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树知到 《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章节测试答案
2019智慧树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满分章测试答案

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含人的系统,是()系统。
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
人因工程的基本方法是对人的能力、限制、特点、行为和动机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并将之用于()、程序及工作环境的设计。
人因即人的因素,因此人因工程是研究人的一门工程学科。
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含人的系统,因鼠标、座椅等用具内不含人,所以鼠标、座椅等用具不属于人因工程的研究范畴。
三分法将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分为人、关联因素和内环境时,关联因素中是可以含人的。
设计和改进含人的系统要应天顺人。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人因工程学始于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Gibreth夫妇致力于熟练动作和作业疲劳方面的研究,被认作人因工程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工程语言的特征是明晰,多用图表和编码。
将人因工程的思想应用于生产中,可以达到()的目的。
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的特点有:()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人的注意分为()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视觉的产生依靠视觉三要素:()、视对象和眼睛。
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关节)和()三部分组成。
作业姿势可分为立姿、坐姿、坐-立姿和()。
识记、()、再识或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密切联系着的基本环节。
推理有两类,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有()和意识水平等。
突触传递的单向性,保证了信息有效地传向中枢和大脑。
一般认为立姿视平线以下10°。
坐姿视平线以下15度是最佳视角。
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做功的能量和在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的总和。
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特定问题的设计时,应遵循可调范围原则,通常使用相关总体特性(坐高,胳膊伸展范围等)的第95百分位的女性和第5百分位的男性作为可调整的范围。
遗忘对人都是消极作用。
可在妙状元.Com查看完整版技能的干扰和技能的迁移都利于新技能的形成。
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错觉有哪几种。
人机工程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宁波大学

第一章测试1.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关系()。
A:人-机-环境B:机-环境C:人-机D:人-环境答案:A2.人机工程学中的“人”是指()。
A:销售者B:所有人C:使用者D:购买者答案:C3.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学科()。
A:数学B:心理学C:生理学D:解剖学答案:BCD4.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A:实验法B:实测法C:观察法D:拟实法答案:ABCD5.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人体数据的类型有()。
A:测量尺寸B:静态尺寸C:动态尺寸D:功能尺寸答案:BC2.产品最小功能尺寸是()。
A:实际测量尺寸B:功能修正量+人体百分位数C:功能修正量D:人体百分位数答案:B3.尺寸设计可以采用平均人设计原则。
()A:错B:对答案:A4.动态设计原则可以解决布置复杂界面问题。
()A:错B:对答案:B5.极限设计原则是指按照最大百分位进行设计。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人机系统模型中,人与机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业的面,称为人机界面。
()A:错B:对答案:B2.躯体感觉包括()。
A:感觉B:触觉C:温觉D:痛觉答案:BCD3.色彩视野由大到小的是()。
A:蓝色-黄色—白色B:白色-黄色—蓝色C:白色-蓝色—黄色D:黄色-白色—蓝色答案:B4.环转运动是指整根骨头绕骨的一个端点,并与骨呈一定角度的轴作旋转运动()A:对B:错答案:A5.使用比较多的足控制器,能减轻手的工作负荷,适用于需要大力气操作的场合为了利于对踏板施力,踏板应与操作者保持合适的尺寸与角度关系()A:错B:对答案:B第四章测试1.作业姿势的观察方法有()。
A:科勒特法B:吉尔法C:OWAS法D:Priel法答案:ABCD2.作业空间设计可以分()。
A:作业场所设计B:工位设计C:桌子设计D:座椅设计答案:ABD3.较为理想的坐压分布曲线是坐骨处压力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至大腿部位时压力降至最低值。
智慧树知到答案工程伦理与工程认识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本课程以机电产品为载体讲授工程知识。
()选项:A:错B:对答案:【对】2、判断题:都江堰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选项:A:错B:对答案:【对】3、判断题:工程伦理贯穿工程始终。
()选项:A:对B:错答案:【对】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下面关于伦理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A: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准则B: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准则C: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准则D: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准则答案:【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准则】2、单选题:处理工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原则()。
