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1一、教学目标:1.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或城市生活。
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4.朗读并积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二、教学重点:联系语境,展开联想,并仿照例句写一写。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
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或城市生活。
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
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内容,引发思考:1.回顾单元内容:教师导入:同学们,第一单元的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谁来说一说,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课文?预设1:我们一共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四时田园杂兴》《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和三篇课文《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
教师引导:这个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那我们来回忆一下第2课《乡下人家》和第3课《天窗》这两篇课文,它们的关键语句分别是哪一句?预设1:第二课《乡下人家》的关键语句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预设2:第三课《天窗》里,“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一共出现了两次,是这篇文章里关键的语句。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文章的过渡句和最后一句往往会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想法,尤其是最后一句阅读时要重点体会,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抓关键语句理解课文是学习文章、领悟作者思想的重要方法。
2.引发思考:教师引导:在第四课中,你认为哪些语句也能表达作者的情感呢?请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
预设1:我觉得最后一句“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这句话是关键的语句,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春天以及春天桃花水的喜爱之情。
预设2:我同意他的观点,这句话在文章的最后,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教案.docx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 日积月累 )教案课题人教版《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上课班级四年级 1班主备教师朱文条副备教师上课时间2015年3月26日星期四教知识与学习以诚恳的态度 ,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能力学过程与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 ,告诉别人心里话。
目方法情感态积累有关减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标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学会和作 ,和别人说心里话。
教学难点以真诚待人 ,能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法指导预习准备——合作交流——当堂训练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初学新课(初步探究)一、听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激发学生学维持精湛属于道德橡皮学生听写。
习的兴趣尊严善良款待赞赏僵硬二、日积月累。
完成知识与1、告诉学生 ,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能力目标 ,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体现了学生学生朗读;交流反馈的自主学2、逐句自读。
读背诗句。
习。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 ,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交流,讨论,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目的是要把学习的主动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引小组讨论并交流。
权交给学2、自读。
生。
导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释疑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 ,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 ,写一个事例。
(合作学习)基本环节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拓名言:1、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展2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 , 肉体也就没有了生命。
——大仲马学生交流反馈。
完成教学难学3、诚实是这么美妙的东西, 重金难买。
点。
习——会冶4、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富了。
(深入探究)——莎士比亚当藏在心里不公开的笑叫无拘无束纵情地笑叫堂不愉快而勉强地笑叫意义的一味地笑叫检狡猾阴险的笑叫众人大声的笑叫测故意做出的笑叫连线:苦笑傻笑哈哈大笑无完成教学重暗笑学生动笔写奸笑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组 语文园地一 猪年说猪》研讨课教案_18

猪年说猪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学生领悟不能片面的去认识客观事物,应该要全面的认识客观事物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习,学生领悟不能片面的去认识客观事物,应该要全面的认识客观事物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导语:同学们,在学习今天的课文内容之前,先一起观看一个视频,并思考:佩奇是啥?(猪)2.过渡语:那你们对猪有什么的印象呢?3.指名回答。
4.但是,有人跟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真实的佩奇”不该是这样的,那么猪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文章,一起认识“真实的佩奇”吧。
二、进入新课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我们生活中对猪的固有认知是?(用“”标出)2.指名回答。
3.过渡:那么猪到底脏不脏?到底蠢不蠢?到底胖不胖?让我们一起来成为小小科学家,一起来探讨猪的真实面目吧!三、合作探究,展开辩论1.合作讨论,赛前准备。
2.辩论开始,发表观点。
总论点:正方:猪很爱干净、很聪明、很苗条。
反方:猪很脏、很蠢、很胖。
辩论:反:我方认为猪很脏。
正:我方反对你们的看法。
我方认为猪是一种很爱干净的动物。
反:我曾观察过爷爷家猪栏里的猪在排泄物里打滚,常年有苍蝇等昆虫环绕,干净的动物身上怎么会有这类昆虫的?例如,我家的小狗就没有被苍蝇追着跑,所以我方认为猪很脏。
正:我方认为猪有自己固定吃饭、睡觉和上厕所的地方,要不是人们给它提供的空间太小,它才不想变脏呢。
并且我方认为反方所举的例子,小狗是有人给它清洁,但是猪没有,我方有理由认为如果有人给猪清洁,那猪一定会很干净的。
反:那猪每天喜欢在泥地里打滚,把自己弄得脏兮兮臭烘烘,怎么能不让人嫌弃呢?正:它们之所以会在泥地里打滚,是因为没有汗腺,不能排汗散热,跳进淤泥中能让身体保持凉爽。
其次,覆盖在身上的一层淤泥还是有效的保护膜,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在淤泥干掉之后,还能顺带把身上的虱子和寄生虫给一并驱除了。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四下)

