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张贴的画
第七课_美术_张贴的画

海报 设计
是向公众 传播思想 观念、介 绍商品、 报道服务 内容和文 化体育信 息的一种 艺术化的 宣传方式, 又称为宣 传画、海 报和广告。
“昆塔·盒子总动员” 电影宣传画
海报 设计
张贴画的特征
简洁,鲜 明,明确, 对学生有 很强的吸 引力。
3D动画电影张贴画
海报 设计
画贴张的途用他其了现出后之
政治宣传画、 文化招贴、 体育海报、 公益海报
海报 设计
海报 设计
反对战争
海报 设计
户外广告,好 莱坞,美国。
海报 设计
艺术设计周海报
海报 设计
海报 设计
END
2014.01
海报 设计
反对战争
海报 设计
海报 设计
海报 设计
海报 设计
“阿童木”电影宣传画
海报 设计
了解张贴画的发展历史
海报 设计
世界上第一 张奥运海报 是1896年雅 典奥运会的 张贴画
海报 设计
“你的国家需要 你”阿尔弗雷德 •利特,张贴画, 1914年,英国, 战争博物馆。 广告词: “伦敦的主张” 这是一张征兵的 政治宣传画。
海报 设计
条条大路 通瑞士, 旅游广告, 马特·赫 伯特, 1936年, 瑞士。
海报 设计
“我们爱和平” 1952年,政 治宣传画。
海报 设计
“丰收献给 社会主义”, 1958年, 政治宣传画。
海报 设计
“敌人磨刀,我们也磨刀” 1965年,政治宣传画。
海报 设计
足球世界 杯招贴画, 2006年,体 育张贴画。
海报 设计
最初主要用于商品广告,称 为“商业海报”
张贴画的分类:
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大练第七课答案

2022年六年级下册语文大练第七课答案课文1《北京的春节》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老北京人过春节的。
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详写,其余略写。
这样写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展现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传递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2.找出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
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么过春节的?课文中有多处描写孩子过春节的部分,例如第3自然段写了小孩过春节要做的几件大事,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在这段日子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吃,尽情地玩儿,作者把这些事情说成是“大事”,写出了孩子们内心的欢喜和对春节的期盼。
我每年除夕都和爸爸贴对联,贴窗花,晚上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守岁。
正月初一早上要吃饺子,给长辈拜年,收压岁钱。
3.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①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
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加点词是北京口语中的“儿化音”,这些词展现地域特色,富有艺术表现力。
②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
“闲在”是清闲自在的意思,这是北京方言,这些词展现地域特色,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4.下面的“阅读链接”也写了过春节的事情,读一读,想想与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老舍《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给我们展示的是老北京的民风民俗的全景画卷。
舒乙《北京的春节》详细地介绍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的风俗和春节的食物,写得十分有情趣。
斯妤《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习俗,既写了家乡的习俗,更写了自己的亲人,传递的是浓浓的亲情。
江苏省泰州市八年级美术学科中考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美术学科中考知识点梳理八年级上:第一课《自然意趣—中国山水画》1.《游春图》①作者:展子虔②时代:隋代③画种:中国画④历史地位: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件山水画卷。
2.《溪山行旅图》①作者:范宽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表现北方山水雄壮的自然风光。
3.“马一角、夏半边”:马远和夏圭,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夏的山水画各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改全景式构图,留出大片的空阔天地,将景物集中于一侧。
夏圭的代表作有《临流赋琴图》、马远的代表作有《山径春行》。
4.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强调神韵,要求诗文、书法、篆刻与画结合,讲究笔墨情趣。
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5.《容膝斋图》①作者: 倪瓒②时代: 元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江南景色。
⑤艺术特色: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6.《淮扬洁秋图》①作者:石涛②时代:清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古扬州变幻莫测的风貌。
⑤艺术价值:山水师法自然,主张“笔墨当随时代”。
7.《江山如此多娇》①作者:傅抱石、关山月②时代:现代③画种:中国画④艺术特色: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全景式构图。
第二课《用心灵接触自然》1.掌握树的结构,是画树的重要前提。
2.《盛开的桃花》①作者:凡·高②国家:荷兰③画种:油画第三课《变迁中的家园》1.速写最初的目的是记录信息、收录想法。
速写不一定要画出许多细节,也不必很完整,但是它们却能够流露出画家对景象的大量感受。
2.《旅行速写》①作者:柯布西埃②国家:法国第四课《空间与层次》1.几何透视中的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便于我们表现景物的体积感、空间感。
2.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第五课《盛世·汴梁》1.《清明上河图》①作者:张择端②时代:北宋③画种:中国画④表现内容:描绘了北宋汴梁(今河南开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
⑤艺术价值:《清明上河图》作为界画、风俗画的经典写在美术史里,此画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构成及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2020年扬州市艺术中考(音乐美术)知识点(定稿)

2020年扬州市艺术中考知识点一、音乐学科内容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与乐同行》:音乐常识:1.人声分类(童声、女声、男声)。
2.音符的种类。
第二单元《中国龙吟》演唱歌曲:《龙的传人》。
音乐欣赏:1.《金蛇狂舞》:了解曲作者聂耳,及演奏形式(民乐合奏)。
2.《红旗颂》:听辨号角主题和红旗主题。
音乐常识:1.京剧:了解“板”、“眼”;了解京剧主要伴奏乐器(京胡)。
2.附点音符:了解附点音符。
第三单元《茉莉芬芳》音乐欣赏:1. 歌剧《图兰朵》选段:作曲家(普契尼)。
2.了解《图兰朵》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联系。
音乐常识:民歌的分类(小调、山歌、劳动号子)。
第四单元《奥运之声》中音竖笛:《我和你》第一声部前八小节。
音乐常识:1 . 了解各种力度记号。
2 . 常见演唱形式(一),了解各种演唱形式并能够听辨。
