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引议联结》导学案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引议联结》导学案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引议联结》导学案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引议联结》导学案

一、学习目的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议联结

二、学习重点

正确运用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

三、导学时间,是课时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针对孙教授在内的类似言论,孙教授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面对这场校园风波,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绝”是否合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尊师重道,乃以树人

谢芳兰

郝同学口无遮拦地评论教授,进行“言语攻击”,教授的愤怒可以理解。然而从郝同学出言不逊、目无尊长的态度,我们更应该反思为何所谓英才竟如此粗俗不堪。

曾在梦中,看见大雪纷飞,程门之雪没过了布履,学生杨时静候在门口,一动不动,尊师之心一如阳春洒落树梢的晨光,一股暖流在心底流淌;翻看书卷,能看见“俯身倾耳以请,色愈恭,礼愈至”,宋濂谦恭地候立于老师身旁,尊师之心一如三月融化冰雪的暖阳,轻抚你我亦照耀你我。师之威可质疑,却不应言辞轻率,出言不逊。顶撞师长,行为与举止的不雅,让人心中陡升寒意,让师与生的隔膜加厚,却无益于求学与治学。

《礼记·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一位硕士,用“垃圾”等词形容教

授们的学识和人品,受到提醒后仍然我行我素,不亲其师,不拳师教,没有敬畏之心,请问,没有品德,学有何用?品学兼优是为才,百年树人任务艰巨,王守仁在《严师箴》中说:“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尊师重道,乃以树人,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教育底线!

如今,娇惯任性的独生子女逐渐成为学生主体,在逐渐功利化的教育风气之下,一些学生以金钱名利为标尺,对传授知识的教师缺乏敬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已是不争的现实,已经鲜见怀有诚挚之心的学生了,这是当下中国物质至上知识贬值的大危机!尽管如此,我们仍不能忘记三尺讲台前告诫我们格物致知的老师;仍不能忘记手握尺规教导我们“不知规矩,无以成方圆”的严师;仍不能忘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我们的良师。尊师重道,在这浮躁的土地之上,如一脉鲜活的清水。何以树人?唯有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方可心中清明,知晓事理,才能积蓄养分,扎根生长,最终成材。

诚然,尊师重道是树人之基,但尊重师长并不意味着盲从老师,而应在老师的开导与启发之下,形成独立的思想,并且要学会理性地质疑权威。正如亚里士多德那句掷地有声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又如奥本海默对老教授公然提出质疑,正因其独立的思考与不盲从。以尊师重道为根,并且善于质疑的学生,才是当今教育应育之人。

科教兴国需尊师重道,尊师重道方可树人。作为学生,理应践行尊重师长的美德,唯有如此社会之树才能挺拔向上,苍翠茂盛。

导学过程

一、读《尊师重道,乃以相扶》

思考:

这篇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模式?谈谈自己对这种议论文结构的认识。

二、读《得理要饶人》、《让道德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两篇文章

1、谈谈这两篇文章结构上的优点与不足。

2、就找出的不足修改这两篇文章。

得理要饶人

“得理不饶人”是很多人一贯的作风,当道理站在自己这边的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对方说到死胡同里,甚至用上粗言秽语。然而,郝同学就是其中的典例,倒致最后孙教授和他断绝师生关系,显然他是在自食恶果。所以说,得理要饶人。

据报道,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不言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在我看来,郝同学的做法是大错特错的,需要改正的!因为真理是育人的工具而不是骂人的理由。然而很多人的心理是和郝同学一样的,一旦发现平常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权威的人出现错误的时候,就咬着别人的错误不放,用锋利的言辞令对方蒙羞用污言秽语来攻击对方人格,这是一种小人的心理,“见笑于大方之家”。在知识的领域里,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互助的心态,“得理饶人”才是知识里,人格上的君子。

郯子可以算得上是孔子的老师,但他的道德才能却不如孔子。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后之分。这大概就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吧。能够成为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想必肯定有过人之处,但郝同学却用“垃圾”等词形容教授们的学识和人品。这是赤裸裸地蔑视教授们的权威和对他们人格的污辱。“人谁无过”,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容许比自己权威的人出现错误,并且用委婉的语言指出错误,而不是咄咄逼人。所以,“得理饶人”不就正正是最好的做法吗。

停下吧,学会“得理要饶人”,给自己一点文明,给别人一点余地,可能道理也会变得亲

切一点吧。

让道德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是每个人都是完美的。虽然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更为骄傲,但是作为他的教授,知道自己学生的错误,不应与之断绝师生关系,让道德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

从古代可知,大学问家孔子,他的一生有三千多位学生,而且都很有出色,为什么他会有如此多学生呢?因为他“因材施教”他知道不是所有学生都这么完美,他善于将学生们的长处发扬,把短处避了,他不抛弃那些不坏的学生,而是善于挖崛学生的长处,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之于他的学生越来越多。

从所周知的影帝——周星驰,他出来工作时,写出的那些剧本没有一个导演肯用,但,他坚持写作,永不放弃,他的导演看到他的长处,就决定提拔他,把他的那些不好的思维改掉,周星驰也因他的导演那些负责之心,从一个平凡之人变成了影帝。

