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2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2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2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仿写的题型。
2.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导入“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仿照题干中所提供的特定句子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几乎是年年出现,它不仅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甚至涉及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成为高考语言运用题的“试验田”。
本考点涉及《考试说明》中三个方面的要求:(1)仿用句式;(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真题体验(xx年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式“没有……,人生就……,无论怎么……,都只是……的……”,修辞要用比喻,三句构成排比【答案示例一】没有感情,人生就如枯草,无论怎么浇灌,都只是得不到回报的辛苦劳作。
没有感情,人生就如雪花,无论怎么呵护,都只是结不出果实的冰冷消融。
没有感情,人生就如云雾,无论怎么追求,都只是走不到尽头的盲目奔波。
【答案示例二】没有信念,生活就如险峰,无论怎么执着,都只是触不到胜利的茫然攀爬;没有信念,生活就如湍流,无论怎么使劲,都只是看不到彼岸的无功挥桨;没有信念,生活就如旱地,无论怎么耕耘,都只是见不着丰收的残缺守候;【答案示例三】]没有爱心,人生就如断章,无论怎么书写,都只是看不到波澜的徒然缝补;没有爱心,人生就如残画,无论怎么构思,都只是见不到成功的肤浅着色;没有爱心,人生就如冷乐,无论怎么弹拨,都只是听不到愉悦的无力演奏。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2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2(一)古代诗歌鉴赏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重门深锁无寻处,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
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 声音如凤鸣,故“凤吹”之称。
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谷。
“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
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 问。
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
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 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 — ( 2)题。
南乡子苏轼梅花词和杨元素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竟不见(),但通篇透露着((2)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幺特点?它与上片起 首“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3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小说常考的两类分析探究-标题与主题】教学案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2【小说常考的两类分析探究-标题与主题】教学案小说标题与主题的分析探究1.分析探究标题要注意3点:①抓点题句。
阐释标题内涵应从分析文本入手,点题句是解读标题含义的钥匙。
②把握主题。
标题有的直接揭示主题;有的暗示主题;有的引导读者深思主题。
③多重解读。
关注标题的表层义、深层义和主旨义(情感义)。
表层义是指标题本义;深层义指在文中的指代义、比喻义或象征义;主旨义是指标题传达出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思想感情。
2.探究小说主题可“四面包围”:①从人物看主题。
人物是小说主题的载体,主人公的性格命运,往往隐含作品主题。
②从情节看主题。
小说要表现的主要事件往往反映着作品的主题。
③从环境看主题。
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典型环境,往往有的时代烙印,是主题的暗示。
④从作者的议论看主题。
小说作者的情感态度往往隐藏在议论中,以此可认识主题。
[核心提示]分析探究题作为最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能力层级最高的题型,是小说阅读题中的重点。
限于文字表述量的原因,小说阅读中的“价值判断”“审美评价”“意蕴探究”“个性解读”等考查内容,主要以“标题意蕴”“主题内涵”的分析探究为考查重点。
突破点一分析探究标题意蕴[典例]小说以“黎明前夜”为标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看故事,把握比喻意义。
小说写了一个临近解放的前夜,小勇家因“土改”分得土地,哥哥先希望小勇回家种地后支持参军的故事。
“黎明前夜”可见有比喻意味,比喻新中国的黎明。
第2步:联主旨,揣摩主旨意义。
小说歌颂了中国农民在解放战争后期的觉悟,故“黎明前夜”的主旨意义是中国农民的思想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
小勇牺牲在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中,是新中国的黎明时期,让我们不难想到要铭记为新中国献身的烈士,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新中国的“黎明”。
第3步:分要点,由表及里回答。
将新中国诞生的前夜比喻为“黎明前夜”,暗示了浴血奋战的全国大解放背比喻意义景。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20

进入高三,同学们实际上已进入高考的临战状态。
首先,应该根据《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试内容以及各项具体的能力要求,对自己作一番对照分析,判定自己的强项是哪些,弱项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这一学年的语文学习和语文复习。
要重视第五、六两册课本的学习,充分利用这两册课本,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读写能力。
有不少高三同学忽视课本的学习,误以为高考不会考课本而将课本放在一边,这是不恰当的。
在高中语文学习的三年中,如果高三这一年不读课本,不用好课本,实际上就是三分之一的时间不接触新的语文材料,不吸取新的语文营养,其弊病是显而易见的。
再就课本本身而言,其中的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以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与高考的内容直接相关;其中的古文司马迁的《史记》、《孟子》这两个专题的文章,是典范的“浅易”古文,与高考的古文阅读密切相关;其中的古代诗歌单元,与高考的古代诗歌鉴血脉相通。
至于课本安排的多数写作训练,与高考作文也血肉相连。
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它、学好它、用好它。
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
下面再来谈高考。
一、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高考语文试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分为四大块。
下面按照这四大块逐一加以说明。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占30分)这一部分的总要求是:“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概括起来说,一是“识记”知识。
所谓识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语言知识中,最基本的是字的形、音、义以及常用词语的含义。
二是“掌握”技能。
所谓“一定”,是指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所谓“技能”就是实际的语言操作能力。
