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辨率和材质 追溯手机屏幕发展史

合集下载

屏幕和显示器的发展史

屏幕和显示器的发展史

OFweek显示网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备的屏幕和显示器与我们息息相关,其种类繁多,各式各样。

但你了解屏幕和显示器的发展历史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时间轴,乘着时光机,去了解一番屏幕和显示器的发展历程。

大把时间我们都盯着屏幕。

有人估算说:美国人平均每天看电视、手机、电脑等等设备的屏幕超过400分钟,而这大约占我们醒着的时间的40%。

数十年间,显示技术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20世纪50年代的调频电视,到早期Macintosh电脑,再到今天令人印象深刻的AM OLED和灵活多变的屏幕。

事实上,如今众多普及的显示技术在多年前就已生根萌芽。

比如,一想到3D电影,你就会想到如阿凡达之类的视觉杰作,但3D电影技术可追溯到20世纪早期。

而高清4K(如今是5K)电视的出现也具有极深的渊源。

看看下方的时间轴,它将为你概述过去一个半世纪里显示技术的简史。

奠基:CRT(阴极射线管)和早期发现铺平道路1897——CRT诞生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出物理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Karl Ferdinand Braun(卡尔·布劳恩),建造了第一个CRT(阴极射线管)。

该CRT包含一个能够通过电子束触及磷光表面创造出图像的真空管。

之后,此项技术被用于早期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上显示图像。

1907——电场发光的发现英国无线电研究员Henry Joseph Round发现电场发光。

电场发光是一种自然现象,该发现奠定了之后LED技术发展的基础。

同年,俄罗斯科学家Boris Rosing首次运用CRT将简单的几何图像显示到了电视屏幕上。

1925-1928——电视功能初现苏格兰工程师John Logie Baird,演示了电视的一些功能,包含传输识别人脸(1925)、动态图像(1926)和彩色图像(1928)。

20世纪40、50年代:3D电影的试验1947年,苏联放映了电影Bwana Devil(博瓦纳的魔鬼)并称其为“首部3D电影”。

手机屏幕技术的进化

手机屏幕技术的进化

手机屏幕技术的进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手机屏幕作为手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也在不断进化。

本文将从屏幕分辨率、屏幕尺寸以及屏幕材质等方面,探讨手机屏幕技术的进化。

一、屏幕分辨率的提升随着手机屏幕尺寸的不断增大,用户对于屏幕分辨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早期,手机屏幕的分辨率相对较低,显示效果模糊,无法满足用户对于高清显示的需求。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分辨率屏幕逐渐流行起来。

如今,高清、全高清甚至超高清的屏幕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用户在观看视频、玩游戏、浏览网页时,可以享受到更加清晰、细腻的图像显示。

二、屏幕尺寸的增大手机屏幕的尺寸也在逐渐增大。

早期的手机屏幕多为3英寸到4英寸之间,但现在的手机屏幕普遍超过5英寸,甚至出现了更大尺寸的屏幕。

屏幕尺寸的增大,除了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外,还可以为用户呈现更多内容。

用户在看电影、玩游戏时,可以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而且更多的信息也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示在屏幕上。

三、屏幕材质的改进手机屏幕材质的改进也是手机屏幕技术进化的重要方面。

最早的手机屏幕主要采用CRT或者LCD技术,这些技术在色彩还原和对比度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随着进一步的研发,AMOLED和IPS等新型屏幕材质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屏幕中。

这些新型材质可以提供更高的色彩还原度,更广的可视角度,使得用户在观看图像时能够获得更加真实和生动的显示效果。

四、屏幕刷新率的提升屏幕刷新率是指屏幕每秒刷新图像的次数。

在过去,手机屏幕的刷新率普遍为60Hz,但现在已经出现了更高刷新率的屏幕。

例如,一些手机采用了90Hz甚至120Hz的刷新率,在滑动、拖动等操作时可以获得更加流畅和细腻的显示效果。

高刷新率的屏幕还可以提高游戏的反应速度,使得用户在玩游戏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操作体验。

