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浙教版三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2课《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2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课题 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设计者教学目的1、知道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在拓展性学习中,初步了解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及黄河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领会它们能成为中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的象征的原因,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2、搜集关于祖国锦绣河山和文明成就的图片、名人言论、诗3、搜集关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理之最的知识。
4、了解人们为保护黄河、长江的环境所采取的行动的资料。
学生准备1、搜集包括明信片、门票、电脑打印的图片、亲朋好友或自己与名山大川合影的照片、邮票等资料,内容要求:关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或反映祖国其他名山大川的图片资料均可。
2、了解搜集长江、黄河环境问题的相关信息。
3、搜集关于祖国锦绣河山和文明成就的名人言论、诗词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有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就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
把这首歌唱遍神州唱向世界的是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先生。
请听歌曲《我的中国心》。
2、出示歌词,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3.师:就是这首歌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歌词中运用了几个中华名胜作为祖国的象征,你能找到吗?4.出示课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歌词中为什么用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作为祖国的象征?自学课文寻找答案。
二、长江和黄河1、长江、黄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1)出示中国地图,在图上找到黄河长江的地理位置。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各拉丹东雪山,它的入海处是(上海)市,注入东海。
A流经图出示11个省\市\自治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它全长有6393千米,真不愧为中国第一大河。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说课稿

自主学习直观体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一、说教材简单了解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容体系:我们知道,三年级下学期是《品德与社会》的第二学期,这册教材学习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逐步拓展学生视野。
第一单元,“话说社区”;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内容涉及自己的家乡以及周边城市;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内容范围扩大到了我们的祖国;第四单元,“人类共同的家园”,就是认识整个世界。
教材这样编排,正是随着认识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逐步丰富内涵。
而今天《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一课就是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里的第二课,是在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和家乡,并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放眼整个祖国。
这一课,学生有了前一课对祖国行政区的认识,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人文景观为代表,并要求学生能够适当延伸拓展,开阔视野,在增进对祖国的了解中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纵向来看,它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体系中有着衔接作用,既是对一二年级初步认识祖国版图,地域气候特色的一个深入,又是对以后五十六个民族和国情国防认识的一个认知基础,爱国基调。
二、说学生学情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国庆节》、《我爱五星红旗》等等《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中,对祖国的幅员辽阔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这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我国的行政区》中,了解了祖国的版图,体会到了东方大国的强大,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但是,这个基础还不够,因为学生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只知其名,却缺乏感性的认识,他们之中有些根本就没有走出过嘉兴,更不要说亲近祖国的大山大河了。
所以,一旦课前准备的不充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融入课堂氛围,在情感激发方面也会较难达成目标。
三、说课时分配和教学目标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是,搜集整理关于祖国锦绣河山的名诗名句;三是,保护长江、黄河。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2

方法
在拓展性学习中,初步了解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及黄河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领会它们能成为中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的象征的原因,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自学课本P58页的黄山黄河的图片及诗词,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黄山黄河的诗词歌曲。
3.你知道哪些有关黄山、黄河的诗词歌曲,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六、反思环境
锦绣山河,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摇篮,但却不断遭受着人类的破坏。【板书:身边环境】
1.请看黄河周边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黄河的泛滥、洪灾” (提供黄河泛滥录像)
(4)教师小结:
雄伟的长城和景色秀丽奇特的黄山,让我们为它们不禁赞叹,祖国的风光真神奇,真壮观。
三、收藏屋
我想祖国的风光那么美,我们要把它们收藏起来。看,这就是我们班同学的长城之旅。同学们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也可以做成收藏屋,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之旅!