选项:A: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公平正义C:尊重生命D:以人为本答案:【公平正义】3、多选题:伦理通常具有()。
选项:A:社会性B:行业性C:客观性D:外在性答案:【社会性;行业性;客观性;外在性】4、多选题:下面关于科学、技术与工程的论述正确的是()。
选项:A:科学以探索发现为核心B:工程是以集成建造为核心C:科学是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原则D:技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答案:【科学以探索发现为核心;工程是以集成建造为核心;科学是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原则;技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5、多选题:下面关于工程伦理的论述正确的是()。
选项:A:对工程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B:对工程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C:以工程活动中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工程主体的行为规范为研究对象D:对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答案:【对工程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对工程与人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以工程活动中的社会伦理关系和工程主体的行为规范为研究对象;对工程与环境的关系的思考与处理】6、多选题:下面关于工程的论述正确的是()。
选项:A:工程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B:工程是人类的社会活动C:工程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D:工程改变自然界答案:【工程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工程是人类的社会活动;工程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工程改变自然界】7、多选题:工程伦理关心的是()。
人因工程部分答案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答: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包括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面。
但学科研究的总趋势还是侧重应用。
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人因工程学系统地研究人体特性,如人的感知特性、信息加工能力、传递反应特性;人的工作负荷与效能、疲劳;人体尺寸、人体力量、人体活动范围;人的决策过程、影响效率和人为失误的因素等。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人机系统的效能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
系统设计的基本问题是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以及人与机器之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等问题。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利用人机界面上的显示器与控制器,实现人与机的信息交换的过程。
研究人机界面的组成并使其优化匹配,产品就会在功能、质量、可靠性、造型及外观等方面得到改进和提高,也会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工作场所设计包括工作场所总体布置、工作台或操纵台与座椅设计、工作条件设计等。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作业环境包括一般工作环境,如照明、颜色、噪声、振动、温度、湿度、空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等,也包括高空、深水、地下、加速、减速、高温、低温及辐射等特殊工作环境。
(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人因工程学主要研究人从事体力作业、技能作业和脑力作业时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工作能力及信息处理特点;研究作业时合理的负荷及能量消耗、工作与休息制度、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和方法;研究适宜作业的人机界面等等。
人因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人因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经验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2.科学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3.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4.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5.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6.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B.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7.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高度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8.需要两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9.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10.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扶手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1.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椅面高度设计”主要的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2.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座深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3.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火车卧铺净空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高C.坐姿大腿厚D.小腿加足高14.是指为了消除高度恐惧感、空间压抑感等心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