总结起来,手机屏幕技术的进化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也推动了手机行业的发展。

屏幕分辨率的提升、屏幕尺寸的增大、屏幕材质的改进以及屏幕刷新率的提升,都使得手机屏幕在显示效果、观赏性和操作体验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那些年手机屏幕分辨率的进化史

那些年手机屏幕分辨率的进化史

那些年手机屏幕分辨率的进化史因为技术永远没有止步,该来的还是来了。

昨天,夏普为我们带来了4K分辨率的5.5吋手机屏幕。

回望过去,你的手机屏幕分辨率从最早的QVGA、VGA,进化到了让人赏心悦目的720p,随后又随着业界标杆的抬高,到了已经很难用肉眼区分出像素的 1080p,最终进化到了根本完全区分不出来像素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诞生但不管怎么样到底还是来到了你手机上的2K……屏幕分辨率的增长(以及屏幕尺寸随之增大),在智能手机的进化历程中带给了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

你还记得当年让你惊艳,现在看到只剩下浓浓的颗粒感的旧手机吗?还记得哪些手机在屏幕分辨率上提高了业界标杆吗?VGA,全称视频图形阵列(Video Graphics Array),更为人熟知的是全世界最流行的模拟视频传输制式,发明于 1987 年,直到前几年仍然出现在很多电脑的主板上,直到被HDMI和 DisplayPort 取代。

在显示器上,VGA 指的是 640×480 分辨率的显示模式。

然而使用 VGA 分辨率的手机并不算多,更多的是 HVGA(Half,一半)和 qVGA(quarter,四分之一)分辨率的,前者有苹果推出的触屏 MP4 播放器iPod Touch、HTC G1、摩托罗拉 Cliq 等;后者则因为诺基亚的钟爱非常流行,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诺基亚 E71;另外,收购诺基亚手机部门之后微软直到现在还在销售 qVGA 分辨率的手机:诺基亚 215。

XGA,全称扩展图形阵列 Extended Graphic Array,和 VGA 类似,只不过分辨率有很大提高,达到了 1024×768。

虽然和 720p 的宽边分辨率近似,但 XGA 和 720p 仍然是有区别的,只不过在一些比较非正式化的场合上经常会被误写为 720p,倒也没什么大碍。

世界上第一台 XGA 分辨率的手机是 LG 推出的 Optimus Vu。

三星大屏商务系列手机 Galaxy Note 的第一代也是 XGA 分辨率。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这些年经济增长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活用品的更新速度也在变快。

车子换了房子换了,衣服也换了。

要说这些年什么用品的更新速度最快那么应该是手机了,现代人手机更新速度甚至是一年换一部手机。

新功能刚刚出现我们刚用上半年,之后更新的功能又出现了。

在网速方面从2G手机到3G、4G短短用了几年时间。

现在甚至要普及5G手机了。

在处理器方面当初我们用的是单核处理器,那时候觉得速度可以。

后来出现了双核觉得飞快,紧接着就是四核、八核甚至是十核处理器。

您有没有发现,在网速与处理器升级的时候手机的屏幕也在不断升级呢?最初的手机屏幕没有彩色,都是黑白屏幕的。

这种手机的屏幕不大但是非常省电所以续航时间比现在的安卓手机要长很多。

那时候手机功能单一,顶多在手机里面加装一个MP3功能。

后来才出现了彩色屏幕,不过一开始出现的彩屏手机售价非常高。

那时候的彩屏技术很落后非常耗电,但是仍然迷得很多人争先恐后去购买。

到了后来技术升级我们才真正用到了现在的高清屏幕,这个高清屏幕是LCD的屏幕。

从原理上解释就是这个屏幕是需要有一整块背光的,背光照亮彩色前屏我们才能看到。

但是这种屏幕也是有缺点的,就是比较费电。

还有就是在明暗变化方面控制是不是很好,比方说电影当中展现黑暗场景。

LCD屏由于始终有背光所以黑暗的场景显示仍然是有光的状态显得不真实。

针对这一个技术缺陷后来人们才发明了现在的OLED屏幕,这个屏幕比起LCD更省电。

原理上这个不需要背光,屏幕本身就能自发光。

简单解释一下就行屏幕是由无数个小的LED灯组成的,当屏幕要展现黑暗的场景的时候只需要把部分LED灯关上就可以。

展现的非常接近真实比起LCD效果好很多。

OLED屏幕完全符合我们对完美屏幕的要求,但是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不久之后更先进的屏幕又出现了,这就是柔性屏。

