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长江与黄河

合集下载

中国地理长江黄河课件(共13张PPT)

中国地理长江黄河课件(共13张PPT)
气候湿润,降水多;且沿途接纳了很多支流, 水量大。
★ 防洪——成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 长江中游洪灾的原因:
自然因素:
①气候:长江流经湿润区,降水集中春夏两季,锋面雨带长 期徘徊(流域内普降暴雨);
②水系: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有些年份, 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上游川江洪水也随之 袭来,多股洪水汇聚,干流势必出现特大洪水
上游:落差大、 多峡谷、多支 流、水量大、 富水力
中游:多曲流、 多支流、多湖 泊,对干流起 调节作用
下游:江阔水 深、江海相连、 水流缓、航运 便利
长江各河段的名称
通天 河
玉树
金 沙

宜宾
荆江
江 宜昌 枝城
城陵矶
长江巨大的水能:
思考
☆长江上游为什么水力资源特别丰富?
长江上游坡度,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
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径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工程) 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 农业体系;(生物)
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技术)
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工程) 封坡育林育草,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生物)
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水库,拦泥蓄水;(工程) 在各支流分段营造防护林,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 稳定了坡脚。(工程)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 黄土土质疏松 ,垂直节理发育; 地形破碎,坡度大。
人为原因: 植被的破坏;
农业开垦、露天开矿及其他工程建设不合理等。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治理重点:保 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业体系。对 其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进行综合治理。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八上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长江、黄河知识点: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地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素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2、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

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自然原因: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支流多,流域广,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原因:上游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湖泊减小—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三、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2、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3、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引发洪涝。

4、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中游河段),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初中地理_复习长江黄河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地理_复习长江黄河教学课件设计

7.温度
青藏高原区
暖温带
中温带
带:
高原山地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8.气候类型: 湟水
洮河, 汾河
渭河。
9.主要支流: 小浪底 , 三门峡,
,龙羊峡 。
10.水电站: 兰州 , 西宁 , 银川 。
11.主要城市: 西安 , 郑州 , 济南 ,



1.黄河的发源地.2.注入的海洋.3.上中下游的分界点.4.流经的地
(江 苏 )苏
湖 北(鄂)
重庆
上海(沪)
(渝) 湖南 (湘)
(江 贛 )西
长江的隐患及治理
长江隐患
治理措施

荒漠化

水土流失
植树种草 培育防护林
中 游
荆江河段“九曲回 肠”,排水不畅,易 发生洪涝灾害
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修建蓄洪分洪工程

地势低平
游 洪涝灾害频繁
加固大堤 修建蓄洪分洪工程
黄河
1.中国第二长河,全长 5464 千米,干流像一个“ 几 ”字。
复习长江、黄河 八年级上册(星球版 )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
复习长江、黄河
复习目标:
1.识记:长江、黄河的源流概况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主要 支流、湖泊、水电站、城市等等。 2.知道:长江、黄河的功利既存在的问 题,采取的错施以及建国以来对他们的 开发利用。 3.应用:长江、黄河水系图,运用所学 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郑州
黄河干流流经省级行政区: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9个)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青海


(青)

长江和黄河

长江和黄河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

干流自青藏高原蜿蜒东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10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

全长6300千米。

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河源长江的源头,自古以来有不同说法。

近代在一些地理著作中有关长江河源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江河同源于一山”,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长江发源于南麓,黄河发源于北麓。

另一种是长江发源于可可西里山。

源流有两支:南支木鲁乌苏河,北支楚玛尔河。

1976年夏和1978年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队,深入江源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查清了江源水系和源头情况。

长江上源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这里河流众多,较大的有楚玛尔河、沱沱河和当曲3条。

其中无论流域面积或水量都是当曲最大,根据“河源唯远”的原则,确定了沱沱河为正源。

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

江源地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40多座。

气温低,四季如冬。

年降水量200~400毫米,且以降雪为主。

7月份的平均气温低于0℃,只有白天在太阳的强烈辐射之下,气温才能达到0℃以上,冰雪融水形成的涓涓细流就成为长江的最初水源。

干流长江由河源到河口横跨中国地形上的三级巨大阶梯,穿过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岩层,沿途接纳支流的汇入,对长江的河谷形态和水流特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按水文、地貌特点把干流划分为上、中、下游3段:从河源至宜昌市为上游段,宜昌市至湖口为中游段,湖口以下为下游段。

①上游段。

上游河段横跨两个地形阶梯。

长4529千米,占长江长度72.0%。

流域面积100.6万平方千米,占流域面积的55.6%。

上游的沱沱河和通天河(从囊极巴陇至巴塘河口),河流流行于第一阶梯——青藏高原腹地内。

因在高原顶部,河谷开阔,河槽宽浅,一般河宽300~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缓慢散乱,汊流很多。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黄河长江知识点地理学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七年级的地理课中,黄河长江是必学的内容。

