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1)

合集下载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电压与电阻)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电压与电阻)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6--电压与电阻一.选择题1.(2012全国初中物理竞赛预赛)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可能变亮B、灯L亮度可能不变C、电阻R可能断路D、电阻R可能短路解析:发现其中一个电压表示数变大,可能是电阻R断路,也可能灯L断路,选项C正确。

答案:C2.(2008上海物理竞赛题)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后,灯L不发光。

现用电压表检查电路故障,测得U ad=6.0V,U cd=0V,U bc=0V,U ab=6.0V,该电路的故障可能是()A.灯L断路 B.电阻R断路C.电阻R’断路 D.电键S断路解析:根据a、d间电压不为零可知电源接线柱接触良好,选项A错误;根据b、d间的电压不为零可知电键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良好,选项A错误;根据用伏特表测得a、b两点间和b、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零可知c、d之间发生断路,所以这说明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3.(2005大连物理竞赛题)图1所示为一种按钮开关的构造截面图,图中C是按钮,D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是导体,C、D是绝缘体B.A、B、C是导体,D是绝缘体C..C、D是导体,A、B是绝缘体D..A、B、D是导体,C是绝缘体答案:A解析:按钮、外壳必须是绝缘体,接线柱AB必须是导体,所以选项A正确。

4.(2008年第18界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图2所示的是高压输电线路,其中高压输电线与变压器之间安装有避雷器,它的作用是防止变压器遭受雷击。

关于这种避雷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避雷器在通常电压下是导体,在遇到雷击的电压时是绝缘体B.在任何电压下避雷器都是导体C.在任何电压下避雷器都是绝缘体D.避雷器在遇到雷击的电压时是导体,在通常电压下是绝缘体答案: D解析:雷击的电压非常高,避雷器要在遇到雷击时将强大的电流导入地下,所以避雷器在遇到雷击的电压下是导体,在通常电压下是绝缘体,选项D正确。

第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第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

第一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姓名 成绩1.火车以速度V 1向前行驶。

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 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一样的方向以较小的速度V 2作匀速运动。

于是他当即便车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

要使两车不致相撞,那么a 应知足关系式 。

2.如图1-1所示,物体Q 与一质量可以忽略的弹簧相连结,静止在滑腻水平面上,物体P 以某一速度v 与弹簧和物体Q 发生正碰。

碰幢是完全弹性的,而且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碰幢进程中,在以下哪一种情况下弹簧恰益处于最大紧缩状态?A .当P 的速度恰好等于零时,B .当P 与Q 的速度相等时,C .当Q 恰好开场运动时,D .当Q 的速度等于v 时,E .当P 恰好把它的动能全数传递给弹簧时。

3.在图1-2中,A 、B 是两个带柄〔a 和b 〕的完全一样的长方形物体,C 是另一长方体,其厚度可以忽略,质量为m ,A 、B 与斜面间和与C 之间皆有摩擦,C 与A 或B 间的静摩擦系数均为μ0,设它们原来都处于静止状态。

〔1〕假设一手握住a ,使A 不动,另一手握住b ,逐渐使劲将B 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上拉。

当力增大到能使B 方才开场向上移动时,C 动不动?假设动,如何动?〔2〕此时A 与C 之间的摩擦力为多大?〔3〕假设握住b 使B 不动,握住a 逐渐使劲将A 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下拉。

当A 开场移动时,C 动不动?假设动,如何动?PQ图图AB4.在图1-3中,A 是一质量为M 的木块,B 是一质量为m 的小铁块,一路浮在水面上。

假设将铁块取下,直接放在水内,最后杯中水面的高度 。

5.如图1-4所示,质量可以忽略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物体沿竖直方向做振幅较小的简谐振动。

取平衡位置O 处为原点,位移x 向下为正,那么在图1-5的A 、B 、C 、D 和E 五个图中〔1〕图 是描述物体的速度随x 的转变关系。

〔2〕图 是描述加速度随x 的转变关系。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物态变化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物态变化

近来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比赛题分类解析专题3-- 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 2013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比赛)在严寒的冬天,小明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进行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将水吸入,并连续地从造雪机的前面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聚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

关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凝华B. 凝固C.升华D. 液化答案: B解析: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是凝固,选项 B 正确。