这个柔性屏就像是纸张一样可以折叠,这也给很多厂商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分析

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分析

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分析作者:刘丽华刘威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02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的发展,几乎见证了手机产业的发展历程。

本文对手机显示屏参数、材质及显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可以为人们在选购手机等方面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LCD屏 OLED屏显示屏显示技术1974年全球诞生的第一部手机并没有显示屏幕,直到1983年,世界上才出现了第一部带单色显示屏的手机,2002年全球出现了第一款彩屏手机。

从此,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手机显示技术几乎见证了手机产业的发展历程。

一、手机显示屏的分类按屏幕的材质来分,目前智能手机主流的屏幕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即液晶显示器,例如TFT以及SLCD屏幕;;另一种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的简称)即有机发光二极管,例如AMOLED系列屏幕。

LCD和OLED最根本的区别是OLED是自发光,而LCD需要通过背光板照射才能显示。

按屏幕的显示技术驱动方式来分,可分为无源矩阵(Passive Matrix)和有源矩阵(Active Matrix)两大类。

无源矩阵与有源矩阵的差别在于电流的驱动方式。

当外接电流通过时,液晶的排列方式会发生改变,电流停止后,若液晶排列方式保持不归原位(具有记忆性)就称为有源矩阵;而一旦电流消失即回复原位,必须再次充电才能排列的称为无源矩阵。

二、彩屏参数彩色显示屏的参数有屏幕颜色、屏幕材质和显示分辨率三个。

屏幕颜色实质上指的是色阶指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色数,即在手机的彩色屏幕上最多能显示多少种颜色,目前可达到1670万色;LCD屏、OLED屏指的就是手机的材质,而其它的诸如IPS、ASV、NOVA等并非屏幕材质,把它们称为屏幕显示技术更为准确;显示分辨率也称像素分辨率,简称为分辨率,它是指可以使显示屏显示的像素个数,通常用每行像素数乘每列像素数来表示。

从LCD到OLED屏幕细数十年手机屏幕发展历程

从LCD到OLED屏幕细数十年手机屏幕发展历程

手机屏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当时,第一代手机采用的是传统的液晶显示屏(LCD)。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屏幕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进和革新。

本文将从LCD到OLED屏幕,细数十年手机屏幕发展历程。

第一代手机屏幕使用的是液晶显示技术,也称为LCD屏幕。

这种屏幕基于液晶中液晶分子的扭曲和极性变化来实现显示效果。

LCD屏幕的特点是显示效果清晰,颜色饱满,但对比度和黑色表现稍逊。

在1997年推出的诺基亚5110上首次使用了彩色液晶屏幕,其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像素点组成了各种颜色。

经过几年的发展,手机屏幕开始使用TFT(薄膜晶体管)技术,提高了显示质量和对比度,特别是在观看视频和游戏方面。

2001年,索尼爱立信推出了第一款具有TFT屏幕的手机,T68、随后,TFT屏幕成为主流手机屏幕的标配。

2004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具有退色屏幕(STN,SuperTwisted Nematic)技术的手机,V70。

这种屏幕相对于以前的彩色TFT屏幕来说显示效果更好,对比度更高。

2024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搭载的是3.5英寸的TFT屏幕,分辨率为320x480。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开启了智能手机屏幕竞争的新篇章。

与此同时,AMOLED(活性基质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开始兴起。

相比于传统的液晶屏幕,AMOLED屏幕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低的耗电量。

它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不需要背光模组,因此可以实现更薄、更轻的手机设计。

2024年,三星推出了第一款搭载AMOLED屏幕的旗舰手机,Galaxy S。

这款手机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为AMOLED屏幕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自那时以来,AMOLED屏幕逐渐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选择。