本文将围绕黄河长江知识点,进行系统的介绍,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

一、黄河和长江的基本概述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它的发源地在青藏高原,全长约为5464公里。

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公里,发源于川藏高原,流经中国的横跨11个省市。

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运输干线,也是中国南方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二、黄河长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黄河地理位置和特点:黄河位于中国的北部,流经黄土高原和平原区域。

它是中国最大的沙区,也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农业区域。

黄河沿岸建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如:壶口瀑布、颐和园、皇家园林等。

2. 长江地理位置和特点:长江位于中国的南部,从川藏高原开始流动,并最终注入东海。

它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之一。

长江沿岸建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和景点,如:三峡大坝、重庆辣子鸡、上海外滩等。

三、黄河长江的水文特征1. 黄河的水文特征:黄河水位波动大,水流湍急,蓄水能力弱。

在夏季,雨水充沛,河水增加,如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洪灾。

而在冬季,由于降水量较少,黄河的河段经常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2. 长江的水文特征:长江水流湍急,流速快,水位波动较小。

由于长江沿岸山峦众多,在降雨季节,河水大量增多,但长江拥有非常强的蓄水能力和调节能力,因此不会发生严重的洪灾。

四、黄河长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1. 黄河的自然环境:黄河的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河道淤积,河水污染严重。

这对母亲河的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长江的自然环境:长江的自然环境比黄河要好,拥有着许多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长江沿岸也存在着一些污染问题。

人文地理8中国的河流:长江、黄河

人文地理8中国的河流:长江、黄河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 位于长江上游支流岷江 上,不仅具有防洪抗灾 的功效,还是世界水利 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观。
长江入海口:河流携带的泥沙淤积形成的三角洲。 但与黄河相比,其泥沙携 带量较少,再加上水量大, 所以三角洲并不像黄河那样向海里突出。
议一议:
1、你认为长江给人们的生活、 生产带来多少便利? 2、你认为长江给人们的生活、 生产带来些什么灾难?是怎么造成 的?你有何良策?
3、哺育中华儿女 4、塑造民族精神

凌讯
各河段水文特征
黄河各段主要特征
河段
上 游


源头泉水补给,水流清澈,峡谷落差 大,水能丰富。灌区引水,河水流量 减少。
中 游
下 游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 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成为世界之最。
泥沙大量沉积,河床不断增高,成为 “地上悬河”。
三、黄河治理
防洪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请你对下面这些防洪措施谈谈看法:
加固江防大堤 疏浚河道 兴建水库 中上游禁止砍伐树木
3、分别找出长江和黄河干流依 次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简称。 长江:青海、四川、云南、重庆、 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江苏、上海。 黄河: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陕西、山西、河南、 山东。
长江发源地----各拉丹冬雪峰:位于我国的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这里冰雪覆盖, 冰塔林立,融化的冰川孕育了长江。
著名峡谷---虎跳峡:长
江上游景观,位于我国的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 之间,两岸雪山对峙,峡 谷深邃,水流湍急,与狭 窄河段上巨大的落差,共 同构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武汉港:长江中游的景观,由于通航条 件优越,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
河口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长江黄河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现象的学科,而长江和黄河则是中国两条最重要的河流。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关于长江和黄河的知识点。

一、长江的位置和流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位于中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

其发源地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的唐古拉山脉,流经包括川西高原、四川盆地、夹江山地、云贵高原、洞庭平原、长江三角洲在内的多个地区。

长江的总长度为约63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二、长江的流域重要性长江流域是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自古以来,长江流域就是中国的农业文明发源地。

在现代,长江流域拥有许多大型城市和工厂,使得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三、黄河的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部,其发源地是青藏高原以北的深山区。

黄河流经包括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份。

总长度为约5400千米。

四、黄河的重要性黄河流域曾经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和古代文明的孕育地。

现代,黄河流域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域。

五、八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其他知识点除了以上介绍的长江和黄河信息,八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以下知识点:1. 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两条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降雨、融雪、水源保护措施等。

2. 长江三峡和黄河岳阳楼:两个景点都是著名的中国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3. 长江和黄河的水利和治理:为了解决长江和黄河的水利问题,政府实施了多项措施,如修建大坝、防洪,还有水资源管理方面的政策。

4. 长江和黄河的历史和文化:两条河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非常丰富,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总之,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两大重要河流,对中国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需要对两个河流的位置、流域重要性、水文特征、文化历史等方面进行掌握,以加深对中国地理和文化的理解。

【中考锁分】社会思品一轮复习加分宝 考点5 中国地形、气候及主要河流(长江、黄河)

