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闽文化概论作业2
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闽文化概论》作业参考答案《闽文化概论》作业1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答:闽文化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极为密切的关系:①古越文化的遗风;②中原文化的遗风;③宗教文化的传播;④海外文化的冲击;⑤台湾文化的交融;⑥领域文化的渗透。
2、闽文化的特点哪些?答:有:①多广性(也称碎状性)闽文化与中原文化不同;②难融性,闽地民俗各异;③双向性;④不平衡性;⑤延伸性;⑥易移性。
3、闽学特点有哪些?答:闽学特点有:包容性,注重节义,勤政爱民,勤于著述并轻训重义理,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深远的影响。
而从地域上看闽学的产生属于闽地,其核心是物须皆为闽人。
从时间上看,闽学萌芽产生于北宋,从哲学上看,闽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论为中国在封建理论思潮的主要代表。
从影响上看闽学内地域上升到全国性并为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答:北宋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北宋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南宋绿绍兴至康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时代由于统治者提倡朱熹传说,在全国普及盛行,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答:①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②体制上突破创新;③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知识。
6、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答: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外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这就是史学兴盛的原因。
二、论述题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答:闽文化研究的现状:与其它区域文化研究相比,闽文化研究显然还较为沉寂,还不是那么热火,也没有形成某种阵势,但九十年代以来有了很大的进展。
闽文化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闽文化遗产,抢救一些濒濒失传的文化现象,由此推进学术研究,丰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
2、试述为什么在学《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答:学习这门课,能对《闽文化概论》有个别深刻的理解,能对早在福建开发时期,对问南始为主的中原人亡现状在批分期进入闽地,对福建的发展有了一些肤浅的限解。
开放教育本科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开卷)

开放教育本科《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开卷)一、名词解释1、建白2、天上圣母3、三坊七巷4、寿山石雕二、简答1、闽学特点2、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3、试述福建文学理论经久不衰的原因。
4、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三、论述题结合海西建设,谈谈您学习了这门课后的体会。
(不要求面面俱到,谈出一点最深感受即可。
)答案:一、名词解释1、建白:元明间德化窑的白釉器俗称“建白”,滋润明亮,滑腻坚实,洁白中微见淡黄,纯净无瑕,光洁如绢。
胎、釉浑然一体,温润晶明,无需任何色彩和装饰,却典雅隽永,饶有余韵,美如脂玉,又似奶油、象牙。
在光线映照下,通体呈乳典或牙红半透明,故又被称为“奶油白”、“象牙白”、“中国白”,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
2、天上圣母:天上圣母也称妈祖海神,原名林默,是五代闽督林愿的第六个女儿。
相传她逝世后经常显灵护佑过往船只,救助海难,因此被渔民视为航海保护神,在民间被称为妈祖、娘妈。
从宋元到明清多次被统治者褒称升级,直到被尊为天上圣母。
3、三坊七巷:是福州城内由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
“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起建于西晋晚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古城中坊制典型代表和中国南方现存较为完整的古街区之一。
4、寿山石雕:寿山石雕因所用石材产于福州市郊寿山而得名。
寿山石石质脂润,斑斓多姿态,颜色有朱、紫、青、黄、黑、白等,也有一块石上五彩皆有。
寿山石雕在1500年前就已问世。
寿山石雕分为圆雕、浮雕、镂雕、薄意和印钮五大类,有花果、人物、动物、古兽、山水等陈列品,也有印章、文具、烟具、花瓶等用品,品种近千种。
其中以具有闽南特色的荔枝、雪藕、佛手、蟹篓、葡萄等为题材的装饰品最为有名。
二、简答1、闽学特点:(1)始终是动态、不断发展的(2)包容性(3)注重节义,勤政爱民(4)勤于著述,轻训诂重义理(5)注重收徒讲学,热衷于教育。
2、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1)著述面广泛,各种体制无所不包(2)体例上突破创新,开一代风气(3)提出新颖的史学思想,表现出卓越的史识。
《闽文化概论》形成性考核

4、简述历代福建道教发展简况。
5、简述福建民俗丰富多姿的原因。
6、简述福建教育发展状况。
二、论述题
1、论述道教对福建民间文化的影响。
2、论述福建教育久盛不衰的表现及原因。
《闽文化概论》作业(4)
一、简答
1、简述福建土楼的独特魅力。
2、简述福建古代寺观在建筑史上价值。
3、简述福建经济特点。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闽文化概论
——形成性考核册
(专科)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______
所属电大:________分校_______工作站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编制
《闽文化概论》作业(1)
一、简答题
1、简述闽文化的成因。
2、闽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3、闽学特点有哪些?