随着技术的进步,AMOLED屏幕的分辨率和显示效果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例如,三星的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和Dynamic AMOLED等技术的引入,使屏幕显示效果更加鲜艳、细腻。

手机屏幕发展史机+冉小涛

手机屏幕发展史机+冉小涛




苹果iPhone 4将IPS和Retina融合在了一起,即将一个像素点分拆为四个像素进 行显示,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达到326ppi,而300ppi是人们能看到的分 辨率, 326ppi就是可以让你在看显示屏的时候有种看纸制品的感觉。它也因此得名“视 网膜显示屏”。
IPS代表手机:iphone4 屏幕优点:色彩还原度高、可视角度大、时间舒适 度高 屏幕不足:功耗较高
代表机型:三星i9000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可视角度大、省电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 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 。
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 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 上下两面,立体排列。 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 原准确,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产品。
代表机型:诺基亚N8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Super AMOLED屏幕
相比传统AMOLED炫屏而言,Super AMOLED摒弃了之前触控感应层+显示层 的架构设计,操控更为灵敏。此外取消玻 璃覆盖层还带来了更佳的阳光下显示效果。 同时,Super AMOLED还搭载了mDNIe( 移动数字自然图像引擎)技术能从任意角度 观看并做出快速的反应。源自代表手机:三星 酷毕系列产品
屏幕材质虽然让手机进入了彩屏的时代,但是 这些屏幕在自身的设计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屏幕的色彩表现,例如屏幕在节电方面的 设计等等。
手机屏幕“炫”时代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出的AMOLED、 Super AMOLED以及IPS面板将手机屏 幕的显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

优 点
触摸屏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 配合的多层复合薄膜,一层为玻璃或 有机玻璃底层,第二层为隔层,第三 层为多元树脂表层,表面还涂有一层 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 面经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
触摸屏的未来
触 摸 屏 的 现 在
触摸屏的过去
在我们所能追溯到的 触摸屏最早被用在手机设备
上应该是1999年摩托罗拉的 A6188。
触摸屏的过去
触摸屏屏体部分是一块与显示器表面 配合的多层复合薄膜,一层为玻璃或 有机玻璃底层,第二层为隔层,第三 层为多元树脂表层,表面还涂有一层 透明的导电层,上面再盖有一层外表 面经硬化处理、光滑防刮的塑料层。
点 优
表面电容触摸屏只采用单层的ITO, 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 导电体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
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以一个
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
直接导体 ,会影响电路整体电容特性。
手指与导体层间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后,就 会有一定量的电荷转移到人体。为了恢复 这些电荷损失,电荷从屏幕的四角补充进 来,各方向补充的电荷量和触摸点距离成 比例,我们可以由此推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屏幕由两层 有透明导电物质的 玻璃和塑料构成, 在用户触摸屏幕时, 会将两层内的导电 层贴合使得当前位 置的电压产生变化, 控制器同时从四个 角读出相称的电流 及计算手指位置的 距离。
触摸屏的过去
触摸屏的过去
1.电阻式触控屏的精确度高,可到 像素点的级别 2. 屏幕不受灰尘、水汽和油污的影 响,可以在较低或较高温度的环境 下使用。 3. 电阻式触控屏使用的是压力感应, 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 4. 电阻式触控屏由于成熟的技术和 较低的门槛,成本较为廉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分辨率、材质追溯手机屏幕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5-3-23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手机屏幕发挥着巨大作用,屏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机品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小尺寸低分辨率屏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大尺寸高分辨率屏幕成为众多手机的主流。

当然,要是能够解决续航问题,屏幕的形态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单一,像卷轴屏、收缩屏等这些科幻电影里见到的概念性屏幕在现实中也会出现。

其实,从手机诞生至今,手机屏幕经历了黑白-彩色的转变,特别是进入彩屏时代,因屏幕的研发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种类大致可分为STN、TFT、IPS以及OLED等这些,一般来说显示的颜色越多
还原复杂图象的色彩越真实,画面的层次也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就在屏幕演变的过程中,其尺寸也由“大哥大”时代那
种笨重的机身逐渐缩小到一个手掌大小,屏幕分辨率也变得更加清晰。