美国总统——奥巴马,他小时是个捣皮蛋,无所不作,但他的老师,善于去改变他,有次,奥巴马开出了一个很大的“头佛”老师非常发火,在教室里讲了一句,“我可以不理你们,我又不是把你们教好我的工资就会升,但为什么我要理你们呢,因为我过不了我道德这一关。”突时全班寂静,奥巴马也因这句话,育成好他成为美国总统。

李佩甫通过不倦思考使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思想一步步深刻,他以其对国民性格、国民精神的深入剖析而成为继承鲁迅精神最好的作家。《生命册》是“背着土地行走”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也是国民精神的透视图谱,作者试图以中国化的方式来理解时代和人生、探究人的可能性和命运的奥秘。可贵的是,李佩甫坚持以理想光芒照耀下的批判精神来透析社会、透析人生,对时代变迁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体现出了一个专业写者应有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林青玄说:“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从容’,一是‘有情’”。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从容在左、有情在右,一路播种,一路开花?让生命之路的两旁花香弥漫,使穿花拂叶追求目标的我们,享受过程,收获美景,创造别样的精彩人生。

在茫茫的大海中,让我们道德灵魂跟上。

三、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餐馆放高温假?没错,而且是整整一个月!对于这一个月的损失,餐馆老板向重庆晚报记者表示:无所谓,开心就好。米线店招了两名员工,“顺便给他们放个假,天热得很,都受不了。”邹海霞说,天热放高温假,员工也没说什么,都挺支持的,等假期完了,再回来上班。放假期间,邹海霞给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发了几百元的生活费。当问到放假一个月造成的损失时,邹海霞特别爽朗地回答:“无所谓,有得就有失。”会不会担心自家顾客流失?“不会呀,我家米线味道很好的。”邹海霞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指导

这则材料核心人物突出、事件也比较简单,但核心人物对记者不同提问的回答,为立意提供了更多的角度。

1.从事件的整体意义看:

天气炎热,餐馆老板邹海霞为员工放高温假,放假期间员工还能领到几百元的生活费,表现出雇主对员工的关心爱护,这种人文关怀值得点赞。

2.从邹海霞的话来看:

(1)“无所谓,开心就好”,这里的开心,可以理解为让员工开心,也可以理解为邹海霞自己开心;替他人着想他人开心自己也开心,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怀。

(2)“无所谓,有得就有失”,由此引出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得失”,损失了金钱,收获了清凉,收获了员工的敬意,也收获了心灵的愉悦,这为喧嚣的追名逐利的社会送来一阵清凉的风。

(3)“我家的米线味道很好的”,是“米线的味道”使邹海霞有了底气。自信来自实力,有实力才有资格自信。

佳作展示

利益下的人文关怀

冬青

经商本就为了利益,餐馆老板邹海霞却为员工放高温假,甘愿为此受损失。看来,利益之下仍存在人文关怀。

看多了莫泊桑笔下刻薄尖酸的商人,不禁感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认识了《包身工》里的“芦柴棒”,必定会谴责唯利是图者;看惯了周星驰电影中的包租婆,

会说“无商不奸”。但是,如今的社会让我们看到了美德在商人的血液里流淌,人文关怀在利益的土壤里熠熠闪光!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一部《琅琊榜》让胡歌风云再起。回首当年那场车祸,身为雇主的胡歌没有开除司机小凯,这不仅是一种宽容,更是一种关怀。正如胡歌所说:“如果我不原谅他,那这个孩子就真的完了!”从胡歌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文关怀的重量。

“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陈欧创业的路上的确有着很多的质疑和嘲笑,员工却一直陪伴他,走出了如今的聚美优品——因为他对员工的关怀:父母生病可请假直至病愈;很少强迫员工做自己不愿做的事;允许员工在上班期间吃饭……这些看似小事,却闪烁着人文之光,温暖了员工的心。

利益下的人文关怀不需要磐石般的重量,但最终如细沙、碎石,砌成了陈欧的聚美优品走向世界的温馨之路。

胡歌与陈欧都通过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的爱温暖了他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点赞”。

去年,那场暴风雪,给诗人以吟雪作赋的机遇,也给清洁工人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而沿途商人自发举行的“送汤”活动不仅温暖了寒冬,更温暖了每个环卫工人的心。他们放弃小店的生意,走上街头给予工人最真诚的关怀。

我们也许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冬雪中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却足以温暖我们的心灵。

无论商界大亨,还是市井小贩,利益下的人文关怀都值得我们尊重!

简评

这是一篇“肯定型时评类”作文,立意着眼于材料核心人物餐馆老板邹海霞,透过她给员工放高温假这件事,赞扬这个平凡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人文精神,立意深刻,思想积极。语言流畅,有真情实感。

无所谓,开心就好

夏雨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人生由三部分组成:爱,喜悦,和平。”喜悦和快乐不同,喜悦是从心灵深处自然散发出来的情绪,不需要外界的支持,只来自内心的主导,那便是真正的开心!