在这个总要求下,有下列8个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2•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4•辨析并修改病句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6•选用、仿用、变换句式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8.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这8个考点,在高考试卷中形成两个题群:第一题群,语言基础题。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部分教学案

xx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部分教学案【考纲解读】xx年考试大纲规定: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具体要求是: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2.发展等级(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真题共赏】1、(xx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去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件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新课程作文题应该说是最具有寓意的材料作文题了,延续了可写性强的一贯特点。
角度有:(1)漆工的角度可写性最强:顺便补漏洞,干了职责以外的事,且不张扬,不求回报。
A.职责有内外的区别吗;B.修补漏洞、杜绝不良人人有责任;C.做好事不张扬、不求回报;D.和谐社会需要人人尽力;E.莫以善小而不为;F.小漏洞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危及整体发展等等。
(2)船主的角度:懂得感恩,做好事者以应有回报。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高考考纲要求、命题特点,探究总结文学类文本解题技巧。
2.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能快速阅读文本,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中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现代文的阅读质量。
【教学难点】揣摩命题者的意图,把握规律,学会现代文理解、筛选、推断的策略,从而有效地提高正答率。
【教学过程】一、解读考纲: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真题演练(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5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第二轮专项复习教案5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
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 _ 谓美莫已若。
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①乌在其为明也?②是好苦我。
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
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②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
3•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曰:“不然。
臣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不能以胜。
故善兵者,务在于善附民而已。
”4•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
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
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
”其父信之。
选自《吕氏春秋•疑似》(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词阅读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教学,能够让学生明确古诗词鉴赏中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解答这类古诗词鉴赏题目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规律,以及基本的答题格式。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分清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个概念,从而在实际答题中准确理解题干。
教学重点: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及变式设问、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解答这类题目的一般格式。
教学难点: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式:通过例题验证,运用PPT等电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将方法与例题、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近些年的语文高考中,古诗词鉴赏之形象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目标,也是高中生失分较多的一个考点。
因为诗词形象包含人物、景物和事物等形象,所以,我们在答题时往往张冠李戴,失去了不该失去的分数,甚为可惜。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分清形象,以及如何解答这类题目。
二、分清三类形象。
古诗词形象一般有三类,即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三者是相辅相承的,它们既区别明显,又有相互补充,如景物形象往往表现了人物形象,而事物形象往往又是人物形象的又一种表现。
比如众所周知的《石灰吟》,作品既是吟石灰这一事物形象,其实又是作者于谦借助石灰来表白自己的志向和追求,所以,我们说,这首诗歌的事物形象,其实就是作者人物形象的真实写照。
三、展示PPT。
对照PPT文件,我们来加以解读。
(过渡语略)1.展示真题,解读高考题。
2.展示设问形式及变式设问。
3.对每一种形象答题规范及技巧进行解读。
4.归纳这类题目的答题格式。
5.巩固练习。
四、质疑问难1.还有其他的变式设问吗?有,因为任何一个考点的设问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个可根据平时的训练加以概括。
2.如何兼顾注释和背景?特别是解答人物形象时,一定要兼顾文下注释和有关的时代背景,因为,这两点对我们的鉴赏大有裨益。
鉴赏时将意象、注释和背景有机结合起来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2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理解仿写的题型。
2.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导入“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仿照题干中所提供的特定句子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这种题型在高考中几乎是年年出现,它不仅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诸多方面,甚至涉及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成为高考语言运用题的“试验田”。
本考点涉及《考试说明》中三个方面的要求:(1)仿用句式;(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3)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真题体验(xx年全国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式“没有……,人生就……,无论怎么……,都只是……的……”,修辞要用比喻,三句构成排比【答案示例一】没有感情,人生就如枯草,无论怎么浇灌,都只是得不到回报的辛苦劳作。
没有感情,人生就如雪花,无论怎么呵护,都只是结不出果实的冰冷消融。
没有感情,人生就如云雾,无论怎么追求,都只是走不到尽头的盲目奔波。
【答案示例二】没有信念,生活就如险峰,无论怎么执着,都只是触不到胜利的茫然攀爬;没有信念,生活就如湍流,无论怎么使劲,都只是看不到彼岸的无功挥桨;没有信念,生活就如旱地,无论怎么耕耘,都只是见不着丰收的残缺守候;【答案示例三】]没有爱心,人生就如断章,无论怎么书写,都只是看不到波澜的徒然缝补;没有爱心,人生就如残画,无论怎么构思,都只是见不到成功的肤浅着色;没有爱心,人生就如冷乐,无论怎么弹拨,都只是听不到愉悦的无力演奏。
三、考点涵析【常见的仿写题型有四种】1.命题式:先给一个例句,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