第五单元《故乡歌谣》音乐欣赏:《思乡曲》:作曲家(马思聪),了解乐曲主题一,能够听辨小提琴音色。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音乐欣赏:《春之声圆舞曲》了解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能够听辨第一圆舞曲的主题一。
音乐常识:1. 莫扎特了解作曲家莫扎特及其代表作品(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等)。
2.曲式常见歌曲曲式结构为一段体(A)二段体(A+B)、三段体(A+B+A)。
3.常用变音记号。
4.常用指挥图式。
5.了解圆舞曲(音译“华尔兹”,3/4拍)。
第二单元《乐音传情》中音竖笛:《友谊地久天长》前八小节音乐欣赏:《流水》古琴独奏;了解古琴(古琴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2003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演唱歌曲:《杨柳青》音乐欣赏:1.《二泉映月》了解曲作者华彦钧;能够体验作品情绪(似泣非泣、似怒非怒);能够听辨乐曲主题旋律。
2.《紫竹调》能够听辨乐曲的主旋律。
音乐常识:1.了解民族乐器分类表;2.能够辨识常见民族乐器。
第四单元《梨园漫步》音乐常识:1.了解京剧(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剧种,形成于北京,是我国国粹);▲2.扬剧是的扬州的地方剧种。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教案2课时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题关爱他人【走进课标】友爱互助,真诚、友善,关爱他人。
【核心素养】A道德修养:践行以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助人为乐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要求A健全人格: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
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教学流程】一、阅读教材构建体系学生活动:8分钟时间。
(一)阅读教材P75-79,并在教材中圈画出答案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3.怎样关爱他人?(二)建构知识体系提示: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列出关键词或者问题的方式进行。
■列关键词:关爱、幸福、艺术。
■列问题:本节课的框题、目题及知识点分别是什么?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点评。
教师呈现一个体系(列表格)示例,供参考一、教学流程:第一目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书P75):学生认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有无场景中类似的经历,如有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分钟。
)学生阅读:教材P75-76正文了解关爱的含义及、表现,明确关爱对于他人的意义:教师强调: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书P76)思考:L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书P76—77)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第二目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活动四:“探究与分享”(书P77—78)思考:1.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学生回答:略。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七课 有趣的图形 ︳湘美版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七课有趣的图形︳湘美版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图形的种类及其对应的含义。
2.提高学生的图形辨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创造有趣的图形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画画的兴趣,并认识到美术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教具:纸张、铅笔、彩色笔。
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
4.范例图片: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有趣的图形。
通过各种图形的图片、观察物品等方式,导入课题,让学生对图形有一个整体而直观的认识。
步骤二:学习图形的种类及对应的含义通过图片和物品,让学生了解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常见的图形种类,同时介绍这些图形的含义和用途,如圆代表整体、完美,三角形代表稳定,正方形代表稳重等。
步骤三:绘制有趣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图形,并通过观察、发现、想象、创造的方式,在师生的引导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有趣的图形。
步骤四: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老师选取一部分作品,在黑板或墙上进行展示,并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学生作业1.记录并搜集身边的有趣图形,为下次课做准备。
2.完成本节课绘制有趣图形的作业,老师会在下节课提供评价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万物、发现奇妙的图形,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作画。
这样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图形辨识能力。
同时,在点评时,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创造的乐趣。
湘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第七课 条纹乖乖(教案)

师小结:有头有尾才美观,线条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就能形成美丽的条纹。
3、条纹粗细、方向: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两组条纹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细条纹、粗条纹)
生:……
学生:油画棒或水彩笔、A4白纸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媒体运用
一、导入
欣赏条纹服装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师:同学们,颜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场服装秀,我们一起走进去欣赏吧。
师:在服装表演秀中,他们所穿的服装共同特点是什么?(揭题)
课件播放班级学生身着条纹衣服。
二、新授
1、认识条纹
出示“——”一根线条,
师:嗯,下面老师让他们排排队,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湘教版二年级上册
《条纹乖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条纹的基本样式,能画出各种条纹。
技能目标:,能画出穿条纹服装的人物形象,创造出有个性的条纹服装。
情感目标:感受条纹给人的视觉影响所产生的美感效果。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画条纹,并用条纹装饰服装。
难点:人物动态的把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板、纸板模型
生:排在一起成了条纹。
师:真不错!线条乖乖的排在一起就组成了条纹乖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条纹乖乖。
(板书课题)
2、画画条纹
师:下面哪组线条在乖乖的排队呢?
