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油库设计 开题报告

油库设计 开题报告

油库设计开题报告油库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油库作为储存和处理石油产品的重要设施,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库的设计和建设变得越发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油库设计的关键问题,以提高其功能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现有油库设计的优缺点,总结经验教训;2. 探讨油库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储存容量、安全措施、环境影响等;3. 提出改进的油库设计方案,以满足未来能源需求和环境要求。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数值模拟。

首先,我们将对现有的油库设计进行文献综述,总结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其次,我们将选择几个典型的油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了解其设计思路和实际应用情况。

最后,我们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以提高油库的性能和效率。

四、研究内容1. 现有油库设计的综述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我们将总结出现有油库设计的优劣之处。

例如,某些设计可能在储存容量方面有所欠缺,或者在安全措施上存在隐患。

我们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2. 油库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油库设计涉及多个关键因素,如储存容量、安全措施、环境影响等。

我们将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对油库设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例如,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油库的储存容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如何加强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和泄漏的发生;如何减少环境影响,以保护生态环境。

3. 改进的油库设计方案在前两个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将提出改进的油库设计方案。

这些方案可能包括改进储罐结构、增加安全设施、引入新的环保技术等。

我们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些方案进行模拟和优化,以评估其性能和效果。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能够总结出现有油库设计的优缺点,分析油库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改进的设计方案。

这些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油库的功能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为未来能源储存和处理提供可靠的设施。

加油站开题报告

加油站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
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
2011
学号
题目
基于加油站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课题来源
教师推荐/学生自拟
课题类别
应用研究
选题意义(包括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由人和计算机设备、软件等信息处理手段组成并应用于管理信息的系统。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六个方面组成,简单的说就是信息的输入,在经过精心编写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按照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业务处理逻辑对信息进行处理,最终输出有用的信息。
3.涉及到账目安全和客户信息,为保证安全,采用架构连接数据库。
(四)研究的计划如下:
1.3月21日~3月24日:回顾相关网页设计技术,熟悉div+CSS设计,SQLServer建立数据库相关方法和C#类设计与数据库交互的相关方法;
2.3月25日~4月1日:进行相关数据库的设计工作,利用SQLServer2008R2建数据库,使用VisualStudio2010设计网页界面;
3.4月2日~4月12日:用C#进行业务逻辑相关代码编写;
4.4月13日~4月15日:进行相关调试工作,完善代码功能,消除明显BUG;
5.4月16日~4月23日:根据设计填写初稿;
6.4月24日~5月15日:持续完善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应用性、可行性、进度与计划等内容进行评价,填写审核结果:同意开题、修改后再开题、不同意开题):
(一)研究方法
通过探讨研究和SQLServer数据库相关技术和面向对象设计方法以实用为出发点,开发适用于地方中小型加油站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从加油站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3]J.C麦克兰保.工厂布置.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社.1982.
[4]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5]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6]张宝铭,林文获.静电防护技术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7]何学秋.安全工程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4)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其中包括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和建议、油品储罐区对策措施和建议、电气及防雷、防静电设施、消防救护设施对策措施和建议案。
2预期结果
通过对营口新锦华油库总体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池火灾是指以可燃液体易熔可燃固体为燃料的火灾。常见的池火灾有油罐火灾、油井火灾和可燃液体或低熔点可燃固体泄漏到地面或者水面遇到点火源形成的火灾。形成池火灾的液体可以是高闪点的,也可以是低闪点的;既可以是溶于水,也可以是不溶于水。高闪点液体的池火灾一般可以用水扑灭,低闪点液体的池火灾需要用泡沫或者干粉灭火器扑灭。
[8]吴宗之等.危险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9]陈莹.工业防火与防爆.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10]陈宝智.危险源辨识、控制及评价.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1]孙可平,宋广成.工业静电[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
[1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评价导则(试行),2004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1研究方案
1)首先对营口新锦华油库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主要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设备及设施进行简单的介绍。
2)对油库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先是主要危险、有害物质因素分析,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和柴油,包括分析他们的物理性质以及对人身健康的危害还有废弃后的处理。其次是对油库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包括经营过程、自然灾害、石油中转站、油品储存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再是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最后是重大危险源辨识