4、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
5、简述闽籍史学家著述特点。
6、福建史学兴盛原因。
二、论述题
1、试论述闽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2、试述为什么要学习《闽文化概论》这门课?学习后对自己有什么启发和帮助?
《闽文化概论》作业(2)
一、简答
1、简述福建文学的特点。
4、简述历代福建造船业的发展。
5、简述福建雕版印刷的特点。
6、简述苏颂对我国科技的贡献。
二、论述题
1、论述闽台贸易特点。
2、结合辅教材《闽文化续论》上的有关知识,略举一两个例子阐述你所熟悉的福建某个区域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或民间谚语?以及它形成的原因。
2、简述福建历代作家创作情况。
2016年春闽文化概论作业1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流行于闽北和闽东,因主要乐器为长膜笛,故又名“横哨戏”。
A.
北路戏
B.
词明戏
C.
小腔戏
D.
山歌戏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参照书本
第2题(已答). ()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
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 福鼎
B. 泉州。
2016年春闽文化概论作业2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第1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对肖像画有独到贡献,能突破成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人称凹凸法。
A.
周文靖
B.
郑文林
C.
郭汉
D.
曾鲸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2题(已答). ()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
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 福鼎
B. 泉州。
闽文化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也称“白字仔戏”、“潮音戏”,流行于诏安、云霄、东山、平和、漳州、南靖及龙岩等地。
明中叶前形成于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和福建南部的潮语方言区。
A. 竹马戏B. 潮剧C. 大腔戏D. 闽南四平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2题(已答). ()年画则往往与乡间民俗结合在一起,如李福记堂印制的《累积资金》图,以墨、绿、黄、红四色套版印制。
A. 泉州B. 漳州C. 福安D. 福鼎【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3题(已答). 泉州拓庆寺沙门静、筠二师于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年)合撰的()二十卷,为禅宗现存最古的灯史。
A. <高僧传>B. <释门正统>C. <宋高僧传>D. <祖堂集>【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在台湾十八个地方戏曲中,()是唯一产生于本土的剧种,它发祥于台湾宜兰县,源自闽南的锦歌,经过台湾艺人不断加工、提高,终于成为完整的大戏,后又由台湾传入闽南。
A. 高甲戏B. 歌仔戏C. 梨园戏D. 竹马戏【参考答案】B第5题(已答). ()不是关闭在书斋里的学者,他关注国家民族兴亡,关心民间疾苦,强调当官要廉洁奉公,认为: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字,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
A. 罗从彦B. 真德秀C. 朱熹D. 黄道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李贽B. 谢肇淛C. 曹学佺D. 赵弼【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近代重要诗派同光派闽派诗人领袖(),其浩繁的《石遗室诗话》力主三元说,对中国近代旧诗坛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A. 陈宝琛B. 林文C. 陈衍D. 林直【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8题(已答). 福州在给长辈祝寿时,于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即寿诞前一天,把小辈们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三碗寿面分别插三朵纸花,族内小辈对过寿者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
2016年闽文化概论作业3

魏晋
B.
晚唐五代
C.
宋代
D.
