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对屋面排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能够有效的在雨季降低屋面的承载力、有效地降低屋面雨水渗透、快速的排出屋面雨水防止集聚等。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哪家专业?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
1、雨水斗:①整个雨水系统的进口;②主要作用是极大限度的排泄雨、雪水等;③对进水具有导流、稳流的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系统的掺气;④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2、连接管: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
3、悬吊管: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
4、立管: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相连接;
5、排出管:将立管的水输送到地下管道中,雨水排出管设计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地。
6、埋地横管:密闭系统一般采用悬吊管架空排至室外,不设埋地横管;敞开系统,室内没有检查井,检查井之间的管为埋地敷设。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哪家专业?小编为您推荐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欧标世诺建筑排水是一家专注建筑排水系统的服务商,欧标世诺专注排水十年业绩遍布华东,同时在华东区域建立了多家线下服务网点提供快捷的安装售后服务。
(下设南京欧标世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无锡分公司,常州分公司,重庆分公司,杭州分公司等)。
公司目前代理销售德国HOMA国际品牌污水提升系统及相关给排水设施。
其它各类管材管
件等系统设备。
优异的方案设计,优良的品质要求,完善的售后服务为公司赢的了良好的市场和行业双口碑,公司秉承提供好方案,好产品,好安装,好售后的宗旨给客户以良好的服务。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

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雨水管的设计要求1.1.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迅速、及时地将屋面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管渠或地面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类。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
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分为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两种方式。
檐沟外排水由檐沟、雨水斗、承雨斗及立管组成。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及排出管组成。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且建筑物内部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或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由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系统按每根立管接纳的雨水斗的个数,分为单斗和多斗雨水排水系统两类,单斗系统一般不设悬吊管。
按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内排水系统可分为架空管排水系统和埋地管排水系统。
架空管内排水系统是通过架空管将雨水排人埋地管中,由于使用要求不同,又可分为敞开式和封闭式。
内排水系统两种。
(1)架空管排水系统将雨水通过架空管道系统直接引到室外排水管(渠)中,室内不设埋地管,可以避免室内冒水。
架空管道需用金属管材多,易产生凝结水,管系内不能排入生产废水。
(2)埋地管排水系统埋地管排水系统是通过架空管、立管将雨水接入室内埋地管排至室外,按使用要求又分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1)敞开式内排水系统。
由架空管道将雨水引入室内埋地管的检查井中,然后由埋地管引至室外。
若设计和施工不当,会引起检查井发生冒水现象。
此种系统可使用非金属材料,并可排入生产废水。
2)封闭式内排水系统。
封闭式内排水系统是压力排水,埋地管在检查井内装设封闭的三通管,管口用盖封闭以防冒水。
封闭式排水系统用于不允许冒水的建筑物。
系统不能排入生产废水。
1.2.雨水管的设计要求(1)雨水量计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雨水量的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该地暴雨强度、汇水面积、以及径流系数有关。
1)设计降雨强度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暴雨强度计算确定。
建筑屋面、建筑物基地、居住小区的雨水管道的设计降雨历时,可按下列规定确定:A.屋面雨水排水管道设计降雨历时按5min计算。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1.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概念降落在建筑物屋面的雨水和雪水,特别是暴雨,在短时间内会形成积水,需要设置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有组织、有系统地将屋面雨水及时排除到室外。
2.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1)按雨水管道布置位置分类1)外排水系统: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形式。
按屋面有无天沟,又可分为檐沟外排水系统和天沟外排水系统。