人因工程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东北林业大学

人因工程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东北林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参考答案:人-机-物三者之间的最佳匹配研究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目的是()。
参考答案:作业者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3.在人因工程的发展史上,著名的“砌砖实验”是由()完成的。
参考答案:吉尔布雷斯4.目前许多国家采用希腊文()的翻译作为本学科的命名。
参考答案:Ergonomics5.1989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性学科成立大会,定名为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参考答案:同济大学6.采用图形对系统进行描述,直观地反映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为()。
参考答案:图示模型法7.人因工程学的诞生在()。
参考答案:二战至60年代8.在图示模型法中应用较多的是六要素图示模型。
()参考答案:错9.实验法的优点可以使研究的现象重复产生,使人们反复观测、验证。
()参考答案:对10.中国最早开展工作效率研究的是生理学家。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某族群身高第5百分位为158公分,该族群有()人的身高矮于158公分。
参考答案:5%2.凡净空高度类设计,一般取高百分位数据,常取第()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参考答案:993.座面高度类设计,一般取低百分位数据,常取第()百分位的人体数据。
参考答案:54.下列指标中,()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的趋向,可以概括的表现测量数据的集中情况。
参考答案:平均值5.人体测量常以百分位数表示人体尺寸等级,第5%百分位数是指()。
参考答案:有95%的人群身体尺寸大于此值,5%的人群身体尺寸小于此值。
6.在人体测量基准面中,( )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参考答案:冠状面7.隔断类设计,如果是为了监视隔断后的情况,则应使用()百分位数据。
参考答案:58.通过铅垂轴和纵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冠状面。
()参考答案:错9.通过铅垂轴和横轴的平面及与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矢状面。
()参考答案:错10.门拉手、锤子和刀的手柄等,用平均值进行设计更合理。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76502

《人因工程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郭伏、钱省三主编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二战以前,人与机器装备的匹配,主要是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装备。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了与设计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与应用,使人适应机器转入到使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2020智慧树,知到《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人力资源管理》(暨南大学)完整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A:对B:错答案: 对2、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区别首先在于将“人力”视作“资源”还是“资本”。
A:对B:错答案: 对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A:对B:错4、录用甄选要在招聘的基础上进行,没有人来应聘,就无法进行甄选。
A:对B:错答案: 对5、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配合,可以帮助企业增加利用市场的机会,提升企业内部的组织优势,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
A:对B:错答案: 对6、适龄就业人口是指A: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B: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C:已经超过劳动年龄,继续从事社会劳动的人D:处于劳动年龄阶段,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人答案: 处于劳动年龄之内,已经从事社会劳动的人7、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的是A:教师B:企业家C:乞丐D:大学生8、人力资源判断的标准是①处于劳动年龄阶段②具有劳动能力③具有劳动意愿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 ①②③9、“好吃懒做、唯利是图”符合下面哪种人性假设A:经济人B:社会人C:自我实现的人D:复杂人答案: 经济人10、劳动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以积累、延续和增强。