元代
第8题. 福州在给长辈祝寿时,于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 ),即寿诞前一天,把小辈们送来的寿烛在祖先灵前全部点燃,三碗寿面分别插三朵纸花,族内小辈对过寿者叩拜,然后落座喝酒赏乐。
A.
禳寿
B.
拜斗
C.
夹罐
D.
寿启
第9题. 宋代( )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提出了七大教学原则,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
东山铜山古城
D.
湄洲湾莆禧城
第11题.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
唐末五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第12题. 在福建各种样式的古桥中,最有特点的要算是( )。
A.
石拱桥
B.
浮桥
C.
吊桥
D.
屋桥(风雨桥)
第13题. ( )除夕之夜围炉,因古时贝壳象征财富、华贵,故食后蚶壳不得扫入垃圾,而要郑重地放置门后或床下,预兆来年发财致富。此外,还须在房门后竖放两连根带叶的甘蔗,称靠壁硬,取家运坚实牢固之意。
A.
三明
B.
福州
C.
漳州
D.
宁德
第14题. 做七在福州丧俗中最为重要。人死后每七天就要一祭,称做过七。至四十九止,一共要做七次。( )是规模最大的活动,届时发讣告遍告亲友,请其参加唁吊。
镂雕
C.
薄意
D.
印钮
第23题. 福建佛教与海外的联系主要途经有( )。
2016年电大_闽台区域文化形考任务作业1-3参考答案

7864_闽台区域文化课程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5分)1、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长滨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8—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5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其石器都是打制四起。
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
由上可见,台湾在第四冰期同大陆相连的时候,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了。
长滨文化的发现,使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至少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3、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参考答案或提示: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在东汉、两晋南北朝时称夷洲,三国时期称琉球,隋、唐、宋、元朝时称琉求,明朝时称东番,清朝属福建,设立台湾府。
1885年台湾建省。
4、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4500—3500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3500—2000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观题共50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1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对肖像画有独到贡献,能突破成法,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方法,人称凹凸法。
A.周文靖B.郑文林C.郭汉D.曾鲸【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题(已答). ()年画《小上坟》取材于民间传说:刘禄敬入京应试中举后未归,其妻肖素贞疑已亡为其上坟,后刘任县令返家途中遇一孝服女子哭祭于荒冢间,审之才知是妻。
图中刘禄敬戴团纱,穿官家,肖素贞穿大襟清装,头扎素巾,手举香烛祭盘,后有二衙役,绘刻精美,为年画中孤本妙品。
A.福鼎B.泉州C.厦门D.龙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3题(已答). 中国第一部道藏刻版完成于宋代()。
A.福州于山九仙观B.泉州玄妙观C.莆田江口东岳观D.武夷山冲佑观【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已答).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福州B.漳州C.泉州D.厦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5题(已答). 由于()对闽学有重要贡献,人称他为闽学干城。
A.蔡元定B.黄干C.陈淳D.真德秀【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已答). ()是现存的第一部福建全省性的地方志。
A.<福州府志>B.<八闽通志>C.<闽大记><全闽记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7题(已答). (),字惟度,福清人,诗多反映兵乱和哀叹人民生活困苦,充满隐逸情调,著有《枕江堂集》。
A.陈常夏B.谢亦骥C.林佶D.魏宪【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8题(已答). ()有著名的柚子宴,宴席上点柚灯、喝柚茶、吃柚果和柚皮蜜饯。
A.漳州B.泉州C.厦门D.龙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9题(已答). 宋代()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提出了七大教学原则,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对整个封建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A.罗从彦B.李侗C.朱熹黄干【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0题(已答). 福建的方形土楼也称方楼,闽西俗称四方楼,闽南俗称四角楼,这是一种以长方或正方形造型的土楼。