2.(2012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比赛初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饭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对照不易冷却。

这主若是由于【】A 、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B、油层阻拦了热的辐射C、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交换D 、油层覆盖在汤面,阻拦了水的蒸发答案: D解析: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的原因是油层覆盖在汤面,阻拦了水的蒸发,选项 D 正确。

3.(2012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比赛)我国很多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同作为灾害性天气,统称为“雾霾天气”。

关于雾和霾的认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B.雾和霾是两种不同样的天气现象C.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渺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D.雾和霾是同一个看法的两种不同样说法解析:雾是大量的小水滴或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形成的,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形成的,雾和霾是两种不同样的天气现象,选项B正确。

答案:. B(4 2011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比赛河南初赛)以下列图的 4 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解析】 A 图中冰凉的衣服晾干属于蒸发过程,吸热; B 图中春天冰雪消融属于消融过程,吸热;C 图中冬天窗玻璃上的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属于液化,放热;D图中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属于蒸发过程,吸热;所以属于放热过程的是图C。

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历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含答案)

目录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2003年9月 (1)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6)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试卷 (14)第2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 (25)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45)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 (70)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2007.9.2 (90)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题试卷 (104)第26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113)第27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123)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2003年9月一、(20分)两个薄透镜L1和L2共轴放置,如图所示.已知L1的焦距f1=f , L2的焦距f2=—f,两透镜间距离也是f.小物体位于物面P上,物距u1=3f.(1)小物体经这两个透镜所成的像在L2的__________边,到L2的距离为_________,是__________倍(虚或实)、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把两透镜位置调换,若还要给定的原物体在原像处成像,两透镜作为整体应沿光轴向____________边移动距离_______________.这个新的像是____________像(虚或实)、______________像(正或倒)放大率为________________。

二、(20分)一个氢放电管发光,在其光谱中测得一条谱线的波长为4.86×10-7m.试计算这是氢原子中电子从哪一个能级向哪一个能级(用量子数n表示)跃迁时发出的?已知氢原子基态(n=1)的能量为E l=一13.6eV=-2.18×10-18J,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

三、(20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4.20 kg的铝合金构件升温。

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 =90.0℃的1.200 kg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0=10℃升温到66.0℃以上(含66.0℃),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0.880×l03J·(Kg·℃)-1,水的比热容c0 =4.20×103J·(Kg·℃)-1,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力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力

历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分类汇编—力一、选择题(92第二届)1.30牛顿可能是下列哪个物体所受的重力?[ ]A.一个小学生B.一辆汽车C.一支铅笔D.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答案:D(94第四届复)3.以下几种关于摩擦的利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脚与地面的摩擦是有害的B.骑自行车时,自行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是有害的C.机车起动时,轮与钢轨间的摩擦是有益的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答案:C(95第五届)1.下列各实例中属于静摩擦的是[ ]A.用橡皮擦纸时,橡皮和纸间的摩擦。

B.小汽车急刹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

C.皮带正常传动时,皮带和皮带轮间的摩擦。

D.用转笔刀削铅笔时,铅笔与刀孔间的摩擦。

答案:C(97第七届复)1.某初中生的体重是下面数据中的一个,则应该是:[ ]A.4牛顿B.40牛顿C.400牛顿D.4000牛顿答案:C(98第八届)9.无论是木锯还是钢锯,它们的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上,这是因为:[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B.这样使锯更耐受撞击;C.锯用得太久,齿被撞歪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

答案:D(09第十九届)3.修补被扎破的自行车内胎时,修车师傅通常用一把周身是刺的锉将内胎扎破处的外表面锉毛,再把要补上去的橡胶补丁贴在内胎上的一面也锉毛,然后再将锉毛的两个表面涂上胶水,待胶水晾一会儿之后,对准、压紧……。

对于下列锉毛橡胶表面的主要目的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的是()A.使补胎处的橡胶更膨松,以增强补胎处橡胶的弹性B.增大内胎和橡胶补丁接触的表面积,以充分发挥胶水的粘合作用C.增大内胎与橡胶补丁之间的摩擦,防止错位D.防止因补胎处太厚而导致内胎对外胎的压强不均匀,避免外胎爆胎答案:B(09第十九届)5 .在水泥路面的道路施工中,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大约每隔8m水泥中插入一根长木条,将水泥路面割断成一块一块的。