生做收藏屋,交流展示。
祖国的山山水水真是美啊!我们要把这些风光都收藏起来。订成我们班的《快乐之旅》收藏书。以后有更美的风纪可以继续添加到这里。
生朗读诗歌。生生交流搜集的诗歌
生欣赏书画作品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观看录像
讨论办法
教
学
环
节
五、总结拓展
1.当然,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还有许多自然风光、文化古迹等着你们去欣赏。在欣赏之余你可以用诗,用歌去赞美祖国的山山水水。黄山、黄河景色优美,风景秀丽,是大自然恩赐。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美妙诗句。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浙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2.熟悉中国的山川地貌;3.了解革命时期“红军过草地”的故事,学会感恩;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与协作精神,学会合作。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的山川地貌;2.了解革命时期“红军过草地”的故事。
三、教学难点1.熟悉中国的山川地貌;2.培养孩子们的团队与协作精神,学会合作。
四、教学内容1.识读字词: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红军、草原;2.学习知识:了解中国的山川地貌,探索黄山、黄河、长江和长城的历史价值;3.阅读故事:学习革命时期“红军过草地”的故事,感恩家庭和国家,体会团队和协作精神;4.手工制作:参考PPT上的展示制作折纸长城或折纸大熊猫。
五、教学方法1.视听教学法:使用PPT辅助示范;2.感性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3.交互式教学法:带领学生体验制作折纸长城或折纸大熊猫;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团队合作。
六、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使用PPT播放紫金山、黄山、长江、黄河和长城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主动询问孩子们知不知道这些地方,以及这些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学习知识(15分钟)1.通过PPT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山川地貌,包括黄山、黄河、长江和长城的历史和价值;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从照片或视频中了解更多的信息,各组发现的知识可以分享给全班同学。
3. 阅读故事(20分钟)1.展示《红军过草地》动画,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和协作精神的重要性;2.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认识家庭和国家的重要性;3.以此为话题分享家人或老师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以及他们做过的感恩行动。
4. 手工制作(30分钟)1.PPT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制作折纸长城或折纸大熊猫;2.引导学生讨论和展示制作成果;3.在展示完成后,每位学生向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手工,分享过程和收获,一起欣赏。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第二课时

学校:旧城小学班级:三(1)册次:下册教学时间:2014年春季学期
课题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第二课时)
课时
1
课型
探究新知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2.初步了解我国的长江和长城。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方法见课本61页。
合作探究
新课预习
自学或听歌曲《龙的传人》
自主学习
为下一堂课做准备。
用15-20分钟办一个小型展览
学生评选“搜集之星”
交流搜集经验
五、再次尝试
考察队:我们一起去看看长江黄河的现状。(教师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的记录片段。)
学生讲述对长江黄河环保问题的初步印象。
树立环保意识
六、延伸拓展
了解“考察队”的考察项目,选择考察方式。约定主题汇报时间(班会课),汇报学习所得和体会,并郑重地在承诺书上签字。
学习重难点
初步了解长江、长城,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学习过程
方法提示
设意图
一、目标再现
介绍搜集资料(风景线)
学生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应有解说
二、自学质疑
介绍搜集资料(山川颂)
学生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应说明搜集途径
三、合作探究
小组推荐精品在全班展示
合作后后交流汇报。
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释疑解难
2024年三年级品社下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教案2浙教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1)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基本知识:学生需要掌握长江的长度、流经的省份,长城的历史地位,黄山的著名景点,黄河的流经省份等基本知识。
九.课后作业
1. 请简要描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基本特点。
2. 请举例说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 请谈谈你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理解。
4. 请设计一份关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旅行计划,并说明你的选择原因。
5.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的感想和体会。
-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学生反馈:
- 在课堂中,我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可以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或面谈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我对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4. 教学反思:
- 在每个章节结束后,我会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 黄山:黄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岳景观,位于安徽省,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于世。黄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第三单元第2课课题《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学校枣臻小学设计者魏慧波教学目的1、知道我国是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2、在拓展性学习中,初步了解祖国的长江、长城、黄山及黄河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领会它们能成为中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的象征的原因,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
2、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祖国风景的图片或照片及公园门票、诗歌。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和龙很有渊源,都说我们是龙的传人。
你知道在中国这个大家庭中藏着哪些龙吗?下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大中国》。
播放《大中国》的音乐。
生反馈。
(长江,黄河)师:听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中国龙。
大家在地图上把长江和黄河找出来。
(请一生从中国行政地图中找找长江和黄河。
)师:对了就是这两条。
2、初步认识黄河和长江:看地图动画演示长江黄河流程师:你看黄河是什么样子的?生:弯弯曲曲的像个“几”字。
师:长江又是什么样的?生:长长的,弯曲的。
师:是呀,那么我们用不同颜色的笔,去画一画它们的模样。
生:描一描,反馈二、赏美景1、创设情境欣赏长江小游客游长江1、认识长江:(<<长江之歌>>MTY歌曲)师:我们先来认识长江吧。
看这条巨龙横穿祖国的东西大地。
全长6393千米,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河。
你知道长江是从哪儿来的吗?它又奔向哪里?仔细听这首《长江之歌》。
生:它从雪山走来的,奔向东海。
师:是呀,它是从青海的各拉丹冬雪山走来的,最后奔流到东海。
师:各拉丹冬雪山上的雪融化成了淙淙流水,经过了许多的省,市,自治区。
最后流入东海。
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长江都经过了哪几个省,市,自治区。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思品公开课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教材分析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包括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内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了解人们保护黄河、长江所采取的行动,增强环境危机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黄河外形、长度、流经省市自治区,并能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上找到准确地理位置;2、领会长江与黄河能成为我国锦绣河山、灿烂文明象征的原因,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3、了解母亲河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
一、课前谈话第一次给同学们上思品课,心情有些忐忑,你们紧张吗?不如让我们一起先来听一首歌来安抚下紧张的心情吧!《走四方》。
猜猜卢老师在业余时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旅游)对了,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想不想跟老师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好!要去旅游,你要带上什么呢?嗯,那老师告诉你只能带上一样东西呢?对了,带上人民币上路时最重要的!瞪大你的小眼睛,看看你从这些人民币上看到了些什么?(万里长城、壶口大瀑布、长江三峡……)同学们,为什么人民币上要印上这些图案啊?(是我们祖国的标志,能让大家都能了解我们)是啊,它们就是我们伟大祖国锦绣山河、灿烂文明的象征。
今天,这节课,咱们先来了解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板贴)。
上课!起立!二、交流感受长江在同学们桌上有一份关于长江、黄河的资料,现在拿出来,四人小组中先交流讨论一下,填写好老师发下的表格,抓紧时间,开始!1、反馈交流:长江的长度(6393千米)、共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
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有些迫不及待了呢!如果老师想乘着大游轮游完整条长江,要向校长伯伯那儿请几天假呢?谁来帮我算一算?(哇!要这么久啊!大家猜的都很多,为什么啊?)看啊,我们蜿蜒的长江多长啊!(出示长度数字,揭示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如果咱们乘着这艘每小时30千米行进的游轮,一刻不停地前进,每天能走720千米,那么总共需要大约9天呐!那么在这9天里我们会经过哪些地方呢?请看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
河南
山东
考考你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
长江——黄河 两条东方的巨龙 闪烁着五千年的灿烂 炎帝、黄帝的故事 从你遥远的梦中发源 长江——黄河 黄河——长江 你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管里 你流在大海的心中 也流在太阳的翅膀上
地图
录像
考考你
欣赏
歌曲
诗园
返回
看到这样一条大江, 你有什么想法?
青海 西藏 四川 重庆 湖北 江苏 安徽 江 湖南 江 西 上海
长
云南
长江,我们的母亲河,从源头的沱 沱河,到风光旖旎的长江三峡,到繁华 的入海处——上海市,多少年来,不 知引发了多少人的奇想,留下了多少 赞美的诗篇,让我们一起来赞美长江 吧! 长 江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浙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课件
地 图
考考你
诗园
图片欣赏
返 回
对于黄河,你有哪 些了解呢?
内蒙古
青海
黄
四川
宁 夏陕 甘 西
肃
山 西
河
山东Biblioteka 河南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 摇篮,哺育了几千年的中华文 明,留下了多少后人对它的赞 颂,你知道的诗句和歌曲有哪 些?
内蒙古
青海
黄
甘 肃 四川
宁 夏
山 西
陕 西
长 江 之 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啊长江啊长江
长江 ( )是我国第一大河 三 流,世界第( )大河流,它 发源于( 青海 )省,浩浩荡荡 一路东去,最后流入( 东海 )。
返回
黄河像一个大大的( 几 )字,
发源于(
青海 )省,流经( 9 )个
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 渤海 )。
返回
( 黄山)位于安徽省境内,素有中国第一 奇山之称,其四绝指( 奇松)、(怪石 )、 ( 云海 )、( 温泉 )。
返回
现存的长城,西起嘉峪关, 东到山海关,全长约为( 12000) 里,古人有不到长城( 非好汉 ) 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