闽西规模最大、主楼最高的方楼是永定的( )。
A.馥馨楼B.善成楼C.裕德楼D.遗经楼【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1题(已答). ( ),福建经济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长,山区被大规模开发,农业上实行精耕细作,经济作物如葛麻、甘庶、茶、荔枝等都得以大规模种植;手工业中,以造船业、制瓷业为最。
A.唐末五代B.宋代C.元代D.明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2题(已答). ( )在技术上有三个首创,即:筏形基础,种蛎固础法,浮运架梁法。
A.泉州洛阳桥B.福州万寿桥C.福清蹑云桥D.莆田宁海桥【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3题(已答). 唐五代福建作家()对律赋的领域有新的开拓,其《江南春赋》虽写江南秀色,却能针对时事抒情,打破了诗赋的常规,赋中今日并为天下春,无江南兮江北是传诵一时的名句。
A.王棨B.郑良士C.江文蔚D.陈诩【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4题(已答). ()的《沧浪诗话》是一部体系完密而具有多方面建树的诗歌理论专著,是宋代最负盛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
A.严羽B.魏庆之C.蔡襄D.郑思肖【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5题(已答). ()福建出现了以收精炼气为主的炼养派和以役使鬼神为主的符箓派,一些著名道士都分属这两大派。
A.唐五代B.C.元代D.明代【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6题(已答). 福建闽越人图腾()A.蛇B.鸟C.猴D.狗【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7题(已答). 清代福建最著名的两个画家为()A.上官周.华嵒B.上官周.黄慎C.华嵒.黄慎D.翁陵.华嵒【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8题(已答). 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怕天,看不尽青山绿水,吃不尽鱼虾渔鲜。
属于()。
A.海上渔歌B.水上渔歌闽南渔歌D.闽东渔歌【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9题(已答). 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朱棣降旨保护伊斯兰教,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碑刻,至今完好无损地嵌置于()北墙壁上。
A.邵武清真寺B.福州清真寺C.厦门清真寺D.泉州清净寺【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0题(已答). 明代晋江人( )的《国史唯疑》,通记历朝人物遗事,后半卷专记闽事,可补史传不足。
A.郑鸿逵B.王忠孝C.黄景昉D.谢杰【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第21题(已答). 一般认为闽南十音是从北方传入闽南,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闽南的()中许多精华,形成了浓郁地方风格。
伬唱B.民间戏曲C.民歌D.民间器乐曲【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第22题(已答). 福建陶瓷业的繁荣,除了与生活所需有关外,还与()有关。
A.得天独厚的资源B.民俗的影响C.信仰的影响D.对外贸易的需要【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23题(已答). 福建佛教与海外的联系主要途经有()。
A.海外僧人来闽游学求法B.闽地僧人赴海外取经弥法及化缘C.在海外有大量廨院D.海外僧人在闽地盖庙【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24题(已答). 闽人的延伸性,主要表现在()。
A.向海外延伸向台湾延伸C.向内地其他省份延伸D.向东南亚延伸【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25题(已答). 闽学应该包括的特点如()。
A.从地域上看,闽学产生、发展于闽地,其研究者皆为闽人;B.从时间上看,闽学萌芽、产生于北宋,至南宋朱熹为集大成者,在元明清不但兴盛,而且有新的发展;C.从哲学学派上看,闽学即福建理学,其思想核心是天理论,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理学思潮的主要代表;D.从影响上看,闽学曾由地域性上升为全国性并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正宗思想。
【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考教材第26题(已答). 《闽书》价值主要表现在()。
A.保存了不少明以前罕见的史料B.以较为先进的史学观统摄全书C.在标题和分类上有创新D.现存最早而卷帙又最多的地方志【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27题(已答). 理学对福建作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思想队伍C.学风D.创作【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28题(已答). 春节是闽俗中最重要的节日,福州俗称做年,主要活动有:饮屠酥、序拜()。