然后再趁水泥还未完全固化时用带有齿的轮在铺设好的路面上划出,道道的横线(如图1所示)。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模拟卷(一)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原卷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模拟卷(一)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原卷版)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模拟卷(一)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精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甲所示,一个滑轮组竖直固定在水平支架上,已知每个滑轮均重20N,滑轮组下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A,用力F通过滑轮组绳的末端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A,重物A向上运动的速度为v,力F做功的功率P随物体上升速度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滑轮与轴的摩擦、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的大小为120NB.滑轮组对水平支架的拉力为140NC.拉力F的功率为1.2W时,10s内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12JD.若在物体A下再加挂30N的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86.7%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处下滑,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得到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则甲、乙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A.平均速度之比为3︰5B.甲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到达斜面底端的动能相等D.乙重力做功的功率比甲大3.如图甲所示为边长为20cm的薄壁正方体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200cm2、高为10cm。

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竖直,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液体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圆柱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②当注入液体质量为2kg时,圆柱体所受的浮力为20N③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注入液体质量为3kg④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力为32.5N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D.只有②③④正确4.如图所示,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00cm2。

容器内放有一密度为0.4g/cm3、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木块A,将一物块B放在A的正上方,用一条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中心。

历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

历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1]

199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199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7)199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10)1993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答案 (15)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17)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答案 (21)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21)1994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24)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 (27)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31)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33)199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36)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 (39)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42)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44)1996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46)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卷 (48)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51)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 (54)1997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58)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卷 (63)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67)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68)19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答案 (70)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 (74)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赛参考解答 (80)1 9 9 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82)1999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85)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89)第十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93)2 0 0 0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96)2000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98)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100)2001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答案 (103)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107)第十一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答案 (110)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113)2002年第l2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初赛答案 (117)第十二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120)2002年第12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答案 ................................................. 121 第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 122 第十三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 .................................................... 125 第十四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 128 第十四届全国初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参考解答............................................................ 132 第十四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 135 第十五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143第十五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试题................................................153 第十六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161)1992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3分)下列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质量与密度)

历届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质量与密度)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6--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1.(2011年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

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 ( )A .体积变大了B .比热容变大了C .质量变大了D .密度变大了1. 答案:A 解析:由于水银热胀冷缩,气温节节上升,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因为水银的体积变大了,选项A 正确。

2.(2007年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

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B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C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D .无法确定2.答案:B解析:由⎪⎪⎭⎫ ⎝⎛+21112ρρm =V 解得甲杯中液体质量m =2ρ1ρ2V/(ρ1+ρ2),乙杯中液体质量M =ρ1V/2+ρ2V/2=(ρ1+ρ2)V/2 ,m —M =—(ρ1—ρ2)2V/(ρ1+ρ2)<0,乙杯中液体质量大。

选项B 正确。

点评:比较两个物理量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和作商法。

所谓作差法就是两个物理量相减,若差值是正值,则被减数大于减数;若差值是负值,则被减数小于减数。

所谓作商法就是两个物理量相除,若商大于1,则被除数大于除数;若商小于1,则被除数小于除数。

3.(2008河南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为了铸造金属工件,事先用密度为ρ1的实木材料制成木模,木模的质量为1.8kg .再用密度为ρ2的合金铸造30个这样的工件,这些合金的总质量为648kg ,则木模与合金材料密度之比为( )A .1︰4B .1︰12C .1︰30D .1︰3603.答案:B 解析:每个合金铸造工件质量为648kg/30=21.6kg ,木模与合金材料密度之比为ρ1︰ρ2=1.8︰21.6=1︰12,选项B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十年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题分类解析专题18--电功率一.选择题1.(2010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24-13所示,额定电压为110伏的A、B两盏电灯,额定功率分别为100瓦和25瓦。

把它们接到220伏的电路上,欲使它们都能正常发光且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正确的电路是1.【答案】.C【解析】: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知识分析可知,电路ABC都可以使额定电压为110伏的A、B两盏电灯正常发光,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的是电路C。

