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土地革命战争97页PPT

合集下载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十年土地革命战争

红军在反围剿中缴获的飞机
从南昌起义到百色起义;从井冈山等革命根 据地的创建到革命的重新复兴、发展, 实践说明: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在国民党新军阀对中心城市 统治大大加强的形势下, 以城市为中心,先取大城市,以求一举获得革命 胜利的苏俄式的道路是走不通的; 到农村去发动广大农民,建立、发展农村革命根 据地,扩大革命武装,中国革命就能够重新复兴、 发展。
1927年10月6日 毛泽东与袁文才 在茅坪大仓村会见
井冈山
井冈山中心区—茨坪
井冈山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12月11日,中共广东
省委书记张太雷、叶剑英等领导了广州 起义,对国民党大屠杀政策发动了英勇 的反击。 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28年初, 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海陆丰、琼崖、鄂豫 边、赣西南、赣东北……闽西、陕西等 地区领导和发动了近百次武装起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 识还没有后来那样重视。 1924年1月,毛泽东在讨论国民党一大宣言文 件时谈到:我们的组织还不够强大,影响还到 不了群众,恐怕还不适宜马上提出反对大地主 的口号。可以肯定,目前中国农村的阶级分化 还远未到开始为土地而斗争的这一步。 当时有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可以 在城市中推进国民革命的条件。
第五章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四个问题
一、探索革命新道路的 基本前提 二、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实践 三、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 四、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意义
第一节
探索革命新道路的 基本前提
历史背景:
1924—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推进的国民革命、北伐战争,以与辛亥 革命完全不同的形式和规模,打击了帝 国主义在华势力,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 的反动统治,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国范 围内得到空前的传播。因蒋介石和汪精 卫相继背叛革命,大革命归于失败。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ppt

第三讲:土地革命时期.ppt
蒋介石的反应如何?
大围剿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学生活动三:红军长征与西安事变
? 问题1:为什么要长征?概述红军长征过程的有关史实 以及长征胜利的意义。
? 原因: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 史实 (1)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南方革命根据地,北上长征。 (2)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 ,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3)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主张。 (4)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中共以延安为中心,建立 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5)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土地革命时期大事记
时空坐标
19.27 8月. 9.月 10.月 19.30 19.31 193.4 19.35 1.月 8月.10.月19.36 10.月 1.2月
南八 秋 井 全 中 红 昌七 收 冈 国 华 军 起会 起 山 建 苏 长 义议 义 革 立 维 征
命了埃
遵 《中 义 八央 会 一红 议 宣军
言》到
红西 军安 三事 大变 主
根十临


据几时


地块中


的革央

建命政

立根府

据成

地立
课堂小结
? 土地革命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 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 →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右倾错误 →八七会议的正 确决策;“左”倾错误 →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 →陕北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 1927—1936 年内战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

国共十年对峙PPT实用课件

国共十年对峙PPT实用课件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国共十年对峙
1927—1936
(工农武装割据、土地革 命)
国民大革命失败教训:
坚持革命领导权、 坚持武装斗争
一、南昌起义
时间: 1927年8月1日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 民党的第一枪。中 共创建革命军队, 武装夺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中国共产党党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课堂PPT)

中国共产党党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课堂PPT)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3、红军长征的开始
第五节、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
1935年1月,中共中央 在遵义召开了具有重要 意义的扩大政治局会议
1、遵义会议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
背景:长征初期,“左”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 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使部队的行军 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 追堵截,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 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 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 黔北重镇遵义。
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 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 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 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 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红军北上,一、二、四方面军会师
2、四渡赤水河
瞿 秋 白 及 其 左 倾 盲 动 主 义
2、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它正确地肯定了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仍然是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它正确地指出了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是处在两个高 潮之间的低潮,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 众,准备暴动。
大会制定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实行土地 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革命纲领,并且批评 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盲 动主义。
三、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形成过程: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毛泽东在总结井冈 山和其他革命根据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中国 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 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 本问题作了深刻论述,其中核心内容是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和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 想,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形成。