一个餐馆的老板不计较给员工放高温假带来的得失,只轻描淡写一句“无所谓,开心就好”。这正是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缺少的一种生活态度。逃脱外在的束缚牢笼,追寻内心的喜悦和平,有没有想过,有多久没有真心地大笑,像孩子一样?

不求名利,只为内心的享受。

“你清澈又神秘,像贝加尔湖畔!”这是李健《贝加尔湖畔》中的最后一句歌词,与其说李健是歌手,不如说他是诗人,吟唱着故乡月,回味着故乡的情。他就像波澜不惊的贝加尔湖,清澈又神密。不追求名利潜心酿制一杯透明澄净的红酒,独酌品味,清冽入口,酒香萦齿,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李健的歌声,带给这个世界喜悦与祥和。

不去讨好,只为自己的生活。

篁篁数竿,微浸绿色,一幅山水画,一盏雨前茶:这是郑板桥的生活。一切外界的事物,

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对郑板桥来说都无所谓,他不费力地去讨好这个世界,怡然自得地过自己的生活。

不愿将就,只为梦中的远方。

安逸与漂泊,舒适与跋涉,两个方向,两种人生。一个平凡的老师——顾少强放弃安逸与舒适,选择漂泊,选择跋涉。她跳出了关住她的牢笼枷锁,背上行李,追寻梦中的远方。她对财富说了一句无所谓,便不愿再将就,开心就好!

人生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身不由己,无能为力;别人的事,便随他去吧;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事,不顾虑太多,得到的喜悦感便会更多。

印度哲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有言:“你要独立快乐,不要依赖别人给你的暂时的快乐。”独立的快乐,那便是一份真正的喜悦吧。不妨对自己说一句:“无所谓,开心就好。”

简评

抓住餐馆老板邹海霞的一句“无所谓,开心就好”,透视其不计经济方面的得失,追求心灵愉悦的生活态度,立意准确,剖析深刻。材料丰富而颇有新鲜感:有歌手李健,网络名人顾少强,历史人物郑板桥;开头、结尾,引述外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的名言,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论道德

我们都知道不犯法是人们行为最低界线。那么道德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品质,道德从古到今从不缺乏对其深入禅释。例如:孔老夫子的名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直到现代,仍然有着教育人道德方面,“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硬施加别人身上”这句话有时可以让迷失自我从中醒悟。

近日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而当这些言论被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的言论不恰当和教他为人治学要谦虚。但不久该同学又发布类似的言论,这让导师孙教授十分震惊,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这一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兴论,而我本人认为两者都有做得不恰当的地方。

首先,这件事的主人公郝同学的行为和言论,不听劝教就是一种非常缺乏教养道德。这

点应当引起我们广大中学生乃至全社会所反省和教悔。正如体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那种道德思想,把这件事影射到自己生活中,吸取教训,而郝同学的这种行为也严重侵犯别人的名誉权,作为一名大学高校生不应有如此低下的素质表现;当然可能也有其它因素例如“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那么,从现在起做一个有道德爱国的人,这永远也不晚。

而作为事情的线索人——孙教授。他的做法也有好有坏之分。在他的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他承担起了当老师的责任教导了郝同学;而当他的学生同犯同样的错误时,他就没有尽到了这份当老师的责任,而是尽快断绝师生关系,身为学生的老师,应当有一份耐心去引导犯错的学生改正错误,这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师表形象。

经过这一件事之后,也从中反映出了社会上的矛盾和不足现象,但具有了良好的道德是否就能让事情变得简单一些了呢?这回答是肯定的。

八年级数学下册《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学习目标:能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约分. 学习重点:找到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并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 学习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约分 一.自主学习: 1.分式的基本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为: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2421a b a 与通分后为22442a b a a 与 B .y x z xy 223131与通分后为z y x yz z y x x 222233与 C .n m n m -+11与 的最简公分母为22n m - D . ()()x y b y x a --11与的最简公分母为()()x y y x ab -- 二.预习看书P6—7页,并做好思考,观察和练习: 1.把下列分数化为最简分数:812 =_____; 12545=______; 2613=______. 2.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a a 1282=_____; c a b b c a 23245125=_______, ()()b a b a ++13262=_________ 。 3.类比分数的约分,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去a a 1282 的分子、分母中的公因式4a 不改变分式的值,这样的分式变形叫做分式的_____ ,其中约去的4a 叫做______.同理分式()()b a b a ++451252 中的公因式是 ,()()b a b a ++451252 = 4. 当分子分母都是多项式时,应将分子分母先 ,再找公因式。 5. 约分的依据是 。 6.最简分式: 练一练:1、找出下列分式中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1)ac bc 128 (2)233123ac c b a (3) ()2xy y y x + (4) ()22y x xy x ++ (5)() 222y x y x -- 2、分式434y x a +,2411 x x --,22x xy y x y -++,2222a ab ab b +-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导学案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导学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e-56 O-16 S-32 Ca-40 C-12 K-39 Mn-55 Cl-35.5 【复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掌握化学计算的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知识梳理】: 一、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变化; (2)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①质的意义 ②量的意义:通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可知 2.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守的原则: ;。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根据事实,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时用“+”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并使之成最简整数比),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都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的数字 ............! 一般用最小公倍数法或观察法。 三“改”:将短线改成等号。 四“注”:即注明反应发生的条件。 五“标”:气体用“↑”,液体中生成固体用“↓”,但当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有气体或 固体时,不须标出! .........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的依据: (2)计算的步骤:①“设”②“写” ③“找”找出之间的质量关系④“列” ⑤“求”⑥“答”。 典型例题分析及点拨: 【例题1】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硝石(KNO3)、木炭、硫粉组成, 点燃后生成硫化钾、二氧化碳和一种气体单质,并产生猛烈地爆炸威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点拨: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的条件,然后在等号的上面标出反应条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黑火药爆炸后的已知产物中少了氮元素,故而产生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全册学案