例:仿用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简析:这道题所考查的内容,包括《考试说明》中关于句子和修辞及语意连贯三条,能力层级为D级。
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是句式要求一样。
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特点:即两个并列的比喻句。
做题要善于联想,做到比喻得当。
试题的基本要求有两点:一是必须以“时间”作为本体;二是必须写出两个并列关系的比喻句。
如果再仔细分析,本题的要求还有三点:一是比喻中本体必须出现,可以是明喻或暗喻,但不能是借喻;二是每句话的两个分句均为主谓句,后一个分句为兼语式;三是前后两分句的语意必须衔接,后一个分句应对前一个分句从功能及作用上作出合理的解释。
如将书籍比作梯子,下面紧接着就写梯子能“引导”人“登”上殿堂,又如将书籍比喻成“钥匙”,下面就说它能“开启”心灵之窗。
参考答案:时间好比一个良医,它能教我们医治流伤的血口。
时间如同一位慈母,它将帮助我们抚平心灵的创伤。
时间如同一位法官,它对每一个人都是公而无私的。
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在人们的脸上画出了人生的苍桑。
时间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好比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涤去心灵的杂质。
2.嵌入式:要求仿写的句子夹在已供语言材料的中间,这样就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的内容、句式搭配得当。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如:例: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
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
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
我们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简析:此题考查句式的运用和修辞方法和运用。
能力层级为D级。
仔细分析给的句式特点,有利于解题,也有利于做题。
(1)打比喻。
文中列出三个比喻句子(像),那么也要造类似的比喻句才可以。
可以写“五十年像一首歌曲”,“五十年像一个赛场”,“五十年像一部戏剧”,“五十年像一条大路”等等。
(2)前低后扬。
从“有急流也有缓流”,“有冷色也有暖色”可以看出,前者表低落,后者表扬起,那么在拟定新句子的时候,可以注意到这个特点。
与上面对照,可以写“有低音也有高音”,“有失误也有成功”,“有平静也有高潮”,“有弯曲也有笔直”等等。
(3)前后照应。
“长河永远奔流”照应“有一条长河”等,那么续文也应照应上文的内容,可以写“乐曲渐趋高潮”,“赛事正趋激烈”,“剧幕徐徐拉开”,“大路继续向前”等等。
参考答案: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3.续写式:先给一个例句,要求再另写内容,句式要与例句相同,语意上要衔接。
例: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此题是结合语境,仿照句子续写,要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参考答案:①(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4.开放式:一般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
例: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句子。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简析:比喻+疑问参考答案:勤奋是成功的基石,登上了多少难攀的台阶?四、应考链接仿写句子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考试方向,倍受青睐。
能力考察:(1)思维角度:想象、联想的思维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哲理思辩能力。
(2)语法角度: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对比、类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能力。
(3)句式角度:运用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句式的能力。
(4)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解题具体步骤:1.分析题干的要求(1)仿写句与示例句的关系(2)确定表达的主体(3)字数的要求(4)形式的要求(5)修辞手法及感情色彩2.研究例句的特点(1)语句表述的结构形式,包括表达方式、选用句式、语气,甚至句子中词性的一致。
(2)语句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倾向。
3.整体感知文段的内容,根据上下文意及语境,仔细揣摩,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确定仿写内容。
4.初步仿写,反复揣摩,检查仿写的句子是否合乎要求,切忌依样画葫芦。
确定“形神兼备”后再做定案。
五、典型例题【例1】(xx年山东卷)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4分)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直接套用。
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书对人生的作用;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总结可知:本题的形式要求:比喻、两个分句,句式——在……中,书是……,使……;内容要求:书的价值作用。
【参考答案】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
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例2】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与之组成排比句,表达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4分)例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要求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首先分析例句,例句形式上采用了“有……就不能……”的句式,内容上以拟人的手法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
答案示例:有梦想的灯光闪耀,就不能让前进的脚步在困难面前退却。
有父母的支持,就不能让奔跑的脚步在摔倒之后停滞。
有阳光的照射,就不能让激昂的心情在阴雨中沉沦。
仿写四忌考场谨记一忌话题脱离(话题:既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二忌结构不一(结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三忌修辞不符(修辞: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四忌色调不合(色调:即色彩和格调。
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都要和谐。
此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求内容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六、巩固与提高(一)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试题解析】考察语言运用仿写的能力,属于嵌入式题型,首先分析题干:仿写两个句子,与开头句构成排比,必须有比拟修辞;然后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没有……,可有……;最后要注意内容上的隐性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答案示例】没有牡丹的富丽典雅,可以有小草的清秀刚毅;没有蓝天的深邃博大,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悠然。
二、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一段城墙,是一页历史;你镌刻了岁月,记载着兴盛和衰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解析]考察语言运用仿写的能力,需注意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句式要一致的要求。
[答案示例]一片落叶,是一段时光;你走过了季节,呈现出沉静与安详。
一颗卵石,是一种品质;你经历了沧桑,成就了圆润与晶莹。
三、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式整齐,语段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