依稀记得苹果发布iPhone 4时,乔布斯曾说人眼所能看到的极限是300ppi,超过这一数值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老乔的言论并没有让厂商放弃升级屏幕,时至今日,2K屏手机正在慢慢普及,各品牌的旗
舰机屏幕ppi都远超300,所以屏幕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手机的发展史,两者缺一不可。

屏幕分辨率概述
自手机配备屏幕后,就已踏上飞速发展的道路,屏幕材质随着彩屏逐渐走向普及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分辨率也在逐年提升当中,
与之相对应的屏幕尺寸自然跟着分辨率变化而变化,至于屏幕是倾向小尺寸低分辨率、大尺寸高分辨屏,还是大尺寸低分辨率、小尺寸高分辨率,这些跟手机厂商自家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何谓手机屏幕的分辨率?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屏幕画面都是由一个个像素点构成,这些像素点分横向和竖向,横竖两点相乘之后的数值就是这块屏幕的像素,也称之为分辨率。

不过,为了方便表示屏幕分辨率大小,厂商们通常用横向像素×竖向像素的方式来表示,就像我们常见的1280×720像素、1920×1080像素等。

其次,从2003年彩屏手机普及至今,其屏幕分辨率的演变顺序
大致为128×128、240×320、352×416、640×480、480×800、960×640、1280×720、1920×1080、2560×1440……每一个分辨率背后都体现出厂商让消费者享受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而做出的努力。

时至今日,手机屏幕分辨率的纪录依旧被不断刷新,今年流行2K分辨率的屏,也许明年就有可能出现超越2K分辨率屏幕的手机,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我们来谈谈屏幕尺寸和分辨率的关系,大尺寸屏幕要想显示效果好,必然需要配备高分辨率,也就是这个尺寸下可以显示的像素,像素越多越清晰,显示效果自然也会越细腻。

不过,虽然屏幕显示效果和分辨率大小有关系,但这并不能代表屏幕分辨率越高,显示效果就会越好,屏幕材质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对屏幕的显示效果也有影响,因此我们在选购手机时还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

屏幕材质及形态
介绍完手机屏幕分辨率和尺寸的关系,我们知晓显示效果和屏幕材质也有一定关联,自手机进入彩屏时代,其屏幕材质就从STN、TFT、IPS一直演变到当下的Super AMOLED,看到这相信还有朋友不太明白,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这些屏幕材质。

STN是Super Twisted Nematic的缩写,彩色STN的显示原理是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上加彩色滤光片,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中的任一像素分成三个子像素,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就可显示出色彩。

此外,STN属于无源Passive型LCD,一般最高能显示65536种色彩。

TFT是指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后面的
薄膜晶体管来驱动,因此TFT显示屏也是有源矩阵液晶显示设备中的一种,其具有高响应度、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点。

与此同时,TFT 屏幕共分65536 色、16 万色、1600万色三种,相对于彩屏STN其显示效果非常出色。

IPS俗称“Super TFT”,从名字中我们知晓,IPS屏幕是基于TFT 的一种技术,其实质还是TFT屏幕,只不过是采用IPS技术的TFT 屏,相对于普通的TFT屏,它拥有可视角度大、色彩还原准确、触摸无水纹、环保节电等优势。

Super AMOLED屏可以说是AMOLED屏的升级版,相比原先的AMOLED屏幕而言,其摒弃了之前触控感应层+显示层的架构设计,这样做不但使触控更加灵敏,而且在阳光下还拥有不错的显示效果。

虽然手机屏幕所是使用的材质及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其大部分形态依然还是直板造型,关于屏幕创新方面,三星、LG等厂商率先推出了采用曲面和柔性屏幕的智能手机,不过,由于良品率及产能等问题,目前还未流行开来。

除上述原因外,如果手机厂商们能解决电池的续航及形态问题,相信不远的将来会出现科幻片里那种卷轴、扇形等多形态屏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