荐的几首爱国经典诵读篇目,倡议大家在家里、公共场所、学校、单位等地均可进行聆听,从而更好地感受祖国的伟大,学会珍惜祖辈赐予我们的家国情怀,用心去守护母亲中华大地的安宁与祥和。
山水训五则中华传统文化阅读篇目

山水训五则中华传统文化阅读篇目山水训,“山欲高,烟霞锁其腰;水欲远,掩映断其派”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
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
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
直以太平盛日,君亲之心两隆,苟洁一身,出处节义斯系。
岂仁人高蹈远引,为离世绝俗之行,而必与箕、颖埒素、黄绮同芳哉?白驹之诗,紫芝之咏,皆不得已而长往者也。
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
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
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君子为什么喜爱山水呢?置身于园林、丘壑,他们可以拥有淡泊名利的心境;游走于泉水、山石,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长啸放歌;隐逸于渔夫、樵夫,他们可以过着舒适的生活;看着猿鹤飞舞、啼鸣,他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亲近。
世人常厌恶像缰锁一样的生活,羡慕从未见过的烟霞中的仙圣。
太平盛世里,人们忠孝之心很盛,若固守自身的高洁,则出仕的忠义和隐逸的节操,难以两全。
难道说,人们若想远离尘嚣去过隐居的生活,就必须像许由、巢父、夏黄公、绮里季那样隐逸吗?《白驹》、《紫芝》这样的诗歌,不过是无可奈何之人的吟唱。
既然如此,那么归隐林泉、得道成仙的想法,岂不是只能在梦中出现,无法实现?如今出现了山水画的高手,能让足不出门的人们看尽山泉丘壑,猿啼鸟鸣之声也仿佛就在耳边。
这真是大快人意,实获我心!这就是世人重视山水画创作的本意所在。
如不以此为宗旨,而轻蔑对待,就歪曲了画家高洁的情志,污浊了自然的清风!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
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
山水,大物也。
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中华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
席之地。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孕育了众多的经典篇目,代表着不
同的思想流派和文化传承。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中华传统文
化经典篇目,并尝试阐释其智慧和价值。
1.《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和弟子的言
行录,被誉为“诸子百家之源”。
其经典思想包括思无邪,治无奸,讲求人的自律、稳重、恪守信义,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提倡礼仪、仁爱、诚信等道德观念。
《论语》的经典思想贯穿于
中国古代文化,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道德经》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具有重要的道家哲学思想。
其经典思想主要是围绕道展开,强调“道无所容,因为是不合适的”,提倡人们修身养性,追求内在的清静和自在。
同时,《道德经》还讲述了宇宙的结构和人与宇宙的关系,形成了道教的基础
理论。
《道德经》服务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也对中国现代哲学、文化,乃至个人成长有深刻影响。
3.《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也是广为流传的教育经典。
其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化、礼仪等方方面
面的知识,教育儿童要学会感恩父母,尊敬师长,讲求正义、诚信、忠诚等品质。
《三字经》不仅在中国儿童教育中有广泛应用,在家庭教育中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和艺术价值。
其描述了清代贵族家庭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人
性的复杂性。
《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情节虐心又真实
感人,既代表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高峰,也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身分制度和婚姻观念等深刻隐含的思想问题。
5.《金刚经》
《金刚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佛教经典之一,代表了大乘佛教
思想的极致境界。
其二十八章节对人们进行了哲学上的思考,阐
发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存在的本质和实相性
等深刻哲学问题。
《金刚经》的经典思想在佛教文化中占有重要
地位,对中国宗教文化、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虽然多样性丰富,但总体来说都具有启
示人们思考生命和价值的智慧和价值。
在当今的世界中,重视传
统文化经典,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也有助于个人内心的思想觉醒和精神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