A.却荤食B.上冢C.入学D.请子婿【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29题(已答). 清代福建开始出现全省性书院有(),培养出林则徐、林纾、陈宝琛等著名人物。
A.鳌峰书院B.凤池书院C.正谊书院D.致用书院【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0题(已答). 福建土楼的独特魅力,主要表现在:楼址选择灵活多变、充满人情味的内部构造、就地取材而不费能源、突出中心凝聚力和内围间结构的向心力、( )。
A.杰出的实用功能B.楼中各层次和房间作用统一C.一般都有附属建筑D.外观布局合理美观【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1题(已答). 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如( )。
A.悠久的历史B.建立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广泛C.对福建经济产生了多方面影响D.以物易物等多种形式【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32题(已答). 明代福建仍然是全国造船中心之一,造船业技术先进主要表现在( )。
A.船体规模大.性能优良B.型号齐全C.造船厂家众多.分布广泛.造船手工日趋专业化D.大量引进外国造船技术【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33题(已答). 闽北傩舞种类丰富,有()等。
A.跳幡僧B.C.跳弥勒D.跳五神【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参照书本第34题(已答). 闽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创新、总结。
A.补充B.发挥C.改动D.超出【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5题(已答). 南音的艺术风格可用古朴幽雅,委婉柔美来概括,其曲目有()。
A.指B.谱C.曲D.词【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36题(已答). 福州城的古代建筑的鲜明的特色有()。
A.城在山中.城中有山B.从北往南对称布局C.D.骑楼众多【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37题(已答). 在福建穆斯林的五个来源中,其中两个是闽南(特别是泉州一带)穆斯林的主要来源,这两个来源是()。
A.宋元时代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到泉州居住B.有的先从海上到中国其它地方.再或由北方南下C.明清两代由全国各地(以安徽.河南.广西为多)移居福建经商的回民D.元以后由外省来福建任职的将领及所带的兵士E.元以后.以种种原因(如受聘为阿訇.投亲.居官)等从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河南.河北来福建的回民【参考答案】AB【答案解析】第38题(已答). 保存至今最古老的福建方志,是宋代的()。
A.<三山志>B.<仙溪志>C.<临汀志>D.<闽都记>【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第39题(已答). 福建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其最主要特点有( )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寺院经济在福建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
A.经济开发的多样性海外贸易的兴盛C.与台湾贸易交往密切D.集市贸易的繁荣【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40题(已答). 福建剧种中,最主要的有闽剧、莆仙戏、()等五大剧种。
A.梨园戏B.高甲戏C.芗剧D.闽西汉剧【参考答案】ABC【答案解析】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第41题(已答). 宋代福建佛教愈加兴旺,其寺院之多为全国之冠,其僧尼之多,亦为全国之首。
()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第42题(已答). 闽西山区筑土楼的生土主要取黄土,但需提前3至5年先将黄土准备好,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翻一次土,其中还要依次加上斩碎的稻草,经过多次反复后,就可避免日后墙体因萎缩而开裂。
在夯墙时,均用蛋清、红糖、糯米汤调拌作粘固剂,其效果不亚于水泥,由此才创造了土墙承担四、五层高楼的世界奇迹。
( )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第43题(已答). 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举、读书蔚然成风、教育普及等原因外,还在于福建地处一隅,战乱较少波及,书籍相对保存完好,不少闽人以藏书为乐,使史学家有书可查。
()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第44题(已答). 林云铭,字西仲,侯官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授徽州推官,后拂袖归里,曾以卖文为活。
其诗大多抨击世俗的恶浊,感叹世态炎凉,多含讽刺,语言泼辣,著有《挹奎楼文集》。
( )对错【参考答案】对【答案解析】参考书本第45题(已答). 宋代泉州港成为中外海上交通枢纽,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正如泉州人庄弥郡在《罗城外壕记》中所记:四海舶商,诸番琛贡,皆于是乎集。
( )对错【参考答案】错【答案解析】第46题(已答). 明代莆田人李在吸收各家之长,又有创新,其《琴高乘鲤图》描绘神话故事中周代赵国人琴高回水中时和学生揖别的情景,虽然是以人物为主,对自然环境也作了精彩描绘,在河水翻腾、野风狂裂、山动水跃的环境中,衬托了琴高乘鲤仙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