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中药排石方剂
五种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方法五:
【药物组成】取柴胡、黄芩、五灵脂、三棱、大黄、黄连、赤芍、白芍、元明粉(冲服)各10克,木香、枳实各15克,金钱草50克,海金沙2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5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3~5天),一般用药两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利胆排石。主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方法三:
【药物组成】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
五种利胆排石汤的做法
方法一:
【药物组成】广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各30g,鸡血藤、生黄芪各15g,延胡索、川楝子、五灵脂、桃仁、冬瓜仁、薏苡仁、三棱、莪术各10g。
【随症加减】肝胆气郁型加柴胡、黄芩各10g;肝阴不足型加牛膝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每次250ml。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健脾补气,活血利湿。
【功能主治】诸药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利胆排石之功,适合病程较长、有瘀血内停症状的胆结石患者使用。
【方解】柴胡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木香、郁金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三棱、赤芍、白芍、五灵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枳实具有消痞散结的功效;大黄、黄连、黄芩、元明粉具有泻热通腑的功效;金钱草、海金沙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
【方解】利胆排石汤药方中广金钱草、薏苡仁、冬瓜子清热利湿;桃仁、鸡血藤活血化瘀;三棱、莪术软坚散结;黄芪补益正气,推动气血,结石自出;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鸡内金疏肝利气、散瘀止痛;肝郁日久常致脾虚,而鸡内金、薏苡仁又为健脾良药,川楝子兼顾驱蛔之效。
胆结石排石验方---鱼脑化石散

胆结石排石验方---鱼脑化石散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医技知识|有病不求人
鱼脑化石散
组成:鱼脑石120g,滑石60g,炒鸡内金90g。
共研极细末后混匀,每次3g,每日3次,空腹开水送下。
此为1个月用量,一般2-3个月可收效。
功效:排石,止痛,消炎。
主治:胆结石,对泥沙型胆结石效果较好。
若结石较大,可长期服用。
作者简介:柴浩然,汉族,1923年生,山西人。
自幼秉承家学,随家父宰臣公研习岐黄;1936年从师本邑名医谢荩伯先生;1940年悬壶乡里,又常侍诊于周紫微先生,受其指点;1943年参加天津国医函授学院学习,后又两次求学于上海、江苏、浙江等地,拜访陆渊雷、张赞臣、叶橘泉、承淡安、陆瘦燕等名家,并遥从问业师。
1947年参加工作。
(本文摘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柴浩然》)。
胆囊结石中药方

胆囊结石中药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胆囊结石中药方》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金钱...中医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有独特的方法,很适合"舍不得"胆子或年老体弱、不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
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1.金钱草50克,柴胡15克,大黄10克,芒硝10克(冲),元胡10克。
共煎成汤剂,每日早晚各服1次。
适用于胆囊结石和肝内胆管、胆总管结石病人。
2.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适用于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有舒肝解毒化石之效。
3.消石散:郁金粉0.6克,白矾末0.45克,火硝粉1克,滑石粉1.8克,甘草梢0.3克。
以上为一日量,分两次吞服。
适用于气郁型病人。
4.利胆丸:茵陈12克,龙胆草、郁金、木香、枳壳各9克,共研细末,加猪胆液和羊胆液500克(先将胆液熬浓到半斤),拌入药面中,加适量蜂蜜成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5.虎杖根30克,金钱草、茵陈、川牛膝、海金沙各30克,川军15克,鸡内金15克,柴胡、郁金各9克。
上药煎成浸膏,加白糖精、砂糖适量拌匀焙干,制成颗粒状冲剂。
每次20克,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周为1疗程。
胆囊结石的食疗药膳1、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
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
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
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
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胆囊结石饮食宜忌1、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以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及巧克力等。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川楝子,又称假车前子,是一种能够促进胆道排石的天然草药。
本文将探讨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功效以及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中医疗法。
一、胆道排石汤组方胆道排石汤的主要药材是川楝子。
此外,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药材。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川楝子 10克麦芽 10克茯苓 10克山楂 10克草果 5克苍朮 5克二、胆道排石汤的功效1. 促进胆道排石:川楝子作为胆道排石汤的主药材,具有疏利胆道、促进胆石排出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胆固醇代谢,加速胆囊收缩,从而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
2. 缓解胆痛:胆石在胆道中移动时,可能会引起胆绞痛等症状。
胆道排石汤中的茯苓和山楂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胆绞痛等胆痛症状。
3. 改善消化功能:草果和苍朮在胆道排石汤中被用作辅助药材,它们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三、胆道排石汤的使用方法1. 煎煮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后,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至有效成分溶解。
汤剂煎煮后,过滤并保留药液。
2.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50毫升,一日3次,饭前饭后均可。
根据个体差异,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
3. 注意事项:在使用胆道排石汤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少量多餐。
此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胆道排石汤的适用人群胆道排石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 胆道结石患者:胆道排石汤可以促进胆结石的排出,对于尚未形成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尤为适用。
2. 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
胆道排石汤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固醇代谢,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症状。
3. 消化不良者:胆道排石汤中的辅助药材苍朮和草果能够改善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

