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稻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

合集下载

稻田绿肥轻简高效生产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

稻田绿肥轻简高效生产利用技术创新与应用

紫云英又称为草子、翘摇、红花草,属于豆科黄芪属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在南方水稻种植过程当中是重要的稻田绿肥,还是一种重要的饲料。

湖南省宜章县将冬闲稻田充分利用进行紫云英种植是较为悠久,紫云英的产量较高,其中还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质,汁多鲜嫩,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青饲料和绿肥,运用紫云英作为水稻田的基肥,可以大幅提高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含量,还能使土壤物理结构得到大幅改善,土地肥力,为水稻优质高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主要生长特性紫云英属于越冬生草本植物,具有发达的根系,和粗壮的主根,侧根也非常发育,根部存在很多根瘤,如同扇形和棒状。

在湿润温暖的条件下生长良好,并具有中等抗寒能力,不耐旱。

温度、湿度条件适宜,通常完成播种后,七天左右便可出苗,20~25℃的温度条件。

非常适宜种子发芽,超过25℃会对种子发芽造成不利影响,10℃温度条件下种子无法正常发芽。

紫云英冬季一般根部进行生长,而春季叶片生长,冬季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进入春季之后,伴随温度的不断提高,紫云英的生长速度也不断变快,现蕾期阶段生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始花期至盛花期是其生长速度最快的阶段,这一阶段株高能够达到其生长发育期的2/3以上。

冬季紫云英怕干旱,而夏季则怕落,所以进入冬季应当根据土壤条件合适的浇水,确保确保土壤湿润度。

春季之后要加强清沟沥水,以免渍害导致死苗。

2.栽培关键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当中,紫云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绿肥,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2.1收割再生稻之前或者双晚齐穗后15d左右进行排水,当稻田泥落干,地表湿润,不粘脚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

2.2播种时间选择在秋分到寒露这段时间为宜,根据2~2.5kg/亩控制播种量。

2.3实施播种之前进行晒种,同时进行36小时浸种催芽,种子露白之后开展播种工作。

2.4每亩施用7.5kg钙镁磷肥,并联合应用10kg杂肥,充分拌种之后开展播种工作。

2.5完成播种之后要将排灌沟开好,确保各个沟相通,避免发生稻田积水问题。

双季稻区“绿肥+配方肥+稻草还田”施肥模式

双季稻区“绿肥+配方肥+稻草还田”施肥模式

14 2022年第6期技术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化肥用量,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和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途径,适合水稻种植丘陵区、河谷平原区内机械化程度高的双季稻区域。

一、技术效果采用“绿肥+配方肥+稻草还田”施肥技术,每667平方米可减少化肥用量8~10千克、水稻产量增加15~20千克、经济效益增加70~80元、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耕地质量提升0.5个等级。

双季稻区“绿肥+配方肥+稻草还田”施肥模式衡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21300) 王桂芳英生长发芽时重点需调节水分管理,田间挖好围沟、腰沟,利于排灌促齐苗。

晚稻收获后,及时清理稻草,加深“三沟”管理,做到雨停田干。

看苗施肥,在12月上中旬,每667平方米施土杂肥400~500千克、过磷酸钙25~30千克,增强紫云英的抗寒能力;开春后,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4千克,促平衡生产;叶面喷施0.2%硼砂溶液1~2次,可提高鲜草产量。

第二年4月上旬(一般是早稻插秧前15~20天)进行翻压,以利于沤制有机肥二、技术措施1.施肥原则 总的施肥原则是降氮、稳磷、增钾,重视秸秆还田,大力发展绿肥种植。

结合早稻、晚稻的需肥规律,合理配比施用配方肥。

利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时打碎的早稻稻草直接还田;晚稻收获时留高桩(40厘米以上),以利于草籽发芽生长,防收割机碾压。

肥料以基肥为主,全田撒施,将稻草与肥料一起翻压,旋耕整地抢抓栽植时间。

2.肥料品种与用量 ①有机肥。

绿肥种植湘紫1号,每667平方米产鲜草1200千克以上,作早稻有机肥。

每667平方米用早稻鲜稻草300~500千克打碎还田作晚稻的有机肥。

②配方肥。

选择45%的复合肥或配方相近的复合肥,每667平方米施用25千克。

③追肥。

视作物长势每667平方米施用尿素3~5千克。

3.施肥时期与方法 ①绿肥。

紫云英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每667平方米用种量为2~2.5千克,紫云英与晚稻共生时间控制在25天左右。

