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国际分工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国际分工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的两种形式——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分析两种比较优势理论的相同和区别: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被认为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李嘉图理论重点分析劳动生产率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以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所有产品的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另一国成本相对更低,它们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与贸易。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国家,在不利中选择不利较小的产品进行生产与出口;在劳动成本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则可以选择优势更大的产品生产与出口,两国都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李嘉图理论的发展和补充,他们从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在国际间的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该理论把李嘉图单一的劳动要素分析,扩展到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的模型。这一理论强调,一国应该利用国际分工机制,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地使用本国最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产品。今天学术界所讨论的比较优势理论,基本上是以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为蓝本的。

相同点与不同点何在?

2.关于比较优势原理对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的争论;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以及主要缺陷。

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问题,国内外理论界的认识分歧较大,我国近年来两种对立观点的论战一直在持续。

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误导,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会陷入停滞的比较利益陷阱(洪银兴,1997、王允贵,2001)。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只有选择与其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相符合的产业与技术结构,才能达到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升级,从而使其经济收敛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违背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与技术结构,则会使企业丧失自生能力(林毅夫,2002、林毅夫、李永军,2003)。

改革开放以来,比较优势原理在中国的现实应用,使中国成为名列世界前五位的出口贸易大国。但是,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制成品的竞

争日趋激烈,贸易伙伴国的反倾销诉讼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中国定位于“世界工厂”的争议与反思的声音也在增强。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谋求国际分工比较利益与突破要素禀赋约束提升在国际分工中地位,似乎是一种矛盾的选择。

矛盾所在:

现有的研究中,对比较优势理论持批评或否定的一方,强调的是工业的赶超与跨越式发展,但在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或产品结构不相匹配的条件下,跨越式发展是高成本低效益的,也是难以为继的。

肯定比较优势理论的一方则认为,发展中国家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他们强调资本积累在比较优势变动中的核心作用,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也逐步提升(林毅夫、李永军,2003)。但问题在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依赖市场机制的作用,经济剩余的增加并不必然提升要素禀赋结构。

这两种比较优势理论都强调国际分工及专业化生产对各国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进。

其合理性在于,在给定的资源禀赋条件下,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生产一种产品机会成本的差异,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即国外机会成本高于国内机会成本的产品,用较小的国内成本谋取更大的收益,从而扩展在现有资源约束下可获得商品的总量与生产能力。

但这种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它最遭诟病的是把外生要素禀赋作为立论的基础以及静态的分析方法。它强调静态的分工利益,而不关注动态的比较优势的培育,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战略的需要,对现实的国际竞争态势也缺乏解释力。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其没有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必须的条件,而只能发展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被动的和低下的,很多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是出口的贫困增长。而且,在当代国际竞争中,具有外生比较优势,并不必然具有现实的竞争优势。因而,一些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已经过时,应该用竞争优势理论来替代比较优势理论。

3.什么是外生比较优势,什么是内生比较优势。

外生比较优势,得益于该国所特有的自然条件或资源禀赋;内生比较优势是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科技进步获得比

别国更为有利的产业发展优势。

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看生产要素,技术进步与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生产要素种类在不断拓展,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管理、信息、制度等都纳入生产要素的范围。各种不同种类的生产要素,总合起来可以分为外生性要素与内生性要素两大类。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非熟练劳动力可以看作是外生的,物质资本、科学技术、人力资本以及制度等要素则是内生于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与运行机制中。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程,是其竞争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正是其从外生比较优势转向内生比较优势的过程。(关键是如何促进一个经济体尽快从外生比较优势转向内生比较优势)

内生比较优势的如何培育:

(1)新增长理论中的分工演进理论:

早在18世纪,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明确指出,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斯密,1972)。但在后来的经济理论发展中,分工问题并未成为主流经济学分析的重点。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内生增长理论的视野中,斯密“增长源于分工”的思想,被重新得到强调。杨小凯、博兰等经济学家以分工理论为框架,构建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他们提出,生产率与劳动分工的关系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技术进步不应该是外生的,而应该是这个关系演进的结果。新企业的出现,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的扩大,收入的增加,人均资本的增加,都是劳动分工加深的若干侧面(杨小凯,1997)

分工的好处是专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学习成本;促进市场扩大,为交换而生产,不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对资本积累与生产规模极大有刺激作用。

分工风险;信息不对称,交换中产品质量的风险;专业化生产、资产投资的沉没成本,面临市场需求变动的风险;商品交易中的金融风险等。

一个经济体的分工是如何促进演进?。

(2)新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中得到充分的强调。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作用作出了开创性研究,使教育与医疗保健等服务产业部门被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视野,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以人的高智能和高技能为基本存在状态的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