第一章静电场 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产生及条件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带电导体和导体接触时现象 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 荷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 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体 “近异远同”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电性的电荷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 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而 发生电子转移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 带正(负)电物体吸引(排 斥)而靠近(远离) 电荷之间的相互排斥实质 电荷在物体之间和物体 内部的转移 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原则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电荷会重新进行分配,如图1-1-2所示. 电荷分配的原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平分原来所带电荷量的总和;带异种电荷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 图1-1-2 1.“中性”与“中和”之间有联系吗? “中性”和“中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中性”是指原子或者物体所带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表现为不带电的状态.可见,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实际上其中都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中和”是指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由于正负电荷间的吸引作用,电荷发生转移,最后都达到中性状态的一个过程. 2.电荷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1)两种表述:①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②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2)区别:第一种表述是对物体带电现象规律的总结,一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法可以带电,原来带电的物体也可以使它失去电性(电的中和),但其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电荷的数量并没有减少.第二种表述则更具有广泛性,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

八年级数学下册《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 学习目标:1、经历用类比、观察、联想的方法探索分式通分的方法的过程,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 的意义. 2、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通分. 学习重点:确定最简公分母,并正确进行通分。 学习难点: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通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1、回顾:将异分母分数854123,,化成同分母分数为._____85 ____,41___,23 === 2、分数的通分是:把 分母的分数化成 分母的分数叫做分数的通分。其根据 是 。 3、启发: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那么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呢?其根据又是什么? 4、尝试概括:分式通分的定义: 。 分式的通分的根据是 5、最简公分母: (1)分式b a x ab c a 22,,b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2,y x y y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2222,2,,b ab a b a b ab a b a b a b b a a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请概括最简公分母:最简公分母的系数是各分母的系数的 , 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 的积。 二、新知运用: 1、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 (2); (3). 2、举例: 例1、通分: ().5352)2(,2a 3122+--x x x x c ab b a b 与与 解:(1)最简公分母是 . =b 22a 3 = c ab b a 2-= = (2)最简公分母是 . =-52x x = =+53x x = 3、巩固练习: 通分: (1) ,43bd 2c 2b ac 与; (2) ;)(2222y x x y x xy -+与 (3)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并做到格式规范。 学习导航: 一、课前自主学习、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计算:18克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和氢气各多少? 二、导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有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能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实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三、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学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实行相关的计算 例1:加热6克KMnO4,可得氧气几克? 1、设未知量; 2、准确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找出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练一练:工业上用煅烧石灰(CaCO3)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 [练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注意格式,书写规范 三、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四、反馈练习: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3克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等质量的物体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 A、KClO3 B、KClO3和MnO2混合物 C、HgO D、KClO3和KMnO4混合物 4、现有H2和O2共10克,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克水,则反应前O2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 g C、6.4 g D、9.2 g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 (1)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8克O2,最少需要KMnO4质量为________g。 (3)该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6、原煤中含FeS2,与O2高温下生成SO2和氧化铁,SO2污染空气。 (1)FeS2和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燃烧含FeS2 5.7%的原煤1000Kg,能产生SO2_________Kg。 7、(课后思考) 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其中Ca%=50%,取此样品16克,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Ca(OH)2质量为 A、3.7g B、7.4g C、14.8g D、22.2g 5.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6. 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高中物理《电场强度》导学案

电场强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电荷的含义,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述。 2、掌握库仑定律,能够解决有关的问题。 3、理解电场强度及其矢量性,掌握电场强度的叠加,并进行有关的计算。 4、知道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理解引入电场线的意义。 【自主学习】 一、电荷及电荷守恒 1、自然界中存在 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电荷的多少叫做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 所有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电荷量e= 的整数倍,电荷量e 称为 。 2、(1)点电荷是一种 模型,当带电体本身 和 对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可以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真正的点电荷是不存在的,这个特点类似于力学中质点的概念。 3、使物体带电有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其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 4、电荷既不能 ,也不能 ,只能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 转移到 ,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 ,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二、库仑定律 1、真空中两个 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跟它们的电荷量Q 1、Q 2的乘积成 ,跟它们的距离r 的 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 。 公式F= 其中静电力常量k 适用范围:真空中的 。 三、电场强度 1、电场和电场强度 (1)F E q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适用于 的静电场。 (2)2Q E k r =是点电荷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中某点场强的计算式,只适用于 在真空中形成的电场。 (3)U E d =是匀强电场中场强的计算式,只适用于 ,其中,d 必须是沿 的距离。