中药治胆结石案例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是指胆囊或胆道中形成的固体结石,其中以胆固醇结石最为常见。
中药治疗胆结石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几个相关案例以供参考。
案例一:患者是一位45岁的女性,因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热瘀毒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芩15g、栀子10g、地黄15g、茯苓20g、赤小豆20g、丹参10g、生大黄10g、大黄10g、当归15g、川芎10g、红花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3个月,腹痛明显减轻,胆囊结石也有所缩小。
案例二:患者是一位52岁的男性,因胆结石反复发作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胆湿热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黄连30g、黄柏20g、黄芩15g、栀子10g、茯苓20g、石苇15g、车前子20g、山栀子20g、海浮石20g、连翘10g、金银花15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6个月,胆结石大小有所变化,症状也有所缓解。
案例三:患者是一位60岁的女性,因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就诊于中医门诊。
经中医辨证分析,患者属于气滞血瘀证,给予以下中药方剂治疗:当归20g、川芎10g、黄芩15g、黄连30g、赤芍15g、桃仁10g、红花5g、香附10g、陈皮10g、山楂10g、蒲公英10g、柴胡10g。
将以上药材煎煮后取汁,每日分3次服用。
患者连续服药4个月,胆结石明显缩小,相关症状改善。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因人而异。
在实际治疗中,中医医师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此外,中药治疗胆结石也需要结合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改变来综合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总体来说,中药治疗胆结石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等功效,改善症状,减轻疼痛,并对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缩小效果。
然而,中药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适当监测胆囊结石的变化,避免结石堵塞胆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胆结石:大柴胡汤化肝胆结石三药(穿破石、鸡内金、威灵仙)

胆结石:大柴胡汤化肝胆结石三药(穿破石、鸡内金、威灵
仙)
湖南的一个大哥,有胆结石多年,先用了醋加鸡内金,后用了穿破石,效果都不好,于是请求再推荐一个更好的方子。
发现这位中年大哥存在严重的肝气不舒,舌头伸出来尖尖的,舌苔很厚,说明肝气郁结还夹杂湿热。
这位大哥自述工作与家庭都不顺,长年处于受夹板气的状态。
于是推荐这位大哥服用医圣张仲景的方子大柴胡汤,并根据他的情况在大柴胡汤的基础上,加三味专门化肝胆结石药:穿破石、鸡内金、威灵仙。
肝气不舒,舌头尖尖,苔腻厚:肝气郁结夹杂湿热
胆结石:柴胡15克、生姜15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大黄6克、枳实9克、生鸡内金20克、穿破石20克、威灵仙12克。
把这个方子推荐给这位大哥后就没有消息了,以为这个方子对他也没有用吧,所以就不来打扰了。
大概过了半年,突然收到他的微信,说他其实很早就想感谢了,服用了这个方子二十一天,胆结石再也没有犯过,只是恰巧去国外出了一次长差,也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胆结石还有没有。
回国后,去医院检查,发现结石没有了,于是才发微信感谢。
中药治疗结石的方剂