加油站设计 开题报告

加油站设计 开题报告

加油站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使用的普及,加油站作为汽车燃料供应的重要场所,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加油站设计大多呈现出单调、无趣的特点,缺乏创新和个性化。

因此,本次设计旨在探索一种更加具有吸引力和人性化的加油站设计方案,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城市形象。

二、研究目的1. 分析目前加油站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探索一种更加具有创新和个性化的加油站设计方案;3. 提升加油站的用户体验和城市形象。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目前加油站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 实地调研:前往不同类型的加油站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用户行为和需求;3. 设计方案比较:比较不同的加油站设计方案,分析其优缺点;4. 用户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等方式,了解用户对于加油站设计的期望和需求。

四、预期成果1. 提出一种更加具有创新和个性化的加油站设计方案,包括建筑外观、内部布局、服务设施等;2. 分析用户需求和期望,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3. 探索加油站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提升城市形象;4. 提升加油站的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服务。

五、论文结构1. 引言:介绍加油站设计的背景和意义;2. 目前加油站设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3. 加油站设计的创新思路和方法;4. 加油站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5. 用户需求和期望的分析;6. 加油站与城市环境的融合;7. 加油站用户体验的提升;8. 结论:总结本次设计的成果和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时间安排1. 第一周:文献资料调研和实地考察;2. 第二周:设计方案比较和用户调研;3. 第三周:方案实施和用户需求分析;4. 第四周:加油站与城市环境融合和用户体验提升;5. 第五周:论文撰写和修改。

七、预期困难和解决方案1. 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通过多方面的调研和比较,结合用户需求进行设计,确保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2. 用户需求的获取: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主动与用户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3. 论文撰写的难度:在撰写过程中,及时向导师和同学请教,不断修正和完善论文内容。

集油站优化设计智能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集油站优化设计智能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集油站优化设计智能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而且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而汽车加油则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服务,而加油站也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设施。

如何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加油站设计,提高其对客户的吸引力,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因此,研究集油站优化设计智能化的方法,意义在于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效率和安全性,增强加油站的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加油站的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针对加油站存在的现有问题和市场需求,本文将研究集油站智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并且建立以数据为基础、以技术为驱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智能化加油站优化设计模型,以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效率、安全性和客户体验,同时为加油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加油站用户行为分析与需求识别,包括加油站用户的场景、用户行为特点、用户需求等;2. 加油站智能化设计与信息化建设,以建立包括油站、维修保养和环保等的全面数字化系统,分析加油站的数据信息和用户需求,自动化控制、自主创新;3. 加油站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包括人员、财务、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模式与技术支撑体系;4. 加油站安全管理策略研究,加强油站安全防范和应急管理;5. 加油站智能化升级实施方案的制定与推广,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推广,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数学模型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加油站的现有状况和市场需求,深入研究各种智能化技术,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出适应于实际生产和管理的解决方案,同时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的结论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价值本文旨在研究集油站智能化设计的关键技术,建立智能化加油站优化设计模型,提高加油站的服务质量、效率、安全性和客户体验,为加油站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支撑。

石油化工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石油化工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15万吨/年粗苯加氢精制工艺设计学生姓名:阮孟俊学号: 0901010736 系(院):国际教育学院专业:化工工艺设计指导教师:梁飞雪2013 年 3 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教研室审查后生效;2 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生产芳香烃-苯、甲苯、二甲苯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催化重整的重整油、石油裂化的高温裂解汽油和焦化粗苯。

这3种原料占总原料量的比例依次为:70%、27%、3%。

以石油为原料生产芳香烃的工艺都采用加氢工艺,以焦化粗苯为原料生产芳香烃的工艺有酸洗精制法和加氢精制法。

酸洗法仍在发展中国家被大量采用,其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低、无法与石油苯竞争,而且收率低、污染严重,产生的废液很难处理。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已经淘汰了酸洗精制法,用加氢精制取代,产品可达到石油苯的质量标准。