生:第一个。
师:嗯,火眼金睛,一眼就发现了。线条如果不乖乖的排队,插队或者打起架来它们可能就变成了“格子”,或者三角交叉。
师小结:线条乖乖排成条纹。
五年级科学第七课《习惯与健康》教学设计

(1)自我评价。
讲述: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家对照健康评价表先对自己的习惯进行评价。评价表中每项都有三个标准,如“营养均衡”项目下面有三个选项,你属于“能做到”,便在横排对应的方框内打“V"。如果还能想到其他健康标准,请填到“其他" -栏。在评价时要做到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1.能围绕“习惯与健康”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通过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
3.能用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4.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得出探究结论。
5.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制作健康海报。
6.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生活习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3)交流信息,获取事实。
交流:指定小组代表按照“我选择的是什么项目,我共找到几个,分别是什么”与大家交流,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讨论研讨,深化认识。
引导: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的不良习惯,那么不良习惯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呢?各组可从“饮食、运动、睡眠、卫生”中选择一个方面,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进行讨论。
3.制作:学生制作健康海报。
4.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将制作的海报张贴在班级板报专栏或者校园的展板上。
课后反思
教法
谈话法
学法
观察法
教学过程
备课随笔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 (播放视频:东东喜欢躺在床上长时间看书,并且书本离眼睛很近,到了五年级,东东的视力急剧下降。)东东眼睛出现疾病的原因与什么有关?
2.提问: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会影响健康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课时。
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思考
一、课前准备
教具:各类招贴画作品、课件、画笔。
学具:画纸、画笔、各类图片等。
二、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当你在城市的街道闲逛、在地铁站等车、在参观博物馆时,你会发现招贴画无处不在。而那些最好的招贴画设计总是让我们驻足停留,招贴画所传达的信息清晰明了,离开后脑海里还会常常想着它们。
板书设计
张贴的画
招贴画的创意手法:
1.合理夸张法
通过夸张的手法能更鲜明地强调事物的特质,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2.以小见大法
这是创意的浓缩,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见大,以小胜大。追求简洁,高度提炼,充分表达了主题思想。
3.运用联想法
在审美的过程中通过丰富的联想,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扩展艺术形象的容量,加深画面的意境。
4.招贴画的创作:招贴画设计最重要的是创意,需要创造富有视觉吸引力的独特形式,其步骤有审题、选取形象、组合构图、色彩设计、选取制作方法、制作。创作方法可以运用摄影、黏土、手绘、剪贴等,以直观、生动的形式传递主题信息。
5.张贴环境:根据招贴画的内容选择张贴的环境。无论什么类型的海报,都希望广而告知,所以海报一定要张贴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城市的商业街区、交通要道或公路两旁。现代城市对海报的张贴有着严格的法规,必须认真执行。当今海报“张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媒体、电视、互联网等都是“张贴”的现代方式,在“张贴”过程中,必须严格制定计划,科学、经济地进行“媒体发布”。
(4)确定海报构图的焦点,信息的主次及文字排版。
基本要求:
创作手法不限,主题醒目,信息准确。
个性要求:
创造性运用图形、色彩、文字等综合元素,使画面具有视觉冲击力。
6.展示评价
张贴在合理环境,凸显招贴画主题,为校园文化添风采。邀请不同学科教师、家长共同评价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资鼓励。
7.课后拓展
思考:我们身边熟悉的招贴画,哪一幅令你印象深刻,为什么?它的颜色、图形、信息、文字又是怎样表现的?
揭示课题:“张贴的画”。
(二)新授课程
1.分析探讨
分析招贴画《中国民间剪纸》《湿地保护》等作品。
思考:招贴画的概念及意义是什么?