中药治疗结石的方剂
中药治结石的方子:
1. 利胆排石汤:主要由大黄、枳实、虎杖、郁金、金钱草等中药组成,具有利胆排石的功效,主治湿热内蕴引起的结石。
2. 龙胆泻肝汤:主要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等中药组成,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证以及肝经湿热下注证。
中药可以用利胆排石汤、龙胆泻肝汤、四六理石汤、武林骨丸、利胆石颗粒等治疗结石,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石引起的恶心、呕吐、易怒、腹胀、血尿等不适症状。
肾结石属于中医石淋,通常是下焦湿热导致的。
可通过服用陈皮石韦散、四金化瘀排石汤、八正散、小蓟饮子等中药处方进行调理。
国医胆结石秘方治愈患者无数.

国医胆结石秘方治愈患者无数国医胆结石秘方治愈患者无数2010年9月6日本版选录一些国医大师临床常用的方子以飨读者。
这些国医大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其所用方剂临床效果显著。
但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选录的国医大师的方药只可作为参考,生病之后还是要到医院接受辨证治疗。
世上没有万灵丹,不可过分依赖一方一剂。
本版内容摘编自《大国医:30位国宝级“国医大师”的养生绝活》肝胆病补脾养肝用方氏“和肝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方和谦【组成】当归10克,白芍10克,党参10克,柴胡10克,茯苓12克,香附10克,白术10克,苏梗6克,大枣4枚,薄荷(后下)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的应用范围极广,方老曾用于治疗肝胆系统疾病、脾胃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均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当然,这些病的病机必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血不足、肝气不柔、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或筋脉失养、经络阻滞不畅,除此无效。
感冒加味香苏散适合老人和小孩★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中医方剂学创始人、首届国医大师王绵之【组成】紫苏叶5克,陈皮、香附各4克,炙甘草2.5克,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3片。
【用法】水煎,温服。
【功效】发汗解表。
【主治】四时感冒。
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等症。
加味香苏散所治的主要是四时感受了风寒之邪所导致的感冒。
本方对于一些身体较弱的老人或者小孩,以及妇女经期的感冒比较好。
冠心病邓氏温胆汤灵活用★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组成】竹茹10克,枳壳6克,橘红6克,法夏或胆南星10克,云苓12克,甘草6克,丹参12克,党参15克(若口干,改党参为太子参30克)。
【用法】水煎服。
此方除了用于治疗冠心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心衰及各种内科杂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石症中药排石方剂
胆石症中药排石疗法
适应证
胆管结石直径<1cm,胆管下端无狭窄;胆管或肝管多发小绪石;手术后胆管残余结石;较小的胆囊结石,胆囊舒缩功能较好者。
用药目的
在于控制胆道感染,促进胆汁分泌和改善胆道功能,以促进胆石的排出。
临床需根据患者辩证加减
方剂
胆道排石汤(天津南开医院方)
用于各型胆石病,可随证略作加减。
方剂组成
金钱草茵陈郁金木香枳壳生大黄
排石汤5号(遵义医学院方)
用于胆石病的缓解期。
方剂组成
金钱草木香枳壳黄芩川棟子大黄
排石汤6号(遵义医学院方)
用于胆石病发作期。
方剂组成
虎杖木香枳壳金钱草元胡大黄
胆道排石汤I号(青岛市立医院方)
用于胆石病间歇期或合并慢性胆道感染者,即气滞型患者。
方剂组成
柴胡郁金香附广木香枳壳大黄
胆道排石汤‖号(青岛市立医院)
用于胆石病并发急性胆道感染者,即湿热型和脓毒型。
方剂组成
双花连翘金钱草郁金茵陈广木香黄芩枳实大黄芒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