说明人力资源具有A:再生性B:增值性C:智力性D:时效性答案: 再生性第二章1、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进行的管理,因此对人的基本看法将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管理方法,人性假设从而也就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理论基础。
A:对B:错答案: 对2、人的需要有高级和低级之分,从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多个层次,人的最终目标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寻求工作上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人因工程因人而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含人的系统,是()系统。
A.复杂B.简单C.单一D.有机答案: 复杂2、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
A.协调性B.完备性C.关联性D.层次性答案: 关联性3、人因工程的基本方法是对人的能力、限制、特点、行为和动机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并将之用于()、程序及工作环境的设计。
A.软件B.硬件C.产品D.机器答案: 产品4、人因即人的因素,因此人因工程是研究人的一门工程学科。
A.正确B.错误答案: 错误5、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含人的系统,因鼠标、座椅等用具内不含人,所以鼠标、座椅等用具不属于人因工程的研究范畴。
A.正确B.错误答案: 错误6、三分法将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分为人、关联因素和内环境时,关联因素中是可以含人的。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7、设计和改进含人的系统要应天顺人。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8、人因工程学始于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Gibreth夫妇致力于熟练动作和作业疲劳方面的研究,被认作人因工程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9、工程语言的特征是明晰,多用图表和编码。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10、将人因工程的思想应用于生产中,可以达到()的目的。
A.提高效率B.安全C.健康D.舒适答案: 提高效率,安全,健康,舒适11、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人因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的特点有:()A.产品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应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
B.须意识到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并充分考虑这种差异对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
C.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
D.用系统的观点考虑问题,意识到事物、环境、人不是独立存在的。
答案: 产品是为顾客服务的,设计应始终把用户放在首位。
,须意识到个体在能力和限制上的差异,并充分考虑这种差异对设计可能造成的影响。
,强调设计过程中经验数据和评价的重要性。
,用系统的观点考虑问题,意识到事物、环境、人不是独立存在的。
第二章1、神经系统是由包括脑和()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
A.复杂B.脊髓C.单一D.有机答案: 脊髓2、人的注意分为()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
A.无意B.听觉C.视觉D.触觉答案: 无意3、视觉的产生依靠视觉三要素:()、视对象和眼睛。
A.外界刺激B.光C.目的物D.视力答案: 光4、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关节)和()三部分组成。
A.骨架B.平滑肌C.肌肉D.心肌答案: 肌肉5、作业姿势可分为立姿、坐姿、坐-立姿和()。
A.爬姿B.仰姿C.睡姿D.卧姿答案: 卧姿6、识记、()、再识或回忆是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密切联系着的基本环节。
A.保持B.遗忘C.反馈D.储存答案: 保持7、推理有两类,即()推理和演绎推理。
A.实验B.假言C.选言D.归纳答案: 归纳8、影响人的可靠性的因素有()和意识水平等。
A.生理状态B.心理状态C.压力D.工作环境答案: 压力9、突触传递的单向性,保证了信息有效地传向中枢和大脑。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10、一般认为立姿视平线以下10°。
坐姿视平线以下15度是最佳视角。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11、人体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等于消耗于体外做功的能量和在体内直接、间接转化为热的能量的总和。
A.正确B.错误答案: 正确12、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特定问题的设计时,应遵循可调范围原则,通常使用相关总体特性(坐高,胳膊伸展范围等)的第95百分位的女性和第5百分位的男性作为可调整的范围。
A.正确B.错误答案: 错误13、遗忘对人都是消极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 错误14、技能的干扰和技能的迁移都利于新技能的形成。
A.正确B.错误答案: 错误15、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可能发生的错觉有哪几种。
()A.视错觉B.大小-重量错觉C.空间定位错觉D.颜色错觉答案: 视错觉,大小-重量错觉,空间定位错觉,颜色错觉16、下列哪种类型的肌肉不受人的意念控制。
()A.骨骼肌B.心肌C.平滑肌D.以上都不受意念控制答案: 心肌,平滑肌17、从人因工程学的观点来看,促使疲劳过早出现的原因有()。
A.劳动时不能维持良好的劳动姿势B.不按生物力学的原理合理使用体力C.机具或控制器的形状、大小、重量、高低、远近设计不合理D.座椅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特点答案: 劳动时不能维持良好的劳动姿势,不按生物力学的原理合理使用体力,机具或控制器的形状、大小、重量、高低、远近设计不合理,座椅不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特点18、影响人体测量数据的因素有()。