绿肥作物栽培技术

绿肥作物栽培技术

绿肥作物栽培技术绿肥作物是指一些能够快速生长并能够提供大量有机质的植物,在农田中种植这些作物可以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和营养状况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绿肥作物的选择与栽培技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利用绿肥作物改善土壤质量。

一、绿肥作物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绿肥作物是决定栽培成功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绿肥作物有不同的特点和适应性,因此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对绿肥作物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例如,红壤适合种植大豆和花生,而沼泽地适合种植水稻和韭菜。

2. 土壤酸碱度:一些绿肥作物对酸性土壤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苜蓿和紫花苜蓿;而紫云英和苦苣菜适合中性或弱碱性土壤。

3. 生长速度: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绿肥作物可以更快地为土壤提供有机质。

常见的生长速度较快的绿肥作物有紫云英和百喜草。

4. 抗病虫害能力:一些绿肥作物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选择这些作物可以减少使用农药的需求。

例如,黄豆和大豆对某些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根据以上考虑,我们可以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绿肥作物进行种植。

二、绿肥作物的栽培技术1. 种植时间:根据绿肥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季节特点,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

一般来说,绿肥作物的播种时间应与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周期错开,以便在主要农作物收获后迅速进行种植。

2. 土壤准备:在绿肥作物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首先,除去农田中的杂草和残余作物,并进行翻耕、平整土壤。

此外,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3. 播种方法:根据绿肥作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播种方法。

常见的绿肥作物可以通过直播或插秧的方式进行种植。

播种时应保证种子的均匀分布,避免密播或疏漏。

4. 管理措施:在绿肥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养护。

这包括及时除草、病虫害防治、定期灌溉和追肥等。

同时,还可以选择进行修剪来促进绿肥作物的分枝和抽穗,提高产量和养分积累能力。

5. 压榨或割草:根据绿肥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种植目的,决定采收的时间。

211059621_湖南衡阳市稻再生稻油轮作关键栽培技术

211059621_湖南衡阳市稻再生稻油轮作关键栽培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1月刊47栽 培 与 种 植湖南衡阳市稻再生稻油轮作关键栽培技术林丽婷(湖南省祁东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服务中心,湖南 祁东 421600)摘要: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粮食安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稳面积、稳产量”潜力。

稻再生稻油轮作模式具有省工、省种、省肥、节本、日产值高、环保优质、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中稻地区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提高稻田复种指数的较佳模式。

该文分别阐述了头季稻、再生稻和油菜的关键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要点,给中稻地区种植主体提供参考。

关健词:稻再生;稻油轮作;中稻;品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林丽婷. 湖南衡阳市稻再生稻油轮作关键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1):47+50.稻再生稻油轮作是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即5月至翌年5月,通过合理搭配品种、采取适当栽培管理措施,实现水稻一种两收、再种植一季油菜的三熟制轮作模式。

2021年,湖南省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湖南祁东县步云桥镇堆积村开展了100亩“再生稻+油菜”丰产提质增效示范试点,取得了亩产头季稻612 kg、再生稻215 kg、油菜113 kg 的较好产量。

2022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安排祁东县稻再生稻油轮作试点面积1300亩,进一步加大了该轮作模式的推广力度。

一、头季稻(中稻)关键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再生稻种一季、收两季,为确保两季高产,要选用头季产量高、再生能力强、抗性好、适应性广、熟期相配、适应当地耕作制度的中稻品种作再生稻。

一般海拔400 m 以下、水源方便地区主要选择生育期120~125天左右的中迟熟中稻杂交稻,如泰优390、扬泰优128、隆晶优1212等。

海拔较高、光温条件较差的山区或光温条件较好但水源不足的地方,宜选择生育期较短的中稻品种。

2、田间管理(1)适时早播,培育壮秧中稻作再生稻栽培,头季稻一般4月上旬播种,可确保头季稻8月10~15日成熟收割,再生稻能9月中旬齐穗,有效避开“寒露风”,为两季高产创造有利条件。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视,再生稻种植已成为当下的热点技术。

湖南省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了全国再生稻发展最好的省份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再生稻品种是高产栽培技术成功的前提。