国内有很多企业已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粗苯加氢装置。

20世纪80年代上海宝钢从国外引进了第一套Litol法高温加氢工艺,90年代石家庄焦化厂从德国引进了第一套K.K法低温加氢工艺,1998年宝钢引进了第二套K.K法加氢工艺,还有很多企业正在筹建加氢装置。

随着对产品质量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粗苯加氢工艺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宝钢、石家庄焦化厂共有4套粗苯加氢装置,产能约21万吨/年。

目前有实力的焦化企业或化工企业都在争取建设大型精苯装置。

《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中规划的石家庄焦化集团粗苯精制项目将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以N-甲酰吗啉为溶剂的粗苯加氢工艺技术,总投资1.7亿元,年生产粗苯精制10万吨。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内容阐述: 197175
添加相关内容: 375923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99870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 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584950加油站毕 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内容阐述: 18477
添加相关内容: 562163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340711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13747加油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 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答辩开题报告模板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电子信息专业
2017届本科01班
汇报人:××× 编号: 656309
导师:某某某
目录页
绪论
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技术和实践难点 研究成果与应用 相关建议与论文总结
选题背景
选题背景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国内研究状况 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主要贡献与创新
选题背景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内容阐述: 846447
添加相关内容: 849249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666465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75450加油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 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工作内容阐述: 656103
添加相关内容: 82147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 题报告 732177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435102加油站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加油 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加油站 开题报告

加油站 开题报告

加油站开题报告加油站开题报告一、背景介绍加油站是指为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提供燃油补给的场所。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加油站在现代交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加油站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历史演变加油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最早的加油站是由石油公司建立的,主要为马车提供煤油。

随着汽车的发明和普及,加油站逐渐从提供煤油转变为提供汽油。

20世纪初,加油站开始出现在城市和乡村的交通要道上,为汽车提供便利的燃油补给服务。

三、现状分析目前,加油站已经成为城市和乡村不可或缺的设施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加油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在城市中,加油站通常位于主要道路沿线,方便车辆进出。

在乡村地区,加油站则更加分散,以满足农民和乡村居民的需求。

四、问题与挑战尽管加油站在交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加油站的数量与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不匹配,导致部分加油站客流量大、排队等待时间长。

其次,传统加油站的环保性能有待提升,燃油泄漏等问题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此外,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对传统加油站提出了新的挑战。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加油站也在不断演变。

未来,加油站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加油站可能会引入自动加油设备,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另一方面,加油站也将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如充电桩、氢能源等,以满足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的需求。

六、结论加油站作为交通领域的重要设施,对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加油站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加油站将积极适应变革,向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为交通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服务。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加油站的历史与演变[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05(2): 12-15.2. 李四. 加油站发展现状与趋势[J]. 城市交通, 2010(3): 45-48.3. 王五. 加油站的问题与挑战[J]. 交通运输研究, 2015(4): 78-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指导教师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 选题的目的
加油站是各种机动车辆添加油料的专用场所,是储存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重要地点。

其主要的危化品有汽油和柴油等,这些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易泄露、毒性等危险特性,倘若发生事故,不易控制,同时造成的后果也相当严重。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加油站已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0年代全国加油站总理只有70座左右;60年代末不到200座左右;70年代末发展到600座左右;1985年全国加油站大约有3600多座;1990年底为5000多座;1993年猛增到38000座左右;1996年底达到42600座;2000年底,加油站将近8万多座。

截止2006年底,加油站总数达到93879多座。

截至2011年,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公司加油站数量分别达到了30121座和19362座,约占全国加油站总数的54%。

由此可见,总加油站数约为10万多
加油站如此快速的发展,由于管理不善或技术落后,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加油站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可以识别加油站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和可能导致事故或职业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严重后果,从而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预防控制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步的发展,安全评价问题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多家及国际组织已经开始重视安全评价问题,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企业欲求存生存发展,必然与国际接轨,建立规范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改善企业的安全绩效,以提高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

2选题的意义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与之相关的城市加油站也随之大量增加,汽车加油加气站属危险性设施,又主要建在人员稠密地区,所以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而加油站内贮存的汽油和轻质柴油的火灾危险很大,而且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不仅加油站受灾,而且对加油站周围的建筑也有较大的危险,因此加油站的先期的安全评价是很重要的。