国共十年对峙 最新优秀课件

国共十年对峙  最新优秀课件

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主要内容: 1十3 2、提出背景: (1)社会性质(国情)(根源) (2)历史基础: ——大革命奠基 (3)实践基础: ①武装斗争 措施: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②土地革命 作用: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革命奠定 经济、军事、群众基础。 ③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思想基础 ——八七会议 纠右 ①主要内容 开展土地革命 坚持武装斗争——发动秋收起义 积极:指明前进方向,革命转危为安 ②影响 消极:埋下“左”倾隐患。
(2)军事方面
采取游击战战术,粉碎三次“围剿”,巩固并扩大革命根据地。
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推动中共正式建立与国民政府对峙政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11)。
(3)政治方面
实践
理论
实践
“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主要: 中共混乱、损失巨大 国内外形势变化促使党改变策略 蒋中原大战后实力大增 2、经过: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 (1)路线:略见《历史用表》 P41 从军事、组织两方面纠正“左”倾错误; 主要内容: 确立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2)遵义会议 ①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核心地位; 意义 ②标志着中共开始成熟; ③使革命转危为安。 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
一、“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主要内容: 1十3 2、提出背景: (1)社会性质(国情)(根源) (2)历史基础: ——大革命奠基 (3)实践基础: (4)思想基础 ——八七会议 3、影响: (1)理论方面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国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1、第一次 ——文家市决策(八七会议)(1927年) 城市 农村 2、第二次 ——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会议)(1949年) 农村 城市 3、第三次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革命各时期土地路线 ppt课件

中国革命各时期土地路线 ppt课件
• 1929年4月,毛泽东主持制定《兴国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 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规定,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 级的土地,”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性修改。后来又改变了《井冈 山土地法》中关于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 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
土地革命时期:
• 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符合中国农村实 际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即:依 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 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 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抽 多补少,抽肥补瘦。
抗日战争时期:
双减双交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收租收息
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2月,中共中央在《致国民 党三中全会电》中,曾承诺“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抗战 时期,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即地租一般 地以实行二五减租为原则,按抗日战争前的原租额,减去百分之 二十五;利息一般地减少到社会借贷关系所允许的程度。)实行 这一政策,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调动了广 大农民的抗战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
《中国土地法大纲》
• 《中国土地法大纲》是指1947年9月13日,由全国土地会议所通 过的土地改革法规(同年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公布实行)。中 共中央在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中指出:中国的土 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据有约70%— 80%的土地,残酷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90%以上的雇农、贫 农、中农及其他人民,仅有约20%一30%的土地,终年劳动,不 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我们民族屡受侵略、压迫及贫 困、落后的根源,亦是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 的基本障碍。为了废除封建及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 有其田,中国共产党制订、公布了这一指导土地改革运动的法规。

2013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复习课件

2013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复习课件

‚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 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 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毛泽东
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怎样的观点?其原因是什么?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观点。 原因: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放弃对革命与武装的领导权,导致大革命的失败。
返回
下页 返回 特点: ①大多分布在省与省之间的交界地区或一省偏远地区。 ②基本集中南方地区。 ①远离大城市,敌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地势险要, 原因: 易守难攻。 ②南方受大革命的洗礼,群众基础较好。
返回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31年 瑞金
意义: 是以工农为主体人民民主政权,标志着国共政权对峙局面的正式 形成,对各根据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强中枢指挥的作用 。 局限性: 成立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上升之际,更坚定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一政策,也刺激日本的侵略野心。
Ⅱ、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第
二次国内革命时期) (I)、独立领导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⑴南昌起义(时间、人物、意义) ⑵八七会议①……②…… ③…… ⑶秋收起义
⑷广州起义
(II)、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与实践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 ①点燃了…②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以农村包围 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崭新革命道路,给各地的革命 斗争树立了榜。(人物史97页)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必修三69页) ⑴土地革命 意义:①…②… ⑵根据地建设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⑶武装斗争 反围剿斗争 下页
返回

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图
材料 毛泽东指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并且发展……还须 有一个紧要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 错误。”这就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武装斗争是中国 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它,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土地革命,也 就不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 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它,就不能充分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就 得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根据地也就难以巩固;建立革命根 据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地和依托。三者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PPT课件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PPT课件
国民党新军阀政权的内外政策:对外实行反苏、亲帝的政策 ;对内竭力维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残酷地镇压、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P55-57)
这个政权的性质: 是一个代表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独裁专制政权。
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全国革命势力 受到严重摧残。
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保持着极大的革命热情。
毛泽东、朱德等红军领导人带头过艰苦的生活。 “红米饭,南瓜汤” “三月不知肉味” “朱德的扁担” 毛泽东、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优 良作风的生动体现。从此,井冈 山精神成了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之 一,被 称为“革命的传家宝”。
重大意义:
古田会议是党和红军建设史上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古田会 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⑴它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建党路线。对全党具有普遍意义; ⑵它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建军路线。它解决了长期处于农村游击
战争环境里,如何把以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份的军 队,建设成为一支新型 人民军队的问题; ⑶它为党和军队的建设 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 和建军学说。
⑶阐明了要实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必须做到武装斗争、土地 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有机结合。
只有三者密切结合,才能实现“工农武装割据”。武装斗争是 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 本内容;根据地建设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籍以发展的战略依托。
3.重大意义
⑴它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并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从而真正实现 了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伟大转折。
赣南、闽西根据地创建后,土地革命有了很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