小结:招贴画是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向公众传播思想观念、介绍商品、报道服务内容和文化体育信息的一种艺术化的宣传方式,又称为宣传画、海报和广告。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招贴画的特点和作用,分析招贴画的构成形式及基本创作方法,体会招贴画的艺术美感。
技能目标:尝试运用文字、图形及色彩为班级、学校或某项活动进行招贴画设计,体验招贴画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情感目标:感受招贴画设计的形式美,逐渐使艺术学习活动融入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招贴画的构成形式及基本创作方法。
4.分析小结
思考:如何通过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设计出一张引人注目的招贴画呢?
分析教材中《麦当劳错在哪》《反对战争》招贴画,启发学生的创意。
小结:常用的招贴画创新思维方式有打破定势思维法,定势思维是人们按习惯的固定思路去考虑问题,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逆向思维法,抛开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招贴画中图形创意往往采用“原形置换”的逆向思维方式,制造悬念,有意将我们的预想阻断,令人惊异甚至是震撼,然而仔细品味不但不悖情理,反而感到趣味盎然。
2.招贴画的分类:最初主要用于商品广告,称为“商业海报”,之后出现了其他用途的招贴画,如文化招贴、体育招贴、公益招贴等。
3.招贴画的构成:图形、文字、色彩。海报在特定的位置张贴,属于平面媒体的一种,借助形与色来强化传达信息。通常人们看海报的时间很短暂,大约在二至五秒内便想获知海报的内容,所以图形明朗、文字简洁、色彩鲜明,形成海报醒目、准确、审美等特征。
5.学生作业
作业内容:
选择一项校园主题活动,进行海报的创意设计。注意合理运用构图、表现手法、材质、文字、色彩等,明确表达主题。
创作要求:
(1)分析海报的主题及张贴的地点,寻找海报中适用的图片。
(2)决定海报的设计主题,确定目标对象、色彩及材质的运用。
(3)选择作品的表现形式,使作品能够准确传达有关信息。
小结:招贴画设计的艺术元素。
创意——招贴画设计的核心。紧扣主题、新颖绝妙、意境深远是创意的追求。
构图——符合形式美法则,疏密有致,均衡搭配,合理运用空白等。
色彩——平面作品中的灵魂,为意境服务,烘托主题。
文字设计——字体要与主题贴切;用语力求精练传神。
创作方法——摄影、黏土、手绘、剪贴等。
创意手法——合理夸张法、以小见大法、运用联想法、富于幽默法、借用比喻法等,利用各种平面元素,在平面材质上,努力凸显视觉空间,产生强烈视觉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4.富于幽默法
运用幽默的语言,展现招贴画主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5.借用比喻法
比喻手法较为含蓄隐伏,有时难以一目了然,可一旦领会其意,便能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
教学反思
3.教师演示
如何设计一张具有感染力的招贴画,使观看的人能够直接接触最重要的信息?演示招贴画的创作步骤:审题——选取形象——组合构图——色彩设计——制作方法——完成张贴。
小结:一幅招贴画必须有特定的信息主体,并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进行创意表现,以生动、具体、直观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表达和传播。招贴的信息构成有创意画面、准确信息、鲜明色彩等,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设计思想方面往往采用一些不同寻常的创意和策略。
观察:黄色代表黄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红色是鲜艳的国旗,表现了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蓝色代表长江,表现了建设祖国的激情。
交流:招贴画《我爱黄河我爱国旗我爱长江》运用象征手法、纪念碑的艺术形式,主题鲜明的招贴组画设计,吸引了观者的目光,较好传达了准确的信息,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等艺术特征。
针对校园中存在的某个现象,利用招贴画的作用,设计制作相关公益招贴,为同学做善意的提醒。
广告衫——活动的招贴,尝试制作一件有趣的广告衫,传递校园文化。
招贴画知识要点:
1.招贴画:又称为“海报”或“宣传画”。按其字义解释,“招”指招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英文为“poster”,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具有很强的信息传达作用。
第七课《张贴的画》教学设计
主备课教师边继君源自二次备课教师备课内容张贴的画
设计·应用
教学班级
八年级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张贴的画,按其字义,揭示了招贴画的意义、作用和特征。招贴画简洁、鲜明、明确,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接触招贴画,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些主题明确的校园招贴画,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并增强学校、班级的凝聚力。教材从招贴画的概念、意义、构成、分类、主题及张贴的环境介入,引导学生关注招贴画,培养设计意识。引导学生把构思、创意通过视觉表达方式形成招贴画,以提高视觉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探究:招贴画的构成及分类?
讨论:招贴画的构成内容包含图形、文字、色彩等,分为公共招贴和商业招贴。公共招贴,是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商业招贴,是以促销商品、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内容为题材。
2.欣赏感悟
思考:一幅设计精美的招贴画凭借什么吸引着我们?分析招贴画《我爱黄河我爱国旗我爱长江》。
分析:设计师在设计招贴画时对图片的选择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图片的作用是简化信息,避免过于复杂的构图。图片能够使难以用文字表达的内容清晰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