3、电场的叠加 电场需按矢量的运算法则,即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 四、电场线 (1)电场线: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 方向都跟该点的 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电场线是人们为了描述 而人为地画出来的,电场中并非真正存在着这样一些曲线。它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电场的 和 。 (2)电场线的性质:电场线起始于 (或无穷远处);终止于 (或无穷远处)。其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和该点的 方向一致。疏密程度反映了电场的 ,电场线密集的地方场强 ;电场线稀疏的地方场强 。在没有电荷的空间,电场线不能 ,两条电场线不能 。 (3)与电势的关系:在静电场中,电场线和等势面 且由电势较 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 ,但顺着电场线的方向场强 越来越小。 (4)电场线和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 的,它们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重合。即: ①电场线是 。 ②电荷的初速度为零或不为零,但速度方向和电场线 。 ③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或受其他力的方向和电场线平行。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轨迹才和电场线重合。 【典型例题】 例1:如图1-1所示,有两个带电小球,电量分别为+Q 和+9Q ,在真空中相距0.4m 。如果引进第三个带电小球,正好使三个小球都处于平衡状态,第三个小球带的是哪种电荷?应放在什么地方?电量是Q 的几倍? Q A C B (图1-1) (1)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题中条件和所处状态及过程) (2)分析(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3)解题过程 例2:(2004·广西模拟)如图1-2所示, 初速度为υ的带电粒子,从A 点射入电场, 沿虚线运动到B 点,判断: (1)粒子带什么电? (2)粒子加速度如何变化? (3)画出A 、B 两点的加速度方向。 图1-2 (1)审题(写出或标明你认为的关键词、题中条件和所处状态及过程) (2)分析(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3)解题过程 例3:如图1-3所示,A 、B 两点放有电荷量+Q 和+2Q 的点电荷,A 、B 、C 、D 四点在同一直线上,且AC=CD=DB ,将一正电荷从C 点沿直线移到D 点,则( ) A 、电场力一直做正功 B 、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C 、电场力一直做负功 D 、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1 (2)分析(合理分段,画出示意图,并找出各段之间的连接点)

分式的基本性质(1)导学案

3.1分式的基本性质(1)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了解分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为分式,会求分式的值。 3.理解分式无意义、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 4.培养学生类比与概括的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理解分式无意义、有意义、值为0的条件。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 2.下列代数式属于整式吗? (1) a (2) 72- (3) xy 31 (4)x 5- (5) m s 72- (6) x y y x -+3 (7) 3 52-a (8)2a+3b (9)5 2ax - (二)导入新课 2004年4月全国铁路进行了第五次提速。如果列车原来行驶的平均速度为a 千米/时,自2004年4月起提速20千米/时,已知甲地与乙地相距 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多少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2页,完成以下问题 1.上面的问题中,出现了代数式x 5-,m s 72-,x y y x -+3,20+a l 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 与B 都是___,可以把A ÷B 表示成___的形式。当B 中含有字母时,把___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___,B 叫做分式的____. 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分式? (1) x 1 (2) 3 2b a (3) a c b + (4)23+x (5) π2 (6) 1122--x x (7) y z x +-5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3页例1、例2,完成以下问题 l

初中化学复习导学案(1)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复习目标】: 1.了解金属使用的先后顺序和用量多少的排序 2.熟知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共性)和特性 3.金属之最 4.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5.置换反应的判断和方程式的书写规律 6.金属的冶炼及金属资源的保护 7.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及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重难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2.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的图像 3.置换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其应用 【复习过程】: 考点梳理: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按使用的先后排序是:,金属按用量多少排序是。 2.金属共性: (1)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大多呈色,除为红色,为黄色。 (2)金属的熔点相对较,常温下大多呈态,除外。 (3)金属都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 4.金属之最: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5.金属材料的分类: (金属单质) 金属(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或,而制得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材料 易错点:合金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铁的合金有和,其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不同。 合金的优点: 硬度,强度和抗腐蚀性能于组分金属(组成合金的金属单质) 金属材料使用时需要考虑:成本(价格),资源、美观、使用是否便利,是否便于回收、是否会污染环境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钢的含碳量高于生铁 B .合金的硬度大于所有的纯金属 C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以上的金属 D .生铁和钢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含碳量不相同 (2)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多选) A .黄铜 B.紫铜 C.青铜 D.白铜 E.三氧化二铁 F.24K金 G.18K金 (3)金属及其合金是重要的工业建筑材料,某些金属元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