在湖南省,具有高产、旱作耐旱、寒害抗旱、抗病虫害等优点的再生稻品种有爆破、悬铃、丰收300、黄粳1号等。

二、田地管理
田地管理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施肥。

湖南省再生稻施肥方法要注意适时、适量、适方法。

在土壤管理方面可以使用有机肥、复合肥和叶面肥等方法。

2.除草。

注意及时进行除草,减少杂草对再生稻生长的影响。

3.灌水。

湖南省的再生稻种植地区一般为半干旱或旱区,因此需要科学合理的灌水方法。

三、压实万物——植株管理
再生稻植株的管理对于产量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植株管理可以保持康强的植株生长状态,充实发育、扎实丰穗,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四、适时收割
收割是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中决定产量高低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注意适时收割。

一般建议在稻穗结实后的3-6日内进行成熟的稻谷割收,收成时注意不能碰伤叶片和茎秆。

总结
湖南省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所需要的不仅是科学的知识,更需要农业生产者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巧。

农业生产者如能掌握
合适的再生稻品种,注意田地管理,管理好植株和适时收割,相信必定会取得更好的高产溢价效果。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湖南地区种植再生稻以提高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

再生稻是指在稻谷收割后,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使稻株再次生长并产生新的穗粒,以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合理的管理措施。

首先,选择适宜的品种是关键。

湖南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水稻品种较多,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的再生稻品种,是保证高产的基础。

合理的田间管理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素。

在湖南地区,秧苗管理是关键。

种植前,应选择肥沃的土地,并进行充分的耕种和施肥。

在秧苗期,要保证水稻苗床的适宜湿度和温度,及时除草和松土,以保证苗床的通风和光照。

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再者,合理的水肥管理是提高再生稻产量的关键。

在湖南地区,水稻是水田作物,因此水肥管理对产量的影响非常大。

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灌溉和施肥的量和时机。

在播种后,要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时的浇水,并注意保持适宜的水层深度,以保证水稻的生长。

同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施肥,包括底肥和追肥。

底肥应在播种前充分施入,追肥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及时补充养分。

合理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

在湖南地区,水稻病虫害较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首先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其次,要合理使用农药,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作物的伤害。

湖南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再生稻产量的一种栽培技术。

选择适宜的品种,合理的田间管理,合理的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湖南地区再生稻的产量,为粮食生产做出贡献。

绿肥栽培技术

绿肥栽培技术

绿肥栽培技术绿肥是指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环境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

通过种植绿肥植物,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绿肥栽培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绿肥植物选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绿肥植物是绿肥栽培的关键。

一般来说,绿肥植物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耐寒性:能够适应当地的低温条件,不易遭受冻害;2. 快速生长: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覆盖土壤表面;3. 强大的生存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湿度条件;4. 高产量: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较高的绿肥产量。

常用的绿肥植物包括苜蓿、燕麦、大豆、田菁等。

在选择绿肥植物时,可以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和农作物轮作方式。

二、绿肥栽培技术1. 翻耕前措施:在进行绿肥的栽培前,可以事先施加有机肥料或绿肥种子。

有机肥料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绿肥植物的生长。

绿肥种子可以提前播种,以节省时间。

2. 播种方法:绿肥的播种方法根据不同的绿肥植物种类而有所区别。

一般来说,播种密度应均匀,避免过度密集或过稀。

播种深度和覆土厚度应根据不同的绿肥植物来确定,一般为种子直径的2-3倍。

3. 灌溉管理:绿肥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湿度条件。

在干旱地区,需要增加灌溉频率,以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但在湿润地区要适度控制灌溉量,以免过度湿润导致病虫害发生。

4. 轮作方式:绿肥的种植可以采用前期、中期和后期轮作的方式。

在不同的农作物周期中,利用绿肥植物进行土壤改良,可以避免作物连作难题并显著提高土壤肥力。

5.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在绿肥生长过程中,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或矿物肥料,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可能出现的病害和害虫。

6. 翻耕和利用:适时进行绿肥植物的翻耕和收割。

一般绿肥植物生长至生长期结束后,应及时将其切割或翻耕回土壤中。

切割绿肥植物后的残留物可作为有机肥料,还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进行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绿肥种植技术方案

绿肥种植技术方案

绿肥种植技术方案1. 引言绿肥是指种植在农田或果园中,用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肥力的一种植物。