2) 内排水系统:是指屋面设有雨水斗,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水系统。
内排水系统可分为单斗排水系统和多斗排水系统,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和密闭式内排水系统。
3)混合排水系统:同一建筑物采用几种不同形式的雨水排除系统,分别设置在屋面的不同部位,组合成屋面雨水混合排水系统。
(2)按管内水流情况分类1)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2)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由于在北方地区,气温比较寒冷,室外水容易结冰,故本设计采用内排水系统。
3.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1)外排水系统的组成1)檐沟外排水系统(重力流)。
2)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单斗压力流)。
(2)内排水系统的组成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
内排水的单斗或多斗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雨水斗的选型与外排水系统相同,需分清重力流或压力流。
无论何种屋面雨水的排除都必须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进行设计。
一般情况下,檐沟外排水系统应按重力流设计,长天沟外排水系统应按单斗压力流设计,内排水系统可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大屋面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宜按多斗压力流设计。
本设计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
4.雨水排水系统管材的选用外、内排水系统采用的管材有UPVC塑料管和铸铁管,其最小管径可用DN75mm,但注意下游管段管径不得小于上游管段管径,且在距地面以上1m处设置检查口,并牢靠地固定在建筑物的外墙上。
对于工业厂房屋面雨水排水管道,也可采用焊接钢管,但其内外壁应作防腐处理。
简述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建筑排水系统是指用于处理和管理建筑物内外的水流的一系列设施和管道系统。
它包括了从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雨水以及地下水等各种类型的水流。
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功能和用途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室内排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是指用于处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和污物的系统。
它包括了卫生间、厨房、洗衣房等处产生的污水以及洗手盆、浴缸、淋浴器等处产生的废水。
室内排水系统主要由下述组成部分构成:1.1 排污管道排污管道是将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和污物从源头输送到下水道或者污水处理设施的管道。
它通常由PVC(聚氯乙烯)或者铸铁制成,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和承载能力。
1.2 排污设备排污设备包括了马桶、洗手盆、浴缸、淋浴器等,用于收集和排放建筑物内部产生的废水和污物。
这些设备通常由陶瓷或者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用性。
1.3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排除室内排水系统中产生的废水和污物所产生的气体。
它通常由通风管道、排气阀等组成,能够有效地防止室内产生异味和维持室内空气质量。
2. 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是指用于处理和管理建筑物外部产生的雨水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了屋顶、露台、道路等处收集到的雨水。
雨水排水系统主要由下述组成部分构成:2.1 屋面排水系统屋面排水系统用于收集和排放屋顶上产生的雨水。
它通常由檐沟、雨槽、雨管等组成,能够有效地将雨水引导到下水道或者集雨池中。
2.2 雨水收集设备雨水收集设备用于收集建筑物外部产生的雨水,以供后续利用或者处理。
常见的设备包括雨水桶、雨水收集箱等,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储存雨水。
2.3 雨水处理设施雨水处理设施用于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常见的处理设施包括沉淀池、过滤器等,能够提高雨水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3. 地下排水系统地下排水系统是指用于处理和管理建筑物周围地下水流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了地下室、地下车库、基坑等处产生的积水。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第九章建筑雨水排水系统9-1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排水系统。
一、雨水外排水系统1、檐沟外排水系统又称水落管排水系统或普通外排水系统,由檐沟、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组成。
雨水多采用屋面檐沟汇集,然后流入隔一定间距沿外墙设置的水落管排泄至地下沟管或地面。
适用于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等建筑屋面雨不的排除。
水落管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屋面汇水面积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来确定。
据经验,一般为15~20m设一根DN100的水落管,其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
