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敬老爱老手抄报503 (4)

合集下载

【手抄小报】重阳节小报敬老孝亲浓情重阳尊敬老人A4手抄报(附线稿)

【手抄小报】重阳节小报敬老孝亲浓情重阳尊敬老人A4手抄报(附线稿)
,是中国民间的传 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 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 “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 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 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 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
敬老爱老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 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 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 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 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 “亲尝汤药”等 24 孝的故事。“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成为做人的一个准则。
感恩敬老。
传统美德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 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 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 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 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 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 是不能放弃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 一代代传承。

尊老敬老爱老手抄报资料

尊老敬老爱老手抄报资料

尊老敬老爱老手抄报资料一、重阳节神话传说《续齐谐记》记载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

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如言,齐家登山。

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民间演化版本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毕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二、重阳节的期盼作文“菊花黄,黄种强;菊花香,黄种康;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一群小朋友拍着手,唱着熟悉的歌谣,手捧着插着小旗杆的重阳糕,蹦跳着从我面前走过。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

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精选1~6年级一等奖重阳节手抄报重阳节的起源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同时,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取九月九日有“久久”长寿之意。

2006年国务院又将“重阳节”确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重阳正式被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

也许这就是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的原因。

咏唱重阳节的诗章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其一,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求寿的习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重阳节敬老爱老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敬老爱老手抄报内容资料

重阳节敬老爱老手抄报内容资料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

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重阳晴,一冬凌;重阳阴,一冬温京重阳晴,一冬晴;重阳阴,一冬冰苏重阳无雨一冬晴苏、浙、鄂等重阳无雨,九月无霜皖重阳无雨,冬至多雨湘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重阳有雨,下年雨缺陕过了重阳节,一怕霜来二怕雪鄂1.最豪放的重阳!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2.最悲伤的重阳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宋代:晏几道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译文: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

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

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

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

3.最相思的重阳!少年游重阳过后宋代:晏殊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

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译文:刚刚过了重阳节,天气渐渐冷了,庭院里秋风瑟瑟。

落叶纷纷。

2020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一等奖

2020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一等奖

2020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一等奖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你只还知道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怎么画比较好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爱满重阳孝润童心手抄报一等奖爱满重阳孝润童心作文1重阳节,我和妈妈到紫金山登高望远。

我们沿着盘山石板路,信步向天文台走去。

路的右边是茂密的树林,临终有松树,有竹子,还有一些灌木。

轻风吹过,树林里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

路上,一辆辆汽车驶过,让我不的不走在旁边的碎石路上。

坑坑洼洼的石头吧我的脚磨得很疼。

突然,妈妈看见了一条小路,我们决定从这条路抄近路。

果然少走了一段距离。

可之后妈妈又发现一条小路,但路越走越陡,妈妈觉得走错路了,我们只好原路回到。

不知不觉的,我们走到了天文台。

在山顶远眺,远处矗立着栋栋高楼。

玄武湖碧波荡漾,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万点。

我还看见很多大人带着孩子一齐登山。

我在紫金山玩得真愉快!爱满重阳孝润童心作文2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

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是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

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

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

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是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

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

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

但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

2020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0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手抄报内容资料

2020九九重阳节浓浓敬⽼情⼿抄报内容资料今天是九⽉九⽇重阳节。

⼀年⼀度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正赶“九”,⼜代表着中华⼈民的喜悦、兴奋。

下⾯⼩编给⼤家分享⼀些九九重阳节浓浓敬⽼情⼿抄报内容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家,欢迎阅读!九九重阳节浓浓敬⽼情⼿抄报内容资料重阳节作⽂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敬⽼、爱⽼。

⽆⾮给⽼⼈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些什么了。

平常,⽼⼈们总是最疼我们。

有好吃的⾃⼰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添件新⾐,却拿来⼉⼥穿旧了的⾐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着急。

秋天天⽓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句:“不冷不冷。

”⼼⾥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罗⾥吧嗦!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句话,⽿朵都快听出茧⼦来了。

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尊敬⽼⼈。

想想哪个⽼⼈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与精⼒去给全体⽼年⼈⼀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边的⽼⼈做起,⽤⾃⼰⼀点⼀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重阳节祝福语1、登⾼壮观⼭河美,幸福快乐⾼乐⾼;头插茱萸留个影,吉祥如意乐逍遥;赏菊花前品⼩酒,温馨祝福送朋友。

九九重阳节,祝福你平安快乐久久,幸运幸福久久!2、但愿你如春⽇天空般妩媚,但愿你如夏⽇天空般明丽,但愿你如秋⽇天空般⾼爽,但愿你如冬⽇天空般朦胧,祝你拥有甜蜜温馨的重阳佳节!3、当天空阴暗的时候,我愿化作⼀缕阳光为你照亮忧愁,当秋风萧瑟的时候,我愿送去⼀份关怀为你抚平⼼中的寂寞。

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手抄报大全

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手抄报大全

九九重阳节尊老敬老手抄报大全尊老敬老的名言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释义: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上》释义: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渤海,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真的做不到。

要一个人为老年人揉揉胳膊这人告诉人说:‘我做不到。

’这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祖孙两人,更相为命出自:魏晋李密《陈情表》释义: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释义: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5、将出牵一送,未归依阁望出自:清黄遵宪的《人境庐诗草》释义:要出门的时候牵着把你送到门口,倚着门口望着盼着你早日回来。

6、子孝父心宽。

(现代陈元靓《岁时广记》)7、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代孟郊《游子吟》)白话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

9、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国司汤达《阿尔芒斯》)10、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德国戴维·德克尔《荷兰人在爪哇的末日》)。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一)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2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二)今天是重阳节,一大早,天气就特别好,天空一碧如洗、万里无云。

我自告奋勇地邀请爷爷奶奶一起去东山玩,爷爷奶奶奶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开始了去东山的路程。

一路的风景真美啊!在树上,一个个火红火红的石榴,又圆又大。

在草丛里,一束束美丽的月季花,简直就是百花怒放。

一阵阵风吹过,这可爱的月季花摆动着她那轻巧的身躯,像是在和我问早。

我们来到东山了,远远望去中,那波光粼粼产太湖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奶奶看到了这美景不住地惊叹道:“哇,这太湖真美啊!”一路伴随着我们的蝴蝶,也不停地摇动着她那双五彩斑斓的翅膀,像是在说:“太美了!太美了!”到了中午,我们下到山脚去吃饭,妈妈特地点了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和好几杯菊花酒。

菜来了,我先热情地敬了奶奶爷爷一杯菊花酒,他们喝了菊花酒心里甜滋滋的。

吃完饭我在湖边玩耍,看见了湖面上有数千条小白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的嘻戏玩闹,我心里羡慕极了!九九重阳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三)今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

打电话给奶奶向她问候,我说:“奶奶今天是重阳节,到我家来吃晚饭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老爱老
从历史文化传承来说,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别的民族咱们不管不论,但是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血浓于水,之所以历尽沧桑生生不息,之所以“人情味”非常
浓厚,尊老敬老爱老是一个重要方面。

敬老爱老的诗歌
1、敬天下老人,扬中华美德
2、努力营造尊老敬老助老的良好社会环境
3、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4、关心帮助老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5、代际和谐,邻里和睦,老少共融
6、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7、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
8、对老人尽孝心,给儿女做榜样
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

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班级:503
姓名:李冰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