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导学案新人教选修

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 类平抛运动分析 〖自主学习〗 请阅读教材第一章第9节P33至P34。完成下列问题,并将相应内容在书上做上记号【任务1】 1、平抛运动的条件: 【任务2】 2、平抛运动的运动性质:。 【任务3】 3、平抛运动处理的方法。 【任务4】 4、平抛运动的公式 【任务5】 5、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受力特点 〖问题讨论〗 【问题1】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时的运动性质: 【问题2】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处理方法: 高二年级物理选修3-1学案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类平抛运动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 2、能用处理平抛运动的方法-----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处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问题。 〖知识链接〗 平抛运动处理思路和方法 〖新课内容〗 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两板间加以电压U,形成匀强电场。在电场中有

一个带正电荷的带电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试讨论当粒子初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释放后的运动情况:试求:(1)画出粒子的受力分析图(2)带电粒子的加速度(3)带电粒子的运动性质(4)带电粒子的轨迹方程(5)带电粒子在两板间运动的时间(6)带电粒子飞出极板区域时的侧向位移(7)带电粒子飞出极板区域时的速度大小(8)带电粒子飞出极板区域时的偏向角 〖典型例 题〗 1、 2、如图所示,电子在电势差为U 1的加速电场中由静止开始运动,然后射入电势差为U 2的两块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射入方向跟极板平行,整个装置处在真空中,重力可忽略,在满足电子能射出平行板区的条件下,下述四种情况中,一定能使电子的偏转角θ变大的是( ) A.U 1变大、U 2变大 B.U 1变小、U 2变大 C.U 1变大、U 2变小 D.U 1变小、U 2变小 3、如图所示,两块长3cm 的平行金属板AB 相距1cm ,并与300V 直流电源的两极相连接, B A ??<,如果在两板正中间有一电子( m =9×10-31kg ,e =-1.6×10-19 C ) ,沿着垂直于电场线方向以2×107 m/s 的速度飞入,则(1)电子能否飞离平行金属板正对空间? (2)如果由A 到B 分布宽1cm 的电子带通过此电场,能飞离电场的电子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图9-5-14 0v 图9-5- 19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 知识点一:圆柱的认识 (1)底面: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2)侧面:圆柱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叫做侧面。 (3)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注:圆柱有无数条高 (4)侧面展开: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 长方形的是圆柱的高。 知识点二: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侧面积:圆柱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面积。 (2)侧面积公式: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 (3)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4)表面积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知识点三:圆柱的体积 (1) 定义:一个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的体积。 ⑵ 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X高 随堂练习: 一.圆柱的表面积 1. 求下面圆柱体的表面积 (1) 底面半径是3 厘米,高是10厘米

(2)底面直径是2 米,高是底面直径的倍 ⑶底面周长是,咼是(n取)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厘米,高是5 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n取)? 3.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分米,咼是6 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n取)? 4.把一段长12 分米的圆木锯成3 段,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求原来圆木的表面积?

5.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6分米,做一个这样的 油桶(无盖)至少需要多少铁皮? 6.把一段圆柱木料经过底面直径沿高切成两块,它的切面是一个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原来圆柱体表面积为多少平方厘米(n 取)? 二.圆柱的体积 1.求下列圆柱的体积(n取): (1)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0cm (2)底面积是平方厘米,高分米: (3)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底面直径的今倍: 2.一个圆柱形粮仓,底面直径是2 米,高米,每立方米空间可以装小 麦750千克,这个粮仓可以装小麦多少千克(n取)?

分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

分式的基本性质(1) 学习目标 ? 1、 经历从现实情景中抽象出分式概念的过程,体会分式是一种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数学形式,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 2、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会求分式的值。 ? 3、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会求一些简单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会确定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4、小组合作,展示质疑,激情参与,全力以赴,体验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 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课前延伸案 1、填空: (1)矩形宽a ,长比宽多2,则周长为__ ____,面积为_ _____。 (2)圆的半径为r ,则半圆的面积为___ ___ ,半圆的周长为____ _____ 。 (3)钢笔每支a 元,圆珠笔每支b 元,买1支钢笔2枝圆珠笔共用 ____元,用一张5 元面值的人民币购买,应找回_____ 元。 (4)客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为x ,水流速度为y ,顺流速度是 ,逆流速度是 2.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把正确划对号) abc ,-2x 3 ,x+y ,-m ,3x 2 +4x-2,xy-a ,x 4 +x 2 y 2 +y 4 ,a 2 -ab+b 2 ,πR 2 ,3ab 3、当x =-2,y = 3 1 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3y -x (2)︱3y +x ︱ 4、当a = 32,b = 3 ,c = 2 时,求代数式a b c 322 的值. 5、解方程 (1)2x+3=5 (2)

课内探究案 探究一 分式的定义 例1 (1) 比较上面列出的算式 12 600,8s ,20600+v ,20-v s ,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2) 你能说出代数式20600+v ,20 -v s 的共同点吗?(这也就是分式的特点) 跟踪练习1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5) 1 -πx (6) x x 2 是整式, 是分式。 探究二 求分式的值 例2 在“情景导航”问题(3)中,顺流而下速度是 20600+v 千米/时,逆流而上速度是 20 -v s 千米/时,如果v=30,s=600,分别求出客船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所需航行的时间。 跟踪练习2 求下列分式的值: .3 2)4(;2)3(;2)2(;1)1(y x y x xy x x -+; 5,323)1(=+-x x x 其中.2,4,3) 2(-=-=-+y x x y y x 其中