03
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
01
02
03
难点1
学生对某些生字的音形义 掌握不够扎实,容易混淆 。
难点2
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不 够深入,难以运用。
难点3
学生对于某些句子的理解 存在困难,难以理解其深 层含义。
重点
重点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 正确读写和理解。
重点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 言实践。
重点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 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 素养。
解决办法
解决办法1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听写、 默写、组词等,加强学生对生字
词的掌握。
解决办法2
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 助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解决办法3
通过阅读、写作、交流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
学生参与度
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以及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建议。
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和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语文园地一》内 容的掌握程度,包括生字、词语、语法和阅读理解等方面。
Hale Waihona Puke 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能力,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 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习态度
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认真听讲、做笔记,是否能够按时完成 作业等。
教师反思
01
02
03
04
教学方法
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一·词句段运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联系语境,展开联想,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并能够简单描述。
2.能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的特点写一写。
【教学重点】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
2.感受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乡村和城市生活的不同,能够简单描述。
2.仿照例句“分项列举再总说”的特点写一写。
【教学过程】“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1.谈话引入:在这一单元,我们一同走进了纯朴的乡村,欣赏了乡下一幅幅独特、和谐的风景画。
(1)组织学生回忆课文,描述自己从阅读中想象到的关于乡村生活的画面。
(2)小结过渡:随着课文的文字,乡村生活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村有乡村的特点,城市有城市的魅力。
(教师相机出示展现乡村和城市生活的词语。
)2.初读词语,纠正字音。
(1)出示10个词语,学生自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教师纠正字音,重点提示“璀璨”“沃”“袅”的读音。
3.男女生分行读,读后引导学生思考: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预设1:前两列都是两个字的词语,后三列都是四字词语。
点评:你关注了纵向上的特点,横向上看呢?预设2:第一行都是写城市生活的,第二行都是写农村生活的。
4.学习活动:选择一个词语,描述从词语中想到的画面。
【自学】自主选择一个词语,描述想象到的画面。
【合学】组内共评,推选最佳画面,准备全班展示。
【展学】全班展示,师生共评。
预设:(1)城市生活词语预设:夜晚来临,城市灯都亮起来了,一排排路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的霓虹灯,绚丽多彩。
(相机点拨理解“璀璨”“灯火辉煌”,出示城市霓虹灯闪烁的图片,帮助感知理解)街道上到处都是车,人们都往家里赶。
(相加点拨理解“车水马龙”,你还在什么时候也见过车水马龙的景象?)街道两边到处都是高楼,很多都亮起来了灯光。
(相机点拨理解“高楼林立”)(2)乡村生活词语预设:在青山绿水之中,有一座小村庄,做饭的青烟随风飘荡。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组 语文园地一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公开课教案_10

《巧用排比,生动描写》写法指导课教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教材分析】排比句的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中语用点。
四年级的学生要了解排比句的基本特征,会仿照例句进行仿写,并在习作中运用排比句,这就是本单元设计《我的发现》的意图。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懂得运用“有的……有的……有的……”、“是……是……是……”等句式写排比句,但写出的句子比较单一,描写不够细致,缺乏表现力,不够生动形象,如何帮助孩子一步一步把它写得出彩,需要老师由扶到放,通过搭设阶梯、主题学习来完成。
【设计理念】根据文本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设计注重以人为本,敢于在目标设计上大胆取舍,选择最重要的目标去设计,根据“语文主题学习”理念,做到一课一得,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挖掘适合学生的切入点。
创造性地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从而让更多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象,有话会写。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课文《青岛海景》。
【教学目标】1.通过认、找、读、品排比句,了解其特点与作用。
2.通过练、写排比句,学法迁移,会运用排比句生动细致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难点】掌握、运用排比句来生动细致描写事物。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流程】一、小游戏导入——感受文字排列之美1.这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彩色铅笔。
如果我们进行有规律的排列,可能会给你惊艳的美感。
(出示图片)2.这是一段普通的话语,如果我们对文字本身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有可能会给你震撼的美感。
猜一猜,这些诗歌的题目叫什么?3.小结:原来,当语言文字有规律地排列,能给人带来如此美妙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图像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图像诗这种有趣的诗歌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老师想让学生明白,当语言文字有规律地排列,会给人美感,排比句也一样。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篇一」教学设计: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
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齐读。
(3)指明读。
2、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2、学习修改符号。
a、认识什么是修改符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3、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1)爸爸尚班走了。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多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b、小组内交流c、全班交流d、展示、评价。
4、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4)生诵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情感。
2.能按要求正确书写生字词,增强词汇记忆。
3.能正确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看法。
4.能在困难情境中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小有所获的秘密》2.生字词:探寻、屏息、湖泊、漫步3.文学常识:诗歌、寓言故事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2.正确书写并运用生字词。
3.学会倾听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运用生字词进行合理的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新课。
2.课文学习:轻声朗读课文,理解意思。
3.生字词学习:板书生字词,学习笔顺发音。
第二课时1.课文鉴赏:讨论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生字词造句:学生自由造生字词句子。
第三课时1.课文背诵:学生跟读课文,小组合作背诵。
2.课文理解:针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也需要加强,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作业。
另外,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给予学生机会进行言语交流。
六、教学延伸1.小组朗读: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课外阅读:鼓励学生阅读相关诗歌和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爱阅读的习惯。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一
一、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看窗外,春光多美好。
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
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
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
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
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
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
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交流后进行摘抄。
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
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
教师点评释疑。
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