阳台上的水落管可采用DN50。
2、天沟外排水系统天沟外排水即利用屋面构造上所形成的天沟本身容量和坡度,使雨雪水向建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方向)泄放,并经墙外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管道。
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组成。
适用于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以及厂房内不允许布置雨水管道的建筑。
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天沟外排水的方式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采用天沟外排水不仅能消除厨房内部检查井冒水的问题,而且具有节约投资、节省金属材料、施工简便,利于合理地使用厂房空间和地面以及为厂区雨水系统提供明沟排水或减少管道埋深等优点;但若设计不善或施工质量不良,会出现天沟翻水、漏水等问题。
天沟外排水,应以建筑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屋面分水线。
天沟的流水长度,应结合天沟的伸缩缝布置,一般不宜大于50m,其坡度不宜小于0.003。
为防止天沟末端处积水,应在女儿墙、山墙上或天沟末端设置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
立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时,需采取防冲刷措施,在湿陷性土壤地区,不准直接排水,冰冻地区立管需采取防冻措施。
二、雨水内排水系统大屋面面积的工业在,尤其是屋面有天窗、多跨度、锯齿形屋面或壳形屋面等工业厂房,其屋面面积大或曲折,内跨屋面雨水用水落管排除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雨水管系统。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

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摘要: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2.规程的主要内容3.规程的适用范围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5.规程的重要性正文:1.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简介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于2014 年发布实施。
该规程主要针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技术要求和规定,旨在保证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2.规程的主要内容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术语和定义: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相关的术语进行了定义,以便于各方准确理解和使用。
(2)设计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参数、设计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设计合理、科学。
(3)材料和设备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了规定,以保证其质量、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质量验收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施工质量。
(5)验收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验收的程序、方法、标准等进行了规定,以保证验收的科学性、客观性。
(6)运行维护要求:对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3.规程的适用范围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对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4.规程的实施与执行CJJ 142-2014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均应严格按照本规程执行。
第4章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4-1屋面雨水排放方式
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排水系统和内排水系统。
在实际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建筑结构形式,
屋面面积大小,当地气候条件及生产生活的要求,经过技术
经济比较来选择排除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外排水
系统或者两种排水系统综合考虑。
外 排 水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
内排水系统设计计算
内排水系 统设计计 算包括 选择 布置雨水斗,布 置并计算确定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和埋 地管的管径。 为简 化 计 算 过 程,可将雨水斗和雨 水管道的最大允许泄流量换算成不同小时降雨厚 度h5情况下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F=N· Q / k1
F—最大允许汇水面积,㎡; k1—渲泄能力系数,屋面坡度小于2.5%,按1计算。 Q— 最大允许泄流量 L/s N—取决于5min小时降雨厚度系数表7-5
2 3 1 2
1 v R I n
2 3
1 2
天沟的设计计算—计算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1)确定屋面分水线,计算每条天沟的汇水面积F 2)根据暴雨强度重现期计算5min暴雨强度q5; 3)利用(7—1)式计算雨水量Q; 4)初步确定天沟形式和断面尺寸; 5)计算天沟泄流量QT=ω· v; 6)比较Q与QT,若QT<Q,应增加天沟的宽或深, 重复第5和6步,直至QT≥Q; 7)根据雨水量Q,查表7—2确定立管管径。