初中化学 人教版 教案 导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2课时) 本课题课标要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情境设置,诱发参与 (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发展史。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化学发展史。 (二)相关知识回顾 1、铺垫练习 (1)家中有①炊具,②餐具,③食盐,④大米。其中_________属于物态,_________属于物体。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请你按下列要求各举两例: ①固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液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体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冶炼青铜;__________炼铁;__________湿法炼铜。 2、引新练习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不是天然存在的是() A、冰 B、食盐 C、玻璃 D、氧气 (2)下列是各学科研究的对象,其中数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物理研究的是__________;化学研究的是__________;生物研究的是__________。 A、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规律 B、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D、物体的运动规律 (三)尝试题:完成下列各题说说自己的发现(共15分) 1、教室中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直接制成的是() A、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质桌椅 D、陶瓷地板 2、提出一分子论的科学家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阿伏加德罗 3、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初三上册化学 空气导学案

课题1 空气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和分析,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对相关实验现象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3.初步学会鉴别纯净物、混合物。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有关氧气、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一些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5.通过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的学习,认识到空气对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重点)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做法 2.空气的成分(重点)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各成分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 3.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知道物质的组成;明确概念,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情景导入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空气”。 【课前预习】 1.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和认识?(如有什么样的外观?性质?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是怎样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的原理? 3.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充满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三个集气瓶,有什么现象发生? 体现了它们的什么性质? 4.生活中你见过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存在? 【情境导入】猜谜

1.“水冲不走,火烧不掉,吃了不饱,人人需要。” 2.“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生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空气的组成 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 我们同学现在对空气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们对空气却知之甚少。 最初,人们对于物质为什么能够燃烧着迷,激发了好多人的研究兴趣,于是一些科学家对于 “燃烧的本质”展开探究,经过若干科学家的不懈努力,这一奥秘逐渐被揭开,空气的成分 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下面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步入空气成分的探究中吧。 【阅读】P26思考完成以下问题: 1.在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现了哪些现象? 2.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实验探究】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完成下面表格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内容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下列内容: 1.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总结实验结论: 3.总结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讨论若操作不当可能引起怎样的后果? 4.在拉瓦锡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 么空气的体积减少小于1/5 ?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对比归纳】认识相似装置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导学案)含答案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从力和能量角度分析计算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问题. 2.能够用类平抛运动分析方法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问题. 3.知道示波管的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 【自主预习】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 1.基本粒子的受力特点:对于质量很小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等,它们受到重力的作用一般远_____静电力,故可以_______. 2.带电粒子的加速: (1)运动分析:带电粒子从静止释放,将沿________方向在匀强电场中做匀加速运动. (2)末速度大小:根据qU =________得v=_______ 二、带电粒子的偏转 如图所示,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基本粒子(忽略重力),以初速度v 0平行于两极板进入匀强电场,极板长为l ,极板间距离为d ,极板间电压为U . 1.运动性质: (1)沿初速度方向:速度为______的________运动. (2)垂直v 0的方向:初速度为零的_________. 2.运动规律: (1)偏移距离:因为t =________,a =______,所以偏移距离y =12 at 2=________. (2)偏转角度:因为v y =at =____________,所以tan θ=v y v 0 =_______. 【自主预习参考答案】一、1.小于,忽略. 2.:(1)电场力.(2)12mv 2,2qU m . 二、1.(1)v 0、匀速直线运动.(2)匀加速直线运动. 2.(1)l v 0,a =qU md ,qUl 22mv 02d .(2)qUl mv 0d ,qUl mdv 02 . 【问题探究】 一、带电粒子的加速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场强度》最新名师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2019-2020年高中物理《电场强度》最新名师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知识点归纳 1、电场和电场的基本性质 静止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对于静电场,应明确以下三点: (1)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静止电荷周围存在着静电场。 (2)电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方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3)电场的物质性: 电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的存在.场和实物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形式 2、电场强度 (1)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 跟 的 叫做这点 的电场强度。简称为 ,符号: (2)表达式: (3)电场强度是矢量,规定场强的方向 ,那么,负电荷受静电力的方向跟场强方向 。 (4)场强的单位是 , (5)物理意义: 说明:○1场源电荷确定,则空间各位置的电场强度确定,且不同位置电场强度一般不同。 ○2E= q F 变形为F=qE 。表明:如果已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E ,便可计算在电场中该点放任何电量的带电体所受的电场力大小。 ○3试探电荷在电场中所受的静电力是由电荷和场强共同决定的,而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 3、点电荷电场的场强 (1)公式: ,Q 为真空中点电荷的带电量,r 为该点到点电荷Q 的距离。 (2)方向:若Q 为正电荷场强方向沿着Q 和该点连线指向该点;若Q 为负电荷场强方向沿着Q 和该点连线指向Q 。 (3)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 4、场强的叠加 如空间有几个点电荷,则某点的场强应为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场强的 。 说明:场强是矢量,场强的叠加遵循 特例: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带点球体(或球壳)在球的外部产生的电场,与一个位于球