2.(2011上海第25界初中物理竞赛)甲、乙两灯为钨丝白炽灯,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那么A.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B.甲灯消耗的电能一定比乙灯多C.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大.D.甲灯两端的电压比乙灯两端的电压大2.【答案】:.A【解析】:根据两灯并联在照明电路里都能正常发光,且甲灯比乙灯亮,说明甲灯的额定功率一定比乙灯大,两灯电压相同,甲灯的电阻比乙灯小,选项A正确CD错误。

灯消耗的电能与时间相关,选项B错误。

3.(2010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瓦。

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瓦,不考虑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且灯泡的电阻小于R,则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A.瓦。

B.瓦。

C.瓦。

D.瓦。

3.【答案】C【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 ,灯泡电阻R 0,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有20U R =40W ; 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路电流I =0U R R+;电阻的电功率I 2R =;灯泡的电功率为P=I 2R 0.联立解得P=,选项C 正确。

4. (2010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瓦。

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瓦,不考虑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且灯泡的电阻小于R ,则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 )A .瓦。

B .瓦。

C .瓦。

D .瓦。

4.答案:C 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 ,灯泡电阻R 0,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有2U R =40W ; 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路电流I=0U R R+;电阻的电功率I 2R =;灯泡的电功率为P=I 2R 0.联立解得P=,选项C 正确。

5. (2008上海初中物理竞赛复赛)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8V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6V ,4W”字样,电阻R 2=30Ω。

闭合电键后,若滑动变阻器R 1的滑动片P 在离b 端1/4处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 。

为了使电键闭合后,滑动片左右移动时,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变阻器R 1的阻值(有电流部分)的变化范围是( )Ω~40Ω Ω~30Ω5.答案:B 解析:灯泡电阻R D =U 2/P =9Ω,额定电流I=P/U=4/6=2/3A.。

要使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6V ,并联部分电压不小于2V ,电阻不小于3Ω。

当滑动片左移动时电阻减小,由R 2R 1/(R 2+R 1)=3解得R 1=Ω。

当滑动片右移动时电阻增大,移动到b 点时电阻最大。

设滑动变阻器R 1的总电阻为R ,若滑动变阻器R 1的滑动片P 在离b 端1/4处时,变阻器R 1有电流部分的阻值为3R/4,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1W ,说明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3V ,实际电流为1/3A ,并联部分电压为5V ,并联部分电阻为5V ÷1/3A=15Ω。

由4/34/322R R R R +⋅)=15解得R =40Ω。

所以变阻器R 1的阻值(有电流部分)的变化范围是Ω~40Ω。

6.. (2010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如图24-13所示,额定电压为110伏的A 、B 两盏电灯,额定功率分别为100瓦和25瓦。

把它们接到220伏的电路上,欲使它们都能正常发光且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正确的电路是6.答案:C 解析: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知识分析可知,电路ABC 都可以使额定电压为110伏的A 、B 两盏电灯正常发光,电路消耗的电能最少的是电路C 。

7.(2010上海初中物理竞赛题)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功率为40瓦。

如果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阻的电功率为瓦,不考虑灯泡的电阻随温度而发生变化,且灯泡的电阻小于R ,则此时灯泡的电功率为 ( )A .瓦。

B .瓦。

C .瓦。

D .瓦。

7.答案:C 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 ,灯泡电阻R 0,将某灯泡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两端,有20U R =40W ; 将灯泡和某电阻R 串联后再接到上述电源的两端,电路电流I=0U R R+;电阻的电功率I 2R =;灯泡的电功率为P=I 2R 0.联立解得P=,选项C 正确。

8(2008河南初中物理竞赛题)灯L 1标有“8V 、16W ”的字样,灯L 2标有“12V 、36W ”的字样,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压U 的最大值为( )A .8VB .12VC .1 6VD .20V【解析】:“8V 、16W ”的灯L 1额定电流I 1=P/U =16/8A=2A ,电阻R=U/I =4Ω;“12V 、36W ”的灯L 2额定电流I 2=P/U =36/12A=3A ,电阻R=U/I=4Ω;两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 的电路中,要保证两灯不损坏,电流最大值为2A ,允许加的电压U 的最大值为U=2A ×(4Ω+4Ω)=16V, 选项 C 正确。