检查口或带法兰盘的三通,位置宜靠近墙柱,以利检修。
• • 连接管与悬吊管,悬吊管与立管间宜采用450三通或900斜三通连接。 悬吊管采用铸铁管,用铁箍,吊卡固定在建筑物的桁架或梁上。 在管道可能受振动或生产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钢管,焊接 连接。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和混合排水系统。
一、雨水外排水系统1、檐沟外排水系统又称水落管排水系统或普通外排水系统,由檐沟、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组成。
雨水多采用屋面檐沟汇集,然后流入隔一定间距沿外墙设置的水落管排泄至地下沟管或地面。
适用于一般居住建筑、屋面面积较小的公共建筑和小型单跨厂房等建筑屋面雨布的排除。
水落管的布置间距应根据当地暴雨强度、屋面汇水面积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来确定。
据经验,一般为15~20m设一根DN100的水落管,其汇水面积不超过250m2。
阳台上的水落管可采用DN50。
2、天沟外排水系统天沟外排水即利用屋面构造上所形成的天沟本身容量和坡度,使雨雪水向建筑物两端(山墙、女儿墙方向)泄放,并经墙外立管排至地面或雨水管道。
由天沟、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组成。
适用于长度不超过100m的多跨工业厂房,以及厂房内不允许布置雨水管道的建筑。
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天沟外排水的方式排除大型屋面的雨雪水,采用天沟外排水不仅能消除厨房内部检查井冒水的问题,而且具有节约投资、节省金属材料、施工简便,利于合理地使用厂房空间和地面以及为厂区雨水系统提供明沟排水或减少管道埋深等优点;但若设计不善或施工质量不良,会出现天沟翻水、漏水等问题。
天沟外排水,应以建筑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作为屋面分水线。
天沟的流水长度,应结合天沟的伸缩缝布置,一般不宜大于50m,其坡度不宜小于0.003。
为防止天沟末端处积水,应在女儿墙、山墙上或天沟末端设置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沟上檐低50~100㎜。
立管直接排水至地面时,需采取防冲刷措施,在湿陷性土壤地区,不准直接排水,冰冻地区立管需采取防冻措施。
二、雨水内排水系统大屋面面积的工业在,尤其是屋面有天窗、多跨度、锯齿形屋面或壳形屋面等工业厂房,其屋面面积大或曲折,内跨屋面雨水用水落管排除有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在建筑物内部设置雨水管系统。
对建筑立面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也应设置建筑雨水管系统;此外,高层大面积平屋顶民用建筑,特别是处于寒冷地带的此类建筑物,均应采用内排水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进水格栅
虹吸式雨水斗
整流罩
下沉式雨水斗
排出管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连接管 连接雨水斗与悬吊管的短管。管径与雨水斗相同,
但不得小于100mm。 悬吊管
悬吊管与连接管和雨水立管连接,见雨水内排水系 统图,对于一些重要的厂房,不允许室内检查井冒水, 不能设置埋地横管时,必须设置悬吊管。
内排水 系统
檐沟外排水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天沟 外排水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檐沟
一般用于居住建筑, 屋面面积比较小的公共建 筑和单跨工业建筑,屋面 雨水汇集到屋顶的檐沟里, 然后流入雨落管,沿雨落 管排泄到地下管沟或排到 地面。
承雨斗 立管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压力流雨水系统 (虹吸式雨水系统)
屋面 雨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 单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只连接单个雨水斗的系统。
↓↓ 多斗雨水排水系统系统: 悬吊管上连接多个雨水斗(一般不得多于4个)
的系统。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单斗排水,
检查井内接管方式
135º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排气井
为有效分离出雨水排除时吸入的大量空气, 避免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埋地管系统上检查井冒水 ,应该在埋地管起端几个检查井与排出管之间设 置排气井,排出的雨水流入排气井后与溢流墙碰 撞消能,流速大幅度下降,使得气水分离,水再 经整流格栅后平稳排出。
雨雪水沿天沟流向建筑物的两端,经墙外
雨水斗
的立管排到地面或排到雨水道。
检
天沟
沉降缝
查
井
消能池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雨水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是指屋面设雨水斗,雨水管道设置在建筑内
部的雨水排水系统。 雨水内排水系统适用于屋面跨度大、屋面曲折(壳
形、锯齿形)、屋面有天窗等设置天沟有困难的情况, 以及高层建筑、建筑立面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大屋顶建 筑、寒冷地区的建筑等不宜在室外设置雨水立管的情况, 多采用内排水。
状态,屋面雨水的排水过程是一个虹吸排水过程。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设计水流状态为半有压流,系统的设计流量、
管材、管道布置等考虑了水流压力的作用。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1 外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1. 檐沟外排水系统 普通外排水系统由檐沟、雨水
斗 、水落管组成,降落到屋面的雨 水沿屋面集流到檐沟,然后流入沿外 墙设置雨落管排至地面或雨水口.