加油站是为机动车辆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如果装卸油品过程中因设备泄漏跑油、罐装过满冒油或卸油时逸散油气,遇明火、机械火星、静电火花、雷电、烟囱飞火等点火源,有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

尤其是加油站靠近公路一侧,来往车辆较频繁,一旦发生事故,将会扩大灾害范围。

还是服务等各个方面,与国外加油站的差距逐步缩小,特别是在规范化管理方面,正
在与国际接轨。

但是,与国外先进的加油站相比,中国加油站仍然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主要存在两个方面:
软件管理方面:①安全制度和安全组织不健全②应急预案不完善、演练不够③安全教育未落实④员工违章操作行为⑤依然存在资金安全存在潜在威胁。

硬件设施方面:①部分加油站场地构筑物、罐区隐患突出②加油站维修设备工具不符合安全防火要求③消防设施配备不足、位置摆放不合理、维护不到位④安全防护设施是非常缺乏。

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我国加油站容易发生火灾、爆炸、职业性急慢性中毒、触电等灾害。

其中火灾破坏性大、危害最大。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
1研究方案
根据远航加油站的具体情况,主要对工艺设备、工程设计方面及管理方面提出安全对策建议,对于其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从机器设备的安全操作以及人员的安全教育方面提出可行的、针对性较强的安全对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发生。

(1)准备阶段
主要是对远航加油站进行现场调查和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建设项目技术资料。

(2)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根据加油站周边环境、生产工艺流程和场所的特点,识别和分析其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主要对环境、人员、设备、管理方面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

根据储备站的具体情况,分析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3)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根据加油站的实际情况,按照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划分评价单元,本评价单元以功能分区为参考将评价单元划分为加油站资质条件单元、总图布置单元、工艺及设施单元、电气装置单元、火灾、爆炸事故单元。

针对远航加油站安全现状,首先采用检查表法,对加油站的各评价加油站经营储存条件、总体布置、工艺及设施、电气装置单元进行定性的分析与辨识,查找系统中的危险源其次采用故障树法对火灾爆炸事故单元进行分析,它不仅能分析出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发掘事故的潜在原因,为操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要点提供理论依据。

针对远航加油站所涉及的范围,可以从不同侧面提出反映企业安全的指标,论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影响该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从环境卫生、人员状况、设备状况、安全管理等若干个环节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其相对重要程度。

(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消除和减弱危险危害因素的技术和相对应的管理对策措施及建议。

(5)得出评价结论:
简要列出主要危险危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远航加油站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

2预期结果
评价加油站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从整体上评价加油站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适用正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及分析全面;评价方法的可行,应用准确;提出的对策措施有针对性;编制的报告内容符合安全评价导则的要求;可以作为该项今后生产运行、安全管理的主要依据。

三、研究进度
第五周:熟悉设计所用的有关评价方面的知识及相关的评价方法和依据,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六周:初步设计,完成说明书的序言,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第七周:对加油站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

第八周:弄好文献及翻译并为下一步具体的评价方法运用做好准备。

第九~十周:采用检查表法对加油站危险危害因素辨识。

第十一~十二周:建立事故树,对加油站进行定性评价。

第十三~十四周:加油站安全评价因素体系及其权重的确定。

第十五~十六周:加油站安全情况的(模糊)综合评价。

第十七周:检查、整理并完善设计书和图表,编目、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张乃禄,刘灿,等.安全评价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5.
[2] U. S. Sheriff.On Risk and Risk Analysis[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1991 .
[3]石油化工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4]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
[5]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AQ3010-2007
[6] 吴宗之,高进东编著.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7]铁民,张兴凯,刘功智.安全评价方法应用指南[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韩科等.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与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7):86-89
[9]谢任山,王先华,层次分析法(AHP)在安全评价有关指标赋值的应用.工业安全与防尘.1996(1)
[10]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
[1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2]胡广霞.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火灾爆炸事故分析与危险控制[J].安全.2007(01):1-2
[13]王铭珍.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及其预防[J].安全,1991,(3):47-48.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