【中考锁分】社会思品一轮复习加分宝 考点5 中国地形、气候及主要河流(长江、黄河)

考点5:中国地形、气候及主要河流(长江、黄河)中国的地形、气候及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知识,做中国地理相关题目时将运用到。

本考点需要掌握中国的地形特点(地势、种类、分布)及其影响;气候特点、类型及分布;季风气候成因、类型特点、划分、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影响;河流(长江、黄河概况)◆ 一 中国的地形 1.中国地形的主要特点:(1)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面积广大 (2)地势 ,呈 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一、二阶梯分界线: 、 、 第二阶梯:高原和盆地(我国中北部),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

二、三阶梯分界线: 、 、 、 第三阶梯:平原和丘陵(我国东部),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

考点5 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河流特点影响 特点类型及其分布 季风气候黄河 长江——“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海拔最高的高原——地势崎岖、石林、溶洞广布四大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草原辽阔——牧人的天堂——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覆盖最大——面积最大的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大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高原山地气候——海拔、纬度位置最低、惟一在季风区的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面积最大的平原、黑沃土——温带季风气候三大平原:(黄淮海平原)——面积第二——温带季风气候——面积第三——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丘陵:海拔不高,盛产茶叶和竹制品——亚热带季风气候沿北纬32度、自西向东依次经过哪些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2.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二中国的气候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1)气候类型,气候显著(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2)气温: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受地势与纬度影响)(3)降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季(受海陆位置与季风影响)2.季风气候冬季风夏季风源地风向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长 江
1、长江水系概况:

唐古拉山脉主 峰各拉丹东

下面请同学们用红笔在空白地图上 填注干流所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宜宜昌鄂 湖湖口皖口 中游沪ຫໍສະໝຸດ 海湘赣滇
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流量10000 亿立方米,是我国第一大河。
青藏高原 横 断 山 区
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2、黄河各段的特征
主要支流
河 河口口
孟津 孟津 花园口
黄 上游 河 中游
下游
(源头段)水流平缓清澈 水量大增(洮河、湟水),多峡谷、水能大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水流平稳,水量减少 支流多(汾河、渭河),水量增,含沙量大增, 水能资源较丰富(三门峡、小浪底) 泥沙沉积,“地上河”
3、黄河治理与开发
一个小知识:河流两岸的侵蚀问题与港口选址
书本P148
思考:黄河的上游河套段和下游段均出现水量减少的现象, 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谢谢观看! 2020
主要问题及治理 中游:水土流失 下游:洪涝 开发 水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答题要领四、7) 地形起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严重。 治理措施:(答题要领五、8) 植树种草,恢复和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小流域 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等
黄河下游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多属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大;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塞下游河道。 多凌汛
治理 关键是治理泥沙 中上游修筑水库,调节水量,集水冲沙(小浪底); 中游黄土高原植树种草,保持水土;;下游加固堤 坝,疏通河道;上游、下游做好防凌汛工作。
龙羊峡
青铜峡
刘家峡
小浪底 三门峡
灌溉
“塞上江南”
龙滩
鲁布革 天生桥
岩滩
大化
珠江水量居第二位,由西江(干流)、北江、东江汇合 而成。
珠江中上游即红水河段是我国实行梯级开发的主要河段, 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
3、长江治理与开发
主要灾害:洪水
荆江段
原因:上游降水丰富且季节变化、年际 变化大。地势低平;河道特别弯曲, “九曲回肠”;泥沙沉积,淤塞河道, 排水不畅。
1、加固堤坝 2、设立分洪区 3、裁弯取直工程
中下游其他河段
成因
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地势低平,水流缓慢; 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塞河道及中下游 湖区; 中下游湖区围湖造田,湖泊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 治理 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2、长江各段的特征:
长江水系
大 雅渡 砻河 江
岷嘉 江陵 宜宾江
乌 江
汉 宜宜昌昌江 湖湖口 口
沅 江
湘赣 江江
主要支流
瞿塘峡
巫峡
短、险峻 曲折、秀丽
西陵峡 滩多水急
长江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是世 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 上游
中游 江 下游
多支流、水量大增
落差大,多峡谷急流、水能丰富 水流不畅(荆江)、河湖密布、天然调节 江阔水深,有利航行
中游退耕还湖;
下游加固堤坝。
开发
水能
龚 嘴 二 滩 宜宾 乌
江 渡
丹 江 口 三 宜葛昌 峡洲 坝
湖口
航运 通航里程7万多千米,“黄金水道”
灌溉
二、黄 河
1、黄河水系概况
请同学们在空白图上填注 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内蒙古 河河口口



陕晋


鲁 孟津
孟豫津 花园口

全长约5500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二 长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