它不仅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提供养分,增加土壤保水性,抑制杂草生长等。

本文将介绍绿肥的作用和种植技术方案。

2. 绿肥的作用绿肥在农田或果园中的种植有以下几个作用:2.1 改善土壤质量绿肥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在逐渐腐烂分解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

2.2 提供养分绿肥中富含各种营养元素,比如氮、磷、钾等。

这些养分可以在绿肥腐烂分解后释放到土壤中,提供给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3 抑制杂草生长绿肥能够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绿肥植物的生长周期通常较短,能够很快地覆盖土壤表面,形成浓密的绿色覆盖层,从而抑制杂草的生长。

3. 绿肥种植技术方案3.1 选择适合的绿肥品种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种植目的,选择适合的绿肥品种。

常见的绿肥品种有苜蓿、大豆、油菜等。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其耐寒性、抗病虫害能力和生长周期等因素。

3.2 种植方式绿肥的种植方式有直播和间作两种。

3.2.1 直播方式直播是指将绿肥种子直接撒播在农田或果园中。

在直播前,要先将土地整平,去除杂草和石块。

然后根据绿肥品种的要求,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再用犁或平整器轻轻覆盖土壤。

3.2.2 间作方式间作是指将绿肥种植在其他作物地里的间隙中。

在作物种植的间隙中,选择适合的绿肥品种进行种植,可以起到提早遮荫保墒的作用。

3.3 管理与保养绿肥的种植过程中需要进行一些管理与保养措施。

3.3.1 浇水管理绿肥的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

在种植过程中,要根据土壤湿度和绿肥的生长状态进行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3.2 施肥管理绿肥的生长需要养分的补充。

在种植过程中,可以适量施加有机肥料或矿物肥料,以提供养分。

3.3.3 病虫害防治绿肥也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在种植过程中,要定期巡视绿肥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水稻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
在湖南的水稻种植中,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肥养地型绿肥的意义
1.1 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可以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等途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1.2 改善土壤环境
通过种植节肥养地型绿肥,可以有效减少化肥施用,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有利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1.3 促进农田生态系统平衡发展
绿肥植物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可以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减少害虫发生,保护有益土壤微生物,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二、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的主要措施
2.1 种植适宜的绿肥作物
在湖南水稻种植中,选择适宜的绿肥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一些耐旱、耐涝、抗逆性强的绿肥植物,如紫云英、苜蓿等,以适应湖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2.2 合理的绿肥种植方式
在农田间作为间作绿肥,或者在水稻种植后当做后茬绿肥,都是很好的种植方式。

这样可以保持土壤的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3 合理利用绿肥植物
在绿肥植物生长期,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将其切割或耕翻,将其碎屑覆盖在土壤表层,从而迅速分解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三、对湖南水稻产业发展的启示
在湖南水稻产业的发展中,要重视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的应
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这对湖南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在湖南水稻种植中,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值得提倡的。

它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还可以保护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这项技术,为湖南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湖南水稻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其应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湖南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水稻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是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对水稻产业的发展和土壤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在湖南,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当地的农业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采用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考虑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绿肥作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在湖南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选择适宜的绿肥植物十分重要。

比如紫云英和苜蓿都是耐旱、耐涝、抗逆性强的绿肥植物,适合湖南地区的种植。

这些绿肥植物可以帮助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也是影响绿肥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农田间作为间作绿肥,或者在水稻种植后当做后茬绿肥,都是很好的种植方式。

这样可以保持土壤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另外,合理利用绿肥植物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绿肥植物生长期,可以选取适当的时间将其切割或耕翻,将其碎屑覆盖在土壤表层,从而迅速分解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这样不仅能够保持土壤肥力,还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降低土壤污染的风险,改善土壤环境。

在湖南水稻产业的发展中,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湖南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这项技术,为湖南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支持下,可以加大对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组织绿肥种植的示范和培训,推动农民采
用这项技术,并从中获得更好的收益。

可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补贴机制,鼓励农民种植绿肥作物,推动这项技术在湖南水稻产业中的广泛应用。

还可以加强绿肥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创新,开发适应湖南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型绿肥作物,提高其抗逆性和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水稻种植中的作用。

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绿肥种植利用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湖南水稻节肥养地型绿肥种植利用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其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只有不断推广和完善这项技术,才能更好地促进湖南水稻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