【答案】:C【名师点评】可由用电器的铭牌得到用电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I 确定用电器额定电流,再由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确定纯电阻用电器的工作电阻。

9(2011上海第25界初中物理竞赛)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伏;当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伏,此后15秒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焦。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10伏B.R1的阻值为18欧C.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欧D.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4:3解析:设电源电压为U,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闭合电键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的中点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电流I=U/( R1+R/2),电压表的示数为IR/2=4伏;当滑片置于滑动变阻器的b端时,电路总电阻为R1+R,电流I’=U/(R1+R),电压表的示数增大2伏,为I’R=6伏;此后15秒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I’2R1t=60焦。

联立解得R1=R,U=12V,定值电阻R1两端电压为12V-6V=6V,根据15秒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60焦可得R1的阻值为9欧,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9欧,选项AB错误C正确;I/I’=4/3,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16:9,选项D 错误。

【答案】C【名师点评】此题需要根据题述过程列出多个方程联立解得,难度较大。

二.填空题1.(2013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预赛题)图l8是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物连接图,其中电源是三节新的干电池,灯泡的额定电压是,其灯丝电阻约为l0Ω,滑动变阻器上标有“l0ΩlA”的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中未连接的部分连好,使它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

(2)小刚合理地连接好电路,并按正确的顺序操作,但闭合开关后灯不亮,聪明的小刚猜想:A.可能是灯丝断了B.可能是电流表断路C.可能是小灯泡短路D.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猜想电流表示数/A 电压表示数/V如果A成立如果D成立请你借助图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验证小刚的猜想,将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人上表。

(3)假如电压表0—15V量程已损坏,小刚仍想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你将小刚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右边的方框内。

(4)按小刚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V时,小灯泡就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l9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23.答案:(1)如图所示。

(2)A成立0D成立0 0(3)电路如图所示。

(4)解析:按小刚新设计的电路图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时,小灯泡就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l9所示,为0.30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P=UI=×0.30A=。

2.(2008河南初中物理竞赛题)小昕准备参加玩具赛车比赛,他运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挑选一只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的电动机。

设电池的电压恒定不变,他先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闭合开关后读出电流表的读数为2A ;然后放手,当电动机正常转动时,又读出电流表的读数为0.6A 。

则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的效率为 。

答案:70%解析:设电动机内阻为R ,电源电压为U ,用手捏住电动机的转轴,使其不转动,闭合开关后U=I 1R ;电动机正常转动时,UI 2=P +I 22R ;由上述二式解得P=.。

该玩具电动机正常转动时的效率为η=P / (P + I 22R)×100%=70%。

3. (首届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学科能力竞赛)如图所示是某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图, R 1、R 2是发热电阻,虚线框为电热器的金属外壳.它用一个旋转开关可以实现电热器多档位工作的要求.其中旋转开关内有一块绝缘圆盘,在圆盘的左边缘依次有4个金属触点,右边缘是一金属板,可绕中心轴转动的开关旋钮两端各有一个金属滑片,转动开关旋钮可以将左边缘相邻的两个触点与右边缘的金属板同时连通.如旋到图中位置S 时,金属滑片将1、2两触点同时与右边缘金属板接通.若电源电压为220 V ,则由图可知:?? ?(1)图中P 、Q 两个接头中,_______与零线相连;正常情况下,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_______V. (2)为安全起见,需在电路中安装一总开关,该开关最好应安装在图中A 、B 、C 、D 、E 中的_________点处.(3)如果 R 1=R 2= Ω,则电热器在旋钮开关旋到位置T 时的电功率为 _________W ;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M 时,通电1 min 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J.3.答案:(1) P 0 (2)C (3)1000 3×104解析:正常情况下,供电线路的零线与大地接通,所以零线和地线之间的电压为0V 。

电路中安装的总开关必须能够切断火线,所以安装在C 点。

. 如果 R 1=R 2= Ω,则电热器在旋钮开关旋到位置T 时,电热器电路中只有电阻R 2,电功率为P=22U R =1000W 。

当旋钮开关旋到位置M 时,电热器电路中电阻R 1与R 2串联,电功率为P=212+U R R =500W 。

通电1 min 产生的热量是Q=Pt=500×60J=3×104J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