心的电量相等的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相同,球外各点的场强E=2 r Q k (r>R ) 5、电场线 定义: 如图1表示一条电场线,A ,B 点的场强方向在各点的切线上,箭头表示各点的场强方向。 6、电场线的性质 (1)电场线是假想的曲线 (2)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切向方向 (3)电场线总是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到无限远或负电荷终止。 因此,电场线有起始点和终止点,不是闭合曲线。 (4)电场线不相交。 (5)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运动轨迹。 7、匀强电场 (1)定义: (2)匀强电场的性质 ① 因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间距相等的互相平行的直线。 ②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所受电场力: 。 (3)拓展:如果带电粒子的重力可以忽略,则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只受电场力作用将 做 动;如果带电粒子的重力不可忽略,则粒子将在重力和电场力这两个恒力作用下 8、常见的几种电场的电场线(课本13、14页) (1)点电荷的电场线 注意:① 离点电荷越近,电场线越密集,场强越强,即电场线的疏密程度描述场强的大小。方向由点电荷指向无穷远(正);或由无穷远指向点电荷(负)。② 在正(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不存在场强相同的点;③ 若以点电荷为球心作一个球面,电场线处处与球面垂直,在此球面上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各不相同。 (2)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如图6。 说明:① 两点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场线方向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场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导学案

(0)AC A C A C BC B C B ÷==≠÷(0) AC A C A C BC B C B ÷==≠÷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约分(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推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二)——除法。 2、通过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二),学会进行分式的约分 一、分式的基本性质(二) 1、自学课本课本12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进行标记: (1)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基本性质; (3)用式子表示分式的基本性质: 2、分式的基本性质(二)——“除法” 用式子表示为: ,其中C 可以表示单独的数、字母、单项式或多项式 例题1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提示:分子分母是多项式且能够分解因式的,先试一试分解因式之后再填空 (3)ab b ab ab =++332 (4)2)2(422-=+-a a a (5))1(1 m ab m --=ab 二、分式的约分 1、自学课本130页思考开始,到例题3解答过程完为止的内容,并在课本上找到下列各题的内容,做出标记。时间8分钟 (1)分式约分的定义: (2)最简分式的定义: (3)分式约分的目的是将一个分式化成__________________; 2、约分的具体方法: 因为: 第一步: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并且能够进行因式分解的,要先分解因式); 第二步: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式 公因式:系数——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因数 字母——分子分母所含相同字母且取最低指数 例题:约分 分析:(1)式中,25与15的最大公约数是5,所含的相同字母是a 的1次,b 的1次,c 的1次;所以: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是:5abc ; (2)式中,分子 ,分解因式成为: ;分母 ,分解因式成为: ,此时分子分母的公因式为 解答: 练习:约分 (1)b a ab 3124 (2)d b a bc a 10235621- (3)224202525y xy x y x +-- (4)16 81622++-a a a (5)99 62 2-++x x x (6)22222y xy x y x ++- (7)m m m m -+-2 223 (8)6 6522-++-m m m m (9)21415222-+--m m m m 3 (1)x xy y =2 1(2)5ab ab =2 3 225(1)15a bc ab c -226126(2) 33x xy y x y -+-226126x xy y -+26()x y - 33x y -3()x y -3() x y -232 25(1)15a bc ab c -226126(2)33x xy y x y -+-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导学案系列汇总(共40课时),推荐文档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型:新授课主编:XXX 审核:XXX 编号:0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了解化学的作用。 3.了解化学的发展史。 二.新知预习(温馨提示:阅读教材P1~4后填空) 1.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不仅要研究,还要研究和创造。 2.化学是在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的科学。 3.科学家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他们的重要结论是:物质是由构成的,分子中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门捷列夫发现了并编制了,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5.近年来,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的方向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三.探究演练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③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2.下列问题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是() ①为什么铁制的菜刀容易生锈②为什么长期喝纯净水不利于健康 ③顺风骑车为什么省力④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空 ⑤为什么化工厂的烟囱会污染环境,损害健康⑥自行车上的铁锈为什么要及时除去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3.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法拉弟 四.拓展提升 1.下列生产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3.由废弃塑料(如一次性快餐盒)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市向社会公开征求建议,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塑料制品 B.不滥用塑料制品 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开发新型可降解塑料五.知识整理与反思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的作用。 3.化学发展史。 六.成果检测 1.教材第4页图8中漂亮的金丝雀之所以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水中是因为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材料具有的性质是() A.绝热 B.导电 C.导热 D.隔水透气2.下列问题不属于化学研究范围的是() A.开发和利用化石燃料 B.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C.研制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D.治理环境污染3.世界每年产生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对环境造成危害,威胁着人类生存,所以科学家提出绿色化学的概念,下列哪项不属于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A.研究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B.研究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C.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D.研究形状记忆合金的开发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