悬吊管的管径不应小于连接管管径、不应大于 300mm。 坡度大于0.005。连接管与悬吊管的连接采用45º或90º 斜三通连接。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立管 接纳雨水斗或悬吊管的雨水,与排出管连接;
以充分发挥管道系统的排水能力,单斗系统的排水 能力大于多斗系统。多斗系统的排水量大约为单斗 的80% 。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敞开系统: 为重力排水,检查井设置在室内,敞开式可以
接纳生产废水,省去生产废水的排出管,但在暴雨 时可能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
密闭系统: 雨水由雨水斗收集,进入雨水立管,或通过悬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根据立管连接雨 水斗的个数分为
单斗、多斗雨 水排水系统
根据系统是否与 大气相通分为
密闭系统 敞开系统
按雨水管中水流的 设计流态可分为
内排水 系统
重力半有压流雨水系统 重力无压流雨水系统
根据经验,民用建筑雨落管间距 为8~16m,雨水立管不得少于2根。
最小管径不得小于75mm,在地面 1m处设置检查口。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1 外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 天沟外排水系统
天沟外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
组成。天沟设置在两跨中间并坡向端墙,雨水斗 沿外墙布置。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坡向天沟的 屋面汇集到天沟,沿天沟流至建筑物两端(山墙、 女儿墙),入雨水斗,经立管排至 地面或雨水井。
消能池
检查井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天沟外排水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天沟
山墙
天沟外排水
溢流口
泄压管 消能池
检查井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天沟外排水
所谓天沟,是指屋面上在构造上
形成的排水沟,接受屋面的雨雪水。
检查井 雨水常常把屋顶的一些杂物冲进管道,为便于
清通,室内雨水埋地管之间要设置检查井。设计时 应注意,为防止检查井冒水,检查井深度不得小于 0.7m。检查井内接管应采用管顶平接,而且平面上 水流转角不得小于135º。
具体方式见下页示意图所示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吊管直接排至室外的系统,室内不设检查井。密闭 式排出管为压力排水。
一般为安全可靠,宜采用密闭式排水系统。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2 内排水系统的分类
压力流(虹吸式)雨水系统: 采用虹吸式雨水斗,管道中是全充满的压力流
一般情况下,多斗排水系统雨水斗的横向间距可采用12~24m ,纵向间距可采用6~12m.
同一系统的雨水斗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一根悬吊管上的雨水斗 不宜多于4个,最好为对称布置,并要求雨水斗不能设在排水立管 顶端。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雨水斗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檐沟
承雨斗 立管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檐沟外排水
雨水斗
檐沟
承雨斗 立管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天沟
山墙
天沟外排水
溢流口
一般用于排除大型屋
面的雨、雪水。特别是多
泄压管 跨度的厂房屋面,多采用 天沟外排水。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2020/8/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知识目标】
➢ 了解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组成; ➢ 熟悉屋面雨水排水方式及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概述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给排水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及时排除降落在建 筑物屋面的雨水、雪水,避免形成屋顶积水对 屋顶造成威胁,或造成雨水溢流、屋顶漏水等 水患事故,以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活动。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雨水斗
雨水斗是整个雨水管道系统的进水口,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的 排泄雨、雪水;对进水具有整流、导流作用,使水流平稳,以减少 系统的掺气;同时具有拦截粗大杂质的作用.
目前国内常用的雨水斗为65型、79型、87型雨水斗、平蓖雨 水斗、虹吸式雨水斗等.
天沟的排水断面形式多为矩形和梯形,天 沟坡度不宜太大,一般在0.003~0.006。
最小管径为100mm,在地面1m处设置检查口。 天沟内的排水分水线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伸 缩缝或沉降缝处,天沟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0m。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 立管、排出管等部分组成。
1根立管连接悬吊管的数量不多于2根; 立管管径经过水力计算确定; 同一建筑,雨水立管不少于2根; 立管沿墙、柱设置。 埋地管
埋地管管径不小于200mm; 一定长度的埋地管需设检查井。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2.2 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布置
本节将对建筑物各种形式的雨水排水系统 进行系统介绍。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屋面雨水系统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 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内排水 系统
屋面雨 水系统
外排水 系统
1 建筑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及选择
1.1 外排水系统的分类
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 水管道的雨水排放方式。按照屋面有无天沟可以分为 以下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