A.民族因素B.性别因素C.学历因素D.年龄因素答案: 民族因素,性别因素,年龄因素19、瞬时记忆的特点是()。
A.具有鲜明的形象性;B.信息保持时间极短;C.记忆容量较大,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被登记;D.可保持数天答案: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记忆容量较大,几乎进入感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被登记;20、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有()。
A.头脑风暴法B.德尔菲法C.电子会议D.名义群体法答案: 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电子会议,名义群体法第三章1、系统整体设计的总目标是()可靠效益佳。
A.安全B.高效C.易用D.多功能答案:A2、根据显示信息的精度要求,视觉显示可以分为数字显示和()显示。
A.静态B.动态C.模拟D.调节答案:C3、视觉显示选择须以人机系统的任务、人的作业特点和显示器的()特性为依据。
A.物理B.能见性C.清晰性D.可识性答案:A4、关于显示器的空间设置,推荐水平视线偏()为最佳观察角度。
A.5°B.10°C.15°D.20°答案:C5、几何形状编码,编码长度以15种为限,最好不超过()种。
A.2B.5C.7D.10答案:B6、符号标志的评价方法有:()法、主观评价法、反应时法、混淆矩阵法。
A.头脑风暴法B.群体决策法C.实验评估法D.直选法答案:D7、根据操作所用的身体器官,控制器分为:()控制器、足控制器、言语控制器。
A.眼B.意识C.手D.鼻答案:C8、系统评价在系统设计之后才会用到。
A.正确B.错误答案:B9、人在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系统中不是处于主导地位。
A.正确B.错误答案:B10、显和控是人与外界交流信息和意愿的媒介。
A.正确B.错误答案:A11、显示器尺寸往往是影响能见性和清晰度的重要原因。
A.正确B.错误答案:A12、仪表的读数效率随刻度间距的增大而增高,在达到一个临界值之后,读数效率不再增高,甚至有所下降。
A.正确B.错误答案:A13、在指针设计时,指针尖的宽度应与最短的刻度线等宽。
A.正确B.错误答案:A14、闪光编码以光的闪烁速度变化作代码,闪光频率越多越好。
A.正确B.错误答案:B15、设计听觉显示器时,信号的强度应高于背景噪声,要保持足够的信噪比,以防声音掩蔽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A.正确B.错误答案:A16、听觉显示器设计时,为了显示复杂的信息时,可采用两级信号。
第一级为引起注意的信号,第二级为精确指示的信号。
A.正确B.错误答案:A17、在自然言语过程中,多音节词的言语可懂度高于单音节词。
A.正确B.错误答案:A18、最常用的听觉告警显示器有()。
A.汽笛B.雾角C.蜂鸣器D.哨子答案:ABCD19、累积损伤疾病成因()。
A.受力B.重复C.姿势D.心情答案:ABC20、作业环境一般包括()。
A.微气候B.照明C.音响D.运动答案:ABCD21、通用的系统评价方法有()。
A.关联矩阵法B.层次分析法C.模糊综合评判法D.失效树分析法答案:ABC第四章1、一般运用人因工程进行系统设计的机会少,系统评价和改善的机会()。
A.多B.少C.更少D.更多答案:A2、系统改善的必要性表现在()复杂多变,系统自身需要改变。
A.条件B.环境C.参数D.要求答案:B3、改善的终极目标是(),在保安全下,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A.高效B.稳定C.精益D.产出答案:C4、5W1H是系统分析中的()。
A.六大目标B.六大方法C.六大原则D.六大提问答案:D5、系统分析的四大原则(ECRS)不包括()。
A.效率B.合并C.重排D.简化答案:A6、工作研究实施步骤为选择、()、分析、制方法、选方案、算时间、实施、维护。
A.确认B.记录C.计量D.比较答案:B7、方法研究的内容包括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分析。
A.流程B.摄像C.动作D.关键答案:C8、程序分析中,技术性较强的是()过程分析,其用到操作和检验两种符号。
A.关键B.流程C.简化D.工艺答案:D9、所谓精益,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益即多而益,所有活动都要有益有效。
A.正确B.错误答案:A10、业务(管理实务)流程分析图符号众多,画法不一。
A.正确B.错误答案:A11、动素分析时,一般分22种动素,18条动作经济原则。
A.正确B.错误答案:B12、在进行系统分析时要注意哪些结合()。
A.当前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B.局部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C.内部与外部条件相结合。
D.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答案:ABCD第五章1、现场不需要的东西坚决清除是“5S”活动中的()。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E.素养答案:A2、必要的东西定位放置,用时易找说的是“5S”活动中的()。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E.素养答案:B3、“5S”活动内容的核心是()。
A.整理B.整顿C.清扫D.清洁E.素养答案:E4、现场优化中“定”的含义是人、机、料、法、环有机结合,现场()化。
A.确定B.统一C.秩序D.效率答案:C5、可视化的含义是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
A.文字B.符号C.图像D.视觉答案:D6、现场优化是指有限时间,可及空间中涉及到人的系统优化问题。
A.正确B.错误答案:A7、清洁是整理和整顿的坚持与深入,包含环境改善。
A.正确B.错误答案:B8、现场优化中,定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应对变。
A.正确B.错误答案:A9、远程监视是可视化方式之一。
A.正确B.错误答案:A10、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定置、定期、定人、定类、定数等。
A.正确B.错误答案:A11、现场优化具有()的特征。
A.基础性B.目的性C.群众性D.动态性E.整体性答案:ABCDE12、现场优化的原则包括()。
A.科学管理B.经济效益C.可靠性D.谨慎性答案:AB13、可视化的基本要求包括()和严格。
A.统一B.简明C.醒目D.实用答案:ABC第六章1、()是人因工程在有限时空内的综合应用和体现。
A.系统掌握B.灵活应用C.现场优化D.系统设计答案:C2、进行现场优化时需要()。
A.系统思,持续改B.系统思,灵活改C.持续思,谨慎改D.持续思,系统改答案:A3、人因工程通过对于机器、工具、系统、任务和环境进行合理地系统设计、()与改善,以提高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